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教育本质论

合集下载

简述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基本观点

简述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基本观点

简述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基本观点
在杜威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1)教育即生长。

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以本能为核心的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机能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

杜威批判传统教育不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压抑儿童的个性,置儿童于被动地位,主张教育要重视儿童自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这在当时是很有实践意义的,他不仅击中了传统教育的一个要害,同时也阐明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有主动地位这一规律性问题。

(2)教育即生活。

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

因此,教育即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一旦把教育看作是为儿童的未来生活作准备,必然教以成人的经验、责任和权利,而忽视了儿童自身的需要和兴趣。

他认为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的眼前生活融为一体,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又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原则——“学校即社会”,明确提出应把学校创造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以反映大社会生活的各种类型的作业进行活动”,从而培养能够
适应现实生活的人。

(3)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

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

杜威教学论的主要观点

杜威教学论的主要观点

杜威教学论的主要观点一、教育的本质1.教育即生活(1)杜威所处的时代,传统教育往往与实际生活脱节,学校教育被视为为未来成人生活做准备的阶段。

然而,杜威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他主张教育应该是生活的过程,就像呼吸对于生命一样自然。

例如,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不应该仅仅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而应该包含生活中的各种实际事务。

比如,学习数学不只是为了记住公式和解题方法,更应该让学生在购物、测量、理财等生活场景中去运用数学知识,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价值。

(2)学校本身也应该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形式。

教室的布置、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活动的组织都应该模拟真实的社会环境。

例如,在班级中可以设立模拟的小社会,有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如“商店店员”“银行职员”等,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中体验生活,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

2.教育即生长(1)杜威认为儿童的生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样,有其自身的节奏和规律。

教育者不能揠苗助长,而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速度。

比如,有些儿童在艺术方面有天赋,对色彩和形状有着敏锐的感知;有些儿童则在逻辑思维方面表现突出,喜欢探索数字和规律。

教育应该根据这些差异,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合他们生长的土壤。

(2)生长不仅是身体的发育,还包括心理、情感和社会能力等多个方面。

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道德教育方面,不是简单地告诉儿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是通过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交往,让他们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体会公平、友善、责任等道德观念,从而促进他们道德品质的自然生长。

3.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1)经验是杜威教育思想中的核心概念。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会获得各种各样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杂乱无章的。

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儿童对这些经验进行筛选、整理、改组和改造。

例如,一个儿童在野外观察到了蜜蜂采蜜的过程,这是一个原始的经验。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儿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将这个经验与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如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花朵的结构以及传粉的过程等,从而将这个经验改造为具有科学价值的知识。

约翰杜威的教育学观点

约翰杜威的教育学观点

约翰杜威的教育学观点咱今儿个就来唠唠约翰杜威的教育学观点。

这老爷子可是教育界的活宝,讲起教育来那叫一个头头是道,简直像个老农讲种地一样,句句都是实话。

先说说杜威这人吧,他可不是个书呆子,年轻时他就到处跑,忙得像陀螺似的,啥都想学一手。

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教育就是生活。

”这话听着简单,可细一琢磨,里头有大智慧。

就像你小时候在田里玩泥巴,玩着玩着就学会了种庄稼。

杜威觉得,教育得和生活紧紧贴在一起,不能像是两张皮,扯都扯不开。

他常说:“学校是社会的缩影。

”你想想,学校里头有小社会,啥都有,学生们在里面学的不光是书本知识,还有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处理矛盾。

就像在村子里,邻里之间有啥事儿,也得自己解决。

他还提出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观点,叫做“以学生为中心”。

这不就是说,教学得围着学生转吗?就像你去集市买东西,卖家得看你想要啥,不然卖得再好也没用。

杜威觉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就是个引路人,带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海洋。

你看,杜威这人多有意思,他不光是说,还真去实践了。

他办过学校,搞过实验,忙得像个陀螺。

他发现,学生们最喜欢的是那些能让他们自己动手的课程,就像小时候自己搭积木,搭得歪七扭八的,但乐在其中。

他还特别强调“反思性思维”,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吗?杜威认为,学生得学会思考,学会从错误中总结经验。

就像你种地,第一年种的不对,第二年就得改进,不然下一年还是白忙活。

杜威的教育观里还有个好玩的地方,叫做“问题解决”。

他觉得,教育应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像你家里的水龙头坏了,你得自己去修,不能总指望别人。

学生们在学校里遇到问题,就得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才是真本事。

你瞧他这套理论,多接地气啊。

杜威还特别强调“经验”,他说:“教育的本质是经验的重组。

”这话说得多好啊,就像你吃过一次亏,下次就知道怎么避免了。

学生在学校里积累的经验,就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

杜威还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他觉得,学生得喜欢学习,不然就跟吃药似的,硬吞下去也没用。

第十三章 杜威

第十三章 杜威

伍、教学论
传统的教学 以教师、教科书、教室为中心
现代的教学 师生共同活动、共同经验、从做中学 以儿童、活动、经验中心(儿童中心说)
思维五步
教学五步
伍、教学论
思维五步 疑难的情景(暗示) 确定疑难究竟在何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假设) 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推理) 通过实验验证或修改假设(验证)
教育目的就是——生长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叁、目的论
理想的人
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 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
第肆篇 课程论
肆、课程论
对传统课程的批判 ➢ 课程不适合儿童心理需要、兴趣、能力 ➢ 课程不具有统一性、整体性和完整性 ➢ 课程缺乏与实际社会生活的联系
伍、教学论 思维五步 暗示 问题 假设 推理 验证
伍、教学论
教学五步 教师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景 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景中产生的问题 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 儿童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 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
情景 问题 思考与假设 整理排列 检验
肆、课程论
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 业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
活动/经验课程 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肆、课程论
价值观 教育观 知识类型 课程形式 课程实施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比较
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
以经验为本
以学习知识为本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的准备
杜 威
第一篇 生平简介及教育实践
约翰·杜威(John Dewey, 1859年-1952年),美国著名 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实 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机能主 义心理学和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 之一。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哲学家们的哲学家”、“创立美国教育的首要人物”。

代表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等。

巧记:本质目的加课教思学加道德影响一、本质=论教育的本质杜威的教育观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1.教育即生活杜威提出该命题时,他关注的主要是正规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及个人(儿童)生活的关系。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子形式,学校的生活应该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学校生活应该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所以教育即生活。

教育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新任务。

与此相对应,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

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这一观点的实质是要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使之富于活力,更有乐趣,更具实效,更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

2.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长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针对当时的教育无视儿童的天性,消极的对待儿童,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以外在的动机强迫儿童记诵文字符号,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的现象提出的。

“教育即生长”则要求摒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饶廷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

然而这种尊重绝非放任自流,任由儿童率性发展。

杜威所理解的生长是动机与外部环境、内在条件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要求尊重儿童而不是放纵儿童。

杜威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心理机能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

杜威的教育的本质观

杜威的教育的本质观

杜威的教育的本质观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杜威在其理论中从不同的角度和多方面论述了有关教育的本质的问题。

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基本上可用他提出的三个重要论点来加以概括,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一、教育即生长从生物化心理学理论出发,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内容基本上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习惯、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心理机能的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就是促进本能生长的过程。

但是,杜威所理解的生长是机体与外部环境、内在条件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社会化的过程。

“教育即生长”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缺点就是从“上面”或“外面”对儿童施行强迫教育,让他们去学习成人的经验,而无视儿童“内部”的本能和倾向,教育成为一种“外在的压力”。

他认为传统教育没有调动儿童的内在动力而单方面地填鸭般灌输知识,无异于强迫没有眼力的盲人去观看万物,无异于将不思饮水的马匹牵到河边强迫它饮水,这种忽视天性和压迫天性的教育显然是愚蠢的。

如果从儿童现实生活中进行教育,就会让儿童感觉到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他们自愿学习和在生活中真正理解事物的意义,这种教育是真实的,生动活泼的,而不是残害儿童心智的。

杜威甚至说:“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

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

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1]这就是他的儿童中心论。

他宣扬以“儿童中心”取代“教师中心”,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组改造的启发者和诱导者。

杜威提出要重视儿童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把他们看作教育的素材和出发点,这种论述,在反对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置儿童于被动地位、压制儿童个性、不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发展等等问题上,确有其现实的实践的意义,击中了传统教育的一个要害,又阐明了学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主动地位这样一个带规律性的问题,同时这一论述也切合现代社会对培养有知识的儿童和有活动能力的新型人物的需要。

杜威教育本质案例分析(2篇)

杜威教育本质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引言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主张教育应该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通过对杜威教育本质的案例分析,探讨其教育理念在现实教育中的体现和应用。

二、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小学开展了一项名为“快乐校园”的教育改革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该项目以杜威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中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2. 案例分析(1)儿童中心在“快乐校园”项目中,学校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开设兴趣班、组织社团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

例如,学校开设了机器人、绘画、音乐等兴趣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

这种教育方式体现了杜威教育思想中的儿童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2)经验中心“快乐校园”项目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他人。

这种教育方式体现了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经验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活动中心“快乐校园”项目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成长。

例如,学校组织了校园文化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体现了杜威教育思想中的活动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案例评价“快乐校园”项目以杜威教育思想为指导,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

同时,该项目也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三、结论杜威教育思想强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主张教育应该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杜威的教育本质论对中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杜威的教育本质论对中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2020 年 19 期223New Generation幼儿教育牵系无数儿童的健康成长,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如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学前教育主旋律已上升为对优质教育的不懈追求。

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创始人,杜威提出的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兼具时代意义和科学价值,深入探讨杜威的教育本质理论对于新时代我国幼儿教育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杜威关于教育本质论的阐述(一)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他认为:“我们的社会生活正经历着一个彻底的和根本的变化。

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

”教育应为幼儿提供充分的生活环境与条件,即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幼儿生活的一种形式。

一方面,幼儿园应将教育与幼儿现实生活相联系,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生活;另一方面,幼儿园生活应与社会生活相关联,以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杜威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都是教育的体现,不同场合的教育都是在进行着不同形式的生活。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本能生长的压制,他指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

”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客观规律,尊重幼儿生长的时机和需要,重视幼儿生长的内在过程。

杜威认为幼儿拥有语言和社交、制作、研究和探索、艺术这四种本能,儿童的能力、兴趣和习惯均建立于幼儿原始本能之上,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即为原始本能生长的过程。

教育并非单方面向幼儿灌输知识,而是促使幼儿的潜在本能得以自发生长,即促进儿童本性的生长。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原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在主动的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在被动的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

”尝试行为和结果间的联系和结合促使经验的习得。

杜威提倡从“经验”中学习,没有真正有意义的经验就没有学习。

杜威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意义

杜威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意义

杜威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意义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其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对于今天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本文主要从杜威的基础理论内涵出发、探讨其所具有的时代教育启示意义。

杜威的教育本质观: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一)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

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

”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

”因此,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而不问他们年龄的大小。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

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

(二)“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长”命题亦是针对教育时弊而提出的,杜威认为当时的教育无视儿童天性,消极地对待儿童,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以外在的动机强迫儿童记诵文字符号,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让现时的儿童为遥不可测的未来做准备,全然不顾儿童自身的感受和期待。

“教育即生长”则要求摒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

然而这种尊重绝非放任自流,任由儿童率性发展。

杜威所理解的生长是机体与外部环境、内在条件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社会化的过程。

尤其是,杜威要求尊重儿童但不同意放纵之,这是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实践一个重要区别。

(三)教育即经验改造在杜威那儿,经验不再是通过感官被动获得的一些散乱的感觉印象,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机体不受环境的塑造,同时,也对环境加以若干改造。

在杜威看来,理性不是凌驾于经验之上,而是寓于经验之中,经验的过程就是一个实验的过程运用智慧的过程,理性的过程。

杜威的教育本质论教学论是什么

杜威的教育本质论教学论是什么

杜威的教育本质论教学论是什么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当时提出的教育本质论和教学论影响了那个时期的教学方式。

那你知道杜威的教育本质论和教学论是什么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杜威的教育本质论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

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证式目标。

2、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重的社会生活。

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

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杜威的教学论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简要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代表作品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

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
教育目的。

3.论课程与教学。

杜威主张以活动经验、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即
活动课程。

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强调从儿童的现实出发,利用儿童游戏的本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

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

4.提出五步教学法。

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
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5.提出了儿童中心论。

杜威认为教师是学生的辅助者,教学活动要根据儿童的兴趣进行。

形成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心得体会(3篇)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道德教育领域,杜威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强调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情境性。

本文将从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出发,结合我国教育现状,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概述1. 道德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有爱心的人。

他强调道德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培养其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

2. 道德教育的目的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体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他主张道德教育应该关注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培养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

3. 道德教育的方法杜威强调道德教育的方法应该是实践性的,主张通过情境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使个体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道德、体验道德、实践道德。

三、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启示1. 重视道德教育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应重视道德教育,将其纳入教育体系的核心地位。

通过道德教育,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2. 注重个体发展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应注重个体发展。

关注个体在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方面的需求,使个体在道德教育中实现自我价值。

3. 强化实践性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主张通过情境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使个体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道德、体验道德、实践道德。

这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应强化实践性,让个体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感悟道德。

4. 关注道德情感杜威认为,道德教育应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培养其道德情感。

这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应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需求,激发其道德情感,使其在道德教育中产生共鸣。

四、结语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深入挖掘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内涵,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推动道德教育改革,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

杜威论教育本质的三个命题及其启示

杜威论教育本质的三个命题及其启示

杜威论教导本质的三个命题及其启发摘要杜威是20世纪美国有名的哲学家和教导家.在美国社会产生重大变更的汗青时代,杜威以适用主义哲学为基本,构建起宏大的教导理论系统,力争改革传统的黉舍教导,使其更好地顺应并促进美国社会的工业化和平易近主化.他的教导理论对美国甚至世界教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杜威的思惟深奥而渊博,对其思惟的研讨对当今的教导改革仍有重要的指点意义.杜威的教导思惟已形成一个完全的理论系统,本文从杜威教导思惟形成的社会布景着手,采取文献剖析法.比较剖析法分散阐释了杜威教导思惟中关于论教导本质的三个教导命题即“教导即发展”.“教导即生涯”.“教导即生涯经验的改组或改革”.经由过程研讨杜威教导思惟的三个重要命题,批驳继续其思惟并联合当前我国粹前教导的成长近况以及笔者本身的专业进修领会,对学前教导准教师的成长提出一些建议.症结词:杜威教导思惟经验教授教养杜威是现代美国有名的教导家,他将适用主义哲学同美国教导实际相联合,创立了独具特点的教导理论,对美国以及世界很多国度的教导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图经由过程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杜威教导思惟中论教导本质所提出的三个重要命题,并联合当前我国粹前教导的成长近况以及笔者本身的专业进修领会,对学前教导准教师的成长提出一些建议.一.教导即发展“教导即发展”是杜威着重于小我身分或心理学的角度表述教导本质的一种说法.杜威以为儿童的心理内容根本上是以本性活动为焦点的先天心理机能的不竭成长.发展,如习惯.冲动.聪明等.教导的本质和感化是促进这种本性的发展.他说:“发展是生涯的特点,所以教导就是发展;在它自身以外,没有此外目标.他受到卢梭有关思惟的深入影响,实际上杜威的“教导即发展”成长了卢梭的禀赋“天然发展”理论,扩充了“发展”概念的内在.他说:“发展,或者发展着即成长着,不但指体魄方面,也指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并引用生物学的“发展”概念加以施展.杜威还指出:“教导就是各类天然偏向和才能的的正常发展.”发展并不是儿童所特有的现象,成人也在不竭地发展.但是儿童的发展有本身的方法.儿童具有很大的“依附性”和“可塑性”,因而具有从经验进修的才能.但是,儿童的成熟要经由必定的时光,不克不及步步为营.同时杜威其实不以为儿童的发展仅仅是一个从内部将潜能睁开的进程,也不是从外部进行塑造的工作.比方儿童社交.制造.摸索和艺术这四种本性的积极发展,依附于对他们的应用,依附于对社会生涯的介入.是以,要想使儿童正常的发展,须要卖力研讨儿童的特点,正视他们的须要,并供给响应的情形,以便使两者互相感化.杜威在“教导即发展”的不雅点指出儿童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儿童的成熟须要必定的时光,所以作为教导者应尊敬儿童发展的须要和机会,这与我们如今所提出的要“学会等待孩子”相相似.在杜威看来,教导决不是强制儿童去接收外面的器械,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才能得以发展.出于强调教导在儿童本性发展成长的本质感化的熟悉,杜威提出了“儿童中间主义”的教导原则,否决把教导变成一种外在的压力和疏忽儿童内部机能的偏向.主意儿童是中间,教导的措施要环绕儿童组织起来.杜威所提出的“儿童中间不雅”对传统儿童不雅有很大的冲击,同时也引起了儿童教导方法办法等方面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杜威的“教导即发展”的表述消失着不科学的问题.如“教导即发展”给人以看重个别的生物性而躲避社会性的印象.并且发展有偏向.方法之异,有利害好坏之别,所以笔者以为仅仅说“教导即发展”是不敷严谨的.笔者以为杜威的“教导即发展”的不雅点充分尊敬了儿童本身的特点,该不雅点以为教导的本质是促进和成长儿童先天所具备的本性的成长.所以作为学前教导的准教师必须建立准确的儿童不雅,如许在进修以及将来的工作中才干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起首面临孩子时起首要斟酌的是孩子的须要,建立“以孩子为中间”的不雅点也就是建立“儿童本位不雅”.教师作为一个支撑者.引诱者.不雅察者要学会存眷孩子,懂得孩子,而不是从本身的不雅点动身,本身以为孩子该如何成长,该如何做.教师要充分尊敬孩子,采纳恰当的方法促进孩子潜能的成长.同时教师又要学会倾听孩子,等待孩子.“教导即发展”指的是孩子本身才能的发展,而发展有其自身的纪律特点,须要必定的时光,所以教师要尊敬这种发展,不要急于求成,要耐烦等待.有如许的熟悉,才有可能防止我们今后工作中我们在幼儿教导工作中“小学化的偏向”.固然有人以为今朝幼儿园小学化偏向轻微,主如果受家长以及社会的影响,幼儿园不得已而为之,要防止小学化有必定的难度,但是我以为假如只要作为专业的幼教工作者有“等待孩子,尊敬孩子”的意识并实践,这一现象会得到必定的改不雅.二.教导即生涯从教导与社会生涯关系的角度,从教导即发展动身,杜威提出了“教导即生涯”.他以为生涯是发展的社会表示,一切事物的消失都是人与情形互相感化产生的,人不成离开情形,黉舍也不克不及离开面前的生涯,所以教导就该是生涯本身,必须把教导与儿童面前的生涯融为一体.杜威批驳美国的黉舍教导与社会生涯.儿童生涯相离开,造成教导中的伟大糟蹋.他提出“教导即生涯”的重要目标,即在于试图清除上述“隔离”状况,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门路是使黉舍教导社会化,因而他又提出“黉舍即社会”的标语.杜威强调应当使黉舍成为社会生涯的一种情势.在杜威看来,最好的教导就是“从生涯中进修”.教导就是给儿童供给包管发展或充分生涯的前提,而不问他们的年纪大小;教导就是儿童如今的生涯进程,而不是将来生涯的预备,应把黉舍改革成简化.净化的雏形社会,黉舍中的课程不该该着眼于文字科目,而应着眼于儿童如今的生涯经验,教授教养应当从进修者现有的直接经验开端,重视造就儿童对实际社会的顺应才能.“教导即生涯,生涯即成长”这一不雅点,杜威在他的著作中有具体的阐述,在其著作《我的教导信条》中杜威指出:“教导是生涯的进程,而不是将来生涯的预备.”黉舍应当呈现如今生涯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富有活力的生涯,像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活动场上所阅历的生涯那样.不经由过程各类生涯情势来实现的教导,对于真正的实际而言,老是穷困的代替物,成果变得呆板而逝世气沉沉.关于生涯与成长,杜威说:“生涯就是成长;而不竭成长,不竭发展,就是生涯.”从教导的角度,从儿童和成人生涯的特点来看,所谓的成长,就是将才能引诱到特此外渠道,如养成各类习惯,这些习惯包含活动的技巧.明白的兴致和特定的不雅察与思维的对象.儿童具有特此外才能,疏忽这个事实,将会阻碍儿童发展所依附的器官的成长或导致其畸形成长.而成人应用他的才能改革情形,在情形的改革中引起很多新的刺激,新的刺激又指点他的各类才能,促进它们不竭成长.疏忽这个事实,成长就会受阻,顺应情形就成了完全自动的.因为儿童与成人都在成长,所以他们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发展与不发展,而是因为儿童与成人的情形不合,决议了他们的发展方法不合.他们的发展方法各有其优胜性.关于专门敷衍特别的科学和经济问题的才能,儿童应向成人方面成长.对于同情的好奇心.不偏不倚的迟钝性以及坦白的襟怀胸襟,成人应向儿童进修. 杜威还指出,关于成长有3种错误的思惟:(1)把未成熟状况看作没有成长; (2)把成长看尴尬刁难固定情形的静止的顺应; (3)以为成长的偏向是一模一样的.这3种错误的成长不雅归结起来都与在发展和成长问题上的一个根本错误有关.那就是,以为发展或成长老是朝着一个固定的目标活动,把发展看作是有目标的,而不是看作目标本身. 与这3种错误的成长不雅相接洽,在教导上有3种错误:(1)不斟酌儿童的本性和先天的才能; (2)不成长儿童敷衍情形的开创精力; (3)过火强调练习和其他办法,就义小我的懂得力,以养成机械的技巧.这3种错误,都是把成人的情形与尺度强加给儿童,其效果不堪假想.杜威的“教导即生涯”不雅点强调了幼儿的进修应当与实际生涯相接洽,而不是离开生涯.这一不雅点与他“五步教授教养法”中的“创设真实的经验的情景”这一步相通.杜威曾把教导的进程分为“正式教导”(黉舍教导或直接教诲)与“有时教导”(情形教导或间接教导)两个方面,以为“教导哲学所要研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要在非正式的和正式的.有时的和有意的两种教导情势之间,保持恰当均衡的办法.”杜威其实不以为“教导”和“黉舍教导”是同义词,而确定社会的其他部分也具有教导的潜力,并以为两者各有利弊.他的假想是,经由过程改革发掘黉舍的潜力,使其同时担负起正式教导和非正式教导的双重义务.依据杜威的划分及其假想,笔者以为我们需看重非正式教导,因为传统教导方法中疏忽了非正式教导.传统教导方法中教师对幼儿的教导根本上都是预设好的,在教导中根本上是按照预设的来进行的,疏忽了有时生成的教导,而有时刻孩子们有时生成的设法主意做法恰好表现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所以作为准教师我们须留意今后在教授教养中要看重对孩子的随机教导和生成性教导.但是对于杜威提出的“经由过程改革发掘黉舍的潜力,使其同时担负起正式教导和非正式教导的双重义务.”这一不雅点,笔者以为其实不必强求,因为孩子的生涯除了黉舍还有家庭.社会,孩子在生涯中碰到的情形其实不老是能经由过程简化的方法搬到幼儿园来应用.所以笔者以为要实现“生涯即教导”对孩子进行周全的教导,可以经由过程家园共育,家长与幼儿园配合合作的方法来实现.例如黉舍看重预设性教导和生成性教导,家庭要重视对孩子在家庭生涯中的随机教导.杜威提到“教导即生涯,生涯即成长”.要留意儿童成长的个别性.差别性,不要把成长算作是一模一样,一成不变的.笔者以为这一不雅点对教导工作者有重要的指点意义.重视儿童成长的个别性.差别性,对于不合的孩子采纳不合的教导方法,存眷懂得个别孩子异于群体的言语举措,不嘲笑,不讽刺孩子,懂得孩子.这和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妙.幼儿教师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孩子,呵护每一位孩子,尊敬孩子,这是每一个幼儿教师都应当有的不雅念.三.教导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革从获得常识的角度来看,杜威以为“经验的不竭改革”是教导的又一特点,他把经验看做是世界的基本,教导也就是经由过程儿童的自动活动去经验一切和获得各类直接经验的进程,即把求知的进程和常识算作一个器械,让儿童在主不雅和客不雅交互感化中获得经验.以此动身,杜威责备传统的教授教养是填鸭式的灌注贯注,“只让儿童静听”,把师幼关系搞成“像抽水桶和蓄水池一样的关系”,“疏忽儿童的共性.小我经验以及他的自由的.直接的和自动的活动.”与之针锋相对,杜威主意“做中学”的教授教养办法.。

杜威的教育思想概述

杜威的教育思想概述

杜威的教育思想概述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一)论教育本质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

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证式目标。

2、”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重现在的社会生活。

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

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二)教学论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1、”从做中学”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

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 (howtodo)的知识。

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5篇范例]

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5篇范例]

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5篇范例]第一篇: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简要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代表作品为《民主主义与教育》1.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2.论教育目的。

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3.论课程与教学。

杜威主张以活动经验、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即活动课程。

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强调从儿童的现实出发,利用儿童游戏的本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

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

4.提出五步教学法。

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5.提出了儿童中心论。

杜威认为教师是学生的辅助者,教学活动要根据儿童的兴趣进行。

形成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第二篇:浅谈杜威教育思想教育即理解在瑞吉欧·艾米莉亚地区的尔内思多·巴度奇学校内,一群4到5岁的幼儿进行了一项“超级市场”的主题。

幼儿多次去参观超市,可以能够看见超市的多种面貌,并且可以简单的描绘出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众多商品与周遭环境。

孩子们在走道上跑上跑下,注意并且记下有趣的设施和发现,包括在这样一个大的封闭空间内,幼儿自己所造成的效果。

幼儿们可以详细的描绘出超级市场内的构造,和自己的所见和所闻,自己看到的人和物。

幼儿也在超级市场内购物,事先列出购物清单,付账、找零并且把买回来的物品带回家烹煮。

有些小孩还访问了超市经理,并且问了一堆当“老板”必须做的事情。

幼儿们也向经理提出了他们的“愿望清单”,列出了他们认为超市应该增加的设施。

在进行项目的时,幼儿自己就可以胜任领导,负责观察、收集资料与搬动或安排物品,能全心全意地投入真实现象的探索过程,有机会让他们发挥一些自己与生俱来的才能,体验角色,像是好奇的自然科学家或人类学家。

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教育本质论

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教育本质论

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教育本质论约翰·杜威是伟大的教育家和哲学家。

提出关于教育的本质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约翰杜威教育本质论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阐述约翰杜威教育本质论杜威认为教育过程本质是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协调或平衡。

因此他提出了杜威教育论的三个本质命题,以下三点就是杜威教育论的本质。

第一点就是“教育即生长”。

他认为,教育能够让儿童本能的能力不断生长,那些教育者必须要为儿童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在他的观点中,儿童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和可塑性,所以有着很强大的学习能力。

但是正因为如此,对于儿童的教育,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溶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不是让儿童强迫吸收社会的东西,而是要让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生长。

第二点理论就是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儿童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开始的。

生活能为儿童的成长,提供诸多的营养物质。

生活的本性就是生存,努力生存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就如同营养和生理生活的关系一样。

对儿童的教育,必须同儿童眼前的生活结合起来,要让儿童适应整一个生活环境,这样才能更好的被教育。

杜威教育本质论的第三个观点就是教育就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他认为,经验是教育的基础,儿童就是不断在生活成长,不断汲取生活的经验。

并且将原有的经验不断组合和改造,成为自己所需要的营养,这就是教育的最好状态。

在杜威认为,经验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被修正的过程。

经验不再是看不到的东西,而是变成了一种行为和行动,指引着儿童的成长方向。

约翰·杜威的轶事身为一个著名的哲学家,杜威身上发生的一些轶事,也是令读者感慨万千。

有一天,杜威和一群哲学家在百老汇的大街上行走。

百老汇是美国的喜剧活动中心,那边有着许许多多电影放映的地方。

于是,有一个朋友就提议,大家一起去看露天电影。

这个想法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由于刚刚还在思考哲学问题的哲学家们,还没反应细想,就往露天电影院方向走去。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一)论教育本质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

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证式目标。

2、"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重现在的社会生活。

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

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二)教学论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杜威论教育本质地三个命题及其启示

杜威论教育本质地三个命题及其启示

杜威论教育本质的三个命题与其启示摘要杜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在美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根底,构建起庞大的教育理论体系,力图改造传统的学校教育,使其更好地适应并促进美国社会的工业化和某某化。

他的教育理论对美国乃至世界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杜威的思想深邃而广博,对其思想的研究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杜威的教育思想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从杜威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着手,采用文献分析法、比拟分析法集中阐释了杜威教育思想中关于论教育本质的三个教育命题即“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通过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三个主要命题,批判继承其思想并结合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开展现状以与笔者本人的专业学习体会,对学前教育准教师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杜威教育思想经验教学杜威是现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将实用主义哲学同美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对美国以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试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杜威教育思想中论教育本质所提出的三个主要命题,并结合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开展现状以与笔者本人的专业学习体会,对学前教育准教师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长〞是杜威侧重于个人因素或心理学的角度表述教育本质的一种说法。

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内容根本上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先天生理机能的不断开展、生长,如习惯、冲动、智慧等。

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

他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他受到卢梭有关思想的深刻影响,实际上杜威的“教育即生长〞开展了卢梭的天赋“自然生长〞理论,扩大了“生长〞概念的内涵。

他说:“生长,或者生长着即开展着,不仅指体格方面,也指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并引用生物学的“生长〞概念加以发挥。

杜威还指出:“教育就是各种自然倾向和能力的的正常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教育本质论
约翰;杜威是伟大的教育家和哲学家。

提出关于教育的本质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约翰杜威教育本质论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阐述约翰杜威教育本质论杜威认为教育过程本质是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协调或平衡。

因此他提出了杜威教育论的三个本质命题,以下三点就是杜威教育论的本质。

第一点就是“教育即生长”。

他认为,教育能够让儿童本能的能力不断生长,那些教育者必须要为儿童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在他的观点中,儿童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和可塑性,所以有着很强大的学习能力。

但是正因为如此,对于儿童的教育,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溶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不是让儿童强迫吸收社会的东西,而是要让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生长。

第二点理论就是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儿童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开始的。

生活能为儿童的成长,提供诸多的营养物质。

生活的本性就是生存,努力生存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就如同营养和生理生活的关系一样。

对儿童的教育,必须同儿童眼前的生活结合起来,要让儿童适应整一个生活环境,这样才能更好的被教育。

杜威教育本质论的第三个观点就是教育就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他认为,经验是教育的基础,儿童就是不断在生活成长,不断汲取生活的经验。

并且将原有的经验不断组合和改造,成为自己所需要的营养,这就是教育的最好状态。

在杜威认为,经验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被修正的过程。

经验不再是看不到的东西,而是变成了一种行为和行动,指引着儿童的成长方向。

约翰;杜威的轶事身为一个著名的哲学家,杜威身上发生的一些轶事,也是令读者感慨万千。

有一天,杜威和一群哲学家在百老汇的大街上行走。

百老汇是美国的喜剧活动中心,那边有着许许多多电影放映的地方。

于是,有一个朋友就提议,大家一起去看露天电影。

这个想法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由于刚刚还在思考哲学问题的哲学家们,还没反应细想,就往露天电影院方向走去。

走到了露天电影院门口,才突然恍然大悟。

现在是白天,而露天电影院晚上才开始营业,那群哲学家才意识到托马斯;鲍威尔的一句话:“电影是要求黑暗,但是黑暗在这个角落的白天里,并不是那么猖獗。

”这是一句有着哲理同时也有诗意的话。

说明在杜威的生活里,处处都是诗意化的哲学。

他认为,生活的就是哲学的一部分。

约翰杜威不仅对美国的教育哲学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国学生。

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做教授时,有着不少中国求学者。

这批学生包括胡适、郭秉文、陶行知、陈鹤琴、张伯苓、李建勋、蒋梦麟等。

这些人回到中国以后,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他们为
中国近现代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些人对自己的导师杜威教授,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或许杜威自己也没想到,由于他的授教,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教育历史。

约翰;杜威的评价首先,约翰;杜威是伟大的教育家和哲学家。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约翰;杜威与皮尔士、詹姆士三人,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极为流行,是教育的新准则。

但是,好景不长,在30年代初期,杜威的教育理论受到了批判。

要素主义提出者巴格莱认为进步教育没有学业成绩的要求;学习没有系统和顺序;不重视基础教育导致教育没有效率;抛弃了教育的纪律性,轻视了教育的作用。

永恒主义的提出人赫钦斯认为,约翰;杜威的教育论忽视了学习决定的知识和掌握道德的重要性;忽视了人类理性的发展;赫钦斯认为教育不是生活本身的复本,而是生活的的准备。

就这样,约翰;杜威的教育思想在30年代受到了批判,正是因为这种评价,使得那时候的美国出现了许多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进一步影响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新教育运动的发展。

直到60年代,约翰;杜威的教育论又被人们所提及,对他又重新进行了评价。

认为约翰;杜威是世界教育思想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巨人。

他的教育理论不仅系统规范、范围全面、论证精微,而且对现代的教育来说,又有着新的时代气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