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你欣赏的作家与作品有哪些?为什么?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指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这个时期欧洲文学运动的主潮所引起的浪漫主义,它反对古典主义的拟古倾向和理性教条的束缚,继承和发展了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中重感情、要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传统。

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创作风格上,则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下几点鲜明的特征,即(一)强烈的主观性特征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强烈不满,对庸俗丑陋的现实极为反感,而对一切非凡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

他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特别注重主观抒情。

他们缅怀过去,描写理想化的中世纪,到宗法制社会甚至基督教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激烈地反对古典主义的唯理主义,强调创作自由,强调在创作中要充分展示个人的主观世界,要充分表露那种奔放的、直露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个人强烈感情。

(二)寄情山水和赞美大自然浪漫主义作家接受卢梭“返回自然”的学说,常以大自然为描写和歌颂的对象,在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中,既寄托自己的理想,又突出人和大自然的精神交往。

他们诅咒城市文明,用大自然的美来反衬资本主义社会的丑,借以抒发对自由的向往。

(三)对中世纪民间文学的重视浪漫主义作有对中世纪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极感兴趣。

民间文学不仅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还在想象的丰富,感情的真挚,表达的自由,语言的生动、通俗等方面,给浪漫主义文学以很好的借鉴。

对民间文学的重视,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

(四)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而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定艺术家遵循任何规则。

从这种观点出发,他们在创作中采用多种多样的体裁形式,喜爱用夸张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还喜欢运用华丽的词藻,作品中充满生动丰富的比喻,使美与丑、善与恶形成强烈鲜明的对照。

19世纪文学(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文学(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19世纪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一德国文学术语解释耶拿派:1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

2 19世纪他们在耶拿创办的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

海德堡浪漫派:1 19世纪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派。

2功绩: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都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

主要作家及作品:霍夫曼和莎米索的创作充满了神秘和怪诞的色彩。

海涅:在浪漫主义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

《论浪漫派》的发表,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

早期代表作:《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后期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情长诗)抒发了对德国封建制度和停滞的社会现实的仇恨与憎恶。

二英国文学术语解释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1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2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抒情歌谣集。

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抒情歌谣》与柯勒律治合作。

柯勒律治:喜欢描写超自然的人与事。

代表作《古舟子咏》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雪莱(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麦布女王》:(长诗)雪莱的“预言”首先体现。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浪漫主义文学特征有四个:第一,偏重表现作家的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这种主观性是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着力描绘自然景物,歌颂大自然,大自然的意象成为重要的情感载体。

第三,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第四,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1、首先,强调主观情感,注重抒发自我。

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黑格尔曾指出:“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相应的形式是精神的主体性,亦即主体对自己的独立自由的认识。

”浪漫派作家都认为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束缚,于是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的地位。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中声称“诗歌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2、爱好小自然,赞美小自然。

由于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城市工业化的憎恶,浪漫主义作家积极响应卢梭的“返回自然”和18世纪伤感主义文学“回到自然”的口号,着力描写自然景物,描写山岭、湖泊、海洋和森林,抒写作家对大自然的体会。

在他们的笔下,充满著了对城市文明的附身,往往同城市生活的虚伪、浮躁卑下只是为了衬托小自然的美和崇高,借此倾注对民主自由的理想。

比如英国湖畔派遣的诗歌、普希金的《茨冈》、《并致大海》等。

现在,浪漫主义作家创作的颂扬、赞美小自然的作品已沦为生态抨击笔下的热点话题。

3、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

“浪漫主义”一词本来就是由中世纪的浪漫传奇演变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也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

由于中世纪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方式自由、语言通俗,这些特点正符合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

此外,中世纪民间文学充分体现了各国民族文化传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有助于唤起民族的觉醒。

因此,由于浪漫派作家的倡导,民间文学对革新当时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起了重大作用。

4、生硬的手法、猛烈的对照、诡异的情节。

这就是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最独特的特点。

第六章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详解

第六章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详解

约翰·济慈(1795——1821) 《夜莺颂》、《秋颂》、《希腊古翁颂》;
夏多布里昂 奇异徇丽的自然和异域风光,歌颂荒凉和萧条之美 奇异的人和事,主人公的忧郁与孤独 对现实不满的读者产生强烈的共。 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开始。 马克思说他是个“漂亮的文学制造商
乔治桑
缪塞
3、浪漫主义情节构思
乞丐攻打巴黎圣母院 司法官审问加西莫多 ——“聋子审问聋子” 陶罐和水晶瓶 哨子 隼山墓
作业题
名词 1、拜伦式英雄 2、湖畔派诗人 3、美丑对照原则4、浪漫主义 问答 1、分析《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
维克多·雨果
悲惨世界
巴 黎 圣 母 院
华兹华斯(1770——1850)的《抒情歌谣集序》被称为是英国浪漫主义艺术的纲领和宣言。
华滋华斯
波西·比希·雪莱(1792—1822)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雪莱第一部长诗叫《麦布女王》。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写成)。晚期的抒情诗以《西风颂(1819) 、《云雀》(1820) 等为著名。表达了诗人高昂的革命热情,对未来的深刻预言。
《巴黎圣母院》主题
1、揭露教会的黑暗腐败; 2、批判王权的专制反动; 3、颂赞下层人民的美德与 抗争精神。
巴黎圣母院剧照
《巴黎圣母院》艺术特色
1、 以人物、环境、感情氛围的圆心结构的反复再现,推进情节,表达主题;
人物的圆心结构
乞丐攻打巴黎圣母院
环境的圆心结构
第三节 雨果
生平(1802——1885) 主要作品有 1829年完成的以反对封建暴君为主题的《欧那尼》; 1831年发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1853年写政治讽刺诗《惩罚集》,表达了对共和政体的信念和对拿破仑三世的严厉批判; 1862年写《悲惨世界》; 1866年写《海上劳工》; 1869年发表《笑面人》; 1872年发表诗集《凶年集》; 1874年发表《九达 克罗德——占有的欲望 加西莫多——真挚的情爱 弗比斯——玩弄感情 甘果瓦——名义夫妻 居第尔——真正的母亲 乞丐王国——阶级兄弟姐妹

p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p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三大流派: 早期浪漫派(耶拿派): 中期浪漫派(海德堡派): 晚期浪漫派逐渐向现实主义过渡。
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派
德国早期浪漫派又称“耶拿派”,兴起于 18世纪末。主要代表为施莱格尔兄弟和诺瓦 里斯、谢林等人;他们的活动中心是耶拿, 理论宣传阵地是1798年创办的《雅典娜神 殿》。思想上向往中世纪,美化基督教,有 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文学创作上强调 想象与情感,追求神秘与象征。在纯洁民族 语言,推动民族发展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
普希金(1799-1837 )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之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 奠基者。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的奥涅金 是开创了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的传统,是 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中编 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浪漫主义”(Romanticism)的概念起源 “浪漫主义”来自拉丁语,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 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 “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指中世纪的骑 士生活、骑士传奇、英雄美女的爱情和风流韵事等。 17世纪中叶罗曼司转为“浪漫的” (Romantic),具有“想象的”、“传奇般的”、 “不切实际的”、“忧郁的”、“堂吉诃德式的” 多重含义。
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
1.强调个人感情,有强烈的主观性。 2.着力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3.重视民间创作和民间文学。
4.想象丰富,夸张大胆、对比鲜明。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社会基础: A、 英国工业革命 B、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2、思想基础: A、德国古典主义哲学 B、空想社会主义 3、文学发展基础: A、继承18世纪文学传统 B、反驳古典主义传统
欧洲各国浪漫主义发展概况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概述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概述
• (四)忧郁感伤的情调。斯塔尔夫人“忧郁的
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 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 运”。
四、浪漫主义在欧美各国的发展情况
• 英国文学 • 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有三组代表人物。首先开
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是“湖畔派”三诗人,包括华 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 骚塞(1774—1843)。他们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冷 酷的金钱关系,远离都市,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 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写了很多缅怀中 世纪和赞美宗法制农村生活、赞美湖区风光的诗 作,故被称为“湖畔派”。
• 德国文学
•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策源地。到18世
纪后期19世纪初,英、法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大力发展,而德国仍旧在封建割据状态 中挣扎,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压制国 内进步思想。资产阶级、市民阶层相对软弱,因 而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反封建的精神不强。德国的 政治经济虽然落后,但哲学却很发达。尤其是唯 心主义哲学,涌现了如尼采、黑格尔、谢林等一 批大家,他们重主观内心,直接影响到文学。所 以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唯心主义思想和宗教印痕 比较深刻。
情的诗作,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政治长诗《“虐政”的假面游行》、《给英 国人民的歌》是其中的代表。
• 雪莱的抒情诗中有一类描写自然景物的短
诗,广为流传的名篇有《西风颂》、《致 云雀》、《云》等。《西风颂》中充满乐 观、豪迈、奔放的革命激情。诗中,诗人 盛赞西风的威力:横扫“枯死的落叶”, 撒播新生的种子,“给高山和平原注满生 命的色彩和芬芳”。诗人借西风的威力来 比喻革命的威力,用西风传播种子来比喻 革命思想的传播。“如果冬天来了,春天 还会远吗?”即出自此作。充分表现了诗人寄 希望于未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诗 人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摘要】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在情感与个性的强调中追求内心的真实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拜体现在作品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赞美。

追求幻想与想象力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突出特征,作家们在作品中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历史和传统的怀旧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征。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许多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展,体现了文学在传统和现实之间的对话与探索。

浪漫主义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和启示。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艺术特征、情感、个性、自然、幻想、想象力、历史、传统、怀旧、社会现实、批判、重要性、影响。

1. 引言1.1 浪漫主义文学的定义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欧洲文学发展中的一种重要文学流派,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对情感、幻想和个性的强调,以及对自然、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的反映。

浪漫主义文学注重感性和想象力,倡导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界的热爱,追求非现实的理想境界,同时怀旧传统文化和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

浪漫主义文学崇尚个性的独特性和内心的世界,强调个体的感受和体验,追求真实自我和内在的真理。

浪漫主义文学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不仅为后世文学作家提供了新的文学表现方式和艺术风格,也对社会和人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是以这种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文学态度,成为了19世纪欧洲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1.2 时代背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时代背景是18世纪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科学和人类主义,对传统权威和宗教教条进行了挑战,为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而法国大革命则彻底颠覆了旧有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让人们开始怀疑权力和权威的合法性,倡导个人自由和平等。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浪漫主义文学崭露头角。

浪漫主义文学注重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强调个性的独特性和自由创造力,追求真实的情感交流和情感表达。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冉阿让 米里哀主教 芳汀 珂赛特 沙威
1.通过三个人物冉阿让、芳汀、柯 赛特再现“悲惨世界”
2.消灭“悲惨世界”的途径: 消灭不合理的法律与制度——沙 威 以仁爱精神去对抗恶——米里哀 实现共和——1832共和主义英雄: 马伯夫与加弗洛什
3.艺术成就: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精彩的心理描写 对照手法的运用——德纳第夫妇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Fra bibliotek 第一节 概述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及渊源: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 欧洲普遍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 ①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 潮的产物。
②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 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③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同现实 主义一样,古已有之。
1809-1811年游历西班牙、希腊、 土耳其等国,受各国人民反侵略、 反压迫斗争鼓舞,创作《恰尔 德· 哈罗德游记》
1813—1816创作出一组“东方叙事 诗”:《异教徒》、《阿比杜斯的新 娘》《海盗》、《莱拉》《柯林斯之 围》、《巴里西纳》。作品中的主人 公带有拜伦自己的思想性格特征,是 高傲而倔强、忧郁孤独而痛苦、与社 会格格不入并进行个人反抗的叛逆者。 这些人物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1885年,雨果逝世。200万巴黎人 民上街,参与伟大诗人雨果盛况 空前的国葬。
二 《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 加西莫多 艾丝美拉达 克洛德 菲比斯 甘果瓦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 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 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 就是雨果在1827年《克伦威尔序》 中提出的著名的“美丑对照原 则”。
④济慈 《夜莺颂》《希腊古瓮颂》 ⑤司各特 《艾凡赫》欧洲历史小 说的创始人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摘要】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表达,通过描写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来展现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文学作品中常出现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借助自然景色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浪漫主义文学也对历史和传统持有批判态度,呼吁社会改革和自由思想。

作品中常出现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追求自由、平等和正义。

浪漫主义文学还注重想象力和奇幻元素的运用,营造出富有诗意和神秘感的氛围。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以个人情感和理想为核心,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作家对美好的追求和热爱。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艺术特征、个人情感、内心体验、自然、历史、传统、理想社会、想象力、奇幻元素、总结。

1. 引言1.1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概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是欧洲文学史上一段重要的文学运动,它兴起于18世纪末期,达到鼎盛时期于19世纪。

浪漫主义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包括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的强烈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对历史和传统的批判,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幻元素的运用。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在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中,作家们对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通过作品表达出内心的狂喜、孤独、挣扎和追求。

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一大特点,作家们常常用自然景色来代表内心世界的情感。

对历史和传统的批判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家们通过作品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和制度的腐化,呼吁改革和变革。

浪漫主义文学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在对于自由、平等和正义的追求上,作家们希望通过文学改变世界,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完善。

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幻元素的运用使浪漫主义文学充满了神秘和魔幻的色彩,作品常常充满了惊奇和想象力。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丰富多彩,展现出作家们对生活、自然、历史和理想的独特见解和表达方式。

雨果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雨果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雨果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资料一:一、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流行于18世纪9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以后波及美洲。

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欧洲封建制度全面崩溃、资本主义逐步确立、劳资矛盾日益尖锐以及民族民主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基础。

浪漫主义文学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20年代末是这个流派出现变化的时期,法国浪漫派的发展最具有代表性。

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1、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2、人道主义是浪漫主义作家批判现实的思想武器,也是他们同情下层人民的思想基础,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3、美化中世纪,描绘异国风光,以否定现实,从中寻找精神寄托;4、宣扬个性解放,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

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1、强调艺术创作的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崇尚艺术想象和主观抒情,注重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发掘;2、以离奇的情节、对照的手法、斑斓的色调,塑造超凡、孤独的叛逆人物形象;3、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厌恶城市文明,讴歌美丽的大自然;4、重视民间文学创作和民族文化传统,深受骑士文学和感伤主义影响,同时又为日后的巴那斯派和象征派开辟了道路。

二、雨果及其创作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著名诗人、戏剧家、小说家。

生于法国贝藏松城,其父是拿破仑军队的军官。

雨果的一生就是一个世纪,他少年时代崇拜拿破仑,王政复辟时期支持保皇党,1830年后拥护共和党,40年代又支持君主立宪,1848年后成为坚定的共和主义者,被第二帝国放逐19年,1870年回国投入普法战争,1871年反对巴黎公社暴力革命,又同情被镇压的起义者。

在他80寿辰时,5万儿童载歌载舞为“雨果爷爷”祝寿,50万工人唱着雨果最喜爱的歌《马赛曲》列队行进。

他逝世时全国致哀。

由于雨果有一颗真诚同情人民和热爱祖国的伟大的心,所以他深受法国人民的爱戴。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①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②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③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④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一、德国文学:是浪漫主义的诞生地耶拿派:①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

②1798年到1800年间,他们创办的《雅典娜神殿》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

海德堡浪漫派:①19世纪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派。

②功绩: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都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

「海涅」在浪漫主义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

《论浪漫派》:它的发表,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早期代表作。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情长诗)后期代表作。

抒发了对德国封建制度和停滞的社会现实的仇恨与憎恶。

霍夫曼和莎米索的创作充满了神秘和怪诞的色彩。

二、英国文学: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①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②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莱尔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金钱关系。

「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抒情歌谣集。

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抒情歌谣》与柯勒律治合作。

「柯勒律治」喜欢描写超自然的人与事。

简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简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精品文档一、简述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总述:浪漫主义,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它在反映客观上侧重于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因素。

但那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也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浪漫主义作为思潮,从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上半期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非现实、富于想象和幻想、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和神秘色彩。

1、主观性和抒情性,一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位。

主观性:崇尚自然、表现自我,提倡解放人的主观世界,向往唯情论,推崇想象力。

追求理想主义:幻想建立平等的新社会,热爱自然美,崇尚中古风,突出象征性,追求神奇感;所以又有“理想主义”“自由主义”“表现主义”等提法。

2、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反对文学的社会作用,创作出歌颂大自然,美化中世纪封建农村生活的诗篇,以此抵制资本主义的现实;对大自然的歌颂和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响应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注重人与自然的诗意的统一。

对抗工业文明将自然视为精神上的避难所。

3、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的传统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对民间文学进行整理加工创作上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

4、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追求自由、独立,敢于蔑视现存制度,不向社会妥协,顽强坚定,宁愿为自由而死,不屈辱而生,但同时又十分高傲、孤独、脱离群众,独自奋斗,因而前途渺渺,结局悲愤忧郁。

5、重视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所孕育的正是浪漫主义所欣赏的,想象丰富,感情真挚,表达方式自由,言语通俗;6、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

2020年整理简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doc

2020年整理简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doc

2020年整理简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以感情、自然和个人主义为主题
的文学运动。

以下是其基本特征:
1. 强调个人感受:浪漫主义文学注重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人生、爱情等方面的深刻感受。

他们追求真实的内心体验,并以此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灵感。

2. 高度情感化: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感情的表达和情感的冲动。

作家们常常通过描写激情和情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对自然的崇拜:浪漫主义文学对自然充满了敬畏和赞美之情。

他们认为自然是美的源泉,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自然现象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反对现实的理性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批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认为理性与冷漠,科学与逻辑的思考方式无法满足人的内心需求。

因此,他们抗拒现实,追求对非理性、非常规的追求。

5. 对过去的追忆和怀旧:浪漫主义文学常常对过去的时代和传统价值观怀有感慨和怀旧之情。

他们相信过去的时代更为美好和纯真,渴望回归到过去的世界,以此逃避现实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6. 强调个人自由和英雄主义:浪漫主义文学崇尚个人的自由和英雄主义,强调个体的价值和成就。

他们赞美个体的勇气、决
心和奋斗精神,强调个体对抗命运的抗争和追求自由的权利。

7. 倾向性的展示与描写:浪漫主义文学常常表现出激烈的感情冲动和情绪激荡,采用夸张、夺目和富有戏剧性的描写手法,以营造强烈的艺术效果,并传达作者内心的体验和情感。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抒发感情、追求自由和探索内心世界的文学运动,它以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崇拜为中心,并批判现实主义的理性思维方式。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作者:田凤娟刘海微于河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9期摘要:十九世纪是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在文艺舞台上各领风骚。

但是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是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

关键词: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想作者简介:田凤娟(1975-),女,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大学公共外语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英美文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刘海微(1977-),女,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于河海(1975-),男,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市第一中学中教一级,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01浪漫主义文学作为19世纪欧洲文学流派之一,它强调自我,追求自由,主观上抒发个人的强烈感情,客观上着力描写优美的自然景色;它们都崇尚自由、幻想,在体裁或风格上不再受任何限制。

特别是从流派的演变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坚决反对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彻底摆脱了它的清规戒律。

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海涅指出:“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4]他的意思表明我们应该摆脱束缚。

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与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古典主义排斥民间文学,主张描绘贵族和上层人物,戏剧创作要遵循“三一律”,推崇典雅和崇高的风格等等,这些都束缚了文学的发展。

而浪漫主义却冲破了这些束缚,在创作自由的口号下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

个性解放是他们高举的旗帜,以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这是他们宣扬的时代新精神。

19世纪初期,统治法国文坛的是已延续两个世纪之久的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随着封建王权的加强而兴起的,也随着封建制度的没落而日益成为文艺发展的障碍。

新兴的浪漫主义文学要取得生存和发展。

第六章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

第六章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

会沉缅于快乐的生活之中,其文学作品也就容易 变得温和;相比之下,在德国、英国等北方国家, 由于气候阴冷,所以生活在此地的人们更容易激 情荡漾,兴趣也更加广泛,思想更为专注,所以 他们所创作的作品更加富有想象力,更加浪漫。 斯达尔夫人明确表示,相比之下,自己更加推崇 北方文学。
法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如下: 维克多·雨果(详见本章第三节)。19世纪三 四十年代,女作家乔治·桑(1804—1876)和大仲 马(1802—1870)分别以其独具风格的多产创作, 丰富了浪漫主义的画廊。大仲马以过人的想象力 创作出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小说,深受读者欢迎。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基督山伯爵》(1844—1845) 和《三个火枪手》(1844)。缪塞(1810—1857)则 以一部《一个世纪儿的忏悔》(1836),尽写一代 青年的孤独苦闷感。
五、俄国文学 第一个浪漫主义作家茹科夫斯基(1783— 1852)的创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产生过重要的 影响,他思想保守,主张顺从天命,其诗歌创作 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 俄国浪漫主义的代表是以雷列耶夫(1795— 1826)为首的十二月党人诗人和普希金。普希金是 俄国杰出的民族诗人。他既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 的主要代表,又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 人(详见本章第四节)。从浪漫主义开始,俄国一 跃而成为文学大国,整个世纪的辉煌成就,令世 界瞩目。
珀西·雪莱 (1792—1822) 雪莱出身于贵族家 庭,从小进入贵族学校 学习,但他对教会控制 的蒙昧主义教育深感不 满。他于1810年入牛津 大学学习,这时对自然 科学和哲学发生极大的 兴趣,广泛阅读了启蒙 作家的作品和唯物主义 的哲学著作。 双语研读: 古体诗《西风颂》 散文《论生命》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生于伦敦, 因家境窘困,16岁离校学医,后又弃医从文;1818 年感染结核病,1821年离世,年仅26岁。 双语研读: 古体诗《夜莺颂》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

在浪漫主义的文学运动中,“浪漫的” 发展为“浪漫主义” (Romanticism),含义比较固定, 特指在英、法、德三个主要国家出现 的文化环境,共同的特点是崇拜感情, 崇拜大自然,反对古典主义的权威和 传统。
政治:自由主义思潮

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引起了人民的普遍 失望,拿破仑战争、欧洲“神圣同盟” 的镇压,封建王朝统治的恢复,使人 民深受封建专制独裁的奴役,引起普 遍的不满,向往政治上的自由主义。


浪漫主义所涉及的“自由”、“理性” 和“感情”,包含着大量的哲学意义, 以至浪漫主义这个词直到今天仍保持 着强大的生命力。 德国古典哲学是哲学领域里的浪漫运 动,德国古典哲学的基调是唯心主义, 它对“自我”的强调表现出强烈的浪 漫主义情绪。
康德(1724—1804)“天才灵感说”



康德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强调天才,灵感 和主观能动性。 张扬天才的个性、独创性、心灵自由性和精 神创造性、典范性和艺术独有性; 康德的“天才论”是一种不可知论的天才灵 感说。比古希腊柏拉图的神赐论的“迷狂 说”,在灵感学说史上进了一大步,由“神” 转变为“人”的灵感说。 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诙谐的模仿斯宾塞《仙后》的庄 严史诗体,将主人公恰尔德· 哈洛 尔德的出游比作中世纪游侠骑士 的冒险经历。根本目的是反映拜 伦在欧洲等国游览时的所见所闻, 揭示他对欧洲大陆现实生活的真 实感受。 反对专制暴政和异族侵略、渴望 自由独立、歌颂民族解放斗争是 长诗的基本主题。

开卷展示一个忧郁愁闷、悲观厌世的贵族青年形象



1817-1823年他定居意大利,参加了烧炭党 的全部革命组织工作。 在意大利期间,他的创作由抽象的自由精神, 转向具体的生活和政治内容。有政治讽刺诗 歌:《塔索的悲哀》(1817)、《威尼斯颂》 (1819)、《但丁的预言》(1821)、《审 判的幻景》(1822)、《青铜时代》 (1822-1823);历史悲剧:《该隐》 (1821)。 最重要的是从1818到1823年创作的巨作《唐 璜》,未完之作,优秀的长篇政治讽刺诗歌。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特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特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特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情感充沛、理想化的文学流派,
强调个人感受、内心追求和想象力。

其特点包括:
1. 强调个人感受和情感表达: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直接表达,尤其是对自然、爱情和死亡等主题的情感反应。

作家将个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转化为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形式。

2. 强调个体的内心追求: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体的内心追求,尤其是对自由、独立和精神上的解放的追求。

作家鼓励个体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反对社会、约束和传统的束缚。

3. 强调对自然的崇拜和融入:浪漫主义文学追求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认为自然是恢复人类精神力量和宁静的源泉。

作家描写自然的美丽和野性,认为自然是人类情感和想象力的表现形式。

4. 强调想象力和幻想: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作家常常使用梦境、幻想、神话等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相信艺术和想象力可以超越现实限制,创造出理想化的世界。

5. 反对现实社会的冷酷和机械性:浪漫主义文学对现实社会的冷漠、残酷和机械性持批判态度。

作家对社会不公正、人类苦难和机械化生活感到愤怒,并寻求通过个人感受和追求来超越这些困境。

6. 强调艺术的自由和独立: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自由和独立,作家主张艺术家应该独立于社会和政治压力,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创造力。

他们相信真正的艺术源于内心自由的表达,以及对真理、美和道德的追求。

总之,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以写实的反叛,强调个体的情感追求和对自然、想象力的崇拜,表达了个体对自由和内心解放的渴望。

同时,将艺术视为新的道德和精神力量的源泉,启发了后来更多文学流派的发展。

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复习题(简答+论述)

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复习题(简答+论述)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简析《唐•璜》的人物形象及作品的主要艺术成就。

人物形象:1 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创作的长篇讽刺诗《唐•璜》中的主人公在拜伦所有的主人公形象中独一无二,他热情、玩世不恭、但不绝望、忧郁。

2 他随波逐流、听天由命,没有反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消极)。

3 他不为道德教条束缚的自然天性,在曲折恋爱冒险中起着讽刺虚伪道德的重要作用。

艺术成就:1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辛辣的讽刺,锋芒指向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广阔的社会人生,成为一部“讽刺百科全书”。

2 插话:在叙事过程中不时地和大规模地插入议论。

3 题材和风格的无穷变换,以悲壮、诙谐、揶揄、热情等各异的风格杂糅并置。

4 以口语体取得最高成就。

(八行诗体)简析《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是拜伦的一部长诗,涉及了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

全诗共分四章:第一章描写了西班牙人民的苦难,用西班牙英雄的光荣历史来激励人民反抗法国侵略者,塑造了“西班牙女主郎”这一女英雄形象,表现了反对侵略的主题。

第二章写哈罗德在希腊的见闻。

当时希腊人正遭受土耳其的奴役,诗人回忆希腊辉煌的历史,古今对比,希望希腊人奋起反抗。

第三章写在比利时、瑞士的观感,评述拿破仑的是非功过,追忆法国大革命,缅怀伏尔泰和卢梭,,讴歌自由精神。

第四章对奥地利统治下的意大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以高昂的自由信念鼓励意大利人民起来斗争,实现民族独立。

总之,全诗贯穿着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和对被奴役人民的深深同情,反对侵略,反对暴政,歌颂民族解放是其主旋律,因此被誉为“抒情史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非现实、富于想象和幻想、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和神秘色彩。
1、主观性和抒情性,一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位。主观性:崇尚自然、表现自我,提倡解放人的主观世界,向往唯情论,推崇想象力。追求理想主义:幻想建立平等的新社会,热爱自然美,崇尚中古风,突出象征性,追求神奇感;所以又有“理想主义”“自由主义”“表现主义”等提法。
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的传统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对民间文学进行整理加工创作上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
4、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追求自由、独立,敢于蔑视现存制度,不向社会妥协,顽强坚定,宁愿为自由而死,不屈辱而生,但同时又十分高傲、孤独、脱离群众,独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斗,因而前途渺渺,结局悲愤忧郁。
2、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反对文学的社会作用,创作出歌颂大自然,美化中世纪封建农村生活的诗篇,以此抵制资本主义的现实;对大自然的歌颂和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响应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注重人与自然的诗意的统一。对抗工业文明将自然视为精神上的避难所。
3、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5、重视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所孕育的正是浪漫主义所欣赏的,想象丰富,感情真挚,表达方式自由,言语通俗;
6、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
一、简述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总述:浪漫主义,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它在反映客观上侧重于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因素。但那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也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作为思潮,从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上半期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