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教学案例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生态系统》优秀教学案例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的生态环境案例,让学生体验和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在本节课中,我将以一个真实的生态环境案例导入新课。例如,我可以展示一些典型的生态系统图片,如森林、草原、水域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同时,我还可以分享一些实际的生态问题,如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通过导入新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态系统的知识,还能够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包括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态位等。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我将提出一系列与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例如,我可以问学生:“生态系统是如何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等问题。通过问题导向,学生可以逐步深入地理解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机制,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态系统》教案
《生态系统》教案第一章: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定义: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生态系统?图片展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类型与结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
2.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态位等。
2.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研究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
课堂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
第三章:生态系统的功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3.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3.3 教学活动动画展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过程。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系统功能的实例。
第四章: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
4.2 教学内容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
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生态平衡?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探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第五章: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让学生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
5.2 教学内容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砍伐、水质污染、物种灭绝等。
生态环境保护:植树造林、节约用水、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5.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生态环境问题的实例。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
生态系统教案示例
生态系统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 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稳定整体。
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3. 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消费者通过食物链与生产者和其他消费者相互联系,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得以完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3. 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深入探讨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生态系统?”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介绍生态系统的定义,讲解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的组成。
3. 分析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讲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非生物部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每组选取代表进行分享。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周围的生态环境,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六、教学案例分析1. 引入案例:以我国东北林区为例,介绍其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
2. 分析案例:让学生分析东北林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非生物部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 案例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东北林区面临的问题,如森林砍伐、生态环境恶化等。
《生态系统》教案
《生态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2)掌握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3)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意识;(2)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2)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3)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机制。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2)准备相关实例、图表、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3)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了解基本概念;(2)收集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加深对生态系统的认识;(3)准备好笔记本,做好课堂记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实例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2)提问学生对生态系统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1)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2)利用图表、模型等展示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3)演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3. 实例分析:(1)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2)讨论实例,引导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机制。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生态系统的实际应用,如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课堂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应用生态学知识保护生态环境。
单元整体教学案例
单元整体教学案例:生态系统案例背景学生:小明(8岁)小明所在的学校位于城市的郊区,学校周围有一片绿地,上面有一片小森林和一个小湖泊。
小明对自然非常感兴趣,他经常在学校的绿地上观察动植物,并且喜欢和同学们一起探索自然。
学校决定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开展一个关于生态系统的单元教学,以满足学生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并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案例过程第一课:什么是生态系统?教师向学生们介绍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解释了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原理。
教师展示了一张世界地图,指出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的差异,并引导学生们思考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
第二课:森林生态系统教师带领学生们参观学校附近的小森林,学生们观察和记录了森林中的不同动植物,并收集了一些枯叶和树皮样本。
回到教室后,教师组织学生们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植物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们使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了解所选动植物的特征、习性和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第三课:湖泊生态系统教师带领学生们参观学校附近的小湖泊,学生们观察和记录了湖泊中的水生生物,并收集了一些水样。
回到教室后,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实验,让他们观察水样中的微生物,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
学生们讨论了湖泊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了解了湖泊对周围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四课: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教师向学生们介绍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森林砍伐、水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学生们分组讨论不同的人类活动,并找出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每个小组向全班做了简短的报告,并提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建议。
第五课:保护生态系统教师引导学生们讨论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保护生态系统的方法,例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和节约能源等。
学生们分组制定了保护生态系统的计划,并在学校周围进行了一次植树活动。
案例结果通过这个生态系统的单元教学,小明和其他学生们对生态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动植物,并了解了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教学案例分享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教学案例分享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科学,而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生态系统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享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分享一些高中生物生态系统教学的经验和方法。
一、案例一: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与自然生态系统有很大的区别。
通过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可以让学生了解城市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1.1 案例背景某市近年来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状况,学校决定组织一次城市生态系统研究活动。
1.2 活动设计学生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选择一个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和研究。
他们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如空气质量、水质状况、植被覆盖度等,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
同时,学生还需要讨论城市生态系统的问题,如垃圾处理、水资源利用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3 活动效果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还培养了他们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此外,学生还意识到了自己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案例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案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湿地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2.1 案例背景某市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为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校决定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案例学习。
2.2 活动设计学生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选择一个湿地进行保护与恢复研究。
他们需要了解湿地的重要性,研究湿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源污染、垃圾处理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湿地中的植物和动物物种,保护和恢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教学案例
《生态系统》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能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4.认同生态系统中的自动调节水平是有限的,人们必须爱护自然、保护环境5.学会对资料实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发现探索的线索二、重点、难点1.生物与环境是同意的整体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3.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并不是说人类不能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三、课前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制生态瓶或观察水族箱四、教学过程引言:师:课前有些同学们观察了水族箱,还有些同学自制了一个生态瓶,请你们上台来讲讲观察体会和制作过程。
生:兴奋(生1:水族箱中有水草,有鱼,水,泥沙等。
鱼能够活很多年。
生2:展示自制生态瓶……)师:这个生态瓶中的小动物能够存活很长的时间,为什么呢?生:有阳光,植物光合作用能制造有机物,给小鱼提供氧气和养料,鱼类的排泄物又给水中植物提供无机盐等。
师:生态瓶和水族箱都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请你们给生态系统下一个定义。
生: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师:板书课题及生态系统的概念师:你们判断投影中的例子是否是生态系统?多媒体展示:1、一片森林;2、一片草原上所有的草;3、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4、一片稻田多媒中所有的生物……生:作出判断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生态系统? 生: (生1:我们学校; 生2:我们衡阳市; 生3:我们学校的池塘; 生4:湘江河……)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思考):生物圈。
师:生物圈可分成很多小生态系统,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类型多种多样,有哪些?播放视频: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生:学生讲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并完成以上连线题。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师:各种生态系统在组成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有植物、动物、微生物;还有阳光、空气等非生物。
师:它们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发挥了什么作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6页,并相互讨论。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生态系统”》一、案例背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系统” 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至关重要。
本案例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生态系统” 这一章节为基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o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o理解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o认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2.能力目标o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o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o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o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o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2.难点o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四、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展示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2.探究式教学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视频,如森林、草原、海洋等,让学生感受生态系统的美丽和多样性。
o提问学生:“什么是生态系统?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生态系统?” 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的概念。
2.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o结合视频和图片,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o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o生物部分:o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o消费者:主要是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o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o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生态系统》教案(精选6篇)
《生态系统》教案(精选6篇)《生态系统》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生态系统”是生物新教材七班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其次章“生物圈是全部生物的家”的第四节内容。
传统的学科体系侧重叙述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其中有些离同学的生活实际较远,不利于调动同学学习爱好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新教材编写框架突出了人与生物圈,教材的学问体系也是根据这样的思路构建的,即突出人类活动的内容,突诞生物圈,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因此新教材把“生物和生物圈”编排在第一单元,说明它在教材中的位置特别重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熟悉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观点。
通过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同学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同学分析初一同学具有学校自然常识的学问基础,可以通过前面三节内容学习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来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来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总结诞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初一同学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在教学中应多实行观看思索、资料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同学由于受以前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影响,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力量差,因此本节课课前强调同学回去搜集和沟通“超过调整力量而使生态系受到破坏的实例”的资料。
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多,平常上这一节课时我都要留下一点内容,因此我选用特长班来上,尽量完成本节课的内容,保持内容的完整性。
依据特长班同学认知的特点,采纳启发式教学法。
三、教法设计1.多媒体教学法:采纳课件以增大教学容量,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同学所画的食物链。
2.启发式教学法:同学自学争论、抢答相结合,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同学是教学的“主体”。
通过老师点拨、指导、提问,实现肯定的力量梯度,让一般同学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的,而优生也有思索的余地,体现教学面对全体同学。
3.搜集和整理资料:为解决教学难点,发动同学去搜集“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事例”的资料,让同学在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凋节力量是有限的,从而突破难点。
生态系统优秀教案
一、教案名称:生态系统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 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3. 能够分析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教学难点】1. 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2. 生态系统功能的实现。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出生态系统概念。
2. 讲解:介绍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及基本功能。
3. 互动:分组讨论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森林生态系统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等。
5. 总结:强调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保护的重要性。
二、教案名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分类及特点。
2. 掌握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3. 能够分析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1. 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分类及特点。
2.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分类及特点。
3. 互动:讨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4. 案例分析: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生物成分。
5. 总结:强调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三、教案名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和规律。
2. 掌握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3. 能够分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和规律。
2.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生态系统》优秀教案
《生态系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平衡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2.难点: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一幅自然生态景观的图片,如森林、草原、湖泊等。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地方都有哪些生物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出生态系统。
2.新课讲授
1.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即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2.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3.以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为例,分析其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案例分析
1.展示一些生态破坏的案例,如森林砍伐、水污染、过度捕捞等。
2.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系统。
4.总结归纳
1.总结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2.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呼吁学生保护环境。
3.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自己身边的一个生态系统,并绘制食物链和
食物网。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3.2《生态系统概述》优秀教学案例
案例中,我将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如何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哪些?”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探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保护措施。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环境挑战,勇于承担环保责任的精神风貌。
4.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态环境的美丽和脆弱。
2.邀请生态环境保护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一线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3.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概括各组提出的保护生态系统的措施,并进行点评和鼓励。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强调作业的完成要求和提交时间,提醒学生认真对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3.提醒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参加志愿者服务、开展环保宣传等。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通过引入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真实情境,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生态环境的美丽和脆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种生活情境的引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本案例中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反馈,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生态系统》教学案例及反思
《生态系统》教学案例及反思《生态系统》教学案例及反思《生态系统》教学案例及反思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支撑。
新课标遵循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种理念,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为此我在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生态系统》一节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一、身临其境,实例分析,导入新课电脑播放一幅幅美丽的大自然图片,并配以优美的音乐,让学生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就在学生沉迷于自然美景时,教师用沉重的语气说到:“的确,大自然太美丽了,然而在自然界中也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下面是我精选的三个小资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注:资料1:狼与鹿的故事,资料2:娱乐带来的灾难,资料3:新闻调查播放的节目《河流与村庄》——河南省沈丘县周营乡癌症多发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资料、最后得出:在一定区域内一种生物的出现或消失以及环境的改变都会引起其它生物发生变化,甚至死亡。
老师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描述生物与环境是什么关系,从而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导入新课。
二、自学探究,说成组成师说:“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同学们请列举几个生态系统”学生列举后,教师评价:“仅由动物和植物就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吗?”教师电脑出示自学提纲[1、动物自己能制造有机物吗?2、这个腐烂的苹果最终会消失吗?3、植物又“吃”什么呢?4、如果你的父母在方便面厂上班,他们是生产者吗?]学生自学,教师就此要鼓励学生:“自学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要会学就要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把你不知道的提出来。
”学生自学讨论后,收集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并解决。
最后得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精选3篇)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精选3篇)“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篇1江苏武进湖塘试验学校陆红英课题其次章第四节生态系统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 能说诞生态系统的组成 3.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 认同生态系统中的自动调整力量是有限的,人们必需爱惜自然、爱护环境 5. 学会对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查找问题的答案或发觉探究的线索重点、难点和关键处1. 生物与环境是同意的整体 2.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淌的 3. 人们要敬重自然、爱护环境,并不是说人类不能利用环境、改造环境过程与方法通过同学阅读、分析资料,老师启发、引导,让同学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悟出道理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含教学内容)老师活动意图同学活动一、导入新课让一位同学阅读资料组一(见附)刚才同学们听了、看了这组资料,想一想,导致牧民不能放养许多家畜的直接缘由是什么?它们分别是生物因素还是非生物因素。
多媒体课件出示→(因素)→家畜少→(因素)→家畜少二、新授这部分说明白无论是生物因素还是非生物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中的很多生物,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感觉,即生物与环境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更精练的话来概括一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呢?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肯定区域内,神巫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多媒体课件出示)每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生存环境,如对于生活在一个池塘里的小鱼、小虾来说,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对于生活在森林里的小鸟来说,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
想请教同学:一滴水可以说是一个生态系统吗?整个生物圈呢?总结:自然界的生态西有大有小,小的有让同学同时使用耳朵、眼睛两种感官,尽快进入状态同学了解资料内容的前提,引导同学去分析资料,领悟其中的内容在通过同学思索强化“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这一概念在同学头脑中的印象让同学绽开联想,进一步理解什么叫生态系统同学边听边看资料组一同学思索、分析,完成填空同学积乐观动脑,热闹发言同学阅读一遍同学相互争论,回答,并说出理由教学步骤(含教学内容)老师活动意图同学活动一滴水、一片草地、一个池塘等:大的有湖泊、海洋、森林等,甚至生物圈都可以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教案的教学实践案例分享
生态系统教案的教学实践案例分享生态系统教案教学实践案例前言生态系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的生存离不开它的存在,研究和探索生态系统的知识对我们认识和保护环境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主要分享我在生态系统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及体会,并希望能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帮助。
一、教学背景本次生态系统教学计划是在高中二年级生物课堂上进行的。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具有对生态系统的基本认知,并能够对实际生态系统进行观察和分析,进一步了解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征,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
(2)生态系统的环境要素:太阳辐射,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植物群落,动物落,生物多样性等。
(4)生态系统的稳态:生物多样性维持稳定,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2.教学方法(1)讲授在教学中,我通过PPT及实物图片,对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对生态系统形成了深刻的认知和了解。
(2)观察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我带领学生们亲自参与生态系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例如进行野外调查活动、植物拔取示范、观察水和土壤的化学物质基础、小组分享等,让学生们从实践中探索出关于生态系统的规律和自然法则,进一步加深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及理解。
(3)兴趣课堂在教学中,我在生态系统的内容上设计一些兴趣课堂,如进行游戏式的知识竞赛、开展小组PPT设计比赛等,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长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们兴趣的提升和交流。
三、教学效果从学生们的观察实验,课堂表现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课程设计的生态系统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及认识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同时学生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四、教学体会1.合理规划教学计划。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设置教学目标及节点,充分发挥不同课程环节的作用,确保教学过程紧密相连,达到教学目标。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3篇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各自特点。
(2)能理解并能说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能力目标:(1)通过查阅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培养学生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和小组合作的能力;(2)通过阐述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各种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二)难点: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三、课前准备:教师:各准备一部生态系统景观的影像资料及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影像资料。
学生:课下收集有关各种生态系统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说到了我们的生态系统是有自动调节能力的,例如我们的草地上鼠的数量多了,使的猫的数量也多,最后鼠就会减少从而维持了生态平衡。
我们知道我们的生物圈中存在着许多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以及组成成分和特点都是一样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①根据生活常识和收集的资料说出你所了解了几种生态系统②观看各种生态系统的影片,你又了解了几种生态系统③你能否以口头作文的形式把各自的生态系统表述出来(组内先交流)。
听了其他同学的表述后,你又了解到了有关生态系统的哪些知识①这些生态系统虽然各有特点及作用,但从生态系统的组成上来说它们都有哪些共同之处②你认为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设是什么③假设其中某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了,会对其他的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由此你认识到了什么④在你身边有哪些人为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严重的破坏⑤观看影片,分析资料中生态系统的恶化情况,你有何感想。
⑥从自身做起,如何保护我们的生物圈⑦小组内交流讨论,制定保护学校花园和草坪的实施方案。
“生态系统”教案
生态系统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定义: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生态系统的类型: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1.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观看生态系统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2.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详细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利用图示、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2.4 教学活动讲解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及其作用。
展示相关教具,如图示、模型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理解。
第三章:食物链和食物网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食物链的定义: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网的概念: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详细介绍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作用。
利用图示、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3.4 教学活动讲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作用。
展示相关教具,如图示、模型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部分。
- 学生能够分析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 学生能够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制作生态系统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对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 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
2. 教学难点- 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 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等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生态系统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
3.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制作生态系统模型,加深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见过的生态系统及它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生物呢?它们都生活在哪里呢?”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图片,如森林、草原、湖泊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 教师总结:“这些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那么,什么是生态系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态系统》这一课。
”2. 背景介绍(5 分钟)- 教师介绍生态系统的研究历史和重要性。
“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在1935 年提出的。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生态系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食物、水、空气等各种资源。
”3. 作者介绍(可省略)4. 课文朗读(5 分钟)- 教师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本中关于生态系统的定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推荐7篇】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推荐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致辞讲话、短语口号、心得感想、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hrases and slogans, thoughts and feeling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生态系统》教学设计【推荐7篇】《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生态系统”是人教版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第四节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与实践双能力培养实验”课题研究课《生态系统》教学案例学校:湖北省长阳县龙舟坪镇中心学校主讲老师:刘小敏授课班级:长阳县资丘镇中心学校初一(2)班人数:52人授课时间:2005年9月27日课前准备:教师:将图画粘贴在黑板上,准备好花线,贴上双面胶的字,将光碟插入电脑学生:课前准备自画的“生态系统”图画教学过程:课题:生态系统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今天来做什么的吗?学生:老师,你是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不,我是来带你们走的……学生:面面相觑,非常惊讶,非常好奇。
老师:我要把你们带到大自然中去(手指黑板上的美丽的图画),想不想去呀?学生:想!!!(响彻云霄的呼唤、求知欲的表露)(点评:创设具体事物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老师:板书“生态系统”。
老师:那让我们到这个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吧!站在这个地方你看见了什么呀?谁能说说?学生:有太阳、有小河、空气。
学生:有树木、有花草、兔子还在吃草呢,树上的松鼠和天空中飞翔的小鸟。
学生:老师,您看那老鼠还从树洞里探出头来了。
学生:老师,我发现草丛里的蛇了,还有树桩上长满了蘑菇。
学生:我还发现小河里的鱼、螃蟹和虾了。
学生:还有那长满蘑菇的树桩呢!学生:还有还有……(点评: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思维很活跃,积极性非常高。
)老师:这些东西是随机的摆放在这里的呢还是之间有什么什么关系?你能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学生:鱼要生活在水中,并且要吃小鱼虾,草什么的。
老师:看来鱼和水,虾,草等之间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哟,鱼不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怎么么样呢?学生:就没有食物吃,不能呼吸,会死去。
学生:我认为,如果没有阳光,树木和小草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水分植物就要枯死。
并且植物能给自然制造氧气,供其他生物呼吸。
老师:哦,原来,阳光,水分,植物,以及其他生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树木要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学生:至少要有水,有阳光,这样的环境它才能生存。
学生:┅┅(点评:通过生动的生态系统的图片,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生态系统的整体印象,为下一步学生的自主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举例做好铺垫。
)老师:我们把在一定地域里,生物和它生活的环境叫做一个生态系统,这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其中这叫一个陆地生态系统(手指黑板上的图画),那叫一个河流生态系统。
并且在黑板的另一边板书“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描述生态系统的内容。
老师:你知道清江河里有些什么吗?学生:清江河里有各种各样的鱼,有虾,还有水老鼠,水蛇,“蛰蜂子”(本地方言),还有水草,螃蟹,乌龟,等等。
老师:我们拿其中的水蛇来说吧,它要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才可以正常生存呢?学生:水蛇要有老鼠等食物吃,还要生活在水中,有时还要其它植物来掩盖水蛇,那样它的敌人来了它才有躲避的地方。
老师:你们说得都很好。
其实生养我们的清江河就是一个河流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就是一个地域,地域可大可小,只要是某些生物和它生活的环境都可以称作一个生态系统的。
你们能列举几个生态系统吗?学生:老师,您说生态系统可大可小,那我家的一块农田能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我认为是一个生态系统,因为田里有庄稼,有蝗虫、蚜虫、蝴蝶,有时候我家的鸡和羊也偷偷溜进去吃庄稼,土壤里有蚯蚓、蚂蚁,还有我的爸爸妈妈经常给庄稼除草施肥呢!您说一块农田是一个生态系统吗?老师:看来你还真是一个很注意观察的孩子,你一定经常在那块田里帮爸爸妈妈做活吧,真不错!你的看法是正确的,一块农田是一个生态系统。
(点评: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做生活中、学习上的有心人。
)学生:我家住在火烧平,那里的蔬菜基地可以称为生态系统吗?学生:可以呀,你家的蔬菜基地和刚才他家的农田应该属于同一类生态系统,也是农田生态系统。
学生:还有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老师:对,对,你们列举的是一些生态系统,关于生态系统的分类,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的组成老师:我们先来给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员来分类,里面这么多成员之间还是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的,比如阳光和小草,谁具有生物的特征呀?学生:小草有是生物。
老师:那么阳光就属于非生物。
下面请同学们找出这个生态系统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学生:组内互说,相互检验(一般来说,都能正确归类生物和非生物)。
老师:其实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两类组成的(并板书“生态系统的组成”,由学生告诉老师答案老师书写)。
(并提出问题)我们来进一步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成分分别在系统中承担什么角色。
有谁愿意充当植物呀(并在举手的学生中选几名回答)?你能说说你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吗?(点评:创设新奇情景,让学生在愉悦中进行探索。
)学生:我愿意。
我是植物。
我就是蔬菜吧,我可以给人类提供食物。
老师:是呀,植物还有什么功劳呢?学生:我好象在哪里看过,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人类和动物呼吸。
老师:是呀,其实植物它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自己和其它动物利用,也释放氧气,供其它生物呼吸利用。
那么植物在系统中承担的什么角色呢,动物呢?学生:(不知怎样回答,讨论起来了。
于是出现了许多角色名词)植物是制造商,动物在花费;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就像我的爸爸妈妈和我的关系一样;哈哈……学生搞得笑了起来。
老师:我们就取他的意思吧,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并板书)。
不过,生物学上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和社会上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含义是有所不同的。
你能说说他们的区别吗?生物学中的生产者是指能制造有机物的生物,消费者是指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生物。
老师:那树木、小草那些植物老了、死了,动物和我们人老了、死了之后,那些死去的生物的遗体都怎样了,你知道吗?学生:腐烂了。
老师:是细菌和真菌的分解把那些尸体化成了更简单的物质还给大地了,所以才没有了堆积如山的尸骨残骸呀!你们看看这个树桩(手指黑板上的图画),已经被这些蘑菇(真菌)和细菌分解得快解体了呢!学生:难怪我们家种了蘑菇的树筒,再用来烧火,怎么都不爱燃烧呢!光烟雾,没有火焰,老师,那是什么原因呀?为什么没有火焰了呀?老师:那是因为细菌和真菌把树筒里的有机物费解成了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给大自然了,所以树筒会腐烂,而不能燃烧了。
学生:看来,自然界中还少不了细菌和真菌呢,它们是分解者。
学生:对,它们是分解者。
老师:你们的分析是正确的(板书生物在生态系统扮演的角色)。
老师:你们谁愿意充当这些角色呀?学生:有的充当植物,骄傲的说:我能给予你们食物和氧气;有的充当动物,不好意思的说:我只能是一个消费者。
老师:没有人愿意充当细菌和真菌吗?它们不好吗?学生:我来,有什么不好,没有细菌和真菌那些植物和动物死了之后的遗体恐怕要堆积如山啦!我就是细菌,我也愿意充当真菌(报以热烈的掌声)。
学生:(跑去摸摸“动物”)不要不好意思,别看动物是消费者,它还报答了植物呢,它呼出的二氧化碳不是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准备的吗?那个“动物”学生终于露出了笑容。
(点评;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交流,在交流中迁移,在交流中感悟,突破重点。
)食物链和食物网老师:我是人,要吃鱼,谁愿意充当我的食物呀?学生:(走上讲台)我愿意。
老师:抓住了“鱼”,用花线将他套住,“你跑不了了,你是我的食物!”,不过在吃你之前,你得说出你想吃什么?学生:我要吃虾。
老师:放开学生去找“虾”。
学生:“鱼”抓住了一只“虾”说:我要吃虾,用花线牵着“虾”来到讲台,并乖乖的牵住我手里的花线,这个“虾”自己不知道吃什么了,其它同学经过相互讨论告诉他:虾是吃小动物和植物的呀,还有动物的尸体也吃!于是“虾”找来了“植物”作为他的食物,也用花线连在自己的身上了……老师:拉着这些生物在走道里走了走。
学生:觉得很有意思。
老师:我们这样想一条链子吗?我们就把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称为食物链,像植物被虾吃,虾被鱼吃,鱼被人吃的关系称为一条食物链。
(板书:食物链和食物网)同学们你们能相互牵拉出一条或者几条食物链并能解释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边说,边动起来,拉起了一条一条食物链。
老师:不过我除了吃鱼,我还想吃蔬菜等植物,并把自己和“植物”用花线又连接起来。
学生:(鱼说)我也想吃青草等植物,于是“鱼”用花线拉住了“植物”。
学生:走上讲台说:我是“大鱼”,要吃你这条“小鱼”,于是“大鱼”在我和“小鱼”之间用花线连接起来。
老师:这里面有哪些食物链呢?学生:有……老师:牵动这些食物链,引导学生来形容这些食物链。
学生:像网兜,就叫食物网吧。
(点评:通过游戏活动的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在做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老师:给予肯定。
其实在这个食物网中,我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比如说某种生物灭绝对其他生物会造成影响的,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假如虾的数量少了,鱼就只有植物吃了,它的食物相对来说就少了,会造成有些鱼饿死,鱼少了,我们人的食物也就相对少了,而虾的数量少了,那么那些浮游生物就会相对增多……老师:是的,下面我们来看看黑板上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学生:角色扮演,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并且将课本第25页的讨论题做在书上,相互检查。
(点评: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认识,加深了理解。
)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老师:介绍食物链的写法。
让学生尝试写食物链。
并且引导学生分析食物网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问题。
不过你们想过没有:草总是在被牛羊吃,为什么不见减少,还有那么多的草呢?学生:讨论作答。
得出结论:是因为生态系统本身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老师:一般情况下,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中现象叫生态平衡(板书)。
不过这个能力是有限的。
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不平衡了。
比如,草场上的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变成荒漠的。
我们来看看黑板上的系统中,如果蛇被大量捕捉,会有什么后果?学生:讨论作答。
老师:你们能列举出一些平衡的生态系统或者不平衡的生态吗?学生:讨论,列举出了许多平衡的生态系统和身边的一些由于开矿导致生态不平衡的事例,领悟生物种类越多、数量越多、自然条件越好的生态系统才不容易遭到破坏。
环保教育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第26面的资料,同学们,你们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呢?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会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增多,最终危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老师: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才能遏止这种害人的事情发生呢/学生:讨论作答,要禁止排放污水;废旧的电池不要乱扔;生活污水要净化处理;禁止乱开矿,污染水源;禁止过度放牧,破坏草场等等。
老师:现在让我们来把这个生态系统更加完美化吧,请你们拿起你们的画笔,来描绘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吧!(点评:联系学生实际及时进行情感教育。
)学生:手拿彩笔,纷纷走上讲台,在那幅图画上增添靓丽的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和谐美丽的生态系统!总评:本课系全县初中生物新教材培训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