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联系与区别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或美学中,多是把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相比较而论的。
艺术作品价值与功能的显现,主要依赖于公众对它的欣赏。
艺术欣赏是艺术实践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对促进人类艺术的演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艺术批评是建立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从广义上讲,艺术批评是艺术批评家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行为、艺术理论、艺术思潮与艺术运动等方面进行客观性的探讨和分析。
1. 艺术欣赏艺术欣赏,就是指审美或反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心物感应、物我交融的复杂心理过程和审美或反审美的创造活动。
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设想的一个生动比喻:一个小男孩,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他看见水的涟漪不断扩大,他欣赏自己的创作,并从中得到无比的快乐一以此说明人类在创造活动中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产生的愉悦。
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一样,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一方面,艺术创作不仅生产了艺术品,同时也生产了艺术品的欣赏者。
另一方面,欣赏者不仅最终实现着艺术品的创造,同时欣赏者的需求、趣味、消费能力也构成为人类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不同艺术价值圈。
艺术欣赏是由接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
艺术欣赏是一种认识活动,它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不断循环往复,逐渐深化并得到更多的认识成果。
当人们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接触到艺术作品时,便产生了感觉。
感觉是对作品形式或艺术形象外在状况的反映,它是艺术欣赏活动的第一步。
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了知觉。
知觉形象比作品中的形象更为具体和饱满,因为它渗透了欣赏者的情感与愿望等。
通过知觉形象促使欣赏者的思维活动纵横驰骋,给所欣赏的对象以更大的补充和丰富。
例如一位不懂艺术的农妇在面对齐白石所画的《虾趣》图时,会站住欣赏并赞叹:"真像啊,就和活的一模一样。
" 这就是农妇在欣赏的过程中,将自己在生活中所见的、留存在头脑中的虾的形象,与画面上的虾进行对比,所得出的结论,情不自禁地赞扬画家的艺术创作,自己也得到一定的艺术享受。
音乐教育中的艺术欣赏与批评
音乐教育中的艺术欣赏与批评音乐,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唤起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音乐教育中,艺术欣赏与批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还能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
首先,艺术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与独特之处。
无论是古典音乐、流行音乐还是民族音乐,每一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通过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表达方式,从而培养出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其次,艺术批评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批评并不是简单地对音乐作品做出好坏的评价,而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创作理念。
艺术批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表达,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批评的过程,学生可以学会用批判性的眼光来分析音乐作品,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音乐创作能力。
此外,艺术欣赏与批评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欣赏和批评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艺术欣赏与批评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得到提升。
这对于他们的人生发展和个人修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音乐教育中,艺术欣赏与批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由于音乐作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往往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因此,教师在进行艺术欣赏与批评教学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知识基础,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解读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其次,艺术欣赏与批评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解读和评价,很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
艺术学概论简答题--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的关系
艺术学概论简答题--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的关系一、艺术鉴赏(也就是艺术接受)与艺术批评的关系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含义是对立的: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赞许、肯定和接纳;批评是对艺术作品的排斥、拒绝和否定。
欣赏的对象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批评的对象是拙劣的艺术作品。
艺术接受的含义:它不仅仅是对艺术作品的赞许、肯定和接纳,而且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排斥、否定和拒绝。
接受的对象不仅是优秀的艺术作品,而且包括平庸的甚至拙劣的艺术作品。
接受泛指对艺术作品的赞许、接纳、占有、消化、拒绝、排斥、摈弃。
可以说,艺术接受不仅包括艺术欣赏,而且包括艺术批评。
当艺术家创作了艺术作品之后,接受者就会对艺术作品作出赞许或排斥的反应。
一般的接受者所作出的反应是自发的、不系统的、没有理论化的,艺术批评家把接受者的反应加以概括、总结、系统化和理论化,并诉诸于文字,这便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批评。
二、艺术批评的性质艺术批评从两个方面对艺术作品作出评判:一是对艺术作品内容的阐释;二是对艺术作品价值的评判。
(一)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内容的阐释人们往往以为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客观的,任何人都可以一目了然作出与众人一致的阐释。
实际不是这样的。
从客观上来说,艺术作品内容的表现是隐蔽的;从主观上来说,接受者都戴着自己的有色眼镜去观看艺术作品。
因此,艺术批评家对艺术作品内容的阐释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无限的阐释过程。
艺术批评的首要任务应当是对艺术作品的内容作出正确的、全面的阐释,首先,艺术作品的内容具有多义性,批评家很难阐释它的一切方面;其次,艺术作品的内容具有朦胧性,批评家很难用准确的语言去表述它;最后,批评家对艺术作品内容的感受具有局限性。
在这一点上,批评家与接受者是一样的。
这就是说,任何批评家,像普通读者一样,不可能对艺术作品的内容通过一次感受就全面地、正确地把握它,而是要像牛一样把作品的内容不断地在胃中反刍。
由此可见,对艺术作品内容的正确的、全面的阐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批评家可以接近它,但不能一劳永逸地完成它。
艺术欣赏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艺术欣赏:是指欣赏者以艺术形象为基础,结合欣赏者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感受、体验、领悟,从而丰富了艺术形象的精神内涵的过程,具有再创造的性质。
2、艺术语言:是指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段和物质媒介。
3、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形象、境界中具有的丰富蕴涵,,艺术意蕴深藏于艺术形象中,需要欣赏者去感受、体会和领悟。
4、印象派:是指19世纪中叶,画家走出画室,去捕捉阳光在倏忽间产生的效果,描绘一瞬间的真实印象,他们被人们称为“印象派”,其代表作家是莫奈。
斜线结构:是摄影画面安排景物的构成形式,在拍摄具有影画的平面上,选择和安排斜向线形,具有模拟纵深产生第三度空间的感觉,斜线在于与长方形画框四边的对比中,显出一种不安定的动向,能强调事物的方向感和运动感。
5、音乐语言:是指能为人们感知和理解的那种音乐特有的表现手段、表现方法、样式及“规格”的统称。
6、影调:是指画面上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使观众感到光的流动变化。
7、用笔:指行笔的方式、方法,如运笔的刚柔、急缓、轻重、藏露、方圆等。
8、旋律:是一连串乐音的有组织的进行,是音乐形成、抒发思想情感的最重要的表现手段。
9、音乐主题:是指音乐作品中最突出、最富有乐思特征的部分,通常在乐曲的开头或某一较大结构的开头,呈现为一段或一句旋律,是乐曲的“核心”,是整个乐曲发展的基础。
10、独白:是指戏剧中人物孤身独处时直接对观众倾诉内心隐秘或披露内心矛盾的一种戏剧。
11、蒙太奇: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在影视艺术中,是指影视创作中的剪辑组合,也就是狭义上所指的画面、声音、色彩等诸多元素的编排组合;就其广义而言,它还是一种创作方法,是影视创作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中艺术家艺术思维方式的展现。
12、影调:是指画面上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使观众感到光的流动变化。
二、填空题:1、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艺术鉴赏
艺术欣赏一、填空 22%1、艺术欣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2、鲁迅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
”3、绘画区别于雕塑、建筑等其它造型艺术的特征是其实体的平面性。
4、如果说19世纪印象派作品类于无标题音乐,给人以轻松、诗意的愉悦(莫奈《日出·印象》),那么19世纪俄国列宾及一大批描写现实的画家的作品,则以主题深刻、文学性强取胜。
(《伏尔加河纤夫》)5、雕塑艺术最主要的语言是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及其空间变化。
6、北魏云岗石窟第8窟的高浮雕“鸠摩罗天”体现了印度艺术和中国艺术的融会。
7、《图画展览会》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根据他参加展览会得到的印象写成的一部独特的钢琴套曲。
8、德国作曲家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精华之大成,被尊为“一代乐圣”。
9、舞剧的结构一般分为“线型结构”与“块状结构”两大类别。
10、戏曲艺术的主要特征是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
11、静物摄影可分为观赏性的、寓意性的和情节性的三类。
12、视觉残留的影象的色彩,往往不是原来的色彩,这种色彩的变化叫色幻觉。
13、电影是以银幕上的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
14、蒙太奇决定着一部影片内容的取舍、结构和节奏的安排,对于观众来说,它就是电影讲故事的一种方式。
第二章1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盛期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
(教会,4代设计师:伯拉孟特、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玛丹纳)2北京城艺术的构思的主导思想是通过__群体__的构图来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
(北京宫殿,也称紫禁城,是中国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北京城和北京宫殿建筑艺术表现的丰富而精微的哲理,在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是罕见的卓越典范)第三章3 阿尔塔米拉洞窟《受伤的野牛》4 绘画的概念绘画是运用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笔触等造型语言,在二度平面上塑造艺术形象,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艺术。
5西方古典绘画的美学倾向是典雅与和谐代表人物及作品:波堤切利《春》;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拉斐尔《椅中圣母》;乔尔乔涅《睡着的维纳斯女神》;鲁本斯《抢劫琉喀波斯的女儿们》;伦勃朗《犹太老人》;拉斯贵支《纺织女》;达维特《加冕式》;德拉克洛瓦《西阿岛的屠杀》。
简述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关系
简述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关系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关系极为密切,其关系可追溯至古时候,但古人是否有什么正式的艺术批评体系我们尚不得而知。
实际上,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可以两两联系成一个整体。
艺术欣赏是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不仅要有充分的艺术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审美观念的统一;艺术批评则是在审美实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艺术作品,发掘其内在包含的艺术价值的过程,最终为艺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是互为依存的关系。
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源泉,它是艺术批评不可或缺的一环。
艺术批评家要为艺术作品评价做好准备,首先要从发散性视角欣赏艺术作品,以便发现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特色,以及其他艺术形式所没有的特性。
其次,要重视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和内涵,弄清楚艺术家对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创新。
此外,艺术欣赏可以为艺术批评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获得更全面的艺术评价。
艺术批评是艺术欣赏的延伸。
艺术批评不仅要运用艺术理论,还要充分遵循艺术欣赏规则,从而推出有理性的批评和论断出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艺术批评家要对艺术作品做出准确的判断,要求清晰的表达,使得自己的观点克服主观偏见,做到公正客观。
从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关系来看,它们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艺术欣赏有助于艺术批评家以正确的态度去看待艺术作品,从而理解艺术家的想法;艺术批评则有助于艺术欣赏,可以丰富欣赏者的审美观念,以及改进欣赏者的艺术理解能力。
这样,欣赏者就可以把艺术作品放到正确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艺术批评的分析,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艺术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综上所述,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相互促进着艺术的发展,在当今社会,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只有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相辅相成,艺术才能得到正确的审视和发展,以更富有内涵的艺术形式满足人们对艺术的新需求,让艺术在当代生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第七章艺术鉴赏与批评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不仅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还应当包括艺术鉴赏这一环节。
从艺术生产的角度看,创作和鉴赏的关系犹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马克思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1同样,可以说,没有艺术创作,就不可能有艺术鉴赏;没有艺术鉴赏,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
因此,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鉴赏这三个过程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艺术系统。
因此,在探讨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之后,研究艺术鉴赏的相关问题是本章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所谓艺术鉴赏,是指艺术接受过程中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的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
在艺术接受活动中,艺术鉴赏是一种最主要的接受方式,也是其他一切艺术接受方式,如艺术批评、艺术史研究的基础。
在所有艺术活动中,与艺术创作、艺术批评和艺术史研究相比,艺术鉴赏不仅参与人数最多,而且也最具大众性、群众性,因此,在阐明了艺术鉴赏的概念内涵后,我们接下来应该探讨的则是艺术鉴赏的性质与特点问题。
一、艺术鉴赏的性质1、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享受活动艺术鉴赏是接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
通过艺术作品,唤起接受者某些形象的记忆,激发其情感的波澜,调动其审美想象力,从而获得感情上的满足和美的享受。
对于艺术作品,我们接触的方式主要是视觉和听觉两种行为方式。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当他们通过视觉和听觉接触到艺术作品后,通常会出现以下四种结果:(1)没懂。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接触者艺术修养、文化修养不够或心态不好,艺术鉴赏过程十分草率,没有获得精神满足。
对此,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2他还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
”3这都是强调一个人的艺术修养问题。
(2)误解。
由于艺术观念的差异,对艺术作品的内容无法作出正确地理解,从而也无法获得审美愉悦。
艺术鉴赏与批评
艺术鉴赏与批评是对艺术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对作品的喜好或厌恶,而是通过对作品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从艺术的内在特质和外在表现等方面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首先,艺术鉴赏要求观众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读。
艺术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需要观众通过对作品的细节、结构、意向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其次,艺术鉴赏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知识储备。
对于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文学等,观众需要了解相关的艺术史、艺术理论和技术知识,才能够对作品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分析。
艺术批评则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评论的过程。
艺术批评家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作品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和批判。
艺术批评家的评价往往是有深度和见识的,可以为观众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艺术鉴赏与批评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促进观众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品味。
同时,艺术鉴赏与批评也对艺术创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为艺术家提供反馈和启发,促进艺术创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艺术鉴赏与批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艺术评论、展览、讲座等活动层出不穷,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多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艺术鉴赏与批评,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从而更好地享受艺术的魅力。
艺术鉴赏与批评的异同
艺术鉴赏和批评都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但在方法和目的上有一些异同。
异同之一是方法。
艺术鉴赏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审美体验,注重对艺术作品的直观感受和情感共鸣。
艺术鉴赏更加注重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感受,强调个人的审美体验。
批评则更加注重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注重对艺术作品的内涵、形式、技巧等方面的理性分析和评判。
批评更加注重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强调理性思考和客观评判。
异同之二是目的。
艺术鉴赏的目的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来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强调对艺术作品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艺术鉴赏的目的是获得个人的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批评的目的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来揭示作品的内涵和价值,指导艺术创作和提升艺术水平。
批评的目的是揭示作品的内涵和价值,为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总的来说,艺术鉴赏和批评在方法上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审美体验与理性分析和评价的不同,目的上强调个人的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与揭示作品的内涵和价值的不同。
艺术概论真题答案7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联系与区别
1.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有何联系与区别,请结合一件作品谈谈你的理解解析:明确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定义,同时明确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特征.从这些特征,结合具体的作品,谈艺术欣赏和批评的联系和区别。
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艺术作品。
第一,相互联系方面。
术欣赏的对象主要是艺术作品,这意味着艺术批评和艺术欣赏都是艺术接受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艺术接受活动中的一个层次,只是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在接受方式和层次有很大区别。
(二)批评式的接受是建立在欣赏性的接受基础上的,是欣赏式接受方式的深化,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特征。
正是这一点,使它能以各种方式反作用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成为调节艺术创作和大众接受之间的重要中介力量。
第二,相互区别方面。
艺术欣赏的接受方式主要是一种直觉活动。
在接受过程中,欣赏者一直保持着对作品感性形象完整性的感知,关注作品的审美属性和审美价值,并且个人的审美趣味和爱好在欣赏性接受中起着主要作用。
简言之,欣赏性接受是一种直觉性、主观性和享乐性都较强的接受方式。
艺术欣赏是饱含情感,充满想想和联想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艺术批评则主要是一种理性的科学探究活动,它必须从一定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重建作品内部各因素,以及作品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艺术史之间的联系,并在这种联系中来分析、阐释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作品的得失、作品的艺术特征、作品所包含的艺术规律等问题。
所以艺术批评是在欣赏基础上的一种客观科学的研究。
我们从《红楼梦》相关艺术批评来看一下(具体分析)欣赏和批评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从诞生至今有大量的评论文章。
有些书评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评书人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文字的欣赏,引导读者步步深入发现线索,而逐渐演变成对小说整体结构的补充和再创作。
脂砚斋点评《红楼梦》内容丰富,不仅透露文中寓意,而且揭示全书宗旨及创作手法等。
如认为“书之本旨”是“无材可去补苍天”,对全书总批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浅析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浅析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篇一:艺术批评论文艺术批评艺术批评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艺术作品而言,艺术批评够作出深入的分析和判断,指出其艺术特色,揭示其审美意,评价其审美价值,使其审美潜能得封充分释放。
(2)对艺术创作而言,艺术批评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予以积极的推进。
艺术批评是艺术传播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之一。
能帮助艺术家更深刻地认识艺术规律,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所以贺拉斯把艺术批评比之为“磨刀石”,它虽不能直接切割东西,却可以使刀更锋利,使艺术创作更成熟。
(3)对艺术鉴赏而言,艺术批评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性分析评价,加以正确的引导。
艺术鉴赏是一方个人的审美天地。
然而,与艺术作品之间深层审美沟通的建立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艺术批评却可以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深层透视,将一般接受者难以达到的审美层面开掘出来。
艺术批评的理性深度可似为接受者的鉴赏活动带来宝贵的启示和实际的帮助。
重要文论一、中国古代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知人就是了解作者,论世就是分析时代背景。
理解作者写作的“立意”,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作者在作品中透露的思想感情“逆行推理”,这就叫做“以意逆志”。
思无邪“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
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
”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二是从思想上说,“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如司马迁在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这里要说,孔子认为这句诗可以包括全部意义。
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
孔子所谓无邪就是指思想纯正而不歪邪,符合儒家的政治道德标准。
孔子对诗人也罢,还是读诗人也罢,他的主张就是“正”而“不邪”,这是不能分开的。
音乐上讲,要中正平和。
文学上讲,要委婉曲折而非过分直露。
2021年自考《艺术欣赏》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三)
2021年自考《艺术欣赏》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横线上方。
)1.画家对色彩有浓厚的兴趣,音乐家对现实中的音响非常敏感,雕塑家对( B ) 非常敏感。
A.用料和工具B. 体积和空间C. 色彩和线条D.形象和造型2.中国古老建筑紫禁城午门之前的太庙和社稷坛,显示了( D ) 。
A. 族权对皇权和神权的倚赖B.神权对皇权和族权的庇护C. 皇权和族权对神权的拱卫D. 族权和神权对皇权的拱卫3.“四君子”等寒窗清供之物是传统文人的常用花鸟画题材,而( A ) 的画作已不限于此,他是将生活现实中的普通物象,特别是将大量农村生活物象收入画幅。
A. 齐白石B. 徐悲鸿C. 潘天寿D.吴昌硕4.我国著名的瓷都是( D )。
A. 江苏宜兴B. 广东石湾C. 山东淄博D. 江西景德镇5.刚柔、急缓、轻重、提按等是指书法艺术中的( B )。
A.用墨B. 用笔C. 结构D.章法6.《雀之灵》与《残春》同属于( D ) 。
A.独舞B. 双人舞C. 群舞D. 三人舞7.在诸多艺术种类中,既有形可见,又流动持续,这便是( A )的区别。
A. 舞与诗、乐B.乐与舞、画C. 雕塑与诗、乐D. 舞与诗、画8.“咬字就如猫抓老鼠,不一下子抓死,既要抓住,又要保存活的。
”是( B )对自己“依字行腔”的形象说明。
A.梅兰芳B. 程砚秋C. 荀慧生D. 尚小云9.在摄影作品中,为表现愉悦的、活跃的审美感受,多用( C )结构表现。
A. 对称B.水平线C. 曲线D.斜线10.在戏剧这一综合体中,居于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的是( D ) ,这是戏剧艺术的本体因素。
A. 服装道具艺术B.舞台的布景艺术C. 音乐伴奏艺术D. 演员的表演艺术11.一部戏剧作品的基本单位是( C ) 。
A.故事B. 人物C. 场面D.情境12.摄影艺术中,用以表现某一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一般应用( A ) 。
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第四章艺术欣赏与批评第一节艺术欣赏一、什么是艺术欣赏所谓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藉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踊跃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鉴赏的本身也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二、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接受美学首先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以为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具有重腹地位,一部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括着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给予。
因为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一方面,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客体,是读者、观众和听众进行鉴赏活动的对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成为鉴赏主体进行审美再创造活动的客观依据;另一方面,在艺术鉴赏中,作为鉴赏主体的读者、观众和听众并非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踊跃、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创造活动。
由于鉴赏主体的这种创造活动是凭藉艺术作品而展开的,所以被称之为审美再创造。
其次,接受美学强调了审美经验的中心地位,姚斯从艺术创作、艺术接受和艺术交流三个维度全面阐释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将接受方式分为垂直接受(历史发展角度) 与水平接受( 同时期人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状况) 等。
归纳起来讲,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需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接受美学以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欣赏进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
例如文学作品无人阅读,只是一叠印着铅字的纸张,雕塑作品无人欣赏,只是一堆无生命的石块,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再创造,才能使它们取得现实的艺术生命力。
尤其是艺术作品的审美教育、审美认知、审美娱乐等诸多功能,都不能由作者或作品来实现,只能由鉴赏主体自己通过审美再创造活动来实现。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非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踊跃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这是因为任何艺术作品无论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总会有许多“不肯定性”与“空白”,需要鉴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功能去丰硕和补充。
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艺术欣赏与批评
艺术欣赏与批评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而且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艺术欣赏与批评是艺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推动了艺术的繁荣和创新。
本文旨在探讨艺术欣赏与批评的重要性、基本原则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艺术欣赏的重要性艺术欣赏是指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文化交流的方式。
通过艺术欣赏,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
艺术批评的原则艺术批评则是基于一定的审美标准和理论框架,对艺术作品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的活动。
它要求批评者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敏锐的审美眼光和公正无私的态度。
艺术批评的基本原则包括:1. 客观性:批评应基于作品本身的内容和形式,避免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干扰。
2. 全面性:考虑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意图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
3. 建设性:提出有根据的评价和建议,促进艺术家的成长和艺术创作的发展。
4. 专业性:运用专业的艺术理论和批评方法,确保批评的深度和广度。
当代社会中的艺术欣赏与批评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艺术欣赏与批评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互联网为艺术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使得更多人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艺术资源;另一方面,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也带来了审美标准的多样化和批评观点的激烈碰撞。
因此,建立健康的艺术生态,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教育机构应加强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 媒体和平台应承担起传播优质艺术内容的责任,营造良好的艺术讨论氛围。
- 艺术家和批评家应保持专业精神和独立思考,推动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 公众应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提升个人的艺术素养,形成多元化的审美视角。
总之,艺术欣赏与批评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艺术活动的完整体系。
艺术鉴赏与批评的异同
艺术鉴赏与批评的异同艺术鉴赏和批评是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虽然它们的目标都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与分析,但在方法和标准上存在着一些异同。
首先,艺术鉴赏关注的是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感受。
它强调的是个人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上的共鸣。
鉴赏者通过对作品的观察和感受,体验到由作品所引发的情感,从而形成对作品的评价和喜好。
艺术鉴赏更加侧重于直观和个人化的感受,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鉴赏结果。
相比之下,艺术批评则更加注重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判。
批评主要关注艺术作品本身的品质和功效,以专业的角度,运用专业的标准和语言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
批评家通常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独立的独特见解,他们可以以更客观、权威的角度来评判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批评家会深入剖析作品的内涵、技巧、风格等方面,给出理性的评价和建议。
其次,艺术鉴赏和批评在对作品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艺术鉴赏更注重艺术作品对个人感官体验的引发和满足。
它更加关注作品所传递的情感、美感和艺术表现力。
艺术鉴赏希望通过与作品的互动,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而获得愉悦和启示。
批评则更加注重作品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它关注作品的形式、结构、语言等方面的表达和运用。
批评家会对作品的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判。
他们会从艺术的专业角度出发,评判作品是否具有创新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否符合艺术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最后,艺术鉴赏和批评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定位。
艺术鉴赏更加侧重于个人审美的体验和心理的满足,它是一个主观的过程。
鉴赏者希望通过艺术作品的观赏来获得个人情感的愉悦和文化的启发,从而提升个人的艺术鉴赏能力。
批评则更加注重公众的认同和专业的影响力。
批评家对作品的评价和分析通常会被广大读者所关注和接受,他们对作品的评价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示范作用,对作品的影响可以延伸到更广泛的范围。
批评家的评价对于艺术家的创作和作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总结起来,艺术鉴赏和批评在方法、标准和定位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异同。
简要回答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关系。
简要回答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关系。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是两个关联而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它们的关系非常重要。
艺术欣赏是指人们在审视和理解艺术作品时的行为。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人们会欣赏作品
的独特性,尊重它的视觉效果,并受它的美或丰富的意义的启发。
欣赏艺术的过程可以带
来心理上的满足感,也带来社会改变的可能性。
而艺术批评指用文字、插图以及图表等手段述评艺术作品。
通过艺术批评,人们可以与他
人就艺术作品的含义和价值进行深入讨论。
此外,艺术批评不仅可以提供专业观点,还可
以激发创作的灵感。
可以看出,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彼此依赖。
在欣赏艺术作品
前,艺术家及公众都需要正确地理解和评价艺术品,这就要求我们去学习艺术批评。
一方
面,深入研究艺术批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另一方面,艺术欣赏也
有助于构建正确的艺术批评观点,从而起到对艺术批判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之间互相促进,形成了一种积极的艺术生态圈。
只有当我
们了解艺术、欣赏艺术以及进行艺术批评时,我们才能完全了解艺术。
03第五章 艺术欣赏概要
第五章艺术欣赏概要第一节艺术欣赏的本质一、什么是艺术欣赏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审美教育必不可缺的过程。
二、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看,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又反作用于社会生活。
体现在以下两点:1、艺术是对生活的反映“反映”不是“模仿”、“复原”,而是对社会生活加以主观化、情感化与理想化,是一种精神产品。
2、艺术是人的精神食粮人类的艺术创造与物质生产一样,都是为了满足个体与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不同于物质生活需要的高尚的精神生活需要,是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艺术活动本身就是目的,享受与创造、娱乐与教育密不可分地包含在艺术活动之中。
艺术欣赏也正是实现这种反作用的必要环节。
如果没有艺术欣赏活动,艺术品的社会功能还只是潜在的,即不能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从艺术的历史发展看,人类作为审美主体,不仅创造了重要的审美对象——艺术美,而且凭籍艺术美促进自身审美素质的提高。
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件艺术品——任何其他的产品也是如此——创造了一个了解艺术而且能够欣赏美的公众。
”艺术提高了公众,提高了的公众反过来又推动艺术的发展。
艺术欣赏在本质上是对审美主体的提高,属于人类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
从艺术形象的精神内涵看,它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体现作者原有的意图,在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欣赏者的参与,艺术的精神内涵在原作的客观基础上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节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一、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的关系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在生活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物质材料,创造出可供欣赏的艺术的典型形象。
各个艺术门类运用不同的物质材料、表现手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离开了艺术语言,便谈不上美的创造和欣赏。
艺术欣赏则是以艺术形象为基础,结合欣赏者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感受、体验、领悟,从而丰富了艺术形象精神内涵,具有“再创造”的性质。
浅谈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关系
浅谈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关系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交相辉映,互为依存。
艺术欣赏是一种对艺术作品的效果和价值进行感性认识和主观体验的过程,而艺术批评则是对艺术作品进行理性评价的过程。
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艺术欣赏是批评之前的预备工作,而艺术批评则是欣赏之后的深入分析。
首先,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基础。
艺术欣赏是一个过程,它要求观众对艺术作品进行感性反应和主观体验。
这种反应会成为艺术批评的基础,因为一个观众只有通过自己的感性认识和主观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
比如说,如果你要评论一幅画,你需要确切地知道你对这幅画所感受到的情感是什么,这样才会有助于你更好地分析和评价这幅画。
其次,艺术欣赏可以促进艺术作品的理解。
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观众需要通过创作、表现、意义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通过艺术欣赏,观众能够更好地从他们的主观角度去探索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艺术欣赏可以为艺术批评提供更多的具体数据和具体材料,便于艺术批评家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
最后,艺术批评是艺术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在进行艺术批评时,观众必须走出个人感受与情感的轨道,从更多的角度看待艺术作品。
同时,他们还需要在艺术作品的创造,作品的背景和文化意义,以及艺术作品与时代的联系上进行深入分析。
艺术批评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评价一个对艺术品的观感和体验,同时还依赖对文化背景和时间背景的理解,这样才会得出比较全面的评价。
综上,艺术批评和艺术欣赏是相辅相成的。
在欣赏和批评的过程中,艺术家、观众和批评家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各自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分析。
准确的艺术欣赏可以导向准确的艺术批评,而准确的艺术批评则可以提高人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关系”说明了两者在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等不同角度上的协同作用。
因此,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可以在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只有感性可以提高艺术欣赏的效果,而理性可以推进艺术批评的深度和广度。
艺术概论笔记总结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就是指艺术这种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艺术这一事物同其它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内部联系。
本质包括三个方面: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世界的真实性。
艺术反映现实美,创造艺术美。
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式。
1 )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失掉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的作品,也不能称作文艺作品。
文学、音乐、美术等不同文艺形式,其形象性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艺术形象有三个特性:1 具体性2 概括性3 感染性 2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认识創造出來的,既有客观的现实生活的根源,又有主观的意识作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这是艺术形象的另一个重要特性。
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必須具非常鲜明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身的普遍性.以農民畫家米勒的名作品<晚鐘>裡可見藝術反映現實,現實的社會是藝術惟一的源泉.所谓的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由藝術家的审美认识而产生的、“按照美的规律”,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
与现实美不同,艺术美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艺术美是更高一等级的美.1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
2 )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在藝術欣賞活動中,藝術作品的美是欣賞者美感的根源.3 )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 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表现形式。
艺术与哲学同屬社會意識形態,他們都是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表示形式,既表現為各自不同的特徵,又貝有一定的共同性.艺术与宗教: 都是較為遠離經濟基礎的社會意識形態形式 ,都是對社會前途,人類命運及人生意義抱有堅定的信念告希翼達到理想目標.兩者都是人類世界主體對客體世界,社會生活的情緒和情感的體驗的意識形態性表達.它們在表現方式上都有具有直觀性,想像性,幻想性和形象性等特徵,1、实践性与主体性2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3 .形象性4 .形式美与形式感5 .创造性6 .情感性1 )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造艺术和园林艺术等;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有何联系与区别,请结合一件作品谈
谈你的理解
解析:明确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定义,同时明确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特征.从这些特征,结合具体的作品,谈艺术欣赏和批评的联系和区别。
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艺术作品。
第一,相互联系方面。
术欣赏的对象主要是艺术作品,这意味着艺术批评和艺术欣赏都是艺术接受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艺术接受活动中的一个层次,只是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在接受方式和层次有很大区别。
(二)批评式的接受是建立在欣赏性的接受基础上的,是欣赏式接受方式的深化,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特征。
正是这一点,使它能以各种方式反作用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成为调节艺术创作和大众接受之间的重要中介力量。
第二,相互区别方面。
艺术欣赏的接受方式主要是一种直觉活动。
在接受过程中,欣赏者一直保持着对作品感性形象完整性的感知,关注作品的审美属性和审美价值,并且个人的审美趣味和爱好在欣赏性接受中起着主要作用。
简言之,欣赏性接受是一种直觉性、主观性和享乐性都较强的接受方式。
艺术欣赏是饱含情感,充满想想和联想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艺术批评则主要是一种理性的科学探究活动,它必须从一定
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重建作品内部各因素,以及作品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艺术史之间的联系,并在这种联系中来分析、阐释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作品的得失、作品的艺术特征、作品所包含的艺术规律等问题。
所以艺术批评是在欣赏基础上的一种客观科学的研究。
我们从《红楼梦》相关艺术批评来看一下(具体分析)欣赏和批评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从诞生至今有大量的评论文章。
有些书评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评书人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文字的欣赏,引导读者步步深入发现线索,而逐渐演变成对小说整体结构的补充和再创作。
脂砚斋点评《红楼梦》内容丰富,不仅透露文中寓意,而且揭示全书宗旨及创作手法等。
如认为“书之本旨”是“无材可去补苍天”,对全书总批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脂砚斋评书中指出《红楼梦》的创作手法有“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等四十余种。
而艺术欣赏只是欣赏《红楼梦》小说的艺术美,文字美,故事情节所吸引,不会具体思考红楼梦的创作手法。
其次,艺术批评可以揭示艺术作品中更深层次的人物内心和社会矛盾,有助于艺术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在理性认识上的深化。
如周先慎先生对《红楼梦》宝玉挨打中贾政三次流眼泪的深入解读,对贾政人物的内心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指出贾政的伤心对于家族后继无人的一种绝望和悲哀,内心既愤怒又悲哀,既威严又虚弱。
在宗法制下,贾政作为家长可以对儿子肆意逞威,却无法掩盖他没落阶级代表人物的空虚与无助。
作为《红楼梦》欣赏着,如果看过周先慎的评论,就会理解为什么作为宝玉挨打的施威者贾政会三次哭,而且一次比一次伤心。
第三,艺术批评建立在艺术欣赏之上的科学研究,不仅仅能够深刻地欣赏作品而且能够对创作者给予艺术创作的影响。
曹雪芹在巨著《红楼梦》的写作过程中,正是边听取意见,边修改提高,“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尤其是脂砚斋的评点更为增色不少,据“脂评”的批评透露,秦可卿之死这一段故事,曹雪芹也是根据他的意见进行了修改的。
最后,在艺术批评和艺术欣赏的关系中,我们要注意,艺术批评是建立在艺术欣赏之上的,兼顾科学性和欣赏性。
脱离了欣赏,脱离了情感,脱离了审美,艺术批评也就脱离了艺术的本质。
脂砚斋自1754年甲戌重评开始至1774年甲午为止,二十年如一日地对《红楼梦》进行多次抄评,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对书中人物满怀深情。
如点评书中“每每规谏,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之语,蒙府本脂砚斋侧批“我读
至此,不觉放声大哭。
”书中写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
”甲戌本侧批:“少年色嫩不坚劳,以及非夭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闻此放声一哭。
”第八回,写宝玉被骗,甲戌本眉批:“余亦受过此骗,今阅至此,赧然一笑。
”正是因为脂砚斋这种包含情感的多次欣赏,与书中人物同命运共呼吸,才能深入理解作品,对作品的艺术性进行精到深入的评价。
总之,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艺术欣赏侧重于情感性、审美性、想象性。
艺术批评是建立在欣赏之上的科学研究,注重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集创造性、中介性和接受性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