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
文本分析七个层次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孙绍振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
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而许多无效分析,恰恰停留在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
如认为《荷塘月色》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惟妙惟肖地反映了美好的“景色”。
这从哲学上说,是机械反映论。
就是那些注意到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矛盾的分析文章,也往往把文本当做一个绝对的统一体。
如认为《再别康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等等。
其实这首经典诗作表现的矛盾很明显:一方面是激动——“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方面又是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一方面是和康桥再别,一方面又是和云彩告别。
文本分析的无效之所以成为一种顽症,就是因为文本内在的矛盾成为盲点。
许多致力于文本分析的学者,满足于为复杂的文本寻找一个原因,单层次的思维模式就这样流毒天下。
这不能笼统地怪罪中学和大学教师,而应该怪罪我们这些研究理论的。
要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论的自觉,则无从下手。
在面对文学经典时,这种困难就更为突出。
因为文学形象天衣无缝、水乳交融,一些在方法论上不坚定的老师,在无从下手之时,就妥协了,就不是进行分析,而是沉溺于赞叹了。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把可操作性和操作性的系统化作为最高目标,但愿能对把具体分析落实到文本分析的系统工程上,有所助益。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不得不举一些颇有代表性的例子。
唐人贺知章的绝句《咏柳》,从写出来到如今一千多年了,仍然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原因何在?表面上看这是个小儿科的问题,但是,要真正把它讲清楚,不但对中学教师,而且对大学权威教授,也一点都不轻松。
有一位权威教授写了一篇《咏柳赏析》,说“碧玉妆成一树高”是“总体的印象”,“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具体”写柳丝,柳丝的“茂密”最能表现“柳树的特征”。
这就是他的第一个观点: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来自表现对象的特征;用理论的语言来说,就是反映柳树的真实。
文本解读的六个层面
文本解读的六个层面——以《沁园春雪》为例文本解读总是走不出“循环解释”的悖论:整体的理解总是从局部开始,并综合局部的信息才能提升;可是局部的理解又必须在整体的观照下才能展开。
文本的意义就是在局部辐射与整体辏聚中生成的。
然而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在文本解读时往往固守于其中一端,而忽视了另外一端,以致产生了种种偏离文本基本意义的理解。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极端:一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拘泥于文本的局部意义,却看不到文本的整体意义,坐井观天,结果总是难以令人信服;另一种是凌空蹈虚,架空分析,偏执于文本的整体意义,却沉不到文本的局部中去,囫囵吞枣,使语文异化为“泛语文”、“非语文”。
这两种缺乏动态呼应的静态解读,都是不可取的。
文本解读应该走局部与整体“循环解释”之路。
在局部——整体关系中,没有谁是终极的局部,也没有谁是终极的整体,只有彼此的隐喻、象征、暗示、召唤等相对关系。
下面以毛泽东《沁园春雪》为例,聚焦于“风流人物”的意义,谈谈文本解读的层面问题。
一、从文本的角度看解读对于一个文本而言,如果字、词、句、段等构成单位是局部,那么文本就是整体;如果考虑到文本是在作者的情意和时代文化(包括其他文本)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那么独立的文本就是局部,而文本所属的作者情意和时代文化就是整体;如果再考虑到作者的情意也是时代文化的一种具体显现,而整个时代文化又是有历史传统的,那么相对传统而言,时代文化就是局部,而整个传统就是整体。
1.第一个层面:文字语境。
文字是表达意义的符号,也是贮存意义的基层单位。
就意义而言,文字层面即可构成小语境。
首先,从原始意义(本义)到延伸意义(比喻义与引申义),文字就形成了庞大的意义家族。
其次,文字还拥有众多的远亲近戚,既有同义、近义等关系,又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差别。
这样,文字层面就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意义世界。
但是,丰富的字义(词义)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可以促进对文本的解读,有时却可以阻碍对文本的准确解读。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指导学生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是我们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
面对新的语文选修课程,这个教学任务再次凸显出来,成为教师备课、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本文拟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与同仁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文本阅读是根本“文本阅读”这个过程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由于课时紧张,很多教师采取了“直奔主题”的方法,减少甚至完全取消阅读课文的时间。
不能认真阅读,不能享受阅读的快乐,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个致命的缺陷。
当我们面对选修教材中众多的文学作品时,淡化了阅读这个过程,看似厚重的教学内容,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把握艺术形象、体味文学形式等,这一切就都成了海市蜃楼,根基不实。
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读过作品,就直接进入到所谓的欣赏中。
有些学生看似准备得很充分,从网上搜索了很多背景资料,但其实连原文都未细细读过,资料也谈不上真正“消化”,只是经一下手就论堆儿又转给了老师。
舍本逐末、囫囵吞枣,以此方法欲寻艺术美感,不过是缘木求鱼,令学生厌烦之心渐生,对这些精美的作品敬而远之。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享受阅读的快乐,有些老师动脑筋设计了一些好方法。
有的老师指导学生在课上以批注法来读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
要求学生阅读时加以批注,在随后的讨论中,学生有文可依,发言也更言之有理、有序。
批注阅读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内心感受的机会,有成就感,这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母对黛玉的影响力。
其依据是两段原文: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学生从黛玉对同一个问题的前后的不同回答,看出贾母对黛玉的影响,及黛玉的聪惠、敏感。
因为给了学生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能,才会有这样真切而独特的体会。
学术研究中的文本分析方法
学术研究中的文本分析方法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学术研究中的文本分析方法,包括其定义、步骤、应用范围和优点。
我们将详细讨论不同的文本分析方法,包括内容分析、话语分析、语境分析以及情感分析等,并分析每种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此外,本文还将讨论如何在实际研究中应用这些方法,并给出一些案例研究以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本已成为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本分析已成为许多领域(如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心理学等)的重要研究工具。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研究者们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探讨学术研究中的文本分析方法,为研究者提供实用的指导。
二、文本分析方法1.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是一种通过对文本内容进行量化分析以获取信息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对文献、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帖子等进行分析。
通过内容分析,研究者可以了解文本中出现的关键词、主题、观点等。
优点:内容分析具有客观性、可复制性和可比较性,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分析。
局限性:内容分析可能忽略文本的语境和语气,无法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2.话语分析话语分析是一种对文本中语言的使用、修辞和语法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等领域。
话语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文本中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
优点:话语分析能够揭示文本中的隐藏含义和意识形态。
局限性:话语分析需要对特定领域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本。
3.语境分析语境分析是一种将文本置于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文学、文化研究等领域。
优点:语境分析能够揭示文本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有助于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意义。
局限性:语境分析需要对特定领域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且可能存在主观性,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4.情感分析情感分析是一种通过自动或半自动方法识别文本中的情感倾向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互联网文本、社交媒体数据等进行分析。
优点:情感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文本的情感态度和观点,为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源。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txt性格本身没有好坏,乐观和悲观对这个世界都有贡献,前者发明了飞机,后者发明了降落伞。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掌握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分析文章表情形式的方法。
二、知识结构(一)文章的结构层次1.不同文体的不同说法①议论文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等②记叙文纵式、横式、纵横交叉式等③说明文并列式等2.从形式方面分析3.从内容方面分析(二)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略)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要求考生对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综合考查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新迹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它应成为中学生的能力之一。
我们在阅读中只有达到本能力的要求,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及采用的表现形式,才能真正理解文章。
(一)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
”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
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无论什么文体的文章,作者总是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将掌握的材料加以剪裁,按照一定的思路去安排材料,这就是布局。
作者的布局在文章中的表现形式就是结构层次,结构层次根据文体的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如议论文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记叙文的纵式、横式、纵横交叉式,这种考查是对全文层次的分析,在高考中不占主位,高考命题趋向于分析一篇文章内部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关系;一个语段之中句与句之间的层次关系。
所以,下面,我们着重讲解语段结构层次的划分。
划分语段层次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1.从形式方面分析:(1)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2)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
如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十八世纪以后,典型理论打破 了类型说,把重点转移到个性特征 上来。代表人物是德国美学家鲍姆 嘉通和德国文学家歌德。
它张扬典型个性的独特性与不可重 复性,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典型的共性。 个性化文学典型也是一种发展不够 充分、不够全面的典型。
在一篇评述《现代人》杂志的 文章中写道:“什么叫做作品中的 典型?――一个人,同时又是许多 人,一个人物,同时又是许多人物, 也就是说,把一个人描写成这样, 使他在自身中包括着表达同一概念 的许多人,整类的人。”这是别林 斯基对于典型所做的最初的、也是 最为浅近的解释。 别林斯基
“文本”(text): (也译本文、篇章、原 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 作品本身。 20世纪初以来的西方文学界从语言学 引进“文本”并创造“文学文本” 新 术语,是要传达一种与以往盛行 的文学作品概念不同的新含义,
“作品”概念突出了文本的从属性。 “文本”概念则强调了相对独立性。 “文本”淡化了“作品”的从属 性而突出了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所谓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 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 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 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也包括由这种历史 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A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 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生活的基础和前提, 典型人物的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人 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在一定的关系条 件下形成其思想、情感、行为和作风的.
海 棠 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小结:
文学文本是一个由语言层、现象层 和意蕴层所构成的统一体,上一层次是 下一层次的形式化显现,下一层次则给 上一层次提供了存在的内容和依据。其 中,现象层起着中介作用,文学形象在 与文学语言和文学意蕴的双重关系中体 现了文学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文本分析方法
文本分析方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崛起和信息内容的爆炸式增长,文本数据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然而,如何从这些庞大的文本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文本分析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文本分析方法,包括情感分析、关键词提取、主题模型和文本分类等。
1. 情感分析情感分析是一种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来判断文本情感倾向的方法。
它可以将文本分为正面、负面或中性等情感类别。
情感分析常用于社交媒体挖掘、舆情监测和品牌声誉管理等领域。
常见的情感分析方法有基于规则的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
基于规则的方法通过定义情感词典和规则来判断文本情感倾向,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则通过训练文本样本来构建情感分类模型。
2. 关键词提取关键词提取是一种通过计算文本中词语的重要性来确定文本关键词的方法。
关键词可以帮助人们迅速了解文本主题和内容。
常见的关键词提取方法有基于频率的方法和基于权重的方法。
基于频率的方法通过计算词语在文本中的频率来确定关键词,而基于权重的方法则通过计算词语的TF-IDF值或者其他权重来确定关键词。
3. 主题模型主题模型是一种用于从文本中提取隐含主题的方法。
主题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大规模文本集合的主题分布和主题相关性。
其中,最为常见的主题模型是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模型。
LDA模型假设每个文档包含多个主题,而每个主题又由多个词语组成。
通过LDA模型,可以将文本集合划分为多个主题,并计算每个文档中各主题的分布情况。
4. 文本分类文本分类是一种将文本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的方法。
文本分类常用于垃圾邮件过滤、情感分析和新闻推荐等领域。
常见的文本分类方法有基于规则的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
基于规则的方法通过制定一系列分类规则来实现文本分类,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则通过训练文本样本来构建分类模型。
总结:文本分析方法是对文本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重要手段。
以题入文——关于《再塑生命的人》中学语文教学文本的分析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林经论摘 要:标题作为语文教学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
随着统编本中学语文教材的使用,新教材篇目的大小变动均成为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对象。
在2002年初审通过的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节选自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课文以《再塑生命》为题,而这篇选文在新教材中则以《再塑生命的人》为题。
为此,如果要立足于新教材开展这篇文本的教学,联系标题将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以题入文,借助标题,从“人”“再塑”“生命”三个方面对海伦·凯勒这篇文章进行解读。
关键词:统编本;中学语文;标题;《再塑生命的人》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0)18-0124-02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0.18.060 标题(题目)是语文教学文本的一部分,但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和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师生往往最容易孤立或忽略标题。
孤立标题的行为无意识地表现在教师和学生日常阅读上,即用“作者”隔开标题与内容。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中《再塑生命的人》为实例。
(有作者):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们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一天……(无作者):再塑生命的人,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们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一天……孙绍振在《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一)》中提出:其实,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应该从差异性或矛盾性出发。
依据此观点可知,两个句子近乎相同,唯一的差别在于是否存在“作者”阻断“标题”与“内容”的衔接。
师生如果能抓住“标题”与“文本”衔接这一细微的阻断差异进行品鉴,便可以发现这一差别对文本的理解有着明显影响。
显然第二句(无作者阻断)相较于第一句(有作者阻断),对于“再塑生命的人”中的“人”指向更为明确,更加直接地指向安妮·莎莉文老师。
大学汉语言文学《概论 》课件
当然,反思和审议同样必须在三个关联中进行, 即:语文教师所拥有的“语文知识”与学术界相 关学科的研究现状之间的关联,教师实际在教的 “语文知识”与语文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学生 在听、说、读、写某一方面的某一环节实际所拥 有的语文个人知识与课堂里所授的“语文知识” 之间的关联。我们认为,在三个关联中围绕上述 三个方面来讨论“语文知识”的问题,应该成为 语文教师校本教研的主题,应该作为语文教师专 业知识发展的主要途径,也应该作为语文教学论 目前研究的主课题。
在中小学语文教研领域,“文本解读”也成为热点。 这方面的论文如:方智范的《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 作者的“知音”——谈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问 题》(《人民教育》2004年第21期),沈大安的
《文本解读的观念和方法》(讲座),李安全的
《文本解读及教学策略》(《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6,12),王磊的《接受美学与文本解读》 (《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5期),王崧舟《文
近年文本教学解读书籍
一些文学理论专家、教授关注起文艺理论的实用化即文
本解读策略的研究和开发。比较典型如钱重要的著作如蒋成瑀的《读解学引论》(1998),《语 文读解学》(2006),曹明海的《语文教学解释学》 《语 文读解学》(2006) , 《语文陶冶性教学论》(2007), 《语文教材文体解读论》(2016),钱理群的《名著重读》 (2006),孙绍振的《名著细读(2006) 》《文学文本解 读学》(2017) 王先霈的《文学文本细读》2006, 《文学 文本解读学》(2017),王先霈的《文学文本细读》 (2006),王富仁、郑国民《中学语文名篇多元解读》《语 文教学与文学》 (2006) 傅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 论系统研究》,刘永康《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 革》(2007),傅丽霞、张西玖《多维视角中的语文解读学》 (2007) ,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2013) 等。
文本解读的四个层次
文本解读的四个层次文本解读的四个层次(庄照岗)很多人认为对文本的解读是有深浅之分的,甚至有人提出“深度语文”的概念,不可否认,文本解读是有深浅的,但这个深浅指的并不是整个文本,而是文本的主题或思想,而对于整个文本,解读是有层次的,语文教师只有在各个层次上解读出符合语文性质和学情的内容,才能真正有效地呈现文本,完成课堂教学。
此外,语文教学的好坏优劣也不只是通过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否来体现,语文是有温度的,语文是给人美的享受与思想的启迪的,因此,语文老师在解读某一文本时,就不能仅仅将眼光投向某一层面,无限挖掘与生发,而是应关注到整个文本,关注到所有的学生,根据教学实际在多个层面上呈现文本,展开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过程,因此文本的解读也必然是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由理解到审美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文本中徜徉,贴近文本、体悟文本,实现从语义层到形象层,再到审美层,最后到思想层的跨越,真正从多个层面,一步步春风化雨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
一、语义层语义层即言语的表层意思,也是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解读文本所应达到的最基本层面:理解。
但我们知道言语具有内隐性和潜在性的特征,所以在解读文本时,就不能满足于语义层的理解,而应指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去品味语义背后的深层内涵。
在实际的讲授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老师在解读文本时,特别是在解读古诗文之类的文本时,往往会停留在语义层,因为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年月的久远以及古今语义的差异,使得当代学生研究起古诗文来就比较吃力,而有些教师就是看到了这一点,在讲解古诗文时仅仅停留在言语的表层意思上。
比如在解读XXX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就仅仅翻译了一遍:在XXX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看到远处的南山;比如在解读《渔父》里面的“游于XXX,行吟泽畔,颜色枯槁,形容枯槁”时,也是间接翻译为:他在沅江边上游荡,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枯槁,模样枯瘦。
文本分析资料报告地七个层次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绍振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
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而许多无效分析,恰恰停留在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
如认为《荷塘月色》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惟妙惟肖地反映了美好的“景色”。
这从哲学上说,是机械反映论。
就是那些注意到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矛盾的分析文章,也往往把文本当做一个绝对的统一体。
如认为《再别康桥》表现了诗人心的离愁别绪,等等。
其实这首经典诗作表现的矛盾很明显:一方面是激动——“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方面又是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一方面是和康桥再别,一方面又是和云彩告别。
文本分析的无效之所以成为一种顽症,就是因为文本在的矛盾成为盲点。
许多致力于文本分析的学者,满足于为复杂的文本寻找一个原因,单层次的思维模式就这样流毒天下。
这不能笼统地怪罪中学和大学教师,而应该怪罪我们这些研究理论的。
要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论的自觉,则无从下手。
在面对文学经典时,这种困难就更为突出。
因为文学形象天衣无缝、水乳交融,一些在方法论上不坚定的老师,在无从下手之时,就妥协了,就不是进行分析,而是沉溺于赞叹了。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把可操作性和操作性的系统化作为最高目标,但愿能对把具体分析落实到文本分析的系统工程上,有所助益。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不得不举一些颇有代表性的例子。
唐人贺知章的绝句《咏柳》,从写出来到如今一千多年了,仍然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原因何在?表面上看这是个小儿科的问题,但是,要真正把它讲清楚,不但对中学教师,而且对大学权威教授,也一点都不轻松。
有一位权威教授写了一篇《咏柳赏析》,说“碧玉妆成一树高”是“总体的印象”,“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具体”写柳丝,柳丝的“茂密”最能表现“柳树的特征”。
这就是他的第一个观点: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来自表现对象的特征;用理论的语言来说,就是反映柳树的真实。
文字层次的概念
文字层次的概念文字层次是指文本中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
它是指在文章中不同部分之间的结构与组织关系,通过不同层次的展开与发展,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文字层次不仅能够使文章更加条理清晰,还能够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逻辑性。
下面将从文字层次的定义、作用、种类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文字层次是指文章中由主题、段落、句子和词语所组成的结构层次。
文章的主题是整篇文章最核心的思想和论点,是对整篇文章内容的总结和归纳。
段落则是由若干句子组成的,是文章中具有相对独立的逻辑思路和论述的单位。
句子是构成段落的基本单位,从语法上讲,是有主谓宾等成分组成的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而词语是语言表达的最小单位,是由字母或汉字组成的,具有独立的语义和词义。
这些不同层次的组合与关系构成了文章的层次结构。
其次,文字层次在文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合理设置文字层次,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
主题与段落的关系能够体现文章主次分明的特点,让读者一目了然。
其次,文字层次的设置能够使文章阅读更加流畅。
段落和句子的衔接有助于读者理解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论点。
再次,文字层次的运用可以提高文章的逻辑性。
通过段落的组织,可以将不同的观点和论证进行有序地排列,让论述更加有说服力。
最后,文字层次的合理运用还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通过层次的展开与发展,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加阅读的乐趣。
文字层次根据其内部结构和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线性层次和非线性层次。
线性层次是指文章内容按照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展开的层次结构。
在线性层次中,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会依次展开,呈现出一种逐步发展的过程。
这种层次结构常见于记叙文和说明文等。
非线性层次则是指文章中的内容不按照顺序展开,而是通过重心结构、比较结构、因果结构等方式进行组织的层次结构。
非线性层次结构常见于议论文和论文等。
例如,论证分析文章中常常会采用先列后论、先论后列等方式进行层次展开,以增加论证的说服力。
文学作品文本层次及文学形象理想形态
▪ 文本独立性的根据在于文本的符号特点。
▪ 文本的“符号性”:构成文学文本的各种 因素如语言、形象及其所包含的意蕴往往 另有所指,它们构成了传达言外之意的符 号系统。
中国古代文本层次论:言-象-意
▪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周易·系辞》
▪ 闯过五关斩六将,以后日 子更难熬。
▪ 每周工作整七天,加班不 会发一毛。
▪ 出差没见过补助,公事全 靠挤公交。
▪ 交通费用没人管,话费还 要自己掏。
▪ 劳动合同更别想,年节从 不发红包。
▪ 主管是个虐待狂,打骂外 加性骚扰。
▪ 如果稍有不满意,罚款扣 钱是高招。
▪ 满腹委屈无处诉,我是当 代杨白劳!
▪ 17世纪以前:类型说(强调普遍性) ▪ 18世纪以后:个性典型观(强调个性
化) ▪ 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
(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 典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 整体特征性: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 独特;由此表现出深刻和丰富的内在本质。 特征不是支离破碎的吸引点,而是构成整 一性格的要素(如哈姆莱特、于连)。现 实主义小说的人物具有这样的特征,但是 后现代作品中的人物不再具有这样的特点, 所以不是典型。(如《马桥词典》中的人 物形象)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 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 “文本”(text):也译作“本文”,指由作者 写成的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是文学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它从语言的角 度来理解文学,突出了文本的符号性和独立 性。
▪ “作品”(work):由特定作者创作、经由 读者阅读的文本。它从作家角度来理解和解 释文学,强调了文本对作家的依附性。
文本分析法
文本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是一种研究人员通过对文本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解读来抽取有意义的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各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和商业领域,能够揭示出文本数据所传达的含义和局限。
文本分析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从大量的文本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它可以使用定量或定性的方式来分析文本,或是将两者结合起来,针对特定问题进行适当的探索。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本分析法的类型、应用范围以及如何实施。
文本分析法的类型文本分析法可以根据其重点关注的特定操作类型而被分类为以下几类:1. 词频分析词频分析是最常用的文本分析技术之一。
这种方法让研究人员在文本中计算每个单词的出现频率,并据此提出有意义的结论。
词频分析在社交媒体和博客等在线平台上的研究特别常见,因为这些数据可以轻松地收集并且频率可能较高。
2. 情感分析情感分析是文本分析中的一种定性方法,用于评估文本中表达的情绪或态度。
在这种方法中,一个特定的单词或短语被归入积极或消极的类别中。
情感分析通常用于社交媒体上的品牌声誉管理和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等领域。
3. 主题分析主题分析是文本分析中的一种方法,用于标识和描述文本数据中的主题。
在这种方法中,研究人员使用计算机算法对文本进行分类和分组,将文本转化为更易于理解和进一步分析的形式。
主题分析广泛应用于新闻文本、文学作品和电子邮件等各种文本数据中。
4. 分类分析分类分析是文本分析的一种方法,它使研究人员可以将根据事先确定的类别將文本内容进行分类。
例如,在口头历史研究中,分类分析用于讨论关于家庭生活、工作条件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的不同话题。
应用范围文本分析法可以应用在各种不同的研究领域中,如政治、医疗健康、社会网络、企业管理等。
以下是一些广泛应用的案例:1. 社交媒体分析社交媒体分析是文本分析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在线声誉、客户反馈以及市场趋势等方面,并提供关键洞察。
2. 新闻报道分析新闻报道分析通过研究新闻报道来分析和研究社会动态和重大事件,如选举、经济危机、国际关系等。
文本分析的要素
文本分析的要素文本分析是一项广泛的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的技术对文字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产生一个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文本分析包括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如有限状态机,语义分析,文本挖掘,自然语言理解,统计文本分析等。
文本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一)文本处理文本处理是文本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允许计算机对输入的纯文本进行快速处理,并为后续的分析提供最佳基础。
文本处理包括文本解析、分词、词性标注和句法分析等。
文本解析是指从文档中抽取指定信息的过程;分词是把文本切割成有意义的词汇单元;词性标注是指给每个词语标注上它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句法分析是指分析文章内容的句法特征,如句子结构和句子的类型等。
(二)语义分析语义分析是提取文档的潜在语义信息的过程,目的是获取文本的深层含义。
它包括文本拆分、情感分析、细节抽取和关键词提取等。
文本分解是把文本分解为意义单位以便于计算机处理;情感分析是指从文本中提取出作者的情感信息,如喜悦、厌恶、害怕等;细节抽取是提取文档中的实体和概念;关键词提取是提取文本中重要的词语,可用于文档的快速检索和识别。
(三)统计文本分析统计文本分析是一种数学上的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来搜索和发现文本结构上的规律和关联性,以及预测文本中的趋势和变化。
统计文本分析包括文档聚类、主题发现、关键词检测、文本抽取和文本比较等。
文档聚类是把文档按预定的标准分类;主题发现是按文档中的关键词和概念进行分组;关键词检测是指把文档中重要的词汇分类;文本抽取是指把文档中有用的信息抽取出来;文本比较是比较文本中的语义关系,以便后续进行文档相似性分析等。
(四)文本挖掘文本挖掘是一种自动地从大量文本中进行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抽取的技术,目的是从文本中提取出新的知识或模式,从而发现文本隐含的结构,意义和规律。
文本挖掘的关键技术包括文本聚类、词频分析、关键词提取、文档检索、情感分析、智能问答、自动文摘和文本分类等。
文本聚类是把文档按不同的主题和概念进行分组;词频分析是指统计文档中出现的词语频率;关键词提取是提取文档中重要的词语;文档检索是根据用户输入的检索词及其相关词语检索文档;情感分析是指从文本中识别出作者的情感;智能问答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自动文摘是提取文档“精华”的技术;文本分类是通过计算机自动对文字进行分类,从而对文档进行有效的管理。
解读文本的三个层次
& 意蕴层的特点:多主题与多义性。
& 产生多义性的原因:第一,文学反映的是现象 形态的生活整体。第二,文学传达的方式是象征 与暗示。第三,读者的理解各不相同。
B 现象层 即文本的内容,由语言所描绘的人物、事件、情节
环境、景物等组成的整个作品的形象体系。 (1)叙事性文本的现象层:故事、情节、人物、环
境、场面、细节等。 & 场面——指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的、一定的
人物行动或人物关系所构成的生活画面,是构成 情节的基本单位。
& 人物——扁平人物、圆型人物、心态型人物 (意识流小说) (2)抒情性文本的现象层:承载情感的、呈现为片 段性的、以蒙太奇方式出现的人事景物。如月、 思妇、爱情。 C 意蕴层:指文本的现象层——形象体系所蕴含的 审美意识,它不表现为一种纯净的思想,而是激 情与哲理的高度融合。
解读文本的三个层次
1、什么是文本? A 文本与作品的关系 B 文本的原意是指一部文学作品书写或印刷的形 式,即文学作品的物理印刷品或制成品。但是, 在具体运用中,它亦指一切具有释意可能的符 号链。(如电影、广告、舞蹈等) C 文本的相对独立性(与作者本意相比)。 D 运用文本这一概念,就是为了强调作品的独 立性和再创造性潜能。
2、文学文本的三个层次 语言层 —— 现象层 —— 意蕴层
A 语言层 (1)语音:第一,音韵的和谐。第二,音、义义与深层含义(如双关义、 象征义、比喻义、言外义)。与文本历史文化语 境的关系。
(3)语言层的审美功能(如传达审美信息、造型、 表现个人风格)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50300
读《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的感悟现在有许多人觉得语文老师谁都可以当,把分析文本分析看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分析得学生听不懂,或是毫无用处的。
现在无效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培养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刻不容缓。
读了孙绍振老师的《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之后,我觉得其中的语文思维很重要,老师们不能被文本的统一性禁锢,不能只局限在作者本人、现实环境等这些因素当中,老师们要尝试使思维变得发散、跳跃、开阔。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
其实就是在看似统一的文本布局中找到找到语句或者是用词里的差异和矛盾。
文学作品是作家以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体验为蓝本,对其进行抽象的概括和艺术加工,它看似带有生活的影子,让读者在其中找到熟悉感,但又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作者和读者之间有产生差异。
而我们在分析文本时,可以借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在文本中产生共鸣。
但不能脱离文本,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结合自己的体验,对文本进行还原,发现文本和现实状况之间的不同,分析不同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分析要在文本中进行,切记妄加揣测,把与作者或时代相关的知识过多的强加给文本,这样容易偏离中心。
学生和老师要把自己置于文本的情景中去,感受其中的画面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文本不是生活本身,否则作品就失去了思考和研究的价值了。
它是对生活的升华,和原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矛盾和差异就是我们分析的对象。
例如,《湖心亭看雪》中“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这句话中用“芥”和“粒”来形容舟和人,一般人都会把观看的视角定在远处的岸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诗人是在湖中的舟上,这就形成了矛盾。
真实的视角和描写的角度经过对比后,发现作者人虽在舟中,但心却在高处,感觉自己处在高处,这里的“高”不仅是空间意义上的高度,更是心灵和审美情趣上的高。
这时他看到西湖的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的。
他借在湖中之感,表达人的微不足道和命运的飘摇。
第二,多种形式的比较。
对比同题材而不同形式的艺术形象的差异,正是分析的线索。
第十一章 文本分析法[18页]
四、 符号学方法的分析步骤
二、 范戴克的话语分析
荷兰学者范戴克(Teun A van Dijk) 是一位语言学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 运用话语理论研究新闻媒体报道,成就斐 然。范戴克认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有 权有势的人控制和把持了话语,他们能够 确定话语的主题、文体和表达方式,因此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进行符号学分析时,研究者可以遵循 如下步骤: 第一,文本里都出现了哪些符号?尽可能多 地列举它们。 第二,文本里的符号如何组合在一起? 第三,文本里的符号采用了哪些手法而被联 系在一起?
第四节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由奥地利 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 20世纪初创立,它是一种理论,一种研究方 法,也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重要学者还 包括荣格和拉康等人。
6、戈夫曼所发展的“框架”概念是什么?它 包含哪些研究角度?当前哪些媒介研究领 域使用到了框架分析?
第五节 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
一、 框架和框架分析
“框架”原本是一个很平常的英文单词, 1974年,社会学家戈夫曼出版《框架分析》 一书,使得“框架”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而 进入社会科学领域。
二、 框架分析和传播内容研究
(一)媒体框架及其策略 (二)媒体框架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 (三)框架分析一定是定性研究方法吗 (四)如何进行框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孙绍振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
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而许多无效分析,恰恰停留在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
如认为《荷塘月色》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惟妙惟肖地反映了美好的“景色”。
这从哲学上说,是机械反映论。
就是那些注意到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矛盾的分析文章,也往往把文本当做一个绝对的统一体。
如认为《再别康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等等。
其实这首经典诗作表现的矛盾很明显:一方面是激动——“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方面又是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一方面是和康桥再别,一方面又是和云彩告别。
文本分析的无效之所以成为一种顽症,就是因为文本内在的矛盾成为盲点。
许多致力于文本分析的学者,满足于为复杂的文本寻找一个原因,单层次的思维模式就这样流毒天下。
这不能笼统地怪罪中学和大学教师,而应该怪罪我们这些研究理论的。
要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论的自觉,则无从下手。
在面对文学经典时,这种困难就更为突出。
因为文学形象天衣无缝、水乳交融,一些在方法论上不坚定的老师,在无从下手之时,就妥协了,就不是进行分析,而是沉溺于赞叹了。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把可操作性和操作性的系统化作为最高目标,但愿能对把具体分析落实到文本分析的系统工程上,有所助益。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不得不举一些颇有代表性的例子。
唐人贺知章的绝句《咏柳》,从写出来到如今一千多年了,仍然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原因何在?表面上看这是个小儿科的问题,但是,要真正把它讲清楚,不但对中学教师,而且对大学权威教授,也一点都不轻松。
有一位权威教授写了一篇《咏柳赏析》,说“碧玉妆成一树高”是“总体的印象”,“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具体”写柳丝,柳丝的“茂密”最能表现“柳树的特征”。
这就是他的第一个观点: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来自表现对象的特征;用理论的语言来说,就是反映柳树的真实。
这个论断,表面上看,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实质上,是很离谱的。
这是一首抒情诗,抒情诗以什么来动人呢?普通中学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以情动人”,但教授却说以反映事物的特征动人。
接下去,这位教授又说,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很好,好在哪里呢?好在比喻“十分巧妙”。
这话当然没有错。
但是,这并不需要你讲,读者凭直觉就能感到这个比喻不同凡响。
之所以要读你的文章,就是因为感觉到了,说不清原由,想从你的文章中获得答案。
而你不以理性分析比喻巧妙的原因,只是用强调的语气宣称感受的结果,这不是有“忽悠”读者之嫌吗?教授说,这首诗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歌颂了创造性劳动”。
这就更不堪了。
前面还只是重复了人家的已知,而这里却是在制造混乱。
“创造性劳动”这种意识形态性很强的话语,显然具有20世纪红色革命文学的价值观,怎么可能出现在一千多年前的贵族诗人头脑中?为什么成天喊着具体分析的教授,到了这里却被形而上学的教条所蒙蔽呢?这是因为他无法从天衣无缝的形象中找到分析的切入点,他的思想方法不是分析内在的差异,而是外部的统一:贺知章的柳树形象为什么动人呢?因为它反映了柳树的“特征”。
客观的特征和形象是一致的,所以是动人的。
从美学思想来说,美就是真,美的价值就是对真的认识。
从方法论上来说,就是寻求美与真的统一。
美是对真的认识,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就是教化。
不是政治教化,就是道德教化。
既然从《咏柳》无法找到政治教化,就肯定有道德教化。
于是“创造性劳动”就脱口而出了。
这种贴标签的做法,可以说是对具体分析的践踏。
其实,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
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是因为它不是等同于生活,而是诗人的情感特征与对象的特征的猝然遇合,这种遇合不是现实的,而是虚拟的、假定的、想象的。
应该从真与假的矛盾入手分析这首诗。
例如,明明柳树不是玉的,偏偏要说是碧玉的,明明不是丝织品,偏偏要说是丝织的飘带。
为什么要用贵重的玉和丝来假定呢?为了美化,来诗化、表达诗人的感情,而不是为了反映柳树的特征。
但这样的矛盾,并不是直接的呈现,恰恰相反,是隐性的。
在诗中,真实与假定是水乳交融,以逼真的形态出现的。
要进行分析,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但如果不把假定性揭示出来,分析就成了一句空话。
分析之所以是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成分,分化出不同的成分。
不分化,分析就没有对象,只能沉迷于统一的表面。
要把分析的愿望落到实处,就得有一种可操作的方法。
我提出使用“还原”的方法。
面对形象,在想象中,把那未经作家情感同化、未经假定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
这是凭着经验就能进行的。
比如,柳树明明不是碧玉,却要说它是玉的,不是丝织品,却要说它是丝的。
这个矛盾就显示出来了。
这就是借助想象,让柳树的特征转化为情感的特征。
情感的特征是什么呢?再用“还原”法。
柳树很美。
在大自然中,是春天来了,温度升高了,湿度变大了,柳树的遗传基因起作用了,才有柳树的美。
在科学理性中,柳树的美是大自然的现象,是自然而然的。
但诗人的情感很激动,断言柳树的美,比之自然的美还要美,应该是有心设计的,所谓天工加上人美才能理由充分。
这就是诗人情感的强化,这就是以情动人。
对于“二月春风似剪刀”,不能大而化之地说“比喻十分巧妙”,而应该分析其中的矛盾。
首先,这个比喻中最大的矛盾,就是春风和剪刀。
本来,春风是柔和的,怎么会像剪刀一样锋利?冬天的风才是尖利的。
但是,我们可以替这位教授解释,因为这是“二月春风”,春寒料峭。
但是,我们还可以反问:为什么一定要是剪刀呢?刀锋多得很啊,例如菜刀、军刀。
如果说“二月春风似菜刀”“二月春风似军刀”,就是笑话了。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前面有“不知细叶谁裁出”一句话,里边有一个“裁”字,和后面的“剪”字,形成“剪裁”这个词组。
这是汉语特有的结构,是固定的自动化的联想。
当然,“还原”方法作为哲学方法并不是我的发明,在西方现象学中早已有了。
在现象学看来,一切经过陈述的现象都是主观的,是观念化、价值化了的,因而要进行自由的研究,就得把它“悬搁”起来,在想象中“去蔽”,把它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
当然,这种原生状态,是不是就那么客观、那么价值中立,也是很有疑问的,但是,多多少少可以摆脱流行和权威观念的先入为主。
我的“还原”,在对原生状态的想象上,和现象学是一致的,但我的“还原”只是为了把原生状态和形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出来,从而构成矛盾,然后加以分析,并不是为了“去蔽”。
当然,这样“还原”的局限是偏重于形而下的操作,但是,很可能,优点也是在这里。
当我面对一切违背这种方法的方法的时候,不管它有多么大的权威,我总是坚定地冲击,甚至毫不留情地颠覆。
要理解艺术,不能被动地接受,“还原”了,有了矛盾,就可能进入分析,就主动了。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创造了一种宁静、幽雅、孤寂的境界,但清华园一角并不完全是寂静的世界;相反,喧闹的声音也同样存在,不过给朱先生排除了。
一般作家总是偷偷摸摸地、静悄悄地排除与他的感知、情感不相通的东西,并不作任何声明,他们总把自己创造的形象当做客观对象的翻版奉献给读者。
但朱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却不同,他很坦率地告诉读者:“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里,透露了重要的艺术创造原则:作家对于自己感知取向以外的世界是断然排斥的。
许多论者对此不甚明白,或不能自觉掌握,因而几乎没有一个分析《荷塘月色》的评论家充分估计到这句话的重要意义。
忽略了这句话,也就失去了分析的切入口,也就看不出《荷塘月色》不过是朱先生在以心灵同化清华园一角的宁静景观的同时,又排除了其喧闹的氛围而已。
忽略了这个矛盾,分析就无从进行,就不能不蜕化为印象式的赞叹。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研究古典文学的学者,分析《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对它前面早说过的“心乐之”和这里的“似与游者相乐”视而不见,却看出了“人不如鱼的”郁闷。
这也是由于在方法上不讲究寻求差异,而是执著于统一性的结果:既然柳宗元被下放了,既然他政治上不得意,既然他很郁闷,那么他在一切时间、一切场合,都是毫无例外的郁闷。
哪怕是特地寻找山水奇境,发现了精彩的景色,也不能有任何快乐,只能统一于郁闷。
人的七情六欲,到了这种时候,就被抽象成郁闷的统一性,而不是诸多差异和矛盾的统一性。
在分析《醉翁亭记》的时候,同样的偏执也屡见不鲜,明明文章反复强调的是山水之乐、四时之乐、民人之乐、太守之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因为山水之间没有人世的等级,连太守也忘了官场的礼法。
醉翁之意为什么要和“酒”联系在一起?因为酒有一种“醉”的功能,有这个“醉”,才能超越现实。
“醉翁之意”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故范仲淹要后天下人之乐而乐,欧阳修只要进入超越现实的、想象的、理想的与民同乐的境界,就可以乐。
这里的“醉”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是醉醺醺,不计较现实与想象的区别;第二重,是陶醉,摆脱现实的政治压力,进入理想化的境界,享受精神的高度自由。
可是拘执于欧阳修的现实政治遭遇与心情的统一性的学者看不到这个虚拟的、理想的、欢乐的、艺术的境界,还是反复强调欧阳修的乐中有忧,硬是用现实境界来压抑艺术,形而上学地淹没了复杂的、多变的结构。
第二,多种形式的比较要寻求分析的切入口,有许多途径,“还原”并非唯一的法门。
最方便的当然是作家创造过程中的修改稿。
鲁迅曾经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
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
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
这‘不应该那么写’,如何知道呢?惠列赛耶夫的《果戈理研究》第六章里,答复着这问题——‘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
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
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
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
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
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且介亭杂文二集•不应该那么写》)在我国古典诗话中,类似“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例子不胜枚举。
孟浩然《过故人庄》的最后一句是“还来就菊花”,杨慎阅读的本子恰恰“就”字脱落了,他自己也是诗人,试补了“对菊花”“傍菊花”,都不如“就菊花”。
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中最后一句,原来的手稿是“但看黄华不用伤”,后来定稿是“寥廓江天万里霜”。
值得一提的是托尔斯泰曾多次对《复活》进行修改。
在写到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监狱中去探望沦为妓女的玛丝洛娃,哭着恳求她宽恕,并且向她求婚时,在原来的稿子上,玛丝洛娃一下子认出他来,立刻非常粗暴地拒绝了他,说:“您滚出去!那时我恳求过您,而现在也求您……如今,我不配做您的,也不配做任何人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