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传播和影响的科学,它使用多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控制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 横断面研究:调查人群中的个体在某一时间点上的特定特征和疾病状态,用于描述患病率、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2. 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比较患病个体和非患病个体的暴露因素,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可以推断可能的风险因素。
3. 纵向研究:追踪研究对象一段时间,观察暴露因素和疾病之间的动态变化,能够提供更可靠的因果关系信息。
4. 生态学研究:在群体水平上,分析环境因素与疾病的关联,例如调查不同地区或社区的疾病发病率和环境因素之间的联系。
5. 实验研究:通过随机分配暴露因素,观察其对疾病的影响,可以直接推断因果关系。
6. 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综合和评估已有的多个研究,以获得更稳定的结论,有助于疾病控制政策和实践的制定。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实证质量,常常
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相互验证或互补,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病例-队列研究 名词解释
病例-队列研究名词解释《病例-队列研究》是一种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也被称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它是研究疾病与某些潜在风险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观察性研究设计。
本方法的核心是将人群按照曾经发生或没有发生特定事件(疾病或健康结果)的情况进行分类,并随后跟踪观察这些人在之后的时间里的风险因素和健康状况。
在《病例-队列研究》中,研究者首先选择一群没有患病或没有特定健康结果的人,即队列。
然后,这些人根据他们是否患病来分为两个组别,即病例组和非病例组。
病例组是指在研究开始之前已经患病的人群,而非病例组则是指在研究开始时尚未发生特定事件(疾病)的人群。
接下来,研究者将对这些人进行随访观察,记录他们在之后的时间里的暴露于风险因素的情况,以及是否发生了特定事件(疾病)。
通过比较病例组和非病例组之间的风险因素暴露和事件发生率,研究者可以评估某个风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病例-队列研究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提供相对于其他研究设计更具临床或实际意义的结果,因为它直接观察到了事件的发生。
其次,该研究方法通常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行性,因为研究者可以从已有的队列或人口基础上进行研究,无需特别招募研究参与者。
此外,由于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基于其不同的疾病状态,该方法也可以研究多种相关疾病和风险因素。
然而,病例-队列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研究方法可能受到选择偏倚的影响。
例如,研究对象可能不具有代表性,或者可能导致观察结果与整个人群之间存在差异。
其次,由于观察性研究的特殊性,研究结果只能用于描述关系,而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最后,跟踪观察的时间可能相对较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总之,《病例-队列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用于评估疾病和潜在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通过选择队列、分组、随访和观察,研究者可以获得详尽的数据,并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概述1.流行病学方法分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总体分为观察法:包括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法,也称实验流行病学;数理法,也称理论流行病学。
2.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1)查阅有关文献提出研究目的。
(2)根据研究Et的确定研究内容。
(3)结合具体条件选择研究方法。
(4)按照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要区别目标人群、源人群、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5)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6)控制研究过程,保证研究质量。
(7)理顺分析思路得出正确结论。
(二)描述流行病学1.描述流行病学概念·描述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又称描述性研究。
它是将专门调查或常规记录所获得的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特征分组,以展示该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特点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专门调查有:现况研究、生态学研究、个案调查以及暴发调查;常规记录有:死亡报告、出生登记、出生缺陷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疾病监测等。
·描述流行病学用途:①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②掌握疾病和病因的分布状况,为疾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③用来评价防制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2.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研究或患病率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它是在某一人群中。
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的分布状况、疾病与因素的关系加以描述。
根据研究目的,现况研究可以采用普查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
(1)普查(census):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
普查分为以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率、健康状况等为目的的普查和以早期发现患者为目的的筛检。
(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1)抽样调查概念:按一定的比例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称为抽样调查。
样本代表性是抽样调查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而随机抽样和样本含量适当是保证样本代表性的两个基本原则。
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pt
02
分析性研究
定义和特征
分析性研究是通过对特定人群的暴露或疾病状况与影响因素 之间的关系,探讨病因、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的研究。
分析性研究通常是在回顾或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进行的,通过 收集有关暴露和结局的信息,以评估它们之间的关联。
分析性研究的分类
回顾性分析
基于已经发生的结果,追溯性地收集暴露和潜在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分析。
总结词
结合大数据技术,利用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疾病流行趋 势和传播规律。
详细描述
大数据技术可以提供海量的数据资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更全 面地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和传播途径。例如,通过对社交媒体数据的挖掘,可以 预测流感等疾病的传播趋势。
网络分析方法的应用
总结词
利用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疾病传播的网络结构和影响因素, 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依据。
实验性研究的分类
随机对照试验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 照组,给予实验组干预措施,对 照组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并比 较两组之间结局的差异。
队列试验
将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暴露于某因 素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观察 并比较两组之间结局的差异。
临床试验
在临床环境下,将研究对象随机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 组药物或治疗方法,对照组不给 予或给予安慰剂或非实验性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之间疗效的差 异。
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目录
• 描述性研究 • 分析性研究 • 实验性研究 •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 流行病学研究的前沿进展
01
描述性研究
定义和特征
定义
描述性研究是通过对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 因素的描述,为病因推断和预防策略制定提供依据的一种研 究方法。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是一个研究不同疾病在人群中流行和发生情况的学科。
它对预防、控制和治疗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用以管理公共卫生的基本方法之一。
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常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观察性研究、比较研究、时序分析、前因探讨和因果关系等。
观察性研究是通过观察来描述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病例研究、前瞻性病例研究和前瞻性队列研究等。
例如,在观察性研究中,可以通过收集病人的疾病发病时间和病程、以及发病前的暴露和体征等信息来识别感染病原体或者明确某种疾病在某个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征。
比较研究是两个或多个假设之间作出比较,以确定影响某种疾病发生率的因素或确定某种干预措施的效果。
例如,比较研究可以确定不同环境因素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或者比较免疫接种的预防措施针对不同受试者的效果。
时序分析是一种以时间为基准的追踪研究,一般用于研究不同的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特征,大多数情况下是追踪个体发病的情况,从而推断出不同因素对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时序研究提供联系病因与疾病发病之间的据,以有效控制和预防传染病发生。
前因探讨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目的是确定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原因,或者确定潜在的病因。
前因探讨可以通过收集暴露在潜在病因中的个体的信息,比较不同个体的发病情况,以确定病因的潜在影响。
因果关系研究侧重于测量因果关系,以找出某种疾病的影响因素。
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比例延迟研究”,通过收集暴露在潜在病因中的个体的信息,然后比较具有和不具有潜在病因的个体之间的发病率来确定潜在的因果关系。
总之,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性研究、比较研究、时序分析、前因探讨和因果关系研究等,这些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中,对于研究新型感染病毒、传染病发生率和其他重要疾病传播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专家讲座
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专家讲座
第17页
2.对照选择 对照组应该是在各方面都与病例组有很好可比性。包含性别、年纪、职业、经济收入、文化层次及健康情况。最好与病例组有相同起源,如同一地域、单位、同一医院或同一小区。在报道研究结果时,对病例及对照起源应有明确交代。见表8.1。有时能够设置两个对照组,一组起源于医院,另一组则来自人群。
a1 c1 m11 a2 c2 m21 b1 d1 m21 b2 d2 m22
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专家讲座
第18页
表8.1 病例组和对照组起源比较
病例
对照(非病例)
在一定范围人群中全部病例在某人群中随机抽取全部病例在某人群中各个医院诊疗全部病例在个别医院中诊疗全部病例在一所或几所医院中诊疗全部病例以上任何一个方法选择病例
在该人群中随机抽取样本在该人群抽样样本中全部非病例或样本在该人群各个医院中与调查疾病无关其它病例抽取对照样本在同一医院中与调查该病无关其它病例对照样本与病人居住在同一街区或邻居居民抽样样本从弟兄姐妹或病人亲属、邻居、同学中选取对照
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专家讲座
第24页
2.配比设计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调查结果资料整理为下表:比值比计算: OR95%可信区间:OR 95% C.I= Х2检验:
the model of data in case-control study ( paired design)
第3页
一、现况调查 现况调查目标 现况调查(prevalence study),又称为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study),是指在某一时点或较短时间内,按照研究设计要求,在一定人群中经过普查或抽样调查方法,搜集相关疾病和健康情况资料,从而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与影响原因关系,现况调查研究只能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普通不能得出因果结论。
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与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与方法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疾病的产生原因、传播途径、发病规律等重要信息,从而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的分类与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学科。
一、流行病学的分类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流行病学可以分为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分析性流行病学。
1. 描述性流行病学描述性流行病学是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特点进行描述和总结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收集和整理病例、观察和统计疫情资料,揭示疾病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
描述性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以及人群之间的差异,为后续的分析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 分析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是在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疾病的发生原因和风险因素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对人群中疾病和暴发源的比较、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方法,探究疾病与各种可能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分析性流行病学的目的是寻找病因,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并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包括一系列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调查法调查法是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组织人群调查,收集病例资料、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生活方式等信息,可以绘制流行病学曲线、计算发病率和患病率,分析疫情的时空分布和流行因素。
2.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用于评估疾病和暴露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研究者选取一组患病者和一组对照者,收集他们的暴露历史,比较两组人群中暴露因素的差异,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3. 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用于评估某种暴露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研究者首先选择一个无暴露的人群和一个暴露的人群,对这些人进行随访观察,记录暴露的发生与否以及疾病的发生与否,通过比较两个队列的发病率,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程度。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VIEW MORE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定量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定量研究是最常用的一种。例如,通过问卷调查收集 数据,然后使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关于研究对象的量化结果。 定性研究 与定量研究相比,定性研究更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和描述。例如,通 过访谈、观察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可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但结果可能不如 定量研究准确。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一种直接观察研究对象变化的方法。例如,通过控制变量,比较 不同组别在特定条件下的表现,可以验证理论假设,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系统研究 系统研究是一种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整体上了解研究对象的方法。例 如,通过文献回顾、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可以全面了解研究对 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非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和实施
随机对照试验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烟 非随机对照试验
肺癌发病率
因果关系
观察性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观察性实验设计
•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可以发现疾 病的传播规律和影响因素。
观察性实验实施
• 在实际应用中,观察性实验可以帮助研 究者了解疾病的真实情况,为制定有效 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Logo/Company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 与应用
Overview and application of commonly used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汇报人:XXX 20XX.XX.XX
目录
Contents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概念
01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概念》是一本详细介绍流行病学基本理论 和应用方法的科学书籍。
深度访谈的设计和实施
定量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定量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等,能够提供精确的数据分析和结论。 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如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能够深入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和心理,为研究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混合研究方法 混合研究方法结合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既能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又能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释,是流行病学研究的有效方法。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与应用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与应用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传播给其他寄主的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影响的重要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确定疾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风险,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几种常用方法和其应用。
一、横断面调查方法横断面调查方法是通过对特定时间点所调查的人群进行调查,获取患病率和感染率的数据。
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调查方法,适用于快速了解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调查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等多种手段进行。
通过分析横断面调查数据,可以确定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和与之相关的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二、纵向研究方法纵向研究方法是对同一群体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调查,以了解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这种方法可以跟踪观察个体的感染与疾病转归情况,揭示传染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纵向研究方法有助于发现传染病的风险因素和预测其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是通过比较患病者(病例组)和未患病者(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寻找与疾病相关的因素。
通过回顾性调查或前瞻性调查,研究者可以确定疾病的风险因素,为控制传染病提供原因的发现和证明。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常用于研究病毒性疾病、细菌性感染和传染病的疫苗接种效果等方面。
四、集群调查方法集群调查方法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某种传染病发生的群体进行调查。
通过对病例的追踪研究,了解传染病的病毒学特征、传播途径和传染源。
集群调查可以揭示疫情暴发的原因,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控对策提供依据。
此外,集群调查还可以评估和监测防控措施的实施效果,为调整和改进防控策略提供指导。
五、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分子流行病学是传染病流行病学中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病原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病原体基因序列的研究,可以了解传染病的起源、传播途径和病原变异规律。
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揭示传染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并提供病原物以及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调查开始之前培训调查员:要对调查材料保密、要有高度 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要有娴熟的业务 技能。 收集资料的方法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动
建立检查和监督机制 组织者应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七、理顺分析思路得出正确结论
先仔细检查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漏项要补 充,有错误无法纠正的应予以剔除。 理清统计分析思路:如何利用最适合的统计学方法说
研究内容的多少要适当
三、结合具体条件选择研究方法
经过认真思考,设计者要在综合分 析了右侧的问题后,在几类流行病 学研究方法中选择既能实现研究目 的又力所能及的研究方法用于本次 研究。
这些方法中哪种 是回答该问题最 适宜的方法? 哪些研究方法能 回答本次研究所 提出的问题?
根据现有的人力 物力和条件你能 采用哪种方法?
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使人反感的词句,问题不能带暗示。 问句的措词要求明确、易懂,一个问题不可出现多种理解或不知 如何回答的情况。
五、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备考项目:调查日期、调查员签名,调查对象的 调查表的内容 姓名、性别、住址、电话号码等 分析项目:研究依赖于该类项目的统计分析而产 生研究结果 注意:
为便于计算机分析,调查表多采用编码调查表,在每个分析项目的右 边画出方格,格内填写编码。
也可将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罗列在调查表上,填表者从中选择一个最 佳答案或多种答案。
另一种方式是对问题的回答不加任何限制,连续变量,如身高、体重、 血压等,均应采用该方式填写调查表。
六、控制研究过程保证研究质量
研究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稳定性、调查对象的 配合程度、调查者的工作能力和科学态度。
普查分为以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率、健康状况等为目的的普 查和以早期发现病人为目的的筛检(screening)。 注意:
4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又因它得到的率一般是在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中的患病率, 因而又有患病率研究(prevalence study)之称。
注意:
现况研究强调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若调查的时间跨度过大,会给 调查结果的解释带来困难。
现况研究多适用于对病程较长、患病率较高的疾病进行研究。 该方法虽然不能得到疾病的发病率,但利用间隔一年的两次现况 研究获得的患病率之差可计算发病率。
真理性的。
在医学研究中,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用于了解事件的分 布特征、判断两个及两个以上事件之间是否有关联及关联性质 和关联程度。 如今,流行病学的群体研究方法已被医学各领域广泛应用, 成为医学各学科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的基本内容
各种研究方法的设计内容大体相同
无论进行何种流 行病学研究, 均应有系统的 研究思路和可 操作性的工作 方案
K=20000/1000=20,抽样间隔=20-1=19,应从1~20
随机数表法
第一步,先将40个个体进行编号,可以编为00,01,
02,…,38,39. 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作为开始,例如从第8 行第9列的数5开始。 第三步,选数:
16 22 77 94 39 49 54 43 54 82 17 37 93 23 78 87 35 20 96 43 84 26 34 91 64
为便于计算机分析,调查表多采用编码调查表,在每个分析项目的右 边画出方格,格内填写编码。
也可将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罗列在调查表上,填表者从中选择一个最 佳答案或多种答案。
另一种方式是对问题的回答不加任何限制,连续变量,如身高、体重、 血压等,均应采用该方式填写调查表。
六、控制研究过程保证研究质量
研究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稳定性、调查对象的 配合程度、调查者的工作能力和科学态度。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常用流行病学方法匆号观察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方法分类流行病学数学模型临床试验强联系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流行病学的主要薦還■ ■病因学研究III . ■疾病预防控制増隅■ . .疾病监测III . ■研究疾病的自題噂. F E HI r in现况调尊 (Q^qience study), 又称为横断 ffiwMfflols-sectional study), 是,网点或较處时间内,按照研究设计阐港飙薈一定人群中通过普查或抽样调蘆收集有关疾病和健康联况商资繼,製肺書遂瘀房或應崩 k 态与影响因素間須|攤况调查研素只能为病因研究提酒建躡晉般不能得出因果苹 IHIIlli -、现况调查 III I 现况调查目的5现患病例非患者6■现况调查的主要車■ ■ 1.描述疾病_ 过对一定地区的 4 病和健康状况在用 I 、现疾病的高危人巒防治提供依据。
I I ■ ■ 2.描述某些麝如高血压、高血膺、■ ■ 3.评价疾病鬱后的效果,可以理■ ■ 4.对某些疾晶发现、早诊断、湖三间分布情况通 ,可以获得某种疾人群中的分布,发臟因线索,为疾病的征与疾病的关系心病的关系。
过比较防治措施前呼廿的措施是否有效。
事”预防措施即早□Illi(二)现况研月牛骤1.确定调查白象、时间,并牛 2 .确定所麝诊断标准采用3. 确定调書泰验方法4.确定抽福本含量5. 组织培』^^^看关调查材料和丄内容、范围、对丰。
尚诊断标准通常1111 (二)调查所甫估计纟 4 需 1000 例以上,律流行病学调查约抽样方法不同,呻。
对于单纯随机M 0 釆用以下方法。
■ 倉时所需样本量的■ 中从左至右的累;:以。
代表允许误差,一般流行 j 血清指标及其需3002600 店计样本量的抽样的样本含 1. 对均身估计以 u. 代计概率为 Q/2 哺则:[F2.对率作抽样力可能出现的样 I若 P 接近。
或 1 小■ ■■ ■■H E iB H IIIIIlli■梅本量的估计当 • ,n= 2Jin■(四)资料分用I ■ 1. 计数资料贋審 H 苗析:常用 _2 检验: 2. 关联程度常即 - 数(上)表达 4 R 数和关联系数的取值范围和判断淵系数相同。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体系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体系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的科学。
为了深入了解疾病的起源、传播途径、高发人群和防控策略,流行病学学者借助各种研究方法来进行调查和分析。
首先,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体系中的一种常见方法是横断面研究。
横断面研究是通过在特定时间点收集数据,以了解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收集大量数据,并对疾病的流行趋势进行初步评估。
其次,纵向研究也是流行病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纵向研究是通过长期观察和跟踪研究对象,收集他们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以及疾病发展情况的数据。
这种方法对于研究疾病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非常有价值。
另外,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队列研究也十分重要。
队列研究选择一个群体,并将其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后对两组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
通过比较两组的疾病发生率,我们可以评估某种特定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此外,病例对照研究也是流行病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是选择已患病的个体作为病例组,再选择与病例组相似但未患病的个体作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情况,我们可以评估潜在的危险因素。
最后,流行病学研究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生物统计学模型等。
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用于整合和总结已有研究的结果,以提供更加综合和准确的结论。
而生物统计学模型则可以通过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流行病学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
总的来说,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体系涵盖了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并为疾病的控制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一个广泛的术语,指的是用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控制的科学
审慎的方法和程序。
它涉及到收集、分析和报告与疾病有关的数据。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做
得很大,涵盖调查病例、观察群体、分析数据和实验试验,以便研究某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并用以指导流行病控制的策略。
1. 调查病例:这种技术可以收集和分析各种疾病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他们的生活
习惯、环境和健康状况等,以及他们感染某种疾病的原因。
调查病例的目的是为了探索疾
病的风险因素,以便发现可能的预防措施或治疗方法。
常见的调查病例方法包括个人报告
和问卷调查。
2. 观察群体:这种技术是以非实验性的方式观察疾病发生情况。
通常使用于监视性
流行病学研究,以便获得有关疾病趋势及发生量的趋势及其与特定因素的关联性。
常见的
观察群体方法包括病历分析、比较研究和研究群体注册表。
3. 数据分析:这种方法旨在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潜在的关联性,以及预测潜在的发
病因素。
该方法可用于流行病学研究,也可用于研究的实验设计中。
常见的数据分析工具
包括回归分析、数据挖掘和决策树等。
4. 实验试验:实验试验是一种更先进的方法,可以通过对研究对象施加特定治疗或
预防措施,来检验疾病的发病机制。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观察某种疾病是否与某种人群中的
特定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方式有关。
最常见的实验试验方法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研究
和二次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 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
具体方法:设总体单位数为N,需要调查的样本数为n,抽样比例K=N/n, 抽样间隔为K-1。即以K个单位为一组,用单纯随机抽样的 方法抽出该组中一个单位,把它作为起点,之后每间隔K-1 个单位抽取一个单位进入样本。
例如:某人群有2万人,决定抽取1千个人组成样本,则
多级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 将上述抽样方法综合运用即多级抽样。根据 需要,每个阶段的抽样都可以采用上述4种 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原则是优势互补。
流行病学调查可采用先分层后整群的抽样方法,这种组合方式即利 用了分层抽样误差最小的优点又兼顾了整群抽样易于组织的长处。 国家组织的大规模调查多采用按行政区域逐级进行整群抽样的方法, 这样既易于组织实施又覆盖面大。
流行病学家是 如何确定因果 关系的?
案例 2
流感来袭,人们对该病的治疗
有不同观点
崇尚中医者认为吃点连花 清瘟颗粒效果就不错
相信西医者则认为达菲加
水杨酸类药物治疗效果更 好
西药比中药治疗 效果好吗?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熟悉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现况研究、队列研 究、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实施方法; 解释现况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 验的设计要点并能举例说明; 定义本章涉及的所有概念;
建立检查和监督机制 组织者应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七、理顺分析思路得出正确结论
先仔细检查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漏项要补 充,有错误无法纠正的应予以剔除。 理清统计分析思路:如何利用最适合的统计学方法说
明最关键的医学问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统计学问题,
需要依赖于统计学、逻辑学和医学三方面知识的完美 结合。
总之,在研究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面临 着诸多抉择。只有时刻保持清晰的思路 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将研究引向成功。
第二节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
一、概述
描述性研究是将专门调查或常规记录所获得的资料 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特征分组,以
展示该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点的一种观
了解各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样本含量计算方法、单因素统
计分析方法及临床疗效评价的最新进展。
自由人类文明史以来,人类一直面临着疾病为何发生、如
何预防等因果判断问题。 在没有任何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年代,通过对多个对象的观 察获得简单的经验性的结论成为当时解答上述问题唯一可 行的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雏形。 没有解决生物现象的或然性问题,无 法辨别两事物间的伴随现象和复杂 的因果关联,易产生错误判断。
第四章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案例 1
1959年至1961年间,西欧诸国特别是西德与英国,新生儿短肢 畸形明显增加,形成了一次先天性短肢畸形的流行。 流行期间,估计新发病例高达万例,遗留数千残疾儿童。 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震惊世界的灾难性事件,众说纷纭 产妇孕期病原微生物感染? 产妇孕期某种化学物质中毒? 遗传? 经流行病学调查,认定孕妇妊娠 期间服用反应停是罪魁祸首
确定研究对象时要考虑
什么时间 获取研究对象
什么地点 获取研究对象
什么方式 获取研究对象
普查?
抽样调查?
样本含量?
抽样方法?
• 目标人群(target population): 研究结果能够适用和推论到的人群 • 源人群(source population): 目标人群中适合研究的人群, 即能够产生合格的研究对象的人群。 • 研究对象(study participants) 来自源人群的直接用于研究 的个体
一、提出研究目的
描述性
某人群某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或 死亡率?疾病的人群表现?
研究 目的
分析性
引起某疾病的病因? 某因素是否是某疾病的病因或影 响因素?
验证性
某药物治疗某病是否有效? 某药物与另一药物相比,疗效 的优劣?
注意:研究目的应该是具体的,可望又可及的
二、确定研究内容
1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内容
K=20000/1000=20,抽样间隔=20-1=19,应从1~20
号中按照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个号码作为起点,
之后每隔19个号码抽取一个单位。
注意:假如总体各单位的排列有某种规律,而该规律与研究结果有
关,若利用该排列抽样,可使样本产生偏倚。例如:全班同
学由矮到高排好队,按1/3比例做系统抽样,调查身体发育 情况。若恰巧抽样起点是队列中的第一名,之后每间隔两人 抽一人,该样本的平均身高应低于全班平均身高。
2
重视环境与疾病的关系、 多病因论思想框架 注意选取相应研究指标
3
三、参考具体条件选择研究方法
Phase 1
Phase 2
Phase 3
哪些方法能 够回答研究 提出的问题?
哪种方法最 适宜回答该 研究问题?
现有条件最 适合采用哪 种方法?
四、按照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对象
例如:某地区要调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若不同职业间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差别很大,就可以按照职业将人群分成 若干层,然后按照事先计算的样本含量在每层中随机抽取所 需的调查对象。
优点:可将一个内部变异很大的总体分成一些内部变异较小 的层,并保证总体中每一层都有相应比例的个体被抽 到,所以抽样误差较其它抽样方法小。 局限性:该方法的抽样基础没有脱离单纯随机抽样或系统抽 样,因而同样具有当总体较大时,抽到的个体分散, 资料难以收集的缺陷,也不适于大型流行病学研究。
医学
流行病学 研究方法
哲学
数学
20世纪中期开始,为适应多病因论的需求,在统计学的
帮助下,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混杂因子、效应修饰因子的处理技术不断完善,解决了
在多个病因存在的条件下生物现象的或然性问题及巧合
现象,因果判断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既便没有实验室证据,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也会是真理
普查分为以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率、健康状况等为目的的普 查和以早期发现病人为目的的筛检(screening)。 注意:
工作目的是早发现早诊断病人必须采用普查 除有特殊需要流行病学研究一般都首选抽样调查方法
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按一定的概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 性的一部分人(样本)进行调查,以样 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称为抽样调查。
注意:
样本代表性是抽样调查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随机抽样和样本含量适当是保证样本代表性的两个基本原则
在一个有N个观察单位的总体中,
随机抽样
若抽取n个单位组成随机样本,则
每个单位被抽到的概率均应为n/N。
样本含量适当
将样本的随机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 之内时所需的最小样本含量。
抽样调查的优点:工作量小,既可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又可
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可回答: 事件存在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群、数量
多少?
二
1、
概念
. 现 况 研 究
现况研究是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 集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
及有关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的分布特征
加以描述。 横断面研究,患病率研究
2、
注意
强调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若调查的时间跨度过大,会给调查 结果的解释带来困难。 多适用于对病程较长、患病率较高的疾病进行研究。 现况研究获得的患病率之差可计算发病率。
样本调查其近视眼患病率,只需随机抽取约3所学校即满足 样本含量。抽到的学校,全部学生均进行视力检查。
优点:便于组织,也易被调查对象所接受。
局限性:抽样误差较大,为减少抽样误差,采用整群抽样时通常
要比其它方法增加1/2的样本含量。
整群抽样要求抽样单位的人口数不能相差 太大,否则需先合并或拆分,然后抽样。
优点:若研究总体已具备某种排序或编号,系统抽样与单纯 随机抽样相比可省去编号和抽样的烦恼,是一种更简 单的抽样方法。
局限性:该方法同样具有当总体较大时,抽到的个体分散,
资料难以收集的缺陷,也不适于大型流行病学研究。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将调查的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 然后在每层中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按研究对定时间对 特定范围内人 群中的每一成 员进行的调查
抽样调查 (sampling survey)
按一定的概率从总体中 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 部分人(样本)进行调 查,以样本统计量估计 总体参数。
(三)现况研究的种类
1.普查(census) 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人 群中的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
集中力量将调查工作做得更细致,是现况研究 最常用的方法。
抽样调查的局限性:若疾病患病率很低、变异程度很大,则需
很大样本含量方可实现对抽样误差的控制, 若样本扩大到接近总体的75%时,不如直接
进行普查更有意义。
常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 单纯随机抽样
• 系统抽样 • 分层抽样
• 整群抽样
• 多级抽样
(1)常用的抽样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也称简单随机抽样 该方法要求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 抽签、随机数字表等方法抽取n个对 象组成一个样本。
该方法虽然不能得到疾病的发病率,但利用间隔一年的两次
(二)现况研究的用途
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了解疾病和病因的分布状况为疾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
评价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早期发现病人:通过筛检可早期发现病人,实现早诊断、 早期治疗的第二级预防的目的。 确定机体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三、现况研究的种类
性的。
在医学研究中,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用于了解事件的分布特 征、判断两个及两个以上事件之间是否有关联及关联性质和关 联程度。 如今,流行病学的群体研究方法已被医学各领域广泛应用,成 为医学各学科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