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急危重症-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五章心搏骤停及心肺脑复苏教案
教案单位:护理学院教研室:临床综合教研室姓名: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急救护理学英文名称Emergency Nursing课程简介《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等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的学科,也是护理学专业本科护生的必修课程。
其内容涉及范围广,与医学、护理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各科护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好本门课程是胜任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范畴,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
掌握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掌握常用的急救技术,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必需严肃认真地备课,精通本学科的内容,同时必需熟悉相关课程,教学中做到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2、教师必需深入研究教学法,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目标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分层次分专业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材选用《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关青主编参考书籍与常用网地址参考书籍:网络课件与常用网址:授课章节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授课对象2010级护本1班学时 2 时间第5周授课地点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2、基础生命支持的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及注意事项,成人与婴、幼儿基础生命支持的区别,电复律方法及注意事项。
3、心肺复苏的有效标志。
熟悉:1、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控制气道方法、氧疗及人工通气方法、常用药物适应症及用法。
2、脑复苏常用药物及护理措施,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第五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于20世纪70年代扩展到心肺脑复 苏,强调复苏成功的关键不仅是自主呼吸和心 跳的恢复,更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 复。
完整的CPCR包括三部分
1、基础生命支持 (BLS) 2、进一步生命支持 (ALS)(高级心血管) 3、长期生命支持 (PLS) (综合治疗) 快而深的心脏按压,使用体外自动除颤仪,尽 可能降低体温到32-34℃.
.
三、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判断
临床表现: 1、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几十秒) 2、心音、 脉搏、血压消失。 3、无效呼吸或停止。4、皮肤发或苍白绀。 5、瞳孔散大(35-45秒)固定(1-2分钟)、
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
.
判断:
最可靠的临床征象是:意识丧失伴大动 脉搏动消失。
心电图表现:根据心脏活动情况及心电图 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
1、心室颤动(室颤) 2、缓慢而无效的心室自主节律(也称 “心电——机械分离” 3、心脏或心室停顿.
(一)心室颤动(室颤)
.
(二)缓慢而无效的心室自主节律
心肌仍有生物电活动, 断断续续出现慢而微弱 且常不完整的“ 收缩 ” 情况。 多见于心肌损伤的结果、 严重低血容量、张力性 气胸、心包填塞。
.
pulmonresuscitation),当呼吸终 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 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 术。
.
当人体因呼吸心跳终止时,心脏、脑部及器官组织均 将因缺乏氧气之供应而渐趋坏死,在医学临床上我可以 发现患者的嘴唇、指甲及脸面的肤色由原有呈现的正常 色渐趋向深紫色,而眼睛的瞳孔也渐次的扩大中,当然 胸部的起伏及颈动脉的是否跳动更能确定的告知我们生 命的讯息。在4分钟内肺中与血液中原含之氧气尚可维 持供应,故在4分钟内迅速急救确实作好 CPR 时将可 保住脑细胞之不受损伤而完全复原,心跳、呼吸骤停后 1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者,救活率接近100%,在4-6分 钟之间则视情况之不同脑细胞或有损伤之可能,会有 50%的人被救活,6分钟以上则一定会有不同程度之损伤, 大概只有10%的会救活,而延迟至十分钟以上则肯定会 对脑细胞造成因缺氧而导致之坏死,几乎无存活的可能。 心肺复苏的意义不仅要使心肺的功能得以恢复,更重 要的是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的发生。 因此,争分夺秒的现场救护非常重要。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第五版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第五版摘要:1.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第五章概述2.灾难护理3.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正文: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第五章概述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关于危重病患者的护理知识体系,第三版第五章主要介绍了灾难护理和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等内容。
本章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应对灾难和紧急情况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提高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二、灾难护理灾难护理是指在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突发事件中,对受害人群进行的紧急护理。
灾难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能够快速评估受害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
1.灾难后心理应激性损伤灾难后的心理应激性损伤主要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1) 暴露于一种恐怖、危险或有生命威胁的事件。
(2) 在事件发生后,对事件的回忆和相关情境的回避。
(3) 睡眠障碍、易激惹、集中注意困难等症状。
(4) 至少有上述2 项症状持续1 个月以上。
2.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有暴露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三、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导致全身缺氧和器官功能衰竭。
心脑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通过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胸部按压、人工呼吸和电击除颤等操作,恢复心脏跳动和呼吸功能。
1.心脏骤停的诊断心脏骤停的诊断依据包括:(1) 突发性意识丧失或抽搐。
(2) 大动脉搏动消失。
(3) 呼吸停止或严重呼吸困难。
(4) 心电图显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心动过速。
2.心脑肺复苏的流程心脑肺复苏的流程包括:(1) 迅速判断患者是否处于心脏骤停状态。
(2) 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启动应急预案。
(3) 对患者进行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
(4) 如有条件,进行电击除颤。
(5)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5页
假如10 s内没有触摸到颈动脉搏动,
应立刻开始胸外按压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6页
1、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 胸骨下1/2——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点 按压方法: • 按压时将一只手放置被救者按压部位,另一只手压在第一只手背部,十指交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12页
5、高级生命支持
高级气道处理 机械通气 • 气管内插管,喉、面罩气道使用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13页
药品治疗
复苏用药:首选静脉给药,假如静脉通道无法建立, 能够考虑骨内注射
• A. 肾上腺素 1 mg/(3~5 min) IV • B. 血管加压素 40 U IV(必要时重复) • C. 多巴胺
3、昏迷心脏骤停患者应尽早接收 治疗性低温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17页
织上翘,肘和手掌根部应该与患者胸骨呈垂直线,肘关节应该保持固定,按 压应该是有节律,按压与放松时间要相等,按压手一直不应该离开胸壁 按压幅度: • 最少5 cm 按压频率: • 最少100 次/分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7页
2、开放气道
(30次按压后)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仰头举颏法: • 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
第2页
心脏骤停心电图表现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3页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第五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精选精品PPT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 心肺脑复苏术(CPCR):当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和 心搏骤停时,在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 施,其目的是保护脑、心脏等全身重要脏器,并 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 心肺脑复苏分为三个阶段: • 基础生命支持期 • 进一步生命支持期 • 延续生命支持期
一 基础生命支持期
第五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 复苏
第一节 心博骤停
• 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跳动突然停止, 丧失有效泵血功能,从而导致全身严重的缺血、 缺氧的临床急重症。
• 病理生理机制:心室颤动最常见,其次是缓慢性 心律失常、心室停顿、持续性室行心动过速。
• 一般情况下,心搏骤停5-10秒因脑缺氧而晕厥, 15秒以上可致阿斯综合症,4-6分钟以上者会造成 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可致死亡,应尽早进 行心肺复苏。
一 心搏骤停的原因
• 1.心源性心搏骤停:因心脏本身的病变所 致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肌病变、主动 脉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 2.非心源性心搏骤停:因心脏以外的其他因 素或疾病影响到心脏所致,呼吸停止、严 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药物的毒副作 用和过敏反应、点击或雷击、麻醉和手术 意外。
二 心脏骤停的类型
,应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2治疗措施:降低脑细胞代谢率;
• 2治疗措施:降低脑细胞代谢率;加强氧和能量供 3如病情允许,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及肺部感染。
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
给;促进脑循环在灌通;纠正可能引起继发性脑 家人急送医院就诊,约15分钟后送至医院急诊科。
于2009年正月初五晨起自觉疲乏无力、心烦、口渴,未加重视。
• 1.判断病人的反应 • 2.病人的体位 • 3畅通呼吸道 • 4.人工呼吸 • 5.人工循环 • 6电击除颤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术PPT课件精选全文
心源性 冠心病 心肌病变 心瓣膜病 主动脉病变
2024/10/8
非心源性 呼吸停止 严重的酸碱平衡失调 药物中毒或过敏 电击、雷击或溺水 麻醉和手术意外
5
心脏骤停的原因
2024/10/8
6
心脏骤停的原因
低血容量
酸碱失衡
低氧血症
6H 低/高糖血症
低/高温
电解质升高/降低
创伤
药物过量
张力性气胸
6T 心包填塞
2024/10/8
22
开放气道---双手托颌法
抢救者用双手从两侧抓紧病人的双下颌并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即可打 开气道。此法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以下颌上提为主,不能将病人头部后仰及左 右转动。注意,颈部有外伤者只能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不宜采用仰头举颏 法和仰头抬颈法,以避免进一步脊髓损伤。
2024/10/8
17
方法
• 患者平卧,解开上衣,救护者立于患者一侧,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 确定按压部位: • 1 右手中指食指并拢,沿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定位,另一手中指放于患者胸骨上。 • 2 双手食指自患者两乳头出同时向中心移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即为正确的按压部位。 • * 注意:定位后掌跟接触患者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成人与儿童按压频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术
2024/10/8
1
第一节
心脏骤停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术
第三节
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2024/10/8
2
第一节 概述
•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泵血 功能突然终止,造成全身循环终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 引起全身严重的缺血缺氧。
最新急危重症-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急危重症-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第一节概述一.心脏骤停的原因(一)心源性原因1.冠状动脉病变2.心肌病变3.主动脉疾病(二)非心源性原因1.呼吸停止2.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3.药物中毒或过敏4.电击,雷击或溺水。
5.麻醉和手术二.心脏骤停的类型1.心室颤动(室颤):常见。
心室肌发生极不规则的快速而又不协调的颤动。
心电图表现:QRS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200-400次/分2.心脏停搏又称心室静止,心房,心室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房室均无激动波可见,呈一条直线,或偶见P波3.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呈缓慢,矮小,宽大畸形的心室自主节律,但无心搏出量。
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一)临床表现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2.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3.心音消失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
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30秒内。
5.瞳孔散大6.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二)诊断最可靠而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丧失伴以大动脉搏动消失。
第二节心肺脑复苏若能在心脏骤停4分钟内进行基础生命支持,8分钟内进行心脏除颤,则存活率可达40%,越早抢救,复苏成功率越高。
一。
基础生命支持BLS又称初期复苏处理或现场急救。
目标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
包括畅通呼吸道A。
人工呼吸B,建立有效循环C。
2010改为CAB。
(一)判断并其启动EMSS1.判断病人反应:轻拍重喊。
如病人有头颈部创伤或怀疑有,切勿轻易搬动,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
对有脊髓损伤的病人不适当地搬动可能造成截瘫。
2.监测循环体征:检查颈动脉搏动。
一岁以下婴儿触肱动脉。
3.启动EMSS(二)病人体位复苏体位,恢复体位。
(三)开放气道病人无意识时,肌张力下降,舌体和会厌可能使咽喉部阻塞。
舌后坠是造成呼吸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
无颈部创伤,采用仰头抬法开放气道。
方法:仰面举颌法:成人90度,儿童60度。
婴儿30度。
新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PPT课件
是针对骤停的心跳和呼吸采取的 “救命 技术”。
心肺脑复苏:CPCR
一、心搏骤停的原因
心源性心搏骤停—— 心脏本身病变所致 非心源性心搏骤停——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
响到心脏所致
一、病因
1.心脏器质性病变
2.血液动力学的突然改变
(二)诊断
心跳呼吸停止确诊依据是意识突然丧 失,呼吸停止、摸不到大动脉(颈动脉或股 动脉)搏动。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是指针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为迅 速恢复其心跳、呼吸和脑功能采取的紧急 措 施 。 现 代 心 肺 复 苏 术 始 于 1960 年 , 医 学 全名为心肺复苏(CPR)。虽然这种急救术在 概念上仅提到心及肺,但事实上,同时也 是脑的复苏。因此,严格来说,应称为心 肺脑复苏术(CPCR)。
❖3.心电-机械分离:心肌仍有生物电
活动,而无有效的机械功能。多为严重心 肌损伤的结果,常为左心室泵衰竭的终期 表现。断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 QRS波群。
❖三、心肺骤停的表现和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原来清醒的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呼之不应。
2.摸不到大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测
不到血压,心音消失。 3.呼吸呈叹气样或停止。 4.面色死灰色或转为紫绀。 5.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 压区,右手重叠在左 手背上,两手手指跷 起(扣在一起)离开胸 壁。双肩正对人胸骨 上方,两肩、臂、肘 垂直向下按压。
心脏按压 (Circulation)
❖ 准确定位:两乳头连线水平
❖以掌跟按压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一手的鱼际处紧贴在按压部位上,双 手重叠握紧,双臂绷直,双肩在病人胸 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力量 应足以使胸骨下沉大于5厘米,压下后 放松,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反复操作 ,频率大于100次/分钟。
第五章-心肺复苏术(急危重症护理学)
D
(Defibrillation):心脏除颤
2.初级急救者AED计划:
在机场、飞机、娱乐 场等各种公共场所放 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对警察、消防队员等 第一应答者及公众进 行普及型教育
D (Defibrillation):心脏除颤
3.先电击与先CPR 院外: 当施救者在院外目睹心脏骤停并且现场 有AED可用,那么应该尽可能的使用AED
B
(Breathing):人工呼吸
2.技术要点: 吹气量:10ml/kg(700-1000ml/次) 吹气速度:缓慢(1-1.5秒) 吹气频率:10-12次/分(成人) 12-20次/分(1-8岁) 人工呼吸时应注意: 观察有效吹气时可见胸廓起伏 “正常”吸气后,再进行第二次呼吸
B
(Breathing):人工呼吸
体
位
患者:仰卧在硬平面上,松开限制患者 呼吸的衣扣、皮带等 术者:立于患者一侧或跪于患者一侧 (两腿与肩同宽,中线 与病人两肩的连线对齐)
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 (胸外按压)
1.判断:
成人触摸颈动脉
小儿触摸肱动脉
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2.胸外心脏按压部位:
D
(Defibrillation):心脏除颤
除颤完成后,应继续5 个周期的CPR后,再判断 心律是否恢复
重新评估
时间:5个循环周期后(大约2分钟) 内容:呼吸、循环(注意时间控制) 评估结果处理: 有呼吸、有循环意识无恢复 --复苏体位 有循环、无呼吸 --继续人工呼吸
后期复苏 进一步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
判断意识及呼救
(非专业人士不判断呼吸)
1.患者肩及在耳边大声呼唤: 可以唤之睁眼; 无意识,立即呼救。 2.启动120急救系统 或医疗机构应急抢救系统(EMSS)
第五章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PPT课件
非然“丧骤失停意”识,为二前者提有的本、质无的法
不预同料。的预自料然之死中亡的。停强搏调自然、
快速、不被预知。
sudden cardiac death
Las Vegas:
心脏猝死抢救成功率 是全世界最高 (74%)
Las Vegas 的经验
◆ 重视 当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都会放 置心脏除颤仪等急救设施
现场心肺复苏术
-闭式按压术---
2021/2/18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43
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一手掌与胸骨纵轴平行,另一手置 于其上,两只手平行重叠。
按压方式:
垂直下压》5cm,儿童4-5 cm, 按下后应让胸骨回复,按下与松开 的时间相等。放松时手掌仍与病人 胸壁保持接触
有效按压的判断标准
ECG: QRS波群消失, 代之以振幅与频率极 不规则的颤动波,频 率200~500次/分
心室颤动
成人占80%,常见原因为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缺血,低血钾,药物中毒,触电 早期等等。较易复苏成功
心室停顿(心室静止)
ventricular standstill asystole cardiac standstill
秒内) 手术者发现心脏停搏或大血管搏动消失或创
面血色变紫、渗血或出血停止
四、心脏骤停的诊断
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 呼吸消失
在诊断和急救时应注意避免
不要等待静听心音 不要等待心电图的检查 不要等待测血压
----以节省更多的时间
2000国际CPR指南最新规定
非专业人员 : 无需检查脉搏,发现患者无反应和无呼吸 即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或电除颤
《急重症护理》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课件
ppt课件
21
1.仰头抬颏法病人平卧,救护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 手掌用力向后压以使其头后仰,另一手的手指放在靠近颏
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使病人牙齿几乎闭合。
ppt课件
22
2. 托颈压额法无颈部损伤的患者可用此法。 病人 平卧,救护者一手抬起病人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侧下按 病人前额,使其头后仰,颈部抬起。
ppt课件
23
3. 托颌法此法为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的首选安全方 法。患者仰卧,急救人员将两手置于病人头部两侧,肘部 支撑在病人所躺平面上,双手手指放在患者下颌角, 一面 使头后仰, 一面将下颌角前移,即可打开气道。这种技术 对开放呼吸道非常有效,但急救者容易疲劳,操作技术要 求较高。
24Βιβλιοθήκη 在人工规律吹气条件下,可使血PaCO₂ 达30~40mmHg, PaOz≥75mmHg,SaO₂≥90%。
• 3 .心电-机械分离(EMD) 心电图可呈缓慢(20~30次/分)、矮 小、宽大畸形的心室自主节律,但无心搏出量,即使采用心脏起搏,
也常不能获得效果。为死亡率极高的一种心电图表现,易被误认为心
脏仍在跳动。
ppt课件
10
心室颤动
二、 心脏骤停的类型
心脏停搏和心电-机械分离
ppt课件
11
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患者。口咽气道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解除气道梗阻。将通气管由舌
面上方压入后作180度翻转,直至通气管前端开口面对声门。放置时
要特别注意,因为插入过深或暴力插入反而造成阻塞。
•
(2)鼻咽气道 适用于牙关紧闭以及颌面部损伤,不能置入口咽
通气导管的患者。鼻咽通气管长约15cm ,导管外涂润滑油,插入鼻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课件
03
实操演示:现场演 示心肺脑复苏的操 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04
互动练习:让学 员亲自动手操作, 提高实际操作能
力
05
考核评估:通过 考核评估,确保 学员掌握心肺脑
复苏的技能
心肺脑复苏的步骤
01
判断患者意识: 检查患者是否有 反应,如无反应,
立即呼救
02
检查呼吸:观察 患者胸部是否有 起伏,如无呼吸, 立即进行人工呼
吸
03
检查脉搏:检查 患者颈部是否有 脉搏,如无脉搏, 立即进行心肺复
苏
04
实施心肺复苏: 进行胸外按压, 每分钟100-120 次,每次按压深 度5-6厘米,同时 进行人工呼吸, 每分钟10-12次, 每次呼吸持续1秒。
果分析
心肺脑复苏 的预防和治
疗措施
总结和回 顾
课件重点
2019
心肺脑复苏的 基本原理和操
作步骤
2021
心肺脑复苏的 成功率和预后
情况
01
02
03
04
心脏骤停的定 义和原因
2020
心肺脑复苏的 注意事项和禁
忌症
2022
课件教学方式
01
理论讲解:介绍心 脏骤停和心肺脑复 苏的基本原理和操
作方法
02
案例分析:通过实 际案例分析,加深 对心脏骤停和心肺
心肺脑复苏的注意事项
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 避免二次伤害
A
确保患者心脏按压的力度 和频率,避免过度按压
C
B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避 免窒息
D
确保患者脑复苏的时机和 方式,避免脑损伤
课件结构
心脏骤停 的定义和
原因
新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课件
心脏骤停可能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 失去意识,甚至死亡。
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心肺脑复苏 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心脏骤停的原因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心源性原因: 如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等
非心源性原因: 如低血压、药 物中毒、电解 质紊乱等
创伤性原因: 如外伤、手术 等
其他原因:如 遗传性疾病、 环境因素等
新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心脏骤停概述 02. 心肺脑复苏 03. 新版课件的特点 04. 新版课件的应用
1
心脏骤停概述
心脏骤停的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 致血液循环中断,全身器官和组织无 法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
心脏骤停的原因包括心肌梗死、心律 失常、心脏结构异常、药物中毒等。
培训方法:采用理论讲解、实际操作和案例 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培训效果:学员对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的 掌握程度得到提高
培训反馈:学员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表示满意, 认为培训内容实用,易于理解和掌握
推广策略
培训课程:组织专业培训课程,让医护人
01
员了解新版课件的内容和操作方法
宣传材料:制作宣传材料,包括海报、手
心肺脑复苏的目的 1 是恢复心脏、肺和 脑的血液循环,以 挽救生命。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 2 原理包括:胸外按 压、人工呼吸和电 除颤。
胸外按压的目的是 3 通过按压胸部,使 心脏恢复跳动,从 而恢复血液循环。
人工呼吸的目的是 4 通过人工呼吸,向 肺部输送氧气,以 维持呼吸功能。
电除颤的目的是通 5 过电击,使心脏恢 复正常的节律,从 而恢复心脏功能。
心肺脑复苏的实施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危重症-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一节概述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
(一)心源性原因
1.冠状动脉病变
2.心肌病变
3.主动脉疾病
(二)非心源性原因
1.呼吸停止
2.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3.药物中毒或过敏
4.电击,雷击或溺水。
5.麻醉和手术
二.心脏骤停的类型
1.心室颤动(室颤):常见。
心室肌发生极不规则的快速而又不协调的颤动。
心电图表现:QRS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200-400次/分
2.心脏停搏又称心室静止,心房,心室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房室均无激动波可见,呈一条直线,或偶见P波
3.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呈缓慢,矮小,宽大畸形的心室自主节律,但无心搏出量。
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2.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3.心音消失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
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30秒内。
5.瞳孔散大
6.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二)诊断
最可靠而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丧失伴以大动脉搏动消失。
第二节心肺脑复苏
若能在心脏骤停4分钟内进行基础生命支持,8分钟内进行心脏除颤,则存活率可达40%,越早抢救,复苏成功率越高。
一。
基础生命支持
BLS又称初期复苏处理或现场急救。
目标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
包括畅通呼吸道A。
人工呼吸B,建立有效循环C。
2010改为CAB。
(一)判断并其启动EMSS
1.判断病人反应:轻拍重喊。
如病人有头颈部创伤或怀疑有,切勿轻易搬动,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
对有脊髓损伤的病人不适当地搬动可能造成截瘫。
2.监测循环体征:检查颈动脉搏动。
一岁以下婴儿触肱动脉。
3.启动EMSS
(二)病人体位
复苏体位,恢复体位。
(三)开放气道
病人无意识时,肌张力下降,舌体和会厌可能使咽喉部阻塞。
舌后坠是造成呼吸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
无颈部创伤,采用仰头抬法开放气道。
方法:仰面举颌法:成人90度,儿童60度。
婴儿30度。
托颌法。
(四)呼吸支持
人工呼吸:借外力来推动肺,膈肌或胸廓的活动,使气体被动进入或排除肺脏,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排出。
正常人呼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16%-18%的氧。
(1)口对口人工呼吸:要保持气道通畅,捏住病人的鼻孔,防止漏气,急救者用口唇把病人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以上。
急救频率:10-12次/分,婴儿20次/分,8岁以下的儿童15次/分.
(2)口对鼻人工呼吸
(五)循环支持
1.心前区锤击
方法:右手松握空心拳,小鱼际肌侧朝向病人胸壁,以距离胸壁20-25CM高度,垂直向下锤击心前区,即胸骨下端。
锤击一两次,每次1-2秒,力量中等。
2.胸外心脏按压-----心泵机制,胸泵机制
方法:按压部位:胸骨下半段,即胸部正中、两乳头之间,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按压深度:至少5cm,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按压/通气=30:2
频率:至少100次/分,每2分钟1次更换人员,避免按压者疲劳或按压质量与频率的下降
有效指标:按压时可触及颈动脉搏动及肱动脉收缩压》60mmhg。
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一)明确诊断
(二)控制气道
1.口咽气道
2.鼻咽气道
3.辅助气道
4.气管插管
5.环甲膜穿刺
6.气管造口术。
(三)氧疗和人工通气
1.简易呼吸器法:呼吸囊,面罩给氧。
2.机械人工呼吸和机械人工循环。
(四)开胸心脏挤压
(五)药物治疗
目的:1.提高心脏按压效果,激发心脏复跳,增强心肌收缩力。
2.提高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肌血流灌注量和脑血流量。
3.纠正酸血症或电解质失衡,使其他血管活性药物更能发挥效应。
4.降低粗颤阈值,为除颤创造条件,同时防止室颤的发生。
给药途径:
1.静脉给药:必须建立可靠地静脉输液通道。
2.气道给药:剂量为静脉的2-3倍。
维持作用时间为静脉的2-5倍。
3.心内注射给药
常用药物:
1.肾上腺素首选药 1.0Mg,3-5分钟给药一次。
可以静脉和气管内给药。
2.阿托品 M胆碱受体阻断剂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
首剂1.0mg静脉,在3-5分钟内重复给药。
至总量0.04Mg/kg体重。
可以静脉和气管内给药。
3.利多卡因适用于除颤和给予肾上腺素后仍表现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者。
剂量:初量1.0-1.5Mg/kg静脉注,30秒至1分钟注完。
无效则每5-10分钟静注0.5-0.75Mg/kg。
总量不可超过200-300Mg。
可以静脉和气管内给药。
4.碳酸氢钠复苏最初的15-20分钟内应慎用。
(六)电复律
1.非同步电除颤
一个电极置于胸骨右缘锁骨下,另一个置于左乳头的外侧。
注意事项:
1.除颤前应详细检查器械和设备,做好一切抢救准备。
2.电击时,任何人不得接触病人及病床,以免触电。
三.延续生命支持
(一)脑完全性缺血的病理生理脑组织对缺血最敏感。
(二)脑复苏
1.治疗措施
(1)维持血压:应于正常或稍高于正常水平
(2)呼吸管理:及早加压给氧。
(3)降温:脑部温度每降低1度,大脑代谢率可降低7%。
颅内压下降5.5%。
护理要点:关键时刻最初的5分钟。
头部温度要求28度,肛温34-32度。
(4)脑复苏药物额应用
1.冬眠药物
2.脱水剂:防止脑水肿。
3.激素应用:地塞米松首选。
4.辅酶A,细胞色素C。
2.转归:
完全恢复,恢复意识,去大脑皮质综合征。
脑死亡。
(三)维持循环功能(四)维持呼吸功能(五)纠正酸中毒
(六)防治肾功能衰竭(七)积极治疗原发病
第三节复苏后的检测与护理
一.维持酸碱平衡
1.呼吸性酸中毒:建立有效的人工呼吸来纠正。
2.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支持和碱性药物的应用。
二.循环系统的监护
1.心电监护
2.脉搏,心率和动脉压的监测
3.中心静脉压得测定
4.末梢循环的观察。
三.呼吸系统的监护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肺部并发症的监护
3.应用人工呼吸机的注意事项。
四.脑缺血监护
1.应及早应用低温疗法及脱水剂
2.严密监测血容量及电解质的变化
五.肾功能监护
1.测量尿量,出入量
2.观察尿色及比重
六.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
七.防治继发感染
1.保持空气新鲜
2.注意无菌操作
3.翻身拍背
4.注意口腔及五官护理
5.气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