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污染及其防治
农田土壤化肥污染及对策
![农田土壤化肥污染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4bf003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d.png)
农田土壤化肥污染及对策农田土壤化肥污染是指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中残留过量化肥的现象,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作物质量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为了应对农田土壤化肥污染,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合理施肥控制化肥使用量。
合理施肥是减少化肥污染的关键措施。
农民应该理性使用化肥,根据土壤情况和作物需悉量施用化肥,避免浪费和过量施用。
二、推广优质有机肥的使用。
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活性,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
推广有机肥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降低化肥使用量,从而减少化肥污染。
三、采用循环农业方式。
循环农业是指将农业生产的各种废弃物和副产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形成农田生态循环系统。
通过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还田还土,可以补充土壤养分,降低化肥需求,减少化肥污染。
四、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价。
通过建立农田土壤质量监测体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农田土壤质量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修复受到污染的土壤,保持土壤的健康和肥力。
五、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农民培训,普及科学的施肥方法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化肥,减少化肥污染。
六、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田土壤化肥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环境友好型肥料生产企业的扶持,鼓励农民使用环保肥料,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政策,推动农田土壤污染治理的工作。
农田土壤化肥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防治。
只有通过合理施肥、推广有机肥、采用循环农业等方式,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价,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才能够有效地减少农田土壤化肥污染的发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健康。
化肥污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化肥污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8b4d64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d.png)
化肥污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资源,它可以为作物提供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增产。
随着农业化肥的广泛使用,化肥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
化肥污染给环境带来了重大影响,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了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化肥污染的现状十分严峻,应对策略迫在眉睫。
一、化肥污染的现状1. 土壤污染: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失去平衡,土壤酸化、碱化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环境。
部分化肥中的有害物质还会积聚在土壤中,影响土壤的健康。
2. 水体污染:农田中使用的化肥中的氮、磷等养分会通过农田排水进入地表水体或者地下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爆发。
一些氮化合物还会在水体中转化成硝酸盐,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 空气污染:农田施用化肥会释放大量氨气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同时还可能排放一定量的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二、化肥污染的应对策略1. 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推广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健康、环保的耕作方式,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施肥利用率,减缓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强土壤保护,在农田中采取合理的轮作、休耕、覆盖等措施,恢复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
2. 科技创新降低化肥使用量: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和支持,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研发新型肥料和肥料施用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管理与监测:建立健全的化肥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农田化肥施用登记制度,对农田化肥施用进行登记监测,加强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防止过度施肥和乱用化肥。
4. 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田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种植绿肥、栽植林带、建立人工湿地等方式,净化土壤和水体,减缓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5. 提倡循环农业:加强农田有机肥料的生产和利用,通过农作物秸秆还田、饲料渣肥料化等方式,实现农田有机循环,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6.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化肥污染危害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农民绿色施肥,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使之理性使用化肥,减少化肥对环境的危害。
化肥生产的污染与防治
![化肥生产的污染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699a4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11.png)
化肥生产的污染与防治化肥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化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化肥生产的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化肥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是氮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大气造成污染,还会形成雾霾,对人的生命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此外,化肥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其中含有高浓度的氨氮等有机物,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针对化肥生产的污染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技术改进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应该引进先进的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减少化肥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和废水排放。
在氮肥制造过程中,采用低温和高压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氮氧化物的产生。
此外,通过改进反应装置和使用高效的催化剂,可以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
其次,加强管理是防治化肥生产污染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对化肥行业进行监管,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和排污控制。
对于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应进行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措施,以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最后,应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使用。
有机肥不仅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还具有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和调节土壤pH值等优点。
通过推广有机肥的使用,降低对化肥的依赖程度,可以减少化肥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化肥生产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通过技术改进、加强管理和推广有机肥的使用等手段,可以减少化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化肥生产的污染与防治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化肥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化肥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化肥生产过程中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污染源、具体污染物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https://img.taocdn.com/s3/m/2f0404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7.png)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化肥是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农业生产资料,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增产。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严重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和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
对化肥对土壤的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理显得非常重要。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酸化:氮肥和硫肥的大量使用会增加土壤的酸度,影响土壤的生态环境,降低土壤的肥力。
酸性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动度增加,从而增加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构成风险。
2. 土壤盐碱化:长期使用含氯、钠的化肥会导致土壤中盐分积累过多,导致土壤盐碱化现象。
土壤盐碱化不仅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还对土壤中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破坏。
3.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过高:某些化肥中含有重金属元素,长期施用会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过高,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作物品质构成威胁。
上述表现说明了化肥对土壤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需要有效的治理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从合理施肥、选择合适的化肥、土壤修复等方面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防止化肥对土壤污染的关键环节。
合理施肥就是按照作物生长需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科学施用化肥。
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化肥品种和数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化肥残留。
可以结合土壤测试结果,掌握土壤养分的真实状况,有针对性地施用肥料,避免过度施肥。
2. 选择合适的化肥合理选择化肥种类和品牌也是预防土壤污染的重要手段。
可以选择含有有机质成分较高的氮肥、磷肥、钾肥等化肥,并且尽量选择没有重金属、氯元素等有害物质的产品。
农民还应该注意尽量减少使用速效肥、易淋溶的化肥,以减少肥料对土壤的损害。
3. 土壤修复对于已经受到化肥污染的土壤,可以采取土壤修复的措施,恢复土壤的健康状态。
土壤修复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改良土壤,调整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等。
可以采用添加有机质或酶制剂来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固碳能力。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https://img.taocdn.com/s3/m/90dea8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6.png)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化肥对土壤的污染是当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化肥的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动物和植物受到损害,从而影响土壤的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的生长质量。
针对化肥对土壤的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来减轻化肥对土壤造成的影响,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一、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影响1. 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元素的过量施用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参与着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循环,是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中养分过剩,从而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活动,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中养分的紊乱和不平衡,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一方面,过量的氮磷钾会使农作物的养分吸收出现失衡,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化肥中常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过量使用会导致这些有毒物质在农作物中的积累,从而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安全。
二、有效治理化肥对土壤的污染的举措1.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合理施肥是有效治理化肥对土壤的污染的关键举措。
农民在施肥时应该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农作物的需肥量和气候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机,避免化肥的过量使用。
应该根据土壤养分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化肥种类和比例,避免造成养分的浪费和土壤的污染。
2. 推广有机肥的利用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它不含有害的化学成分,对土壤生态环境和农作物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推广有机肥的利用是有效治理化肥对土壤污染的重要举措。
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技术指导、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从而降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3. 加强土壤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强土壤保护与修复工作也是治理化肥对土壤污染的重要举措。
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力度,及时发现土壤污染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和治理。
化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及控制措施
![化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2c0f1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9.png)
化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及控制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之一,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然而,化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
本文将重点探讨化肥生产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化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境污染源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首先是废水污染,化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含有高浓度的氨氮、氯化物、磷酸根和硝酸盐等物质。
这些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源中,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其次是废气污染,化肥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气主要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和氯气等有害气体。
这些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会导致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再次是固体废弃物污染,化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废渣、废灰和废石膏等,如果随意堆放或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土地上,会对土壤质量造成损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肥力。
为了减少化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首先是废水污染的控制,化肥企业应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
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生化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膜分离等技术。
在废气污染方面,化肥企业应加强废气收集和处理设施的建设,采用干法除尘、吸收法和催化氧化等技术对废气进行处理。
此外,化肥企业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废气排放标准,同时加强废气排放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废气排放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
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化肥企业应采取合理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如回收利用、焚烧或安全填埋等,避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化肥生产过程中还应加强对生产原料和工艺的控制,以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例如,在原料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无害、低污染的原料;在生产工艺上应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化肥企业还应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定期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化肥生产不对环境造成损害。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https://img.taocdn.com/s3/m/0a2298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b.png)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1. 引言1.1 化肥对土壤污染的危害化肥对土壤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积累,使得土壤变得过于肥沃,失去平衡,从而影响作物的健康生长。
其次,化肥中的有机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等成分会残留在土壤中,长期累积下来会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繁殖,破坏土壤的自然生态平衡。
此外,过量使用化肥还会导致土壤酸化、土壤结构破坏等问题,使得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因此,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危害严重,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1.2 化肥对土壤污染的原因第一,过量施用化肥。
为了追求高产量和高质量,许多农民存在着过度依赖化肥的情况,导致了化肥的过量施用。
这种过度施用会导致土壤中残留化肥大量积累,影响土壤的生态平衡和微生物群落的健康。
第二,缺乏科学管理。
许多农民对于化肥的使用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盲目跟风或者固守传统施肥模式,导致了化肥在土壤中的积累和残留,加剧了土壤污染的程度。
存在使用劣质化肥。
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劣质或假冒伪劣的化肥产品,这些化肥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害添加剂等物质,施用后会对土壤产生污染。
第四,缺乏科学的施肥技术。
部分农民对于施肥技术了解不足,施肥的时间、量和方式不当,导致化肥不能有效地为农作物吸收利用,在土壤中滞留时间过长,造成了土壤污染。
2. 正文2.1 化肥对土壤的长期累积效应化肥的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元素的过量积累。
比如氮肥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积累,使土壤酸化加剧,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磷肥的过量施用则会导致土壤中磷的积累,影响土壤的磷素平衡,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化肥对土壤的长期累积还会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
过量的化肥使用会使土壤结构变得致密,降低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加剧土壤侵蚀和贫瘠化的风险。
化肥的长期累积还可能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积累,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健康。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faf0d2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6.png)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摘要】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但过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
化肥过量使用会对土壤、水质以及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土壤中化肥残留会改变土壤结构,减少土壤肥力,同时还会造成地下水和河流的污染。
化肥过量使用还会释放大量氨气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影响空气质量,导致雾霾等问题。
为了减少化肥过量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合理施肥、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等。
生物有机肥料的推广和应用也是减少化肥使用的重要途径。
在实践中,合理施肥是减少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的关键,加强宣传教育,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也是重要的措施。
通过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减少化肥过量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关键词】化肥过量使用、环境污染、防治、土壤影响、水质影响、空气质量影响、防治措施、生物有机肥、合理施肥、绿色农业、宣传教育。
1. 引言1.1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化肥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元素易被土壤固定,导致土壤酸碱度失衡,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生物多样性。
化肥中的氮、磷等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被冲刷到地表水或地下水中,导致水质污染,破坏水生态系统。
化肥的施用也会释放大量氨气和氮氧化物到大气中,影响空气质量,加剧酸雨等环境问题。
为了减少化肥过量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合理施肥,科学确定作物需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其次可以选择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避免对土壤和水质造成过大影响;加强土壤保护,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也是减少化肥过量使用的重要途径。
合理施肥是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绿色农业,提倡循环农业,才能真正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家园。
2. 正文2.1 化肥过量使用对土壤的影响1. 土壤酸化:化肥中的硫酸、硝酸等物质会在土壤中积累,加剧土壤的酸性,导致土壤pH值下降,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955655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4.png)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化肥过量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污染: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积累过多,会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导致土壤酸化、碱化和盐渍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地下水污染:化肥中的化学物质容易溶解在地下水中,一旦过量使用会导致地下水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等物质超标,严重影响饮用水安全。
3. 水体污染:化肥流失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会导致水体中营养盐含量过高,出现水华、藻类大量繁殖等问题,给水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4. 大气污染:化肥在施用和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氨气和氧化物,造成空气污染问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1. 加强宣传教育:农民是化肥使用的主体,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施肥水平。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培训课程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合理施肥的知识和技术,引导他们科学施肥,减少化肥过量使用。
2. 推广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肥料,它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助于土壤的生态恢复和保护。
可以通过政策支持、经济补贴等方式,推广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3. 强化政府监管: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化肥市场的监管,规范化肥生产和销售行为,严格把关化肥产品的质量,杜绝假劣产品的流入市场。
加大对化肥施用量的监督和检测力度,对于违规使用化肥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
4.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传统的大规模、高投入的化肥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转变为生态、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可以通过推广节水灌溉、种植轮作、秸秆还田、植被覆盖等方式,减少对化肥的依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5. 加强科研技术支持:加大对化肥减排、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化肥减排技术、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施用量,降低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4b2185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7.png)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化肥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资源,它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化肥的使用量也逐渐增加,导致了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
化肥过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如何有效地防治化肥过量使用对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化肥过量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壤污染化肥中的化学物质会在土壤中积聚,形成化学物质残留,对土壤造成污染。
过量使用化肥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导致土壤酸化、硬化等问题,最终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二、地下水污染化肥中的氮、磷等元素,容易被土壤吸附,但也容易迁移至地下水层,导致地下水中化学物质超标,产生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是人类饮用水的重要来源,一旦地下水被污染,将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三、水体富营养化化肥中的氮、磷等元素,一旦进入水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藻大量繁殖,水体富营养化最终会导致水质恶化,水生物死亡,甚至产生赤潮等问题,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
四、大气污染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这些温室气体会加剧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针对化肥过量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有效地降低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一、加强农业肥料管理农业肥料管理是防治化肥过量使用的关键。
通过科学施用肥料,合理配比化肥中的各种元素,避免过量使用化肥。
可以采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等替代化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如精准施肥、轮作休耕、间作栽培等措施,减少对土壤的损害,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推动绿色农业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
可以鼓励农民采用有机种植、生态农业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对化肥生产和使用过程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严格控制化肥的生产和使用,遏制化肥过量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化肥污染的建议和措施有哪些
![化肥污染的建议和措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8784b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6.png)
化肥污染的建议和措施有哪些化肥污染是指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化肥中的化学物质渗入土壤和地下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化肥污染不仅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平衡,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来减少化肥污染的影响。
首先,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化肥使用的认识。
农民是化肥使用的主体,他们的使用行为直接关系到化肥污染的程度。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普及化肥使用知识和技术,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避免过度施肥和滥用化肥的现象。
其次,要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它强调自然循环和生态平衡,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种植方式,减少对化肥的使用,降低化肥污染的风险。
另外,应该加强对化肥生产和销售的管理,减少化肥污染的来源。
化肥生产和销售是化肥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化肥生产和销售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化肥生产和销售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化肥的生产和销售质量,减少化肥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降低化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此外,要加强对土壤和地下水的监测和保护,减少化肥污染的扩散和影响。
土壤和地下水是化肥污染的主要扩散介质,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土壤和地下水的监测和保护,建立健全的土壤和地下水保护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化肥污染,减少化肥污染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化肥污染问题。
化肥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因此,各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研究化肥污染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全球化肥污染治理工作,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综上所述,化肥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https://img.taocdn.com/s3/m/50b084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f.png)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1. 引言1.1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现状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积累过多,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减少,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化肥中含有的重金属、氯化物等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积累,给土壤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土壤酸化还会造成土壤中的重金属向植物和地下水蓄积,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危害。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还会导致农作物和水源的污染,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
化肥残留在农产品中,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和防范。
【内容结束】.1.2 化肥污染的危害意义化肥污染对土壤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化肥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失衡,使得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过高或过低,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长期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减少,降低土壤的肥力和生物多样性,进而影响土壤的健康状况。
化肥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容易累积到一定浓度,对土壤造成持续性的污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降低土壤的环境功能。
除了对土壤本身的影响,化肥污染还可能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
化肥中的氮、磷等养分会被土壤溶解后流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恶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赤潮等生态灾害。
化肥中的化学物质可能渗入地下水层,污染地下水资源,威胁人类健康。
化肥污染对土壤和环境的危害意义非常严重,需要引起广泛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治理。
2. 正文2.1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主要原因化肥施用量过大是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率,常常过量施用化肥,造成了肥料在土壤中积累过多,无法被植物充分吸收利用,因此会导致化肥残留在土壤中超出承载能力,引发土壤污染。
化肥中含有的化学元素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在土壤中积累过多会改变土壤的生态平衡,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导致土壤呈现酸化或碱化状态,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https://img.taocdn.com/s3/m/caaa29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8.png)
关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及有效治理举措阐述化肥作为促进作物生长的重要物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不仅会导致土壤环境的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有效治理化肥对土壤的污染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原因、影响和有效治理措施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原因1. 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元素长期积累在土壤中,过量的化肥不仅会影响土壤的pH 值,还可能导致土壤中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丧失,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2. 部分化肥中含有重金属元素,如铅、镉等,长期使用这些化肥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造成土壤污染。
3. 化肥过量施用容易导致养分流失,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变得贫瘠,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1. 土壤酸化:氮肥显著增加土壤酸化,磷肥也会含有酸性物质,长期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酸碱值失衡。
2. 土壤生态系统破坏:化肥在土壤中积累过多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平衡,微生物对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和养分循环至关重要,因此过量使用化肥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3. 土壤质量下降: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铬、铅、镉等重金属元素过量积累,影响土壤质量,进而导致植物对土壤中毒害物质的吸收。
1. 合理施肥:合理施用化肥是治理土壤污染的关键措施,农民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量,科学施用化肥,避免过量使用。
2. 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将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进行资源化利用,制成有机肥,有机肥具有缓释养分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
3. 科学种植轮作制度:建立科学的农作物轮作制度,可以减少对土壤的连续性污染,促进土壤的恢复和修复。
4. 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利用一些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修复技术来净化受污染的土壤,这些生物对于土壤中的污染物具有很强的解吸、分解和转化能力,可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
5. 植被恢复:在受到污染的土壤表面种植一些植被可以有效固定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保育能力,也有利于土壤的生态修复。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b94fc861711cc7930b71687.png)
H u a n j i n g q i x i a n g在农业的发展中,由于化肥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化肥利用率比较低,生产成本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污染,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的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对化肥进行合理使用,降低化肥使用过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更好的提升农产品质量。
本文主要对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的污染和化肥污染防治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在农业发展中,化肥的广泛使用很好的提升农作物产量。
但是在化肥的使用中,由于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
所以为了更好的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需要对化肥进行合理使用,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的污染1、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在农业生产中,如果过量使用化肥,就会对农产品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如果大量施用单元素化肥,就会导致农作物不能很好的进行吸收,养分摄入不均衡,各种盐分在土壤中进行积累,致使土壤养分失调,降低农产品品质。
在人们生活中,如果食用过多的盐酸盐超标的蔬菜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所以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对化肥进行合理使用。
2、导致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在农业生产中,如果过量使用化肥,就会导致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对化肥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农作物倒伏问题发生,对农作物产量造成影响。
另外在农业生产中,过量的使用化肥,会导致农作物的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病虫害,对农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3、加剧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就会加剧环境污染。
在农业生产中,在土壤肥料超过土壤的保持能力的时候,就会迁移到周围的土壤中去,导致农业面源污染。
另外如果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过量的化肥渗入到浅层的地下水中,如果人们长期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源,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①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过量的使用化肥,会对土壤生物生态链产生影响,导致土壤失去活性,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化肥污染防治应采取哪些措施,化肥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化肥污染防治应采取哪些措施,化肥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fd63d3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3.png)
化肥污染防治应采取哪些措施,化肥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1、强化环保意识:加强教育,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同时要对化肥中的污染物质进行严格监测,并制定有害物质的允许量标准。
2、改进施肥方法:氮肥要采用深施的方法来施用,磷肥应按照旱重水轻的原则进行集中施用,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3、增施农家肥:用农家肥代替部分化肥,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一、化肥污染防治应采取哪些措施1、强化环保意识,加强管理(1)部分人群还未意识到化肥会对土壤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险,今后应加强教育,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2)注重管理,严格监测检查化肥中的污染物质,防止群众施用化肥时将过量的有害物质带入土壤中。
(3)制定有关有害物质的允许量标准,用法律法规来防治化肥污染。
2、改进施肥方法(1)深施氮肥对于节肥的效果较明显,比如深施碳酸氢铵可将其利用率提高31-32%,深施尿素可将其利用率提高5-12.7%。
(2)磷肥应按照旱重水轻的原则进行集中施用,这样即可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又能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3、增施农家肥,推广配方施肥技术(1)我国传统的农家肥有作物秸秆、动物粪便、绿肥等类型,施用农家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吸收容量,增加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吸附能力。
(2)配方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主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施用各种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相应的施肥方法。
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可以确定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时期,这利于平衡供应土壤缺少的养分,减少化肥的浪费,从而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二、化肥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1、污染土壤和农产品(1)对土壤的污染①使用化肥会影响到土壤的物理性质,单独施用化肥会使土壤的结构变差、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
②施用化肥可能会让土壤中的有机质上升速度减缓,甚至是下降,导致土壤中的部分养分含量相对较低或养分不平衡,这不利于土壤肥力的发展。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1b7616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f.png)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物质,它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农作物的质量。
过量使用化肥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本文将就化肥过量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化肥过量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壤污染化肥中的营养元素如果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浓度过高,从而使土壤肥力失衡,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的肥力,甚至形成酸性土壤,使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二、水体污染化肥溶解于水中后,易被水流冲刷,进入地下水、河流、湖泊等水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过量的硝酸盐和磷酸盐会刺激水藻大量繁殖,形成赤潮,破坏水生态平衡,对水产养殖和自然鱼类的生存造成威胁。
三、大气污染化肥在施用和分解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氨气和氧化亚氮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引起酸雨,并加速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四、生态系统破坏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农田中的植物过度生长,对田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植物过度生长会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导致土壤干旱和贫瘠,对土壤微生物和其他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一、科学合理施肥农民在施用化肥时,应该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期、土壤肥力状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确定施肥量,避免过量使用化肥。
二、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中含有大量有机养分和微量元素,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施用在田间,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土壤肥力。
三、加强土壤保护农田管理中应该加强土壤保护,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土壤贫瘠,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减少土壤中的养分流失。
四、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不仅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还可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生态农业模式中,常采用有机肥料、绿肥、生物有机肥等,来替代化学合成肥料。
五、加强监管和管理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建立完善的化肥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加强对化肥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肥的行为。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524e3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0.png)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随着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化肥的使用量不断增加,然而化肥过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化肥不仅会影响土壤质量,还会导致水体和空气的污染,给人类和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危害。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化肥过量使用,保护环境。
化肥过量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壤污染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积累过多,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肥力。
一些化肥中含有重金属元素,过量使用会使这些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还会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
二、水体污染化肥在灌溉或降雨的冲刷下,会被冲入河流、湖泊、水库甚至地下水中,导致水体中氮、磷浓度增加,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大量的营养物质会促使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形成藻华,进而引发赤潮、蓝藻等水华现象,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化肥中的化学物质还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毒害,对水质造成污染。
三、空气污染化肥在施用的过程中,会释放氨气等气态氮化合物。
这些氮化合物会在空气中与其他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氮化合物还可能与大气中的颗粒物和其他有机物反应,形成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
针对化肥过量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应采取以下几项对策:一、合理施肥农民在施用化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肥量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施肥,避免过量使用。
可通过土壤检测和作物需肥量计算,科学确定化肥施用量,避免盲目施肥。
二、土壤改良农民可通过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可以采取有机肥、绿肥、秸秆还田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三、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可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堆肥、沼气等技术,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实现循环利用。
还可以采取农作物间作、轮作等措施,增加土壤中氮磷供应量,减少化肥使用。
农业活动中化肥与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
![农业活动中化肥与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a83219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1.png)
农业活动中化肥与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
农业活动中化肥与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是确保农业生产可持续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防治措施:
1.科学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要,科学确定化肥的种类和用量,避免过量施用。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准施用。
2.提高施用效率:使用高效的化肥施用技术,如深施、侧施等,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流失。
3.替代技术:推广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和绿肥等替代化肥的使用,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
4.农药精准施用:采用精准施药技术,如无人机喷洒、靶向喷雾等,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施用次数。
5.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通过引入天敌、利用生物农药和采用物理方法如防虫网等来控制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
6.残留监控:加强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7.法规与政策支持:制定严格的农药和化肥使用法规,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农民采用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8.农民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化肥和农药合理使用的认识。
9.推广农业生态循环技术:通过实施农业生态循环技术,如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促进养分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和
农药的需求。
10.污染末端治理:对受污染的土地进行治理,如采用生物修复、土壤冲洗等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可以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化肥对土地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化肥对土地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23ccf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4.png)
化肥对土地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农药,用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长期以来的过量使用和不当施用给土地和地下水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化肥对土地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一、化肥对土地污染的影响1. 养分失衡: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高,长期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中养分过剩,导致土壤养分失衡,降低了土地的肥力。
2. 土壤酸化:化肥中的硝酸根离子和氨根离子会降低土壤的pH值,使土壤酸化,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土壤微生物减少:化肥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有一定的毒性,长期过量使用会破坏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群落,降低土壤肥力和生态功能。
二、化肥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1. 氮肥渗漏:氮肥中的硝酸根离子具有很强的溶解性,容易随着水流进入地下水层,造成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过高,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2. 磷肥流失:磷肥中的磷酸盐容易被土壤颗粒团聚,而形成不溶性结晶,进而与土壤颗粒一起流失到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磷酸盐含量超标,污染水源。
3. 土壤侵蚀:过量使用化肥会加速土壤流失的速度,使土壤质量变差,进而引起水土流失和河流浑浊,对地下水形成的水域产生不良影响。
三、防治措施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质地、农作物需求等因素,科学制定施肥方案,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频次,避免过量施用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2. 有机肥替代:推广有机肥的使用,有机肥中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3. 农作物轮作:合理轮作不同作物,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对土壤的侵蚀和污染,保护地下水的安全。
4. 林带阻隔:在农田周围种植林带,能够阻止水流直接冲刷农田,减少化肥的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护地下水质量。
5. 监测和管理:加强对农田施肥的监测和管理,定期检测土壤和地下水的化学参数,及时调整施肥方案,确保施肥量在合理范围内。
结论化肥对土地和地下水的污染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起酸化的因素
施用化肥是否引起土壤酸化及酸化程度主要取决于使用肥 料的品种、数量、降水、或灌溉水量等因素。此外施用化 肥引起土壤酸化的程度还与土壤本身的缓冲能力有关。 肥料中的阳离子作为有效成分被植物吸收以后,其阴离子 硫酸根和氯根被留在了土壤中而导致土壤酸化。 目前,施用的氮肥以土壤中能够很快转化为铵态氮的酰胺 类肥料和氨态氮肥料为主;施用后土壤中铵离子浓度高, 而容易将土壤胶体上吸附态盐基离子置换下来,此时如果 遇有过量的降水或灌溉就会将这些被置换下来的盐基离子 的淋失而导致土壤酸化。
2、氟污染 长期使用磷肥,会导致土壤中的含氟量 增高,对于某些土壤含氟较高的地区,施 用磷肥造成土壤氟污染危险性更大
• 3、放射性污染 • 磷矿石中常有铀、镭等天然放射性元素与 磷相伴而生。
过量施磷肥危害大
• 在缺磷的土壤中适量施用磷肥,对提高农作物的 产量和品质有很好的作用,有的农民朋友便误认 为磷肥施用越多越好,其实过量施用磷肥不仅无 益,而且害处很多。 • 一是施用磷肥过量,会使作物从土壤中吸收过 多的磷素营养。过多的磷素营养会促使作物呼吸 作用过于旺盛,消耗的干物质大于积累的干物质, 造成繁殖器官提前发育,引起作物过早成熟,籽 粒小,产量低。 •
(三)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
(1)氮肥肥对环境的污染 1、人们认为长期使用化学肥料,会使土壤 板结,物理、化学性质变劣,进而影响农 作物产量及品质。 土壤酸化危害 土壤酸化会导致土壤中交换态铝、锰离子 数量增加,这不仅会造成磷等植物营养离 子有效性降低,使养分离子供应失去平衡 还可能对作物产生生理危害,进而影响农 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化肥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 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 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 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中 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 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5、化肥污染 所谓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是指在化肥 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管理和技 术上的原因,化肥利用率下降,进入到环 境中的部分增加,以至影响人类及其他生 物的生存条件的现象。
(二)化肥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1、废气 氮肥:化学氮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成 分复杂,既有矿质燃料的燃烧排放的废气, 也有各个流程排出的碳氧化物、氮氧化物 等主要有NH3、NO、NO2、N2O3等。 磷肥:磷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主要是 四氟化硅、SO2等。
• 化肥对大气污染主要是氮肥分解成氨气与 反硝化过程中生成的 N2O 所造成的。氮氧 化物气体进入大气使大气质量变坏。特别 是氧化二氮气体在对流层内稳定,可上升 至同温层,在光化学作用下,与臭氧发生 双重反应: N2O + O3-->NO + O2 NO + 02-->NO2 + O2 该反应消耗臭氧,破坏臭 氧层。有人推测,到2000年时,臭氧将应 氮肥的施用而减少2%。
• 二是诱发土壤缺锌。过量施用磷酸钙后,会使土 壤里的锌与过量的磷作用,产生磷酸锌沉淀,作 物无法吸收,使作物出现明显缺锌症状;过量施 用钙镁磷肥等碱性磷肥后,会使土壤碱化,使锌 的有效性降低,影响作物对锌的吸收。 • 三是过量施磷会使作物得磷失硅,特别是对喜硅 的禾本科作物的影响更大。如喜硅作物水稻,若 不能从土壤中吸收到较多的硅元素就会发生茎秆 纤细、倒伏及抗病能力差等缺硅症状。
铵离子
• 性质:是氨气和酸或水作用,和后者中H+ 结合而形成的NH4+复杂离子。由于它在许 多化学行为方面和碱金属离子有些相像, 但和碱金属不同,不存在游离的铵,只有 和负离子组合才有意义,如氢氧化铵,碳 酸氢铵等。氨也和一些盐中的金属离子组 成复杂离子,例如Ag(NH3)+2,Cu(NH3)2+4 等则称为银氨配离子或铜氨配离子。
氨肥对植物的影响
• 主要体现在过量或不适当的施用氮肥对植 物的消极影响,是植物体内硝酸盐和亚硝 酸盐大量积累,市农产品品质下降。人和 牲畜过量食用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高 的植物后,则可能引发中毒等危害。
硝酸盐淋失与水体污染
• 淋失是一种自然过程,它引起土壤中中的污染
2、废水 生产磷肥时的结晶液中的主要盐类氯化钠、 氯化氢、硅酸和硅氟化钠等成分随废水排 出有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生产氮肥、合成氨在良好的管理运作情况 下产生的废水数量相对较小。
3、废渣 磷肥、钾肥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废渣数量 较大。钾肥生产过程排放的废物主要通常 被置于特定的堆积区内,但如果放置不当, 既有可会对周围土壤造成污染,还有可能 被水淋洗、冲蚀而进入地面或地下水体而 造成水体污染。
第二节 化肥污染及其防治
一、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一)化肥与化肥污染 1、化肥的概念 化学肥料的简称,用化 学工业制造、能够直接或 间接为作物提供养分,一 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 品品质或能改良土壤、提 高土壤肥力的一类物质。
2、化肥的种类 只含有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 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 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且 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 3、常用化肥 硫酸铵(硫铵)、碳酸氢铵(碳铵)、尿素、过 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重钙)、氯化钾、硫酸钾
磷肥对环境的污染
• 1、重金属污染 • 从蔬菜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可以看出,镉 是污染最严重危害最大的一个元素,造成 这种危害的原因之一是肥料。很多研究显 示,磷肥中含有多种痕量元素,其中一些 为有害元素。镉是情况较为严重的一种元 素。
•
表1. 沉积岩磷矿石中磷和镉的含量 国家(地区) 磷含量(%) 镉含量 (mgCd/kg rock) 镉含量(mg Cd/kg P) 摩洛哥 15.9 35 220 多哥 15.7 55 350 约旦 14.6 5 34 美国(德克萨斯) 14.4 40 278 美国(佛罗里达) 14.4 8 56 以色列 14.2 20 140 叙利亚 13.9 6 43 突尼斯 13.2 50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