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_杨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第21卷第5期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21 N o.5 2005 (总第83期)JOURNAL OF NUC(Social Sciences)(Sum.83)
文章编号:1673-1646(2005)05-0085-03
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
杨 霞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西临汾014004)
摘 要: 同伴关系及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重要主题,国外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开展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对同伴关系系统深入地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就同伴关系研究的相关成果作一综述,供作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关键词: 儿童;同伴关系;同伴交往
中图分类号: B844.1 文献标识码: A
Peer Relationships of Ch ildren
YANG Xia
(School of Education,Shanxi Teachers University,Linfen041004,China)
Abstract:The peer relationships and the peer intercourse are the main issues in the studies of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In1930s,the study on peer relationships began abroad,and since1970s plentif ul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quired about the peer relationships systematically and thoroughly.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lated results on peer relationships, providing a ref erence f or f 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children;peer relationships;peer intercourse
同伴关系(peer r elationships)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国外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开展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对同伴关系系统深入地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了解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可以使我们对儿童同伴关系研究有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开展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
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的早期研究与人们的儿童观紧密相连。在欧洲中世纪时期,人们没有意识到儿童与成人有不同的思想过程,儿童实际上被看作小大人。因此,人们并没有对儿童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积极的研究。
直到19世纪对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的研究才引起人们的兴趣。人们认识到,儿童在社会和遗传上的大部分缺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救治。其中一个典型的实例是对一个名叫艾沃瑞的野孩儿进行的教育。
20世纪30~40年代,有关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成果上都有较大进步。研究者考察了婴儿间的互动、社会参与、群体动力等;皮亚杰(piaget.1932)在他的早期著述中论述了同伴关系在社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正是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他指出,非常年幼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既不愿也不能意识到同伴的观点、意图、感情。然而随着游戏的开始,在平等互惠同伴关系建立的同时,体验冲突、谈判或协商的机会亦随之出现。这种冲突和协商不论是指向物体还是不同的社会观点,在引发折衷主义和平等互惠的观念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和同伴的交往使儿童认识到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而获得的。皮亚杰特别强调了同伴间的讨论和争论是道德判断能力发展所必需的。帕登(M.B. Parten,1932)从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交往角度把儿童的游戏分为5种:游戏的旁观者、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这5种游戏随儿童年龄的增长按顺序发展。关于同伴关系的社会支持功能,沙利文(sullivan,1953)提出友谊的功能是互相证实或互享兴趣、希冀和分担恐惧,肯定自我价值,提供爱和亲密袒露的机会。
二战爆发后,研究者基本上停止了对儿童同伴关系和同伴交往研究,基本致力于与战争有关的工
X收稿日期:2005-03-06
作者简介:杨 霞(1980-),女,山西洪洞人,硕士生,从事专业:儿童社会性发展。
作。二战后的冷战时期,研究者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儿童的学业和智力方面,对儿童的同伴关系的关注较少。
对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从停滞到迅猛发展的转折点是1970年《卡氏儿童心理学手册》的出版。在《卡氏儿童心理学手册》的第二卷,哈吐普(hartup)提醒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儿童的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但有关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资料极为缺乏。他还强烈呼吁,研究者要进一步探讨同伴群体影响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途径。20世纪70年代以后,儿童同伴关系及社会性发展研究迅猛崛起并蓬勃发展起来。
1.关于同伴交往意义的研究。同伴关系不良不仅会影响儿童当时的发展,还会影响儿童后期的社会适应(Parker,1987;Shaffer,1994;Coie, 1990;Hartup,1992);该方面的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同伴关系与其后来对学校的适应相联系,如儿童的同伴关系不良与辍学、较差的学习成绩等相联系。还有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同伴关系与以后的心理健康问题相联系,如童年期的心理健康异常、成年后的心理障碍、自杀、酗酒、犯罪等等(ladd& asher,1985)。Zick Rubin、Beatrice Whiting和利西娜等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同伴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儿童同伴交往与父母、同胞交往不可替代,与相同、不同发展水平同伴的交往对儿童的发展各有利弊二者兼备则最为理想。研究(Zick Rubin)发现有些儿童的同伴交往活动对其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如对同伴过分依赖,有限的同伴交往会限制儿童的活动范围,亲密的友谊关系也能造成不安全感、怨恨和嫉妒,同伴关系的变化有时会产生失望和痛苦(苗雪红,2002)。
2.关于同伴交往特点的研究。分别从交往的年龄特点(利西娜)、性别特点(T.A.列宾娜)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学前期是同伴关系扩张的时期,特别是学前儿童教育机构中同伴关系成为继家庭之后的第二大社会系统。关于性别特点的研究表明¹,通过与朋友的互动作用不断延伸和扩大着友谊网,从而形成男孩的友谊广泛。而女孩友谊网的作用相对较弱,女孩的友谊较为集中,常常以二元的形态出现。她们更愿意与最好的朋友在一起,而不大愿意处在三者或三者以上的团体中。而正是由于女孩友谊的二元化使她们注重保持关系,与朋友冲突时,更可能从关系角度去判断不良行为更可能采取理性的行为,而男孩则相反。列宾娜指出儿童交往中的性别分离模式源于人类性别文化在个体早期就产生着很大的影响,要消除这一模式需要儿童园、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3.关于同伴交往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发现,儿童的行为特点(Lee,1973;Schaffer,1977)认知能力(Rubin&M aio ni,1975)教师对儿童的态度(Miller&Gentry,1980)家庭(Parke&Ladd,1992; Rubin,1994)情景因素等都会影响儿童的同伴交往。尽管情景因素最不稳定且较为复杂,但相关研究也反映了一些特点º:儿童在拥挤的空间内更多地表现攻击及竞争行为(Aiello,Nicosia&Thom p-son,1979);适量的玩具会导致儿童与同伴游戏的增加(V andell,Willso n&Buchanan,1980);玩具的性质及其它环境条件也影响儿童的交往,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多见于绘画、图书角及其他较为安静的环境中。布娃娃区则多为角色游戏和合作游戏(Rubin,1977),户外活动中则多为消耗大量体能的大肌肉活动且有较多的合作游戏(Hartup,1983)。
4.关于儿童同伴交往中攻击行为(或侵犯)的研究。由于攻击行为是儿童同伴交往中较为常见的行为,因此关于攻击行为的研究也较多。劳伦茨提出有情感性攻击与工具性攻击之分;哈特普(hart-up)提出有敌意性攻击与攻击性攻击之分。道奇(dodg e)等人提出反应性攻击与主动性攻击。研究者从各种纬度来对攻击进行了分类和解释。劳伦茨从习性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本能,人和动物攻击的趋力来自内部,和外界刺激无关。随着个体攻击的能量的不断积累,必须借助于攻击行为或暴力活动才得以周期性地释放;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攻击是一种习得的社会行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社会认知在攻击行为中的作用。攻击行为的缘起、形式和发生频率随儿童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儿童从学前期到青少年期,攻击性是相对稳定的。但攻击行为有性别差异:男性普遍比女性更具有攻击性(Cumm ing s,Iannotti,& Zahn-Waxler,1989;Hy de,1986);男孩多为身体攻击,女孩多为言语攻击;小学高年级以后,男孩的攻击行为多指向同性,身体攻击的意图更加明显;女孩的攻击行为多为言语攻击,基本上都是指向其他女孩;男孩之间的攻击行为要比女孩之间或异性之间的攻击行为多得多。影响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文化、家庭、媒体)等等。总之,儿童的攻击行为并非由单一因素构成,而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5.关于同伴交往困难及交往过程中问题行为的矫治。心理学家主要从认知角度(解决人际问题的认知技能训练)、行为角度(榜样策略、行为塑造)、情感角度(移情训练)进行训练及教育干预»。研究表明,最好的治疗同伴关系困难的方法是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
从总体来看,国外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来进行:一是动态维度,主要考察儿童的行为互动,如同伴间的攻击、利他行为,另一是静态维度,着重关注友伴间的关系状态,如同伴接纳、友谊和孤独
86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