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 - 中国海洋大学

合集下载

利用Argo数据计算吕宋海峡以东海域水文特性参数和流场

利用Argo数据计算吕宋海峡以东海域水文特性参数和流场

利用Argo数据计算吕宋海峡以东海域水文特性参数和流场何建玲;蔡树群【摘要】利用2006年Argo浮标资料分析吕宋海峡以东海域水团季节特性和混合层的月平均变化规律;并分别利用Argo多年季节平均资料与2006年资料,以秋季为例,基于P矢量方法计算该区域流场;同时考虑风生流的影响,将所得结果分别与利用Levitus和高度计资料计算的流场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水团特性季节变化不明显,春冬季表层水团与夏秋季比较表现为低温高盐;次表层、中层和深层季节变化不大;混合层深度明显表现为冬季最深、夏季最浅的季节性变化。

利用2002—2009年Argo季节平均资料基于P矢量方法能得到地转流场的基本结构,与Levitus资料的计算结果相比较,除可以反映黑潮,还可以反映一些涡旋结构;利用2006年秋季Argo资料计算流场与高度计资料计算的地转流场比较,其流场结构位置吻合得比较好,但存在流速偏小等不足,这可能与Argo资料较少且分布不均以及插值误差等有关,但其可以获得流场的三维结构,而利用高度计资料计算只能得到表层流场结构。

【期刊名称】《热带海洋学报》【年(卷),期】2012(031)001【总页数】10页(P18-27)【关键词】Argo;水团分析;混合层深度;P矢量方法;吕宋海峡;流场【作者】何建玲;蔡树群【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国际Argo计划由美国、日本等国提出, 于2000年正式启动。

截止2010年1月, 全球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 Argo浮标的布放, 共投放浮标6623个, 其中目前仍在海上正常工作的浮标 2941个, 获取了约 50余万条海洋剖面资料, 建立了全球、区域和国家的三级资料管理中心, 实现Argo资料的全球共享[1]。

Argo浮标设计的工作流程为: 浮标被投入海后先自动下潜至预先设定的漂流深度(约1000m), 漂流约8—10d后自动潜到2000m深度,然后自动上升至海面, 并进行温度、盐度的剖面测量, 这大约需要 10h, 到达海面后, 将数据通过Argos卫星系统传给用户, 完成一次观测。

南海北部次表层高盐水的季节变化及其与西北太平洋环流的关系

南海北部次表层高盐水的季节变化及其与西北太平洋环流的关系

南海北部次表层高盐水的季节变化及其与西北太平洋环流的关系王爱梅;杜岩;庄伟;王发云;齐义泉【期刊名称】《热带海洋学报》【年(卷),期】2014(33)6【摘要】次表层高盐水(>34.68‰)作为北太平洋热带水(NPTW)的示踪,可用来研究黑潮入侵,了解南海与太平洋的水体交换。

文章利用基于高分辨率混合坐标海洋模式(HYCOM)的海洋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南海北部次表层高盐水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模拟结果显示,南海北部高盐水位于100~200m水深,最西可达111°E,其体积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12月达到极大值,6月达到极小值。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其季节变化主要受低纬度西北太平洋大尺度环流的调制,与北赤道流分叉点位置的季节变化(1月到达最北端、6月到达最南端)呈现很好的相关性。

受太平洋大尺度风场的影响,北赤道流分叉点上半年(下半年)向南(北)移动,导致黑潮输运增强(减弱),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的盐通量减少(增加),从而使南海次表层高盐水的盐度降低(升高)。

吕宋海峡断面的流速和盐通量分布特征显示,西太平洋高盐水主要通过吕宋海峡中部(20°~21°18¢N)进入南海北部。

%Subsurface high salinity (>34.68‰) is often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the North Pacific Tropical Water (NPTW). It is also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the Kuroshio intrusion into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t is used here to investigate water exchange between the SCS and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Using high-resolution 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 (HYCOM) global assimilation data, we investigate seasonal variation of subsurface high salinity water in the northern SCS and theinfluence from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obviously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subsurface high salinity water at about 100~200 m depth, reaching as far west as 111°E in the northern SCS, and the salinity reaches its maximum (minimum) in December (June).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easonal change of high salinity water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large-scale circulation in the low latitude northwestern Pacific. The volume changes of the high salinity water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bifurcation latitude of the North Equatorial Current (NEC), which reaches <br> northernmost latitude in January and southernmost latitude in June. Due to the large-scale wind change in the Pacific, the Kuroshio transport strengthens (weakens) when the bifurcation latitude of the NEC shifts to the south (north) during the first (second) half year, the salinity flux diminishes (increases) from upper northwestern Pacific into the SCS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and the intrusion of the subsurface high salinity water in the northern SCS weakens (enhances). The velocity and salinity flux distribution in the Luzon Strait show that the high salinity water mainly enters the northern SCS between 20°~21°18¢N.【总页数】8页(P1-8)【作者】王爱梅;杜岩;庄伟;王发云;齐义泉【作者单位】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01;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01;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海口570125;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12【相关文献】1.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区次表层叶绿素极大值的季节变化特征 [J], 邢小罡;赵冬至;王林;樊伟2.南海北部次表层盐度的变化及其与北赤道流分叉点的关系 [J], 杨龙奇;许东峰;徐鸣泉;王俊;师鹏飞3.应用GHSOM网络分析南海北部表层环流模态与黑潮入侵 [J], 徐晓华;廖光洪;杨成浩;袁耀初;黄韦艮4.南海次表层和中层水团年平均和季节变化特征 [J], 刘长建;杜岩;张庆荣;王东晓5.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和广东旱涝 [J], 吴迪生;魏建苏;周水华;杨会;杨凡;黎广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令海表层营养盐水平输送的镭-228示踪

白令海表层营养盐水平输送的镭-228示踪

白令海表层营养盐水平输送的镭-228示踪邢娜;陈敏;黄奕普;邱雨生【摘要】Surface water in the Bering Sea was collected in July—September 1999 for 22BRa measurements and used as a tracer for the cross-shelf exchange of nutrients. The specific activity of surface 2eBRa ranges from below detection to 0.81 Bq/m3 , which is lower than that reported in the western shelves of the Arctic Ocea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228 Ra and 228 Ra/226 Ra)A. R. shows an increase from the central basin to the northeastern shel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228Ra/226 Ra)A.R. and salinity indic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Bering gyre, the Bering Slope Current and the Alaska Coastal Current on 228Ra and 228Ra/226Ra)A.R. Based on a one-dimensional steady state model of 228Ra, the horizontal eddy diffusion coefficie nt in study areas was calculated to be 1.9 × 108 m2/d. The horizontal exchange fluxes of nutrients from the central basin to the northeastern shelf were estimated by combining the horizontal eddy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spatial gradients of nutrients. The surface horizontal input of nitrate to the northeastern shelf only contributed a small fraction to the new produc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Bering Sea shelf waters,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other nutrient input pathways in supporting new production on the northeastern Bering shelf.%对白令海表层海水228 Ra的分析表明,白令海表层海水228Ra比活度从低于检测限变化至0.81 Bq/m3,低于西北冰洋陆架区的报道值.表层水228Ra比活度和228Ra/226Ra)A.R.的空间分布均呈现由西南部中心海盆向东北部陆架区增加的趋势.由228Ra/226Ra)A.R.和盐度的关系揭示出白令海环流、白令海陆坡流和阿拉斯加沿岸流对228Ra和228Ra/226Ra)A.R.分布有明显影响.运用一维稳态扩散模型计算出白令海由中心海盆向东北部陆架方向上水体混合的水平涡动扩散系数为1.9 ×108m2/d.结合海盆-陆架界面营养盐的水平浓度梯度,估算得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和活性硅酸盐由白令海中心海盆向东北部陆架区的水平输送通量,该通量对白令海东北部陆架区新生产力的贡献很小,其他途径输送的营养盐更为重要.【期刊名称】《海洋学报(中文版)》【年(卷),期】2011(033)002【总页数】8页(P77-84)【关键词】白令海;镭-228;水体混合;营养盐水平输送通量【作者】邢娜;陈敏;黄奕普;邱雨生【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22.1;P734白令海属于亚北极北太平洋,其北边为苏厄德半岛和楚科奇半岛,东边为阿拉斯加半岛,西边为堪察加半岛,南部则以一条1 900 km长的海脊及由阿留申—科曼多尔群岛组成的岛链为界。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学知识点总结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学知识点总结

CHAPTER1 绪论CHAPTER2地球概观1. 惯性离心力2. 科氏力3. 四大洋:地理位置: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研究角度: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大洋。

4. 海峡: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边缘海:位于大陆和大洋的边缘,其一侧以大陆为界,另一侧以半岛、岛屿或岛弧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畅通的海。

陆架陆坡5. 中国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CHAPTER3 海水物理性质1. 海水组成恒定性原理(Marcet 原理):海水的总含盐量或盐度是可变的,但常量成分浓度之间的比值几乎保持恒定。

2. 比热容海水> 空气3. 位温: 某一深度海水绝热上升到海面时温度称该深度海水的位温。

比现场深度低。

位密: 微团此时相应的密度,称为位密,记为4. 比蒸发潜热:单位质量的海水变成同温度汽所吸收的热量。

饱和水汽压:水变汽和汽变水过程达动态平衡时具有的水汽压。

5. 海水结冰& 淡水结冰CHAPTER4 海洋中的热收支和水平衡1. 海面热收支的四个因素:太阳辐射,海面有效回辐射,蒸发潜热,感热交换名师整理优秀资源地球辐射——长波辐射3. 海面有效回辐射:海面向大气的长波辐射与大气向海洋的长波辐射之差4. 平流雾CHAPTER5 世界大洋温盐密分布及变化1. 温跃层密跃层混合层的特征2. 季节性温跃层生消规律3. 盐度分布特征:基本上具有纬线方向的带状分布特征,径向分布呈马鞍状CHAPTER6 大气环流1. 大气的铅直分层:特征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温度低层无变化,上部随高度增加而增加风平浪静,透明度高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气中最冷的部分暖层、热成层:温度随高度而增加;极光2. 比湿:单位体积大气中,水汽质量与总大气质量之比。

相对湿度: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之比。

3. 气压带:热带低气压区,副热带高压区,副极地低压区,极地高压区4. 风带:东南、东北信风,西风,极地东风5. 季风全球三个季风区:印度季风区,东亚季风区,西亚季风区6. 台风:有组织对流强烈的热带气旋特点:中心低压,高温7. 台风水平结构:外层区,云墙区,眼区垂直结构:低层流入层,中间上升气流层,高层流出层CHAPTER7 大洋环流及水团结构1. 海流:海水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

高考地理 必背知识点 世界海洋盐度的分布变化(全国通用)

高考地理 必背知识点 世界海洋盐度的分布变化(全国通用)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世界海洋盐度的分布变化2013年高考在即,小编整理了世界海洋盐度的分布变化(平面分布、垂直分布、盐度变化等)供大家学习参考。

世界大洋盐度平均值以大西洋最高,为34.90;印度洋次之,为34.76,太平洋最低,为34.62。

但是其空间分布极不均匀。

(一)盐度的平面分布1.海洋表层盐度的平面分布由前所述可知,海洋表层盐度与其水量收支有着直接的关系。

就大洋表层盐度的多年平均而言,其经线方向分布与蒸发、降水之差(E—P)有极为相似的变化规律。

若将世界大洋表层的盐度分布(图3—17)和年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E—P)的地理分布(图3—18)相对照,可以看出,(E—P)的高值区与低值区分别与高盐区和低盐区存在着极相似的对应关系。

在大洋南、北副热带海域(E—P)呈明显的高值带状分布,其盐度也对应为高值带状区;赤道区的(E—P)低值带,则对应盐度的低值区。

海洋表层的盐度分布比水温分布更为复杂,其总特征是:1)基本上也具有纬线方向的带状分布特征,但从赤道向两极却呈马鞍形的双峰分布。

即赤道海域,盐度较低;至副热带海域,盐度达最高值(南、北太平洋分别达35和36以上,大西洋达37以上,印度洋也达36);从副热带向两极,盐度逐渐降低,至两极海域降达34以下,这与极地海区结冰、融冰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但在大西洋东北部和北冰洋的挪威海、巴伦支海,其盐度值却普遍升高,则是由于大西洋流和挪威流携带高盐水输送的结果。

另外,在印度洋北部、太平洋西部和中、南美两岸这些大洋边缘海区,由于降水量远远超过蒸发量,故呈现出明显的低盐区,偏离了带状分布特征。

2)在寒暖流交汇区域和径流冲淡海区,盐度梯度特别大,这显然是由它们盐度的显著差异造成的。

其梯度在某些海域可达0.2/km以上。

3)海洋中盐度的最高与最低值多出现在一些大洋边缘的海盆中,如红海北部高达42.8;波斯湾和地中海在39以上,这些海区由于蒸发很强而降水与径流却很小,同时与大洋水的交换又不畅通,故其盐度较高。

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高盐水的年际变化

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高盐水的年际变化

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高盐水的年际变化唐娇雨;王卫强;徐康;张镇秋【期刊名称】《热带海洋学报》【年(卷),期】2023(42)1【摘要】本文利用2010—2019年东印度洋海洋学综合科学考察基金委共享航次数据、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和简单海洋再分析数据(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研究了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高盐水(subsurface high salinity water,SHSW)的年际变化,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

仅限于春季的观测资料显示,来自阿拉伯海的高盐水位于东印度洋赤道断面次表层70~130m深度处,且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

基于月平均SODA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SHSW盐度异常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差异,2010—2015年趋势比较稳定,而2016—2019年则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

通过对SHSW的回归分析表明,风场和次表层纬向流是控制该高盐水年际变化的主要因子。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赤道印度洋的东风异常导致水体向西堆积,产生东向压强梯度力,进而激发出次表层异常东向流,最终引起SHSW盐度异常升高。

此动力关联在印度洋偶极子事件中尤为显著,这进一步反映了赤道东印度洋SHSW的年际变化受到印度洋偶极子的调制。

【总页数】12页(P10-21)【作者】唐娇雨;王卫强;徐康;张镇秋【作者单位】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12【相关文献】1.冬、夏季印度洋越赤道经向翻转环流的年际变化2.北印度洋越赤道经向翻转环流的年际变化3.1976/1977年前后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年际异常的变化4.赤道中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对西南地区春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影响5.热带印度洋赤道辐合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海北部及巴士海峡附近的水团分析

南海北部及巴士海峡附近的水团分析

南海北部及巴士海峡附近的水团分析
田天;魏皓
【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35)001
【摘要】为解释黑潮水进入南海的方式,通过对2002年5月29日~6月6日在南海及巴士海峡附近太平洋海域观测所得的资料进行水团分析,以四边形水团定量分析方法得到各水团在海区内的分布状况,同时分析了温度、盐度、密度和溶解氧的分布,并对在相同深度层次上的南海水和黑潮水性质进行了比较.观测海域的水团分为表层水团(SW),次表层水团(SSW),中层水团(IW)和深层水团(DW),分别处于0~50m,50~300m,400~1 000m,1 000m以深.黑潮水进入南海,但是势力较弱,未能越过119.5°E深入南海.
【总页数】5页(P9-12,28)
【作者】田天;魏皓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物理海洋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1.16
【相关文献】
1.南海北部巴士海峡深海沉积物中几丁质酶基因多样性分析 [J], 戴世鲲;王广华;李涛;吴华莲;向文洲
2.2011年夏季南海北部海区水团分析 [J], 程国胜;孙佳东;俎婷婷;陈举;王东晓
3.南海北部巴士海峡深海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分析 [J], 孙慧敏;戴世鲲;王广华;谢练武;李翔
4.吕宋海峡及南海北部海域的水团分析 [J], 李薇;李立;刘秦玉
5.南海北部海区水团分析 [J], 范立群;苏育嵩;李凤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带太平洋盐度变化2015-2017年盐度异常

热带太平洋盐度变化2015-2017年盐度异常

史荒原,杜凌,徐道欢. 热带太平洋盐度变化:2015−2017年盐度异常[J]. 海洋学报,2020,42(3):47–58,doi:10.3969/j.issn.0253−4193.2020.03.005Shi Huangyuan ,Du Ling ,Xu Daohuan. The robust salinity anomaly event during 2015−2017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J]. Haiyang Xuebao ,2020, 42(3):47–58,doi:10.3969/j.issn.0253−4193.2020.03.005热带太平洋盐度变化:2015−2017年盐度异常史荒原1,杜凌1*,徐道欢1( 1.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摘要:本文利用Argo 海水盐度资料、海流同化数据和同期大气再分析数据,探讨热带太平洋盐度趋势变化和相关动力过程。

Argo 资料显示,2015−2017年热带太平洋出现显著的盐度异常(SAE),这是改变长期趋势的主要原因,表现为表层显著淡化和次表层咸化特征。

这种盐度异常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和垂直结构的差异,体现在热带太平洋北部海区(NTP)和南太平洋辐合区(SPCZ)表层淡化,盐度最大变幅为0.71~0.92,淡化可以达到混合层底;热带太平洋南部海区(STP)次表层咸化,最大变幅为0.46,主要发生在温跃层附近,期间盐度异常沿着等位密面从西向东扩展。

平流和挟卷是与SAE 密切相关的海洋动力过程,两者在NTP 淡化海域有着持续而较为显著的影响,在SPCZ 淡化、STP 咸化海域后期贡献也较大,其中盐度平流对热带太平洋海区盐度变化起主要贡献。

NTP 淡化海区表层淡水通量和STP 咸化海区密度补偿引起的混合也是SAE 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盐度异常;平流和挟卷;密度层结;热带太平洋中图分类号:P73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4193(2020)03−0047−121 引言海洋盐度变化是衡量海洋水团的重要指标之一,它通过改变浮力通量进而影响海洋环流和混合过程[1],也是衡量世界大洋气候变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2]。

PDO_对ENSO_非对称性的年代际调整及其机制

PDO_对ENSO_非对称性的年代际调整及其机制

doi:10.11978/2022189PDO 对ENSO 非对称性的年代际调整及其机制李承勇, 孟祥凤, 谢瑞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摘要: 本文利用HadISST 的月平均海温数据以及ORAS3再分析数据, 研究了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不同位相对ENSO(El Niño and South Oscillation)非对称的年代际调整。

对PDO 不同位相的海表温度异常(SSTA,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的偏度分析发现, PDO 正位相期间东太平洋的ENSO 非对称明显强于PDO 负位相期间。

同时, 通过对次表层(50~150m)海洋热量收支计算发现, 东太平洋次表层非线性动力加热项(NDH, nonlinear dynamical heating) 在PDO 不同位相下也有明显的变化, PDO 正位相期间东太平洋的次表层NDH 明显强于PDO 负位相期间, NDH 的差异主要是由其纬向分量NDHx 的差异引起的。

东太平洋更强的次表层NDHx 使PDO 正位相期间El Niño 事件和La Niña 事件次表层温度异常(SubTA, sub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的差距更大, 从而引起SSTA 的非对称, 导致PDO 正位相期间东太平洋的ENSO 非对称比PDO 负位相期间强。

关键词: ENSO 非对称; PDO; 热收支分析; 非线性动力加热项; 次表层中图分类号: P73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470(2023)04-0036-11Interdecadal modulation of ENSO asymmetry by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and its mechanismLI Chengyong, MENG Xiangfeng, XIE RuihuangCollege of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Abstract: El Niño and South Oscillation (ENSO) asymmetry between El Niño and La Niña events i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 phases is examined using HadISST and ORAS3 ocean reanalysis products. It is found that ENSO asymmetry in 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 is significantly weaker in the negative PDO phase than that in the positive PDO phase. It is found that the eastern Pacific's subsurface nonlinear dynamical heating (NDH) is likewis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various PDO phases, and it is much stronger during the PDO positive phase than that during the PDO negative phase through heat budget analysis of the ocean subsurface layer. The subsurface NDH is largely contributed by NDHx. A larger gap between the El Niño event and the La Niña event Sub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ubTA) during the positive phase of the PDO is caused by the stronger subsurface NDHx in the East Pacific, which causes the asymmetry of the SSTA, and results in a stronger ENSO asymmetry in the East Pacific during the positive phase of the PDO than that during the negative phase of the PDO. Key words: ENSO asymmetry; PDO; heat budget; NDH; subsurface收稿日期:2022-09-14; 修订日期:2022-11-10。

2024-2025年XJ版地理选择性必修4.2洋流(带答案)

2024-2025年XJ版地理选择性必修4.2洋流(带答案)

第二节洋流必备知识基础练知识点一洋流的形成1.大西洋表层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从洋流的形成原因分析,该洋流属于( )A.涌升流 B.密度流C.风海流 D.补偿流下图为两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2题。

2.图示洋流成因、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风海流、暖流B.①是补偿流、寒流C.②是风海流、暖流D.②是补偿流、寒流知识点二全球洋流模式[2024·湖南常德市校联考]读图(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位于南半球B.乙位于北半球C.图甲洋流为寒流D.图乙洋流为寒流4.如果甲、乙两图都位于太平洋,下列对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为秘鲁寒流B.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C.甲为千岛寒流D.乙为巴西暖流[2024·湖南常德高一临澧县练习]下图为南美洲及其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等温线数值M1>M2>M3>M4)。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所示海域两支洋流的大致流向及性质分别为( )A.甲处洋流自南向北流,寒流;乙处洋流自北向南流,暖流B.甲处洋流自北向南流,寒流;乙处洋流自南向北流,暖流C.甲处洋流自南向北流,暖流;乙处洋流自北向南流,寒流D.甲处洋流自北向南流,暖流;乙处洋流自北向南流,寒流6.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A.甲B.乙 C.丙D.丁知识点三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024·江苏盐城高一统考]下图示意北太平洋洋流分布。

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洋流对应正确的是( )A.①—A B.②—BC.③—C D.④—D8.图中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2024·陕西宝鸡高二统考]一批货物冬季从上海通过海运运输到伦敦。

读图,完成9~11题。

9.运输途中所经海域,盐度和密度最大的是( )A.① B.③C.② D.④10.轮船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时,该海峡两侧的海水流动情况为( )A.表层和底层海水都是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B.表层和底层海水都是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C.底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表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D.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11.轮船途经②海域时,轮船的航行情况为( )A.逆风逆水 B.顺风顺水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2024·湖南长沙市校联考]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的分布,箭头代表洋流。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 - 中国海洋大学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 - 中国海洋大学

北太平洋副热带海表高盐水与局地蒸发降水的 关系


北太平洋副热 带海表高盐水 与同期蒸发减 降水的空间分 布型有着很好 的对应关系。 这说明北太平 洋副热带海表 高盐水的形成 与其水量收支 有着直接的关 系。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的垂 向分布特征

分析方法:选取Argo浮标资料相对密集的经向断面 129°E、131°E 、133°E、139°E、147°E、 151°E、163°E、165°E、167°E、179°E、 171°W、169°W,作出05-07年各经向断面于北太平洋 中低纬度的平均盐度场、平均位势密度场以及平均温度 场,综合分析讨论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的垂向分 布特点。
2005 2006
2007
24.0等位密面抬头位置在冬季南 移。 2005-2007年每年12-次年3月都会 有高盐信号由北太平洋副热带中 部海域(28-32°N,170°E150°W)“潜沉”进入次表层。 “潜沉”形成的次表层高盐水会继 续向西南方向传播,并最终可以 到达菲律宾沿岸。

2005-2007年25.2等密度面上高盐信号的传播
总结和展望


结论如下: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基本位于海面下100-200m,其盐 度在34.8以上,位势密度为23.2-25.2,且几乎全部处于18℃ 等温线之上。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处在北太平洋低 位涡水之上,源地处在北太平洋低位涡水源地以南。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由北太平洋副热带海表高盐水 “潜沉”生成的, 它沿等密度面向西南方向输送;23.2-25.0之 间的次表层高盐水最终到达菲律宾沿岸;25.2等位密面的次 表层高盐水,最终可到达台湾以东海域; 但由于Argo资料时间跨度较短,因此不能估算出北太平洋副 热带次表层高盐水高盐信号传播的时间尺度,且以上的工作 仅仅是对高盐水传播路径研究的初步工作,还需要更多的浮 标观测数据并采用水团分析的方法,以便确定每一点处高盐 水团的生成源地及详细的输运过程。

中国海洋大学论文模板

中国海洋大学论文模板

中 国 海 洋 大 学R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第34卷 第5期 2004年9月34(5):689~696 Sept., 2004综 述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气候变化研究*刘秦玉(中国海洋大学 物理海洋实验室,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03)摘 要: 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的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热量的经向输送中占重要地位。

本文对近10年有关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气候变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主要研究成果有:用卫星高度计首次观测到全球海洋Rossby 波的传播特征;确定了气候意义下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为2支,揭示了其中一支与北太平洋模态水的存在有关,另一支是夏威夷群岛附近海洋-大气-陆地相互作用的结果;首次发现了台湾以东黑潮流量有显著的准100天振荡等。

本文还提出了在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研究中目前存在的新科学问题。

关键词: 北太平洋; 副热带环流;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温跃层中图法分类号: P7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174(2004)05-689-08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Subtropical Gyre in North Pacific )是指由北赤道流、黑潮、黑潮延伸体、北太平洋流及加里福尼亚流组成的位于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的环流圈。

在该环流圈中还存在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和黑潮延伸体以南的再循环流。

该环流圈在北太平洋海洋的经向热输送和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自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 )提出以来,鉴于副热带环流北部(40°N , 170°W )是PDO 的振荡中心之一,该海域的海气相互作用引起科学家的关注。

有关太平洋气候年际、年代际变化研究指出,在整个太平洋海表面温度(SST )、海平面气压和风应力场低频变化中存在着一个年际变化的El Nino -南方涛动(ENSO )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这2个明显的振荡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基于Argo、XBT数据的苏拉威西海温盐特征分析

基于Argo、XBT数据的苏拉威西海温盐特征分析

基于Argo 、XBT 数据的苏拉威西海温盐特征分析张春玲1,司文1,谢春虎2(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综合利用Argo 温、盐度观测剖面资料,以及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时沿途获取的XBT 温度剖面,分析探讨了苏拉威西海域(117毅E —127毅E ,0毅—8毅N )上表层温度和盐度的气候态分布和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苏拉威西海域的温度范围约为2.5益~30益,盐度约为33.2‰~35.1‰。

与垂向变化相比,温、盐度水平梯度均较小,温度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而盐度则呈现先增后减再增,两低一高的分布特征。

整个海域表层呈现出高温低盐的分布特征,次表层温度稍有降低,盐度增加,中层则表现为高温高盐,500m 以深区域温、盐度趋于均匀,底层呈现低温高盐的特性。

50~150m 深度处,存在明显的温跃层,夏季(7—9月)跃层深度小于90m ,冬季(1—3月)跃层深度平均约为110m ,而4月份的观测剖面表现出的温跃层深度明显比11月份深,苏拉威西海域中部的温跃层相对也较深。

关键词:苏拉威西海;温盐特征;Argo ;XBT 中图分类号:P7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原6932(圆园21)01原园027原10Analysis of T/S characteristics of Sulawesi Sea basedon Argo and XBTZHANG Chunling 1,SI Wen 1,XIE Chunhu 2(1.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s,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袁Shanghai 201306袁China;2.College of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袁Qingdao 266100,China)Abstract :The climate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in the upper surface layer of the Sulawesi Sea (117毅E要127毅E袁0毅要8毅N)were analyzed using Argo T/S profiles of 0~1500m and XBT temperature profiles obtained by Chinese Antarctic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are about 2.5~30益and 33.2‰~35.1‰respectively in the Sulawesi pared with the vertical changes,the T/S horizontal gradi鄄ents are smaller.The temperatures gradually reduc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pth.The salinities increase firstly,and then decrease,increase fin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depth.There are two lower and one higher salinity areas.The whole ocean sur鄄face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salinity.The subsurface temperature is slightly lower with in鄄creasing salinity.Middle depth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At the depth of 500m,the temper鄄ature and salinity tend to uniform.And at the bottom,represent lower temperature with higher salinity.Moreover,there exists an obvious thermoclineat the depth of 50~150m.The thermocline depth in summer is less than 90m while about 110m inwinter.The thermocline exists in the deeper depth in April than that of November by XBT observation sections.In the cen鄄tral of Sulawesi Sea,the thermocline is also relatively deeper.Keywords :Sulawesi Sea;temperature and salinity;Argo;XBT收稿日期:2020-07-28;修订日期:2020-10-21基金项目:农业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A1-0203-00-2017-1)作者简介:张春玲(1981—),博士,讲师,主要从事Argo 资料分析与应用研究。

进入中国南海的黑潮脱落中尺度涡的特征——基于OFES模式数据

进入中国南海的黑潮脱落中尺度涡的特征——基于OFES模式数据

第39卷第2期2021年4月海洋科学进展A D V A N C E S I N MA R I N E S C I E N C EV o l .39 N o .2A pr i l ,2021进入中国南海的黑潮脱落中尺度涡的特征基于O F E S 模式数据王鼎琦1,2,方国洪2,3*,徐腾飞2,3,邱 婷4(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青岛266100;2.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4.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上海200136)收稿日期:2020-04-13资助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大气海洋耦合机制㊁同化方法与数值模式研究(2017Y F C 1404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南海环流多层结构特征与机制的研究(41876029)和吕宋海峡及其周边海域潮波和内潮耗散的数值研究(41606036)作者简介:王鼎琦(1991 ),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物理海洋学方面研究.E -m a i l :d i n g q i @f i o .o r g.c n *通信作者:方国洪(1939 ),男,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潮汐㊁海洋环流和海洋数值模拟方面研究.E -m a i l:f a n g g h @f i o .o r g.c n (高 峻 编辑)摘 要:自黑潮脱落并由吕宋海峡进入中国南海的中尺度涡(简称脱落涡旋)对黑潮与南海的水体交换㊁热量及物质输送等过程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㊂基于1993 2013年O F E S (O G C Mf o r t h eE a r t hS i m u l a t o r )模式数据产品,分析研究了脱落涡旋的统计特征及其温盐流三维结构,并与卫星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㊂O F E S 模式的海表面高度数据和卫星高度计数据的统计结果都表明气旋式脱落涡旋(脱落冷涡)绝大部分在黑潮西侧边缘生成,反气旋式脱落涡旋(脱落暖涡)则大部分在黑潮控制区(包括黑潮流套区)生成,脱落暖涡的数量远多于脱落冷涡的㊂O F E S 模式数据得到的脱落涡旋个数和出现频率较卫星观测结果要明显偏低㊂此外,由O F E S 模式数据得到的脱落涡旋三维结构表明,黑潮控制区和黑潮西侧边缘生成的脱落冷涡的流场垂向影响深度差异较大,而脱落暖涡的流场垂向影响深度一般达水深1000m 以深,脱落涡旋的位势温度的垂向影响深度与该涡的流场垂向影响深度相当,其盐度的垂向影响深度则较浅;脱落涡旋的温盐结构受黑潮的影响较大㊂关键词:脱落涡旋;中国南海;黑潮;O F E S (O G C Mf o r t h eE a r t hS i m u l a t o r )中图分类号:P 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647(2021)02-0231-10d o i :10.3969/j.i s s n .1671-6647.2021.02.007引用格式:WA N GD Q ,F A N G G H ,X U TF ,e t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e d d i e s s h e d f r o mt h eK u r o s h i o i n t o t h e S o u t hC h i n aS e a :b a s e do n t h eO F E So c e a nm o d e l d a t a [J ].A d v a n c e s i nM a r i n e S c i e n c e ,2021,39(2):231-240.王鼎琦,方国洪,徐腾飞,等.进入中国南海的黑潮脱落中尺度涡的特征 基于O F E S 模式数据[J ].海洋科学进展,2021,39(2):231-240.中尺度涡以持续性封闭环流为主要特征,其水平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通常为50~500k m ㊁几天到上百天,垂向影响深度可达水深上千米,并对海洋的物质和能量起着输运作用[1]㊂吕宋海峡是中国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相互作用的唯一深水通道,平均每年有4.2~5.0S v 净输运从西北太平洋穿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2-3]㊂黑潮是北太平洋的强西边界流之一,起源于菲律宾群岛东侧的北赤道流,具有高温㊁高盐㊁流速强㊁流量大㊁流幅狭窄等特性[2,4]㊂在吕宋海峡附近,黑潮由于没有西侧陆地的支撑或与太平洋西传波/涡碰撞时会发生摆动或形变,脱落形成的气旋式涡(冷涡)或反气旋式涡(暖涡)是黑潮入侵南海的主要形态之一,对于南海-西北太平洋水体交换具有重要影响[5-10]㊂1994年南海北部秋季海洋调查中李立等[11]在东沙岛附近观测到一个水平尺度约150k m ㊁垂向影响深度达1000m 的暖涡,具有次表层高盐核㊁中层低盐核的海水特性,说明该涡旋可能脱落自黑潮㊂李燕初232海洋科学进展39卷等[12]利用T o p e x/P o s e d i e n t(T/P)卫星高度计资料绘制出1996年10月 1997年1月台湾岛西南海域的位势高度变化过程,分析了一个反气旋式涡旋从黑潮流套路径中脱落㊁发展和消亡的过程㊂后来J i a等[13]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和P O C M模式(P a r a l l e lO c e a nC l i m a t e M o d e l)结果,发现季风盛行期间黑潮在119ʎ30'~ 120ʎ00'E的海域常常脱落暖涡㊂Y u a n等[14]分析卫星遥感水色㊁海表温度和高度计资料发现黑潮一年四季都能以脱落暖涡的形式进入南海㊂曾丽丽等[15]利用WO C E-O U T的温度资料㊁T/P-E R S卫星高度计资料和P O C M模式结果等,分析了4个暖涡脱落时对南海北部的海温影响,发现其垂向影响深度为130~180m㊂W a n g等[16]利用多卫星遥感资料㊁卫星跟踪漂流浮标数据和2004年冬季实测水文数据等,在南海北部观测到1个黑潮脱落暖涡,并且该暖涡以10.5c m/s的平均速度向西南传播㊂L i u等[17]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通过三架水下滑翔机追踪一个由台湾西南侧黑潮流套形成并随后向西南方向迁移的暖涡,从而获得了该暖涡和周围水体的高分辨率温盐垂向结构,认为出现于水深50~175m处的高盐度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垂直混合,从而有利于该暖涡保持黑潮水的特性㊂王鼎琦等[18]结合卫星高度计等多种海洋数据集,研究了黑潮脱落并由吕宋海峡进入中国南海的中尺度涡(简称脱落涡旋)的空间分布㊁季节变化及半径㊁振幅㊁生命时长㊁迁移距离和迁移速度等参数的统计特征㊂针对黑潮脱落涡旋的特征研究多集中于个例分析,未见对脱落涡旋三维结构的统计研究㊂黑潮入侵南海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脱落涡旋,分析黑潮脱落涡旋的统计特征及其三维结构,有利于深入研究吕宋海峡的水交换和动力学作用㊂与卫星高度计资料相比,模式资料除了给出海面高度,还包含了流场和温盐场数据,有利于更深入了解涡旋的结构㊂我们对比O F E S(O G C Mf o r t h eE a r t hS i m u l a t o r)模式数据产品和卫星观测结果,分析1993 2013年黑潮脱落并由吕宋海峡进入中国南海的中尺度涡的统计特征,并研究其流场㊁温度和盐度的三维结构及水团特性等㊂1数据和方法O F E S(O G C Mf o r t h eE a r t hS i m u l a t o r)模式数据产品是日本地球模拟器计算得到的一种长时间序列的高分辨率海洋模式资料㊂水平方向上范围为75ʎS~75ʎN,分辨率为0.1ʎˑ0.1ʎ,基本上覆盖了除南北极之外的全部海域㊂垂直方向上将深度2.5~5900m分为54层,参考真实海洋中温跃层厚度的垂向变化,每层间隔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从表层的约5m到最底层的近330m水深间隔[19]㊂M a s u m o t o等[20]通过对比高度计资料,发现该模式数据适用于研究大尺度环流的特征及中小尺度现象㊂我们为了研究黑潮脱落涡旋的统计特征和三维结构,选用夏威夷大学的亚太数据研究中心(A s i a-P a c i f i cD a t a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提供的1993 2013年O F E S的海表面高度(S S H,S e a S u r f a c eH e i g h t)㊁经向和纬向流速剖面以及温盐剖面资料,时间分辨率为3d[21]㊂C h a i g n e a u等[22]提出的变型W i n d i n g-A n g l e(WA)自动识别算法,用S S H等值线代替了流线,计算速度较快且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应用较广[18,23]㊂我们首先寻找在一个0.5ʎˑ0.5ʎ经纬度移动窗口内S S H极值来确定中尺度涡的中心位置㊂再从每个可能的冷涡(暖涡)中心出发,以1c m的增幅(减幅)向外寻找闭合的S S H等值线,最外围的等值线即是涡旋的边界㊂最后挑选出振幅超过3c m,包含网格点不少于12个但不超过2000个的单核中尺度涡㊂再通过距离法[24]利用连续时间的S S H场分析涡旋的迁移路径,对识别的涡旋进行追踪,即寻找下一时刻距离最近且极性相同(同为冷涡或暖涡)的涡旋㊂由于涡旋的平均迁移速度小于0.1m/s(图3),而O F E S 提供的S S H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为3d,那么3d迁移的平均距离小于30k m,故采用本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追踪各个涡旋并判定其路径㊂根据S S H数据绘制出每3天的等值线图(图略),识别与追踪黑潮脱落的涡旋,得到黑潮脱落并由吕宋海峡进入中国南海的中尺度涡(简称脱落涡旋)的中心位置等参数,再结合流速㊁温度和盐度的剖面数据,分析黑潮在脱落涡旋时的水文要素的三维结构㊂2期王鼎琦,等:进入中国南海的黑潮脱落中尺度涡的特征 基于O F E S模式数据233 2统计结果利用O F E S的S S H数据识别和追踪吕宋海峡附近海域的中尺度涡,可以发现1993 2013年黑潮由吕宋海峡进入中国南海的中尺度冷涡和暖涡分别有10个和29个㊂暖涡个数远大于冷涡个数,这与之前的卫星观测结果[18]一致㊂但涡旋个数均明显减少,特别是暖涡数量比卫星观测结果少一半以上,这可能是由于O F E S模式对于黑潮不稳定现象的模拟和卫星观测结果还存在一定差异㊂其中冷涡只有2个在黑潮控制区(包括黑潮流套区)生成,其余8个则是在黑潮西侧边缘生成;大部分暖涡均在黑潮控制区生成,仅6个暖涡是在黑潮西侧边缘生成㊂涡旋脱落的空间位置和迁移轨迹如图1所示,图中蓝色(红色)圆圈分别代表冷涡(暖涡)的脱落位置㊂涡旋的脱落均发生在118ʎ~121ʎE,19ʎ~22ʎN海域,位置较为集中,且更偏向于海峡的北部㊂迁移轨迹显示,模式得到的脱落涡旋以自东向西迁移为主,在西行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向南偏移的趋势㊂与卫星观测结果不同的是,模式识别的涡旋迁移路径更长,这可能是由于模式的分辨率较高,可以较好地反映中尺度涡的活动过程㊂图1黑潮脱落冷涡㊁暖涡的空间分布及其迁移轨迹F i g.1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m i g r a t i o n t r a c k s o f t h e c o l da n dw a r me d d i e s s h e d f r o mt h eK u r o s h i o涡旋特征主要参数有涡旋的半径㊁振幅㊁生存时长和迁移距离等,这些参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详见文献[18]㊂我们分别取10k m,1c m,10d和50k m为间隔,统计了脱落冷涡㊁脱落暖涡这些参数的出现频率(即出现次数除以总数)分布,绘制成图2㊂图2黑潮脱落涡旋的半径㊁振幅㊁生存时长和迁移距离的出现频率分布F i g.2 O c c u r r e n c e f r e q u e n c y o f t h e r a d i u s,a m p l i t u d e,l i f e t i m e a n dm i g r a t i o nd i s t a n c eo f t h e e d d i e s s h e d f r o mt h eK u r o s h i o234 海 洋 科 学 进 展39卷脱落涡旋半径主要分布在40~140k m ,冷涡和暖涡的平均半径分别为74.9k m 和89.1k m ;振幅均分布在3~20c m ,冷涡和暖涡的平均振幅分别为11.4c m 和10.5c m ;生存时长则主要分布在0~220d ,冷涡和暖涡的平均生存时长分别为101.4d 和122.0d ;迁移距离在0~1500k m 的涡旋较多,个别暖涡最远可以迁移1700k m 以上,冷涡和暖涡的平均迁移距离分别为672.7k m 和854.4k m ㊂与卫星观测数据的统计结果[18]对比,基于模式数据得到的脱落涡旋平均半径和平均振幅基本一致,但是生存时长和迁移距离则明显较大,尤其是冷涡,其平均生存时长和平均迁移距离差不多大了5倍㊂图3 黑潮脱落涡旋迁移速度的出现频率分布F i g .3 O c c u r r e n c e f r e q u e n c y o f t h em i g r a t i o n s pe e d of t h e e d d i e s s h e d f r o mt h eK u r o s h i o我们依据各个脱落涡旋在迁移过程中每个时刻涡旋中心所在的地理位置,计算相应的迁移速度㊂同样取2c m /s 作为间隔,统计出迁移速度的出现频率(图3)㊂脱落冷涡㊁脱落暖涡迁移速度在0~10c m /s 分别为80.3%和82.6%,速度大于20c m /s 的分别为1.0%和1.6%㊂统计得到的脱落冷涡和暖涡的平均迁移速度分别为7.4c m /s 和7.9c m /s ,略小于卫星观测结果(分别为8.4和8.3c m /s )㊂脱落涡旋个数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图4)显示,冷涡和暖涡均不是每个月都脱落㊂按通常的季节划分(即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3 5月为春季;6 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后发现夏季的脱落涡旋数量较少;冷涡主要在春季脱落;暖涡脱落则是在秋季最频繁,冬季其次㊂冬季风时期脱落的暖涡㊁冷涡个数分别为14和7个,夏季风时期脱落的暖涡㊁冷涡个数分别为15和3个㊂因此我们认为季风对暖涡的脱落影响不大,但是冬季风作用下黑潮更容易脱落冷涡㊂冷涡和暖涡均不是每年都有脱落,平均每年脱落0.5个冷涡和1.4个暖涡(图4b)㊂图4 黑潮脱落涡旋个数的逐月和逐年变化F i g .4 M o n t h l y a n d y e a r l y va r i a t i o n s o f t h en u mb e r o f e d d i e s s h e d f r o mt h eK u r o s h i o 3 脱落涡旋的三维结构我们利用O F E S 模式得出的脱落涡旋经向和纬向速度及相应的位势温度和盐度剖面数据,绘制出所有脱落涡旋相应脱落日期的三维结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表1中4个典型脱落涡旋(脱落位置见图1)各自的2期王鼎琦,等:进入中国南海的黑潮脱落中尺度涡的特征 基于O F E S模式数据235流场㊁温度㊁盐度三维结构㊂表14个典型脱落涡旋的多种参数T a b l e1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t h e f o u r t y p i c a l e d d i e s s h e d f r o mt h eK u r o s h i o涡旋编号涡旋属性源区脱落日期经度/E纬度/N振幅/c m半径/k mC E1冷涡黑潮控制区1993-05-01120ʎ45'20ʎ14'1192.0C E2冷涡黑潮边缘2000-08-10120ʎ04'19ʎ56'858.2A E1暖涡黑潮控制区2001-09-16119ʎ02'20ʎ54'31135.9A E2暖涡黑潮边缘2006-04-17119ʎ29'21ʎ38'549.33.1流场结构4个典型脱落涡旋C E1,C E2,A E1和A E2于脱落时刻在水深2.5,100,500,1000m处的流场分布见图5(图中蓝色㊁红色曲线分别表示脱落冷涡㊁脱落暖涡的边界)㊂由黑潮控制区脱落的冷涡区域(图5a的蓝色闭合曲线)的流场呈气旋式流动,且在涡旋边缘处的流速值较大,涡旋内部的速度值较小㊂随着深度逐渐加深,涡旋边缘的流速值逐渐减小㊂水深500m处流速高值区与低值区的差异已经不明显,且外圈流线开始不再闭合㊂因此我们认为这个冷涡的垂向影响深度约为500m,接近黑潮影响深度㊂图5脱落涡旋C E1,C E2,A E1和A E2的流场三维分布(据脱落日期的O F E S数据)F i g.5 T h r e e-d i m e n s i o n a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g e o s t r o p h i c c u r r e n t o fC E1,C E2,A E1a n dA E2w h e n t h e e d d i e ss h e d f r o mt h eK u r o s h i o(b a s e do n t h eO F E Sd a t a)在海域上层(水深100m及以浅),由黑潮西侧边缘海区脱落的冷涡C E2其边缘的流速高值区分布呈不对称,主要分布在冷涡的东北区域(图5b)㊂水深100m处涡旋C E2边缘的流速达到最大值,这可能是因为冷涡次表层水受到黑潮的影响更大㊂水深1000m处C E2边缘的流速高值区已不明显,但是其气旋式流动236海洋科学进展39卷特征依旧存在㊂因此我们认为这个冷涡的垂向影响深度可以达水深1000m以深,大于源自黑潮控制区的冷涡的垂向影响深度,可能是由于黑潮西侧边缘的脱落涡旋受黑潮影响较小㊂黑潮控制区㊁西侧边缘海区脱落的暖涡A E1和A E2的流场三维结构分布(图5c和5d)显示,暖涡区域的流场呈反气旋式流动,除涡旋中心区域外,流速均较大,且这一特征一直维持到水深1000m处,因此我们认为这2个暖涡的垂向影响深度均可达水深1000m以深㊂与脱落冷涡C E2的特征相似,源自黑潮西侧边缘的暖涡A E2的流场在上层海域也呈不对称分布,A E2的南部区域流速更大㊂3.2温度结构4个典型脱落涡旋脱落时刻的位势温度纬向-深度断面见图6a~6d㊁经向-深度断面见图6e~6h㊂图中红色的经纬度表示涡旋中心的地理位置㊂经度差的正值或负值,分别表示在涡旋中心的东部或西部;纬度差的正值或负值,分别表示在涡旋中心的北部或南部,图7同㊂图6脱落涡旋C E1,C E2,A E1和A E2的位势温度垂向断面(据脱落日期的O F E S数据)F i g.6 V e r t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t e m p e r a t u r e o fC E1,C E2,A E1a n dA E2w h e n t h e e d d i e ss h e d f r o mt h eK u r o s h i o(b a s e do n t h eO F E Sd a t a)脱落冷涡C E1的位势温度分布与东侧的黑潮存在较大差异(图6a),其结构似倒扣的碗,东西较为对称,且这一特征可维持到水深500m附近,与流场得到的垂向影响深度相符㊂经向的位势温度和纬向的结构形状相似,但是仅维持到水深200m处㊂由于受到地形影响,等温线的高峰偏向于水陆边界(图6e)㊂脱落冷涡C E2附近的温度结构约水深100m才出现较为对称的倒扣碗状,此深度与C E2边缘流速最大值的深度对应㊂该位温特征能维持到1000m附近,与流场得到的结果一致(图6b和6f)㊂A E1的位势温度结构似碗状,经向和纬向(图6c和6g)都较为对称,且这一特征可维持到水深1000m及以深,与流场三维分布(图5c)得到的垂向影响深度相符㊂A E2位势温度的东西向垂直分布(图6d)与C E2的(图6b)相似,在400m以浅海域温度呈东高西低的趋势,这是由于受到东侧黑潮的影响㊂其位势温度的经向碗状结构比纬向更为明显(图6h),且这一特征可维持达1000m,与流场得到的结果相符㊂3.3盐度结构4个典型脱落涡旋脱落时刻的盐度垂向断面的绘制方法与位势温度垂直断面相同(图7中黑色的经纬2期王鼎琦,等:进入中国南海的黑潮脱落中尺度涡的特征 基于O F E S模式数据237度表示涡旋中心的地理位置)㊂这些脱落涡旋的高盐度核均位于水深50~200m,这与L i u等的观测结果[20]一致㊂在水深50m以浅海域,C E1涡旋中心的盐度低于涡旋边缘的,即呈碗状结构;水深50m以深,其纬向分布似倒扣的碗,东西较为对称,且这一特征可维持到水深300m附近,略小于流场和位势温度的垂向影响深度;其经向结构和相应的经向温度结构相似,其北部次表层水盐度较高,使得倒扣碗状结构仅维持到水深150m附近㊂图7脱落涡旋C E1,C E2,A E1和A E2的盐度垂向断面(据脱落日期的O F E S数据)F i g.7 V e r t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s a l i n i t y o fC E1,C E2,A E1a n dA E2w h e n t h e e d d i e s s h e df r o mt h eK u r o s h i o(b a s e do n t h eO F E Sd a t a)C E2的纬向和经向盐度断面(图7b和7f)表明其盐度结构与C E1相似,在水深100m以浅海域,呈碗状结构,在100m以深海域,则呈倒扣碗状,且维持到水深300m附近㊂A E1和A E2的盐度结构相似,在水深50m以浅海域,盐度分布较为均匀,50m以深开始呈现碗状结构,分别可以维持到水深400m和水深200 m左右㊂故盐度的垂向影响深度都小于流场和位势温度的垂向影响深度㊂4脱落涡旋与黑潮的温盐结构对比为了更好地研究进入中国南海的黑潮脱落中尺度涡与黑潮的关系,对比分析来自黑潮控制区(图8a)和黑潮西侧边缘(图8b)的脱落涡旋的平均温盐结构,并与黑潮和中国南海的平均温盐结构进行对比㊂图8中曲线上的点(自上而下)表示水深为25,50,75,100,150,200,300,400,500,600,800,1000,1500,2000m㊂由O F E S模式产品得到的黑潮和中国南海水的平均温盐结构在次表层存在明显差异,黑潮水的温度和盐度均高于中国南海水的,而在水深200m以深海域,黑潮和中国南海具有较为一致的温盐变化趋势(图8a)㊂从黑潮控制区脱落的暖涡,其平均温盐结构与黑潮的具有高度一致性㊂虽然冷涡的温盐结构在次表层介于黑潮的和中国南海的之间,但是其盐度最大值与黑潮的较为相近,因此黑潮控制区脱落冷涡的温盐结构也与黑潮的更为接近㊂从黑潮西侧边缘脱落的冷涡和暖涡的温盐结构在次表层均介于黑潮的和中国南海的温盐结构之间(图8b)㊂但是由于脱落自黑潮的边缘,受黑潮高温高盐水的影响,冷涡和暖涡的盐度最大值均略高于中国南海水的㊂238海洋科学进展39卷图8 O F E S数据得到的黑潮控制区脱落涡旋㊁黑潮西侧边缘脱落涡旋的平均温盐F i g.8 M e a nT-Sd i a g r a m s o f t h ew a t e rm a s s o f t h e e d d i e s f o r m e d i n t h eK u r o s h i o-c o n t r o l l e da r e a s a n d t h ew e s t e r ne d g e o f t h eK u r o s h i ob a s e do nO F E Sd a t a5结论利用1993 2013年O F E S(O G C Mf o r t h eE a r t hS i m u l a t o r)模式数据产品,统计分析了黑潮脱落并由吕宋海峡进入中国南海的中尺度涡(简称脱落涡旋)的特征及其流场㊁温度㊁盐度的三维结构和温盐结构,得到5点结论:1)一共有39个脱落涡旋(10个冷涡和29个暖涡),其中大部分脱落冷涡在黑潮西侧边缘生成,大部分脱落暖涡则在黑潮控制区(包括黑潮流套区)生成㊂与卫星观测结果不同的是,模式得到的脱落涡旋个数和出现频率明显偏低;涡旋的脱落位置更为集中,且更集中于海峡的北部㊂2)利用O F E S模式输出的S S H(S e aS u r f a c eH e i g h t)数据,统计分析得到脱落冷涡和脱落暖涡的平均半径分别为74.9k m和89.1k m,平均振幅分别为11.4c m和10.5c m,平均生存时长分别为101.4d和122.0d,平均迁移距离分别为672.7k m和854.4k m㊂前2个参数与卫星观测结果较为接近,但是后2个参数则明显增大㊂3)脱落冷涡和脱落暖涡均不是在每月或每年都有出现,平均每年脱落0.5个冷涡和1.4个暖涡㊂冷涡主要在春季脱落,暖涡脱落则是在秋季最频繁,冬季其次㊂4)基于O F E S模式输出的经向速度㊁纬向速度㊁位势温度和盐度剖面数据,研究脱落涡旋的三维结构分布,发现黑潮控制区或西侧边缘脱落的冷涡的垂向影响深度变化较大,而脱落暖涡的垂向影响深度一般达水深1000m以深㊂温度的垂向影响深度与脱落涡旋的垂向影响深度较为一致,盐度的垂向影响深度则较浅㊂5)对比黑潮控制区和黑潮西侧边缘脱落的中尺度涡平均温盐结构和中国南海㊁黑潮的平均温盐结构,发现脱落涡旋的温盐结构受黑潮的影响较大㊂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1] Z H A N GZG,WA N G W,Q I U B.O c e a n i cm a s s t r a n s p o r t b y m e s o s c a l e e d d i e s[J].S c i e n c e,2014,345(6194):322-324.[2] S U N XP.H y d r o g r a p h y o fC h i n a a d j a c e n t s e a s a n dn e i g h b o r i n g w a t e r s[M].B e i j i n g:O c e a nP r e s s,2008:7-16.孙湘平.中国近海区域海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7-16.[3] S UJL.O v e r v i e wo f t h e S o u t hC h i n a S e a c i r c u l a t i o n a n d i t s i n f l u e n c e o n t h e c o a s t a l p h y s i c a l o c e a n o g r a p h y o u t s i d e t h e P e a r l R i v e r E s t u a r y[J].C o n t i n e n t a l S h e l fR e s e a r c h,2004,24:1745-1760.[4] Z H E N G Q A,T A IC K,HUJY,e t a l.S a t e l l i t ea l t i m e t e ro b s e r v a t i o n so f n o n l i n e a rR o s s b y e d d y K u r o s h i o i n t e r a c t i o na t t h eL u z o nS t r a i t[J].J o u r n a l o fO c e a n o g r a p h y,2011,67(4):365-376.2期王鼎琦,等:进入中国南海的黑潮脱落中尺度涡的特征 基于O F E S模式数据239 [5] L IW,L I U Q Y,Y A N G HJ.P r i n c i p a l f e a t u r e so f o c e a nc i r c u l a t i o n i nt h eL u z o nS t r a i t[J].J o u r n a l o f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Q i n g d a o,1998,28(3):345-352.李薇,刘秦玉,杨海军.吕宋海峡海洋环流的基本特征[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8,28(3):345-352. [6] WA N G XD,L IW,Q IY Q,e t a l.H e a t,s a l t a n dv o l u m e t r a n s p o r t b y e d d i e s i n t h e v i c i n i t y o f t h eL u z o nS t r a i t[J].D e e p-S e aR e s e a r c hⅠ:O c e a n o g r a p h i cR e s e a r c hP a p e r s,2012,61:21-33.[7] N A NF,X U E HJ,Y U F.K u r o s h i o i n t r u s i o n i n t o t h eS o u t hC h i n aS e a:a r e v i e w[J].P r o g r e s s i nO c e a n o g r a p h y,2015,137:314-333.[8] C A R U S O MJ,G AWA R K I E W I C ZGG,B E A R D S L E YRC.I n t e r a n n u a l v a r i a b i l i t y o f t h eK u r o s h i o i n t r u s i o n i n t h e S o u t hC h i n a S e a[J].J o u r n a l o fO c e a n o g r a p h y,2006,62:559-575.[9] K U O YC,C H E R NCS,Z H E N GZ W.N u m e r i c a l s t u d y o n t h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b e t w e e n t h eK u r o s h i o c u r r e n t i n t h eL u z o nS t r a i t a n d am e-s o s c a l e e d d y[J].O c e a nD y n a m i c s,2017,67:369-381.[10] Z H E N G Q A,HOCR,X I ELL,e t a l.Ac a s e s t u d y o f aK u r o s h i om a i n p a t h c u t-o f f e v e n t a n d i m p a c t s o n t h e S o u t hC h i n a S e a i n f a l l-w i n t e r2013-2014[J].A c t aO c e a n o l i g i c aS i n i c a,2019,38(4):12-19.[11] L IL,S UJL,X UJ P.D e t a c h e dK u r o s h i o r i n g s i n t h e S o u t hC h i n a S e a[J].T r o p i cO c e a n o l o g y,1997,16(2):42-57.李立,苏纪兰,许建平.南海的黑潮分离流环[J].热带海洋,1997,16(2):42-57.[12] L IYC,L IL,L I N M S,e t a l.O b s e r v a t i o no fm e s o s c a l e e d d y f i e l d s i n t h e s e a s o u t h w e s t o fT a i w a nb y T O P E X/P O S E I D O Na l t i m e t e rd a t a[J].H a i y a n g X ue b a o,2002,24(S u p p l.1):163-170.李燕初,李立,林明森,等.用T O P E X/P O S E I D O N高度计识别台湾西南海域中尺度强涡[J].海洋学报,2002,24(S u p p l.1):163-170.[13]J I A YL,L I U Q Y.E d d y s h e d d i n g f r o m K u r o s h i ob e n da tL u z o nS t r a i t[J].J o u r n a l o fO c e a n o g r a p h y,2004,60:1063-1069.[14] Y U A NDL,H A N W Q,HUDX.S u r f a c eK u r o s h i o p a t h i n t h eL u z o nS t r a i t a r e a d e r i v e d f r o ms a t e l l i t e 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 d a t a[J].J o u r n a lo fG e o p h y s i c a lR e s e a r c h,2006,111(C11):C11007.[15] C A OLL,J I A YL,S H I P.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i n t h e n o r t h e r nS o u t hC h i n aS e a,d u r i n g t h e a n t i c y c l o n i c e d d y s h e d d i n g f r o mt h eK u r o s h i ob e n d[J].M a r i n e S c i e n c eB u l l e t i n,2006,25(5):77-83.曹丽丽,贾英来,施平.黑潮反气旋涡脱落时南海北部的海温分布[J].海洋通报,2006,25(5):77-83.[16] WA N G DX,X U H Z,L I NJ,e t a l.A n t i c y c l o n i c e d d i e s i n t h en o r t h e a s t e r nS o u t hC h i n aS e ad u r i n g w i n t e r2003/2004[J].J o u r n a l o fO c e a n o g r a p h y,2008,64(6):925-935.[17] L I UZ H,C H E N XR,Y UJ C,e t a l.K u r o s h i o i n t r u s i o n i n t o t h e S o u t hC h i n a S e aw i t h a n a n t i c y c l o n i c e d d y:e v i d e n c e f r o mu n d e r w a t e rg l i d e r o b s e r v a t i o n[J].J o u r n a l o fO c e a n o l o g y a n dL i m n o l o g y,2019,37(5):1469-1480.[18] WA N G DQ,F A N GG H,Q I U T.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e d d i e s s h e d d i n g f r o m K u r o s h i o i n t h eL u z o nS t r a i t[J].O c e a n o l o g i a e t L i m n o-l o g i aS i n i c a,2017,48(4):672-681.王鼎琦,方国洪,邱婷.吕宋海峡黑潮脱落涡旋的特征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7,48(4): 672-681.[19] K A N GL,C H E N YL,WA N GF,e t a l.A n a l y s i s o n t h e n o r t h e q u a t o r i a l c u r r e n t b i f u r c a t i o nu s i n g O F E S o c e a nm o d e l d a t a[J].O c e a n o-l o g i ae tL i m n o l o g i a S i n i c a,2013,44(6):1442-1450.康霖,陈永利,王凡,等.基于O F E S模式数据的北赤道流分叉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3,44(6):1442-1450.[20] MA S UMO T OY,S A S A K IH,K A G I MO T OT,e t a l.Af i f t y-y e a r e d d y-r e s o l v i n g s i m u l a t i o n o f t h ew o r l d o c e a n-P r e l i m i n a r y o u t c o m e s o fO F E S(O G C Mf o r t h eE a r t hS i m u l a t o r)[J].J o u r n a l o fE a r t hS i m u l a t o r,2004,1:35-56.[21] A s i a-P a c i f i cD a t a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O G C Mf o r t h eE a r t hS i m u l a t o r(O F E S)o c e a nm o d e l p r o d u c t[E B/O L].[2020-03-13].h t t p:ʊa p d r c.s o e s t.h a w a i i.e d u/l a s_o f e s/v6/d a t a s e t?c a t i t e m=2.[22] C HA I G N E A U A,G I Z O L M E A,G R A D O SG.M e s o s c a l e e d d i e s o f f P e r u i n a l t i m e t e r r e c o r d s: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 s a n d e d d y s p a t i o-t e m p o r a l p a t t e r n s[J].P r o g r e s s i nO c e a n o g r a p h y,2008,79(2/3/4):106-119.[23]S O U Z AJM AC,MO N T E G U TCB,T R A NPYL.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 t h r e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s o f a u t o m a t i c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 sf o r t h e q u a n t i f i c a t i o n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o fm e s o s c a l e e d d i e s i n t h eS o u t hA t l a n t i cO c e a n[J].O c e a nS c i e n c e,2011,7(3):317-334.[24] N E N C I O L IF,D O N GC M,D I C K E YT,e t a l.Av e c t o r g e o m e t r y-b a s e d e d d y d e t e c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a n 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t o a h i g h-r e s o l u t i o nn u m e r i c a lm o d e l p r o d u c ta n dh i g h-f r e q u e n c y r a d a rs u r f a c ev e l o c i t i e s i nt h es o u t h e r nC a l i f o r n i aB i g h t[J].J o u r n a lo fA t m o s p h e r ea n d O c e a n i cT e c h n o l o g y,2010,27(3):564-579.240海洋科学进展39卷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E d d i e s S h e dF r o mt h eK u r o s h i o i n t o t h e S o u t hC h i n a S e a:B a s e d o n t h eO F E SO c e a n M o d e lD a t aWA N G D i n g-q i1,2,F A N G G u o-h o n g2,3,X U T e n g-f e i2,3,Q I U T i n g4(1.C o l l e g e o f O c e a n i c a n dA t m o s p h e r i cS c i e n c e s,O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a,Q i n g d a o266100,C h i n a;2.F i r s t I n s t i t u t e o f O c e a n o g r a p h y,MN R,Q i n g d a o266061,C h i n a;3.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R e g i o n a lO c e a n o g r a p h y a n d N u m e r i c a lM o d e l i n g,P i l o tN a t i o n a l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M a r i n e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Q i n g d a o),Q i n g d a o266061,C h i n a;4.E a s tC h i n aS e aF o r e c a s t i n g C e n t e r,S O A,S h a n g h a i200136,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 e d d i e s s h e d f r o mt h eK u r o s h i o i n t o t h e S o u t hC h i n a S e a a r e v e r y i m p o r t a n t f o r t h ew a t e r e x-c h a n g e,h e a t a n dm a s s t r a n s p o r t b e t w e e n t h eK u r o s h i o a n d t h e S o u t hC h i n a S e a.U s i n g t h eO G C Mf o r t h e E a r t hS i m u l a t o r(O F E S)o c e a nm o d e l p r o d u c t f r o m1993t o2013,w e a n a l y z e t h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t h r e e-d i m e n s i o n a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e d d i e s.B o t h t h eO F E S a n d a l t i m e t e r d a t a s h o wt h a t1)m o s t o f c y-c l o n i ce d d i e sw e r es h e df r o mt h ew e s t e r ne d g eo f t h eK u r o s h i o,w h i l e m o s to fa n t i c y c l o n i ce d d i e sw e r e f o r m e dw i t h i n t h eK u r o s h i o-c o n t r o l l e d a r e a s,a n d2)t h en u m b e r o f t h e a n t i c y c l o n i c e d d i e s f a r e x c e e d t h a t o f t h e c y c l o n i c e d d i e s.T h en u m b e r o f t h e e d d i e s a n d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f r e q u e n c y o f s h e d d i n g r e v e a l e db y t h e O F E Ss e a s u r f a c eh e i g h t d a t a a r e r e l a t i v e l y l o wc o m p a r e d t h o s e r e v e a l e d f r o mt h e a l t i m e t r y d a t a.T h e a f-f e c t e dd e p t hb y t h e c u r r e n t a n o m a l y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t h e c y c l o n i c e d d i e s v a r i e sw i t h t h e e d d y f o r m a t i o n a r e-a,w h i l e t h e a f f e c t e dd e p t h r e l a t e d t o a n t i c y c l o n i c e d d i e s u s u a l l y r e a c h e s o v e r1000m.T h e a f f e c t e dd e p t h b y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t e m p e r a t u r e i n d u c e db y e d d i e sm a t c h e s t h e o n e a f f e c t e db y t h e c u r r e n t a n o m a l y,w h i l e t h e d e p t ha f f e c t e d b y t h e s a l i n i t y i s r e l a t i v e l y s h a l l o w e r.A n a l y s i s a l s o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t h e r m o h a l i n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e d d i e s i s g r e a t l y a f f e c t e db y t h eK u r o s h i o.K e y w o r d s:e d d y s h e d b y t h e K u r o s h i o;S o u t h C h i n a S e a;K u r o s h i o;O F E S(O G C M f o rt h e E a r t h S i m u l a t o r)R e c e i v e d:A p r i l13,2020。

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气候变化研究

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气候变化研究

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气候变化研究
刘秦玉
【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4(034)005
【摘要】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的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热量的经向输送中占重要地位.本文对近10年有关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气候变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研究成果有:用卫星高度计首次观测到全球海洋Rossby波的传播特征;确定了气候意义下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为2支,揭示了其中一支与北太平洋模态水的存在有关,另一支是夏威夷群岛附近海洋-大气-陆地相互作用的结果;首次发现了台湾以东黑潮流量有显著的准100天振荡等.本文还提出了在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研究中目前存在的新科学问题.
【总页数】8页(P689-696)
【作者】刘秦玉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2.6
【相关文献】
1.2002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气候变化与山西省夏季降水 [J], 任璞;姚彩霞;杨娜;贾彩萍;杨英
2.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强度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 [J], 金啟华;王辉;姜华;何春;刘珊
3.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温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抬25°N关系的初步分析 [J], 许金镜
4.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及异常的研究 [J], 张庆云;陶诗言
5.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北赤道流、北赤道逆流几个特征的比较 [J], 孙湘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80~1999年热带太平洋次表层盐度年际变化同化数据分析

1980~1999年热带太平洋次表层盐度年际变化同化数据分析

1980~1999年热带太平洋次表层盐度年际变化同化数据分析李海洋;谢强;王东晓【期刊名称】《海洋学报(中文版)》【年(卷),期】2006(028)006【摘要】通过统计方法利用一套海洋同化数据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的盐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次表层盐度的年际变化与ENSO相关,且次表层盐度信号区域呈东西方向"跷跷板"的分布.对影响这些次表层的盐度信号区域平均的纬向平流、经向平流、垂直运动和淡水通量异常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与影响表层盐度年际变化模态的影响因素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纬向平流的异常对表层盐度的异常变化影响较大,而对次表层盐度异常有较大影响的是海水的垂直运动异常.【总页数】7页(P5-11)【作者】李海洋;谢强;王东晓【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广州市南沙区气象局,广东,广州,511458;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12;P723.9【相关文献】1.热带太平洋海面盐度年际变化的海洋同化数据分析 [J], 李海洋;王东晓;谢强2.热带太平洋海面盐度年际变化的海洋同化数据分析 [J], 李海洋;王东晓;谢强3.热带太平洋混合层盐度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研究 [J], 黄国平;严幼芳;齐义泉4.南海北部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J], 王仁政;单正垛;孟思雨;宫响5.热带太平洋盐度年际变化对海表温度异常作用比较:1997/1998、2014/2015和2015/2016年El Nino事件 [J], 石世玮;智海;林鹏飞;陈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洋热盐环流研究的一个焦点:北太平洋是否有深水形成

大洋热盐环流研究的一个焦点:北太平洋是否有深水形成

大洋热盐环流研究的一个焦点:北太平洋是否有深水形成刘宇;管玉平;林一骅
【期刊名称】《地球科学进展》
【年(卷),期】2006(21)11
【摘要】现代大洋热盐环流的特点之一是北大西洋有深水形成而北太平洋没有,这种不对称性对周边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理论上认为大洋热盐环流可能存在对应不同气候的多平衡态,但北太平洋是否曾有过深水形成已成为目前学术争论的一个热点。

简要介绍了最新的热盐环流研究成果,重点分析现代北太平洋无深水形成的原因,其中亚洲季风的水汽输送和低蒸发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子。

【总页数】8页(P1185-1192)
【关键词】热盐环流;全球大洋输运带;多平衡态;北太平洋
【作者】刘宇;管玉平;林一骅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3
【相关文献】
1.一个大洋环流模式和相应的海气耦合模式的评估Ⅰ.热带太平洋年平均状态 [J], 张学洪;俞永强;宇如聪;刘海龙;周天军;李薇
2.北太平洋经向翻转环流和热盐输送研究综述 [J], 刘洪伟;张启龙;段永亮;徐永生
3.大西洋热盐环流年代际变化机制研究Ⅱ.热盐环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机制研究 [J], 牟林;陈学恩;宋军;姜晓轶;李欢;李琰
4.大西洋热盐环流年代际变化机制研究Ⅲ.北大西洋海气要素对热盐环流年代际振
荡的影响 [J], 牟林;陈学恩;宋军;李欢;李琰;姜晓轶;李海;陈幸荣
5.大洋温盐环流与气候变率的关系研究:科学界的一个新课题 [J], 周天军;王绍武;
张学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太平洋北赤道流表层流速及分叉点位置

太平洋北赤道流表层流速及分叉点位置

太平洋北赤道流表层流速及分叉点位置李丽娟;刘秦玉;刘伟【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5(035)003【摘要】确定太平洋北赤道流表层流速及分叉点位置的变化是海洋环境研究中的1个重要问题.使用1987~1998年的WOCE浮标资料,通过估算得到了季节平均和年平均意义下北赤道流表层流速(1989~1998).计算结果显示:北赤道流表层流的流速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春秋两季相仿.在厄尔尼诺发生年的第2年,夏季平均流速往往较大.对浮标轨迹的逐年分析表明表层北赤道流分叉点的位置在11°N~14.7°N之间,从轨迹较为密集的4年的分析可以看出,表层流分叉点的位置具有年际变化,其中,2个El Nino年分叉点偏北.【总页数】5页(P370-374)【作者】李丽娟;刘秦玉;刘伟【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22;P731.21【相关文献】1.浅析北赤道流分叉点及南海北部环流的进展 [J], 苏凯2.南海北部次表层盐度的变化及其与北赤道流分叉点的关系 [J], 杨龙奇;许东峰;徐鸣泉;王俊;师鹏飞3.北赤道流分叉点及南海北部环流的研究进展 [J], 何映晖;蔡树群;王盛安4.ENSO事件对北赤道流分叉位置的影响 [J], 刘赞沛5.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与北赤道流异常海温西传 [J], 陈锦年;何宜军;许兰英;宋贵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的源地
24.0等密度面上盐度分布图

该24.0等位势密度面抬头位置在晚冬南移的现象是由于晚冬混合 过程加剧导致混合层深度增大的结果。 证明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源自于北太平洋副热带海表高 盐水。这与Wyrtki(1961)、Cannon(1966)、Suga(2000)的研究结 果一致。
综合分析各断面的特点如下:
•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基本位于海面下100200m,其盐度在34.8以上,位势密度为23.2-25.2,且 几乎全部处于18℃等温线之上。 • 10°N以南也存在一个高盐中心,盐度在35.2p.s.u.以 上;以10°N 为界两边的高盐水团没有交换。原因是 受到ITCZ的阻隔使交换受阻。10°N以南的次表层高 盐水源自于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由于局地蒸发大于降 水所形成海表高盐水(Suga ,2000)。 • 北太平洋低位涡水(位势密度梯度变化较小,位势密度 在25.2-25.8的水体)位于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 水之下,且源地位于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源 地以北
北太平洋副热带海表高盐水与局地蒸发降水的 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北太平洋副热 带海表高盐水 与同期蒸发减 降水的空间分 布型有着很好 的对应关系。 这说明北太平 洋副热带海表 高盐水的形成 与其水量收支 有着直接的关 系。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的垂 向分布特征

分析方法:选取Argo浮标资料相对密集的经向断面 129°E、131°E 、133°E、139°E、147°E、 151°E、163°E、165°E、167°E、179°E、 171°W、169°W,作出05-07年各经向断面于北太平洋 中低纬度的平均盐度场、平均位势密度场以及平均温度 场,综合分析讨论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的垂向分 布特点。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的 生成和传播
分析方法:作出2005-2007年逐月23.2,23.4, 23.6,23.8,24.0,24.2,24.6,24.8,25.0, 25.2等密度面上盐度分布图,通过追踪高盐信号 来确定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的生成和传 播过程。
24.0等密度面上高盐信号的传播
2005 2006
2007
24.0等位密面抬头位置在冬季南 移。 2005-2007年每年12-次年3月都会 有高盐信号由北太平洋副热带中 部海域(28-32°N,170°E150°W)“潜沉”进入次表层。 “潜沉”形成的次表层高盐水会继 续向西南方向传播,并最终可以 到达菲律宾沿岸。

2005-2007年25.2等密度面上高盐信号的传播

立足前人的工作,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验证北太平洋副热带海表高盐水与局地蒸发降水 差(E-P)的关系 探寻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的空间分布特 征,寻找它与北太平洋低位涡水的异同。 试图寻找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的源地与 输送路径

资料与数据处理

所用资料如下: 04-07年的Argo资料均来自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这些准实时观测 资料已由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进行了实时质量控制。 本文所用气候态逐月的海面蒸发减降水资料来自于英国南安普敦海洋 学中心,水平分辨率为1°×1°,该资料覆盖范围为0°-360°, 84.5°S-84.5°N。 数据处理方法: 从中选择位于120°E-120°W、10°N-40°N海域且观测层次大于 10层、最大压强观测值大于500dbar、质量标记为1的剖面。 利用Argo剖面温盐压数据计算出位势密度,利用线性插值将温度、 盐度、压强、位势密度垂向插值到5m间隔。 定义混合层深度为密度梯度大于等于0.015 处,根据线性插值的结果 求出混合层深度,认为混合层底即为次表层顶所在位置。

致谢
本论文是在刘秦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 的,本人受益匪浅,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对胡海波师兄在论文中给与的帮助表 示感谢。本文所用资料来自中国Argo实时 资料中心,在此表示感谢。

北太平洋副热带表层次表层盐度空间分布类型
太平洋平均盐度为为34.62 ,因此我们定义盐度>34.8的海水为高盐水。 表层低盐 次表层低 盐
表层 低盐 次表 层高 盐
表层高盐 次表层高 盐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的分布范围要远远大于北太平洋副 热带海表高盐水的范围,且在北太平洋副热带海表高盐水之下必 然存在次表层高盐水。 在北太平洋副热带海表高盐水的西侧和南侧还存在着表层为低盐 的次表层高盐水,这部分次表层高盐水南抵10°N,北至120°E。
131°E断面上北太平洋副热 带次表层高盐水位于1230°N之间100-200m;位势 密度在23.2-25.2之间;盐 度极大值位势密度为24.0。 且几乎全部位于18°C等温 线之上。盐度极大值为 35.0p.s.u.。
• 20°N至30°N间的次表层高 盐水之上存在海表高盐水。 • 179°E断面上高盐水的位势 密度为22.8-25.2,盐度极大 值的位势密度为24.0,全部 位于18°C等温线之上。盐 度极大值为35.3;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
答辩人: 许丽晓 指导教师: 刘秦玉 教授 2008.6.10
目录

引文 资料与数据处理 北太平洋副热带表层次表层盐度空间分布类型 北太平洋副热带海表高盐水与局地蒸发降水的 关系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的垂向分布特征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的源地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的生成及传播 总结和展望
同24.0等密度面上高盐水的传播,在25.2等密度面上仍然存在着由北 太平洋副热带中部(28-32°N,170°E-150°W)向西南方向传播的 一条输送路径。 但是在25.2等密度面上还存在着从160°E、35°N向西南方向传播的 一条输送路径; 且位于25.2等密度面上的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向西南方向传 播最终到达的是台湾以东海域。
引文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是由Wyrtki在1961利用船测资料发现的。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源自于北太平洋副热带海表高盐水,它以 等密度面地转流的形式向西南方向传播(Wyrtki,1961;Cannon,1966; Tsuchiya,1968;Qu,Mitsudera and Yamagata,1999;Suga,2000). 之前主要利用船测资料,JMA(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重复水文 断面数据以及HOT(the Hawaii Ocean Time-series)海洋观测站的数据, 对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的研究并不充分。 今天人们利用一种先进的海洋观测仪器——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剖面浮标,获得了大量的上层海洋盐度准 实时观测资料,首先实现了对全球大洋连续、同步的三维监测,使得我 们能对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进行一番重新审视。 胡海波等(2008)利用SODA资料以及Argo资料,根据海表盐度将北太平 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分成了三类,分别对其特点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总结和展望


结论如下: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基本位于海面下100-200m,其盐 度在34.8以上,位势密度为23.2-25.2,且几乎全部处于18℃ 等温线之上。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处在北太平洋低 位涡水之上,源地处在北太平洋低位涡水源地以南。 北太平洋副热带次表层高盐水由北太平洋副热带海表高盐水 “潜沉”生成的, 它沿等密度面向西南方向输送;23.2-25.0之 间的次表层高盐水最终到达菲律宾沿岸;25.2等位密面的次 表层高盐水,最终可到达台湾以东海域; 但由于Argo资料时间跨度较短,因此不能估算出北太平洋副 热带次表层高盐水高盐信号传播的时间尺度,且以上的工作 仅仅是对高盐水传播路径研究的初步工作,还需要更多的浮 标观测数据并采用水团分析的方法,以便确定每一点处高盐 水团的生成源地及详细的输运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