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全
(管理知识)企业信息管理复习资料
企业信息管理复习资料一、要点(单选、多选、判断)1.在模块聚合的分类中,聚合度最高的是功能聚合。
2.高内聚是模块划分的标准之一。
3.系统转换的方式中,最适合于规模较大且复杂的系统的是分段转换。
4.系统转换的方式中,最适合于大中型系统的是并行转换5.完成组织结构图绘制的阶段是详细调查。
6.DSS与MIS相比,其面向的人员是中高层人员。
7.DSS与MIS相比设计重点是较多的模型8.DSS与MIS相比在开发方法上注重不固定9.用网络图法进行时间计划制定时,结点的时间参数有两个。
10.信息的主要特征是等级性。
11.从日本丰田引入的与MIS相关的先进管理方法是JIT。
12.无法达到的测试境界是穷尽测试。
13.决策表是用来描述逻辑模型中处理逻辑说明部分的工具。
14.由用户确认所查询结果正确与否的界面设计方案是交互式问答。
15.录入口令时通常要录入两次并且值相等时系统才正常运行,这种输入校验法是重复输入校验。
16.录入记账凭证时,要保证借方金额与贷方金额合计值相同方可保存凭证,这种输入校验方法是对照校验17.在录入商品代码时,会将已有商品信息自动显示,若无商品则提示用户,这种输入校验方法是对照校验18.在按照人员代码检索时,将查询结果输出,等待用户确认的输入校验方法是视觉校验19.在按照人员代码检索时,要求代码必须是数字形式的输入校验方法是格式校验20.在DFD中,标号为P1.2.3和 P4.2.3的处理逻辑所处的数据流程图是第三层;标号为P1.3的处理逻辑所处的数据流程图是第二层21.填写用户档案、登记学生档案的界面设计方案是填表式22.用来表达信息的是数据,属于数据形式的是文字、图表、23.凭证流水号代码是顺序码24.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1NF25.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无部分函数依赖的最低层范式是2NF26.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不再讨论非主属性与码的关系的是4NF27.用网络图法进行时间计划制定时,作业的时间参数有四个28.无法达到的测试境界是穷尽测试29.系统程序设计时对不同对象相同操作的实现用到的控制结构是循环结构30.系统程序设计时对不同对象不同操作的实现用到的控制结构是选择结构31.系统程序设计时变量初始值的设置用到的控制结构是顺序结构32.重视提高物流中瓶颈环节工作效率的先进管理方法是OPT33.通过功能虚拟、组织虚拟等捕捉稍瞬即逝的商机的先进管理方法是AGILE34.MIS开发的特点是开发周期长35.MIS开发的原则有抓主线原则36.MIS的业务调查结果可以用什么工具来描述表格分配图。
企业信息管理复习题库及答案
企业信息管理复习题库及答案1、以下哪项是用户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义务?( )A、给系统设计师讲解自己的业务B、给系统分析师讲解自己的业务C、给系统程序员讲解自己的业务D、给CIO讲解自己的业务答案:B2、能帮助使用者掌握事件因果间的关系,清楚地指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和子原因,这种风险识别方法是( )。
A、专家调查法B、鱼骨法C、风险分解结构法D、核对表法答案:B3、DSS解决的是( )。
A、企业所有问题B、高度结构化问题C、结构化或半结构化问题D、非结构化问题答案:D4、以下哪个是生命周期法的缺点?( )。
A、阶段的顺序性和依赖性B、逐步求精的结构化方法C、强调文档的完备性和标准化D、文档的编写工作量极大答案:D5、( )的根本特征在于标准的国际化,标准的国际化是实现( )的关键环节。
A、EDI,EDIB、EDI,IDEC、IDE,EDID、EID,IDE答案:A6、以下ERP实施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实施准备;②前期工作;③切换运行;④模拟运行;⑤新系统运行。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②①④③⑤D、⑤④③②①答案:C7、( )主要用于支持战略规划层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工作。
A、知识系统B、决策支持系统C、管理信息系统D、事务处理系统答案:B8、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内部管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供应链中没有组织机构和行政隶属关系作为支撑,只能以强调( )作为管理职能实施的基础。
A、合作和签订契约B、谈判C、意愿D、激励答案:A9、ERP的核心是( )。
A、MRPB、MRPIIC、JITD、CAM答案:A10、节约资金,有利于培养、增强企业技术力量,便于日后系统维护工作是以下哪种方式的优点( )。
A、自主开发方式B、委托开发方式C、联合开发方式D、购置软件包答案:C11、网络中各结点首尾相连,通过通信线路将网络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环路,由此构成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 )。
A、总线形拓扑结构B、星形拓结构C、环形拓扑结构D、网形拓扑结构答案:C12、( )方法是由IBM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指导企业IT规划的方法之一。
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一部分信息管理一.熟悉和掌握1.当信息产生后,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了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
信息流由两条渠道流向利用者,一条是直接由生产者流向利用者,另一条是信息在信息系统的控制下流向信息利用者。
前者称为信息传递的非正规渠道,后者称为信息传递的正规渠道。
2.信息管理的概念:P22 **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包括非正规渠道和正规渠道中的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简记:1.综合方法控制信息流 2.提高利用率 3.实现信息的价值)3.信息管理研究的内容:P23 **·从技术角度,研究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当前主要是计算机网络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贮、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
信息管理的方法(或支持工具)有:分类、主题、代码、数据库、元数据、搜索引擎和各类信息系统、网络等。
·从经济角度,主要研究信息市场,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问题。
·从行政和法律角度,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解决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促进社会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更好地发挥信息的社会功能。
·从人文角度: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行为仅仅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是难以有效约束的,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信息活动进行管理。
信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其理论方法涉及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学等众多学科。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1、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对象是:人类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具有客观性和独特性)依据:(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职业化和产业化又是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时我们认识和研究的客体。
(2)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能够使信息资源管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也就是说,迄今为止其他学科没有将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如何理解:(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首先是一个过程。
作为过程,它是由若干相关而有序的环节组成的。
(2)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也是一种网络活动。
作为网络活动,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
(3)信息资源管理活动还是一种宏观调控行为。
从宏观的角度考虑,无论是协调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还是对所有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实施集中统一的管理,都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落实。
2、信息资源配置(布局)的含义、特征及影响因素含义:是指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三个方面的有效配置。
特征:(1)层次性:信息资源本身的层次性和用户需求的层次性决定了信息资源配置的层次性。
(2)动态性:信息资源的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尽管他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
(3)渐进性:信息资源的配置有一个从不合理逐步趋向合理的过程。
影响因素:(1)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2)信息资源管理立法:信息资源税是一种经济财产,是一个组织或机构得以有效运行所不可或缺的资产、运行媒介和支持工具。
(3)管理体制:科学的管理是进行信息资源有效配置不可缺少的手段。
(4)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信息资源使用者的偏好倾向、接受教育的程度、职业状况和工资水平以及国民文化的传统都会影响信息资源的配置。
(5)技术条件:信息资源越丰富,信息技术越发达,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也越趋于合理和有效。
3、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四种模式外在化:通过隐性知识的编码使之成为显性知识,使组织成员可以识别、共享和利用;结合化:是一种知识扩散的过程,把相关的外显知识按一定方式联系、组合起来,从中开发或推导新知识;通过结合化,个人知识就上升为了组织知识、从而能更方便地为更多人共享;内隐化:意味着显性的组织知识转化为组织中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复习整理资料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复习整理资料第一章、信息和信息资源1、信息的定义来说,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具体地讲,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2)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表达的事物运动状态和存在的方式。
2、如何从本体论角度理解“信息”的定义?“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包括主管世界的精神现象;“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运动方式”是指事物运动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运动状态”是事物运动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状与态势;3、信息的特点绝对性,普遍性,相对性,特殊性,最广泛的适应性4、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1)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背景=信息(2)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信息+经验=知识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受者的知识(3)信息、数据、知识三者的关系5、信息的性质(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3)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4)信息具有抽象性和动态性(时效性)(5)信息具有异步性(6)信息具有依附性(7)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8)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9)信息具有可变换性和可转化性(10)信息具有可伪性6、信息资源的概念(1)广义: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2)狭义:是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的集合。
7、信息资源的特征(1)与信息相比,其特征有:智能性、有限性、不均衡性、整体性。
(2)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其特征有:人类需求性、稀缺性、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共享性、时效性、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1、信息资源管理是介于信息资源生产和信息资源消费之间的一种人类活动。
作为一种科学实践,信息资源管理源起于20世纪中期而迅速发展于7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一种学科理论,信息资源管理形成于70年代末期而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管理信息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科学的信息定义: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
信息的特征客观性普遍性不完全性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可传递性可存储性可扩散性共享性可加工性有用性数据、信息和知识数据是客观记录、分类和存储,它不被用来传递任何特定意义。
可以是数值、字符(串)、图、声音、图像/图片等。
---语法信息信息是被组织起来、对接受者有特定意义的数据。
它可能是一些接受者知道的,也可能不知道但接受者自己能解释。
---语义信息知识通过对数据的加工、提取形成的有重要应用前景、能反映过去经验、具有价值性的数据。
---语用信息信息资源的三要素:信息生产者:是为某种目的生产信息的劳动者,包括原始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或信息再生产者。
信息:既是信息生产的原料,也是信息生产的产品,是信息生产者的劳动成果,对社会各种活动直接产生效用,是信息资源的目标要素。
信息技术: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能力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对声音、图像、文字等数据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技术。
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工具,对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与传递提供支持与保障。
在信息资源中,信息生产者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信息和信息技术都离不开人的作用,信息是由人生产和消费的,信息技术也是由人创造和使用的。
信息资源的特征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种,它具有经济资源的共同特征即需求性、稀缺性和对象的选择性。
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资源,它也有其自身特有的特征,如可共享性、无穷无尽性和驾驭性等。
信息科学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的科学,是由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系统论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
其支柱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信息论是信息科学的前导,是一门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的度量、传递和交换规律的科学。
信息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信息管理概论总复习题
信息管理概论总复习题1、下面哪项不属于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共通特性。
()A.共享性2、下面的说法哪项是先验信息的含义。
()B.主体在实际观察该事物之前已经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3、下面的说法哪项是语义信息的含义。
()B.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内在含义;4、下面的说法哪项是语用信息的含义。
()D.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效用价值。
5、下面的信息类型中,哪项属于一次信息。
()A.游记;6、下面的信息类型中,哪项属于二次信息。
()C.文摘;7、下面的信息类型中,哪项属于三次信息。
()D.述评8、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B.全信息;9、著名的“经济人”理论提出者是:()B.泰勒10、梅奥提出的管理学思想称为:()C.人际关系理论11、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有何特点:()A.没有固定的传播者和受者12、第二传媒是指:C.广播13、下面的选项哪些不属于支撑技术。
()D.感测技术14、下面的选项哪项属于主体技术。
()D.控制技术15、晶体管计算机使用的存储器是。
()B.磁芯和磁盘16、集成电路计算机使用的逻辑元件是。
()C.集成电路17、将数据、程序和各种操作信息直接转换成计算机能接收到的电信号的硬件系统是。
()A.输入设备18、在计算机主机中起记忆功能的部件称为:()。
C.存储器19、负责对控制信息进行分析,在全机中起指挥中心的作用的部件是:()。
A.控制器20、将计算机运行的结果由电信号转换成人们能够识别的语言、文字、声音等形式的部件是:()。
B.输出设备21、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如下选项哪项属于应用软件。
() D.Excel22、在一个城市内部的两个不同区域间搭建的网络称为:()A.城域网23、信息单元、数据依据逻辑方法再现和重组的过程是一个序化增值的过程是信息组织的哪项功能:()B.增值优化功能24、有效减除或减少信息之间的干扰,准确控制信息的运动方向,使之与特定用户需求相结合,从而方便有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是信息组织的哪项功能:()C.目标功能25、规范、控制信息流向的社会目标是信息组织的哪项功能:()D.社会功能26、从信息实体中直接抽取未加规范化的能代表该信息主题概念的若干词作为主题标识,称为:()B.抽词标引27、根据规范化的主题词表即一种语词型人工语言将主题概念转化为主题标识,称为:() C.赋词标引28、根据专门的分类表将主题概念转化为主题标识,这时的主题标识以分类号或代码的形式出现称为:()D.分类标引29、下面的信息分析方法,哪一项不属于定量分析方法。
02382管理信息系统完整笔记+复习资料
02382管理信息系统完整笔记+复习资料D02382管理信息系统一章一节(信息和信息流)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信息的作用:1.信息可以减少人们对于事物的不确定性。
2.信息是企业制定计划的基础。
3.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4.信息流的作用:信息流是伴随着其他的流的发生而产生的;信息流可以反映其他流的状态,对其他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信息的特性:真伪性,层次性,可传递性,可变换性,共享性。
信息的层次:战略层,策略层,执行层信息的分类:按照认识主体分类(主观信息、客观信息)按照真实性分类(真实信息、虚假信息、不确定性信息)按照信息的运动状态分类(连续信息,半连续信息,离散信息)管理信息的特点:信息量大,来源分散。
管理信息分类:按照信息的来源(企业内部信息,企业外部信息)按照信息的性质(常规信息,偶然性信息)管理信息的层次:战略信息(决策信息)、战术信息(管理控制信息)、作业层信息。
企业的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竞争力。
一章三节(系统和系统方法)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组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含义:一个系统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所以组成元素之间具有相关性;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某一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所以系统具有目的性。
系统组成: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系统的主要特性:相关性,目的性,层次性,边界性,整体性。
分解方法:把要研究的问题或者对象分解成若干个小部分,再通过对各个分解的部分的研究来获得对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系统方法的指导思想:协同效应(整体大于局部的简单求和)。
系统方法要我们考虑一下几点:1.系统的整体性。
2..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内部关系和协同作用。
3..考虑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信息管理学复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题型:一、选择题2X10分二、判断题2X10分三、名词解释4X5分四、简答题5X4分五、论述题10X2分1.信息的定义•本体论层次的信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2.信息管理的概念•信息管理(狭义)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分类、主题、代码、计算机处理等)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信息管理(广义)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 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3.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信息资源:狭义的信息资源等同于知识、资料和消息,即指信息本身的集合。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人员的有机集合。
•信息活动:与信息的产生、记录、传播、收集、加工、处理、存储、检索、传递、吸收、分析、选择、评价、利用以及系统开发、技术更新、运行维护、管理决策等与信息行为有关的全部社会活动统称为信息活动。
即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
第二章信息交流1. 共时交流与历时交流⏹ 共时信息交流或横向信息交流的主要功能是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达到及时的信息共享;⏹ 历时信息交流或纵向信息交流的主要功能在于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填补过去和现在的鸿沟,将古代与现代联系起来,为继承和发展提供条件。
2.信息栈(1)定义:是信息从S向R流动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
(2)信息栈的特征与职能根据信息栈W的功能特征将其分为时间栈和空间栈。
•时间栈主要实现信息的时间传递,有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献中心等;•空间栈主要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递,有新闻、报纸、互联网、邮政系统、广播电视等。
3.社会代理(1)定义:是指信息交流双方(S或R)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由于无法直接将信息传递给另一方(R或S),于是将信息交流行为转移到社会中的信息栈,由信息栈代理S或R来传递交流信息,从而完成信息交流。
信息管理学基础
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1.名词解释(1)信息管理:不单单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2)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是人与人相互作用与联系地一种方式。
(3)定量评价法:定量评价法是将反映信息质量地指标用具体的数字、公式客观的表示出来,主要采用统计、数学或者经济模型地方法。
(4)信息服务: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它是以信息为内容的服务业务。
(5)主题法:是指以表示信息资源主题的语词做标识,提供字顺检索途径,并主要采用参照系统揭示词间关系的标引和检索信息的方法。
(6)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7)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和指南。
2.简答题(1)简述信息机构的划分标准及类型,每种类型请举例说明;p370,p371 (1独立信息机构公益性信息机构:图书馆、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盈利性学校机构:搜索引擎公司、信息咨询公司、网络信息公司。
(2组织内部的信息机构:政府内部信息部门、企业竞争情报部门(2)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包括那些阶段。
P25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包括1.信息创建(产生|发布)阶段,2.信息采集阶段,3.信息组织阶段,4.信息存储阶段,5.信息利用阶段,6.信息清理阶段(3)根据网络信息交流中介对信息交流内容的控制程度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那些类型?并举例说明。
P68(1 纯技术型中介(指仅提供网络信息交流的技术支持系统,不参与对交流内容的控制)零栈交流:短信,微信,QQ(2 内容选择控制型中介(对交流内容进行过滤控制,但仅做删除和屏蔽,而不对内容进行组织和修饰)准栈交流:BBS、个人网站、Blog、新闻组、(3 内容完全控制型中介(对网络信息进行采集、控制、组织、存储、发布和管理、的中介)有栈交流:大期刊数据库商,各大网站,数字图书馆(4)简述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1、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对象是:人类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具有客观性和独特性)依据:(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职业化和产业化又是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时我们认识和研究的客体。
(2)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能够使信息资源管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也就是说,迄今为止其他学科没有将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如何理解:(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首先是一个过程。
作为过程,它是由若干相关而有序的环节组成的。
(2)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也是一种网络活动。
作为网络活动,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
(3)信息资源管理活动还是一种宏观调控行为。
从宏观的角度考虑,无论是协调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还是对所有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实施集中统一的管理,都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落实。
2、信息资源配置(布局)的含义、特征及影响因素含义:是指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三个方面的有效配置。
特征:(1)层次性:信息资源本身的层次性和用户需求的层次性决定了信息资源配置的层次性。
(2)动态性:信息资源的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尽管他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
(3)渐进性:信息资源的配置有一个从不合理逐步趋向合理的过程。
影响因素:(1)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2)信息资源管理立法:信息资源税是一种经济财产,是一个组织或机构得以有效运行所不可或缺的资产、运行媒介和支持工具。
(3)管理体制:科学的管理是进行信息资源有效配置不可缺少的手段。
(4)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信息资源使用者的偏好倾向、接受教育的程度、职业状况和工资水平以及国民文化的传统都会影响信息资源的配置。
(5)技术条件:信息资源越丰富,信息技术越发达,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也越趋于合理和有效。
3、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四种模式外在化:通过隐性知识的编码使之成为显性知识,使组织成员可以识别、共享和利用;结合化:是一种知识扩散的过程,把相关的外显知识按一定方式联系、组合起来,从中开发或推导新知识;通过结合化,个人知识就上升为了组织知识、从而能更方便地为更多人共享;内隐化:意味着显性的组织知识转化为组织中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
信息管理学基础 复习要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1、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区分数据: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
(数据+背景=信息)信息:是数据荷载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知识:是信息接受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
(信息+经验=知识)数据>信息>知识三者的范围2、信息社会与以前社会形态的变化表现(1)信息、知识和智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成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3)信息劳动者、知识阶层将发挥更大的作用(4)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3、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1)传统管理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也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
(2)技术管理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
(3)资源管理阶段:它的提出基于两个背景,一方面是技术管理阶段纯粹的技术手段不能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利用;另一方面,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迫切需要从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这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
4、经济手段引进的原因(1)用于信息活动和信息管理的预算有限,需要合理分配各项并支(2)信息系统所采用的各种技术设施越来越昂贵,信息服务的耗费越来越大,需要对成本效益进行认真分析(3)信息和信息服务中的有偿成分增多,这些都需要用经济手段对信息和信息活动进行研究和管理5、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局限性(1)仅关注显在知识的管理,忽略对隐性知识的管理(2)仅关注记录型信息,忽视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不能实现全方位的信息管理(3)对信息者需求信息的根本原因不够重视,限制了信息效用价值的实现(4)未能将信息看做一种资产,忽视了信息的增值问题,影响了组织对信息的评价第二章6、信息交流的定义定义: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之间借助于相应的符号系统所进行的知识、消息、数据和事实等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信息管理学概论复习题
填空1、按管理层次分, 在一个组织中, 有信息、信息与业务信息。
2、信息管理经历了传统管理、技术管理到资源管理三个时期。
3、通常认为, 信息资源管理由信息源、信息系统与信息效劳三局部(3S 组成。
4、钟义信提出的信息技术四基元是感测 _技术、 _通信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与控制 _ 技术。
5、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分为计算机时代的信息系统与信息时代的信息系统。
6、从概念上看, 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 _信息用户与信息管理者四大部件组成。
7、如果以组织边界为界限, 可将信息源分为内部信息源与外部信息源。
8、就组织信息传递的方向看,有水平流与垂直流。
9、一般来说,信息管理部门可下设系统运行部、系统开发部与 _信息资源部。
10、伴随着层次从低向高开展,信息管理人员相应地经历了数据库管理员、经理、三个阶段。
11、情报检索系统对情报资料进展收集、整理、编辑、存储、检索与传输的系统。
12、信息资源的三要素是信息生产者、信息与信息技术13、计算机检索有四种形式单机检索、脱机检索、联机检索与网络检索。
14. 根据信息系统需要维护的原因,系统维护工作分成四种类型更正性维护、 _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与预防性维护。
15、一般来说,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有三种分别为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与综合发开策略。
16、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及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名次解释1、信息资源管理( ,是 70年代末 80年代初在美国首先开展起来然后渐次在全球传播开来的一种应用理论, 是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所催生的一种新型信息管理理论。
信息资源管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
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及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展管理的过程。
2、供给链管理( , 是围绕核心企业,主要通过信息手段, 对供给的各个环节中的各种物料、资金、信息等资源进展方案、调度、调配、控制及利用, 形成用户、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采购供给商的全部供给过程的功能整体。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门涉及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存储、检索、利用和管理的学科。
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一、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和作用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组织和管理的过程。
信息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信息,如图书、期刊、报纸、电子资源等。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
信息资源管理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通过信息资源管理,可以将分散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提供给用户进行共享和利用。
2. 提高信息资源的获取效率。
信息资源管理可以通过建立信息检索系统和知识管理平台,提高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效率。
3. 保护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信息资源管理需要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护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资源被恶意篡改或泄露。
二、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理,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1. 综合性原则。
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包括信息技术、管理学、图书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2. 用户导向原则。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服务,因此需要根据用户需求来进行资源的选择、组织和管理。
3. 开放性原则。
信息资源管理需要与外部环境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
4. 创新性原则。
信息资源管理需要不断创新,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
三、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方法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需要运用一系列方法和技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1. 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合。
通过建立信息采集渠道和网络平台,收集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并进行整合和分类。
2. 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存储。
通过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和存储,方便用户的检索和利用。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语义信息:语义信息指考虑信息内容因素的信息概念。
2.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3.普赖斯曲线:以文献量为纵轴,以历史年代为横轴,把各不同年代的文献量在坐标图上逐点描绘出来,然后以一光滑曲线连接各点,则可十分近似地表征文献随时间增长的规律。
这就是普赖斯曲线。
4.零次信息:零次信息是人们通过直接交流获得的信息,是信息客体的内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包括听、视、嗅、味、触觉)的结果。
5.知识地图:布鲁克斯知识地图,是对文献中所含内容进行分析,找到人们创造与思考的相互影响及联系的结点,像地图一样把它们标记出来,以展示知识的有机结构,为人们直接提供创造时所需要的知识。
6.诺兰模型:诺兰模型是指理查德•诺兰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初始阶段、扩展阶段、控制阶段、统一阶段、数据管理阶段、成熟阶段六个阶段的分析模型。
二、简答题1.信息具有哪些基本属性?答:信息的基本属性包括:(1)普遍性和客观性;(2)广延性和无限性;(3)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4)对物质载体的依附性和独立性;(5)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6)对利用者的共享性;(7)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2.社会信息化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发展阶段?答:社会信息化一般包括四个发展阶段:(1)建立并普及信息工业阶段;(2)建立与发展先进的通信系统阶段;(3)企业信息化阶段;(4)社会生活的全面信息化阶段,包括办公室自动化、消费信息化、家庭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娱乐信息化等。
3.文献老化的衡量标准主要有哪些?答:文献老化的衡量标准主要有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
所谓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领域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
普赖斯指数指某一学科领域内,对发表年限不超过5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次数之比值。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第1章信息与信息管理信息的一般定义: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信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企业管理界的“信息”定义信息:管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情况的情报、资料等的统称。
信息的特征⏹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都是信息的母体。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与无限性⏹信息在时空上的传递性⏹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他们从同一事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也不相同。
⏹共享性⏹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时效性: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脱离源事物的信息会逐渐失去效用。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导致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
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点: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的层次可以分为5个:(1)产品信息化;(2)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3)行业信息化;(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点)(4)国民经济信息化(5)社会生活信息化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信息活动信息管理的定义狭义的信息管理:对信息内容的管理。
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而且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信息管理:个人、组织、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组织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信息管理内涵剖析:(1)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2)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活动(3)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规划、组织、控制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信息管理基础复习资料
1.信息: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2.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 IM):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3.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指以企业知识为基础和核心的管理,是对企业产生和经营所依赖的知识及其收集、组织、创新、扩散、使用、和开发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也是对知识连续过程的管理,以满足企业现有和未来的需要,确认和利用已有的和获取的知识资产,开拓新的机会。
4.信息源(Information source):信息发出的源头即信息的起源。
事物、人、组织机构等都可以产生信息,故都可以成为信息源。
5.信息组织: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使信息由无序集合变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6.信息流:广义是指人们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信息交流,从面对面的直接交谈直到采用各种现代化的传递媒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储存、检索、分析等渠道和过程。
狭义定义是从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应用的角度看,指的是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中的流动。
7.信息产品:凝结着一定量的人类劳动的信息成果,都可视为信息产品。
8.首席信息主管(CIO):CIO是负责一个公司(企业)的信息技术和系统的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
9.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整体效率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10.虚拟企业:狭义指一些相互独立的企业(如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通过信息技术连接的、暂时性的企业网络,以共享技能,共同分担成本,并开发新的市场。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1.本课程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方式的描述,是以文本、数值、多媒体等形式存在的数据、事实或见解。
2. 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表示数据的属性通常包括:数据的名称、数据的类型、数据的长度。
数据并不等于数字(数值),是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象和声音等的统称。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数据的解释。
3.信息的特征(论述题或简答题,需要稍微解释一下)(1)普遍性(2)表征性(3)动态性(4)相对性(5)依存性(6)可传递性(7)可干扰性(8)可加工性(9)可共享性(10)时效性(11)时滞性(12)层次性(13)中介性(连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就是信息世界)4.信息三要素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5.信息的类型(填空或选择)●按照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类分:物理信息:无生命世界的信息生物信息:生命世界的信息社会信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信息●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消息资料知识●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分:语法信息:感知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
语义信息:理解逻辑含义语用信息:主体能判断其效用●按信息的加工处理程度划分: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零次信息未加工,不算)6.信息的功能(论述/简答)(1)信息是认识客体的中介(2)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3)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4)信息是有效控制的灵魂(5)信息是系统秩序的保证(6)信息是社会发展的资源(7)信息是人类交流的工具(8)信息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7.信息管理的定义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8. 信息管理的社会功能:(1)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
(2)合理配置信息资源,满足社会信息需要。
(3)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信息与信息管理信息的一般定义: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信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企业管理界的“信息”定义信息:管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情况的情报、资料等的统称。
信息的特征⏹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都是信息的母体。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与无限性⏹信息在时空上的传递性⏹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他们从同一事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也不相同。
⏹共享性⏹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时效性: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脱离源事物的信息会逐渐失去效用。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导致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
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点: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的层次可以分为5个:(1)产品信息化;(2)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3)行业信息化;(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点)(4)国民经济信息化(5)社会生活信息化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信息活动信息管理的定义狭义的信息管理:对信息容的管理。
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而且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信息管理:个人、组织、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组织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信息管理涵剖析:(1)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2)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活动(3)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规划、组织、控制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有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的创建(生产/发布):机构、网络、规性信息采集信息组织:序化、有效的系统信息存储:共享、保护、备份、恢复信息利用:价值实现信息清理(销毁/回收)第2章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分类a)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非生物与其他生物)b)人与人的信息交流c)人与人信息交流的社会性特征信息交流的定义: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认知主体之间借助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数据、知识和事实等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共时信息交流:横向(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历时信息交流:纵向(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申农-维弗的通信模型拉斯韦尔的5W模式施拉姆模型*维客利的S-C-R模式S(Source)——C(channel)——R(Recipient) 社会要素社会渠道社会要素S-C-R模式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应是双向性的。
直接信息交流与社会代理交流直接交流(S-R):生动直观、反馈迅速、时间间隔短;不受干扰社会代理交流(S-A-R):比较严谨;监督与评价多向主动传递:书商目录分发,好书推荐,不确定接收者单向主动传递:定题服务,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多向被动传递:发送方是被动,接收方主动查询单向被动传递:信息咨询网络信息交流的模式与特点网络非正式交流有着先天优势:不受时空限制,效率高迅速快捷,随时随地实时交流成本低But,可信、安全。
第3章信息分布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有相类之处,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
信息富集分布:核心趋势、集中取向马太效应的积累要适度,不能任其发展,为保证信息的产生和分布比较科学合理,适当的干预是必需的。
信息容的离散分布——布拉德福定律表现:信息的容单元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分布于各种载体中本质:由信息的生产和利用决定的*信息容的离散分布——齐夫定律表现:词汇的选择、使用及出现频次必然地影响着信息的分布如果将一篇较长(约5000字以上)中每个词按其出现频次递减排序列,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如果用f表示频次,r表示等级序号,则fr=c c是常数信息生产者分布——洛特卡定律信息生产者在信息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呈现的规律,对信息资料的分布有什么影响。
统计学家洛特卡:科学信息的生产规律写1篇论文的作者约占总数的60%写2篇论文的作者是写1篇论文作者的1/22写3篇论文的作者是写1篇论文作者的1/32.。
写n篇论文的作者是写1篇论文作者的1/n2普莱斯定律核心生产者分布的平方根定律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全部论文的半数是由该领域中全部作者数量的平方根的那些人撰写的。
信息对时间的分布特征:1、指数增长普赖斯曲线:具有正确性和普遍性;理想模式生长曲线:考虑物质、经济、智力及时间的影响,文献的增长趋近于生物的生长曲线刚开始文献增长率很大,当文献量增长到最大值的一半时,增长率逐渐变小学科发展初期,文献指数增长,进入成熟期,增长率变小2、逐渐过时信息价值随着时间逐渐衰减乃至失效文献信息老化:被包含在更新的论著中;虽有用但兴趣度下降;有用但被超越;不再有用文献半衰期:某学科现在利用的全部文献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发表的,大致上是文献半数失效所经历的时间第4章信息获取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及利用信息信息源:information sources, 人们在科研活动、生产经营活动、文化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果和各种原始记录信息源的基本属性客观性,客观物体、所包含知识反映的存在可传递性,只有传播才能发挥作用可激活性,人脑对信息源的信息涵的感知、思维、分析、综合等过程,使其总是处于不断传播与使用的循环中信息源的特征积累性,复杂性,类型和载体形态多样再生性,“增值”,二次、三次信息源共享性信息源的分类:记录型信息源,智力型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零次型信息源零次信息源特征:容新、费时少、速度快、及时高选择性和针对性形象性、启发性容易失效失真、及时转化记录型信息获取的途径1 需求分析2 信息源选择3 信息获取方法和途径选择4 采集活动实施5 采集效果评价和解释传统的信息采集方法:1直接观察法2阅读法3访问法问卷调查法4采购、交换、索取5检索:检索工具6复制第5章信息组织信息组织:也叫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描述外部,揭示部),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外部特征:信息的物理载体直接反映的信息对象,构成信息的外在的、形式的特征(题名、作者、、日期等)部特征:信息包含的容,由主题词、关键词或其它知识单元表达信息组织基本容: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存储按加工程度分信息组织的类型一次信息组织:直接记录(难以获得,汇编、编辑)二次信息组织:一次加工整理后产生(目录、题录、文摘、数目)三次信息组织:创造性劳动(浓缩、综合概括、情报研究成果)语法层组织:以信息的形式特征为根据序化信息的方法。
字顺组织法代码组织法地序组织法时序组织法其他信息组织法,比如颜色组织法和形状组织法等。
*信息组织的思想方法分类法1、按照信息容特征的相互关系进行组织。
2、从一定角度出发组织和揭示信息。
3、采用一定标记符号作为排序工具。
杜威十进制分类法:基于此分为十个大类(知识分类体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的分类号采用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
主题法:是指直接以表达、描述信息主题的语词作为概念标识,将概念标识进行字顺排列,并用参照系统等方法间接显示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信息组织方法。
特点1.直接以语词作为检索标识2.以字顺作为主要检索途径3.以特定的事物、问题、现象,即主题为中心集息资源4.通过详尽的参照系统等方式揭示主题词之间关系信息的描述与揭示信息标引:指分析信息对象的容属性(特征)及相关外表属性,并用特定语言表达分析出的属性或特征,作为信息存储和检索依据的处理过程。
又称文献标引。
信息标引过程包括两个环节:一是主题分析,二是转换标识元数据metadata,关于数据的数据,关于信息的信息它是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也是描述和组织信息资源、发现信息资源的语言和工具。
元数据作用描述:信息的容、位置、特征进行描述;定位:搜寻评价:无须浏览信息本身,即对信息对象基本了解和认识,对其价值做出评价;选择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 Element Set)15个数据单元及其描述资源容描述类元素❖题名、主题和关键词、描述、❖来源、语种、关联、覆盖围资源知识产权描述类元素❖作者或创作者、、其他责任者、权限管理资源外部属性描述类元素❖日期、类型、格式、资源标识符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GMLSGML的结构与原理(1)SGML的结构一个SGML语言程序由三部分组成,即:语法定义,定义文件类型和文件实例的语法结构。
文件类型定义,定义文件实例的结构和组成结构的元素类型。
文件实例,SGML语言程序的主体部分。
(2)SGML的原理SGML定义独立于平台和应用的文本文档的格式、索引和信息,为用户提供一种类似于语法的机制,用来定义文档的结构和指示文档结构的标签。
标记分为程序标记和描述标记。
SGML的主要特点:通用性与独立性第6章信息检索信息检索就是从数据源中找到满足需求的信息的过程。
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是一对互逆过程。
信息检索是信息用户为处理解决各种问题而查找、识别、获取相关的事实、数据、知识的活动及过程。
广义:信息的存储与检索狭义:检索本质:用户的信息需求与一定信息集合的匹配,潜在的相关信息是信息检索系统输出的结果。
信息检索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人、检索工具(包括设备)和信息资料信息检索都满足如下特性1相关性2不确定性3逻辑性信息检索的原理:1信息资源集合2信息需求集合3匹配与选择信息检索的发展历程手工信息检索阶段机械信息检索阶段计算机信息检索阶段网络信息检索阶段信息检索的步骤与策略分析检索课题选择检索工具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检索标识选择检索方法获取原始文献信息检索策略是针对检索提问、运用检索方法和技术而设计的信息检索方案,其目的是要达到一定的检准率和检全率。
信息检索效率的评价•检索效率是指全、准、快、便、省(检全率、检准率、检索速度、检索方便性、检索成本与效益),最主要的是全和准。
•在评价信息检索效率过程中,主要通过检全率、检准率、漏检率和误检率四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其中重点是检全率和检准率。
第7章信息服务•信息服务(Information Service)是信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信息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容和领域。
•信息服务活动通过研究用户、组织用户、组织服务,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用户,最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