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3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上述史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现
熟。
(2)生产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田实行耕耙耱
技术,南方水田采用耕耙技术。
(3) 水 利 工 具 : 曹 魏 时 出 现 明 筒车 。
翻车 、 唐 朝 时 发
(4)土地制度:魏晋南北朝和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实 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主张均田、限田,保证了国家的赋 税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
(5)经济重心: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手工业
3.商业
(3)商业都会:唐代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外, 还有扬州;地区经济中心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 会。
二、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1.思想 (1)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道教也广为传播。 (2)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形成“ 三教合一 ”局面。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科技 (1)造纸术外传:公元 8 世纪, 阿拉伯人 开始使用 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传往欧洲。
——《洛阳伽蓝记》
思考 1 史料一中洛阳前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试答
史料解读:史料一信息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中原地 区战乱较多,导致农耕经济发展一度缓慢;孝文帝改革后, 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商业经济繁荣。
二 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 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 刻击钲三百下散。”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 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第2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 和科技文化
板块一 主干梳理·巧点妙拨
[主干知识 理一理]
一、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
1.农业 (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 曲辕犁 ,安
装了犁评,以调节犁耕的深浅,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
5.邸店、柜坊和飞钱分别指什么? 试答 提示:邸店是兼具货栈、商店、客舍性质的场所;柜坊 是专门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飞 钱又称便换,各地商贾将贷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机 构进奏院,领取半联票券,持券可游走四方,合券可在京城 或回本道取钱。
6.“三教合一”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吗?“三教合 一”中的“一”指什么?
(3)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 展。
微考点二 魏晋至隋唐时期儒、佛、道教的冲突与交 融
一 ①(《抱朴子》)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 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②《外篇》 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
——[晋朝]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
二 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③百法纷凑,无 越三教之境。
——[南朝]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
三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 晋、魏、梁、隋之间。④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 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 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汙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 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韩愈《原道》
思考 1 象。
试答
a.李白(盛唐):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后称“ 诗仙 ”, 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 浪漫主义 诗人。
b.杜甫(唐帝国由盛转衰):凝重与沉郁的风格,具有 强烈的忧患意识与人道主义色彩。诗有“诗史”之誉,人 有“诗圣”之名。
③唐代出现诗的另一种形式——词。词的句子长短不 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你知道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标志是什么吗? 试答 提示:曲辕犁的出现。 2.从翻车到筒车,动力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试答
(2)雕版印刷术:隋唐发明。唐代《金刚经》是迄今所 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3)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4)药学: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写《千金方》。 (5)农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 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3.文学艺术 (1)文学 ①魏晋南北朝:出现《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②隋唐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同时情节曲折 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产生。
提示:①由繁到简。②字形、字体逐渐规范化、稳定化。
板块二 互动探究·分层突破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一 魏晋至隋唐的经济
一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 貌后发出感慨:“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 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 仪富盛,人物殷阜。”
——《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 思考 2 根据史料二概括唐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试答
史料解读:史料二主要说明唐代市坊分开,商业经营 上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依然采取“抑商”政策。
三 一个大都市的形成,总有其特定的原因。在 李唐统治的三百年中,扬州是一个①比较安定的区域……② 处于江淮之间的重要地理位置,周围③资源丰盛,物产富饶, 经济基础雄厚……又是④南北交通的枢纽,江淮的糟米、盐 铁和各种货物,都要由扬州转运至各地。
试答
提示:“三教合一”只是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并未 动摇儒学正统地位。“三教合一”中的“一”指儒学。
7.李白和杜甫的诗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风貌? 试答
提示:李白生活在盛唐,其诗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 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其 诗更多地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8.中国古代书体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试答
提示:动力由人力到水力。
3.均田制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吗?均田制下 的农民需承担哪些义务?
试答
提示:均田制不是没收地主的土地而是将国家直接掌握 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均田制下的农民需要承担赋税、兵役、 徭役等。
4.从政治、交通方面分析隋唐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 试答 提示:政治上,隋唐实现了国家统一;交通上,京杭大 运河开通、驿路的修建等。
——王鸿《扬州散记》
思考 3 由史料三回答扬州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试答
史料解读:由①②③④可知唐代扬州城市发展的主要 原因是社会安定、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饶、交通便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纳总结 先秦至唐代城市发展的特征
(1)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 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2)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 和市场的规模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