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巩固新生的政权》335

合集下载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李玉——南京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社 长的回忆
• 南京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打倒了 地主,分得了田地。穷根子拔了,刚过上 富日子,农民又开始出现新的两极分化。 为避免土改后农民重新丧失已分得的土地 等主要生产资料,党和政府引导农民走农 业合作化道路。克服农户分散经营中劳力、 畜牧、农具、资金不足的困难,促进农业 生产协调发展。于是我积极响应,成了第 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
3000万吨
1070万吨
535万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00万吨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请结合前面我们看到的材料分析这种愿望和思想会 对自然环境、国民经济、人们思想带来什么影响?
○砍伐了大量树木,在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 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
○只求数量,忽视质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地主土地私有制
土 地 改 革
农民土地私有制
三 大 改 造
社会主义公有制
解放牌汽车
• C、这是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你知道它
是什么牌子的呢?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 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但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 机都不能造。”
○对中国国情缺乏准确的认识,造成了人们急于 求成、急躁冒进,使浮躁,浮夸风、假话盛行。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鼓 放 足 你觉得这些说法对么? 开 肚 干 ——“公共食堂万岁” 皮 劲 ——“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 吃 加 ——“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共产主义就是吃大锅饭” 饱 油 ——“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 干 ——“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 饭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思考课本第13页活动题
(结合1+1)
镇压反革命
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土匪 实现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标志着中国大陆领土全部解放)
建立各级人民政府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土地改革(简称“土改”)
成果:1952年,中国大陆基本完成土改,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 土改的意义: 1.彻底废除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得到 解放,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战争 4.巩固了国家政权
时间:1953年~1957年 成就:(课本16页) 取得成就的原因:1.党的正确领导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激发了人民当家 作主、创造新生活的热情 意义: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 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失误与挫折(知识点)
经济上: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政治上: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
大跃进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 风和共产风
1958年
农民人民公社 化运动
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 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66年 ~1976 年
文化大革命
过分严重地估 计了我国的阶 级斗争形势, 又采取了“大 民主”的错误 做法,党内个 人专断,个人 崇拜
林彪、江青等反党 政治上:破坏了原有的 集团想趁机夺权, 国家政权,践踏民主和 一大批学者和国家 法制 领导人被罢免职务,经济上:由于大范围停 遭受迫害,各级政 工停产,国民经济处于 府瘫痪,许多学校 停滞、徘徊和困难时期 停课,工厂停工, 文化上:大量珍贵遗产 大规模武斗。文化 遭破坏,学校停课,科 大革命是一场严重 研停止 的内乱,是中国人 思想上:思想混乱,伦 民的一场浩劫。 理道德水平下降

《巩固新生政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PPT课件

《巩固新生政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PPT课件
3、远眺开始,双眼看整个图表,产生向前深进 的感觉,然后由外向内逐步辨认每一层的绿白线 条。
4、如果视力不良,只能进到某一层时,不要立 即停止远眺,应多看一会儿,将此层看清楚后, 再向内看一层,如此耐心努力争取尽量向内看, 才能使眼的睫状肌放松。
5、双眼视力相近的,两眼可同时远眺;双眼视 力相差大的、将左右眼轮流遮盖,单眼远眺,视 力差的一只眼睛,其远眺时间要延长。
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②为了保家卫国,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出 兵朝鲜
2.目的〔必要性〕:保家卫国
美国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美国空军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地区进行 轰炸扫射。图为安东〔今丹东〕被炸一景。
1950年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武 力阻挠中国统一,干预中国内政
因绿色为最佳感受色, 可使睫状体放松,图案从里 到外大小不等,不断变化图 案可不断改变眼睛晶状体的 焦距,使调节他们的睫状体 放松而保护视力。
远眺图使用说明
1、远眺距离为1米-2.5米(远眺图电脑版比纸质 版小,距离相应缩短),每日眺望5次以上,每次 3—15分钟。
2、要思想集中,认真排除干扰,精神专注,高 度标准为使远眺图的中心成为使用者水平视线的 中心点。
③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私有制
军事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对外〕
1、原因〔背景〕
①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出兵进行武装干 预,在仁川登陆,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 边;
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我人 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预中国内政〔统一〕。

第2课巩固新生政权

第2课巩固新生政权

中朝友谊纪念碑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 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 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 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 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 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 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 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 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 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 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第2课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一、二战后的国际背景
中国 朝鲜 三八线 韩 国
朝 鲜 全 图
1、二战后 的朝鲜:二战 结束后,苏美 以北纬38度线 为界,分区占 领朝鲜。
日 本
2、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并企图称霸整个世界。
美国白宫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济 军事 政治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垄断了原子弹,拥有1200 控制操纵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 联合国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1000多艘其他战舰,近 500个军事基地。
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柏林危机
柏林墙全长近154千米,高3.5~4.2米的柏林墙,其中水泥墙 114.5千米,铁丝网55千米。沿柏林墙建有108千米长的防坦 克路障,123千米长的电网和装有一触即发装置的铁栅栏、 布雷区和自动射击装置等。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冷战”的影响
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
黄继光在上 甘岭战役中,用 胸膛堵住敌人的 机枪口,掩护部 队前进而英勇牺 牲。
这两个英雄人物的故事 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杨根思抱起炸药 包纵身冲进敌群
罗盛教冰窟救人
毛岸英之坟
克拉克后来在回忆朝鲜战争的情况时说: “……这协定暂时停止了那个不幸半岛上的战 争。对我来说这亦是表示我40年戎马生涯的结 束。它是我军事经历最高的一个职位,但是它 没有光荣。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

巩固新生政权

巩固新生政权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意义:
标志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 消灭,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消灭,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 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巩固新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为巩固新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对外 对内 肃清国民党留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和土匪; 肃清国民党留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和土匪; 和平解放西藏;( 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 ;( 年 建立各级人民政府, 建立各级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实行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实行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抗美援朝(1950年10月,彭德怀 年 月 彭德怀 彭德怀) 抗美援朝
简要谈谈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意义
◇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捍卫 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 了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和平; 了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和平;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全国人 民的民族自尊心; 民的民族自尊心; ◇巩固了新生政权,保障了新中国的国内 巩固了新生政权, 建设,等等。 建设,等等。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历史 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 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刚刚 诞生的新中国仍处在内忧外患、 诞生的新中国仍处在内忧外患、风雨 飘摇之中。那么, 飘摇之中。那么,中国共产党又是如 何战胜困难、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 何战胜困难、 呢?
“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 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 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布莱德利(美五星上将) 布莱德利(美五星上将)

第2课_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第2课_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战斗英雄
邱少云 (19 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 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前 进而英勇牺牲。
四川铜梁人。在潜伏时, 为了保证战斗胜利和部队的 安全,严守纪律,在烈火中 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本ppt来自:
毛岸英 (1922- 1950年)
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 子,在朝鲜战争中战死。 彭德怀司令员称其为志愿 军的第一个志愿兵。现葬 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本ppt来自:
1953年7月27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彭德怀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
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 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 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克拉克《从多瑙河到鸭
“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 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绿江》
本ppt来自:
黄继光 (1930— 1952年)
中朝两国唇齿相依,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不出 兵可能会有哪几种结果,利弊如何?出兵可能会 有哪几种结果,利弊如何?
本ppt来自: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 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 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 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不 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 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 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 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为满新足1解9放广4区73年大.1亿1农0人月实民行 对土地的要求(原因)
分期分批历的土史改意运动义: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老解放区1.6亿人促实进行 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本ppt来自:
批斗地主
建国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
地主阶级: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依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为生的阶级。
杨根思 (1922— 1950年)

巩固新生政权

巩固新生政权

填一填
抗美援朝起 止时间 作战部队 目的 著名战役 结果
1950年10月----1953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1953 中国人民志愿军 保家卫国 上甘岭战役
中朝两国人民取得胜利, 中朝两国人民取得胜利,签定朝鲜 停战协定
二、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义 革命的主要内容 1950年国家制定颁布了 年国家制定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2年完成 年完成. 年完成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 意义: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广大农 意义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广大农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 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有力地支援了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军于1950年9月15日在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军于 年 月 日在 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 月 日 所谓的“ 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10月1日,所谓的“联合国 司令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 军”司令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民主 主义共和国“放下武器,停止战斗, 主义共和国“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无条件投 美国把战火烧到我国边境, 降。”美国把战火烧到我国边境,轰炸扫射中国 东北边境的城市, 东北边境的城市,还派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我 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国 内
军事
巩固 新生 政治 政权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案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案 川教版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某某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2)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1)通过图片、历史资料等手段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讨论和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和土地革命必要性和,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1)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懂得综合分析问题的重要性,知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1.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2.《中华人民某某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1.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2.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黄继光、邱少云的资料,并加以整理,上台讲述;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新中国、新社会的主人。

为巩固新建立的政权,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了哪些艰苦卓绝的斗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抗美援朝显国威土地改革利人民镇反运动定局面学生:齐读三个板块内容。

过渡:新中国政权成立时面临那些严峻的形势,面临着帝国主义的颠覆和国内反革命分子的破坏,其中美国干涉中国最严重的事件是什么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一。

板块一:抗美援朝显国威师:抗美援朝战争是怎样发生呢?(一)抗美援朝战争学生活动:请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巩固新生政权

巩固新生政权

第一单元 第2课
巩固新生政权
朝鲜问题的由来
二战结束前夕,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 尔塔会议中达成秘密协议,决定以北纬38度线 为界,分别出兵朝鲜半岛对日作战,苏联红军 占领朝鲜半岛北部,美国军队则进驻半岛南部。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南北双方在 美、苏的支持下,分别建立以李承晚为首的大 韩民国和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使朝鲜半岛的分裂成为现实。从此,三 八线成为朝鲜半岛南北方人民不可逾越的鸿沟.
练习一
西藏和平解放 A.反抗外来侵略
土地改革 B.进行三大改造
抗美援朝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2013温州)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某班同 学准备出一期主题图片展.以下图片可作为展品的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2咸宁]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 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 确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 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一单元 第2课
巩固新生政权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第一单元 第2课
巩固新生政权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第一课时
第一单元 第2课
巩固新生政权
上述图片反映 了哪一重大历 史事件?有何 重大历史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 时期,也是影响战后世界格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第一单元 第2课
第一单元 第2课
巩固新生政权
美国五星上将布莱德利在1951年所讲的话:“如果美国扩 大战争的话,则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 打一场错误的战争。”请从世界形势、军队士气、力量对比、 地理因素等方面谈谈“四个错误”各指的是什么? 1、刚刚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具有战胜任何强敌的英雄气概, 战后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追求。 ------- “错误的时间” 2、美国军队远离本土作战,战线过长,而且对地形和作战条件不 如中国军队适应. -------- “错误的地点” 3、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暴,勇于牺牲;在作战方面训练有素,尤其 善于打夜战;敢打敢拼,充满气势和决心. -------- “错误的对手” 4、侵朝战争是非正义的,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抗美援朝是 正义战争. -------- “错误的战争”

第2课_新中国政权的巩固_课件详解

第2课_新中国政权的巩固_课件详解

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请回答: 1953年7月 板门店《朝鲜停战协定》 (1)美国“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什么协定? ③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2)根据材料,说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巩固练习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个土地改革是在( B )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底 D 1953年 2、建国后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 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第一个五年计划 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D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 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 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思考: 你认为中国当时应积极参战,还是保守行事, 静观事态发展?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抗美援朝战争
想一想:我国为何要组织志愿军入朝作战?
1、战火烧至中朝边境,威胁中国安全 2、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请求
材料:对朝鲜的攻击已无可怀疑地说明,共产主义已 不限于使用颠覆手段征服独立国家……共产党部队的 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 区执行合法而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因此,我已命令 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 ——杜鲁门 1950年6月27日声明 材料:“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 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 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 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课件.ppt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课件.ppt
城市学校---弊教端学:过对程农村生活不熟悉,故需教师 利用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有利:学生可上网收 集资料板。书设计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一、教材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四、教法学法
研读史料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
1950年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雄纠纠,
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反抗美国的侵略。
落实双基 夯实基础
(三)、经过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上甘岭战役 2、黄继光、邱少云
战斗英雄黄继光
英勇牺牲(油画) 体现时代精神
一、抗美援朝战争 二、土地改革运动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结束
明确目标 总体把握
(一)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
1950 年7月 美国第 七舰队 司令史 枢波访 问台湾
中国辽 宁安东 (今丹 东) 被炸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抗美援朝.avi
(二)、开始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联合国军 VS 中国人民志愿军
(二)土改的经过
教师引导 落实双基
(三)土改的意第一义学习主题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土地改革中农民埋界桩
培养学生阅读、 分析材料的能力
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巩固新生政权ppt

巩固新生政权ppt

北 朝 鲜
三八线
南 朝 鲜 韩 国
结合教材P12页思考:
О中国该不该出兵抗美援朝?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 决策者,你站在哪一边?
()
中国是否应该出兵?
中国

朝鲜



日本
第一单元 第2课 巩固新生政权
战争进程
第一单元 第2课 巩固新生政权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进攻阶段:五战五捷,将美国侵略军赶回
第一单元 第2课 巩固新生政权
美国五星上将布莱德利在1951年所讲的话:“这是一场错 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 争。”请从地理、世界形势、士气对比、力量对比等方面谈谈 “四个错误”各指的是什么?
1、刚刚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具有战胜任何强敌的英雄气概,
战后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追求。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了孤立封锁政策,还在军事上威 胁中国安全,为此,新中国进行重大军事政治斗争是( ), A 坚决镇压反革命 B 抗美援朝 C 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 D 实行土地改革 2、下列诗句中,正确反映上述历史事件的是 ( )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长江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谁敢立马横刀,唯我彭大将军 D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3、右图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党 巩固新生政权的重大事件是 ( )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和平解放西藏 D 肃清反革命
第一单元 第2课 巩固新生政权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临着哪些问题?
第一单元 第2课 巩固新生政权
新中国诞生了,但国民党还有上百万军队西南、华南和沿海 岛屿负隅顽抗,他们在新解放区的残余势力与地主恶霸势力相勾 结,以土匪流窜的方式同人民政权对抗。在经济上,新中国所继 承的是国民党留下的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物价飞涨,生产萎 缩。在国际上,妄图称霸全球的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对 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战略。国内外敌 对势力曾预言: 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蒋介石留在大陆的四亿张嘴呢。 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致杜鲁门的信中写到,中国共产党 人照样解决不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只能求助于美国的面粉。 资本家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说法:中国共产党军事上100分, 政治上80分,经济上0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1.2.1巩固新生政权课件 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1.2.1巩固新生政权课件 人教版

天补均平 均田免粮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辛亥革命(孙中山)
平均地权
土地改革
耕者有其田(农民所有)
巩固 新生 政权
军事 政治 经济
抗美援朝战争(1950.10.—
—1953.07)
肃清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 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5月23日) 建立各地各级人民政府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土地改革运动(1950—— 1952年底)
1950年 朝鲜战争态势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 愿军入朝作战。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950年10月19日,首批志愿军部队跨过鸭绿江.
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
为了保家卫国, 为新中国赢得和平建设的环境。
战争进程
进攻阶段:1950年10月-1951年6月,五战五捷, 将美国侵略军赶回“三八线”附近
--克拉克
“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 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布莱德利(美五星上将)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A、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捍卫了亚洲乃至全世 界的和平
B、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 C、巩固了新生政权,为我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相持阶段:边打边谈,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
1953年7月迫使美国签订停战协定,中国取得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我执行政府指示,我获得 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 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 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 上签字的司令官.我感到 一种沮丧的心情.我想, 我的两位前任,麦克阿瑟 和李奇微将军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保障了新中国的内部建设。 ……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一.巩固新生政权(1949——1952) 巩固新生政权取得的成就:军事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肃清了国民党旧政权留在大陆上的残余武装和土匪、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 政治建立各地各级人民政府 经济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土地改革抗美援朝(1950——1953)土地改革——1952年底,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1.中朝军民的英勇战斗;2.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3.党的英明决策和明确指挥;4.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抗美援朝胜利意义:1.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捍卫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2.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全国人民的自尊心;3.巩固了新生政权,为我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保障了新中国的内部建设。

1953年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二.进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农业根据党中央的号召,按照自愿的原则,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手工业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下,全国个体手工业者也踊跃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国家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1956年底,全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表明,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1953——1957)工 业恢复并扩建鞍钢、建立新的工业部门(汽车、飞机) 交通运输业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西藏三条公路的建成劳动者:工人——发扬孟泰精神; 农民——表现出饱满的劳动热情; 知识分子——毅然回 原因保家卫国 交战双方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志愿军指挥者彭德怀 英雄人物 黄继光、邱少云国做贡献{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民族资本家——带头响应号召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巩固新生政权

巩固新生政权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巩固新生政权
一、巩固新生政权的五件大事: 巩固新生政权的五件大事: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1950 1953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土地改革 ( 年底完成) ②_______(1952年底完成) 年底完成 肃清反革命 ③__________ 西藏和平解放 ( , __________ ⑤建立各级政府,恢复和发展经济
年底完成) 三、土地改革(______年底完成) 土地改革( 1952 年底完成 封建土地地主私有制度--→农民土地 (1)性 质:封建土地地主私有制度 ) 农民土地 私有制 农民分到土地、农具、 (2)结 果:农民分到土地、农具、牲畜和房屋 ) • (3)意 义: )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 (战国—1952 年) 农民翻身做主人, ②农民翻身做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东欧剧变
(5)胜 利 原 因: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党的正确决策和指挥 全国人民的支持,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我们来说这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义: (5)意 为我国赢得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和民族自信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了新生政权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抗美援朝:(_____年—_____年) 1953 1950 • (1)目的(背景):________________ 抵抗侵略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志愿 美国为首的 • (2)作 战 双 方:________←→_________ 军、朝鲜军民 联合国军” “联合国军” 人物:______←→______、克拉克 彭德怀 麦克阿瑟 • (3)重 要 战 役:上甘岭战役 • (4)结 4 果: 中朝胜利,1953年,美国被 中朝胜利, 年 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巩固新生政权

巩固新生政权

(3)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为什么?
; / 整体家具
lps15hkm
想法,谁说动物没有想法的,那才是最无知的想法。我感受到了身体的这一系列变化,有种莫名的兴奋感。那个和我一模一样的女孩出现 在我的脑海里。或许那就是我,是我尘封已久的记忆。5玉道|整理好来时山神帮我准备的行李,进入玉道里,还是来时的模样,不同的是 身边没有了山神,进入遇到里才发现玉道没那么简单,才刚走了没几分钟就遇到了一个三个洞口,并且在同一方向。来时是跟着山神走, 完全没记路,现在我面临一个选择,要么三个洞口随便选一个要么上去,走路回去,可是上去要面临各种妖怪随时都可能会找到我,可是 在下面走,极有可能会迷路。而且我现在食物严重匮乏,四五天还能接受,可是要更长时间的话,那就只能被饿死或者渴死了。思索了一 会,我还是返回去,走上面说不定还能回到正常世界,下面通道错综复杂,洞口连着洞口,最后走到哪里自己也不知道,还是别冒这个险 了,我又返回去,可是进来时的洞口却消失不见了,变成了一望无际的长甬道。就一百米的距离,而且路上没有洞口没有拐弯,只有这一 条道是不可能走错了的,我想会不会不只是一百米,我又往前走了一会,又遇到了三个洞口并列在同一个方向,我想那就应该是一百米, 我又返回去,走到不久又是三个洞口,这时我猜想这三个洞口可能是移动着的,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我在这长甬道中经过某个点时,就走 到了别的地方,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条长甬道了,要不就是见鬼了。这两种情况无论是哪一种对我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山神也没跟我提到这 种情况,究竟是他不知道,忘记说还是故意不说,这就不知道了。现在想来山神真是越来越可疑,现在他不跟我在一起没准还是好事呢。 可不免有些心痛,因为山神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想到这里觉得思绪又飘远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出去,进来时的出口 已经不可能找到了,现在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前面的三个洞口要任选其一,选错了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我进入中间的洞口,一路 上我都用碎玉块打着记号,路可能会变化,那么洞口也可能会有变化,我边做记号边走,洞口里并不是一片漆黑而是发着莹莹的绿光。就 像是张开血盆大口的猛兽,正等着我自己走进去。走了不久,前面又出现了两个洞口,我发现这里的洞口都是并列的,让人不好根据目的 地的方向做判断究竟走哪一个,我选了右边的洞口继续往里走,前面又出现了几个洞口,就这样不知经过了几个洞口,在我看着洞口都晕 头转向的时候,我看到了前面的三个洞口处,有我之前做的记号,也就是说,我走了那么久,一直都是在兜圈子。可是路上明明一个弯道 都没有,我一直都是走直路的啊。我坐在地上,索性不走了,走了也是白走。我很快冷静了下来,我想我很可能是遇到鬼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巩固新生的政权》
一、课程标准
1-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二、教材结构分析
本课以巩固新生政权、进入社会主义、失误与挫折和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四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一方面反映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即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这一历程中所经历的曲折与所走的弯路。

“巩固新生政权”──主要讲述抗美援朝、肃清反革命、土地改革等问题;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阐述,说明中国是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的。

“进入社会主义”──主要围绕新中国的成就展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失误与挫折”──主要通过“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事例,来阐释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的失误与挫折。

“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介绍了20世纪50~70年代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迅速发展。

重点叙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研制成功和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从总体上看,本课真正体现了“形散神聚”的特色,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正反两方面)的阐述,使学生对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要求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及在这一
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2、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3、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感受“两弹一星”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2-1巩固新生政权:抗美援朝
1-2-2进入社会主义:“一五”计划及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成就
1-2-3失误与挫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1-2-4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涌现出来的各种优秀人物和崇高精神
五、教学方法
制作课件、讲授法
六、课时安排:4课时
七、教学过程
1-2-1巩固新生政权
[导入新课]
导入建议
建议一:歌曲导入
可播放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然后提出问题:“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它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由此导入新课。

建议二:问题导入
教师直接提问:“你们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什么把他们称为‘最可爱的人’?”,由此导入新课。

建议三:故事导入
可让学生结合语文课学习的内容讲述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然后提问:“这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在学生回答出“抗美援朝”的基础上,教师接着提问:“那我们为什么要出兵朝鲜呢?”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1、抗美援朝的原因
教师可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朝鲜战争爆发的国际背景: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

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展示亚洲地图,指出美国的目的是在亚洲建立对新中国的包围圈。

与此同时,特别要注意帮助学生分析朝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唇齿相依的关系。

让学生读图1-11和图1-12及其文字说明,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我们友好的、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弱小的邻国遭受强国的欺凌时,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
○当侵略者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时,我们能够无动于衷吗?
○当美帝国主义将第七舰队开到我国台湾海峡,阻止我国解放台湾,公然干涉我国内政,
通过侵略朝鲜,进一步侵略中国,扼杀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的阴谋昭然若揭时,除了出兵反抗,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归纳上述内容,说说中国为什么要组织军队入朝作战。

(这是由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周边形势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新中国采取“遏制”政策。

朝鲜战争爆
发后不久,美军就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

如果让美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压到鸭绿江边,新中国势将难以安定地从事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国际国内的反动势力的气焰势必更嚣张。

因此,抗美援朝不仅与新中国的国家安危密切相关,也与全体中国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相关。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美援朝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美帝国主义的进攻已经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中国出兵是迫不得已,既是为了支援朝鲜的反侵略斗争,也是为了巩固政权,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所以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活动答案】
○见上,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环境和宝贵的时间。

2、抗美援朝的经过和结果
指导学生读图1-13及其文字,让学生了解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这场战争最后的结果如何?(中朝军队取得了胜利。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


○面对如此强大的美国,我们是怎样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的?(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是胜利的主要原因。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教师可指导收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如黄继光、邱少云等。

【活动答案】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回答。

美国军队远离本土作战,战线过长,而且对地形和作战条件不如中国军队适应。

如,中朝军队依靠人力和畜力运输物资,虽然在一些方面受到极大限制,但却机动灵活,不受公路的制约;只要有路可走,他们就可在正面、侧面,或敌后进行作战。

而联合国军队却恰恰相
反。

它必须依靠卡车在公路上运送给养,而公路最易被路障所截断。

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暴,勇于牺牲;在作战方面训练有素,尤其善于打夜战;敢拼敢打,充满气势和决心。

侵朝战争是非正义的;而抗美援朝是正义战争。

○略
[课堂小结]
1、抗美援朝的原因
2、抗美援朝的经过和结果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