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责任心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今天的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
如何使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
责任心的培养,如何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更是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所谓责任心: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低年级孩子听课不专心,作业马虎、潦草,学习态度欠佳。
这固然与他们年龄小、持久性差,或与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功能协同参与学习有关,我认为重要的还是他们缺乏一种学习的责任意识。
如上课时,不听教师讲课、同学发言,自己玩自己的东西,或随心所欲讲空话。
这样就对数学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等不能很好地理解、复述,也不会把概念、性质、公式、法则等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造成对知识内容的一知半解。
从而作业格式、程序写不清,计算过程不完整;作业做完就万事大吉,至于做的对还是错有点事不关己态度,连教师的批改、评语也懒得看一看;对教师的教育帮助持无所谓态度,或认为小题大做,平常更是马虎作业、消极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一种观念: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教书育人的要求。
责任心,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
人本主义派罗杰斯认为:人
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势。
当人处于孩子阶段所表现出各种主动尝试的愿望,这正是一种责任心的萌芽。
如低年级孩子自己要求独立书写数字、试背乘法口诀表、口算错了自己订正、……。
我们教师的责任是鼓励他们,扶植他们,使之增强自信心,逐步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如果孩子独立书写数字,把数字写得歪歪扭扭,教师一顿呵斥,然后手把手地“代”写;孩子背乘法口诀表象唱山歌一样,或不懂其意义,教师摇头否定,“看你,意义都搞不懂,真是瞎背。
”非让孩子顺着教师教学的思路学习;口算错了,教师……。
长此以往,孩子觉得自己无能,随之而来被动性增强,责任心萎缩。
日久天长,孩子会经常对教师“察颜观色”,依赖教师,缺乏主动性,压抑身上最为宝贵的责任心。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之成为一个对任何事都是有责任心的人呢?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的质量,这不仅取决于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模式,而且还取决于课堂教学的艺术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描述:“孩子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孩子在学习中感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教师有责任要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使孩子全身心的投入或沉浸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中。
一年级孩子学了“元、角、分的认识”后,我把全班分成四小组,分别发给他们一张十元币,五个一元硬币,六个五角硬币,七个一角硬币,八个五
分硬币,九个二分硬币,十个一分硬币,再从图书室里拿来几本书,旁边还设立了银行储蓄所,让孩子们开展人民币的商品买卖、兑换实践活动。
这样既与生活实际结合巩固知识,又提高了孩子的责任意识,因为买卖、兑换是不能有差错的。
又如教学“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计算机课件:两个孩子走过一台电脑样品陈列柜后争论。
一个说“一台电脑售价人民币5800元。
”另一个说“不对,是58.00元。
”一个又说“电脑岂会这样便宜,除非是玩具电脑。
”另一个也说“想想也对,让我去仔细瞧瞧。
”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利地吸引着孩子,同时对数学问题进行着思考。
于是,我组织孩子讨论,如果照5800元一台算会怎样?照58.00元一台算又会怎样?显然,如果叫后一位孩子计算100台电脑的价钱,却只有一台电脑的价钱了,这样商家就要大亏了。
在孩子思维活跃的同时,表现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更多的还是对数学严谨的态度。
巧编题目,从做中学。
让孩子在思想上真正意识到责任,这并不是成人的那种说教,自身素质的提高,纪律的约束就能做到的。
我们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遵循孩子的身心认识的发展规律,采取有效的方法。
如可以出一些改错题,让孩子做小医生,找病症,开处方,帮助小马虎改正缺点;出一些对比题,使孩子在比较中真正领悟概念、性质、法则的异同;出一些讨论题,让孩子各抒己见,既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出一些开放题,促使孩子的思维活泼起来;……从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我曾在兴趣小组活动中
出过这样一题:假如你是“锡拉”,你会答应“锡塔”的要求吗?我先给孩子讲述了一个故事,锡拉是古代印度的皇帝。
锡塔,传说是六十四格国际象棋的发明者。
皇帝要奖励锡塔的发明,让他任意选择奖品。
锡塔想了想说:“要些麦子吧。
”“要多少?”皇帝问。
锡塔说“棋盘六十四格,第一格要一粒,第二格要二粒,第三格要四粒,第四格要八粒,以下每格要的粒数均是前一格所给粒数的二倍,依次增加下去,给到六十四格里应有的麦子就行了。
”将到这里,我停了下来。
孩子们展开了争论,有的说:那还不简单,这么点小要求,就满足他吧。
有的说:随便给他一点,说这就是应有的麦子了。
有的说:那不行,得仔细算一算,究竟要了多少。
然后再查查国库里有多少麦子,在答复。
显然,最后一种发表意见的孩子极富有头脑,又是很有责任心的人。
我没有立即讲述答案,告诉孩子:皇帝听了哈哈大笑,也说这个要求太低了。
可是当大臣计算完了,皇帝才大吃一惊。
原来,锡塔要的麦子数要全印度所有的存米都拿出来也不够啊!孩子尽管不会计算这个结果,但从中领略数学是严谨的,做事不能草率。
身体力行,迁移责任。
责任心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教师要确立现代的人才观,科学的教育观。
教师自身对孩子、学校、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是一面镜子。
每一天,每一节课,教师严谨的教学,整洁的板书,认真的批改,课后的探讨,对某一倾向性的问题的对策研究,……。
从一定角度来说,教师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
然而我认为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教师任何的包办都是无济于事的。
同时让孩子承担“失责”的后果,才能更好地理解学习、做事并不是个人行为,是对集体、对社会的负责。
一次活动课,我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有人提议,来个百米赛跑。
于是,几个孩子先去操场测出100米的距离,分组赛跑,终点还有记录员记录成绩,以决出全班孩子的名次。
赛完了,在统计成绩时,少数对体育特别关心的孩子提出了异议:怎么我们好多人的成绩刷新奥运会记录?后来,师生就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查找,发现是测量的人量错了,他们把75米当成了100米。
由于当时比赛心切,也没在意。
测量的孩子受到了大家的指责、批评。
有的教师对孩子作业中一丁点儿错误,不是叫他自己改正,而是越俎代庖;有的教师在对孩子的家长交谈时,也显出对孩子的粗心错误不屑一顾的神态,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没关系的。
这是一种责任心的“越位”和“错位”。
曾有一位孩子长大后这样评价她的小学数学教师:她连一个数字写得不规范,都要你重写,更何况点错一个小数点呢。
所以我做数学题特别认真,后来变成做其他作业都认真了。
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是一丝不苟,同事评价我是一个工作很有责任心的人。
这得益于我的小学数学老师的严格、负责。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不仅对孩子的今天负责,更是对孩子的将来负责;不仅对孩子的学习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孩子健全的人格负责。
不仅对孩子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