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治胆息肉药方
胆囊息肉方
胆囊息肉方
一张方子:黄芪icon、乌梅icon、威灵仙icon、白僵蚕、黄柏icon、白术icon。
我问:这张方子看起来这么普通,是怎么解决胆囊息肉的呢?治病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胆囊息肉的本质,身体里面有息肉,首先和脾的升清降浊脱不了关系,这就是治病的本。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同时也主运化,脾不好,身体里面的痰湿、水饮、淤血等垃圾就会聚堆,最后慢慢变成各处的息肉、结节,这是治病的标。
而西医的切除手术,说白了就相当于是把一个臭水沟旁的苍蝇都拍死,而臭水沟没有清理,拍死了苍蝇还会有其他的苍蝇继续飞来。
再看这个方子:
先用乌梅,它主收,进入体内,它的固涩之性就好像一张大大的网一样,把息肉套住。
然后再用威灵仙和白僵蚕,它们俩主散,开破之力比较强,威灵仙的根,能粗暴地挤进石头缝里去,它俩联合,再顽固的息肉也能破开。
再用黄柏它能清热除湿排脓,主要在于清久而化的热;同时用白术固护脾胃脾胃,只有脾胃强大了才能对抗这臭水沟不在此处扎根。
最后还有黄芪,因为黄芪对慢性病的痊愈起促进作用,又能防开破之药伤正气。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瞧不起过任何人,也真正地明白了那句话:中医的高手,其实在民间。
有人问,这个方子只能治胆囊息肉,那遇上鼻息肉icon、声带息肉icon怎么办呢?
其实,上面的方子不仅仅针对胆囊息肉,大家观察就可以发现,它里面没有柴胡icon、香附icon等行气药,所以对鼻息肉、声带息肉、胃息肉icon都有用,临床辩证过程中加上引经药组,会更好。
胆囊息肉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经验分享
胆囊息肉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经验分享在中医领域,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疾病,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胆囊息肉指的是胆囊壁上生长的肿瘤样病变,它具有良性特点,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发展为恶性。
胆囊息肉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多年来经过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文将分享一些中医治疗胆囊息肉的方法和经验,供读者参考。
一、中药疗法1. 茵陈蒿方:将茵陈、蒿草、秦艽、木香、细辛等中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日分3次,每次口服10克。
该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小型胆囊息肉的治疗。
2. 丹参消胆丸:由丹参、苦参、枳壳、甘草等中药组成的丸剂,每日3次,每次口服15克。
该丸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胆囊息肉伴有血瘀症状的治疗。
3. 复方黄连素片:由黄连素、山奈、黄柏、连翘等中药构成的制剂,每日3次,每次口服10片。
该片具有清热解毒、抗炎镇痛的作用,适用于有感染症状的胆囊息肉患者。
二、穴位疗法1. 神门穴:位于足太阴肝经的起始处,可通过按揉神门穴来疏通肝经气血,调理胆囊功能。
建议每日早晚各按揉5分钟。
2. 曲池穴:位于胸肋下缘第6肋间的中点处,可通过按揉曲池穴来调理胆气疏通,促进胆囊排空。
建议每日早晚各按揉5分钟。
三、饮食调理1. 忌辛辣食物:辛辣食物会刺激胆囊,加重病情,因此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调料和食物。
2. 适量摄入蔬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促进消化和排泄功能,对胆囊息肉的康复有益。
3. 注意饮食规律:保持饮食的规律性,避免过饥过饱,可以维持胆囊的正常功能。
四、情绪调理1.保持心情舒畅:胆囊与情绪有着密切关联,过度的压力和焦虑会影响胆囊功能,因此保持心情舒畅对胆囊息肉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2.适量运动:经常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调节身体机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胆囊的康复。
总之,胆囊息肉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经验分享包括中药疗法、穴位疗法、饮食调理和情绪调理等多个方面。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中医传统疗法的应用案例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中医传统疗法的应用案例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病变,是指胆囊壁突出形成的良性肿瘤性病变。
虽然大多数的胆囊息肉都是良性的,但仍然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发展为恶性病变。
除了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外,中医传统疗法也被广泛运用于胆囊息肉的治疗。
下面将介绍几个中医传统疗法在胆囊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中药治疗患者男,58岁,因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诊。
经检查发现胆囊内有一个大小约为1.5cm的息肉。
根据中医诊断,患者属于湿热胆结石型胆囊息肉。
医生为其开具了中药方剂,包括黄芩、连翘、栀子等药物。
患者每日按时服用中药,并在饮食上注意忌口。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胆囊息肉的大小也有所缩小。
经过进一步治疗,患者的胆囊息肉最终消失,症状完全缓解。
案例二:针灸疗法患者女,42岁,因偶有上腹隐痛的不适感就诊。
经B超检查发现胆囊内有一个大小约为1cm的息肉。
考虑到患者属于气滞血瘀型胆囊息肉,医生为其采用针灸疗法。
医生选择了足太阴肝经穴位进行针灸,并结合中药熏蒸疗法。
患者每周接受一次针灸治疗,同时服用中药并进行蒸蒸贴敷。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胆囊息肉的大小也有所减小。
案例三:艾灸疗法患者男,65岁,因上腹痛、胀闷等症状就诊。
经检查发现胆囊内有两个大小约为0.8cm的息肉。
根据中医诊断为寒湿胆结石型胆囊息肉。
医生为其采用艾灸疗法。
患者每天早晚进行艾灸治疗,持续15分钟。
通过热灸作用,艾叶中的药物成分能够渗透到体内,起到温通经络、散寒化湿的作用。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胆囊息肉的大小也有所减小。
总结:胆囊息肉的治疗中,中医传统疗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药治疗可通过调节体内湿热、气滞血瘀、寒湿等因素,缓解症状、减小息肉的大小。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相应经络、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艾灸疗法则通过热灸作用温通经络、散寒化湿。
这些中医传统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治疗胆囊息肉形成的中医辨证,以及所附小方和要注意的地方
治疗胆囊息肉形成的中医辨证,以及所附小方和要注意的地方1、双花连胆汤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
每天1剂,分3次服,疗程为30天。
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
2、逐瘀消症汤菊花15g,赤芍10g,桃仁15g,五灵脂10g(包煎),白花蛇舌草30g,煅蛤壳30g,炙鳖甲20g,醋浸炒香附15g,莪术10g,金钱草30g,凌霄花10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B超复查观察疗效。
6个疗程无效者停服。
胁痛伴有寒热错杂者加柴胡、黄芩;脂肪肝者加生山楂、莱菔子;慢性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增高者加茵陈、垂盆草、虎杖;气虚加黄芪30g,阴虚加生地黄15g,牡丹皮10g。
3、乌僵薏四汤柴胡、法夏、三棱各9克,枳壳、乌梅、僵蚕、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组成。
水煎服,每日1剂,煎服3次。
或制成水丸,每次9克,每日服3次。
一般2-3个月为一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
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功效:该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疏通肝络;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止痛,枳壳行气化滞;薏苡仁具有化痰软坚作用,可治疗多发性息肉。
僵蚕化痰散结,白芥子、连翘、法夏善于化痰散结。
三棱为血中气药,有活血化瘀之功效。
用上方加鳖甲、夏枯草、生牡蛎、丹参等,治疗肝内血管瘤也有一定的疗效。
蒲公英4、四君子汤处方如下:党参15 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黄芪15 鹿角霜9 黄芩12 蒲公英15 柴胡12 枳壳12 白芍15山药15 茵陈蒿20 乳香6 没药6 丹参15以上药方服6剂后诸症明显缓解,虽然一再嘱咐患者尽量不要饮酒,但是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所以饮酒并没有减少,由此可见此方收效良好,复诊患者自行要求以原方服用,后再开六剂。
药方功能:四君子汤治疗胆囊息肉、胆囊炎等胆囊疾病。
胆囊息肉中医验方.doc1
一剂症状减半,三剂症状消失方子一逐瘀消症汤治疗胆囊息肉186例汪雨田自1991年4月~1997年4月,笔者用自拟逐瘀消症汤治疗胆囊息肉18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86例均为肝胆专病门诊病例,其中男130例,女56例;年龄19~54岁;胆囊息肉单枚的105例,多枚的81例;伴慢性乙型肝炎42例,肝硬化16例,脂肪肝47例,胆囊边缘欠光滑和毛糙38例2 治疗方法逐瘀消症汤组成:当归15g,赤芍10g,桃仁15g,五灵脂10 g(包煎),白花蛇舌草30g,煅蛤壳30g,炙鳖甲20g(30g),醋浸炒香附15g,莪术10g(15g),金钱草30g,凌霄花10g,(醋炒柴胡10g,生薏仁3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B超复查观察疗效6个疗程无效者停服胁痛伴有寒热错杂者加柴胡、黄芩;脂肪肝者加生山楂、莱菔子;慢性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增高者加茵陈、垂盆草、虎杖;气虚加黄芪30g,阴虚加生地黄15g,牡丹皮10g3 治疗结果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示胆囊息肉消失为治愈好转: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胆囊息肉多枚减少和单枚息肉缩小无效:临床症状减轻,但胆囊息肉无变化186例中,治愈78例,好转67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77.96%4 病例介绍刘某某,男,42岁,1993年6月15日初诊有脂肪肝史4年近因右肋时有刺痛,在某医院B超检查示脂肪肝,另见胆囊息肉多枚,其较大一枚0.4cm×0.6cm;西医建议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不愿手术来我院诊治,复查B超结果同前诊断患者右胁痛阵作,疼痛固定不移,舌质暗红、苔稍腻,脉弦细,查肝功能正常证因平素嗜食辛辣肥甘过多,助湿生热,瘀滞肝胆成疾,治宜疏肝化瘀,软坚消症药用逐瘀消症汤加生山楂30g,莱菔子15g服药1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2个疗程后复查B超胆囊息肉减少为1枚,3个疗程后复查B超示,胆囊息肉消失,轻度脂肪肝,随访6年未复发5 体会胆囊息肉属中医胁痛、积聚范畴由于平素嗜食辛辣肥甘太过,助湿生热蕴结于肝胆,肝胆失于疏泄,瘀滞络阻成积所致,目前发病率逐年上升胆囊息肉最常见的是腺瘤性息肉,也有炎性息肉,后者易治,前者难治,临床表现酷似慢性胆囊炎,西医西药治疗尚不理想,一般认为少数有癌变倾向,故西医多主张行胆囊切除术根治对于本病的治疗,笔者认为应先以内科中医中药保守治疗为妥,不可盲目主张手术胆为中精之腑,腑宜通宜泄,运用中药利胆通腑,以逐瘀消症汤治疗方中当归、赤芍、桃仁、五灵脂、凌霄花活血化瘀,鳖甲、蛤壳软坚散积,金钱草、白花蛇舌草利胆解毒,可抑制腺瘤增生,再配醋制香附得莪术相配则消磨积块之功更强,本病病位在胆,与肝有关,病机重点属瘀,故用药以逐瘀消症为主,稍佐疏肝利胆,通过治疗观察收到满意效果因肝与胆相表里,肝病日久易脏腑同病,治疗易表里同治,即使胆囊息肉腑病消失,后期亦应重视调理脏病,对减少胆囊息肉复发率有一定的裨益本病病程较长,通过病例总结观察,凡病程短,及时治疗一般治愈率高,病程长,治疗不及时者,或由肝硬化、慢性乙肝病及腑者,治疗效果较差,且无效病例较多汪雨田(江苏省射阳县中医院 224300)2010.08.06电话询问:方子不全,补加醋柴胡10g,生苡仁30g,见上方括号内2010.08.07电话询问:136****3388,蛤壳要煅,柴胡要醋。
胆囊息肉不切也能消!这个验方,清热祛湿通腑利胆,除息肉不反复
胆囊息肉不切也能消!这个验方,清热祛湿通腑利胆,除息肉不反复最近“过度医疗”、“医德”这个话题比较火。
其实,患者之所以会被套路,都是因为懂得少。
就像我老家这个亲戚,查出胆囊多发息肉,本要手术切除胆囊,结果被我几副草药轻松消掉。
右上腹痛需警惕胆囊息肉过程是这样的,他右上腹痛有两年了,时不时痛一下,过一会儿就好了,大男人嘛,一点痛也没放在心上。
后来肚子也跟着痛,饭都吃不下去,才想到去大医院做检查。
一查发现是胆囊多发息肉,医生直接建议手术切除整个胆囊。
胆囊息肉切除需谨慎亲戚虽然不懂医,但也觉得切掉“胆囊”这种事情需要慎重,于是把报告单拍照发我咨询。
仔细看了他的报告,胆囊息肉虽然个数多,但体积小,而且性质都是良性的,息肉都没必要切,更别说切整个胆囊了。
现在的部分医生,真的是只讲业绩,不讲医德。
胆囊息肉部分症状亲戚右上腹时不时绞痛,两胁偶尔也会发胀,有口苦咽干、嗳气烧心、纳差便秘、餐后饱胀、体重下降的症状,有长期慢性胃炎史。
观其舌苔,舌红苔薄黄。
辨证用药见奇效辨证属肠胃湿热、上蒸肝胆所致。
开方金银花、野菊花、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前胡、茯苓、茵陈、黄连、龙胆草、甘草,服药7天后,反馈口苦减轻,胁痛、右上腹绞痛症状缓解。
效不更方,用药半月,所有不适症状消失。
用药一月左右复查彩超,胆囊息肉基本全部消失。
又巩固用药一星期后停药。
现在每年过年走亲戚,我都会关心多问他两句,五六年了,老人家身体康健,连慢性胃炎的毛病都好了,食欲好,身体棒,精神也好。
如果当年切除了胆囊,现在老人家的身体状况绝对不容乐观。
消息肉秘方揭秘其实给我亲戚用的方子,并非什么秘方,而是我们中医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胆囊息肉的经验方,叫作双花连胆汤。
只要不是恶性的胆囊息肉,结合患者症状辨证加减后,效果都是十分不错的。
胆囊息肉产生原因因为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发生源于情志失调、饮食所伤、劳逸过度、感受外邪等所致,以至于肝胆疏泻失职、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胆汁泌排不利、湿热蕴结、瘀血内停、日久形成癥瘕积聚之症,虚实夹杂。
【相艳英:乌僵薏柴汤-胆囊息肉】
【相艳英:乌僵薏柴汤-胆囊息肉】中医治疗胆囊息肉多因郁、痰、瘀三者互为果因所致,采用“乌僵薏柴汤”治疗,可使息肉缩小或消失。
组成:乌梅、僵蚕、枳壳、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柴胡、法半夏、水煎分两次服,或做成药丸,每次9克,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B超复查后息肉缩小则加服一疗程,若息肉消失则无需再服药。
倘若胆囊息肉过大(直径大于1厘米)则应请外科医生诊治。
中国中医药研究中心北京施恩中医胆囊医院,胆病专家相艳英教授说,人们现在的治病意识也不断提高,为了治疗胆囊息肉,四处奔波的找治疗胆囊息肉的偏方,但是在这里提醒大家,并不是什么中药都适合胆囊息肉的患者,最好到医院咨询一下医生后在服用。
乌僵薏柴汤”治疗胆囊息肉乌梅、僵蚕、枳壳、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柴胡、法半夏、三棱各9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或做成药丸,每次9克,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四君子汤处方:党参15 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黄芪15 鹿角霜9 黄芩12 蒲公英15 柴胡12 枳壳12 白芍15 山药15 茵陈蒿20 乳香6 没药6 丹参15以上药方服6剂后诸症明显缓解,虽然一再嘱咐患者尽量不要饮酒,但是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所以饮酒并没有减少,由此可见此方收效良好,复诊患者自行要求以原方服用,后再开六剂。
药方功能:四君子汤治疗胆囊息肉、胆囊炎等胆囊疾病。
药方分析:在这里用黄芪在于补气升阳,脱毒生肌治疗胃溃疡,尤其鹿角霜对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辩证为脾胃虚寒的久不愈合患者有奇效。
黄芩、蒲公英、茵陈蒿清热利湿除黄疸,解酒毒,乳香、没药消肿生肌、活血止痛,“丹参一味代四物”,活血祛瘀。
四逆散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诸方合用,针对患者的体质(本)和病因(标),所以收效明显。
双花连胆汤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
每天1剂,分3次服,疗程为30天。
胆囊息肉的草药治疗心得和方剂推荐
胆囊息肉的草药治疗心得和方剂推荐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生长的一种肿瘤性病变,常常是一种良性的病变。
传统草药在胆囊息肉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胆囊息肉的草药治疗心得和方剂推荐。
一、草药治疗心得胆囊息肉的草药治疗是一种自然、温和的方法,常常结合其他传统疗法如针灸、推拿等使用,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病情的缓解与康复。
1. 温阳草药调养胆囊息肉的形成常常与体内寒凉有关,因此在草药治疗中,以温阳类草药为主,如黄芪、附子、肉桂等,能够温暖胆囊,促进病变的吸收与消退。
2. 血瘀化痰的调理在胆囊息肉的治疗过程中,血瘀和痰湿往往是常见的问题,需要通过草药来进行调理。
常用的草药包括川芎、桃仁、三七等,能够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清除体内湿气与痰湿,有助于胆囊息肉的治疗。
3. 肝胆调养草药胆囊息肉的形成与肝胆功能紊乱有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兼顾肝胆的调养。
常用的草药包括柴胡、茵陈、丹参等,能够平肝解郁,调节肝胆功能,改善病情。
二、方剂推荐1. 温胆汤【组成】黄芪、附子、肉桂、炙甘草、生姜、大枣。
【主治】胆囊息肉引起的症状如胸闷、腹胀、消化不良等。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温开水冲服。
2. 活血化痰汤【组成】川芎、桃仁、三七、茯苓、陈皮。
【主治】胆囊息肉引起的血瘀和痰湿症状。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热水冲服。
3. 调肝胆汤【组成】柴胡、茵陈、丹参、黄芩、木香。
【主治】胆囊息肉引起的肝胆功能失调症状。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温开水冲服。
三、温馨提示1. 在服用草药治疗胆囊息肉时,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剂。
2. 除了草药治疗,胆囊息肉的患者还应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的调整,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充足的休息。
总之,胆囊息肉的草药治疗是一种温和有效的方法,在合理调配草药方剂的基础上,结合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病情的缓解与康复。
然而,草药治疗仅作为一种辅助疗法,患者还需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胆囊息肉的中药疗法和传统偏方分享
胆囊息肉的中药疗法和传统偏方分享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或黏膜上生长的良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虽然胆囊息肉大多数情况下是无症状的,但仍有一定风险可引发疼痛、胆囊炎、胆囊破裂甚至癌变。
因此,及早采取恰当的治疗对于胆囊息肉的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手术治疗,中药疗法和传统偏方在缓解胆囊息肉症状和提高康复率方面也具有一定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疗法和传统偏方,供参考。
中药疗法:1. 苦参汤:苦参、黄芩、赤芍、黄连等中草药的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煎煮后,可每日饭后温服,连续服用一段时间,有助于缓解胆囊息肉引发的不适感。
2. 安宫牛黄丸:该中药是由牛黄、雄黄、珍珠等多种草药粉末制成,常用于治疗胆囊息肉引发的疼痛和胆绞痛。
每次服用2-4粒,每日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3. 温胆丸:由香附、白花蛇舌草、郁金等中草药组成,可用于胆囊息肉时产生的胆绞痛、胆囊炎等症状。
每次服用6-8粒,每日3次,餐后温水送服。
传统偏方分享:1. 金钱草茶:金钱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胆囊息肉引发的胆绞痛症状有一定缓解效果。
将金钱草洗净晾干后,煮水泡茶代替普通饮品,每日可多次饮用。
2. 枸杞蒸鸡蛋:枸杞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可提高免疫力,有利于胆囊息肉的康复。
将枸杞加入鸡蛋中拌匀,蒸熟后食用,每周适量食用几次。
总结:中药疗法和传统偏方在胆囊息肉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缓解作用。
然而,对于胆囊息肉患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个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整也是促进康复的关键,如低脂、高纤维饮食,规律作息等。
希望本文所述的中药疗法和传统偏方能对胆囊息肉的患者有所帮助。
胆囊息肉方
胆囊息肉方治疗胆囊息肉几个小偏方,偏方一:双花连胆汤。
这个药方需要用到的药材会比较多。
其中包括20克的金银花和野菊花,此外,还需要15克的柴胡、白芍、厚朴、青皮,以及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都需要各自准备15克。
最后是10克的黄连、龙胆草和甘草。
加水煎服。
建议患者可以每天使用1剂,一剂药可以分开3次来服用,一个疗程大概是30天。
患者要留意的是在使用这个药方的同时,不能再服用其他的药物,切忌不要吃肥猪肉和一些蛋类食品等。
偏方二:逐瘀消症需要各15克的当归、桃仁、醋浸炒香附,各10克的赤芍、五灵脂(包煎)、莪术、凌霄花1以及各30克的白花蛇舌草、煅蛤壳、金钱草,最后还需要炙鳖甲20g。
所有药材准备还之后,一起加水煎服。
患者每天要服用1剂,每天早上晚上分开服服,1个疗程大概需要10天。
服用2个疗程后到医院进行B超检查,看看效果如何。
如果服用了6个疗程还是没有明显的效果的话,患者就要停止使用该药方了。
如果患者出现疼痛或者寒热错杂的话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柴胡和黄芩;患者如果有脂肪肝则可以适当加入生山楂和莱菔子;另外,如果患者在服药期间,转氨酶升高的话可以适当加入茵陈、垂盆草和虎杖;气虚的患者则要在药方内加入黄芪30g,阴虚患者可以加些生地黄15g和牡丹皮10g。
偏方三:乌僵薏四汤。
药方内包含的药材主要有:9克的柴胡、法夏及三棱;10克的枳壳、乌梅、僵蚕和白芥子,此外还有薏苡仁30克,白芍和连翘各15克,甘草6克。
所有药材一起加水煎服,患者每天要服用1剂,一剂药可以煎服3次。
也可以将煎熬出的药汤制作成水丸,每次服用9克,每天可以服用3次。
一个疗程一般需要2-3个月,病情比较严重的话最好使用2-3个疗程,效果更佳。
如果患者的肝郁比较严重的话,建议可以适当在药方郑加入青皮、香附。
腹胀比较严重的患者则可以加一些厚朴,便秘的话就要加生大黄。
这个药方的功效主要是:疏肝解郁,疏通患者的经络;还可以活血化瘀,缓解疼痛。
胆囊息肉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和应用指南
胆囊息肉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和应用指南胆囊息肉是指胆囊黏膜上有小的突起性增生物,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中医药治疗胆囊息肉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方法,下面将就胆囊息肉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和应用指南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医药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治疗方剂有桑菊石膏汤、龟甲全麦汤等。
桑菊石膏汤由桑叶、菊花、石膏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龟甲全麦汤由龟板、立木香、红河东香等中药组成,能够清热解毒、理气平喘。
中药治疗胆囊息肉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剂,常常需要个体化调剂。
2. 中药贴敷:可选择具有消肿散结作用的中药如三七、地榆等,加入适量水煮沸,调成糊状,涂抹于脐部,用保鲜膜固定。
每日1-2次,持续数小时。
中药贴敷能够直接作用于脐部,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对胆囊息肉起到舒经活络、消肿和清热的作用。
3. 针灸疗法: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等,可以刺激人体经络,活血化瘀,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针灸疗法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遵循消毒规范,避免交叉感染。
二、应用指南1. 饮食调理:合理饮食对缓解胆囊息肉症状有重要作用。
患者应当忌辛辣、油腻、煎炸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红豆、绿叶蔬菜等。
2. 忌烟酒刺激:烟酒会加重胆囊息肉的症状,患者应该坚决戒烟限酒,同时避免吸入二手烟。
戒烟限酒不仅对胆囊息肉的治疗非常重要,也对身体的其他系统有益。
3. 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复查胆囊息肉的情况,如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病情得到改善,也应与医生及时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4. 注意休息:胆囊息肉的患者应适当休息,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总结:中医药治疗胆囊息肉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方法,适用于一定类型的胆囊息肉患者。
在进行中医药治疗时,患者应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贴敷或针灸疗法,并结合饮食调理和注意休息等综合指南进行治疗。
胆囊息肉的中医草药治疗心得
胆囊息肉的中医草药治疗心得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可能面临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期,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草药治疗方法是很多人的首选。
本文将结合个人经验,探讨胆囊息肉的中医草药治疗心得。
1. 胆囊息肉的中医理论观点胆囊息肉在中医角度被视为“胃火上炎”引起的病变,其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佳、情绪压力过大等。
因此,中医治疗胆囊息肉的首要任务是清除体内的炎热病邪,并平衡人体阴阳失衡的状态。
2. 中医草药治疗方案(1)胆热方剂- 茵陈蒿方:取茵陈蒿、菊花各30克,生大黄15克,石膏60克,制法:将草药捣碎,加入适量水煎煮,分3次服用。
- 凌风石膏方:取凌风藤、黄柏、石膏各30克,鸡内金15克,制法同上。
(2)清肝胃方剂- 柴胡泻肝汤:取柴胡、生姜各15克,黄连10克,大黄、泽泻各30克,制法同上。
- 柴胡清胆丸:取柴胡、半夏、黄连各10克,雄黄、郁金各5克,生姜适量,制成丸药,每次服用6-9克。
(3)养阴清热方剂- 祛热解毒汤:取连翘、金银花各30克,黄连10克,银柴胡、鸡内金各15克,生地、生地黄各20克,制法同上。
- 瞿麦消痞胶囊:取瞿麦子、浙贝母、丹皮、柴胡、黄柏各10克,制成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
3. 注意事项- 在服用中药治疗胆囊息肉期间,要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保持胆囊的正常排空功能。
- 中药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和调整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 定期复查,通过B超等检查手段跟踪胆囊息肉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胆囊息肉的中医草药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个体差异较大,治疗效果会有差异,因此在进行中医草药治疗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意见,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中药治疗应结合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希望本文对胆囊息肉的中医草药治疗心得有所启发,为患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治疗胆囊息肉的几种偏方
治疗胆囊息肉的几种偏方:
双花连胆汤
一、方剂:自拟双花连胆汤处方: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
每天1剂,分3次服(早八点左右,下午两点左右,晚十点左右,没时间的话,就一天分2次服吧),疗程为30天。
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
胆囊息肉根据其性质分为胆囊炎性息肉、胆固醇型息肉和腺瘤型息肉,一般前两者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后者是需要手术治疗的,腺瘤型息肉一般多见于单发性超过一公分的息肉。
一公分以下的息肉多见于胆固醇型息肉,没有必要手术,可以通过药物从病因调理入手,治疗胆囊息肉。
另外平时饮食等各方面需要注意一下,少吃一些油腻以及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
另外不要喝酒,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避免熬夜、生气等不良刺激
A、蜂蜜加白醋减肥法:
在日常饮食规律不变的情况下,将蜂蜜和白醋以1:4的比例食用,具体方法如下:
1、早餐前20分钟空腹喝
2、中餐和晚餐后立刻喝
注意:挑选白醋时要选择经大米、高梁、黄豆等加工而成的,尽量避免含有化
学品的,同时建议不要使用果醋,因为果醋是保健醋,相对于减肥就逊色些。
蜂蜜和白醋的比例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调整。
B、早饭以前可以在喝水时加入蜂蜜,午饭与晚饭时则吃少量的粥。
一般人在
吃蜂蜜两天后就感觉到身体轻松,心情愉快。
五天以后可以吃面条类容易消化的东
西,然后慢慢恢复原来的饮食。
蜂蜜可以消除体内垃圾,使人体恢复原来的新陈代谢功能。
老中医李惠义,治疗胆囊息肉经验方:清利化瘀、疏肝解郁
老中医李惠义,治疗胆囊息肉经验方:清利化瘀、疏肝解郁
老中医李惠义,治疗胆囊息肉经验方。
全方清利化瘀、疏肝解郁,治疗胆囊息肉效果好。
用药组成:金钱草、虎杖、丹参、柴胡、法半夏、夏枯草、山楂
随证加减
胁痛加白芍、炒川楝子;泛酸加吴茱萸,黄连;纳差加谷芽、麦芽、鸡内金;便溏加党参、炒白术;恶寒发热加黄芩、炒栀子;黄疸加茵陈、车前子;便秘加大黄,枳实;合并结石加海金沙(包)、郁金。
用药思路
胆囊息肉中医学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属胁痛、黄疸等病范畴。
中医学认为,胆附于肝,与肝胆相表里。
胆为中精之腑,输胆汁而不传化水谷糟粕,其性中清不浊,以通为顺。
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影响脾胃的消化,出现厌食油腻、腹胀等症状;如胆火上逆则见口苦、呕吐苦水;湿热内蕴,胆汁排泄失常,不循常道而外溢,可见一身俱黄;气滞血瘀,热结不散,酿成脓毒,则出
现肝胆湿热或痈疡等证候。
全方以金钱草解毒消肿,除湿退黄;虎杖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丹参活血凉血消痈;柴胡疏肝解郁,和解清热;法半夏散结消痞,和胃降逆,夏枯草散郁结,清肝火;山楂活血散瘀,消食化积。
诸药合用,共奏清利化瘀、疏肝解郁之功。
胆囊息肉验方
胆囊息肉验方方子一逐瘀消症汤治疗胆囊息肉186例汪雨田自1991年4月~1997年4月,笔者用自拟逐瘀消症汤治疗胆囊息肉18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86例均为肝胆专病门诊病例,其中男130例,女56例;年龄19~54岁;胆囊息肉单枚的105例,多枚的81例;伴慢性乙型肝炎42例,肝硬化16例,脂肪肝47例,胆囊边缘欠光滑和毛糙38例。
2 治疗方法逐瘀消症汤组成:当归15g,赤芍10g,桃仁15g,五灵脂10g(包煎),白花蛇舌草30g,煅蛤壳30g,炙鳖甲20g,醋浸炒香附15g,莪术10g,金钱草30g,凌霄花10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B超复查观察疗效。
6个疗程无效者停服。
胁痛伴有寒热错杂者加柴胡、黄芩;脂肪肝者加生山楂、莱菔子;慢性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增高者加茵陈、垂盆草、虎杖;气虚加黄芪30g,阴虚加生地黄15g,牡丹皮10g3 治疗结果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示胆囊息肉消失为治愈。
好转: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胆囊息肉多枚减少和单枚息肉缩小。
无效:临床症状减轻,但胆囊息肉无变化。
186例中,治愈78例,好转67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77.96%。
4 病例介绍刘某某,男,42岁,1993年6月15日初诊。
有脂肪肝史4年。
近因右肋时有刺痛,在某医院B超检查示脂肪肝,另见胆囊息肉多枚,其较大一枚0.4cm×0.6cm;西医建议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不愿手术来我院诊治,复查B超结果同前诊断。
患者右胁痛阵作,疼痛固定不移,舌质暗红、苔稍腻,脉弦细,查肝功能正常。
证因平素嗜食辛辣肥甘过多,助湿生热,瘀滞肝胆成疾,治宜疏肝化瘀,软坚消症。
药用逐瘀消症汤加生山楂30g,莱菔子15g。
服药1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2个疗程后复查B超胆囊息肉减少为1枚,3个疗程后复查B超示,胆囊息肉消失,轻度脂肪肝,随访6年未复发。
5 体会胆囊息肉属中医胁痛、积聚范畴。
胆囊息肉的中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分析
胆囊息肉的中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分析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黏膜局限性增生形成的肿瘤样病变,常见于中老年人。
传统观点认为胆囊息肉多为良性病变,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合并胆囊息肉的胆囊癌发生率逐渐增高,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尤为重要。
一、中药治疗方法1. 柴胡清肝汤:该方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的作用。
由柴胡、黄芩、半夏、丝瓜络、木香、草果、大黄组成。
该方适用于伴有肝胆湿热证的胆囊息肉患者,可通过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的作用调节胆囊功能,减轻症状,缓解病情。
2. 消癥通合剂:该方由山楂、青皮、茯苓、郁金、苦参、大黄、大戟等组成。
消癥通合剂具有舒肝理气、祛瘀消癥的功效。
适用于胆囊息肉伴有血瘀、症状明显的患者,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息肉的吸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 破碎消导汤:该汤由葶苈子、木香、槟榔、穿山甲、大黄、黄芩等药物组成。
破碎消导汤具有破瘀消肿、通利胆道的作用,适用于胆囊息肉伴有胆道梗阻的患者。
该方能够疏通胆管,减轻或消除病变导致的胆汁淤积,促进息肉的消退。
二、临床效果分析中药治疗胆囊息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息肉的吸收或减少。
根据相关研究,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的总有效率在75%左右。
然而,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的遵循度以及中药配方的选择等。
因此,对于胆囊息肉的中药治疗,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胆囊息肉的中药治疗并不适合所有患者,对于病情严重、合并有其他复杂情况的患者,仍需要综合考虑手术治疗等其他方法。
总之,中药治疗胆囊息肉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可以作为非手术治疗的选择。
但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药物组方,并持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和临床验证,以提供更加确切的依据和指导。
胆囊息肉中医验方
本人收集部分偏方,分享给广大病友,以餐读者。
偏方一:胆囊息肉民间偏方(1)芹菜小汤:芹菜1 50克,奶油5 0毫升,牛奶1 50毫升,面粉适量,芹菜用相同重量的水煮开,并将食盐、奶油及2匙面粉调入牛奶内,一起倒入芹菜汤后,煮开即成,佐餐食用。
益气养血,柔胆止痛。
(2)芹菜粳米粥:芹菜40克,粳米50克,葱白5克,锅中倒入花生油烧热,爆炒葱白,添加米、水和少许的食盐,一起煮粥后,再加入芹菜,稍煮后,调入味精即可。
佐餐食用。
益胆养阴。
偏方二:济生乌梅丸一般认为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并存的治疗手术是首选,若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手术,可以试用中药治疗。
提供一个用过的有效方剂供参考,病例附后。
2012-02-20 李*荣女 49岁彩超提示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2个(0.3*0.3 0.2*0.2)脂肪肝、肝囊肿。
胆囊息肉胆结石中药治疗处方:济生乌梅丸乌梅1500克(酒醋泡去核) 僵蚕500克穿山甲50克象牙屑30克,打细粉炼蜜为丸(9克).每服1丸每日三次。
2012-5-26复查:胆囊息肉及结石消失,胆囊壁稍厚。
偏方三:乌僵薏四汤治疗胆囊息肉中药方组成:乌梅500克僵蚕500克象牙屑30克人指甲15克(可用炮山甲30克代之)酒醋适量。
用法:乌梅放酒醋中浸一晚,以浸透为度,去核焙焦存性,僵蚕(半拌炒黄为度),人指甲用滑石粉炒至黄色鼓起,四味研粉蜜丸,每丸9克。
成人早、中、晚各1丸,白开水送下。
儿童酌减,1剂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
主治:各种息肉。
疗效:用本方治疗各种息肉都有显著效果,斐氏验证2例结肠息肉收效满意。
用上方治疗直肠、声带息肉收效满意。
某患者声带息肉服用西药和中药百余剂不效而加重,以上方加减(乌梅250克僵蚕200克桔梗200克丹参200甘草30克,每服9克,每日3次),一料后息肉完全消失。
附方乌僵薏四汤治疗胆囊息肉中医认为“胆囊息肉”多因郁、痰、瘀三者紧密结合,互为因果所致。
在10年中,我采用自拟的乌僵薏四汤治疗50例″胆囊息肉″病人,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中药治疗胆囊息肉通用版
中药治疗胆囊息肉通用版中药治疗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生长的小肿块,常见于胆囊内膜的良性病变。
虽然多数胆囊息肉是无症状的,但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息肉增大或胆囊发生炎症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传统中医学认为,使用中药治疗胆囊息肉可以消除症状、促进息肉的吸收和减少发病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中药方剂治疗胆囊息肉1. 温胆汤温胆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黄芩、茵陈、升麻等草药组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炎症的情况。
服用温胆汤可以缓解疼痛、消肿、促进炎症的消退。
但需要提醒的是,温胆汤对于胆囊息肉本身的吸收作用并不明显,只能缓解炎症症状。
2. 茵陈清胆汤茵陈清胆汤由茵陈、黄连、黄芩、山栀等多种草药制成,具有清热胆湿、止痛解痉的作用。
该方剂适用于胆囊息肉合并胆囊壁发炎的情况,可以舒缓疼痛、改善胃口、促进消炎。
然而,对于胆囊息肉本身的治疗作用仍有限,如需进一步治疗,应结合其他中药方剂或治疗方法。
二、单味中药治疗胆囊息肉1. 大黄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通经脉、行滞气、活血、消肿等作用。
临床上可采用大黄单味或大黄制剂进行治疗。
对于胆囊息肉伴胆囊壁炎症的患者,大黄可以起到舒缓疼痛、减轻炎症的作用。
2. 鱼腥草鱼腥草是一种中草药,有较强的抗感染和抗炎功效。
它可以促进胆道的排毒,改善胆囊的状况。
鱼腥草对于胆囊息肉本身的治疗作用尚不明确,但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使用。
三、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中医医生中医学是一门有着深厚理论基础的医学体系,对于中药治疗胆囊息肉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建议选择有经验的中医医生进行指导,避免盲目使用中药。
2.按照医嘱用药在使用中药治疗胆囊息肉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剂量进行用药。
遵循医嘱可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3. 注意饮食调理在接受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的同时,应注意饮食调理。
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精选)
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精选)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精选)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出现的一种肿瘤样病变,常见于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的患者。
虽然胆囊息肉一般是良性的,但也有一定概率会发展为恶性病变。
因此,对于有胆囊息肉的患者,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除了传统的手术治疗外,中药也被广泛运用于胆囊息肉的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的常用方剂和中药的功效。
一、中药方剂1. 苦参丸苦参丸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由苦参、黄连等中药组成。
苦参具有清热解毒、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黄连则能够清热燥湿,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
苦参丸可通过抑制胆囊息肉的炎症反应,减缓息肉的生长速度,并且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2. 千金小建中汤千金小建中汤是一种由人参、黄芩、黄柏等中药组成的方剂。
人参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黄芩和黄柏具有抑菌和消炎的作用。
千金小建中汤可通过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炎症反应,帮助胆囊息肉恢复正常,并且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3. 氟布斯散氟布斯散是一种由夏枯草、银花等中药组成的方剂。
夏枯草有清热解毒、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银花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功效。
氟布斯散可通过抑制息肉的炎症反应,减缓息肉的生长速度,同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二、中药的功效1. 清热解毒中药中许多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这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非常重要。
胆囊息肉往往伴随有炎症反应,清热解毒的中药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帮助息肉恢复正常。
2. 抗菌消炎胆囊息肉的形成往往和感染有一定的关联,抗菌消炎的中药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减缓病情发展。
3. 抑制肿瘤生长胆囊息肉有一定的恶性发展潜力,抑制肿瘤生长的中药可以减缓息肉的生长速度,降低恶性变的风险。
三、中药的使用方法1. 冲剂将中药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热水冲泡,待溶解后饮用。
这是中药的常见用法,常用于胆囊息肉早期的治疗。
2. 中药颗粒中药颗粒是将中药研磨成粉末,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制成的颗粒状药物。
其使用方法类似于冲剂,方便携带和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治胆息肉药方
一、民间治胆息肉药方二、胆息肉食疗方三、胆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法
民间治胆息肉药方1、民间治胆息肉药方之双花连胆汤
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
每天1剂,分3次服,疗程为30天。
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
2、民间治胆息肉药方之逐瘀消症汤
当归15g,赤芍10g,桃仁15g,五灵脂10g(包煎),白花蛇舌草30g,煅蛤壳30g,炙鳖甲20g,醋浸炒香附15g,莪术10g,金钱草30g,凌霄花10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B超复查观察疗效。
6个疗程无效者停服。
胁痛伴有寒热错杂者加柴胡、黄芩;脂肪肝者加生山楂、莱菔子;慢性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增高者加茵陈、垂盆草、虎杖;气虚加黄芪30g,阴虚加生地黄15g,牡丹皮10g。
3、民间治胆息肉药方之乌僵薏四汤
柴胡、法夏、三棱各9克,枳壳、乌梅、僵蚕、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组成。
水煎服,每日1剂,煎服3次。
或制成水丸,每次9克,每日服3次。
一般2-3个月为一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
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4、民间治胆息肉药方之升阳益胃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