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区别与联系
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概念及关系
![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概念及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a58cfe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1.png)
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概念及关系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概念及关系1、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我公司主要指商品销售收入。
2、成本主要指商品进价。
3、费用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商品、产品成本的费用(主要包括进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我公司期间费用主要包括:运费、包装费、工资、福利费、燃料动力费、宣传费、劳保用品、取暖费、防暑降温费、折旧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业务应酬费、差旅费、邮电费、水电费、零星购置、文具纸张、印刷费、清洁卫生费、利息、手续费等费用。
4、利润利润是指企业经营所取得的盈利,即一定期间企业的全部收入扣除为取得这些收入而发生的全部成本、费用、税金后的余额,又称净利润或净收益。
利润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4.1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4.1.1主营业务利润是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余额。
4.1.2其他业务利润是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利润。
4.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4.2.1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利益,减去发生的投资损失和计提投资减值准备后的余额。
4.2.2补贴收入是指企业实际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以及国家财政扶持的领域而给与的其他形式的补贴。
4.2.3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他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如罚款净收入等。
4.2.4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他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罚款交出等。
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区别与联系
![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区别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49fb2825915f804d2b16c142.png)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所示:。
利得与损失解析及《会计》处理
![利得与损失解析及《会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f37628271fe910ef12df865.png)
利得与损失解析及《会计》处理一、收入与利得(一)收入这里所讨论的是会计学意义上的收入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概念范畴有区别。
在我国会计准则中,收入的定义是:“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从收入要素的定义分析,具有以下特征:(1)收入是企业日常经营性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企业日常经营性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营业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营利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如,企业生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服务、出租资产、对外投资等,均属于企业日常经营性活动。
所以,其他非日常经营性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则不能确认为收入,一般可将其泛称为收益。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收入的定义,不应确认为收入。
如,某企业向银行借入款项,尽管该借款导致了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但是该流入并不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反而使企业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
因此,企业对于因借入款项所导致的经济利益的增加,不应将其确认为收入,应当确认一项负债。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从而导致资产的增加。
比如企业销售商品,必须要收到现金或者有权利将收到现金,才表明该交易符合收入的定义。
但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有时是由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所导致的,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不应当确认为收入,应当将其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4)收入的取得应为此付出代价。
在收入的定义中,首先强调了“日常活动中形成”,最终将落脚点放在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上(区别于净流入)。
基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及市场交换原则,企业为博取收入必须为此发生某种经营性耗费,且在收入与该项耗费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即形成会计学上的配比关系。
如,为获得收入而付出商品、发生劳务成本、让渡资产使用权或其他权利等。
【推荐】实务收入费用与利得损失的区别与联系
![【推荐】实务收入费用与利得损失的区别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2cb9975a69eae009581becd7.png)
实务收入费用与利得损失的区别与联系为了反映企业正常的盈利能力,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基本准则)中首次将利得和损失列入我国基本会计准则,收入和费用、利得与损失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净利润,收入与费用应该是构成企业净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的混淆,在利润构成中利得、损失喧宾夺主占净利润相当大比重的情况,根据笔者的学习有如下总结。
一、收入(一)收入的概念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二)收入的特征1.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3.收入能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三)收入确认的原则销售商品的收入只有同时符合以下四项条件时,才能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四)收入的核算1、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
在符合确认收入时贷记“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时记借方。
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本账户期末应无余额2、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
在符合确认收入时贷记“其他业务收入”,按其他业务的种类,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本账户期末应无余额。
二、费用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
(一)费用的确认条件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谈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关系上的不足及改进
![谈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关系上的不足及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36baaeb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e.png)
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关系上的不足及改进引言在企业管理和经济学领域,利得和损失以及收入和费用是常见的概念。
利得指的是通过某项活动或交易获得的好处或益处,损失则是指因此项活动或交易而遭受的损害或不利。
收入是企业或个人在从事经济活动后实际获得的钱或其他资源,而费用则是从收入中支付的支出。
然而,在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关系的应用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将对其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不足之处1. 难以准确衡量利得损失利得和损失往往是主观的,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项活动或交易产生不同的评价。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准确地衡量利得和损失的数额。
这给决策者带来了困扰,难以做出明确的决策。
2. 未考虑时间价值传统的利得损失分析通常只关注当前的收入和费用。
然而,时间价值的概念告诉我们,同样的金额在不同时间点具有不同的价值。
因此,在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关系的分析中,应考虑到时间价值的因素,以更准确地评估潜在的利得和损失。
3. 忽视间接成本和收益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关系分析常常只着眼于直接的成本和收益,而忽视了间接的成本和收益。
例如,开展某项活动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这些成本在分析中往往被忽视。
同样地,某项活动可能带来了间接的收益,而这些收益也常常被忽视。
忽视间接成本和收益将导致对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关系的评估不够全面和准确。
4. 不完善的风险分析在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关系的分析中,往往忽视了风险的存在。
某项活动或交易可能在短期内带来较大的利得,但长期风险较高。
决策者应综合考虑利得、损失和风险,以做出合适的决策。
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决策者能够充分考虑风险因素。
改进方法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法: ### 1. 建立客观的评估指标为了准确衡量利得和损失,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客观的评估指标,让不同人对同一项活动或交易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具有一致的认识。
例如,可以将利得和损失转化为经济价值,使用货币单位进行量化。
2. 考虑时间价值在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关系分析中,应考虑到时间价值的因素。
收入与利得的区别
![收入与利得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a567bb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0.png)
收入与利得的区别
收入和利得是财务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征税和财务报告中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下面是它们的区别:
收入(Income):收入是指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经营活动、工作、投资或其他来源获取的货币或货币等价物。
收入可以包括工资、薪水、租金、特许权、销售收入等。
在个人财务中,收入通常是指个人从工作、投资或其他来源获得的金额。
利得(Capital Gains):利得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出售资产或投资获得的金额差额。
当一个资产以高于购买价格的价格出售时,产生了利得。
例如,当你购买一只股票,然后以较高价格出售时,你会获得资本利得。
利得也可以来自于不动产(如房地产)或其他投资资产的出售。
区分收入和利得的主要依据是它们的来源和性质:
收入通常是由日常工作、经营活动、租金收入等来源产生的,是个人或组织经常性的货币流入。
利得则是通过出售资产或投资获得的差额,是一次性的或非经常性的收益。
在征税方面,许多国家对收入和利得有不同的税务政策。
通常情况下,收入会根据所得税率进行征税,而利得可能会根据资本利得税率进行征税。
税务法和规定可能会对收入和利得的定义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可能需要参考特定的税法和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供的是一般性的概念和区别,具体情况可能因国家、地区和法律要求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特定情况下咨询会计师、税务顾问或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相关的准确信息。
问题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区别
![问题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8dbef5eaaeaad1f346933f74.png)
问题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区别解答: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关键点)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3)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例如:企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均属于日常活动的收入。
2.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关键点)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2)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3)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例如: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水电费等属于费用。
解释1利得和损失包括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另一种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是营业外收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是营业外支出。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是所有者直接投入的,资本部分(一部分是所有者投入、另一部分属于利得或损失构成的。
)解释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实际上是针对的直接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的部分;直接计入到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指可供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等,可供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到资本公积(所有者权益)的。
注意:利得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所有者投入的资本超过所占份额应当记入到资本公积,但该情况不属于利得。
解释3利得和损失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先计入当期损益(利润表中的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最终影响所有者权益(因为利润表最终会影响到未分配利润)。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要结转到本年利润,然后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从而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了变化。
收入与利得、费用和损失
![收入与利得、费用和损失](https://img.taocdn.com/s3/m/eea1ac1b8bd63186bdebbc46.png)
界定
举例
利得
影响损益的利得
贷记“资产处置损益”
①处置固定资产形成收益;
②处置无形资产所有权形成的收益。
(转让、出售)
贷记“营业外收入”
①罚款收入;
②债务重组利得;
③现金盘盈;
④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当日所占的被投资方公允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差额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①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增值;
处置时转入留存收益
②其他债权投资的增值;
③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不包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造成的投资增值;
④债权投资重分类为其他债权投资形成的增值;
处置资产时转入“投资收益”
⑤自用房产、存货转为公允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增值;
房产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⑥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价值差额贷记“其他综合收益”;
④债务重组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
①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暂时减值;
资产处置时转入留存收益
②其他债权投资暂时减值;
③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造成的投资价值贬值;
④债权投资重分类为其他债权投资形成的贬值;
资产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⑤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价值差额借记“其他综合收益”;
⑦权益法下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造成的投资价值增值。
将来不得转入损益
费用与损失的区分
界定
举例
损失
影响损益的损失
借记“资产处置损益”
①处置固定资产形成损失;
②处置无形资产所有权形成的损失;
(转让、出售)
利得与收入、损失与费用的比较
![利得与收入、损失与费用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f26fdfb941ea76e58fa04e7.png)
利得与收入、损失与费用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利得与收入、损失和费用的定义非常相似: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但是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是收入和费用是企业的日常活动形成的,而利得和损失是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利得或损失具体会涉及到非常多的业务: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包括的业务有:盘亏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盈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等。
一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常见的业务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权益变动时投资方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识记要点】①收入和费用是企业的日常活动形成的,而利得和损失是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②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③一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损失,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关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主要通过以下科目核算:1.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2.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以及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收入与利得的区别和联系【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收入与利得的区别和联系【会计实务操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f0e42cc949649b6648d7477f.png)
收入与利得的区别和联系【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问题】收入与利得有何联系与区别? 【解答】 根据上述会计六要素的阐述,应注意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经济利益的流 入,只不过收入是由日常活动引起,利得是由非日常活动引起。收入在 会计处理时,可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或者其他业务收入;而利得有二个 去向,分别计入营业外收入和资本公积。现归纳如下: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损失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先计入当期损益,最终 影响所有者权益。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第七章-收入、费用和利润PPT课件
![第七章-收入、费用和利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256f4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9.png)
.
37
三、营业费用计量的方法
1、一次转销法 2、跨期分摊费用的方法 3、按产品分摊费用的方法 4、按产品价值消耗程度分摊费用的方法 5、按产品生产完成程度计算费用的方法 6、按可能发生的损失计算费用的方法
.
38
四、营业费用核算的账务处理
(一)营业费用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 (二)营业费用核算的账务处理
• 要求:编制甲企业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
25
第二节 营业费用
一、费用概述 二、营业费用的确认 三、营业费用的计量 四、营业费用核算的账务处理
.
26
一、费用概述
(一)费用的概念 (二)费用的特征 (三)费用的划分
.
27
(一)费用的概念
• 费用(广义):指企业在会计期间经济利益的 减少,包括狭义费用和损失
.
30
(
三 )
• 营业费用
费
用
的
划
分
营业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投资损失
财务费用
• 营业外支出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所得税费用
.
31
二、营业费用的确认
(一)营业费用确认的标准 (二)营业费用确认的时间 (三)确认营业费用应注意问题
.
32
(一)营业费用确认的标准①
第七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一节 营业收入 第二节 营业费用 第三节 其他净损益 第四节 利润及其分配
.
1
第一节 营业收入
一、收入概述 二、营业收入的确认 三、营业收入的计量 四、营业收入核算的账务处理
.
利得和损失的理解
![利得和损失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314ddff24028915f804dc2ad.png)
利得和损失的理解一、基本概念辨析 1.利得和损失的定义: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我们可以发现利得与收入、损失和费用的定义非常相似: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概念差异分析: (1)利得、损失强调的是“非”日常活动,而收入、费用则是产生于日常活动; (2)利得、损失强调得是“净流入”、“净流出”的概念,收入、费用强调的是“总”流入“总”流出的概念。
此外,企业的日常活动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不同企业的日常活动也不相同。
通常的工业性企业,其日常活动多为采购、生产、销售,此外,投资也是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
而对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较为典型的为固定资产的处置、捐赠收支、债务重组等。
二、利得与损失的分类 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换言之,利得和损失会分别反映在资产负债表(或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和利润表中。
利得或损失具体会涉及到非常多的业务: 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包括的业务有:盘亏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盈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等。
一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常见的业务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权益变动时投资方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利得和收入的概念
![利得和收入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d40bd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0.png)
利得和收入的概念利得和收入都是指个人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经济利益,但它们在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利得(profit)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剩余收益。
利得是经济主体用于回报其生产要素的一部分收入,如劳动力、资本等。
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来获得收入,然后扣除成本、费用和税务,剩余的部分即为利得。
利得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效益的重要指标,可以用于企业发展、分配利润和提高竞争力。
收入(income)是指个人或家庭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收入可以来自多个渠道,如工资、奖金、利息、股息、租金、赞助费、政府福利等。
收入是人们获取物质和非物质需求的重要来源,对个人的生活水平、消费能力和社会地位有着重要影响。
利得和收入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来源不同:利得主要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收益,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而收入则是个人或家庭在各种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收益,来源更加多样化。
2.计算方式不同:利得的计算方式主要是减去企业的成本、费用和税务后的剩余部分;而收入则是个人或家庭所获得的总收益,不包括成本和费用的扣除。
3.权益归属不同:利得归属于企业所有者或股东,是企业的所有权益;而收入属于个人或家庭,是个人的经济权益。
利得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息息相关,而收入是个人的经济状况和生活需求的表现。
4.影响范围不同:利得主要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可以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作条件等;而收入对个人的生活水平、消费能力和社会地位有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利得和收入在概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利得是企业在经营中获得的剩余收益,是企业经营状况和效益的重要指标;而收入是个人或家庭所获得的总收益,是个人经济状况和生活需求的表现。
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主体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活动的结果。
注会利得和收入、损失和费用的辩析[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注会利得和收入、损失和费用的辩析[会计实务优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9dfc0f04afe04a1b071deb5.png)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
注会利得和收入、损失和费用的辩析[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六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并且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对于利得和损失并没有单独作为一个会计要素,而是分别作为利润和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子要素来体现的.我国基本准则的这一做法,不同于美国会
计准则的独立要素概念,也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中将其分别作为收入和费用的子要素的方式.这种分类方法是新会计准则会计理念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的一个具体体现.因此,在基本准则中,明确将利得和损失作为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子要素.在利润表中,利得和损失虽然
是构成了企业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但是却是将其与企业的营业利润分离开来.在资产负债表中,利得和损失与企业的留存收益区分开.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我们可以发现利得与收入、损失和费用的定义非常相似:
1.利得、损失强调的是”非”日常活动,而收入、费用则是产生于日常活动;
2.利得、损失强调得是”净流入”“净流出”的概念,收入、费用强调的是”总”流入、”总”流出的概念.
所谓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
相关的活动.经常性活动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
利得和损失的含义
![利得和损失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c07810d4c1c708a1284a4424.png)
利得和损失的含义利得和损失很多人不是很理解,也有不少学员问过类似的问题,在此做一下简单的总结:利得和损失的定义: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我们可以发现利得与收入、损失和费用的定义非常相似: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但是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是收入和费用是企业的日常活动形成的,而利得和损失是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利得或损失具体会涉及到非常多的业务: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包括的业务有:盘亏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盈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等。
一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常见的业务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权益变动时投资方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例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得和损失一定会影响所有者权益B.利得和损失一定会影响当期损益C.损失一定计入当期损益,利得一定计入所有者权益D.损失一定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利得一定计入当期损益【答案】A【解析】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最终也会影响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所以A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第04讲_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2)
![第04讲_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2)](https://img.taocdn.com/s3/m/9e362badf61fb7360a4c654c.png)
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一)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二)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入应当在企业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
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一是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二是该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相关的权利和义务;三是该合同有明确的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相关的支付条款;四是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五是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要素收入定义的是()。
A.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收入B.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C.转让固定资产净收益D.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答案】A【解析】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属于日常活动,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中,符合收入的定义: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和转让固定资产净收益不属于日常活动,计入资产处置损益,不符合收入定义: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不属于企业的收入核算的内容。
五、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一)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二)费用的确认条件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费用定义外,还应当满足严格的条件,即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因此,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例题•多选题】关于会计要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收入与费用的区分收入是经济利益的增加费用是经济利益的减少
![收入与费用的区分收入是经济利益的增加费用是经济利益的减少](https://img.taocdn.com/s3/m/74dc7f1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3.png)
收入与费用的区分收入是经济利益的增加费用是经济利益的减少收入与费用的区分收入是经济利益的增加,费用是经济利益的减少。
在财务管理中,准确地区分和记录收入和费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收入和费用的区分,并介绍如何正确处理和记录它们。
一、按经济主体的角度区分从经济主体角度来看,收入主要指企业或个人获取的货币或货币等值物资。
这些物资可以是来自产品销售、服务提供、投资回报等。
例如,企业销售产品所得的货款、个人获得的工资收入等都属于收入的范畴。
而费用则是经济主体为获取收入所支出的成本或费用。
它包括企业的生产成本、员工的工资、租赁费用、广告宣传费用等。
在个人层面,教育费用、医疗费用、日常生活开支等也可以归类为费用。
二、按财务会计核算的角度区分从财务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收入和费用是独立的会计科目。
收入通常被列为损益类科目,直接影响盈利状况。
而费用则被列为成本类科目或期间费用类科目,用于计算和核算盈利状况。
在财务报表中,企业会将收入和费用分别列示,通过收入表和费用表清晰地呈现。
收入表体现了企业的销售收入、其他收入等项,而费用表则展示了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损失等。
三、按时间发生的角度区分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收入和费用可以分为已实现收入/费用和未实现收入/费用。
已实现收入/费用是指已经发生且已经确认的收入/费用,可以明确计量和核算。
未实现收入/费用则是指尚未发生或尚未确认的收入/费用,无法进行具体计量和核算。
例如,企业向客户销售产品并收到货款,这部分货款属于已实现收入;而企业已购买商品,但尚未销售出去,这部分商品成本属于已实现费用。
相反,企业已收到客户的预付款,但尚未提供相应产品,这部分预付款属于未实现收入;企业已获得租赁场地,但尚未使用,这部分租赁费用属于未实现费用。
四、正确处理与记录收入和费用为了准确处理和记录收入和费用,企业和个人应遵循一些原则和方法:1. 会计准则遵循原则:按照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正确分类和核算收入和费用,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利得与收入,损失与费用
![利得与收入,损失与费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4763bd69dc5022aaea00cf.png)
利得与收入的区别
界定
案例
利得 (非日
常活动) 影响损益的利得,
即“营业外收入”
①处置固定资产形成的收益;
②处置无形资产所有权形成的收益;
③罚款收入、盘盈固定资产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
权益的利得
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
②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权益变动造成的
投资价值增值;
③自用房地产、存货转为公允模式的投资
性房地产形成的增值;
④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形成的增值等。
收入
纳入营业利润范
畴的经济利益流
入
①主营业务收入;
②其他业务收入; ③投资收益; ④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⑤财务收益等。
损失与费用的区别
界定案例
损失影响损益的损失,即“营业
外支出”
①处置固定资产形成的损失;
②处置无形资产所有权形成的损失;
③罚没支出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
失
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暂时减值;
②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权益变动造成的投
资价值减值;
③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形成的减值等。
费用纳入营业利润范畴的经济
利益流出
①主营业务成本;
②其他业务成本;
③营业税金及附加;
④管理费用;
⑤财务费用;
⑥销售费用;
⑦资产减值损失;
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⑨投资损失等。
第一章重点:四
1.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务应用;
2.资产、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实务辨认;
3.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
4.会计要素变动的实务辨认。
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收益的不同方面
![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收益的不同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277ac030580216fc710afd03.png)
于负债是企业的一种义务 , 以它会导致企业经济 所 利 益 的流 出 , 由资产 和 负债 共 同形 成 的滞 留在 企 业 中的经济利益 , 是企业所享有 的剩余权益。因此 , 资 产、 负债和所有者权 益就构成 了企业在某一 时点上
经 济利 益 的平衡 。
企 业 经 营 活动 并 不 是 静 止 的 , 业 的 资金 运 动 企 是川 流 不息 的。按 照 马克 思 理 论 , 资本 最 初 表 现 为
“ 真实 的收 益 ” 企 业 所 有 利 益 相 关 者 都 期 望 是
的。但 什 么才 是真 实 的收 益 , 济 学 与 会 计 学 有 不 经 同的 看 法 。 经 济 学 认 为 收 益 的 本 质 是 “ 富 的 增 财 加 ”, 收益 是 伴 随 着 未 来 服 务 的 现 时 价 值 的增 加 而
内, 从所 有 者 以外 的交 易 以 及其 他 事 项 和 情 况 中所
产生的某一主体权益的权益变动。国际会计准则委
员 会则 直接 采用 了“ 收益 ” 的概 念 , 为 收 益 是 指 会 认 计 期 间 内经 济利 益 的增 加 。我 国 2 0 06年《 业 会计 企
准则》 中规定 :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 的净额 , 直 接 计入 当期 利 润 的利得 和损 失 。 二、 收入 与 利得— — 企 业经 济 利益 的流 入
常发 生 的交 易 或 事项 要 在 收益 中反 映 , 会 误 导 投 将 资人 。 因此 , 益 只 能 反 映 企 业 正 常 经 营 下 的收 入 收
试析新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
![试析新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https://img.taocdn.com/s3/m/cfd7fc3983c4bb4cf7ecd186.png)
试析新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陈继初摘 要:新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引进了“利得”与“损失”概念,这是值得关注的。
本文在介绍了它们的含义、内容后,分析了它们分别和“收入”与“费用”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利得;损失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7-059-02作 者: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会计系副教授;湖南,长沙, 410205一、新会计准则中的“利得”、“损失”的含义、内容新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引入了“利得”和“损失”概念,这是值得关注的。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而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得和损失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或者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最终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者流出。
根据利得和损失的性质及其影响,基本准则又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形成的部分、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部分、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部分、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形成的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现金流量套期中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属于有效套期部分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其中,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