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科学植物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植物》教案
【导语】植物是⽣命的主要形态之⼀,包含了如树⽊、灌⽊、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等熟悉的⽣物。
种⼦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约有 350 000个物种。
绿⾊植物⼤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淡⽔是植物⽣存的基本需求。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长在⼀定的环境⾥,是有⽣命的物体。
过程与⽅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的的,制订观察的⽅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
⽤各种感官观察⼤树。
借助放⼤镜、⽪尺等简单的⼯具对⼤树进⾏观察和测量。
⽤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树的兴趣,体会到⽣命体给我们带来的⽣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标和⽅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树的观察要指向⽣命体这个核⼼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些观察⽤的测量⼯具(如⽪尺、放⼤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引⾔ 1.校园⾥、⼤路旁、⼭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边的熟悉植物——⼤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看照⽚上的⼤树 1.教师讲解:这是⼀幅梧桐树的照⽚,请⼤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点?) 2.学⽣汇报:从图上看⼤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上获得的信息。
) 三、回忆中的⼤树 1.教师引导:照⽚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树与这照⽚上的有什么不⼀样吗? 2.学⽣汇报:回忆我的⼤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还从来没看见过,⽽有⼈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棵⼤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棵真正的⼤树吗? 4.学⽣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树?(再去看⼀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的去仔仔细细看⼤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的xx》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教材。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第五课:植物的叶。
教科书中12、13 页的内容。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是整套教材的起始册,第一单元《植物》以植物作为观察对象,以观察为主线安排了一些系列活动,学生观察了一棵树后,获得了关于这棵树的轮廓性认识,然后引导孩子关注树的某一部分叶的观察。
本课共分三个部分:分叶子、比较叶的相同和不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
本课要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叶子的结构特征和叶的生命过程,培养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很好动,比较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自我表现愿望。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叶子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不完整,也不够深刻。
针对学生的情况,在设计本课时,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去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的活动,把科学课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拉近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使学生们喜欢上科学课。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1、统计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2、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四、教学准备:每组学生准备:一些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这节课,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树叶)先来问问:树叶是什么颜色?(绿色、黄色、红色、嫩绿••…•还知道有别的颜色吗?大家有没有兴趣非常仔细的来观察这些树叶?(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叶(板书课题)(二)体验探究:一、分一分,摆一摆:出示问题:1、数一数有几片xx?生活动:数一数,摆一摆,汇报数量。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三篇
【导语】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纲和教科书,从学⽣实际情况出发,精⼼设计。
⽆忧考⼩编整理了⼩学三年级科学校园⾥的植物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标: 1、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过程与⽅法: 1、能够运⽤多种感官去观察、去⽐较,掌握对⽐的⽅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命的物体进⾏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个观察地点,供学⽣观察。
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对⽣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
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进⾏。
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的信息,渗透了绿⾊开花植物的六⼤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的知识。
教学活动从学⽣的已有经验⼊⼿,利⽤“说说认识的校园⾥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个“增长点”。
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进⾏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 ⼀、从整体认识植物 1、了解学⽣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的植物有哪些。
(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 师⽣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我们要到校园⾥去观察这些植物。
出⽰表格,讲解要求。
我认识的校园 ⾥的植物名称⽣长环境⽣长特点 (可以写也可以画)⾼矮排队 (按由矮到⾼顺序排出) …… 3、学⽣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从局部认识植物 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个节上看叶⼦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三年级科学上观察叶片植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叶片植物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叶片植物,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叶片植物、放大镜、显微镜、玻璃容器、酒精、玻璃刀、滤纸、试管、笔、纸等。
实验步骤:1.首先,收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叶片植物,如菊花、草地、水仙花等,并将它们放在玻璃容器中。
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个叶片植物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并记录下来。
同时,观察叶片植物的大小和结构。
3.进一步观察叶片植物的结构,可以用显微镜来放大叶片上的细节。
将叶片放在玻璃刀上,用酒精清洗,然后切下薄片放在玻璃片上,放入显微镜中观察。
4.在观察过程中,可以用滤纸吸取叶片上的液体或汁液。
将滤纸放在试管中,滴加几滴酒精,再将叶片轻轻切碎放入试管中,用笔搅拌一下。
观察试管中的液体是否发生颜色或物质变化。
5.根据观察所得,绘制每个叶片植物的图画,并注明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结构特点。
6.撰写观察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步骤、观察结果、结论和个人感想等内容。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不同的叶片植物,我们发现它们的形状和颜色都各不相同。
有些叶子是长而窄的,有些叶子是圆形的,还有些叶子是心形的。
叶子的颜色也有红色、绿色、紫色等各种颜色。
每个叶子上都有不同的纹理,有的是平整的,有的是有凹凸不平的。
通过进一步的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叶子表面有许多小细胞。
这些细胞呈不规则形状,并有不同的颜色。
叶子中的细胞会吸收光线,从而进行光合作用,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观察到一些叶片上有一些汁液。
通过将叶子切碎并加入酒精中,我们发现一些液体会变色。
这说明叶片中含有一些物质,我们推测可能是叶片中的色素。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叶片植物,我们了解到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叶片作为植物的重要器官,具有吸收光线、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
叶片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而且每个叶子上都有不同的纹理。
叶片中含有一些物质,可能是色素,可以引起液体颜色的变化。
个人感想:通过这个实验,我对叶片植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特征。
2. 学生能够观察、描述植物的生长变化,并了解其形成原因。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者展示板。
2. 植物标本和茶杯土。
3. 牛奶盒、剪刀、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出示一张图片或展示一段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并问学生是否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探究活动:1.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a) 老师展示植物标本,向学生介绍根、茎、叶和花的基本结构,并解释它们的功能。
b) 学生观察标本,尽量描述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老师进行引导和解释。
2. 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a)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棵盆栽植物,并告诉他们这棵植物将会在课堂上生长。
b) 学生观察植物,并记录生长变化,包括新的叶子、茎的增长等。
他们可以用文字或者画图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c) 学生分享观察记录,并讨论这些变化的可能原因。
3. 变化的实验a) 学生会分组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
每个组将分别在三个杯子中放入茶杯土,然后播种相同的植物种子。
b) 每天给植物适量的水,但在一个组中,添加一些适量的水彩颜料。
c) 学生观察每个组的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他们将注意到具有水彩颜料的植物在茎和叶上有明显的变色。
d) 学生讨论这个实验的结论,并解释为什么植物的茎和叶会变色。
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学到的植物结构和功能,以及生长和变化的观察方法。
拓展活动:老师可以在实验前准备一些植物标本,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展示板或幻灯片进行解释。
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他们周围的植物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变化,可以用文字描述或画图的方式呈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以及进行实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三年级上册科学资料单
三年级上册科学资料单
以下是三年级上册科学的一些资料内容,涵盖了植物、动物、材料以及水和空气等多个单元:
植物单元
主要材料:水葫芦、金鱼藻、狗尾草、多种植物的叶、放大镜、塑料尺、蜡笔、水槽。
知识点: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例如,它们都需要阳光、水和土壤。
树的相同之处:都长在泥土里,有木质的树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树的不同之处:树冠大小、树干粗细、树皮光滑或粗糙、结的果实和叶片形状都可能不同。
小草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和水分,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动物单元
主要材料:蜗牛、蚯蚓、蚂蚁、金鱼、饲养箱或广口瓶、饲养盒、鱼缸、金鱼藻、放大镜、泡沫塑料、盘子、玻璃杯、菜叶、青瓜、西红柿、面包片。
知识点: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食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
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
主要材料:木条、金属条、塑料条尺、白纸、各种纸制品、滴管、塑料杯、筷子、毛巾、砖块、陶瓷。
知识点: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如硬度、重量、导电性等。
水和空气单元
主要材料:信封或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透明塑料袋、密封袋、石头、木头。
知识点:学习水的性质,如浮力、透明度;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如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等。
这些资料仅作为参考,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
建议根据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和教学。
同时,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科学的奥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植物有哪些
海尔蒙的实验上怎样做的?
他用一个大桶装上烘干的不含水分的土壤100千克,种上一棵 重2.5千克的小柳树,只给它浇雨水。五年过去了,柳树长大 了,重84.5千克,比刚种下时增加了82千克。这时他把桶里 的土壤烘干了再称,只比原来的重量减少了0.1千克。
海尔蒙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小树长大增加的82千克物质并不全是从土壤里获得的。
7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 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
我们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大树、 狗尾草、水葫芦、金鱼藻。我们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 生植物?记录在下面的记录单里。 陆生植物 三叶草 蒲公英 车前草 水生植物 芦苇 睡莲 水花生 浮萍
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 植物的生长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阅读21页的“植物需要阳光”
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泥土、养料、水分、阳光和空气
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 水分、阳光和空气
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生存需要的共同点:水分、阳光和空气
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向日葵的一生
向日葵一生的生长阶段: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枯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树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大树一生的生长阶段: 发芽—幼苗—成熟—枯萎—枯死
在我们对植物进行了这些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能够说出植物的 哪些特点?
植物的相同特点
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和 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 的生命过程,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特征:根、茎、叶、 花、果实。
植物怎样生存
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
如果说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从土壤里得到的,那么植物从 土壤中到底吸收了多少物质。
比一比: 比一比:
大树与向日葵一生的相同点: 它们都有经历发芽、幼苗、枯 死三个阶段。 大树与向日葵一生的不同点: 寿命的长短不同,大树的寿命长,向日葵的寿命短。 (看19页“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看完后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2024年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2024年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2024年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科学这东西呀,可有趣啦。
对于三年级的小宝贝们来说,就像是打开一个装满奇妙玩意儿的魔法盒子。
在三年级上册的科学里,有关于植物的知识。
植物那可是大自然的小精灵呢。
我们要知道植物的身体结构,像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些部分。
根就像植物的小脚丫,深深扎在土里,把土壤里的水分和养分都吸收上来。
茎呢,就像植物的小管道,把根吸收的东西运送到植物的各个地方。
叶子就更厉害了,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就像一个小小的绿色工厂,把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还释放出氧气,让我们能呼吸新鲜空气。
花朵五颜六色的,不只是为了好看,它还是植物繁殖后代的重要部分呢。
果实里面包着种子,种子就像植物的小宝宝,等条件合适的时候,就会生根发芽,长出新的植物。
动物也是科学里的重要内容哦。
小动物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
比如小蚂蚁,它们可是超级团结的小群体。
有专门找食物的工蚁,有负责保卫家园的兵蚁,还有蚁后负责产卵繁殖后代。
小蚂蚁们通过触角来传递信息,你看,多神奇呀。
还有小动物们的身体结构也很有趣,像鸟儿有翅膀可以飞,鱼儿有鱼鳍可以游。
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很强,就像骆驼,在沙漠里可以好久不喝水,因为它的驼峰里储存着能量。
还有天气的知识呢。
天气有时候阳光明媚,有时候乌云密布。
我们要知道不同的天气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风是空气的流动,雨呢,是云层里的小水滴聚集多了落下来。
还有下雪、下冰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天气魔法。
学会观察天气,还能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要是知道要下雨了,就可以带上雨伞出门啦。
再说说材料的科学吧。
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像木头、金属、塑料、陶瓷等等。
木头摸起来很温暖,很多家具都是用木头做的。
金属就很坚硬,像铁可以做成各种工具。
塑料轻便又耐用,好多生活用品都是塑料的。
陶瓷呢,很光滑,那些漂亮的碗和花瓶很多都是陶瓷的。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我们要根据这些特性来合理使用它们。
小学三年级科学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小学三年级科学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基础的生物之一,而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是生命力的展示。
小学三年级的科学课程中,学生们将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命力和生长规律。
下面将以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为例,来介绍小学三年级科学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第一阶段:播种在科学实验室中,老师将向学生展示播种的过程。
首先,老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片植物播种盘和一些豆子。
学生们小心翼翼地将豆子均匀分布在播种盘的土壤上,并轻轻按压,确保豆子与土壤接触良好。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充满了期待。
第二阶段:湿润与观察播种完成后,学生们需要将播种盘放置在阳台或者教室的窗台上,确保能够充分接触阳光。
每天早上,学生们需要用喷壶将播种盘中的土壤湿润,并进行观察。
他们可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中的变化,寻找发芽的迹象。
一旦豆子发芽,学生们会兴奋地高喊出声,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观察工作开始有了成果。
第三阶段:幼苗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发芽的豆芽逐渐长出嫩绿的叶子,这是幼苗生长的过程。
学生们可以用尺子测量每个幼苗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他们还可以观察幼苗的根系,了解植物吸取水分和养分的方式。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将亲自参与到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
第四阶段:成长与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幼苗逐渐长成大树。
学生们将继续观察并记录各个阶段植物的变化。
他们可以通过绘画或拍摄照片的方式,记录下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外观变化。
通过观察植物成长的过程,学生们逐渐认识到植物是如何从一颗小小的种子成长为一个巨大的个体的。
第五阶段:总结与分享在整个观察过程结束后,学生们将进行总结与分享。
他们可以将观察的结果整理成一份简单的报告,包括播种过程、发芽情况、幼苗生长和植物的总结等。
学生们会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同学们分享彼此的发现和体验。
通过这次科学观察,学生们不仅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年级科学植物
三年级科学植物科学植物是三年级自然科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植物的结构、生长过程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学生可以增加对自然界的认知,并培养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本文将就植物的分类、结构和生长过程进行讨论。
一、植物的分类植物广泛分布于地球各个角落,拥有丰富的物种。
根据植物的不同特征和生长习性,我们可以将它们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植物可以分为两大类: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是指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的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大部分植物,如花草树木等。
它们具有花、果实和种子等特征,通过花的受精和种子的传播完成繁殖。
裸子植物如松树、银杏等,它们的种子暴露在母体上,不具有真正的果实。
非种子植物是指通过无性繁殖进行繁殖的植物,如蕨类、苔类和藻类等。
这些植物无法通过种子传播,而是通过孢子或者分离出的小植株进行繁殖。
二、植物的结构植物的结构通常包括根、茎和叶三个部分。
根是植物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器官,它们通常位于植物的地下部分。
根的形状和结构因植物种类而异,但主要功能是相同的。
茎是植物的主体部分,连接根和叶,并起到支撑和传输水分养分的作用。
茎的形状和大小也因植物种类而异,有细长的藤茎,也有粗壮的树干。
叶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器官,主要功能是吸收阳光,并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能量。
叶的形状和大小因植物种类而异,有大片的叶子,也有细小的针叶。
三、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种子发芽、根茎生长和植物开花结果三个阶段。
种子发芽是指种子在适宜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蓄积的能量迅速释放,从而使幼苗从种子中钻出来。
种子发芽需要适当的土壤和水分,以及一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根茎生长是植物从种子发芽后的下一个阶段。
幼苗会生长出根和茎,并逐渐形成复杂的根系和茎系。
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茎系负责传输水分和养分,并作为植物的主体部分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的开花结果是植物生长的最后一个阶段。
当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开花结实。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一、植物。
1. 植物的身体。
- 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茎能支撑植物的“身体”,还能运输水分和养料;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花一般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它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果实里面有种子,种子可以繁殖后代。
2. 植物的生存需要。
- 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
例如,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养料;水分能使植物保持挺拔的姿态,也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溶剂;空气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同时植物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不同的植物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温度适宜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3. 观察植物的方法。
- 我们可以用眼看、鼻闻、手摸、耳听等方法观察植物。
看植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闻植物的气味,有的植物有特殊的香味,有的可能有臭味;用手触摸植物的茎、叶等部位,感受它们的质地,如光滑或粗糙等;有些植物在风吹动时会发出声音,我们可以用耳听。
在观察植物时,要注意保护植物,不随意采摘。
二、动物。
1. 动物的特征。
- 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
例如,蚯蚓身体柔软,细长且由许多环节构成,它生活在土壤中,靠身体的伸缩爬行,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鳃呼吸,靠鳍游泳;蚂蚁身体很小,有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它们喜欢群居,通过触角交流信息,寻找食物等。
2. 动物的生存需要。
- 动物的生存需要食物、水、空气、适宜的栖息地等。
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如兔子吃青草,老虎吃肉等;水是动物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动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必要物质;空气为动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栖息地为动物提供居住、繁殖和觅食的场所,像鸟类需要在树上筑巢,松鼠需要树洞等。
3. 动物的分类。
- 可以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变化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变化。
2. 能力目标: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 掌握植物生长的主要变化。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生长的内在原因。
2. 掌握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2. 工具:盆栽植物、浇水壶、放大镜、相机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 进入课堂,观察盆栽植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第二步:植物的生长过程1. 观察植物的根、茎、叶和花。
2. 通过图片和实物示范,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
第三步:植物的生长环境1.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需要哪些条件才能生长?2. 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并记录下来。
第四步:植物的生长变化1. 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的生长过程,让他们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变化。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用相机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3. 学生分享自己记录的照片,并简单描述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五步:植物的生长需要1. 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让他们思考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等。
2. 学生口头回答,并与教师进行交流。
第六步:总结与拓展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变化。
2. 辅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拓展他们的思维。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记录和思考,培养了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学生们积极参与,喜欢拍照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认真思考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等。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内在原因理解不够深入,希望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进一步加强。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养成观察和记录的习惯,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植物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物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从而维持它们的生命。
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的一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并解释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种子的成长植物的一生始于种子。
种子通常由果实包裹着,在适宜的环境下可以发芽成为新的植物。
当种子落地并受到适当的水和阳光照射时,它会开始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发出细胞内的信号,激活其生长过程。
幼苗的形成从种子发芽后,幼小的植物开始出土。
在土壤中,幼苗的根将伸展出来,吸收地下水及其中的养分。
同时,幼苗的茎也会冒出土壤,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
幼苗的茎和根会逐渐生长强壮,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生长的过程当幼苗完全长大并建立起根系和茎干后,它们开始进入生长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植物会继续吸收水分和养分,茎干不断延伸,叶片逐渐扩展,并且开始开花。
开花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关键阶段,它标志着植物已经成熟,并能够进行繁殖。
传粉与结实植物通过传粉来实现繁殖。
当花朵开放时,它们释放出芳香的气味和美丽的颜色,以吸引昆虫、蜜蜂或鸟类前来取食花蜜,并将花粉带到其他花朵上。
这个过程称为传粉。
一旦传粉成功,花朵就会凋谢,然后果实开始形成。
果实的成熟果实是植物种子的保护层。
当花粉成功传递到花的雌蕊部分时,雌蕊会受精并开始发育成果实。
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会膨胀,并逐渐改变颜色,以吸引动物前来食用。
动物吃下果实后,种子将通过动物的消化道传播到其他地方,为新的植物生长提供条件。
植物的寿命植物的寿命因物种而异。
有些植物只能存活一年,被称为一年生植物;而有些可以存活多年,被称为多年生植物。
多年生植物在每年的冬季会进入休眠期,等待来年春天重新生长。
与我们的关系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我们提供了呼吸所需的空气。
其次,植物是我们的食物来源之一。
我们日常食用的谷物、蔬菜和水果都是植物的产物。
教科版科学三上植物的共同特点我的大树
教科版科学三上植物的共同特点我的大树植物的共同特点是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植物具有细胞构成。
植物是多细胞有机体,在结构上由细胞组成。
植物的细胞一般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细胞内部还存在着各种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细胞是植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细胞间的相互配合和协同工作,植物能够完成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
其次,植物具有自养能力。
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完成自身生长和发育的。
植物的细胞中含有叶绿素,能够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进而合成有机物质。
自养能力是植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基础,使得植物能够在地球上的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
再次,植物具有多样的形态。
植物的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的微藻和微型植物,也有巨大的大树和著名的巨型植物。
植物的形态差异主要是由其生活史和生态环境决定的,不同的植物通过进化适应了不同的生境。
植物的形态特点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这些形态结构各自承担着保护、吸收养分、传输水分和养分、光合作用、繁殖等生物学功能。
此外,植物具有生命周期。
植物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两个阶段: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种子,再通过散布、落地、发芽等过程,产生新的个体。
无性生殖则是通过植物的各种无性繁殖器官,如根茎、块茎、分蘖、气根、蘚苔孢子、孢子囊等形成新的个体。
这种生命周期的交替,使得植物不仅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还能够在环境恶劣时通过有性繁殖传递遗传优势。
最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断与环境进行适应和协调,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形态特征。
植物能够适应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盐分、透气性等环境条件,生长在陆地、水域、沙漠、高山等各种地理环境中,适应了各种生态类型。
总之,植物的共同特点包括有细胞构成、自养能力、多样的形态、生命周期和强大的适应性。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一、植物。
1. 植物的身体。
- 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 根的作用: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根分为直根(如胡萝卜)和须根(如葱)。
- 茎的作用: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
茎有直立茎(如杨树)、缠绕茎(如牵牛花)、攀缘茎(如葡萄)、匍匐茎(如草莓)等不同类型。
- 叶的作用:制造养料(通过光合作用),蒸腾水分。
叶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 花的结构:一般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雄蕊产生花粉,雌蕊的柱头接受花粉。
-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果实对种子有保护作用。
- 种子:可以繁殖后代。
种子里面有胚根、胚芽、子叶等结构。
2. 植物的生长。
- 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条件。
-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种子萌发时,胚根先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 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二、动物。
1. 动物的特征。
- 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生活在土壤中,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蚯蚓是环节动物。
- 蚂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蚂蚁是昆虫,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 金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金鱼的身体表面有鳞片,能减少水的阻力。
- 鸟: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有羽毛,骨骼轻而中空,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鸟适应飞行的特点包括减轻体重(如骨骼中空)、有适合飞行的翅膀和羽毛、高效的呼吸系统等。
2. 动物的生存。
- 动物需要食物、水、空气、适宜的温度等生存条件。
-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觅食方式和栖息地。
例如,松鼠生活在树上,以坚果为食;青蛙生活在池塘边,以昆虫为食。
三、水。
1. 水的性质。
- 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装在什么容器里就是什么形状。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育科学版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育科学版知识点一、植物。
1. 植物的身体。
一棵完整的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就像一个小团队,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工作呢。
根就像植物的脚,把植物固定在土壤里,还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分;茎就像植物的身体,把根吸收的水分和养分运输到叶、花、果实和种子那里,同时也能支撑起植物的身体,让它不会东倒西歪;叶就像植物的小工厂,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做饭,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做出“食物”,然后释放出氧气,这对我们人类呼吸可重要啦;花呢,就像植物的脸蛋,很漂亮,而且花还能结出果实和种子;果实就像一个小包裹,里面装着种子;种子就像植物的小宝宝,等到合适的时候就会发芽,长成新的植物。
2. 植物的根。
根的种类可多啦。
有像我们吃的胡萝卜那样的直根,直直的,主根很明显,旁边还有一些小的侧根;还有像大葱那样的须根,就像老爷爷的胡须一样,细细的,一根一根的,没有很明显的主根。
根的作用可大了,除了前面说的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分,有些根还能储存食物呢,像红薯的根,储存了很多淀粉,我们吃起来甜甜的。
3. 植物的叶。
叶的形状多种多样。
有像手掌一样的枫叶,有像针一样的松树叶。
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不过有些植物的托叶很小或者没有。
叶片上还有叶脉,叶脉就像叶的骨架,有网状叶脉,就像一张小网,还有平行叶脉,叶脉是一条条平行的线。
叶的颜色也不只是绿色哦,到了秋天,有些树叶会变成黄色、红色,就像换了一身漂亮的衣服。
叶的生长方式也不同,有互生叶,就是一片一片交替着生长;对生叶,两片叶子相对着生长;还有轮生叶,好几片叶子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围着茎生长。
二、动物。
1. 蜗牛。
蜗牛是一种很有趣的小动物。
它背着一个重重的壳,就像它的小房子,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
蜗牛的身体软软的,头上有两对触角,长的那对触角顶端还有眼睛呢。
蜗牛是用腹足爬行的,腹足就像一个大吸盘,它爬行的时候会分泌出一种黏液,这个黏液可有用啦,一方面可以让它的腹足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变小,爬得更轻松,另一方面还能保护它的身体,不让它的身体变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者:
———————————————————————————————— 日期:
第一单元《植物》
单元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核心概念。
6.生命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物质构成、新陈代谢、适应和影响环境、生长发育和繁殖。
过程与方法
1.用感官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
2.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内容。
3.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的结果。
4.在观察过程中提出研究的问题。
5.通过阅读提高对植物基本需要和植物多样性的理解。
6.比较多种植物,总结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科学概念
1.我们利用感官观察周围的世界。
2.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产生种子。
3.植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空间和营养,每个植物个体有特定的生存需要,如特定的环境,一定的阳光和水分。
4.植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5.植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营养和一定的空间,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一生的周期。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探究植物的兴趣。
2.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形态植物的研究兴趣。
3.培养对植物生存需求的敏感性。
4.培养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植物的意识。
5.培养学生以观察结果为出发点,实事求是追求结果的态度。
单元教学重点:
1.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课时安排:
1.我看到了什么 1
2.校园的树木 1
3.大树和小草 1
4.水生植物 1
5.植物的叶 1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1
7.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 1
1.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对学生来说,植物单元既有熟悉的一面,又有平时不太注意的一面,本单元的学习,将打开学生关注周围生命的心灵之门,学习过程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本单元所选择的植物都具有显著的不同特点,代表了自然界植物的多样性,参考资料库中的“令人惊奇的植物”内容,更加说明很多植物具有独特的个性,体现出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植物又具有共同的特点,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这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2.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3.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4.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单元教学难点:
1.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通过阅读资料来总结植物的一些特征。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大门的单元,将对学生们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Biblioteka 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过程与方法,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微观察的观点,教科书将把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
观察是本单元的主要技能,学生将学习用感官进行观察,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用维恩图帮助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目标:
一个生命体具有哪些特征呢?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界定,生命体一般有六大特征:
1.生命体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生命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生命体都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生命体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
5.生命体都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特性;
6.生命体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围绕着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来设计,以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来组织学习活动的。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来说,植物单元只涉及生命体特征的1、2、4、6四条,其余的很少涉及,这跟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