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顺应性理论在《围城》中的体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顺应性理论在《围城》中的体现

语码转换是指一种语言中夹杂别的语言形成混合语码。《围城》中大部分主人公都有留洋的人生经历,所以文中出现了许多外语,其中出现最多的是英语,还有一些法语、德语等。因为汉语是方块文字,而英语、法语、德语等是字母文字,所以语码转换在小说中特别醒目。本文试图结合主人公不同的社会背景,运用顺应性理论探讨《围城》中语码混合的原因。

标签:《围城》语码混合语码转换顺应性理论

一、引言

《围城》是一部剖析知识分子灵魂的短篇小说。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匠心独具,将一些英文、法文、拉丁文等外文夹进中文里。这些外文,既有单个的词汇,也有完整的句子,或出现在对话中,或出现在叙述与描写中,既准确又流畅,鲜活独特。这些外文语码和中文语码的混合使用对于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部作品中,读者处处可见混合语码,时时可感觉到主人公的嬉笑怒骂。这些夹着不同语码的言语,总似言尤未尽,情尤未抒,让人不禁想揣摩主人公的心理,从而使读者对下文更感兴趣。

二、语码和语码转换的定义

在语言学中比语体或方言更中性的术语就是“语码”。“语码”强调特定群体中实用的语体或语言。例如,生活在纽约的波多黎各人可能有两种语码:英语和西班牙语。人们上班时说一种语码(英语),在家时或和邻居说话时换另一种语码。这样,人们就要选择语码,用不同的语码交流。语码转换则是对谈话时不同语码选择的阐述。具体指双语者在同一个会话语篇中交替使用两种语言或同一语言的两种方言的语用现象。从语码转换环节看,有句际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和句内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之分。句际转换发生在话轮交替之际,是双语者根据交际情景或话题的变化而有意采纳的语码转换形式,目的主要在于改变说话风格。句内转换也叫语码混合(code-mixing),发生在同一话语之中,当说话人一时忘词,却记得另一种语码中的对应说法时,或者当某一文化现象或理念没有被主脉语言编码时,可能会借助这种语码转换形式,以弥补语汇知识的不足或者语言中的语汇空缺。这种情况在双语或多种语群内非常普遍,通常是关系密切的一种标志,如在非正式场合下在朋友或同事之间。混合语码涉及语言的不同层次,如语音、词法、句法结构或词项。比如在《围城》中,赵辛楣谈及方鸿渐听孙小姐的话暂没有办婚事时,对方鸿渐说道“那么,你太weak”并且他自以为这个英文词嵌得非常妙,不愧外交词令,是个不错的语码混合。

三、语码转换的语用顺应理论

语用学的顺应性理论是Verschueren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酝酿,于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的理解》一书中提出的一个语用学研究模式。这是个兼具包容性

和解释力的理论,所以它可以用来进行语码转换的研究。Verschueren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语言选择,是因为自然语言具有三个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这三个特征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它们使人类能动态地使用语言。顺应性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它指的是人类用商讨的方法选择语言,从而使交际取得成功。一般来说,语码转换者主要是通过顺应语言现实(Linguistic reality),社会规约(Social Conventions)和心理动机(Mental Motivation)而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

(一)语言现实的顺应

对语言现实的顺应主要考虑用一种语言表达思想或概念时,是否有另一种语言可作为语码转换的相应形式。如果某个思想或概念只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而不存在于另外一种语言当中,那么当这两种语言互相接触时就会出现语码转换或语言借用的现象,因为其中的一种语言弥补了另外一种语言在这个方面的空缺。比如方鸿渐追想他的国文先生都叫不响,不比菩蒂、陈散原这些名字,像一支上等哈梵那(Havana)雪茄烟,可以挂在嘴边卖弄。哈梵那(Havana)牌子的雪茄烟仅是外国才有的,因而用哈梵那(Havana)是一种语言空缺的填补。这种现象是语码转换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语言使用者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就要动态地顺应这样的语言事实,从而有效地进行语码转换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

例如,柔嘉不耐烦,道:“没有结!要穿,你自己去买。我没见过像你这样nasty的人!我忙了六天,就不许我半天快乐,回来谁看你的脸。”在此句中,表达式“这样nasty的人”是一个名词性短语,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形容词“nasty”是一个表态度的描述性词语,用来修饰中心词“人”。在评价系统中,“nasty”属于判断性修饰语,表达了柔嘉对丈夫的评价及态度。当时情况是柔嘉很生气,但一时又抹不开文人的面子,没有用难听的字眼骂方鸿渐,而用了比较隐晦的英语词“nasty”来责怪他。另外,柔嘉和鸿渐之间的夫妻关系使得他们的语言具有非正式性,他们又都懂英语,就第二个因素而言,选择英语语码的余地就更大了,而且意识程度也较第一个因素下的语码转换的意识程度要高。孙柔嘉在文中转用英语,可能觉得英语表达能更精确地体现自己虽生方鸿渐的气,但仍然很爱他,不会狠心地责怪他的事实。

(二)社会规约的顺应

对社会规约的顺应主要是指对社会文化,如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等的顺应。语言使用者是生活在具体社会中的人,他们的行为(包括语言),会受到社会规约的约束和制约。比如在典型的双语社会中可能有一种语言是高变体High Variety,而另一种语言是低变体Low Variety。比如在教育宗教等场合下,高变体就是应该选择的语言,而在私下交谈等场合就要使用低变体的语言。这样,语言使用者就动态地顺应或遵守了社会规约,或者出于交际的需要违背了社会规约。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可能就会使听话者为难、尴尬、甚至生气。

例如:今天是作文的日子,孙小姐叫他们造句,他们全说没带纸,只肯口头练习。她叫一个学生用三个人称各做一句,那学生一口气背书似的说:“I am your husband. You are My wife. He is also your husband. We are your many husbands.”全课堂笑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