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学习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合集下载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继续教育慢性鼻一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由于慢性鼻一鼻窦炎(也称慢性鼻窦炎,chronicrhinosinusitis,CRS)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结论尚不十分清晰,在诊断定义、分型及选择治疗方案等方面尚存有争议。

近年来,以欧美为主的学者们相继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鼻一鼻窦炎诊疗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这些指导性文件的出台,反映了各国学者们对慢性鼻-鼻窦炎诊疗研究的重视。

1997年制定的海口标准对我国开展鼻内镜外科手术、评价手术后疗效、进行学术交流等均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为尽可能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国际通行惯例接轨,制定、修改并不断完善适合国情的慢性鼻一鼻窦炎诊疗指南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慢性鼻一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起草过程中参照了国际现有指南性文件,并基于我国国情特点,遵循了“宜简不宜繁,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同时兼顾了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及具有临床可操作性的实际情况。

为了使本指南更科学、合理和具有实用性,编辑部还组织了专家在全国部分城市巡讲,充分征求了各地同道们的意见,使之趋于完善。

本指南适用于成人慢性鼻-鼻窦炎。

慢性鼻一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超过12周,症状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

1.慢性鼻一鼻窦炎(不伴鼻息肉)2.慢性鼻一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注:鼻息肉发生机制至今不清,研究显示,鼻息肉有其相对独立的特征。

因此,本指南的分类并不意味着慢性鼻一鼻窦炎与鼻息肉在发展阶段上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诊断时以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中主要症状中的鼻塞和黏性脓性鼻涕必具其一。

二.检查1.鼻腔检查: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脓性分泌物,中鼻道黏膜充血、水肿或有鼻息肉。

2.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黏膜病变。

三,病情严重度判定按照视觉模拟量表(visuaIanaloguescale,VAS)将病情分为:轻度0~3,中度>3~7,重度>7~10。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头痛
慢性鼻窦炎可能引起头痛,多为钝 痛或隐痛,有时也可表现为搏动性 疼痛。
嗅觉障碍
慢性鼻窦炎可能导致嗅觉障碍,表 现为嗅觉减退或消失。
次要症状
01
02
03
咳嗽
耳鸣
视力障碍
慢性鼻窦炎可能导致咳嗽,多为黏液性或 黏脓性痰。
慢性鼻窦炎可能导致耳鸣,多为低音调耳 鸣。
慢性鼻窦炎可能引起视力障碍,如视力模 糊、视力下降等。
并发症表现
01
02
03
急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可能急性发作 ,出现高热、头痛、流脓 涕等症状。
鼻息肉
慢性鼻窦炎可能导致鼻息 肉,表现为鼻腔内出现荔 枝肉样起鼻窦 囊肿,表现为鼻腔内出现 球形囊肿。
03
检查和诊断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MRI检查
X线鼻窦拍片可以显示鼻窦腔内有无 积液、息肉等病变,为慢性鼻窦炎的 诊断提供参考。
免疫治疗
01
免疫调节剂
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 胸腺肽等,增强机体免疫力,
降低鼻窦炎的复发率。
对于伴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等
,控制过敏症状。
02
免疫抑制剂
05
慢性鼻窦炎的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总结词
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预防慢性鼻窦炎的发生。
详细描述
鼻内窥镜检查
通过插入鼻腔的细长镜子,可以 观察鼻腔深部的黏膜、鼻道、鼻 窦口等部位,发现病变并进行活 组织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慢性鼻窦炎患者可能会出 现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 粒细胞比例增加等炎症表 现。
血清学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 抗体,可以辅助诊断慢性 鼻窦炎的病因,如细菌、 真菌等感染。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临床诊疗指南一、慢性上颌窦炎慢性上颌窦炎是上颌窦黏膜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常继发于急性鼻窦炎。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常见的有头昏、易倦、精神抑郁、萎靡不振、食欲缺乏、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症状,少数病例可有持续低热。

分泌物可自后鼻孔倒流。

2.局部症状主要有鼻部症状,局部疼痛和头痛及其他症状。

(1)鼻部症状:包括流脓涕、鼻塞及嗅觉障碍等症状。

①流脓涕:多为黏脓性或脓性涕,白色或黄色,量多少不一,与患者体位有关。

②鼻塞:鼻甲黏膜慢性充血、肿胀,息肉样变性,鼻息肉形成,分泌物过多或过稠,鼻腔解剖变异等,均可致鼻塞。

③嗅觉障碍:多表现为嗅觉减退、迟钝、失嗅等,多为暂时性症状,少数为永久性。

(2)头痛:部分患者有头痛,常表现为头部沉重压迫感、钝痛或闷胀痛,头痛的时间、性质及部位与急性上颌窦炎近似,但较急性上颌窦炎稍轻。

【诊断要点】1.病史包括发病情况、诱因、鼻塞、脓涕及头痛特点。

2.局部检查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查提示鼻黏膜慢性充血、肿胀或肥厚,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变窄、黏膜水肿或有息肉生成。

中鼻道黄脓涕;上颌窦前壁压痛。

3.影像学检查鼻窦X线摄片显示上颌窦密度增髙;CT 扫描显示上颌窦软组织影,提示黏膜组织增厚,部分患者上颌窦内有积液征。

4.其他检查上颌窦穿刺冲洗有脓。

【治疗方案及原则】1.保守疗法:(1)全身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只有在有急性发作征象者或有化脓性并发症的时候才给予全身应用抗生素,也可辅以中成药。

(2)局部类固醇:收缩肿胀的黏膜、抗炎抗水肿,以利于鼻窦通气和引流。

(3)黏液促排剂:稀释鼻涕和促进其排出,并有利于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恢复。

(4)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多次反复穿刺冲洗(每周1〜2次,使上颌窦腔内的分泌物排出,窦口通畅,鼻通气改善,鼻涕减少。

窦内还可灌入抗生素、酶类及激素等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5)负压置换法:用负压吸引法使鼻腔和鼻窦内压力交替改变而使药液进入鼻窦。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联合发布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9 年2月药物治疗一、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水肿和免疫抑制作用,是 CRS 药物治疗体系中最重要的药物,主要包括全身(口服)和局部(鼻用)两种用药方式。

(一)鼻用糖皮质激素临床推荐鼻用糖皮质激素作为CRS的一线首选治疗药物,疗程不少于 12周。

大量随机对照研究和 Meta分析表明,CRS患者术前应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症状,减少手术出血;术后应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复发。

鼻用糖皮质激素一般每天使用1~2次,每侧鼻腔至少100 μg,需长期持续用药(>12周)以维持疗效。

术后患者通常在第一次清理术腔后开始用药,根据术腔恢复情况,持续用药3~6个月。

除鼻喷雾剂外,鼻用滴剂、鼻腔冲洗和雾化吸入等其他糖皮质激素局部给药方式也有在临床应用的文献报道。

鼻用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局部不良反应包括鼻出血、鼻中隔穿孔、鼻干、鼻烧灼感和刺激感等,但发生率低,与安慰剂比较无显著差异。

目前尚无证据支持鼻用糖皮质激素有增加白内障、青光眼和升高眼内压的风险。

对合并哮喘的患者联合应用鼻喷和吸入糖皮质激素未见全身不良反应。

(二)口服糖皮质激素临床仅推荐对 CRSwNP患者,尤其是严重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可给予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可迅速缩小鼻息肉体积,缓解临床症状,亦称“药物性息肉切除”。

但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CRSwNP的临床疗效难以维持,可导致息肉复发。

不建议对CRSsNP 患者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不推荐静脉或鼻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CRS。

口服糖皮质激素分为短疗程和序贯疗法两种方式:(1)短疗程:剂量相当于泼尼松0.5~1.0 mg/(kg·d)或15~30 mg/d,晨起空腹顿服,疗程10~14 d,无需逐渐减量,可直接停药。

儿童鼻窦炎诊治指南

儿童鼻窦炎诊治指南

儿童鼻窦炎诊治指南诊断:1.儿童鼻窦炎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

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性鼻塞、黏膜性分泌物、面痛或头痛等;体征包括:鼻腔或鼻窦触痛、黏膜水肿等。

2.如果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则可能为慢性鼻窦炎,需要进一步检查(如鼻内窥镜、X线或CT检查)来明确诊断。

治疗:1.对于急性鼻窦炎,一般采取保守治疗为主。

包括鼻洗、脱敏、鼻腔清理等措施,可以缓解鼻塞和改善炎症。

2.对于症状较重的患儿,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对于复发性鼻窦炎或慢性鼻窦炎,需要综合各种治疗手段进行干预。

如免疫调节治疗、手术等。

预防:1.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免疫力,可以减少感染机会。

2.定期清洁室内空气,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3.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过敏反应引发的鼻窦炎。

4.鼻窦炎症状较重者,应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除了诊治指南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鼻窦炎治疗措施:药物治疗:1.抗生素: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

常用的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2.鼻用激素:有助于减少鼻腔黏膜水肿,改善炎症。

如氟替卡松鼻喷雾等。

3.鼻用抗组胺药:适用于过敏性鼻窦炎患者,有助于减少鼻腔症状。

如氯雷他定鼻喷雾等。

4.鼻用盐水冲洗:通过鼻腔洗涤,可以清除鼻腔分泌物,减少炎症。

手术治疗:1.鼻窦穿刺引流术:适用于鼻窦脓液积聚严重、经药物治疗无效患者。

2.鼻窦切除术:适用于严重慢性鼻窦炎,鼻窦多发息肉或化脓性鼻窦炎的患者。

通过手术切除鼻窦异常组织,清除炎症。

对于儿童鼻窦炎的治疗,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其副作用和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

对于复发性和慢性鼻窦炎患者,应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家长也需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定期更换床单、避免接触病毒和细菌等,以减少感染机会。

总之,儿童鼻窦炎的诊治指南主要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主要采取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

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

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

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注:该《指南》系初稿,正式的版本将有望近期在权威杂志刊登。

以杂志刊登的指南为准。

一、临床诊断慢性鼻—鼻窦炎是指鼻与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12周,症状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

二、临床分类1 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2 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注:鼻息肉发生机制至今不清,研究显示,鼻息肉有其相对独立特征。

因此,本指南的分类并不意味着慢性鼻—鼻窦炎与鼻息肉在发展阶段上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三、诊断(一)症状1 主要症状:鼻塞,黏脓性鼻涕。

2 次要症状: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诊断时以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中主要症状中鼻塞和黏脓性鼻涕必具其一。

(二)检查1 鼻腔检查: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脓性分泌物,中鼻道黏膜充血、水肿或有鼻息肉。

2 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道黏膜病变。

(三)病情严重度判定按照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将病情分为:轻度0~3,中度﹥3~7,重度﹥7~10。

见附件1。

四、药物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类:1 抗炎药物(1)糖皮质激素(2)大环内酯类(14元环)2 抗菌药物3 减充血剂4 抗组胺药5 黏液促排剂6 中药7 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2%~3%)五、手术治疗1 手术适应症:慢性鼻—鼻窦炎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手术治疗:(1)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明显解剖学异常;(2)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鼻息肉;(3)经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

慢性鼻鼻窦炎诊治及预后讲课文档

慢性鼻鼻窦炎诊治及预后讲课文档
第三页,共22页。
诊断
(一)症状 • 1.主要症状;鼻塞,粘脓性鼻涕。 • 2.次要症状: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视觉功能障碍。 • 3.全身症状:精神不振,易倦,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注
意力不集中。
• 诊断时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中主要症 状中鼻塞和黏脓性鼻涕必具其一。
第四页,共22页。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值正常、变应原检测阴性的非变应性慢性鼻-鼻窦炎的
患者,常规剂量的1/2,不少于12周。
• 注:鼻内镜手术后不常规使用,但如术后4周持续粘 膜充血、肿胀、脓性分泌物。可考虑使用
第九页,共22页。
慢性鼻窦炎-细菌感染-抗生素?
• CRS和健康对照组鼻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
• 没有明确证据表明短期抗生素治疗CRS的疗效。
2.对感染和变应性因素的评价。 3.对伴发疾病和慢性鼻窦炎相互关联的评价。
第六页,共22页。
药物治疗
• 一、抗炎药物 • 二、 抗菌药物 • 三、粘液溶解促排剂
• 四 、抗过敏药物
• 五、中药 • 六、减充血剂 • 七、鼻腔冲洗
第七页,共22页。
抗炎药物
• 1.糖皮质激素
①.鼻喷激素:抗炎、抗水肿作用,疗程12
• 1.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 • 2.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CRSwNP
• 慢性鼻窦炎分成伴有或者不伴有鼻息肉两个类型,伴有和 不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的病理本质均是鼻腔鼻窦粘膜
的慢性炎症,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鼻窦炎和鼻息肉是两个不同 疾病。但从临床治疗的角度考虑,其治疗的策略有所不同。
诊断
• (二)检查
• 1.内镜检查: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脓性分泌物 ,中鼻道粘膜充血、水肿或有鼻息肉。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切诺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切诺
2、手术后局部处理时间:术后定期进行术腔清理,1~2周 后根据术腔恢复情况确定随访处理间隔时间,持续3~6 个月;
3、手术后药物治疗与上述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治疗的原则 相同,抗炎性反应用药不少于12周。
黏液促排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主要成份植物来源及药理作用
桉油精: 桃金娘科桉属植物 解热、抗炎、抗菌、平喘、镇痛;
慢性鼻炎-鼻窦炎
用法:每次1粒,每天3次 推荐疗程:不少于12周
急性鼻炎-鼻窦炎
用法:每次1粒,每天4次 推荐疗程:不少于4周
围手术期推荐用法
术前一周开始服用 每天3次,每次1粒 术后 每天3次,每次1粒,疗程不少于12周
慢性鼻-鼻窦炎治疗基础用药
黏液促排剂向您推荐使用
患 者
桉柠蒎油组
桉柠蒎-FESS手术的围手术期药
手术前
抗生素 激素、抗组胺药物 黏液促排药 鼻腔清洗
手术中
粘膜取舍判断 粘膜取舍的操作
技巧
手术后
抗生素 激素、抗组胺药物
黏液促排药
鼻腔清洗
围手术期主要内容
粘液促排药:清洁术腔;促进术腔内分泌物的排出和粘膜纤 毛系统功能的改善起了积极的作用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临床推荐用法
18—19分钟后
德国、柏林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以及柏林核医学中心联合完成的实验
上标 颌记 窦物 窦到 口达
到 达 鼻 咽 部 尾 部
窦 口 及 漏 斗 处
标 记 物 穿 过
研究结论
黏液促排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快速提高上呼吸道黏液纤毛清除速率(MCT), 促进黏液排出 ▲有效恢复黏液纤毛清除系统功能
Cmax(ng/ml) Tmax(hr) T1/2(hr)
生物利用度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慢性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导致的临床疾病。

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见于鼻腔的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

诊断慢性鼻窦炎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评估。

患者常常出现长期鼻塞、黏液分泌物增多、嗅觉丧失等症状,鼻腔内有异味以及头痛、牙痛等表现。

医生可以通过询问病史,仔细观察鼻腔内部的情况以及鼻窦CT等检查来评估患者是否患有慢性鼻窦炎。

除了临床表现外,医生还可以通过采取鼻腔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来明确病原体。

这项检查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治疗。

一旦确诊慢性鼻窦炎,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炎症、改善鼻窦引流和恢复鼻腔功能。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类固醇、抗过敏药物等。

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类固醇则可以减轻黏膜炎症反应。

抗过敏药物可以缓解鼻腔过敏炎症,减少黏液分泌物。

物理疗法包括鼻腔冲洗和鼻窦引流术。

鼻腔冲洗是通过盐水冲洗鼻腔,清除黏膜上的病原体和分泌物。

鼻窦引流术是一种通过清除阻塞鼻窦出口的手术,提高鼻窦引流的方法。

如果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无效,或者患者存在鼻窦结构异常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扩大鼻窦出口、清除鼻窦内的病变组织,并修复鼻腔解剖结构。

慢性鼻窦炎的预防也非常重要。

首先,保持良好的鼻腔卫生习惯,如经常清洗鼻腔、保持鼻腔湿润等。

其次,避免过度使用鼻腔喷雾剂和过度清洗鼻腔,以免引起黏膜损伤和细菌感染。

此外,加强免疫力、避免过敏原等也有助于预防慢性鼻窦炎的发生。

总之,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辅以适当的检查。

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预防慢性鼻窦炎也是重要的措施,需要通过良好的鼻腔卫生和个人习惯来实施。

慢性鼻鼻窦炎治疗指南

慢性鼻鼻窦炎治疗指南

对中国鼻内镜外科技术推广普 及和规范化治疗起重要作用
修订(2012“昆明”)
中国慢性鼻-鼻窦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
慢性鼻-鼻窦炎
➢ 临床定义: 慢性鼻-鼻窦炎是指鼻窦与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 病程超过12周
➢ 临床分类: 慢性鼻-鼻窦炎临床上可以分为两型: ‒ 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 CRSsNP)
慢性鼻-鼻窦炎规范化诊疗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2年、昆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背景
➢ 慢性鼻-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的鼻腔、鼻窦慢性炎性疾病 多因素相关的症候群 病理生理机制复杂 诊断治疗具有挑战性
现代鼻内镜外科技术提高诊治水平
1995“广州标准”
1997“海口标准”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08“南昌”)
能想到的最严重的困扰
–重度8-10
Note:为患者对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观评价。在评价整体严重 程度时,要求患者根据问题在VAS标尺上标出
诊断 - 病性评估 - 客观
➢ 鼻腔鼻窦解剖学变异评估 ➢ 感染和变应性因素的评价 ➢ 伴发疾病相关的评价 ➢ 病变范围的评估
主要根据鼻窦CT扫描 ‒ 推荐使用Lund-Mackay评分(详见图1)
Thank You!
每侧总分
评分标准:①鼻窦:0=无异常,1=部分浑浊, 2=全部浑浊;②窦口鼻道复24分。
总分
评分标准:①息肉:0=无息肉,1=息肉仅在中鼻道,2= 息肉超出中鼻道;②水肿:0=无,1=轻度,2=严重;③ 鼻漏:0=无,1=清亮、稀薄鼻漏,2=黏稠、脓性鼻漏; ④瘢痕:0=无,1=轻,2=重(仅用于手术疗效评定); ⑤结痂:0=无,1=轻,2=重(仅用于手术疗效评定); ⑥每侧0~10分,总分0~20分。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南学习共21页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南学习共21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南学 习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经肝代谢、胆汁排出,胆汁浓度高, 有肝肠循环,5%原型药物由尿排出。
LOGO
抗菌作用
❖红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而更广
另外对百日咳杆菌、流感杆菌、肺炎军团菌、 弯曲杆菌、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立克 次体有效。
❖作用机制:与敏感菌的核蛋白体50s亚基结 合,抑制转肽酶,阻止肽链延长,从而抑制 菌体蛋白质的合成。
诊断
LOGO
症状: •主要症状
鼻塞,黏性、脓性 鼻涕
•次要症状
头面部胀痛,嗅觉 减退或消失。
诊断时以上述两种 或两种以上相关症 状为依据,其中主 要症状中的鼻塞, 黏性、脓性鼻涕必
具其一。
无困扰
Diagnose
症状 检查
病情严 重度判定
视觉模拟量表
检查 •鼻腔检查
来源于中鼻道、嗅 裂的黏脓性分泌物 ,中鼻道黏膜充血 。水肿或有息肉。
体的作用尤其突出。 1. 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耳
鼻咽喉等部位感染 2.耐酸、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高、t1/2延长 3.对儿童耐受好
LOGO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和克林霉素(clindamycin) 抗菌作用:抗G+菌、厌氧菌,抑菌药 作用机制: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
LOGO
人工半合成品的主要特点
罗红霉素:对支原体、衣原体作用较强, 阿奇霉素:支原体作用最强, 克拉霉素: 对G+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
体的作用尤其突出。 1. 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耳
鼻咽喉等部位感染 2.耐酸、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高、t1/2延长 3.对儿童耐受好
LOGO
LOGO
课后思考题
❖简述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 ❖说出半合成红霉素的作用特点? ❖简述林可霉素类的主要用途与不良反应?
LOGO
LOGO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天然品:主要有红霉素、麦白霉素、螺旋 霉素,麦迪霉素。抗菌谱较窄;对胃酸不 稳定;血药浓度低;主要胆汁排泄
❖部分合成品: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 霉素。对胃酸稳定;血药浓度高,组织渗 透好;半衰期延长;抗菌谱更宽而作用增 强;不良反应较天然品少。
LOGO
红霉素 erythromycin
主要内容
1
临床定义
2
临床分类
3
诊断
4
药物治疗
5
手术治疗
6
疗效评估
LOGO
LOGO
临床定义
慢性鼻-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粘膜的 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超过12周,症状 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
LOGO
Classify
临床分类
慢性鼻-鼻窦炎
(不伴鼻息肉)
慢性鼻-鼻窦炎
(伴鼻息肉)
LOGO
备注:鼻息肉发生机制至今不清, 研究显示,鼻息肉有其相对独立的特 征。因此,本指南分类并不意味着慢 性鼻-鼻窦炎与鼻息肉在发展上存在 必然的因果关系。
❖作用机制:与敏感菌的核蛋白体50s亚基结 合,抑制转肽酶,阻止肽链延长,从而抑制 菌体蛋白质的合成。
❖易产生抗药性。
LOGO
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的严重感染和对青霉素过敏患者
❖2.肺炎军团菌引起的肺炎
❖3.白喉带菌者、百日咳
❖4.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如婴儿衣原体 肺炎、新生儿衣原体眼炎等
❖ 它们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但抗菌强度较弱。 红霉素不耐酸,口服制剂有三种:
1.肠衣片,在十二指肠溶出吸收。 2.无味红霉素系红霉素丙酸酯的十二烷基硫酸盐,
对酸稳定,口服吸收较其他制剂好,无味,可供 儿童患者服用。 3.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等酯化红霉素 碱在体内释出酯和游离碱两部分。 4.注射剂为乳糖酸红霉素粉针剂 ❖ 吸收后在体内分布广,由肝代谢,胆汁排泄,少 量由尿排泄。。
对酸稳定,口服吸收较其他制剂好,无味,可供 儿童患者服用。 3.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等酯化红霉素 碱在体内释出酯和游离碱两部分。 4.注射剂为乳糖酸红霉素粉针剂 ❖ 吸收后在体内分布广,由肝代谢,胆汁排泄,少 量由尿排泄。。
LOGO
体内过程
❖红霉素不耐酸,口服需用肠溶片
❖体内分布广,但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手术后药物治疗与 上述慢性鼻-鼻窦 炎药物治疗的原则 相同,抗炎性反应 用药不少于12周。
LOGO
疗效评估
疗效评估
主观评估
生存质量评估
客观评估
Lund-kennedy评分法
鼻内镜检查量化评估表
LOGO
特征 息肉 水肿 鼻漏 瘢痕 结痂 总分
侧别
基线
3个月 6个月
1年










*注:评分标准:1)息肉:0=无息肉,1=息肉仅在中鼻道,2=息肉超出中鼻道;2)水肿:0= 无,1=轻度,2=严重3)鼻漏: 0=无,1=轻度,2=严重4)瘢痕: 0=无,1=轻度,2=严重5) 结痂: 0=无,1=轻度,2=严重6)结痂:0=无,1=轻度,2=严重
❖易产生抗药性。
LOGO
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的严重感染和对青霉素过敏患者
❖2.肺炎军团菌引起的肺炎
❖3.白喉带菌者、百日咳
❖4.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如婴儿衣原体 肺炎、新生儿衣原体眼炎等
❖5.弯曲杆菌感染
LOGO
不良反应

❖ 1.局部剌激:胃肠道反应,较常见。不宜肌注, 静脉用药可致静脉炎。故静脉滴注浓度不超过 0.1%。
质合成。不与红霉素合用。
在骨髓腔
临床用途:急慢性敏感菌引起的骨、关节感浓染度高 需、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不良反应:胃肠反应、伪膜性肠炎
LOGO
课后思考题
❖简述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 ❖说出半合成红霉素的作用特点? ❖简述林可霉素类的主要用途与不良反应?
LOGO
LOGO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邵阳医专药理教研室 周效思
LOGO
中制华定耳者鼻:咽中喉华头医颈学外会科耳T杂h鼻e志喉E2n头0d0颈9年外1科月学第会44鼻卷科第学1期组
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
LOGO
LOGO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邵阳医专药理教研室 周效思
LOGO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天然品:主要有红霉素、麦白霉素、螺旋 霉素,麦迪霉素。抗菌谱较窄;对胃酸不 稳定;血药浓度低;主要胆汁排泄
❖5.弯曲杆菌感染
LOGO
不良反应
❖ 1.局部剌激:胃肠道反应,较常见。不宜肌注, 静脉用药可致静脉炎。故静脉滴注浓度不超过 0.1%。
❖ 2.肝损害:尤其是酯化红霉素,可致肝肿大,黄疸 和转氨酶升高,孕妇及肝脏疾病者不宜用,婴 幼儿慎用。
❖3. 耳毒性:>4g/日易发生,用药后1—2周。
❖ 4.心脏毒性:心律失常,可出现晕厥或猝死, 静滴速度过快时易发生。
❖部分合成品: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 霉素。对胃酸稳定;血药浓度高,组织渗 透好;半衰期延长;抗菌谱更宽而作用增 强;不良反应较天然品少。
LOGO
红霉素 erythromycin
❖ 它们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但抗菌强度较弱。 红霉素不耐酸,口服制剂有三种:
1.肠衣片,在十二指肠溶出吸收。 2.无味红霉素系红霉素丙酸酯的十二烷基硫酸盐,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显示窦口鼻 道复合体或鼻窦黏
膜病变
能想到的最严重的困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LOGO
药物治疗
抗炎药物 抗菌药物 减充血剂
Treatment
黏液促排剂 全身抗组胺药
中药
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 用于鼻腔冲洗
LOGO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
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 窦引流的明显解剖异常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和克林霉素(clindamycin) 抗菌作用:抗G+菌、厌氧菌,抑菌药 作用机制: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
质合成。不与红霉素合用。
在骨髓腔
临床用途:急慢性敏感菌引起的骨、关节感浓染度高 需、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不良反应:胃肠反应、伪膜性肠炎
LOGO
鼻-鼻窦炎最新指南 指南学习
LOGO
慢性鼻-鼻窦炎 诊断和治疗指南
2008年,南昌
前言
LOGO
由于慢性鼻-鼻窦炎的病因学和发病机 制的研究结论尚不十分清晰,在诊断定义、 分型和选择治疗方案等方面尚存有争议。为 尽可能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国际通行惯 例接轨,制定、修改并不断完善适合国情的 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是十分必要的。
LOGO
体内过程
❖红霉素不耐酸,口服需用肠溶片
❖体内分布广,但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主要经肝代谢、胆汁排出,胆汁浓度高, 有肝肠循环,5%原型药物由尿排出。
LOGO
抗菌作用
❖红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而更广
另外对百日咳杆菌、流感杆菌、肺炎军团菌、 弯曲杆菌、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立克 次体有效。
❖ 2.肝损害:尤其是酯化红霉素,可致肝肿大,黄疸 和转氨酶升高,孕妇及肝脏疾病者不宜用,婴 幼儿慎用。
❖3. 耳毒性:>4g/日易发生,用药后1—2周。
❖ 4.心脏毒性:心律失常,可出现晕厥或猝死, 静滴速度过快时易发生。
LOGO
人工半合成品的主要特点
罗红霉素:对支原体、衣原体作用较强, 阿奇霉素:支原体作用最强, 克拉霉素: 对G+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
Lund-Mackay评分法
LOGO
鼻窦CT扫描结果量化评估表
鼻窦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