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查对制度_图文.
输血科查对制度
![输血科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cddaa15650e52ea551898ad.png)
输血查对制度一、血样采集查对1、采血前须确认患者信息。
2、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血型和诊断。
核对正确后方能抽血,抽血后将试管上的联号贴于输血申请单上。
3、抽血时如有疑问,不能在错误的输血科申请单和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重新填写输血申请单及标签。
4、医务人员将血样标本送至输血科,并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当面共同核对患者相关信息。
二、发血取血查对1、输血科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山东省临床输血管理规程》要求执行。
2、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科工作人员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3、遇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不得发取:(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的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4、医务人员到输血科取血时,取血人员与输血科人员共同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等。
5、对血袋标签核查: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献血者血型、血液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有效期、储存条件、血袋编号、血液外观。
确认无误后注明取血时间并签名。
6、发血后,受血者血液标本于2-6℃冰箱保留7天,以备必要时查对。
三、输血查对1、输血前,检查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无凝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输血记录单)共同到病人床旁确认受血者,并核对患者科别、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血型、申请血液成分、血量,核对供血者编号、血液成分、与病人的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
3、输血后,再次核对医嘱及输血信息,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发血单)贴在病历中,并及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24小时。
输血过程查对制度
![输血过程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081134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b.png)
输血过程查对制度
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实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
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
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无凝血、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确认受血者后方可输血。
4)输血后查对: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编号、供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
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将血袋冷藏保存24小时备查。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023a0b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c.png)
输血查对制度
(一)取血查对制度
1、麻醉师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患者、病历并填写取血单,项目包
括: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别、病房号、血型(包括Rh血型)、血液种类、输血量。
2、取血者携带取血单到血库取血,每次只能取一个患者的血。
3、取血者在血库与发血者共同核对。
(1)将取血单在血库与发血者共同核对。
(2)将发血单与血袋标签核对。
(3)核对项目
1)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包括Rh血型)
2)献血者编码、血型、血液种类、血袋号、血量、血液有效期。
3)交叉配血结果。
4)血液有无溶血和凝块,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
5)取血者不得擅自更改标签内容;血袋标签如有涂改时发血人需要签名。
(4)以上项目核对无误,取血者与发血者分别签名。
4、取血注意事项
(1)取血后立即送回,不允许让其他人将血带回。
(2)取血过程中注意防止震荡,防止碰撞,尽量减少晃动(特别是血小板)。
5、血液送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与麻醉师立即与病历核对,无误
后取血者方可离开。
(-)输血查对制度
(1)输血时应认真核对,项目同取血查对制度。
核对时,应首先
与病历的原始资料核对。
(2)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血
型、日期和时间,以备必要时送检。
输血的查对制度
![输血的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881821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d.png)
输血的查对制度目录一、总则 (2)二、人员职责 (2)2.1 输血科工作人员职责 (3)2.2 执行输血操作的医护人员职责 (5)2.3 特定患者识别人员职责 (6)三、输血前查对 (6)3.1 患者身份确认 (7)3.1.1 通过腕带或其他标识确认患者身份 (8)3.1.2 核对病历和医嘱信息 (9)3.2 血液制品查对 (10)3.2.1 查对血液制品的种类、数量、效期等 (11)3.2.2 确认血液制品的质量报告 (11)3.3 输血设备查对 (12)3.3.1 核对输血器、输液器等设备的种类、规格、有效期等 (13)3.3.2 确认设备的外观无破损 (14)四、输血中查对 (15)4.1 输血速度控制 (15)4.2 血液制品输入速度监控 (16)4.3 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17)4.4 输血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18)五、输血后查对 (19)5.1 输血记录与核对 (20)5.2 患者输血后的评估 (20)5.3 输血不良事件的记录与报告 (21)六、质量控制与监督 (23)6.1 输血质量管理体系 (24)6.2 输血过程的监督检查 (25)6.3 不良事件的分析与改进 (26)七、培训与教育 (27)7.1 员工培训计划 (28)7.2 输血知识更新与教育 (29)7.3 应急预案与演练 (30)八、附则 (30)8.1 解释权归属 (31)8.2 生效日期 (32)一、总则为确保输血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护患者生命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输血查对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开展输血治疗的患者及参与输血治疗的医护人员。
输血查对制度是医院输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严格的查对流程,确保输血前、输血过程中及输血后的各项信息准确无误,避免因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和不良后果。
在本制度中,我们将对输血前的患者身份识别、血液制品核对、输血设备与用品检查、输血反应的监测与处理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以确保输血过程的严谨性和安全性。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e9dc7dd336c1eb91b375d88.png)
输血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三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受血者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血袋号、血型及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的种类、剂量;
2.配血查对程序
①由二位护士(或一位医生、一位护士)到病员床旁,同时核对
床号、姓名后方可抽血,将所抽的血放入试管后,同时在配血单反面签名方可送验。
②二位病人同时抽血备用时必须做到一次一人一单一管,分别执
行,不可同时操作。
3.领血和输血程序
①按三查十对标准操作。
②输血前应由二位护士(或一位医生、一位护士)持配血单,到
病员床边,做好三查十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在输血单上签执行者姓名。
③二位病人同时输血时,因做到一人一单一袋,分别执行,不可
同时操作。
④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
4.输血完毕,由专人将血袋及输血器送返还血库(血袋及输血器由血库统一处置,低温保存24小时)。
输血查对制度及流程
![输血查对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ea0a4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4.png)
输血查对的流程与要求
01
02
03
04
输血查对的流程包括采集患者 信息、核对信息、配型试验、
再次核对等环节。
医护人员需在输血前对患者身 份、血型、交叉配型结果等信
息进行核对,确保无误。
核对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方式进 行验证,如口头核对、书面记
录等,以降低误差风险。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输血查对制 度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制度
根据制度优化内容,及时更新输血操 作流程,确保医护人员操作规范。
制度优化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实际操作经验, 不断优化输血查对制度,提高制度的 科学性和实用性。
感谢观看
THANKS
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02
输血前查对制度
患者信息查对
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确保患者身份与输血申请单上的 信息一致,包括姓名、性别、年 龄、病案号等。
核对患者身份标识
如指纹、手写签名或电子识别等 ,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查对
核对献血者与受血者血型
确保献血者与受血者血型相容,避免发生输血后血型不合引起的严重反应。
记录输血时间、血型、输注量、输注速度等信息,以便于 后续核对和追溯。
输血后核对与签字
输血结束后,应再次 核对患者信息、血型 、交叉配血结果等, 确保无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具体内容可能会因医 院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
核对无误后,应由两 名医护人员签字确认 ,并填写输血后记录 表。
04
输血后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及流 程
目 录
• 输血查对制度概述 • 输血前查对制度 • 输血中查对制度 • 输血后查对制度 • 输血查对制度执行情况监督与改
进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12aec43b14e852459fb5795.png)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前必须经两人共同执行“三查十对七注意”并签名,严格行输血的规范和要求。
三查:血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十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袋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和剂量,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献血者和受血者)
七注意:1.血制品从血库取出后30min内输入
2不能加温和剧烈摇晃
3输血前后均应输入少量的生理盐水。
4.输血开始应缓慢输入,观察患者5-15min无异常方可离开
5.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听取患者主诉。
(询问是否有心慌胸闷,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输血处皮肤是否红肿,疼痛等)
6.两袋血之间要输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防止交叉反应
7.输血完毕,输血袋送入血库。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4c5821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b.png)
输血查对制度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订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通过“输血安全护理单”组织实施。
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验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只有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
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③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患者
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④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
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②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
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
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人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③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患者床旁
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④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
输血期间,密切巡视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护理工作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护理工作制度输血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ea2ac3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8.png)
护理工作制度——输血查对制度一、背景与意义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挽救患者生命。
然而,输血过程中若出现差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制定严格的输血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二、输血查对制度内容1. 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验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参与(只有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3)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患者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4)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5)抽血时对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资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 取血查对制度(1)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3. 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
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内容是否一致。
(2)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发现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保留余血备检。
(3)按手术进行情况调整好输血速度,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有特殊反应者,应保留余血备检。
凡输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者之间输以少量生理盐水,两者不可直接混合。
(4)输血毕,保留血袋,以备查对。
(5)输血起始、完毕时间及输血量,由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上。
三、执行与监督1. 各级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8b417adbcd126fff7050bcf.png)
输血查对制度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订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一、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抽血前必须两人核对病历医嘱、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输血前5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及条形码。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只有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二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3、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采血时必须一人一次,如同时输两人血时,应分别执行。
4、抽血时对化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资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二、取血查对制度到血库取血时,与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
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有无溶血、血凝块)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液种类、输血数量,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
三、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
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2、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人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血液取回后在30分钟内输用)。
3、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血型,查看床头卡、腕带,以确认受血者。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
输血期间,密切巡视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5、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二人)、并作好相关护理记录。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51e330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9.png)
输血查对制度(1)血样采集查对:L采血前须确认患者信息: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和诊断。
2.持输血申请单和试管,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采集血标本并签名。
3.采血时如有疑问,应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4.将血样标本送至血库。
(2)取血时查对:1.取血时,取血人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血型、血液成份及有效期、供血者血袋号、血量、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外观。
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方可取血。
2.遇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不得取血:①标签破损、字迹不清;②血袋破损、漏血;③血液中有明显的凝块、溶血;④血浆呈乳糜状、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⑤血液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3)输血时查对:L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认真核对医嘱、执行单、血液常规单中相关信息、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在交叉配血单上双人签名。
3.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输血记录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血液种类、供血者血袋号,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无误后进行输血,核对者签全名。
4.输血后再次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记录输血过程是否顺利,有无不良反应, 签全名。
(4)饮食查对L每天查对医嘱,核对患者饮食种类,并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
2.开餐前,护上在患者床前再次查对特殊患者(治疗饮食、检查饮食)饮食种类、数量是否与医嘱相符。
3.禁食的患者护士要做好交班,并告诉患者及家属禁食的目的和时间,做好禁食标识。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5ca1e7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3.png)
输血查对制度
(一)给药"三查八对"的内容
(1)"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2)"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时间、剂量、浓度、用法、药物质量。
(二)输血查对制度
(1)输血前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患者血型报告单、配血输血记录单、血袋,核对做到"三查"、"八对"。
"三查"即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颜色是否正常、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
"八对"即对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门急诊诊疗卡号、血袋条形码、血型(含Rh因子)、交叉配血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配血输血记录单、输血安全护理记录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住院号/门急诊诊疗卡号、姓名、性别、年龄、血型(含Rh因子),再次检查血袋有效期、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血液种类及剂量
(3)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上述内容,确认无误后签名。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1b7895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d.png)
输血【2 】查对轨制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轨制(1)依据医嘱卖力查对交叉配血单.血型磨练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纪.住院号等信息. (2)抽血时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有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查对,与患者核实无误后方可抽血配型.(3)抽血后须在采血管上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笔迹必须清楚无误,同时将采血管号码条贴在化验单上,便于进行查对工作.2取血查对轨制(1)取血时,取血者应与发血者一路进行查对,请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周密,血型无误,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形;(2)应卖力查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目.血液有用期.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聚,精确无误后将血袋放入干净容器内送至病区.(3)血液自血库掏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光不宜过长.3输血查对轨制(1)输血前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严厉履行输血“三查.十一对”轨制;三查:查血液有用期;输血装配是否完全;血液质量(有无凝血块.溶血,血袋包装有无裂缝).十一对:受血者姓名.性别.腕带.床号.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成果.血液种类.剂量.采血日期.有用期.(2)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到床旁配合查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纪.查看床头卡,讯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3)输血前.后用静脉打针心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持续输血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用静脉打针心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持续输注别的血袋.输血时代,亲密巡查病人有无输血反响.(4)输血开端应先慢后快,依据病情.年纪调剂滴速,应不雅察3-5分钟再分开.输血进程须周密不雅察有无输血反响.当患者消失不良反响时,应立刻停滞输血,改换输液装配,用心理盐水保持通道,按照“输血反响应急预案”进行治疗挽救.(5)输血完毕,再次进行查对,确认无误后签名.如实填写输血安全记载单,将输血记载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安全护理记载单夹在病历中.(6)血袋封口,同时填写输血反响回馈卡立刻送血库. 7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流程流程:采血前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纪.及磨练项目等,预备好响应的试管→特别检讨确认病人是否空肚→采血部位平日选前臂肘窝的正中静脉,不宜在手术.输液同侧手臂采血→采血时应动作敏捷,尽可能缩短止血带应用时光→应用通俗打针器采血,采血后应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迟缓注入试管内→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试验室剖析,输送进程中避免激烈震动→要视所有标本为传染品,对“高危”标本,如乙肝病人标本.艾滋病病人标本等要注明标识,急症或危宿疾人标本要特别注明.4.抽血交叉配血查对流程流程:依据医嘱卖力查对交叉配血单.血型磨练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纪.住院号等信息→查对无误后抽血→抽血后在试管上注明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纪.住院号等信息,将采血管号码条贴于化验单,便于查对.5.取血查对流程流程:取血者与发血者配合查对→查看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周密,血型无误,标签卡无破损不清,血液无溶血.无凝块和污染情形→查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量.血液有用期.交叉配血报告→血液自血库掏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光不宜过长6.输血查对流程流程: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严厉履行输血“三查.八对”轨制→输血时由2名医护人员到床旁再次配合查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纪.床头卡.血型,以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后,持续输入不同供血者血液时,用心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输血开端应先慢后快,依据病情.年纪调剂滴速,不雅察3-5分钟再分开→亲密巡查,不雅察病人有无输血反响→消失输血反响,立刻停滞输血,改换输血装配,用心理盐水保持通道,按照“输血反响应急预案”进行救治→输血完毕,再次查对,确认无误后签名→填写输血安全护理记载单→血袋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