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红旗河沟-新牌坊区间隧道设计
关于重庆轻轨轨道建设的造价及详细信息
![关于重庆轻轨轨道建设的造价及详细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09562e36a98271fe910ef9be.png)
关于重庆轻轨轨道建设的造价及详细信息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关于重庆轻轨轨道建设的报告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是重庆市唯一承担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和沿线资源开发的市属国有大型企业。
重庆轻轨公司是国有独资的轨道交通客运企业,经市政府授权,负责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和沿线资源开发工作。
公司于1992年经重庆市政府批准成立,在2009年6月改制为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轨道交通开放的第一对象是国家铁路部门。
铁道部是中国铁路的主管部门,也是国家铁路的投资方、建设方、运营方。
在国外,广义城市轨道交通包括铁路。
其次是向社会投资者的开放。
一是对于已经制定的九线一环规划,可以拿出某一条线或一段线路,对社会投资者开放,可以采用合资、独资办法,政府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是在现有规划线路以外,借鉴日本私铁经验可让社会投资者另辟新线路。
再次是针对外资投资者开放。
重庆的轨道项目的概况:“地铁”:单向高峰小时能运送3.0万人次以上乘客的轨道交通系统,称为“地铁”,它是一种大运量的客运交通系统。
它可以埋于地下,也可高架。
但由于钢轮钢轨运行的振动噪音大,故一般埋于地下,仅在人口较少的郊区,才敷设于地面或高架,但需采取声屏障措施。
“轻轨”:单向高峰小时能运送1.0~3.5万人次的轨道交通系统,称为“轻轨”,它主要敷设于地面或高架。
它是一种中运量的客运交通系统,跨座式单轨、直线电机、低速磁悬浮、现代化有轨电车等,均属于中运量的轻轨系统。
地铁和轻轨的主要区别在运能、线路的技术标准、列车的最大长度和经济指标等四个方面地铁和轻轨主要区别点一览表以下是重庆主要轻轨线路的介绍:重庆轻轨一号线工程? ?信息类别:VIP项目所属行业:交通运输,水利桥梁所属地区:重庆?主要设备: 轨道衡、机车车辆、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监控系统。
最新进展阶段:2007年6月8号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开通运营项目简介:轨道交通一号线,线路长47km主要分三期;一期和二期: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朝天门——大学城,设有车站23座,其中地下站15座,高架站7座,半高架半地下车站1座,总投资约125.14亿全长约36.08 公里;总投资约125.14亿元;三期:大学城到壁山,全长15km;重庆轻轨一号线(一期)工程? ?信息类别:VIP项目所属行业:交通运输,水利桥梁所属地区:重庆?主要设备: 轨道衡、机车车辆、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监控系统。
重庆轻轨3号线技术要求
![重庆轻轨3号线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c7547d5b9f3f90f76c61b73.png)
4)位于站台的站务员负责维持站台秩序,紧急状态下引导乘客疏散;
5)控制中心故障时,经中心授权,由值班站长负责指挥该信号连锁区段的列车运行;
6)车站用房采用分级管理制度;
7)车站的安全保卫由专业保安部门和公安部门负责,车站提供必要的用房和设施;
6
8
定员
962
1292
高峰小时最大断面
客流预测量(万人次/h)
1.28
2.01
2.62
高峰小时列车开行对数(对/列)
小交路
6
7
支线:11
支线:12
大交路
6
7
主:11
主线:12
高峰小时最小运行间隔
(min)
5
4.2
2.7
2.5
设计输送能力(万人次/h)
1.15
1.35
2.12
3.10
备注:系统最大设计能力留有14%的储备,远期设计输送能力较客流预测量留有18%的储备。
◇车站通风空调设备
◇隧道通风设备
◇给排水系统设备
◇车站广播设备
◇车站CCTV设备
◇车站AFC设备
◇自动扶梯急停装置
◇照明控制
◇防灾报警
◇列车运行连锁控制和紧急停车设备
◇防灾排烟设备
◇危险水位报警
◇地下站屏蔽门及高架站安全门
3)能够由车站值班人员就地控制的设备
◇车站通风空调设备
◇隧道通风设备
◇给排水系统设备
1)正线列车运行进路;
2)折返站列车运行进路;
3)临时停车线或渡线列车运行进路;
4)联络线列车运行进路;
张学富(重庆交大)-下穿高层建筑的轻轨暗挖车站施工方法研究
![张学富(重庆交大)-下穿高层建筑的轻轨暗挖车站施工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058d5df5fbfc77da269b1cb.png)
14
初支最大S1主应力(MPa)
12 10 8 6 4 2 0 0 3 6
最大S1主应力
双侧壁左洞先开挖 双侧壁右洞先开挖 单侧壁左洞先开挖 单侧壁右洞先开挖
9
12
15
18
21
24
荷载步
双侧壁左洞先开 挖时,最大S1主 应力为11.7MPa。 最小S3主应力为19.2MPa。
3 6 9 12 15 18 21 24
临时钢支撑
临时钢支撑
临时钢支撑
临时钢支撑
原设计 不快、且没有考虑偏压???
主楼荷载:330KN/m 裙房荷载:30KN/m
隧道单侧壁导坑开挖步序为: (1)左部导洞1的开挖, (2)左部导洞2的开挖, (3)右部导洞3的开挖, 及核心土上部开挖 (4)右部导洞4的开挖, (5)左部导洞5的开挖, (6)右部导洞6的开挖, (7)核心土上部开挖, (8)核心土下部开挖, (9)仰拱段二衬钢筋砼浇注, (10)侧壁、拱部二衬钢筋砼浇注,
分别为-57.3MPa、-100MPa。
图16 横撑和竖撑(单侧壁右洞先开挖)S3应力图
图17 横撑和竖撑(单侧壁左洞先开挖)S3应力图
横撑和竖撑最小S3应力分别为-79.1MPa、103MPa。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时,应力释放大, 致使横撑和竖撑受压偏大。
1、在支护、支撑措施合理
单侧壁导坑开挖可行的
0
初支最小S3主应力(MPa)
双侧壁导坑初支的 S1主应力和S3主应 力比单侧壁要小, 由于临时钢支撑的 影响所致
0
-4
最小S3主应力
双侧壁左洞先开挖 双侧壁右洞先开挖 单侧壁左洞先开挖 单侧壁右洞先开挖
-8
超大断面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技术
![超大断面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34dab42b307e87101f69676.png)
2010 增刊
李金会等:超大断面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技术 表1 车站各断面衬砌设计参数
拱 圆心角 82°2′54″ 74°2′8″ 82°2′54″ 63°24′20″ 半径 / mm 5 000 5 000 5 000 4 600 肩 圆心角 43°34′46″ 45°43′51″ 43°34′46″ 53°44′27″ 半径 / m 53 100 53 87 拱 墙 圆心角 / ( ° ) 10. 83 12. 31 15. 23 10. 42 净宽 B / mm 20 928 21 153 20 928 17 498
268
施 工 技 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10 年 12 月 第 39 卷 增刊
超大断面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技术
李金会, 杨 德, 汪仲琦, 沈兴东, 李念国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重庆 401147 )
[ 摘要] 重庆轨道交通 3 号线红旗河沟车站超大断面隧道采用整体移动式模板台车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施工, 介绍了 衬砌台车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 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 [ 关键词] 轨道交通;整体移动式模板台车;隧道;二次衬砌 [ U45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A [ 8498 ( 2010 ) S1026806 文章编号]1002-
[ 0622 收稿日期]2010[ 作者简介]李金会,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重庆市渝北区金山路 5 号加州一号大厦 19 楼 401147 , 电话: 13308350368 , Email:zjbjqgxmb@ 163. com
断面开挖尺寸为:20. 418m ( 宽) × 26. 480m ( 高) , 开挖
2 断面面积为 495. 1m 。车站断面形式如图 1 所示 。
重庆轻轨3号线跨站停车运行方案设计毕业设计
![重庆轻轨3号线跨站停车运行方案设计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168b10b52acfc789ebc9e4.png)
重庆轻轨3号线跨站停车运行方案设计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至今,列车的停站方案对轨道交通运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停站方案不但能有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还能提高乘客的服务水平。
作为一条新开不久的线路,重庆轻轨3号线自2012年开通以来,客流量日益增大,同时由于线路停站较多,在高峰时期的运营中拥堵问题十分严重,目前有必要对该线路的列车停站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
在现有国内外对于列车停站方案的研究中,明确指出合理的跨站停车方案能够有效解决高峰时期的拥堵问题,提高运营效率。
同时还给出了相应的模型及算法来确定该方案,在此基础上,再结合重庆轻轨3号线的运营状况、客流特征及线路周边商业环境,设计出合理的跨站停车方案,以有效缓解高峰时期拥堵的问题。
最后,在设计出合理的停站方案之后,绘制出优化后的列车运行图,并结合现状运行图对该方案进行评价。
关键词:跨站停车;重庆轻轨3号线;运行图优化The Scheme Design of Chongqing Light Rail Line 3 for Skip-stopOperationAbstract:In urban rail transit development up to now, the train-stop scheme plays an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and reasonable stop scheme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but also improve the level of passenger service. As a newly opened line, Chongqing Light Rail Line 3 since opened in 2012, traffic is increasing, and due to line stop mor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gestion problem is very serious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height. Now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reasonable optimization scheme for the train-stop on the route .In the existing scheme for the train stop at home and abroad research, it has made clear that a reasonable skip-stop operation scheme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gestion during rush hours, improve operation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and algorithm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the scheme ,on this basis, combining operation situation of Chongqing Light Rail Line 3, passenger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ines surrounding commercial environment, we can design the reasonable skip-stop operation schem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congestion during rush hours. Finally, after designing a reasonable stop scheme and drawing out the optimized operation diagram, the scheme should be evaluated by compared with the status of train diagrams.Keywords: skip-stop operation; Chongqing rail transit line 3; diagram optimiz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停站方案研究综述 (1)1.2.1 国内研究现状 (2)1.2.2 国外研究现状 (3)1.3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4)1.4 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5)1.4.1 设计内容 (5)1.4.2 设计方法 (5)2 列车停站问题分析 (6)2.1 停站方案与运营效率的关系 (6)2.2 不同停站方案的优缺点分析 (7)2.3 跨站停车方案概述及其采用条件 (8)3 重庆 3号线运营现状 (11)3.1 客流现状 (11)3.2 列车开行现状 (12)3.3 现状晚高峰运行图 (14)3.4 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14)3.4.1 必要性研究 (14)3.4.2 可行性研究 (15)4 方案设计 (16)4.1 相关数据准备 (16)4.2 模型建立 (19)4.3 模型求解及方案的确定 (23)4.3.1 定性分析 (23)4.3.2 定量计算 (24)4.3.3 最终跨站方案 (28)5 方案评估 (31)6 结论与展望 (34)6.1 研究结论 (34)6.2 研究展望 (34)致谢 (36)参考文献 (37)1 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目前主要面临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的不断发生以及城市周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
重庆轻轨3标单洞单线与单洞双线过渡段施工方案
![重庆轻轨3标单洞单线与单洞双线过渡段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31640eeff9aef8941e060b.png)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Ⅲ标段(华新街~观音桥区间隧道)工程单洞单线与单洞双线过渡段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重庆轻轨三号线Ⅲ标项目经理部二00七年六月二十四日一、编制依据1、华新街~观间桥区间隧道施工设计图;2、华新街~观间桥区间隧道地质详勘资料;3、CQ3B-002、003、005号工程洽商及技术核定签证表4、华新街~观音桥区间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5、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二、编制原则1、确保施工安全、道路安全;2、优化细化方案,可操作性强,经济可行。
三、工程概况根据设计图、区间隧道在SK11+082.377由单洞单线隧道过渡为单洞双线隧道,设计为Ⅴ级B型,开挖跨度达15.44米,埋深最浅处仅4.323米,拱部及边墙大部分均为回填土,掌子面拱顶以下回填土达8米多,周围结构物、管线较多,紧邻华新街地下人行通道、华唐路下穿隧(通)道,特别是距离人行通道地面最小处仅一米多,3、4号重力式挡墙侵入隧道净空,再加上拱顶路面车流量非常大,载重量大,初期支护拱顶压力及侧压力非常大,同时根据单线单洞段施工情况,回填土密实度非常差,部分为原路基填筑前未清理的淤泥,含水丰富,稳定性极差, 6月10日在现场掌子面(单洞单线)(具体里程或桩号)起拱线以下一米处施作的超前探孔(探孔深20米)显示,前方与掌子面地质状况一样,且孔内有股状水流出。
四、施工方案及方法4.1 总体施工方案过渡段从SK11+082.377里程处先正向开挖逐步扩大断面,后从SK11+088.777处起向SK11+082.377处反向扩挖至设计断面。
SK11+081.777~SK11+085.777段分三台阶开挖,上台阶预留核心土,软岩及回填土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硬岩采用风钻打浅微爆松动开挖。
开挖后及时施作临时仰拱及临时支撑。
SK11+085.777~SK11+088.777段采用CRD 法分六部开挖,上部回填土采用人工开挖,下部硬岩采用微爆松动开挖。
新郑区间暗洞进洞方案
![新郑区间暗洞进洞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089e8b9b6648d7c0c746cd.png)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新牌坊~郑家院子区间隧道及郑家院子车站工程一、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新牌坊~郑家院子地下区间工程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修改及答疑等。
2、本区间施工设计图。
3、我单位对招标文件的理解。
4、现场调查获取的资料。
5、正式施工文件中要求的国家、铁道部及地铁现行的技术标准及施工规范、规定、规程、质量验收标准。
6、本标段所在地的地质、水文及地理条件。
7、我单位在地铁及地下工程上的成熟技术及施工管理经验。
8、适于本工程的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国家、部委和重庆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法规文件。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9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99)《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003-200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二)、编制原则: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第 1 页共23 页1、施工组织机构、施工部署、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先进科学,合理可行。
2、遵循招标文件条款,响应招标文件要求,以“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质高效、快速安全”为指导思想,采用项目法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我单位市政地下工程方面的优势,确保实现设计意图和完成任务。
3、采用成熟、可靠、先进、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安全、质量、工期、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目标的实现。
重庆单轨交通高架轨道梁桥设计方案
![重庆单轨交通高架轨道梁桥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ba486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3.png)
重庆单轨交通高架轨道梁桥设计方案跨座式单轨交通具有噪音低、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迅速便捷、占地少、造价低、利于环境保护等长处,是现代化都市迅速轨道立体交通旳一种新形式。
但跨座式轻轨也有缺陷,能耗大、运能小, 且无法与常规旳地铁、轻轨接轨。
应用跨座式单轨铁路最多旳国家是日本。
1964 年,日本东京修建了从市中心到羽田机场旳跨座式单轨铁路,全线实现计算机集中高度控制。
该线成为旅客出入羽田机场旳重要通道。
后来,日本又建了大阪线、北九州线等跨座式单轨铁路。
此外,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也都修建了自己旳跨座式单轨铁路。
本文简介旳是我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交通重庆轻轨。
..1.工程简介.重庆是山城,为丘陵地理特点,故选择噪声低、爬坡能力强、转变半径小旳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这在我国尚属初次。
重庆市轻轨工程东起重庆市区商业中心较场口,西至大渡口区钢铁基地新山村,路过临江门、大溪沟、牛角沱、李子坝、大坪、杨家坪等地段,全线长17.5.k.,共设1.座车站。
全线分两期建设实行,其中一期工程由较场口至大堰村长13.9.k.,1.座车站,.座变电站,.座牵引变电站,一座车场,一座控制中心,初期配车8.辆,建设工期为.年半。
全线建成后可到达高峰小时运送.万人次旳客运能力,初期年客运量1..亿人次,远期年客运量.亿人次。
线路分左右线双向行驶。
高架轨道梁桥贯穿全线,高架桥占83..%。
工程总投资4.亿元左右,每公里造价约为2..亿元。
于202.年动工建设,计划202.年.月建成通车。
2、重要技术原则.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跨座式单轨旳设计规范和原则,针对重庆轻轨工程,借鉴日本规范《单轨构造设计指南》,并参照我国公路、铁路桥规、《地下铁道设计规范》,结合重庆轻轨工程旳详细特点,重庆市轨道交通总企业专门制定了详细详细旳设计技术规定和技术原则。
(1.线路性质:都市迅速轨道交通线,正线数目为双线。
(2.行车速度: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km..,曲线段根据曲线半径限速行驶。
重庆轨道交通
![重庆轨道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fc925e2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c.png)
1966年下半年,工程再一次瘫痪,但工程基本完成了市中区的地下隧道:千厮门、望龙门、中华路、十八梯、 兴隆街、枣子岚桠、燕喜洞部分贯通。
运营情况
运行时间
运营线路
管理规章
运营线路
5.身高1.3米(含)以下的儿童免费乘坐轨道交通,若为学龄前儿童须有人监护陪同方可免费乘坐轨道交通。
互联互通
2020年7月27日,重庆轨道交通与成都地铁的乘车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 。 2021年4月22日,重庆轨道交通与上海地铁、广州地铁的乘车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 。8月1日,重庆轨道交 通与北京地铁的乘车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 。 2022年9月9日,重庆轨道交通与天津轨道交通的乘车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 。 2023年7月1日,重庆轨道交通与南昌地铁的乘车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 。
2023年1月3日,《重庆晚报》在重庆轨道交通全线发行 。
建设规划
总体规划
截至2023年1月,重庆轨道交通共规划32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1812千米;其中中心城区“1环23线”,总 长1312千米;主城新区8条线路,总长500余千米 。
价值意义
价值意义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近年成绩很大,城市轨道穿山越岭、跨越两江,穿梭在街巷和楼宇间,成为独具特色的风 景线和城市“名片”,更是助推发展、便民利民的“快车道” 。(《重庆日报》评)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8张)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提出建设高速电车;拟建 三条高速电车线,甲线为龙门浩—两路口—磁器口,乙线为龙门浩—二塘—南温泉,丙线为龙门浩—石坎—大田 坎;建设标准采用每米重47.77公斤的钢轨,轨距为1米,最大坡度9%,弯度最小半径80米;主城区车速25千米/ 小时,郊区45千米/小时;车辆长8米,宽1.8米,双电机,每台分别为35马力;车辆带拖车,每列乘240人;初定 10分钟发一班,三线每天总运量约10万人次,部分线路在地下。
红旗河沟车站过站方案
![红旗河沟车站过站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f9aa03763231126edb1147.png)
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五里店站(含)~山羊沟水库段节点工程TBM试验段红旗河沟车站过站施工技术方案编制:陈建立审核:伍志勇批准:叶康慨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二O 一O年八月目录1.编制依据.......................................................................................................................................................... - 1 -2. 工程概况.......................................................................................................................................................... - 1 -2.1工程现状及设计概况 (1)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3.施工总体安排.................................................................................................................................................. - 2 -3.1工期目标 (2)3.2管理机构 (2)4.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 - 2 -4.1方案概述 (3)4.2TBM贯通前准备 (6)4.2.1 注意事项 ........................................................................................................................................... - 6 -4.3贯通后准备TBM步进 (6)4.3.1 施工准备 ........................................................................................................................................... - 6 -4.3.2 TBM步进过站 .................................................................................................................................... - 8 -4.3.3 后配套通过后步进小车及步进机架移除........................................................................................ - 9 -4.4红旗河沟~花卉园TBM掘进区间大里程端始发 (10)5. TBM到达、贯通及步进的注意事项 ............................................................................................................. - 10 -6. 工期计划........................................................................................................................................................ - 10 -6.1进度指标 (10)6.2施工进度计划 (10)7. 设备配置........................................................................................................................................................ - 11 -8. 人力配置........................................................................................................................................................ - 11 -9. 工期保证措施................................................................................................................................................ - 12 -9.1进度组织管理 (12)9.2进度计划控制 (13)9.3资源保证 (13)9.4资金保证措施 (14)10.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15 -10.1确保整体质量的措施 (15)10.2确保材料质量的主要措施 (15)11.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 15 -11.1安全保证措施 (15)11.2文明施工措施 (16)12.附图.............................................................................................................................................................. - 16 -1.编制依据(1)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上新街~礼嘉段)施工图设计要求;(3)业主提供的有关设计文件、图纸;(4)黄红区间TBM掘进段施工进展情况;(5)红土地车站、黄泥滂车站接口会议、接口条件管理办法;(6)我公司类似的施工经验。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格(衬砌错车道)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格(衬砌错车道)](https://img.taocdn.com/s3/m/4308d340f7ec4afe04a1dfdc.png)
(5)认真观察台架模板变形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九、附件
(1)错车道衬砌及模板加工断面图。
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年月日
技术员姓名
施工工长姓名
班组长姓名
④模板支立允许偏差为:垂直度2‰;平面位置±10mm;设计高程加预留沉落量0~+10mm;中线±10mm;厚度不小于设计值。
⑤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为:墙体100~150mm,拱部160~210mm。
⑥混凝土捣固采用插入式捣固棒,捣固棒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作用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宜为10~15cm,捣固棒要竖直,快插慢出,每一振点的振捣持续时间为10~15s,防止过振,以混凝土不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开始泛浆为度。
(2)施工程序:测量放线→矮边墙立模→纵环向盲管安装→防水板铺设(渗水严重地段)→矮边墙混凝土浇注→测量放线→拱墙衬砌模板立模→浇注拱墙混凝土→养护。
四、纵环向盲管安装
沿隧道两侧边墙脚铺设φ100弹簧盲管,全隧道贯通铺设,铺设高度为与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每隔10米铺设一环φ75弹簧盲管,每环双根,采用细格铁丝网包裹,φ12膨胀螺钉固定。有集中涌水处视具体情况加密设置环向盲管,盲管侵入衬砌厚度部不大于50mm。纵环向盲管要紧贴初期支护,接头处用塑料三通联接,外缠无纺布。每隔10米在纵向盲管上安装一条DN50塑料排水管,安装时要设置4%的横坡以利盲管的水顺利排入水沟。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轨道交通通用表-052
工程名称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红旗河沟~新牌坊区间隧道及新牌坊车站工程
施工合同编号
(三号-工程-土)2007-153-032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7e6058844769eae109ed07.png)
目录第一章洞外控制测量.............................................................................................................................. - 1 - 1.1 概述................................................................................................................................................ - 1 - 1.2 洞外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 1 - 第二章洞内施工测量.............................................................................................................................. - 3 - 2.1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 3 - 2.2 洞内水准测量................................................................................................................................ - 3 - 2.3 施工测量........................................................................................................................................ - 4 - 2.4 细部测量........................................................................................................................................ - 4 - 2.5 贯通测量........................................................................................................................................ - 5 - 2.6 竣工测量........................................................................................................................................ - 5 - 第三章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查和检测要求.......................................................................................... - 6 - 3.1 控制点检查和检测........................................................................................................................ - 6 - 3.2 施工检测要点................................................................................................................................ - 6 - 3.3 检测精度要求................................................................................................................................ - 7 - 第四章复核制度和资料整理.................................................................................................................... - 7 - 第五章测量精度质量保证措施................................................................................................................ - 8 -第一章洞外控制测量1.1 概述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贸站及相邻区间工程包括重庆市轨道三号线一期工程南坪站~工贸站暗挖区间、工贸站以及附属工程(出入口、风道等)。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红旗河沟~新牌坊区间隧道设计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红旗河沟~新牌坊区间隧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a1b961a417866fb84a8ea4.png)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红旗河沟~新牌坊区间隧道设计专业土木工程(隧道及轨道交通工程)班级学生指导教师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目录第一章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标准 (1)1.1设计依据 (1)1.2设计规范 (1)1.3主要技术标准 (1)1.4设计原则与技术要求 (2)1.5毕业设计要求 (3)第二章工程概况 (4)2.1工程概况 (4)2.2工程地质与水文情况 (4)2.2.1地形地貌 (4)2.2.2地质构造 (4)2.2.3岩层特性 (4)2.2.4不良地质与地震 (6)2.2.5工程沿线环境 (6)2.2.6管网拆迁与保护 (7)第三章总体设计 (8)3.1平面线形设计 (8)3.2纵面线形设计 (8)3.3车辆选择 (8)3.4行车轨道选择 (8)3.5建筑限界以及内轮廓设计 (9)第四章支护衬砌设计 (10)4.1衬砌选型 (10)4.2支护衬砌参数设计 (10)4.3建筑材料 (11)第五章隧道结构验算 (12)5.1基本原理 (12)5.2计算模型 (12)5.3计算模型建立 (12)5.4Ⅴ围岩b型衬砌验算 (13)5.4.1深浅埋判定 (13)5.4.2荷载计算 (15)5.4.3Midas结果输出 (15)5.4.4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16)第六章防排水设计 (18)6.1设计原则与设计等级 (18)6.1.1防水设计原则 (18)6.1.2防水设计等级 (18)6.2防排水设计 (18)6.2.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18)6.2.2地下区间与车站端头防水、变形缝、施工缝防水 (19)6.3防腐蚀 (19)第七章通风与照明 (20)第八章施工组织设计 (21)8.1施工组织概述 (21)8.2编制原则 (21)8.3施工前期准备 (22)8.4施工计划 (22)8.4.1进度计划 (22)8.4.2仪器、设备计划 (23)8.5施工方案 (24)8.5.1全断面开挖 (24)8.5.2台阶法开挖 (25)8.5.3施工组织与施工通道 (26)8.5.4弃碴与环境保护 (26)8.6施工注意事项 (26)8.7监控量测 (27)8.8施工安全 (28)8.9潜在问题及应急措施 (30)第九章结语 (33)第十章感谢 (34)第十一章参考文献 (35)附录Ⅰ计算过程 (36)1.计算工况 (36)2.计算参数 (36)3.计算结果 (37)4.详细设计过程 (42)2014届隧道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隧道为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红旗河沟站至新牌坊站区间隧道,全长1142.59m。
脚手架施工方案
![脚手架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4be4701711cc7931b71662.png)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新牌坊~郑家院子区间隧道及郑家院子车站工程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6月20日一、编制依据1、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新牌坊~郑家院子区间隧道及郑家院子车站工程施工设计图;2、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郑家院子车站基坑支护及新郑区间、郑唐区间边坡支护设计方案;3、施工现场情况需要;5、设计和施工采用的施工技术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0330-2002)6、国家和重庆市颁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7、我单位在地下及隧道工程的施工经验、施工技术能力和机械设备装备状况。
二、编制目的本工程中新郑区间明挖段、郑家院子车站及郑唐区间均属深基坑施工,车站及区间结构高17~22m。
在边坡支护施工中需要搭设脚手架做作业层。
为满足施工的需求,确保脚手架搭设合理,安全可靠。
保证本工程创重庆市标准化合格工地的要求,特编制本方案。
三、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边坡支护、新郑区间暗洞管棚施工作业脚手架。
四、施工方法根据施工作业的需求,按照国家脚手架验收标准和行业的有关规定。
结合本工程的工程情况,所采用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均采取落地式脚手架的搭设施工方法。
1、边坡支护脚手架:施工荷载:施工人员8人,每人按85kg计。
YT28风钻2台,每台施工时给脚手架施加3 KN力,总计荷载12.8 KN。
允许荷载:脚手架施工荷载按2.5KN/m2进行搭设。
脚手架搭设参数:立杆横距1.2m,纵距1.5m,步高1.7m,架高3.6m。
2、管棚施工作业脚手架1)、钻机承重脚手架:施工荷载:钻机1台,每台重1.3T,施工人员3人,每人按85kg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红旗河沟~新牌坊区间隧道设计专业土木工程(隧道及轨道交通工程)班级学生指导教师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目录第一章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标准 (1)1.1设计依据 (1)1.2设计规范 (1)1.3主要技术标准 (1)1.4设计原则与技术要求 (2)1.5毕业设计要求 (3)第二章工程概况 (4)2.1工程概况 (4)2.2工程地质与水文情况 (4)2.2.1地形地貌 (4)2.2.2地质构造 (4)2.2.3岩层特性 (4)2.2.4不良地质与地震 (6)2.2.5工程沿线环境 (6)2.2.6管网拆迁与保护 (7)第三章总体设计 (8)3.1平面线形设计 (8)3.2纵面线形设计 (8)3.3车辆选择 (8)3.4行车轨道选择 (8)3.5建筑限界以及内轮廓设计 (9)第四章支护衬砌设计 (10)4.1衬砌选型 (10)4.2支护衬砌参数设计 (10)4.3建筑材料 (11)第五章隧道结构验算 (12)5.1基本原理 (12)5.2计算模型 (12)5.3计算模型建立 (12)5.4Ⅴ围岩b型衬砌验算 (13)5.4.1深浅埋判定 (13)5.4.2荷载计算 (15)5.4.3Midas结果输出 (15)5.4.4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16)第六章防排水设计 (18)6.1设计原则与设计等级 (18)6.1.1防水设计原则 (18)6.1.2防水设计等级 (18)6.2防排水设计 (18)6.2.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18)6.2.2地下区间与车站端头防水、变形缝、施工缝防水 (19)6.3防腐蚀 (19)第七章通风与照明 (20)第八章施工组织设计 (21)8.1施工组织概述 (21)8.2编制原则 (21)8.3施工前期准备 (22)8.4施工计划 (22)8.4.1进度计划 (22)8.4.2仪器、设备计划 (23)8.5施工方案 (24)8.5.1全断面开挖 (24)8.5.2台阶法开挖 (25)8.5.3施工组织与施工通道 (26)8.5.4弃碴与环境保护 (26)8.6施工注意事项 (26)8.7监控量测 (27)8.8施工安全 (28)8.9潜在问题及应急措施 (30)第九章结语 (33)第十章感谢 (34)第十一章参考文献 (35)附录Ⅰ计算过程 (36)1.计算工况 (36)2.计算参数 (36)3.计算结果 (37)4.详细设计过程 (42)摘要本隧道为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红旗河沟站至新牌坊站区间隧道,全长1142.59m。
本区间共拟定了2种内轮廓类型,均为单洞单线隧道,采用直墙单心圆断面,采用复合式衬砌。
单洞隧道最大净跨达5.25m。
施工方法均为暗挖。
其中Ш级围岩阶段采用全断面开挖,V级围岩阶段采用管棚法施工或暗挖法。
本隧道为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区间隧道一小段隧道,其通风照明为一综合设计,因此,本设计不包括通风照明的设计。
本隧道采用midas分析软件计算衬砌,得出计算结果:衬砌变形图、弯矩图、轴力图、剪力图,各模型单元的内力清单。
关键词:区间隧道,复合衬砌,施工,暗挖ABSTRACTThe tunnel for the Chongqing City Metro Line 3 the HONG QI HE GOU station to the XIN PAI FANG station underground tunnels, full-length 1142.59m. The interval is to outline type 2, is a single hole single, straight wall single circle section with,and the use of composite lining. Single hole tunnel maximum span of up to 5.25m.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excavation. The third grade rock stage by using the full section excavation, V grade rock stage uses the pipe roof construction or Ming dig hole.The tunnel is a section of Chongqing city urban rail transit line three tunnel a short tunnel, ventilation lighting is a comprehensive design, therefore, this design does not include ventilation lighting.Midas software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lining of the tunnel, the results obtained: drawing, bending moment diagram, axial forces, shear diagram of lining deformation, internal force list for each model unit.KEY WORDS: underground tunnels, The use of composite lining,construction, excavation, digging第一章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标准1.1设计依据1)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红旗河谷站~新牌坊站区间隧道初步设计。
2)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红旗河谷站~新牌坊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相关资料及三号线一期工程走向、站位等要求。
4)红旗沟~新牌坊区间景观图、荷载设计图以及相关电子资料。
1.2设计规范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2、《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1);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3-2005);13、《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0/5001-1997);1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1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95);16、《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3主要技术标准1、结构安全等级和基础设计安全等级均为一级。
2、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3、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为S8,耐侵蚀系数不小于0.85。
4、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二次衬砌裂缝宽度允许值在迎水面、背水面分别不得大于为0.2mm、0.3mm。
5、钢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0.6.3条。
6、人防按6级抗力设防。
1.4设计原则与技术要求1、地下区间设计满足城市规划、运营、施工、防排水等要求;其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满足使用期的需要。
2、地下区间的净空尺寸不仅满足建筑限界和其它使用及施工工艺的要求,并综合考虑了施工误差、测量误差、不均匀沉降和结构变形的影响。
3、暗挖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根据地形、地质与相邻建筑和地下洞室及管网的关系,采取“新奥法”原理进行,施工中应最大限度保护围岩,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力。
并采用“动态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与施工。
明挖隧道按荷载结构法进行设计,两侧回填须对称进行。
4、地下区间的结构设计,尽量减少施工中和建成后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并考虑城市规划引起周围环境的改变对区间隧道结构的影响。
5、隧道结构的设计根据不同地段的具体条件,通过技术经济、环境影响和使用效果等综合比较,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
6、地下区间在荷载、结构、地层条件发生变化的部位或因抗震要求需设置变形缝时,应采取可靠的工程技术措施,确保变形缝两侧的结构不产生影响使用的差异沉降。
变形缝的形式、宽度和间距根据允许纵向沉降曲率、沉降差、防水和抗震要求等确定。
7、暗挖隧道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在施工阶段,应进行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和刚度、稳定性验算;在使用阶段,应进行复合衬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
对于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尚应进行抗裂度和裂缝宽度验算。
二次衬砌裂缝宽度允许值在迎水面、背水面分别为0.2mm、0.3mm。
1.5毕业设计要求1)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应持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进行调研、学会查阅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专业文献资料。
虚心向指导教师及有关实验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请教。
2) 自觉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爱护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
3) 在教师指导下,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要求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不准抄袭或弄虚作假,更不能找人代做。
4) 毕业论文和设计说明书,要书写整洁,语言简练,概念正确,计量单位规范统一。
设计图纸合乎国家规范,图面整洁。
软件设计应模型正确,算法合理,程序须调试成功并打印出结果。
5) 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格式要符合要求,封面及内容一律采用本规范中规定的版面及格式书写。
6) 学生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将自己所作的全套毕业设计(论文)文件、成果送交指导老师和答辩委员会评阅。
预先准备好发言提纲、挂图等。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区间隧道位于红旗河沟与新牌坊之间,隧道线路走向基本与红锦大道相同,区间隧道采用单线单洞隧道,上、下行线基本平行,曲线段设置为同心圆曲线与缓和曲线,隧道设计的起讫桩号为:CK13+537.998~CK14+680.588,全线长为1142.59m。
本隧道的附属工程为一段出渣支洞,宽度达到5.1m,其桩号为:CK13+715.00~ZK0+375,全长375m。
2.2工程地质与水文情况2.2.1地形地貌本地下区间位于江北区建新北路沿线,场内总体地势北西高,南东低,为构造剥蚀浅丘地貌,海拔高程261~288m,相对高差为27m。
现经人工改造成城市主干道路,地形较平缓,地形坡角约2°。
线路两侧有许多高层建筑,但是距离相对比较远,线路正上方为红锦大道,交通量大,两侧有许多地下管线,施工时需要十分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