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习作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课堂习作教学策略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老师难于教,学生难于写,只要提及写作文孩子们便口咬笔头,手托腮帮,苦思冥想半天下不了笔。文通句顺的多数很假,苦苦逼出来的东西虽真实不是空就是平淡无味。”长期的教学中我和同事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提高孩子们的习作我们也不断思索着,借鉴别人经验,总结自己的得失,尝试着一种种自认为可行的教法,在实践教学中慢慢摸索出了一点经验:

一、课前注重观察的培养,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教学前我们要积极鼓励并调动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体验、去感受周围的事物,放开思维去大胆想象,有意识的去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为写作积累素材。

可怎样教会孩子们学会观察,有效的积累素材呢?关键是要指导学生从定向观察转移到随机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所谓定向观察就是根据某次写作的要求,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游览、调查等活动,或把观察的事物带入课堂进行观察,通过这样的观察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因此在四年级上册的观察日记习作教学前,我特意带了吊兰、芦荟等盆栽植物到教室,让学生每天写观察日记,利用课前几分钟让个别同学读自己的观察习作,调动听的学生及时做点评,指出优缺

点,改正不足的地方,经一段时间的训练感觉孩子们进步很快,其中一些孩子的观察记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这样描写着《吊兰》:

第一天:今天老师带来一盆吊兰放在讲桌上让我们观察,那吊兰远远望去就像一簇草,无精打采的,外围的叶子一顺儿朝下,唯有中间几片还朝上立着……

第二天:昨天还是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那些叶子,在喝足水分,休息了一夜后全都立了起来,精神抖擞,微风拂来他们摇摇晃晃好似在点头对我们说谢谢……

瞧!多美的句子!多细腻的描述!谁说他们没有一双慧眼?只要给他们一点指导,他们就会变得很细心,就能激起他们的写作兴趣,自然能妙笔生花。由此再迁移到随机观察还是难事吗?

二、课堂中充分交流,学会借鉴

“如果说作文是一个精神生命,那么材料就是血肉,结构是骨骼,语言是细胞,表达方式是皮肤,线索是脉络,而主体则是核心。”可见要让学生写出一篇有血有肉的好文章很难,对四年级刚起步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习作教学中我除了组织学生围绕主题交流自己所搜集的素材外,还着重引导学生借鉴好文章里的结构、好的表达方式、好句好词等增亮自己的文章。尤其是单元例文,贴近单元习作,又是刚学过的,熟悉,所以要把例文运用起来,为孩子的写作之路搭一架梯子,让孩子对写作充满信心。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的习作,要求观察写自己的

校园。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顾《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清晰的结构(出城——路途——洞口——外洞——空隙——内洞——出洞),组织孩子们交流感悟拟出了描写校园的线路图:校门——小花园——教学楼——升旗台——操场——围墙。根据这样一条线路图再组织学生抓住各处特点充分交流,并有意提醒学生尽量借鉴单元课文里或其它文章里优美的句式、修辞手法、词语等描述自己见到的一景一物,做到学以致用,逐步提升自己表达能力。交流中孩子们这样描述着自己的校园:

“我喜欢校园里的小花园,花园里所栽种的植物左右对称,各有两排6棵树,就像士兵挺立在那儿保卫着我们的校园,微风拂来,树叶轻轻摆动,像是在招手欢迎我们上学……”

“我们的教学楼真美啊!黄黄的外墙,令人感到温馨。我们的教学楼真特别啊!正看像字母‘h’,侧看像汉字‘工’。走进去便可看见各层楼道两旁挂满了同学们优秀作品,几百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操场是我们的乐园,它很美:红色的跑道,绿色的篮球场,是塑胶做的。他还很大,足以容下四、五千人坐着开会,一点不觉得拥挤……”

学生们用这样的方法练习交流,创建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就连基础较差的孩子也动脑筋大胆尝试着,这样既规范了孩子们语言,又使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教孩子们不断从各

作家身上借鉴好的东西,用这样的活水来充实他们的大脑,丰富他们的语言,养成爱思索的习惯,才能使之逐渐形成自己独有风格,为创新奠定基础。

三、指导修改、点评,提高作文质量

1.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多赏识、多鼓励、少批评。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个体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放低标准,从抓住主题叙述完整开始,哪怕有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应给予及时鼓励,引导学生互评时强调多发现并点评优点,尽量不说缺点,改为建议委婉提出,力争用心呵护他们,树立其信心,令其愿意写,乐于评;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适时给予增加难度,提高要求,引导学生互评后教师着重在结构,写作方法上作指导。

2.反复念、互批改。鲁迅曾说过:“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删掉……”可见“读”可以刺激大脑引起孩子们思考。用普通话读还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方言的存在,发现不通顺的句子。在自己批阅一遍后让学生相互交换批改,让他们在学会正确运用修改符号的同时,至少可以让他们互纠错字,互纠不流畅的句子。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的修改也是一种互动学习。

“教无定法”,以上三点仅是自己教学中的一点点心得,我仍需不断努力学习、探索,找出适合于孩子们的教法。作文,是一种技能,需要长期的训练习得,作为小学中段的孩子,刚起步,所以我

们应随时为他们准备一根拐杖,扶着他们前行,不要让他们在未提笔前先败给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