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慢行系统规划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入21世纪初以来,众多世界级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编制慢行系统规划,引导绿色出行。黄浦区已与美国能源基金会合作,联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丹麦扬·盖尔建筑事务所和宇恒能源研究中心共同完成了完成全市首个区级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并实施六大举措:一带贯通、两大提升、三方衔接、四类步行道、五类非机动车通道、六大慢行区。
推动滨江一带贯通
规划将推动苏州河口至日晖港8.3公里的外滩滨江公共岸线贯通,提倡滨江连续的步行空间、舒适的步行环境以及丰富的步行方式,通过滨江慢行空间扩大城市公共空间,丰富滨江环境,体现上海独特的城市魅力、历史传承和发展活力。
针对滨江公共空间高度开放的特点,营造多层次的滨江贯通路线,强调滨江道路的连续慢行通道,在重要区域(文博区)内部规划两条南北贯通的自行车道路。深入挖掘滨江地区慢行潜力,保证滨江地区的可达性。延续垂直于岸线的多条历史街巷,利用垂直滨江的建筑肌理特征,塑造多条渗透到黄浦江的腹地通廊,优化滨江公共空间的同时为市民到达江岸提供多元化的慢行路径选择。提升滨江岸线的驻足性,增加滨江重要断点,包括老码头、南外滩眺望平台以及文博区景观平台等,利用轮渡码头等滨江空间增加更多的吸引点,丰富滨江的公共活动,结合渗透绿带营造宜人的滨江慢行空间。
推动步行、非机动车、公共交通三方衔接
快速交通、公共交通站点是慢行集散的重要节点,通过站点周边的主要街道和弄巷的环境改善,增强步行舒适度,扩大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影响范围。
通过衔接道路串联轨道站点与其他公交换乘枢纽、轮渡站,形成步行友好的公共交通体系。改善自行车骑行环境,完善自行车出行路网,构建系统、连续的自行车道网络。
依托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活力的街道环境,开辟历史文化探访旅游路径,使游客通过舒适的步行活动即可串联区内主要的旅游景点、商业资源,增强城市体验,展现城区特质。
提升步行品质两大策略
针对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重要吸引点间缺乏联系、部分区域不被轨道交通覆盖、步行网络不联系等问题,完善步行联系、提升环境品质。
策略一:连接重要的公共空间节点,增加行人活动动态路径联系,完善绿地网络、衔接轨道站点和公交枢纽,打造步行系统网络。
策略二:对步行流量大、密度高、活力佳、步行空间不足的街道,完善街道设施,增加步行活动空间,通过绿化分隔步行与机动车交通,保障步行的安全与舒适。
打造六大慢行重点区域
人民广场慢行区:发挥上海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为核心的文化优势,轨交1、2、8号线为核心的公共交通优势,重点打通步行道瓶颈和联系断点,改善过街桥梁步行条件和交叉路口的地面过街环境,增强西藏路两侧人民公园、人民广场与周边的联系,提高人民广场的步行可达性,对主要街道、支马路设置低速上限,保障广场周边活动安全,引导市民慢行交通。
南京东路慢行区: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改善广场与通道、街巷等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增加休憩和活动设施,增加空间活力。同时对地区内支马路进行慢行化改造,为全世界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商业空间。
思南路复兴路慢行区和打浦桥慢行区:打造雁荡路-复兴公园等漫步线路,优化复兴公园周边巷道的衔接,保护沿途林荫道环境。完善魅力街道建设。在原有林荫街道的基础上,通过对地面铺装、街面破墙透绿、艺术绘画等美化,公共设施风格化等来彰显地域风情。对泰康路等重要道路进行改造,提升步行空间品质,打造打浦桥精品特色步行区。
新天地慢行区:重点提升慢行环境质量,提高慢行舒适度。统筹各类道路空间,合理设置自行车停车点。合理利用支马路,强化新天地和太平桥绿地之间的连接。打造公共空间节点,使各个吸引点在空间上有所整合和呼应。打造国际一流的中央活动慢行区。
豫园慢行区:结合豫园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等特点,深挖传统弄巷资源,构造支撑系统,打造旅游观光线路。对原有地区业态进行提升和调整,丰富较为单调的商业门类,强调全天候的公共活动类型,着力打造体现传统建筑形式与空间肌理,又能满足现代生活和公共活动需求的慢行空间体系。
分类引导四类步行道路
结合人流量、街道界面的活跃度、道路条件、活动密集程度等功能,将道路划分为四级步行分类引导道路,分级建设。
外滩-南京东路-人民广场地区、南外滩地区、世博会文博区、豫园地区、文庙地区、淮海路-新天地地区、田子坊-打浦桥地区等主要交通枢纽、核心商业旅游等市民活动集聚的区域,赋予步行交通最高优先权。
包括老西门地区、老城厢地区、金陵东路地区、延中绿地附近和北京东路地区等人流较为密集的次级中心区域。以步行优先兼顾其他交通方式为建设导向。
主要包括以上两类区域以外的地区。以步行直接通过为主,街道界面活跃度较低,人流量较小,步行活动成分多为简单穿越,是步行网络的延伸和补充。
挖掘南京路、淮海路等地区支马路、里弄街巷交通潜力,提升支马路、里弄街巷环境品质,慢行通行能力,根据区域特色发展风貌慢行系统,成为慢行空间网络的重要补充。
建设非机动车五类通道
非机动车通道的发展是黄浦慢行交通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细化分层布局,制定通用性、专用型、混合型、特色型、连通性五种非机动车通道类型,推动分类非机动车通道建设。
规划区域型非机动车通用通道,联通区内非机动车通行。对凤阳路-宁波路等市级非机动车专用通道,逐步采用交通管理措施,减少过境机动车通行,进一步拓宽区内非机动车道的面积,缩短非机动车道行车距离,打造充满活力的黄浦非机动车网络。
开辟区域型非机动车专用通道,联通区内区外主要非机动车联系通道,满足非机动车较长距离出行。深化细化“四纵八横”的交通网络规划,完善四川中路-河南南路等南北向,龙华东路-半松园路等东西向非机动车通道规划,全面提升区域非机动车通行速度。
开辟区域型非机动车混合通道,作为专用型非机动车道的补充,满足非机动车中短距离出行,确保非机动车道的连通性。针对部分混用型路边机动车停车较多,尤其是豫园等老城厢地区,道路宽度较窄,机动车停车占路对交通影响较大,增加地下停车位,畅通非机动车行车环境。
为打造国际大都市中央休闲、旅游区,提升区域休闲、旅游能级,开辟区域型非机动车特色通道,以市民旅游、休闲为功能,联通区内不同旅游风貌区,开放休闲、旅游功能区内非机动车道路通行,增加休闲、旅游区内非机动车道路休闲设施的规划。在外马路增加沿街绿化和历史文化设施,划出非机动车专用通道,突出道路及周边区域本身特色。
为连接住宅、居民社区、高等级非机动车通道和非机动车禁行区外围,开辟区域型非机动车连通型通道,提高非机动车可达性。减少混行路段及路幅较窄道路的路边机动车泊位数量,辟通支马路,街坊通道,确保支马路非机动车通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