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b02ce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4.png)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根据数据收集的方式和研究设计的类型进行分类。
根据数据收集的方式,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根据研究设计的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和实证流行病学研究。
一、根据数据收集的方式分类:1.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根据研究者的实验安排和控制,通过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从而推断因果关系。
-随机对照试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或观察,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
-社区实验:在一些特定社区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计划的健康干预措施,以评估其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效果。
2.观察研究方法:观察研究方法通过观察研究对象在其自然环境中的现象和规律,从而得出结论而不进行干预。
-横断面研究:在特定时间点上,对一个或多个群体的状况或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
-纵向研究:观察研究对象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可以是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等。
-回顾性研究:通过回顾患者的病史记录和相关数据,找出研究对象与结局之间的关系。
二、根据研究设计的类型分类:1.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关注的是疾病或健康现象的发生、分布、时空变化等基本情况,不涉及因果推断。
-报告研究:收集和分析各类疾病的报告数据,描述其分布、发展趋势等。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人员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掌握一些群体的健康状况和行为风险因素等信息。
2.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旨在探索疾病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推断其潜在因果关系。
-比较研究:将两个或多个群体进行比较,探索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关性研究:研究一些因素与结局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等进行分析。
-回归研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实证流行病学研究:实证流行病学研究是关注临床实践和决策的流行病学研究,旨在为医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研究:研究特定疾病的发病率、病程、治疗效果等,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9d66d0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4.png)
分析性流行病学侧重于对已经发生的疾病进行回顾性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现有的数据来了解疾病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研究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者选择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未患该疾 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暴露于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以确定该 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
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研究设计,将人群按照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为暴露组 和非暴露组,并随访一段时间,比较两组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以评估该 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横断面研究则是在某一时间点收集数据,对疾病 或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 。
研究案例
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案例很多,例如对某地区肺癌死亡率的调查,通过对不同 人群、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发现肺癌死亡率在不同人群 和不同时间上的差异,为病因研究和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线索和依据。
研究案例
要点一
艾滋病传播模型
通过对艾滋病传播过程进行建模,预测未来艾滋病感染 的趋势和规模,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要点二
流感预测模型
通过对流感传播过程进行建模,预测流感的传播趋势和 高峰期,为医疗资源分配和预防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案例
研究目的
探讨吸烟对肺癌的影响。
研究设计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吸烟史和其他相 关信息,比较两组人群吸烟史的差异。
研究结果
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吸烟史较长、烟量较大的人群患 肺癌的风险更高。
03
实验性流行病学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实验性流行病学也称为实验流行病学,是通过人为控制实验对象,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 两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评价和比较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bcf01ba76e58fafab0034c.png)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三间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即提出假设。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
描述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个例调查与病例报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等。
资料可以来源于已有的常规登记资料,如医院临床记录和疾病监测记录等,也可以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获得。
第一节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一、个例调查㈠概念个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㈡调查方法个例调查的对象数是“1”,可以是一个病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疫源地等。
个例调查—般无对照,也无人群有关变量的资料,故一般不宜分析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用不大。
调查方法主要有访问和现场调查。
㈢目的和用途⒈对病例的调查调查患者发病的经过,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
⒉总结疾病分布特征对某种疾病多次的个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总结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⒊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⒋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㈣调查内容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外,个例调查需要着重调查病人可能的感染日期、发病时间、地点、传播方式、传播因素和发病因素等,确定疫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离消毒、检疫接触者和健康教育,制订控制策略。
必要时可采集生物标本或周围环境的标本供实验室检测、分析之用。
二、病例报告㈠概念病例报告(case report)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
病例报告通常是对单个病例或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等的详尽临床报告。
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f3fc2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d.png)
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由于流行病学是人群中进行研究,所以研究者实际上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对象发生的条件,因此,观察法就是很重要的方法。
1、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又叫描述流行病学,通过观察而正确、详细地记载疾病或健康状态按时间、地点、人群各种特征的分布特点,也可以包括可疑病因因子的分布特点。
为了正确的描述分布,必须有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准确的病例数字以及人口数字。
通过描述流行病学获得的资料也可对病因提出线索或假说,或对防制提出有效的措施。
2、分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又叫分析流行病学,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找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所提出的假说。
主要有两种:1.从疾病开始去探找原因的方法叫病例对照研究,从时间上是回顾性的,所以又叫回顾性研究。
2.从有无可疑原因开始去观察是否发生结果的研究方法叫队列研究。
从时间上是前瞻的,所以又叫前瞻性研究。
二、实验法流行病学中所用的实验法也叫作实验流行病学,它和一般医学基础学科的实验不同,主要在人群现场进行。
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的主要的、最大的实验室。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又可分为:临床试验和人群现场试验。
后一类实验中对病因进行干预的又叫干预研究。
当被观察对象不能随机化分组时,叫作半实验或准实验研究,如卫生政策的可行性研究及管理与服务的评价研究等。
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1、理论流行病学研究理论流行病学研究也叫数理流行病学研究,是将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或用电子计算机仿真,进行理论研究,又叫数理性研究。
2、方法的研究在着手一项特定研究之前,需要将研究中所使用的技术加以完善,发展收集数据资料的技术,改进疾病分类等。
它是为进行和完善流行病学研究所必需的,但其本身并不是直接的流行病学研究。
71描述性研究概述流行病学
![71描述性研究概述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6c3be88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1.png)
又称描述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指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 得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通 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 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 系,提供病因线索 。
★观察性研究,是基础步骤。
描述性研究分类
历史或常规资料的收集、分析
描述性 研究
调查
现况研究(横断面研究) 病例报告 病例系列分析 个案调查 随访研究 生态学研究(相关性研究) 爆发调查
描述性研究特点
以观察为主要研究手段,不对研究对 象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其暴露因素的分配不是随机的 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立对照组 暴露与结局关系的因果推断无法确定 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途
描述疾病或者某种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发 生发展的规律
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休息一下
描述性研究-流行病学
![描述性研究-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069fd00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0.png)
目录 引言 概述
概念 方法
现况
概念 特点 种类 实施 优点 缺点 应用
生态学
定义 目的 方法 优点 缺点
小结
第二节现况调查-设计与实施
单纯随机抽样
Simple random sampling
也称简单随机抽样,最简单、最基 本的抽样方法
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抽签或其 他随机方法抽取n个
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目录 引言 概述
概念 方法
现况
概念 特点 种类 实施 优点 缺点 应用
生态学
定义 目的 方法 优点 缺点
小结
第二节现况调查-设计与实施
分 层抽 样
Stratified sampling
将总体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
总体(层)
从每一层内单纯随机抽样
小
epidemiology of emergency events
描述性研究通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 三间分布情况,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 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它 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流 行病学的基础。
小
epidemiology of emergency events
目录 引言 概述
概念 方法
现况
概念 特点 种类 实施 优点 缺点 应用
生态学
小
epidemiology of emergency events
目录 引言 概述
概念 方法
现况
概念 特点 种类 实施 优点 缺点 应用
生态学
定义 目的 方法 优点 缺点
小结
第二节现况调查-设计与实施
随机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多级抽样
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
![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3f5610b8f67c1cfbd6b8c9.png)
缺点
1.生态学谬误
2.缺乏控制可疑混杂因素的能力
3.难以对非线性关系做出正确结论
最基本特征:以群体为研究单位
可提供病因线索,产生病因假设
目的
1.根据对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况与某疾病的频率的比较、分析,产生病因学假设。
2.对人群中某干预措施的实施情况与某疾病频率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人群
中某干预措施的效果
类型
生态比较研究
生态趋势研究
优点
1.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财力
2.提供线索供病因未明疾病的病因学研究
优点局限
(1) 可作为其他调查研究方法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2) 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以及调查精度较高
(3) 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均比普查要复杂,重复和遗漏不易被发现
(4) 不适用于变异较大的资料和需要普查普治的情况
(5) 不适用于患病率较低的疾病
抽样方法:
(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2.确定调查对象比较简单
3.所获得的资料能够较全面地描述普查地区人群总体的情况
4.比较容易为公众所接受
5.没有抽样误差
缺点
1.工作量大,费用较高
2.不适用于患病率很低和现场诊断技术比较复杂的疾病
3.重复和遗
❀抽样:随机抽样,调查特定时点、特定范围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以样本统计
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2.定期重复进行可以获得发病率资料
3.一般不设立对照组
4.提供病因线索,但不能验证因果关系
5.一般不用于病程较短疾病
目的
1.描述特定时间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
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
![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434344f0242a8956bece4d5.png)
(二)种类
1、个案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2、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调查特定人群中某种疾病或某种特征的某一时间的 特征。 3、纵向研究(prospective study)或随访监测研究
对一组人群定期随访,观察疾病或某种特征在人群 及个人中的动态变化。 4、常规资料(历史资料)的描述分析
• 在大多数情况下,单纯随机抽参数与方差估计公 式适合于系统抽样;
• 当总体内部存在周期性分布问题时,不太适合用 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先将研究对象按主要特征(如年龄、性别、 职业、教育程度等)分几层,然后再在各层中进 行随机抽样。
①各层内抽样比例相同,如每层均抽出10%的 研究对象,称为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
一、概述
(一)概念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称描 述性流行病学:群中通过在特定人收集、归 纳、整理资料及数据处理等客观地描述疾病、 健康或有关卫生事件在时间、地点和人群方 面的分布信息,向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和流行 病学家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
◆样本个体可能高度分散,访问这些样本对象将非常 费时费钱;
◆总体中某些亚人群有可能全部未被抽取。
2、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 抽取一个单位。又称间隔抽样或机械抽样。
• 在单纯随机抽样难以办到时,可以应用系统抽样;
• 与单纯随机抽样相比,系统抽样所抽取的样本更 能规律地散布于整体之中,因此更有代表性;
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先将研究对象编号,再用随机数字表或抽签、
流行病学: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第八版)
![流行病学: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第八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23f0cb783e0912a2162abc.png)
3.样本含量
(1)影响因素
总体患病率高低 π:越低样本量越大 精确高低(容许误差d):调查值和实际值的
区别,容许误差越小,精确度越高,样本量越大 显著性水平(α): α通常取0.01或0.05,
越小样本量越大
(2) 样本含量计算公式
计量资料(均数) n=Z2α S2/d2 (α=0.05时, Zα= 1.96,S为总体标准差估计值,d为容
选择性偏倚:没有遵循随机化原则调查研究对象 ,影响代表性。
幸存者偏倚:现况调查对象为存活者,对调查期 间因某病死亡者信息获取存在缺陷,影响调查结 果。
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 报告偏倚/说谎偏倚/回忆偏倚
调查员偏倚 调查偏倚
测量偏倚 检测方法或仪器的测量误差
(1)样本选取必须随机化 (2)应答率一般应高于80% (3)进行预调查 (4)统一培训调查员 (5)调查或检查方法标准化且前后一
现况调查 (横断面调查)
生态学研究
四、现况调查
(一)概念
调查方法:普 查或抽样调查
现况调查(prevalence survey)是指在特定
时间在特定人群中收集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
及有关变量的资料,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
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常用指标:患病率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许误差)
计数资料(率) n=Z2αPQ/d2
(P为总体患病率估计,Q=1-P)
注:参照单纯随机抽样样本公式
4.抽样调查流程
患病率等 相关指标
总体
计算样本量, 确定抽样比
有代表性的 样本
了解构成情况,是否需
要进行分级?分层?是 否适用整群抽样?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dd8411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2.png)
队列研究可以观察不同暴露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为病因学研究提供证据。
评估诊断方法的准确性
通过比较确诊病例与非确诊病例的暴露史和临床表现,评价诊断方法的准确性。
队列研究的应用范围
03
病例对照研究
定义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选择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例和未患该疾病的对照组,探讨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原理
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暴露于某种危险因素上的差异,推断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定义与原理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双向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优点研究时间跨度小,短时间内可获得大量数据;研究范围广泛,适用于多种疾病和危险因素;可根据现有数据和研究目的灵活调整设计;研究成本相对较低,易于实施。缺点研究结果受回忆偏倚、失访偏倚等影响;研究结果受匹配和调整方法的影响;可能存在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等问题;研究结果的外推性有限。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在公共卫生决策中的重要性
06
空间流行病学
空间流行病学是一门探讨疾病在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学科,它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研究。
定义
主要研究疾病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规律,探索疾病传播的空间模式,发现影响疾病分布的关键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meta分析(Meta-analysis)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应用范围
评估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分布特征。
探索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评估某项公共卫生政策的实施效果。
评估某项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数据分析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数据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0d0a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1.png)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数据分析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分析是通过收集和解释数据,揭示疾病发生、传播和控制的规律性和关联性。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和生存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描述性分析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其目的是通过整理和总结数据,揭示疾病的分布特征和趋势。
常用的描述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用于对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描述,包括计数、频率、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
通过描述性统计,可以了解疾病的患病率、死亡率等基本情况。
1.2 疾病分布图疾病分布图是使用图表的方式描述疾病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常见的疾病分布图包括地图、柱状图、折线图等,可以直观地展示疾病的空间和时间分布。
1.3 数据图表数据图表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常见的数据图表包括条形图、饼状图、散点图等,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组别间的差异、趋势和相关性。
二、推断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是通过从抽样数据中得出总体特征的推断,用于验证研究假设和评估统计显著性。
常用的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参数估计参数估计用于估计总体的特征参数,如平均数、比例、风险比等。
通过抽取样本数据,计算样本估计量,并利用统计方法估计总体参数,从而推断总体的特征。
2.2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用于检验研究假设的合理性和推断结论的可靠性。
通过比较样本数据的统计量与假设中的期望值,判断差异是否显著,从而作出拒绝或接受原假设的决策。
2.3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用于比较多个样本组别间的差异性。
通过分析组间和组内的方差大小,判断组别间的差异是否显著,并进一步分析差异的来源。
三、生存分析生存分析是研究个体存活时间或事件发生时间的统计方法。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用于分析疾病的发展过程、生存率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3.1 生存函数和生存曲线生存函数用于描述个体在给定时间点存活的概率,生存曲线则用于可视化生存函数。
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和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d920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c.png)
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和方法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的疾病分布和疾病发生原因的科学方法。
通过对人群中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揭示疾病传播规律,以及风险因素和预防控制的策略。
而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对于分类和使用适当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和方法。
一、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1. 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关注疾病的分布特征,通过收集人群中的疾病发生率、患病率、死亡率等数据,分析并描述疾病在不同人群和地区之间的差异。
此类研究可以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 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旨在揭示疾病的发生原因和传播机制。
通过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之间的差异,探索疾病与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此类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潜在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3.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实验或干预措施来评估预防和治疗手段的有效性。
研究者可以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进行干预措施的比较,从而评估干预措施对疾病发生率和患病率的影响。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为制订公共卫生政策和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1.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对不同人群或区域在同一时间点上的疾病状况进行研究。
研究者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不仅可以了解疾病的分布情况,还可以探究患病率与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2. 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长期追踪人群的研究设计,可以观察到疾病的发生与风险因素之间的时间关系。
通过收集人群的暴露信息和疾病发生情况,可以评估暴露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并推断因果关系。
3.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在患病人群中选择一定数量的病例和一定数量的对照组,通过回顾性的方式,对二者的暴露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该研究方法适用于疾病发生较为罕见的情况下,可以帮助确定潜在的危险因素。
4.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通过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措施的疗效进行评估的研究设计。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b6fae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4.png)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三间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即提出假设。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
描述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个例调查与病例报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等。
资料可以来源于已有的常规登记资料,如医院临床记录和疾病监测记录等,也可以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获得。
第一节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一、个例调查㈠概念个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㈡调查方法个例调查的对象数是“1”,可以是一个病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疫源地等。
个例调查—般无对照,也无人群有关变量的资料,故一般不宜分析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用不大。
调查方法主要有访问和现场调查。
㈢目的和用途⒈对病例的调查调查患者发病的经过,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
⒉总结疾病分布特征对某种疾病多次的个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总结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⒊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⒋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㈣调查内容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外,个例调查需要着重调查病人可能的感染日期、发病时间、地点、传播方式、传播因素和发病因素等,确定疫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离消毒、检疫接触者和健康教育,制订控制策略。
必要时可采集生物标本或周围环境的标本供实验室检测、分析之用。
二、病例报告㈠概念病例报告(case report)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
病例报告通常是对单个病例或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等的详尽临床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报告 病例分析(病例组报告) 历史与常规资料分析 个案调查(个例调查) 生态学研究 现况调查(横断面研究) 疾病(公共卫生)监测 爆发与流行调查 筛检
Case report
病例报告
概念:对罕见单个病例进行的描述与分析 用途:描述疾病临床和治疗过程;介绍疾病少见 的临床表现;发现新疾病或提供病因线索 局限:对象有高度选择性和偶然性,易出现偏倚
例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洛杉矶地区报道5例新发现 的以免疫功能受损而致的全身感染为特征的年轻 男性同性恋患者,随后美国CDC在全美范围开展调 查和监测工作,很快就发现并收集到62例类似患 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受损所引起的 严重感染。通过对系列病例的研究提出了病因线 索和假说,导致了病因病学研究的深入,最终证实 为一种新病毒(HIV)引起的疾病——AIDS
几个重要概念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寄生繁殖并 能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并 侵入新的易感者前在外环境中所经 历的全过程 病源地:传染源活动及其排出的病 原体向四周播散所波及的范围
传染病个案调查
一、概念:疫源地调查或病家调查。是单个/个 别发生的传染病病例及其工作、生活环境进行的 流行病学调查 个案调查是疾控部门的日常工作 进行个案调查的参考原则: 1、传染性强或病死率高的疾病 2、新发现或已消失又重新出现的重要疾病 3、特殊病例或原因不明的疾病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
南方医科大学公卫学院 流行病学系 聂军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 概念:也称描述流行病学,是利用已有的资料或 专门调查获得的资料,描述研究群体的疾病或健 康状态分布并寻找分析其差异及原因,以确定高 危人群,形成病因假设,为探讨疾病的病因及防 治措施制定等研究提供线索
传染病个案调查
二、调查的作用与意义 1、可以查明或推测感染的来源、传播途径、
可以判明疫源地的范围,进而采取有效的防疫 措施,防止或控制疫情扩大和漫延 2、调查资料的累积将为该种疾病的分布特征 的描绘提供原始、基本素材 3、是其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染病个案调查
三、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通过个案调查表实现,通常各级卫生
传染病个案调查
3、实验室化验检验 目的:为了确定诊断、发现隐性病人或证实传
染源、确定传播媒介或途径,应采集标本进行 化验检查 内容:微生物学和卫生学检验 标本种类:包括患者、接触者的血尿便标本和 环境中的水、食物、昆虫标本等
传染病个案调查
五、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一)核实诊断、确定发病的日期 1、核实诊断:是追查传染来源、判断传播途
个案调查
Case investigationFra bibliotek个案调查
适用于传染病,也可以用于非传染病 对传染病(单个病例和暴发调查)主要用于解
决:①何病?②何时感染?③何地感染?④怎 样感染? ⑤可能使谁感染和⑥如何处置等 对非传染病大多为病因学研究的组成部分,用 于危险因素调查 它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
防疫机构都有制定好的多种疾病调查表备用, 有时要调查者根据情况自己制定调查表 1、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职 务、住址、原籍(出生地)、联系电话等等 注意:年龄要出生年月
住址要尽量详细便于查找 儿童要填上父母的姓名
传染病个案调查
2、临床部分:包括发病日期、临床体征、症 状、化验结果、治疗方法、效果、转归……。
重点是诊断、发病日期等有关内容 3、流行病学部分:是调查表的重点,包括接
触史、接触者、卫生习惯、隔离措施、疫源地 现状及其消毒情况等 接种史要有时间、剂量等 接触史要注意发病前是否同传染病人有过接触、 接触方式……。发病后与哪些人有过接触等
调查表第一、二部分示例
调查表第三部分:接触史和接触方式、情况
★ 描述性研究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研 究过程无须设立特殊的对照组,仅客观、真实、 准确地获取“现存”资料进行描述与分析
特点 属于观察法 设计上可以不设专门的对照组 时间上以横断面研究为主,也有前瞻与回顾
用途 描述疾病或相关事件的分布特征 提供病因线索或假设 发现早期病人或某特征者
描述性研究常用方法
调查表第三部分:接触者和防疫措施等调查
传染病个案调查
四、调查方法 1、询问:询问是同患者面对面的谈话,如患
者病情不允许谈话,也可向患者的亲属等知情 者了解、调查 调查注意: 1)注意态度和语气,争取患者的合作 2)调查要实事求是,避免诱导和暗示 3)调查表内容要填齐,不要漏项
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发现个别不明原因或特殊的 疾病,经过对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有关检验结果 的描述、分析,提出可能的病因线索
例
聚氯乙稀暴露与口腔癌关系的病例报道 从一名22岁男性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的患者的 观察引起重视。病人不吸烟,不饮酒,口腔卫生 状况很好,无口腔溃疡史,家庭史无异常。但他 从8岁起就开始做缠绕电线的工作,并有咬电线 外壳塑料包线的习惯,每天咬塑料大约7~8小 时。故提出了聚氯乙烯与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关 系的线索供进一步研究
病例分析
概念:病案系列研究或病例组报告,是对一组相 同疾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研究
用途:提供病因线索;分析总结临床表现特征、 评价诊断与治疗方法效果
单个病例的报道提出的病因线索具有偶然性,而 病例系列研究对一组病例进行分析,通过对一系 列病例的特点进行描述,提出与该疾病有关的病 因假说,提出的病因假说更有说服力
传染病个案调查
2、现场观察(调查) 对疫源地的周围环境进行实地观察,目的是了
解发生病人的具体环境、疫源地的可能范围、 以及疾病继续传播的可能性 肠道传染病:水源、饮食、厨房、厕所等 呼吸道传染病:人员往来和密度 虫媒传染病:昆虫种类、密度 人畜共患病:家禽家畜饲养管理,鼠种和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