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景交融,虚实相映
——《柳永词两首》解读
河南省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于剑涛
【美点探微】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足见柳永词在当时产生的广泛影响。《柳永词两首》兼顾了宋词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望海潮》属前者,《雨霖铃》属后者。虽风格迥异,但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却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情景交融
柳永长于慢词,慢词长于写景、叙事和抒情的交互融合,柳永词工于铺叙,善用白描,更是将慢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此处所言之“景”,不单指词中描绘的自然、人文景观,也包括各种人事场景。《望海潮》中,无论是从地理条件、悠久历史、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等角度描写杭州的壮丽繁华,还是从钱塘江和西湖两个极富江浙地域特色的代表性景观来写杭州优美如画的自然风景,抑或是写官员巡游和杭州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图景,都运用了白描手法,不着一色,层层铺叙,气势磅礴,开阔清新。“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浓墨重彩描绘杭州的美丽景色,赞美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生活,目的只有一个:抒发作者对杭州的喜爱和赞颂之情,投孙何所好,以表渴望提携之意。据说,此词不但使得孙何主动前去与柳永相见,更引得金主南下,觊觎大宋江山。《雨霖铃》中,无论是铺叙离别场景,写眼前景致和別时情态,抑或是描写别后景象,写想象之景,——表面写景,实则写情,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营造了一种凄冷沉郁的氛围,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伤,凸显了全词的情感主调。
二.虚实相映
虚实结合是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写景为实,抒情为虚;眼见为实,耳听是虚;眼前之景为实,想象之景为虚;当前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为虚;当下之景为实,未来之景是虚;从己方角度写为实,从对面着笔写为虚;客观之景为实,梦境、仙境、誓愿为虚。《望海潮》全词极尽夸张之能事,极写杭州美丽、富庶、繁华之实景,唯有末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显然属于虚写:希望长官把杭州美景画出来,等日后回到朝廷就可夸示于同僚,回应主题,暗含对孙何日后飞黄腾达、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而《雨霖铃》通篇,除上片开头写离别场景是实写之外,从“念去去”直至词末,几乎全是想象中的虚景:先是想象别后彼地之景:这一去,千里烟波,荆天楚地,暮霭沉沉,苍茫辽阔;接着想象今夜酒醒之后的景象:这一去,孤身一人,栖息何处?或许泊舟杨柳岸,独对晓风残月;最后想象别后情景:这一去,年复一年,天各一方,纵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纵有说不尽的相爱、相思之情,斯人已去,又能向谁倾吐呢?
作为北宋词坛的扛鼎之作,《柳永词两首》可欣赏之处很多:工于铺叙,善用白描,巧用夸张,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等。但作为两首词共有的特色,亲爱的读者,你以为笔者所言然否?
【随堂练习】
一、基础演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参差.(cī)寒蝉.(chán) 骤.雨(zòu) 良辰.好景(chén)
B.罗绮.(qǐ)凝噎.(yē)暮霭.(aǐ) 天堑.无涯(qiàn)
C.豪奢.(shē)堤.沙(tī) 珠玑.(jī) 吟赏.烟霞(shǎng)
D.叠巘.(yǎn)凄切.(qiē)风帘.(lián) 兰舟催发.(fā)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霜雪矍铄烟柳画桥羌管弄晴
B.今宵暮蔼金碧辉煌户盈罗绮
C.梳装箫鼓晓风残月破涕为笑
D.坐落针砭山清水秀风帘翠幕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东南形胜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B.云树
..绕堤沙云树:茂密如云的树木。
C.此去经年
..经年:经过一年。
D.吟赏烟霞
..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4.下面有关宋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因为词是合乐的歌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朝达到顶峰,是唐、宋两朝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C.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D.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5.下面对柳永《望海潮》《雨霖铃》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望海潮》中,“怒涛卷霜雪”的“卷”字,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涛翻滚、排山倒海的气势。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采用互文手法,意思是羌笛声与采菱的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荡,在月夜下荡漾。
C.《雨霖铃》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
D.“此去经年”四句中,“此去”二字,呼应上阕的“念去去”;“经年”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散有致。
6.仿照例句,另选两位不同的诗人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大体相等。
例句:柳永在寒蝉骤雨后的都门外,吟咏婉约派诗词最经典的篇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尽显其感情的缠绵与悱恻。
7.理解性背默填空。
(1)《望海潮》中,从地理条件和悠久历史两方面来写杭州城的句子是:,,。从人们生活富足和城市商业繁荣发展两方面来写杭州城的句子是:,,。
(2)《望海潮》中,运用互文手法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安宁生活景象的句子是:,,。
(3)《雨霖铃》中,交代离别特定环境,渲染凄楚悲凉气氛,奠定全词低沉伤感基调的句子是:,,。
(4)《雨霖铃》中,运用白描手法,重在描写别离之人离别前依依不舍的情景的句子是:,。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课文《望海潮》(原文略),完成8—9题。
8.关于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从杭州城的地理条件和悠久历史两方面来说的。
B.词的最后两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呼应开头,总结全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C.若把“怒涛卷霜雪”中的“卷”字改为“推”字,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减弱,不能形象逼真的描写浪花飞溅的情态。
D.“羌管弄晴,菱歌泛夜”运用并提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欢乐生活。
9.有评论家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写得高度凝炼。”请简要分析。(二)阅读《雨霖铃》(原文略),完成10—1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