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与日常生活ppt-——人因工程学与日常生活
合集下载
人因工程

•2、人因工程学的研究目的是( ) •(1)使作业者获得良好的作业条件。 •(2)使人和机器及环境达到合理的结合。 •(3)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 •(4)使作业者如何达到安全、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的最优化。
PPT文档演模板
人因工程
第二章 作业能力与作业疲劳
§ 体力劳动时的能量消耗 § 人体作业过程的调节与适应 § 作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 合理安排作业休息制度 § 作业疲劳及其测定 § 脑力工作负荷
•1)动态作业 • 动态作业时,人体的耗氧量是变化的,在开始的2-3min内,呼 •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还不能满足氧需,肌肉所需的能量是在缺氧条 •件下产生的。此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逐渐加强,氧需逐渐得到 •满足,进入稳定状态,进入稳定状态的作业可维持较长时间。作业 •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并不能马上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还将 •继续消耗较多的氧以补偿氧债。
• 6 《人机工程》 袁修干,庄达民编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 .tw 中华民国人因工程学
PPT文档演模板
人因工程
问题
•1、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 ) •(1)人和机器设备。 •(2)人、机器和环境。 •(3)人、机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4)人与广义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 即机器的设计符合人的习惯。
•1960年正式成立了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EA),该学术组织为推 动各国工效学(人因工程)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人因工程
四、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时期
•1. 时间:60年代 ~ 至今 •2. 人因工程的发展三大基本趋向
•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2)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3)在高技术领域中发挥特殊作用 •3. 特点:一切都以人为中心
PPT文档演模板
人因工程
第二章 作业能力与作业疲劳
§ 体力劳动时的能量消耗 § 人体作业过程的调节与适应 § 作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 合理安排作业休息制度 § 作业疲劳及其测定 § 脑力工作负荷
•1)动态作业 • 动态作业时,人体的耗氧量是变化的,在开始的2-3min内,呼 •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还不能满足氧需,肌肉所需的能量是在缺氧条 •件下产生的。此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逐渐加强,氧需逐渐得到 •满足,进入稳定状态,进入稳定状态的作业可维持较长时间。作业 •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并不能马上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还将 •继续消耗较多的氧以补偿氧债。
• 6 《人机工程》 袁修干,庄达民编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 .tw 中华民国人因工程学
PPT文档演模板
人因工程
问题
•1、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 ) •(1)人和机器设备。 •(2)人、机器和环境。 •(3)人、机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4)人与广义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 即机器的设计符合人的习惯。
•1960年正式成立了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EA),该学术组织为推 动各国工效学(人因工程)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人因工程
四、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时期
•1. 时间:60年代 ~ 至今 •2. 人因工程的发展三大基本趋向
•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2)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3)在高技术领域中发挥特殊作用 •3. 特点:一切都以人为中心
人因工程

目录
人因工程
1.生活中的人因工程 2.什么是人因工程 3.劳动强度与作业伤害 4.现场的人因工程
劳动强度与作业伤害
劳动强度
是中国制定的劳动保护工作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标准,是 确定体力劳动强度大小的根据。应用这一标准,可以明确 工人体力劳动强度的重点工种或工序,以便有重点、有计 划地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
目录
1.生活中的人因工程 2.什么是人因工程 3.劳动强度与作业伤害 4.现场的人因工程
鼠标 VS 手
生活中的人因工程
¥40
正中神经在这里,
被压迫会造成前三
指麻痹
腕隧道症候群
正中神经被紧压住,使得
大拇指、食指、中指、无 名指麻痹
¥200
¥700
办公椅 VS 脊柱
生活中的人因工程
主旨
打造“人性化”的作业环境。
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的三个层次
人为因素 --了解人的能力和限制
因人而异 --探讨性别、年龄、体型或风俗习惯的差异
因人设事 --使工作与工具适合人的能力限制,而不是人去配合 工作与工具的需求
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重要性
人因工程好处:
➢ 提高安全、减少伤害 ➢ 使机器器具用品易于使用 ➢ 激励不断改进 ➢ 减少员工工作不适和身心不适 ➢ 减少错误、不良品 ➢ 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
现场的人因工程
现场人因工程
现场的人因工程
现场人因工程
现场的人因工程
现场人因工程
现场的人因工程
现场人因工程
现场的人因工程
现场人因工程改善
现场的人因工程
现场人因工程-正确姿势
现场的人因工程
日常生活中的人因工程学

U盘对大家来说并不陌 生,甚至我们的作业根 本离不开它,但是像这 样一个U盘,很容易损 坏,U盘插在主机上, 腿挡在上面,不注意到 就容易弄断,并且u盘的 盖子也容易弄丢
对u盘的改进
可以都做成如图片所示 的有金属包围的结构, 这样既有利于我们保护 U盘,更有利于保护信 息,也不容易使盖子丢 失。
的高度可以降低点,这样腿
就能够自由的伸缩。这样的
座椅更舒适
宿舍的衣柜
将衣柜都打开是 人从下面进过时 很容易撞到头或 者碰到,打开衣 柜比较占位置不 适合人从附近经 过
对衣柜的改进
改进成折叠式的 衣柜,占地面积 不大,打开的衣 柜门时不影响周 围人经过,并不 会发生碰创现象。
U盘的人因问题
教室课桌
课桌的桌面宽度太窄, 放下一本书就没法放下 其他的什么了,很不方 便。抽屉内部空间不足 有时候可能一下大一点 的书包可能会放不下。
对教室的课桌进行改进
改进成这样桌面有足够 的空间,桌子的高度以 及凳子的高度可以进行 调节,抽屉有足够的空 间时候放书或者书包。
学校电线杆的人因问题
学校的电线杆挡在人行 道中,校园中很常见三 五个人并排行走,如果 聊天的时候不注意很容 易撞到电线杆。
对电线杆的改进
将校园电线杆建设到人行道旁或者是远离人行 道地方。
耳机的人因问题
这种耳机比较硬,形状 不便调节,有人带着大 有人带着小,即使调了 之后还是会不合适,戴 在头上会往下滑,而且 有时候耳朵回家的很疼
耳机的改进
这种耳机相对于在头上 戴的耳机来说优势很多, 它可以随意调节位置, 因为是挂在耳朵上的, 不会有太大的挤压力, 会减少耳朵的疼痛感, 而且两个耳朵还可以分 开,方便使用。
第4章 人因工程 PPT课件

目前,该学科在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名称。 美国:称为人类工程学或人因工程学; 西欧:称为工效学,日本:称为人间工学。
中国:人机工程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 学、工程心理学、人的因素等。近几年使用人因工程学和 人类工效学命名的较多。
2
第4章 人因工程
工业工程导论
4.1 人因工程概述
伐木
人因工程
舒适温度/℃ 18~24 18~23 17~22 15~21 14~20
不同劳动条件下的舒适温度指标
7
工业工程导论
第4章 人因工程
微气候环境
空气气温对人的影响
美国兵工厂调研结果
温度
事故率
温度
事故率
17-22.5 ℃ 11.4 ℃ 25.3 ℃
100%(基准)
女性 130% 女性 108%
工业工程导论
第4章 人因工程
4.1 人因工程概述 4.2 人体测量 4.3 作业环境设计 4.4 作业空间设计 4.5 人机系统设计 4.6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人因工程 1
工业工程导论
第4章 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
4.1 人因工程概述
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是研究人一机 一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 一门边缘性应用学科,是工业工程的经典分支之一。
增加或减少点光源的光强度、改变受照物体与光源的距离、 调整光源与受照体之间的夹角,均是改善受照物体表面照 度的有效途径。
14
工业工程导论
照明环境
照度与疲劳
第4章 人因工程
看书疲劳和照度 : 不同照度下,看书 后眼睛疲劳程度可 以通过眨眼次数的 变化来说明。
中国:人机工程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 学、工程心理学、人的因素等。近几年使用人因工程学和 人类工效学命名的较多。
2
第4章 人因工程
工业工程导论
4.1 人因工程概述
伐木
人因工程
舒适温度/℃ 18~24 18~23 17~22 15~21 14~20
不同劳动条件下的舒适温度指标
7
工业工程导论
第4章 人因工程
微气候环境
空气气温对人的影响
美国兵工厂调研结果
温度
事故率
温度
事故率
17-22.5 ℃ 11.4 ℃ 25.3 ℃
100%(基准)
女性 130% 女性 108%
工业工程导论
第4章 人因工程
4.1 人因工程概述 4.2 人体测量 4.3 作业环境设计 4.4 作业空间设计 4.5 人机系统设计 4.6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人因工程 1
工业工程导论
第4章 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
4.1 人因工程概述
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是研究人一机 一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 一门边缘性应用学科,是工业工程的经典分支之一。
增加或减少点光源的光强度、改变受照物体与光源的距离、 调整光源与受照体之间的夹角,均是改善受照物体表面照 度的有效途径。
14
工业工程导论
照明环境
照度与疲劳
第4章 人因工程
看书疲劳和照度 : 不同照度下,看书 后眼睛疲劳程度可 以通过眨眼次数的 变化来说明。
人因工程说明PPT课件

一般在96.52cm~106.68cm,取中间值101.6cm D. 操作工横向膝盖空间宽度 E. 可调节的足部休息空间 F. 工人进出操作工位的空间
按精益布局设计的坐/站位设计概论
够取空间 — 大多数工人可以用单臂较轻松够到的区域。 够取空间分为两种:理想够取空间和非频繁够取空间
理想够取区域— 是以操作工单侧肩膀为圆心的45.72cm为半径的圆弧内所包围的 空间。
13
三、作业空间设计
工作现场设计概论-2
非频繁够取区域 — 是在63.5cm为半径的圆弧所包围的空间。
理想工作空间 — (坐/站)
膝部空间 —
最佳工作空间即在工作过程中工人的手的理想位置。 在理想工作范围内人的姿态是自然的,双手可以同时进行操作并且工作对象大
致处在工人的视线范围之内。
工位下面容纳膝部的空间,60.96cm宽(76.2cm最好),深度为35.56cm,20.32cm 高。在这个空间下面还需要深度为20.32cm的单足休息空间,或再加10.16cm。
重复——同样或相似的动作每秒或每小时重复的次数
<0~150次/小时, 不>600次/小时
16
三、作业空间设计
精益设计的风险因素-2
不舒服的身体姿势——偏离中立位置角度过大,如45度 最好带靠背地坐着,不要蹲、躺或跪; 物料最好在手边,不要高过头、在身后或低于膝盖; 背部偏离人体中心<20度,不要>45度;颈部偏离中心<20度,不能弯曲、后仰 或扭曲>20度;不舒服承受时间<10% 循环时间,不能>50%循环时间。
站立工作工位 -
坐/站工位的人体因素设计为工作循环强度高(周期小于30秒)的工作来设计 的—到颈部是123.7cm
按精益布局设计的坐/站位设计概论
够取空间 — 大多数工人可以用单臂较轻松够到的区域。 够取空间分为两种:理想够取空间和非频繁够取空间
理想够取区域— 是以操作工单侧肩膀为圆心的45.72cm为半径的圆弧内所包围的 空间。
13
三、作业空间设计
工作现场设计概论-2
非频繁够取区域 — 是在63.5cm为半径的圆弧所包围的空间。
理想工作空间 — (坐/站)
膝部空间 —
最佳工作空间即在工作过程中工人的手的理想位置。 在理想工作范围内人的姿态是自然的,双手可以同时进行操作并且工作对象大
致处在工人的视线范围之内。
工位下面容纳膝部的空间,60.96cm宽(76.2cm最好),深度为35.56cm,20.32cm 高。在这个空间下面还需要深度为20.32cm的单足休息空间,或再加10.16cm。
重复——同样或相似的动作每秒或每小时重复的次数
<0~150次/小时, 不>600次/小时
16
三、作业空间设计
精益设计的风险因素-2
不舒服的身体姿势——偏离中立位置角度过大,如45度 最好带靠背地坐着,不要蹲、躺或跪; 物料最好在手边,不要高过头、在身后或低于膝盖; 背部偏离人体中心<20度,不要>45度;颈部偏离中心<20度,不能弯曲、后仰 或扭曲>20度;不舒服承受时间<10% 循环时间,不能>50%循环时间。
站立工作工位 -
坐/站工位的人体因素设计为工作循环强度高(周期小于30秒)的工作来设计 的—到颈部是123.7cm
人因工程应用PPT教学课件

2020/12/10
9
2、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充分利用 工作程序和检查工作等控制手段,防止人为差错的发 生,并在实践中狠抓落实,使每一个员工有所遵循, 在一个规范有序的安全环境下工作。 3、强化人员培训,提高章法意识,提高操作技能, 提高预测风险的能力,是防止人为差错的有效措施。 4、在规章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防差错措施。 5、提倡无惩罚主动报告制度。如果当事人报告所面 临的是处罚时,就很难从当事人那里得到真实的情况, 因而也就很难发现差错的苗头。我们了解和调查的根 本目的是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而不是别的目的。
2020/12/10
7
我 们 的 饭8
人因理论的应用方法
工作生活中运用人因学,主要是研究人为因素,制定或采 取一系列正确有交往的措施和手段,防止人的行为错误, 进而达到防止人为差错发生的目的。应用措施如下:
1、工作者是人而不是神,人就有犯错误的可能,但 不能使错误发展成为灾难性错误。人为差错是可以 减少的、避免和消除的,但是单靠一个人是不行的。 需要群体的力量,依靠系统管理。在优化人与人的 关系中,要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建立员工之间相互 联系和合作的关系。
人因工程的应用
2020/12/10
1
积极案例
肯德基麦当劳等快 餐点的设施布置是 很人性化的。例如 洗手间水池一高一 低,考虑了儿童实 际身高条件。另外, 他们均设置了单人 的就餐环境, 面向墙或窗外的餐 桌适合单个顾客就 餐,符合人的心理 需要。
2020/12/10
2
手机是现代 化的通信工具, 但是在很多情 况下手机来电 铃声会打扰别 人的工作和休 息,带有震动 功能的手机就 很容易避免这 种问题。
2020/12/10
3
人因工程

70年代后期,我国工程心理研究开始恢复和发展。中科院心理 所、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空军医学研究所、杭州大学、同济大学 等单位先后建立了工效学或工程心理学研究机构。杭州大学还创建 了工业心理学专业,招收和培养了第一批工程心理学的本科生、硕 士生和博士生。一些高等学校开设了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课程。国 家技术监督局和国防科工委分别组建了 “ 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 和 “军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有
2. 激情:发生迅速、表现猛烈、持续时间短,因此被称为是“暴风
骤雨”式的情绪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大脑皮层的控制能力 降低,认知范围缩小。
3. 应激:是当面临出乎预料的危机情境时,个体突然出现的一种高
度紧张的身心状态。人们在应激状态下往往表现出完全相反的应 对方式和反应能力。
日本心理学家曾把人的心理状态划分为5个层次:0代表无意 识的失神状态、1代表类似于打瞌睡那样的意识恍惚状态、2代表 通常的松弛状态、3代表能力发挥最高的状态、4代表极度紧张状 态或叫惊慌失措状态。 据介绍,二战中在炮火前线的美军:心悸亢进的69%、反胃 的44%、全身发抖的25%、出冷汗的18%、虚脱的14%、胃痛的 14%、小便失禁6%、大便失禁的5%。 技术设备的操作人员在极度紧张状态下,往往会出现:束手 无策,茫然无所作为,眼睁睁看着事故发生,处于惊呆状态;动 作错乱:不该开的开关往往打开、该刹车时往往加大油门。
绿色和平组织在今年4月份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3万人
因此次核爆炸而罹患癌症。
事件三:由于“人为错误”而导致的交通、航空事故频频发生!
事件四:烧伤科常常传来婴幼儿让人心痛的哭声,因为那种哭声充满
彻骨的疼痛、充满不能动弹的无奈、充满来自幼小心灵深处的委屈!
人因工程学与日常生活ppt-——人因工程学与日常生活

绿色和平组织在今年4月份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3万人因 此次核爆炸而罹患癌症。
事件三:由于“人为错误”而导致的交通、航空事故频频发生!
事件四:烧伤科常常传来婴幼儿让人心痛的哭声,因为那种哭声充满 彻骨的疼痛、充满不能动弹的无奈、充满来自幼小心灵深处的委屈!
事件五:曾经不止一次的大火,烧掉了一个又一个的娱乐中心,也因 此毁灭了多少个快乐的家庭。当看到那大门内侧因窒息死亡的一堆人, 建筑设计师该想些什么呢?
第十一章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
——人因工程学与日常生活
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身边发生的各种“人因学”灾难 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关注很少,包括学术界的关注也不多,所以 在中国大陆,“人因工程学”的声音迄今还是太微弱,根本引不起 公众的注意、管理者的注意和广大工业设计者的注意。
我们对这个学科缺乏了解,更缺乏在设计中的“人本”理念, 所以身边经常发生的“人因学”灾难并未激发我们去改变什么?我 为什么把一些事件叫“人因学”灾难呢?因为这些事件本是可以避 免的,只要我们在前期的工作中充分考虑了“人的因素”!
技术设备的操作人员在极度紧张状态下,往往会出现:束手 无策,茫然无所作为,眼睁睁看着事故发生,处于惊呆状态;动 作错乱:不该开的开关往往打开、该刹车时往往加大油门。
有限性之二:认知的有限性或不变性
人就像计算机一样,也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但他是一个有限的信息加 工系统!在许多方面,他要比他自己的产品——计算机还差得远呢!他体能 有限、智能也有限!
某位先生打开房门走进去,随手拉动灯泡的开关,结果灯泡没有亮, 于是他非常熟练地把手伸到挂着灯泡的地方,并且把手伸进灯头。那里已 经没有灯头,他依然要把手指头插进去试试“有没有电”……!,因为他有 “探究”的本能图式。
事件三:由于“人为错误”而导致的交通、航空事故频频发生!
事件四:烧伤科常常传来婴幼儿让人心痛的哭声,因为那种哭声充满 彻骨的疼痛、充满不能动弹的无奈、充满来自幼小心灵深处的委屈!
事件五:曾经不止一次的大火,烧掉了一个又一个的娱乐中心,也因 此毁灭了多少个快乐的家庭。当看到那大门内侧因窒息死亡的一堆人, 建筑设计师该想些什么呢?
第十一章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
——人因工程学与日常生活
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身边发生的各种“人因学”灾难 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关注很少,包括学术界的关注也不多,所以 在中国大陆,“人因工程学”的声音迄今还是太微弱,根本引不起 公众的注意、管理者的注意和广大工业设计者的注意。
我们对这个学科缺乏了解,更缺乏在设计中的“人本”理念, 所以身边经常发生的“人因学”灾难并未激发我们去改变什么?我 为什么把一些事件叫“人因学”灾难呢?因为这些事件本是可以避 免的,只要我们在前期的工作中充分考虑了“人的因素”!
技术设备的操作人员在极度紧张状态下,往往会出现:束手 无策,茫然无所作为,眼睁睁看着事故发生,处于惊呆状态;动 作错乱:不该开的开关往往打开、该刹车时往往加大油门。
有限性之二:认知的有限性或不变性
人就像计算机一样,也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但他是一个有限的信息加 工系统!在许多方面,他要比他自己的产品——计算机还差得远呢!他体能 有限、智能也有限!
某位先生打开房门走进去,随手拉动灯泡的开关,结果灯泡没有亮, 于是他非常熟练地把手伸到挂着灯泡的地方,并且把手伸进灯头。那里已 经没有灯头,他依然要把手指头插进去试试“有没有电”……!,因为他有 “探究”的本能图式。
人因工程学ppt课件

早期 ——使人适应已有 的机器
• 泰勒、吉尔布雷斯:动作与 时间研究
• 一战期间,美军培训选拔人 员来操纵飞机、潜艇等现代 化设备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形成 ——机宜人
• 二战中,操纵错误导致事故大大增加, 意识到只有人机关系的研 究由“人适机”转入“机宜人”的新 阶段。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快速发展 ——人、机、环境系统
• 计算机的人机界面、 • 横向发展:出现种种以不
宇航系统的设计, 拓宽了人因学的研
同行业问题为内容的人因 学,如航空人因学、VDT (视觉显示终端)人因学、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1949年,英国首先成立了工效学研究 学会。
• 同年,查帕尼斯等,第一本关于人因 的书《应用实验心理学——工程设计 中人的因素》。
• 1957年麦克考米克的《人类工程学》 出版,被许多国家的大学作为课本。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其它命名
• 美国:人因学(human factors)或人 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工 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 欧洲:工效学(ergonomics) • 前苏联:工程心理学 • 日本:人间工学 • 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
人因工程基础知识 ppt课件

每分钟频率超 过15次以上
不良工作姿势
肩颈 仰头/侧偏/低头
不
腰
扭转/前弯/后仰
良
上肢 向上/后抬举
工 作
下肢 长久站/坐;置脚
姿
手部 尺/桡偏;上翘/下翻 势
照明、噪音、振动、温度、湿度、辐射、油雾
21
Solve (不良工作姿势)
改善前
改善后
弯腰幅度>60° 长久站立,腿脚易疲劳
增加工作台放置来料箱减少无 作业时间,避免弯腰不良工作姿势
22
Solve (不良工作姿势)
改善前
改善后
手部抬举过高,身体弯腰前 倾>30°,长期站立
切除多余的作业桌面, 避免身体前倾与手抬举情况
23
Solve (不良工作姿势)
改善前
改善后
手部抬举,弯腰60°,颈部弯曲15° 长时间站立,影响背部及腿部肌群
利用板材增加桌面高度,约10~15cm 避免长时弯腰及颈部弯曲不良动作
17
风险评估(肌肉骨骼系统伤害)
Ex:MACIII成都
隐患工站
影响规模 暴露频率
危害风险
4条冲压机台线, 8个工作站
8-10小时的长期站立
下背痛、静脉曲张
4条去胶塞线, 32个工作站 2万次/天/人 重复性手部施力
腕隧道症候群
3条检包线,
32个工作站 7200次/天/人 重复性弯腰
下背痛
上下挂
共24人
6
鼠标 vs手
¥: 40
¥: 200
¥:700
腕隧道症候群 正中神经被紧压住,
使得大拇指、食指、
中指、无名指麻痛
桡偏
正中
尺偏
7
不良工作姿势
肩颈 仰头/侧偏/低头
不
腰
扭转/前弯/后仰
良
上肢 向上/后抬举
工 作
下肢 长久站/坐;置脚
姿
手部 尺/桡偏;上翘/下翻 势
照明、噪音、振动、温度、湿度、辐射、油雾
21
Solve (不良工作姿势)
改善前
改善后
弯腰幅度>60° 长久站立,腿脚易疲劳
增加工作台放置来料箱减少无 作业时间,避免弯腰不良工作姿势
22
Solve (不良工作姿势)
改善前
改善后
手部抬举过高,身体弯腰前 倾>30°,长期站立
切除多余的作业桌面, 避免身体前倾与手抬举情况
23
Solve (不良工作姿势)
改善前
改善后
手部抬举,弯腰60°,颈部弯曲15° 长时间站立,影响背部及腿部肌群
利用板材增加桌面高度,约10~15cm 避免长时弯腰及颈部弯曲不良动作
17
风险评估(肌肉骨骼系统伤害)
Ex:MACIII成都
隐患工站
影响规模 暴露频率
危害风险
4条冲压机台线, 8个工作站
8-10小时的长期站立
下背痛、静脉曲张
4条去胶塞线, 32个工作站 2万次/天/人 重复性手部施力
腕隧道症候群
3条检包线,
32个工作站 7200次/天/人 重复性弯腰
下背痛
上下挂
共24人
6
鼠标 vs手
¥: 40
¥: 200
¥:700
腕隧道症候群 正中神经被紧压住,
使得大拇指、食指、
中指、无名指麻痛
桡偏
正中
尺偏
7
人因工程学郭伏教学课件ppt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二、感觉系统
(二)听觉 听觉系统主要包括耳、传导神
经与大脑皮层听区等三个部分。听 觉器官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 部分,如图2-5所示。
图2-2 突触的电子显微镜模式图
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贮存着神经递质。当神经冲动传到 轴突末梢时,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就透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 隙中,引起突触后膜的去极化,从而在去极化的这个神经元中引发
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继续向前传导。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第二节 肌肉、骨骼与供能系统
一、 肌肉组织及其工作特征
肌肉是人体四种组织中数量最多的组织。人做任何动作,都要依 靠肌肉的收缩与舒展。
肌肉收缩有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等长收缩等形式。前两种收缩 是实现人体各种运动所必需的,它们是动力性的,总称为动力性收缩。 等长收缩则是静力性收缩。 (1)向心收缩。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 拉着骨杠杆作向心运动,故称向心收缩。 (2)离心收缩。当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被拉长。 (3)等长收缩。肌肉收缩产生张力但长度保持不变时的收缩形式称为等 长收缩。
本章内容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肌肉、骨骼与供能系统 呼吸、消化和循环系统 脑力劳动与神经紧张型作业的生理变化特点 人的心理因素
人因工程PPT课件

现代工业工程
——人因工程学
.
1
一、概述
.
2
1.1、人因工程定义
❖ 人因工程学又称为:工效学、人机工程学、 人类工效学、人体工学
❖ 人因工程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三者之 间的关系,实现三者的最佳匹配,是一门实 践性、综合性、交叉的边缘学科
.
3
1.1、人因工程定义
两个目标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满足人们的价值需求
.
29
3.2 作业疲劳
四. 疲劳的类型
1. 生理疲劳 (1)根据产生疲劳的部位分类
(2)根据引起疲劳的原因和状态分类
.
体力疲劳 脑力疲劳 技术性疲劳
局部性疲劳 全身性疲劳
急性疲劳 慢性疲劳 姿势疲劳 缺氧疲劳 病理疲劳
30
3.2 作业疲劳
2.心理疲劳 劳动强度不大,但由于神经系统过于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使
锻炼:可以巩固动力定型,使动作敏捷、准确、协调、肺 活量增加,使所从事的作业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持久性。
熟练效应:反.复从事某项活动,形成一种全身性的适应性变27 化,使机体协调、不易产生疲劳,达到提高作业能力的效果 。
3.2 作业疲劳
一. 作业疲劳
在作业过程中,作业者的作业机能衰退、作业能力明显下降, 有时伴随有疲倦感等主观症状的现象,称为作业疲劳。
b.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c.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 交能力
❖ 3.动机
指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 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 内部动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 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
❖ 4.情绪
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 的行为反应。是个体与环境之间 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
——人因工程学
.
1
一、概述
.
2
1.1、人因工程定义
❖ 人因工程学又称为:工效学、人机工程学、 人类工效学、人体工学
❖ 人因工程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三者之 间的关系,实现三者的最佳匹配,是一门实 践性、综合性、交叉的边缘学科
.
3
1.1、人因工程定义
两个目标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满足人们的价值需求
.
29
3.2 作业疲劳
四. 疲劳的类型
1. 生理疲劳 (1)根据产生疲劳的部位分类
(2)根据引起疲劳的原因和状态分类
.
体力疲劳 脑力疲劳 技术性疲劳
局部性疲劳 全身性疲劳
急性疲劳 慢性疲劳 姿势疲劳 缺氧疲劳 病理疲劳
30
3.2 作业疲劳
2.心理疲劳 劳动强度不大,但由于神经系统过于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使
锻炼:可以巩固动力定型,使动作敏捷、准确、协调、肺 活量增加,使所从事的作业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持久性。
熟练效应:反.复从事某项活动,形成一种全身性的适应性变27 化,使机体协调、不易产生疲劳,达到提高作业能力的效果 。
3.2 作业疲劳
一. 作业疲劳
在作业过程中,作业者的作业机能衰退、作业能力明显下降, 有时伴随有疲倦感等主观症状的现象,称为作业疲劳。
b.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c.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 交能力
❖ 3.动机
指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 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 内部动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 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
❖ 4.情绪
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 的行为反应。是个体与环境之间 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
人因工程案例精选精品PPT课件

93~110次 /min
0.5~1.0L/min
中等劳动
111~113次 /min
1.0~0.5L/min
重劳动
131~150次 /min
1.5~2.0L/min
很重劳动
151~165次 /min
2.0~2.5L/min
极重劳动 >165次/min >2.5L/min
5.44 x 105J/h
5.44~8.37x105 J/h 8.37~ 11.30x105J/h
1.心率值测量(次/分) 2.心肺功能测量(耗氧量、能量消耗)
AD-JYGL-075
2. 劳动强度与作业伤害
• 劳动强度分类
劳动 强度 等级
心率值
耗氧量
不同测量方式
能量消耗 (每日每小时平均)
能量消耗 (平均每分钟)
很轻劳动 <92次/min <0.5L/min
10.46x103 J/min
轻劳动
防提出建议。
13
AD-JYGL-075
2. 劳动强度与作业伤害
•肌肉骨骼伤害
上肢肌肉骨骼伤害
– 颈部疼痛:颈肩部软组织劳损和颈椎病 – 肩关节疼痛:肩周炎 – 肘关节疼痛:网球肘 – 腕关节疼痛:腕隧道综合症(白指症)
下肢肌肉骨骼伤害
– 下背疼痛: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是指手肘外侧肌腱 发炎疼痛。疼痛的产生是由于负责手腕及手 指背向伸展的肌肉重复用力而引起的。患者 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感到患部疼痛。 网球肘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型例子。研究显 示,手腕伸展肌,特别是桡侧腕短伸肌,在 进行手腕伸直及向桡侧用力时,张力十分大, 容易出现肌肉筋骨连接处的部分纤维过度拉 伸,形成轻微撕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此频繁的灾难,本是可以避免的,可还是发生了,而且是不断重复地发生 着!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于人的有限性,我们不是超人!我们非常有限,可我 们又没有对人的有限性有充分地认识,或者说认识了也不愿意承认,因为我们是 “万物之灵”!所以,不愿意低下高傲的头,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的体能是有 限的、我们的智能是有限的、我们的情绪丰富但有时会将我们置于莫名其妙的愚 蠢状态!
二、关注人因工程学的缘由
1.它是高等学校新兴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应修课程
2.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迅速成长,必将日渐显示出“人因工程”方 向拓展的需要
3.频发的“人因学”灾难
事件一:“滑梯”的游戏是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喜欢的,但是11岁的她为此
已经从我们这个生命世界里消失!
可能发生便会必然发生,所以要让它不发生的根本方法就是消 除它的发生的“任何可能性”——改变电梯的安装和设计。为什么 要改变,如何改变?考虑人的因素,把人的各种可能危险逐一列出, 再以设计逐一排除,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只有如此,我们的生存环 境才会越来越安全,越来越美好!
有限性之一:人的情绪状态
情绪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心理体验,但情绪也成为人类生活的累赘!人 在激情和应激状态下所犯的错误或许是应该得到谅解的,但它所造成的严重 后果有时却是无法挽回的!也因此应该和必须承担责任!
按照情绪的发生速度、表现强度、持续时间,心理学将情绪的状 态划分为三种:心境、激情和应激。这三种情绪状态都具有明显 不同的特征,对人的影响也是完全不同。
三
人非万物之灵,人类越来越成为地球上生命力最为脆弱的一个物种,她创 造了了不起的技术世界,也使得自己成为技术系统中的一个分子,成为复杂系 统中的一个功能单位!问题是:她所能担负的功能非常有限!她是一个信念系 统,常常先入为主地设定世界的样子,因此导致了自己难以觉察的、或绝不承 认的错误!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有许多无法超越的有限性与日常生活
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身边发生的各种“人因学”灾难 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关注很少,包括学术界的关注也不多,所以 在中国大陆,“人因工程学”的声音迄今还是太微弱,根本引不起 公众的注意、管理者的注意和广大工业设计者的注意。
我们对这个学科缺乏了解,更缺乏在设计中的“人本”理念, 所以身边经常发生的“人因学”灾难并未激发我们去改变什么?我 为什么把一些事件叫“人因学”灾难呢?因为这些事件本是可以避 免的,只要我们在前期的工作中充分考虑了“人的因素”!
从本质上说,人因工程学的研究目标在于“以物就人”和“如何以物就 人”。
从词源上说,“Ergonomics”一词来自希腊文,其中的“nomo”是“准则” 之意,“ergo”是“工作”之意,组合起来就是指有“准则”的“工作”,为 此,“Ergonomics”应该提供具有前瞻性的設計。设计是工程范畴,而要使设 计具有前瞻性,就必须以“人的因素”为基础。因此,我们倾向于使用“人因 工程学”的概念,这一概念也有了自己更为直接的通用术语:Human-Factor Engineering。
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 : 是应用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学科,研究个人 受他所使用的工具、机器及其它装备、具体环境的影响,借以帮助人 们更容易、更有效地进行工作。
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是将心理学、生理学、解 剖学、管理学以及各种工程学知识与方法相结合 ,探讨人、工作和生 活彼此关系的新领域,主要功能在于研究如何设计一个最适合人的生 活及工作的新环境。
返回目录
人因心理学 (Human Factors Psychology) 为心理学的分支,它 所探讨的是工程设计中的人的因素,探讨人与工程系统的交互作用 问题,比如人與機器的交互 (Man-Machine Interaction),它发展理 论去预测人类使用机器或处在某种工程系统中的行为模式,并依据 心理学的理论改善各种工程设计方法,使产品或系统设计配合人类 认知能力、心理需要和行为方式的限制,使得人的生活和工作变得 更为健康、安全和舒适。
但是,工程设计不是只从人的心理因素出发,还包括其他生理 因素等,所以因促进人因工程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什么叫做人因工程学?
三个几乎同意的词汇: 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 朱祖祥教授新近给出的定义是 : “工程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与工程技术交叉的学科。它从心理学的观点 研究工程技术、制造和使用中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
绿色和平组织在今年4月份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3万人因 此次核爆炸而罹患癌症。
事件三:由于“人为错误”而导致的交通、航空事故频频发生!
事件四:烧伤科常常传来婴幼儿让人心痛的哭声,因为那种哭声充满 彻骨的疼痛、充满不能动弹的无奈、充满来自幼小心灵深处的委屈!
事件五:曾经不止一次的大火,烧掉了一个又一个的娱乐中心,也因 此毁灭了多少个快乐的家庭。当看到那大门内侧因窒息死亡的一堆人, 建筑设计师该想些什么呢?
事件二:他们在高危工作环境中兢兢业业地工作,但是因为“人 为操作的错误”而导致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四号机组的爆炸,震惊 世界,他们自己也因此被关进监狱!四年后才被提前释放!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爆炸事故中,31人当场死 亡,8顿多强辐射物质倾泻而出 ,污染遍及居住着 694.5 万人的15 万平方公里地区,320多万人直接遭受核辐射伤害。参加救援工作 的83.4万人中,已有5.5万人丧身,7万人成为残疾。调查显示,已 有30 万人因此次核污染死亡 。这是一次最高级别的特大核事故— —7级核事故。
1. 心境:发生缓慢、表现微弱、持续时间长,具有弥散性、感染性; 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之分;具有增力的和减力的之分。
2. 激情:发生迅速、表现猛烈、持续时间短,因此被称为是“暴风 骤雨”式的情绪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大脑皮层的控制能力 降低,认知范围缩小。
3. 应激:是当面临出乎预料的危机情境时,个体突然出现的一种高 度紧张的身心状态。人们在应激状态下往往表现出完全相反的应 对方式和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