产科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

目前由于孕产妇住院分娩和输血的可行性,产妇的死亡率已显著下降。但产科出血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输血治疗在产科急性大量失血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风险,产科医生应掌握大量输血的策略,合理、规范的进行输血治疗,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子宫切除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一.概述

1.大量输血定义:大量输血是指成人患者在24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18U(1U红细胞悬液为200ml全血制备,下同)或者24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0.3U/Kg。

2.大量输血背景:《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主要更新包括:对产后出血相关的定义做了更新,增加了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概念,再次强调了第三产程处理及宫缩剂的应用,并修订了产后出血流程及增加了产科大量输血治疗方案。

二. 产后出血相关的新定义

1. 产后出血定义:现与国外一致,即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 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l;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1000ml;难产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2.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概念(PPP):是由Chattopadhyay等于1993年首次提出的,指附着于既往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前置胎盘,伴或不伴胎盘植入,PPP是术中发生严重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处理棘手,需要高度重视。

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从手术处理方面提出了三个方案:(1)保守治疗措施:包括局部缝扎、血管结扎、压迫缝合、子宫动脉栓塞等;(2)子宫切除术:如果上述保守手术治疗无效,或胎盘完全植入甚至穿透侵入膀胱,术前评估保留子宫可能性小,就应当机立断,尽早行子宫切除术;(3)对于有条件的医院,术前也可采用预防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以减少术中出血。

三. 关于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1. 坚持一个核心,预防性使用宫缩剂,首选10U宫缩素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剖宫产可考虑应用卡贝缩宫素,100ug单剂静脉使用;

2. 常规推荐延迟钳夹脐带和控制性牵拉脐带,胎儿娩出后1-3min钳夹脐带,怀疑胎儿窒息可立即钳夹并切断脐带;

3. 关于是否预防性子宫按摩:不推荐常规进行预防性子宫按摩来预防产后出血,但产后应触摸宫底,了解子宫收缩情况;

4. 是否控制性牵拉脐带:不推荐常规控制性牵拉脐带助胎盘娩出,仅限于接生者熟练牵拉方法可选择性使用。预防产后出血多中心RCT研究显示:阴道分娩者第三产程常规按摩子宫并不减少产后出血,临床上不必常规按摩子宫来预防产后出血,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我国已经取纳该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

四. 治疗产后出血的宫缩剂及止血药物

1. 缩宫素类药物:缩宫素仍为一线用药,用法不变,卡贝缩宫素的使用为新增内容,亦可用于治疗产后出血;

2. 前列腺素类药物:卡前列氨丁三醇及米索前列醇用法及用量不变,建议在缩宫素效果不佳时尽早使用,高危孕妇可预防使用卡前列氨丁三醇;

3. 麦角类药物:新增麦角新碱等药物,我国目前不此类药物;

4. 止血药物:新增止血药氨甲环酸的使用,使用剂量为1.0g。

五. 对产后出血处理流程的更新

产后出血流程仍然为三个阶段:(1)当产后2h出血量达到400ml且出血尚未控制者为预警线一级急救处理,需呼救,建立通道、输血等并积极针对病因进行处理;(2)二级急救处理针对病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时按摩及双合诊按压子宫,并积极应用强效缩宫素(如卡前列氨丁三醇),亦可采用球囊或纱条填塞子宫、子宫压迫缝合术、子宫血管结扎术等,因为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应人工剥离胎盘、清宫、胎盘植入者可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必要时子宫切除;(3)三级急救处理强调多学科团队协助抢救(切记)。继续抗休克和病因治疗,早期输血及止血复苏,呼吸管理、容量管理、DIC的治疗。对于转诊病人强调是有条件者,即孕产妇生命体征稳定者,否则应就地抢救。

六. 产科合理输血

(一)输血指征:血红蛋白水平>100g/L可不考虑输注红细胞,而血红蛋白水平<60g /L几乎都需要输血;血红蛋白水平<70g/L应考虑输血;如果出血较为凶险且出血尚未安全控制或继续出血的风险较大,可适当放宽输血指征(每输注两个单位红细胞悬液可使血红蛋白水平提高约10g/L)。

产后出血的特点:急性大出血,代偿能力强,拐点明显,从代偿可能突然发生失代偿,实时大量消耗凝血因子易发生DIC。但产科出血具有可预控性,应该警惕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早期、及时、有效控制出血;晶体扩容量受限,总扩容量受限;需积极输血提高携氧能力,维持高氧耗;当大量出血时,在输注红细胞同时需积极补充凝血因子防治DIC。

(二)大量输血的目标

1. 宏观目标:①通过恢复血容量和纠正贫血,维持组织灌注和供氧;②止血;③合理运用成分输血治疗出血、休克、DIC等;

2. 具体目标:英国《大出血输注指南(2006)》提出了大出血抢救的主要目标包括:

维持血红蛋白水平在80g/L以上;

血小板计数在75*109/L以上;

凝血酶原时间低于参考值的1.5倍;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低于参考组的1.5倍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在1.0g/L以上;

防治DIC,我国指出的输血目标除了维持血红蛋白水平在70g/L以上,其余目标与英国指南相同,但是对于产科出血而言,失血早期血液浓缩,血红蛋白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且使胎盘植入患者止血困难,因此我们建议在血红蛋白水平<100g/L,仍有活动性出血时,就应及时进行输血治疗。

(三)大量输血前的准备与评估

1.术前准备

(1)医疗团队:胎盘植入患者需要多学科与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包括产科医生、妇科医生(盆腔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介入治疗医生、新生儿科医生、血液科医生、输血科医生、检验科医生及护理团队,多科会诊,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以减少术中失血、术后出血。

(2)医患沟通和分娩时机确定:尽早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和手术时机,医患沟通的内容包括:子宫切除的可能性,产时、产后出血的风险及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计划性分娩是良好预后的保证,因为急诊分娩可能会造成更多的出血和死亡。

《国妇产科医师学会胎盘植入共识(2012)》指出:分娩时机应该根据产妇和胎儿的综合情况个性化选择,由产妇、产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共同讨论决定,建议>34周、胎肺成熟后(用或不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进行计划性分娩。我国《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指南(2013)》中指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无症状者推荐36周后行计划性剖宫产,伴有反复流血症状者促胎肺成熟后提前终止妊娠。

2. 术中出血评估

突然大量的术中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的持续少量的活动性出血易被忽视,常用的估计失血量的方法有:①容积法、称重法、面积法;②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法;③休克指数法;④血红蛋白量测定法等。容积法应注意羊水吸引前后及时更换吸引瓶,避免收集不全或血液中混入羊水造成的测量不准确,另外此法仍可能遗漏纱布上血液,称重法较准确,但只有一部分出血可以称重。面积法需注意使用的布类质地。厚度不同,其吸水量也不同。生命体征法如低血压、心率过快、皮肤苍白、少尿、无尿、意识状况改变等,但只有失血量>15%才会有上述表现。血红蛋白法,血红蛋白每下降10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