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含详解(四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含详解(四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
A.理论性学科B.应用性学科C.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学科D.边缘性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4.儿童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性格特征D.能力6.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7.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8.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A.迁移B.动机C.策略D.技巧9.()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A.正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垂直迁移10.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11.()是指空问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清晰地感知。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内部因素是()。
A.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B.学生的心理品质C.学习内容D.学生的基础知识【答案】 B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长【答案】 B3、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途径是()。
A.学校共青团和少年队活动B.劳动C.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D.班主任工作【答案】 C4、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C.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答案】 D5、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A.尿素B.肌酐C.尿酸D.肌酸E.乳酸【答案】 C6、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一般以()。
A.23人为宜B.58人为宜C.10人以上为宜D.20人以上为宜【答案】 B7、下列有关学校课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校课程是一级课程B.学校课程是为了保证全国统一、共同的教育教学质量C.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D.学校课程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答案】 C8、有计划、有目的、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是()。
A.制定课程标准B.制定教学计划C.课程设计D.明确培养目标【答案】 C9、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答案】 D10、学生需要自己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并运用方案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这一任务对应的认知要求是()。
A.评价B.应用C.理解D.综合【答案】 B11、分配学生座位,教师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
A.对人际关系的影响B.家长的意见C.听课的效果D.减少课堂混乱【答案】 A12、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这是()。
2022年教育学心理学(中学)专业教师资格证考试测试题+答案卷4【拿证必做】

2022年教育学心理学(中学)专业教师资格证考试测试题+答案卷4【拿证必做】(满分100分)单位:姓名:分数:下载提示:本试卷完全由本知识店铺整理近年题目而成的,花了8天请个人尊重劳动成果和版权,非网络搬运,请购买后编辑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赞、关注、转发本店铺!如对本试卷题目有疑问,可在本页面留言,店主会及时解答一、解答题:本类题共6小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L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2.试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3.人格4.学生集体5.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相同,但各自的解决特点不同。
6.课程设计二、判断题:本类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L论述教育心理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2.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对课堂气氛没有影响。
()3.课程只包括智育的内容。
()4.课堂练习时,专家型教师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安静,并把这看作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5.实物直观一般比模象直观教学效果好。
()6.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
()7.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8.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法。
()三、多选题:本类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是()。
A.整体性原则B.可操作性原则C.迁移性原则D.合理性原则E.生理适宜原则2.中国教师的资格条件必须包括以下条件()。
[本题解析]BD两项不属于课程表的安排原则。
2.[本题答案]ABCD[本题解析]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0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3.[本题答案]ABCD[本题解析]课程目标有四方面的规定性,即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4.[本题答案]BCD[本题解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是构成课程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文件。
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 D.示范法
形成。
二、填空题
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开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 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开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
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开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 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教育转变的思想。
④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
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库及答案
— 、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 式为( )
1.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
A.自觉性 B.独立性C.创造性 D.主动性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
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表达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卷附带答案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卷附带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A.审美教育B.文化教育C.道德教育D.素质教育【答案】 D2. 一个测验能够测出它要测量的属性的程度被称为()A.效度B.难度C.区分度D.信度【答案】 A3. 既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又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的是()A.教师的专业理想B.教师的专业知识C.教师的专业能力D.教师的专业自我【答案】 C4. 某老师在做经验交流时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合作性、情境创造性为()。
A.人本主义学习B.认知学习策略C.联结学习D.建构主义【答案】 D5.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A.培养学生的个性B.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C.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答案】 D6. 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是()。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答案】 C7. 1632年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英国哲学家是( ) 。
A.培根B.斯宾塞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答案】 A8. 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为( ) 。
A.“六艺”B.“七艺”C.“四书”、“五经”D.文雅教育【答案】 A9. 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掌握、记忆知识的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 B10. “举一反三”属于()。
A.纵向迁移B.顺向迁移C.逆向迁移D.特殊迁移【答案】 D11. 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阶段的是()。
A.幼儿期B.青年期C.少年期D.儿童期【答案】 C12. 据可査证的资料,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A.公元前1000年左右B.公元前1500年左右C.公元前2000年左右D.公元前2500年左右【答案】 D13. 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A.一种心理活动B.—种实践活动C.一种认识活动D.—种文化活动【答案】 C14.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替代B.相互协调、补充C.相互矛盾D.相互分离【答案】 B15. 关于乙型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5. 填空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1.桑代克认为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技能B.能力C.兴趣D.刺激一反应联结正确答案:D解析:在桑代克看来,人类的本性是先天形成的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他通过实验证明,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
2.分配学生的座位时,作为一位合格的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A.后进生的感受B.对学生群体人际关系的影响C.对课堂纪律的影响D.学生听课的效果正确答案:B解析:从学生的人格发展考虑,教师在分配座位时最应关心的是分配座位的方式和结果对学生群体人际关系的影响。
3.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正确答案:C解析:动机的社会意义即动机对于社会价值的大小,因此据此动机可以分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高级动机能持久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促使他为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低级动机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与人民的利益,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4.在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说的是典型现象的是【】A.举一反三B.物以类聚C.思维敏捷D.聪明过人正确答案:A解析:水平迁移现象是对于处于同一水平难度和复杂程度,并且相似而又不同的学习发生迁移效果的现象。
举一反三就是典型的一例。
5.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A.智慧技能B.言语信息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正确答案:B解析:加涅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即学到的能力将学习分为五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其中言语信息指能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
6._____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
【】A.专业知识B.教育学知识C.心理学知识D.相关学科知识正确答案:A解析: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专业知识。
(整理)中学教师证预测题加答案教育心理学.

湖南省非师范类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耐(本大题共l5个小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 在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B A)A.加涅 B.斯金纳 C.托尔曼 D.桑代克2. 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 C D)亲,太大意啦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 C.场依存型3. 顿悟说的奠定人是( C )A.考夫卡B.韦特海默C.苛勒D.托尔曼4. 课堂上,教师一般在处理学生讲小话没认真听歌的行为时,采用(B )妥当。
A.惩罚B.表扬别人忽视他C.餍足D.消退5. 某学生将自己这次考试获得了最高分归之为“本就是这块料”,这实际是将其归之于( D )A.努力B.运气C.难度D.能力6.“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 ( B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动机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 A )A。
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一致 D.不快不慢8.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 D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9.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 D )A.语义联想 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10.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习教育服务。
( A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信息论11.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D )A.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B.遵守法规取向阶段C.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12.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人都处在极健康和极不健康两端边线中间的某一点。
这句话反映了心理健康的( C )A.动态性 B.静止性 C.相对性 D.绝对性13.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的( B C)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14.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为 ( D )A.群体气氛 B.群体压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15.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 ( D )A.相关学科知识 B.教育学知识 C.心理学知识 D.专业知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测试卷包含答案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测试卷包含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因素的制约【答案】 C2. 采用两难故事的心理学家是()。
A.科尔伯格B.加涅C.华生D.皮亚杰【答案】 A3. 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教科书B.讲义C.教科书和讲义D.讲授提纲【答案】 C4. 调整阅读速度属于()。
A.监视策略B.复述策略C.调节策略D.计划策略【答案】 C5.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是()。
A.IgGB.IgMC.IgED.IgDE.IgA【答案】 A6.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康德D.洛克【答案】 A7. 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A.兴趣小组B.社会实践C.课外活动D.教学【答案】 D8. 患者男,60岁,咳嗽,咳痰、胸闷、气喘。
影像学检测,右肺占位,用化学发光法进行肿瘤标志物proGRP检测,以下物质不是底物的是()。
A.三联吡啶钌B.藻红蛋白C.鲁米诺D.吖啶酯类E.金刚烷【答案】 B9.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B.华生C.高尔登D.格塞尔【答案】 B10. 以下对师生关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教学上是授受关系B.人格上是平等关系C.本质上是朋友关系D.道德上是促进关系【答案】 C11. 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这样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答案】 B12. 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排名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答案】 B1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优良个性品质的是()A.尊重学生B.偏爱、不公正C.严格要求D.耐心温和【答案】 B14. 载脂蛋白的功能不包括()。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45题)1、有计划、有目的、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是()。
A.制定课程标准B.制定教学计划C.课程设计D.明确培养目标【答案】 C2、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答案】 A3、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因素实际上是指()。
A.智力因素B.理性因素C.非智力因素D.感知因素【答案】 C4、“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这句话隐喻学生的学习具有()。
A.主体性B.客体性C.被动性D.强制性【答案】 A5、学习质量与热量、热与体积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这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答案】 D6、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
A.获得B.泛化C.分化D.少年期【答案】 C7、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
A.教育目的B.教育过程C.教育对象D.教育内容【答案】 A8、新生儿血中红细胞大量破坏,超过了白蛋白结合转运能力,引起血中胆红素增加,造成神经系统出现中毒反应的属于()。
A.梗阻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C.核黄疸D.肝癌所致黄疸E.溶血性黄疸【答案】 C9、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的人是()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答案】 C10、下列现象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 。
A.温故而知新B.学而时习之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书山有路勤为径【答案】 A11、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受教育者B.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答案】 B12、以下对师生关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教学上是授受关系B.人格上是平等关系C.本质上是朋友关系D.道德上是促进关系【答案】 C13、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A.1951年B.1949年C.1950年D.1952年【答案】 A14、长期在课程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评价模式是()A.目标游离评价模式B.CIPP 模式C.表现性评价模式D.目标评价模式【答案】 D15、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尔伯格B.皮亚杰C.埃里克森D.班杜拉【答案】 A2、道德过程的基本因素中,关键是()。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 A3、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 )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C.社会自我D.理想自我【答案】 C4、把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根基与资源的是()。
A.遗传B.环境C.个体的能动性D.教育【答案】 D5、新生儿室爆发脓毒血症,浓汁标本经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葡萄球菌。
为确定该菌是否有致病力,应检查()。
A.DNA酶B.尿素酶C.触酶D.血浆凝固酶E.卵磷脂酶【答案】 D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A.严格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C.教育目标明确D.鲜明阶级性【答案】 B7、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编写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时间是()。
A.1901 年B.1906 年C.1905 年D.1903 年【答案】 D8、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A.教育的领导权B.教育发展的规模C.受教育权的分配D.教育目的【答案】 C9、用来帮助学习差的同学阅读理解,它是由教师和一组学生进行的,这属于一种()A.合作学习模式B.交互式学习模式C.指导教学学习模式D.程序化训练教学模式【答案】 B10、小老鼠通过尝试--错误进行的“迷宫”问题解决模式属于()A.独立的发现学习B.有指导的学习C.有意义的学习D.接受学习【答案】 A11、cTn升高的是()。
A.原发性肝癌B.肝淤血C.急性心肌梗死D.重症肝炎E.实体瘤肝转移【答案】 C12、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答案】 B13、“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学原则是在( ) 一书中提出的。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四)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A.人格B.性格C.气质D.倾向性2.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3.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规则学习4.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5.研究表明,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方式有()。
A.命题B.命题网络C.图式D.概念6.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
A.独立型和顺从型B.外倾型和内倾型C.冲动型和沉思型D.辐合型和发散型7.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8.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
A.学习行为和操作性行为B.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C.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D.操作性行为和反应行为9.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
A.操作技能和动作技能B.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C.理解技能和应用技能D.智慧技能和应用技能10.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11.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12.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
A.一定的帮助B.较弱的影响C.间接影响D.直接影响13.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目的和内容B.共同语言C.深厚友谊D.约束力量14.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4. 判断题 5. 填空题 6. 名词解释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9. 案例分析题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1.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着()。
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正确答案:A解析:教师对学生批评得越多,学习越被动,成绩越差。
2.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这些特征出现在()。
A.少年期B.青年初期C.青年晚期D.成年期正确答案:B解析:青年初期个体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3.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正确答案:C解析:题干是对常模参照评价的名词解释。
4.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B.能力C.期望D.方法正确答案:C解析:教师的期望会被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5.()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A.知识B.应用C.评价目标D.综合目标正确答案:C解析:认知目标有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评价目标是最高水平认知学习的结果。
6.少年期是指年龄在()阶段的儿童。
A.6~11、12岁B.11、12~14、15岁C.14、15~17、18岁D.3~6、7岁正确答案:B解析:A为童年期,B为少年期,C为青年初期,D为幼儿期。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蜜蜂采蜜B.猴子练习攀爬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正确答案:D解析: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卷附有答案详解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卷附有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包括A.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B.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C.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D.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答案】 D2. 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是关键。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 D3. 流式细胞仪中涉及的散射光信号分为()。
A.前向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B.速率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C.定时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D.前向散射光和速率散射光E.定时散射光和前向散射光【答案】 A4.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
A.示范性B.复杂性C.职业角色的多样性D.长周期性【答案】 C5.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尔伯格B.皮亚杰C.埃里克森D.班杜拉【答案】 A6. 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
A.刹帝利B.吠舍C.婆罗门D.首【答案】 C7. 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A.尿素B.肌酐C.尿酸D.肌酸E.乳酸【答案】 C8. 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C.发散思维D.抽象思维【答案】 C9. “举一反三”属于()。
A.纵向迁移B.顺向迁移C.逆向迁移D.特殊迁移【答案】 D10. 利用Apo(a)的单克隆抗体,采用多点定标(5~7点),用10g-logit多元回归方程进行曲线拟合运算,便于自动化大批量检测的测定LP(a)方法是()。
A.单向扩散法B.免疫透射比浊法C.ELISA方法D.火箭电泳法E.免疫散射比浊法【答案】 B11.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标本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
A.任一次用药后1个半衰期时B.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C.药物分布相D.药物消除相E.随机取样【答案】 B12. 班级组织的发育经历的第二阶段是()A.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的矛盾B.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C.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D.团体要求与团体文化的矛盾【答案】 A13.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测试卷附答案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测试卷附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 A2. 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自我意识是()。
A.生理自我B.家庭自我C.心理自我D.社会自我【答案】 C3. 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是A.知识B.元认知C.监控D.评价【答案】 B4. 下列有关学校课程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学校课程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B.学校课程的开发可以可分为新编、改变、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C.学校课程既不是以及课程也不是二级课程D.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答案】 A5. 可溶性抗原定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免疫印迹法B.ELISA(夹心法)C.直接凝集试验D.ELISA(间接法)E.免疫荧光技术【答案】 B6. 欧洲中世纪的教育,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是()。
A.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B.宗教教育C.骑士教育D.世俗教育【答案】 A7. 患者男,30岁。
发热待查,需要做免疫球蛋白IgG、IgA以及IgM检查。
除了常用的免疫比浊法外,在基层医院还需使用下列何种方法检测?()A.化学发光试验B.间接凝集试验C.放射免疫试验D.单向扩散试验E.直接凝集试验【答案】 D8. 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答案】 A9. 在加里培林看来,心智技能的形成的最后阶段是()。
A.内部言语动作阶段B.不出声的动作阶段C.出声的动作阶段D.动作定向【答案】 A10. 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任务是()。
A.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B.度过“危险期”C.解决青春期问题D.解决学业问题【答案】 A11. 凯洛夫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将课划分为两大类别()。
A.单一课和综合课B.理科和文科C.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D.传统课和现代课【答案】 A12. 我国古代的学校大多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道尔顿制D.走班制【答案】 A13.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单选题(共45题)1、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A.活动定向B.内部言语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答案】 B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导向性原则C.疏导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答案】 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颁布的。
A.1989 年B.1991 年C.1993 年D.1995 年【答案】 C4、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因素实际上是指()。
A.智力因素B.理性因素C.非智力因素D.感知因素【答案】 C5、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
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査知识【答案】 A6、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A.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B.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C.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D.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答案】 D7、下列属于脑脊液检查适应证的是()。
A.明显视乳头水肿者B.有脑膜刺激症状者C.有脑疝先兆者D.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E.穿刺局部皮肤有炎症者【答案】 B8、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A.去自我中心B.出现假设演绎推理C.思维不具可逆性,D.守恒概念【答案】 D9、患者,女,27岁。
因疲乏无力、血尿4天就诊。
实验室检查:尿液外观红色、稍浑浊,尿蛋白质(++)、红细胞4~8个/HPF、白细胞1~2个/HPF,粗颗粒管型0~2个/LPF、透明管型0~2个/LPF,红细胞管型2~3个。
其最可能的诊断()。
A.肾盂肾炎B.肾结核C.急性肾小球肾炎D.肾肿瘤E.膀胱炎【答案】 C10、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的人是()A.华生C.布鲁姆D.班杜拉【答案】 C11、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打,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组织策略B.精加工策略C.生成技术D.复述策略【答案】 D12、人体寄生的寄生虫卵中最小者为()。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测试卷提供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测试卷提供答案解析单选题(共20题)1. 第一次正式提出“教学心理学”概念的是A.加涅B.斯金纳C.奥苏贝尔D.布鲁纳【答案】 A2. 被用于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性疾病或状态的辅助诊断指标是()。
A.蛋白质B.红细胞C.胆红素D.酮体E.白细胞【答案】 D3.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A.培养学生的个性B.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C.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答案】 D4.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的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答案】 A5. 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
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 )A.言语信息学习B.智慧技能学习C.认知策略学习D.态度学习【答案】 A6. 患者,女,27岁。
因疲乏无力、血尿4天就诊。
实验室检查:尿液外观红色、稍浑浊,尿蛋白质(++)、红细胞4~8个/HPF、白细胞1~2个/HPF,粗颗粒管型0~2个/LPF、透明管型0~2个/LPF,红细胞管型2~3个。
其最可能的诊断()。
A.肾盂肾炎B.肾结核C.急性肾小球肾炎D.肾肿瘤E.膀胱炎【答案】 C7. 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因素是()。
A.人口的地域分布B.人口的性别结构C.人口的阶级构成D.人口的年龄结构【答案】 D8. 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答案】 B9. 全民教育思想的正式提出,始于()A.1995年B.1996年C.1999年D.1990年【答案】 D10. “三个和尚没水喝”表现的是社会心理效应的( )。
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群体极化D.从众【答案】 B11. 被看作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夸美纽斯C.康德D.杜威【答案】 D12. 下列关于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目的D.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的规模【答案】 A13. 冷球蛋白出现沉淀时的温度是()。
2024年“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资格证考试题与答案

2024年“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资格证考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的规律是()。
A、阶段性规律B、可变性规律C、不均衡性规律D、个别差异性规律标准答案: C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功能与人格特征。
A. 定势与功能固着B. 智力水平C. 动机强度D. 生理状态标准答案: A3.当个体面临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是所崇拜的著名人物,以此来解决问题,这种心理现象称为()。
A. 幻想B. 理想化C. 心理防御机制D. 偶像效应标准答案: C4.在心理学上,把人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的总和称为()。
A. 原型B. 迁移C. 变式D. 认知结构标准答案: D5.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大体相同,这说明其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的特征B、稳定性的特征C、差异性的特征D、不均衡性的特征标准答案: B6.个体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及时施教,促进个体身心更好的发展。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标准答案: A7.在学习策略中,学习者为了保持信息在头脑中经久不忘而采取的重复识记、复习、使用记忆术等记忆方法属千()。
A. 认知策略B. 元认知策略C. 资源管理策略D. 精细加工策略标准答案: D8.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可以分为()。
A.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B. 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C. 符号学习与概念学习D. 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标准答案: B9.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动作及结果来学习和掌握某种技能,这一学习方式是()。
A. 发现学习B. 接受学习C. 模仿学习D. 示范学习标准答案: C10.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在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1835 年出版的《教育讲授纲要》的作者是()A.赫尔巴特B.洛克C.夸美纽斯D.卢梭【答案】 A2、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A.课程实施B.教学过程C.课程评价D.课程标准【答案】 A3、“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一种()思潮的体现。
A.制度化教育B.非制度化教育C.形式化教育D.非形式化教育【答案】 B4、下列选项中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的是()。
A.权威B.地位C.人格D.职权【答案】 C5、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A.教育的领导权B.教育发展的规模C.受教育权的分配D.教育目的【答案】 C6、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C.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教育D.爱国主义、劳动教育和理想教育【答案】 A7、提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一般发展”的前苏联教育家是()。
A.凯洛夫C.马卡连柯D.赞可夫【答案】 D8、把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根基与资源的是()。
A.遗传B.环境C.个体的能动性D.教育【答案】 D9、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强制作用B.辅助作用C.主导作用D.中介作用【答案】 C10、通常所说的“跳一跳、摘桃子”是指()。
A.先行组织者B.最近发展区C.教育与教学【答案】 B11、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是()。
A.IgGB.IgMC.IgED.IgDE.IgA【答案】 C12、探究训练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探究,而不是代替学生探究。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A.收集信息资料B.选择问题情境C.分析解释问题D.解释形成概念【答案】 B13、教师对一个同学的助人为乐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则是一种()。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预测试题4(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E.受教育权正确答案:A、B、C、D、E本题解析:我闰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人身权除一般保护外,还有对人身自由、人格尊严、身心健康、隐私等权利的特殊保护。
2.学校的校风属于()A.物质性隐性课程B.观念性隐性课程C.制度性隐性课程D.心理性隐性课程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观念性隐性课程、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心理性隐性课程。
其中,学校的校风属于观念性隐性课程。
3.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把教师成长的阶段分为()。
A.关注自身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正确答案:B、C、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某学生在考场产生了“怯场”现象,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过度焦虑和紧张,这是因为该生动机水平()。
A.过弱B.中等C.过强D.无所谓强弱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考试时产生的过度紧张和焦虑,说明考生的动机水平过强。
5.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
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C.为学生指定书目D.加强评价和辅导E.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正确答案:A、B、D、E本题解析:运用读书指导法应该遵循以下要求:第一,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第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第三,加强评价和辅导;第四,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6.运用陶治法应注意的要求有( ) 。
A.坚持严格要求B.创设良好的情境C.与启发说服相结合D.调动学生的主动性E.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正确答案:B、C、E本题解析:AD两项是运用锻炼法应注意的要求。
7.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
A.理论性学科B.应用性学科C.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学科D.边缘性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4.儿童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性格特征D.能力6.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7.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8.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A.迁移B.动机C.策略D.技巧9.()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A.正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垂直迁移10.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11.()是指空问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清晰地感知。
A.组合律B.活动律C.强度律D.差异律12.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应用技能D.学习技能13.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
A.智力B.知识迁移C.智力技能D.思维程序1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
A.思维程序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复杂方案15.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生成技术16.下面哪一项属于“问题解决”?()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17.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能力成分18.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B.想象C.行为D.伦理19.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20.在心理测验中,成就动机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智商测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0个小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2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____。
22. _____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分。
23.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_____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
24.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一_____。
25.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负加速趋势。
26._____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7.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_____与无结构问题。
28.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_____和倾向。
29.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_____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30._____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31. 学习过程32. 关键期33. 认知过程四、简单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4.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5. 简述少年期的心里发展特征。
36. 简述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37. 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8分)38. 练习实际论述教师的社会角色。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10分)39. “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中,从学生答卷反映的情况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只有12.3%的血少首先想到教师;“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只有48%的血少找老实说。
而从教师答卷调查结果看,却有90.2%的教师认为“所有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都很信任自己,有81%的教师愿意与“所有学生”或者“一部分学生”交朋友。
而当调查问到“有人认为,对学生适当体罚是必要的”,居然有53%的教师“可以理解”,认为“确有一定效果”。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A 【解析】 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力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这一专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C 【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它不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
3.A 【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4.D 【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在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他们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和补偿性。
5.A 【解析】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才能起作月。
6.B 【解析】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学生目身的兴趣,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
另外,远大的理想具有极强的动力作用,因此,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是最重要、最良性的学习动力。
7.B 【解析】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其中,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的归因。
8.A 【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9.B 【解析】顺应性迁移是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的过程,其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10.C 【解析】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勾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言语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
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也称描述性知识。
11.A 【解析】组合律表明,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清晰地感知。
12.B 【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13.C 【解析】智力技能也称为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14.D 【解析】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常常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一些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被称为学习策略。
15.A 【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
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
16.C 【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的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的特点。
17.B 【解析】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研究表明,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18.D 【解析】在道德情感中,爱国主义情感表现为对祖国的真诚热爱和无限的感激,这种情感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
19.A 【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0.C 【解析】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
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其中人格测验包括多项人格调查表、兴趣测验、成就动机测验、态度量表等。
二、填空题21.心理变化22.自我意识23.技能学习24.处理和转换25.先快后慢26.布鲁纳27.有结构问题28.心理特征29.从低到高30.教学目标三、名词解释31.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2.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33.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作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四、简答题34.【答案要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敦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5.【答案要点】少年期是11、12岁到l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做支柱。
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36.【答案要点】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