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路径及政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路径及政策建议
作者:马东升
来源:《山西农经》2020年第19期
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质量直接受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虽然市场主导资源配置,但政府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地方政府要对政府、市场的边界进行合理确定,重构地方政府职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地方政府;区域经济;作用路径;政策建议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9-0025-02 ;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127 ; ; ; ;文献标志码:A
政府行政体制深化改革后,地方政府的自主权、选择权得到了增强。地方政府可以依据区域经济现状,采取一系列促进措施,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但地方政府越位、缺位现象时有发生,对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带来了一定制约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及人员需认识到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1 ;地方政府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1 ;资源配置不科学
市场资源配置由市场和政府两个主体完成,只有科学协调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才可以优化配置资源。目前,部分地方政府的介入力度过大,市场主导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市场环境的公平性难以真正体现出来,进而对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不利影响。例如部分地方政府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作为资源分配重心,忽视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政府干预过多,企业十分关注政府行为,难以及时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1]。
1.2 ;区域发展规划不完善
部分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的过程中,将行政手段作为首选,没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政策内容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需求等难以实现,区域发展规划不完善,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等问题,进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以中西部部分地区为例,当地照搬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难以适应地区的实际情况。
1.3 ;营商环境差
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现阶段,受地方政府干预的影响,地方保护主义逐渐出现,例如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行政、经济等手段限制外地产品[2]。此外,地方政府没有明确所在城市的功能定位,不能与周边城市畅通流动资源要素,进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造成影响。
1.4 ;区域间协同机制不完善
目前,受区域内部碎片化现象的影响,区域间协同发展目标难以高效推进。例如一些地方,上级行政机构的区域政策落实难度较大,区域间难以合理发展,无法灵活调整产业布局,生产要素流动的市场化、自由化受到影响。这样会导致区域产业优势和竞争力大打折扣,进而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阻碍。
2 ;地方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路径
2.1 ;协调配置资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政府主导资源配置,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受历史因素影响,我国曾出现物资短缺现象,需要政府主导资源配置,以便快速提高物资利用率。二是在城市建设方面,主要借鉴和学习国外经验,甚至直接模仿发达国家的模式。三是在技术方面,直接引入国外的成熟技术,不具备较高的创新性。
新时期,我国充分重视经济发展质量,社会整体情况呈现出较大改变。从物资角度来讲,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日趋严峻,仅依靠政府力量难以转化剩余产能,需将市场作用发挥出来。从技术角度来讲,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日趋增长,要求创造一系列新技术和新业态,以便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驱动作用。从政府职能角度来讲,需逐步向公共服务方面转变[3]。
因此,在各项资源配置过程中,需协调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市场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政府从宏观角度给予必要引导,以便顺利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2.2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在制定和落实政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科学制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涵盖的内容较多,例如专项规划、五年规划、经济区规划等。
这些规划会直接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区域农业规划会影响现代农业等。地方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需准确把握本区域资源的特色和优势等,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证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适应,发挥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
2.3 ;完善区域营商环境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都属于区域营商环境的范畴,会对市场主体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进而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一是构建良好的区域营商环境,培育企业家精神。只有充分重视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才可以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因此,地方政府要完善立法和执法工作,切实保护企业家的合法利益。针对企业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解决,以便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二是以优良的区域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流动资本。如果区域营商环境较差,那么企业经营、发展将受到影响,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大大减弱。这样,区域企业将会向其他区域转移投资存量,潜在投资者出于投资安全考量也会降低投资额度。因此,地方政府需逐步创建开放性、法制化的投资营商环境,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构建优良的区域营商环境,显著改善企业的经营行为与财务绩效。企业在制定各项决策时,需要将环境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如果区域营商环境较优良,市场秩序将会得到规范构建,企业守法和诚信经营意识将大大增强,可以降低区域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的发展活力将得到增强。如果区域营商环境较差,则可能扭曲企业经营行为。例如税费过高时,企业可能会利用法律漏洞或者向其他区域转移资产等,这样不仅会影响企业发展,而且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地方政府要充分考虑区域内企业的发展需求,完善税收、监管等诸多方面的政策体系,服务于企业发展。
2.4 ;强化行政区域合作
为提高区域经济合作质量,需提高行政区域之间的合作水平。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区域划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经济活动。新时期,我国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显著增加了跨行政区域的经济活动,但市场化体制并不完善,企业经济活动依然会受到行政区域边界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重复投资等不良问题,难以顺利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例如京津冀地区虽然推行了协同发展的举措,但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而长三角区域的合作关系比较紧密,因此取得了良好的区域协同发展成效。
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提升行政区域合作质量,消除区域内部碎片化现象。一是适当减少行政区域划分层级,合并部分行政区域,以便能够高效统一调度各类生产资源。二是对行政区域的有形边界进行弱化,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得到满足。例如为了高效配置生产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北京市先后合并了东城区与崇文区、宣武区与西城区等。地方政府要深入分析当地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通过制定与落实政策和规划,切实满足区域间协同发展的需求。
3 ;地方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做好顶层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