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理教学评价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物理教学评价的策略

作者:肖观林

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2012年第05期

[摘要]物理教师听课评课,应该从六方面入手:要看有没有新、准、全、透、巧、活。参照这六个方面,既可以评价一节课的好与不足,也可以让教师有的放矢,从听课中受益。

[关键词]物理;评课;策略

评课是教学中最经常、最基本的教研活动,也是研究教法、总结经验的必要途径。评课能力是体现一个教师教科研能力最基本的一个方面。但是,目前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缺少必要的评课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参加过任何提高评课能力的培训,所以教师听课后不知从何评起,评课能力较低。即便要评课,也只是说些好话,走过场,流于形式。对物理教学的评价,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一、新

新,就是指创新,有独创性。教师在评课时应侧重于评执教者的课案设计是否有创新之处,与传统的课案设计相比有无新颖性,独创性。一般来说,课案的设计是指具体教学措施或教学基本程序,包括教具的准备、教学方法设计、导语设计、教学内容衔接设计、课内(外)练习设计、板书设计等方面。如一位物理教师执教的“家庭安全用电”公开课,其课案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富有创新。课案设计如下:1.总体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充分体现物理知识从生活来,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新理念,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2.实施步骤中的新课导入:同学们,自从我们入学以来,就只有在台下坐和听的份,而从未曾有过在台上讲和读的机会,难道你们不曾想过也站上讲台一展你的才华吗?今天,我把这个机会留给大家,让你来告诉大家家庭安全用电的常识,好不好?大家准备几分钟吧。由于课前布置过学生预习,点拨学生采用各种形式(如相声、小品、讲演等)模拟上课。一节课下来,学生感到既充实又有意义。

二、准

准,指执教者在讲述定义、概念、定理或定律等知识时做到准确严密,绝无科学性错误。科学性原则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最基本原则。评课老师在听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执教者知识点传授的准确性;阐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是否有事实依据;阐述物理规律的逻辑性;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等等,以便评课时有依有据。某老师在讲述“动能”概念时这样定义:动能就是指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能。像这样定义就不准确,犯有科学性错误,因为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的同时,还可能具有其他形式的能(如重力势能)。所以动能的概念应该这样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一些教师会忽略或混淆的物理问题,评课时应特别指出。这也要求评课教师本身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触学科的发

展的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这样听课才能听出关键,评课时才能评到点子上。

三、全

全,指教学环节齐全,课堂结构紧凑,学生参与面广,受益面积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有效达成。

四、透

透,指执教者在概念、规律的讲述过程中,能用最简练且生动的语言将其内涵、外延、成交条件、适用的范围、注意的事项等讲清讲透。对重点知识有没有讲透,学生有没有理解透;难点知识的讲解是否出现有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或似是而非的现象,评课教师在评课时应重点点评。这样有利于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巧

巧,主要指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机智地捕捉有利信息并加以利用,同时又能巧妙地处理好课堂中意外突发事件,起到“移花接木”之效。如一位老师在讲练习时,走下讲台去拿一位经常抄写他人作业的学生的练习,当他返回讲台时不小心踩滑了脚,弄得学生大声哄笑起来,好不尴尬!这位教师站稳后,指着讲台笑着说:“你们看见了吧,上升一高度多么的困难,路要靠自己走,一下子不成功没关系,多练习就可以了,学习也是如此!”说完后还装作很费劲的样子重新踏上讲台。这位教师机智巧妙地把自己的“失足”与学生的学习联系起来,既缓解了课堂气氛,同时又融入了思想教育,取得了“一箭双雕”的作用。评课教师要善于发现执教者机智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等到评课时以便点评,同时也可从听课的活动中学习别的教师的教学优点。

六、活

活,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小课堂变“大”、变“活”,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课堂效益,完成课堂教学的目的。评课教师在听课时着重看执教者有无启活课堂师生关系,有无启活教与学的方式,有无启活学生主体思维;有无放开教学的内容,有无放开教学的时空、有无放开教学的过程。这就是梁海山老师论述的课堂教学中的“三启”与“三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