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输液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失血性休克是由于血液迅速流失于血管之外,引起循环血量减少而导致的休克,多见于大血管破裂、肝、脾破裂、宫外孕破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血液流失于体外或体腔内,也见于骨折等发生巨大血肿、血液流失于组织间隙。

快速失血量达全身总血容量的20%(800ml),组织灌注不良,血流动力学紊乱,即可发生休克。

十几年来,通过对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我们体会到以下几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 急救时应快速、敏捷、熟练、准确无误迅速将病人安置抢救室内,给予恰当的处理、止血、吸氧,报告医生。

一般采用平卧位或将上身、下肢均适当各抬高10°—30°,有利于呼吸及下肢静脉回流并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扩容,宜用套管针开放两路静脉通道,必要时行静脉切开,快速补充血容量,并保持呼吸通道通畅。

2 遇有不断出血的病人,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遇有不断出血者,除急速补充血容量外,应尽快止血。

四肢动脉出血时,按解剖部位上止血带,待休克初步纠正后,再进行根本的止血措施。

肝、脾破裂有难以控制的出血时,可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手术止血。

在休克状态下手术会增加危险,但不止血,休克不能纠正,因而要在快速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的同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尽早手术止血,不能因血压过低、犹豫不决,失去抢救的时机。

3 休克病人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3.1神志意识的观察失血性休克的病人病情急、进展快、应设专人护理,在抗休克的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护病情。

休克早期机体代偿机能上好,脑缺氧轻,病人神清,伴兴奋、烦躁不安、焦虑,这时如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休克很容易纠正;当机体失代偿后脑缺氧加重,病人精神状态逐步由兴奋转为抑制,表现为意识模糊、表情淡漠、感觉迟钝;休克发展到晚期,病人即昏迷,如病人从烦躁转为平静而合作,或从淡漠转为对答自如,都说明脑循环改善。

3.2血压与脉搏每隔15—30分钟测血压一次并作记录,情况稳定后可改每小时一次。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患者 ; 严密观察并记 录病情变 化 , 加强 多项护理措 施 , 了解 并 注意观察及护理 , 防并发症 的发 生是创伤 失血性休 克救治 预 的关键。尽快纠正低血 容量 是早期 液体 复苏 的治疗 措施 之

功能衰竭 。因此 , 必须 给患者 留置尿管 , 测定每小 时尿量 , 观 察尿液 的颜色 , 并做好详 细记录。根据尿液 的颜 色和尿量 的 多少 , 制定抢救 措施 。 2 3 配合抢救 . 患者到 医院后 由接诊护士和 医生将患者 妥 善安置在抢救室 , 配合 医生迅 速简捷 地做 一般检 查 , 并估计
21 0 0年 l 2月
中国民康医学
Me ia o r a fC ieeP o l at dc lJun l hn s e peSHe l o h
De . 01 c2 0
第2 2卷
下半月
第2 4期
Vo . 2 S 12 HM No 2 .4
【 护理研究与实践 】
创 伤 失 血 性 休 克 的观 察 与 护 理 体会
度诚恳 、 热情 , 患者感 到 护士 和蔼可 亲。 良好 的护 患关 系 让 使患 者得 到安慰 , 增强 患 者安 全感 , 神有 所放 松 , 轻焦 精 减
2 1 密切观察伤情与生命体征的改变 .
创伤失血性休 克严
虑, 改善机 体状态 , 对恐惧 和疼 痛而 引起喊 叫 的患者 不能训 斥 , 则增 加患者的紧张和疼痛感 。伤害性语 言可代替种 否 种刺激物给人 以伤 害性 刺激 , 扰乱心理平衡 。
隋桂 芪 , 张立伟
( 龙江省七台河市中医院, 龙江 黑 黑 七 台河 14 0 ) 5 6 3
【 关键词 】 失血性休克; 观察; 护理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与护理体会论文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与护理体会论文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措施和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入住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5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接受的护理方案不同,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8例,治疗期间采用一般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28例,加强临床急救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评估临床护理满意度。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28 22 5 1 96.43对照组 28 9 12 7 75.00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3 护理体会失血性休克是产科中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需要医务人员积极采取临床护理抢救和护理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迅速查明产后出血的原因,密切监测产妇的神志、面色、表情、皮肤颜色、四肢感觉、心率、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的变化及产妇主诉,以识别休克的程度。

若产妇表现为烦躁不安、口渴、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心率加快、血压维持正常或稍高、舒张压上升而脉压差缩小,应考虑为休克早期,应及时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量,尤其在产后及时排空膀胱,术后保持留置尿管通畅,正确按摩子宫,按压宫底,防止宫腔积血,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

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使产妇对失血的耐受性增加,一般阴道分娩出血量达500 m ,l 剖宫产失血量达1000 m l时,产妇才出现低血容量的临床表现,但对产妇出血量多少的计算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做到失多少补多少的原则。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强化临床抢救,加强人性化护理,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可见其效果。

有效的临床抢救和护理对策主要表现如下。

3.1入院护理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要妥善安排患者住院,保持冷静、沉着,根据患者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标签: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上各种疾病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车祸、生产意外及其他外伤等。

其共同病理变化是有效循环血容量骤然减少,组织血液灌流不足,细胞缺氧及代谢障碍。

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

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

做好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紧急抢救至关重要,在抢救中突出一个“急”字,争分夺秒,积极抢救[1]。

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科共抢救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共32例,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科共抢救的失血性休克患者32共例,年龄18~56岁,男26例,女8例,其中合并颅脑损伤者13例,胸腹伤7例,上、下肢血管损伤12例,入院后30min内抢救无效死亡4例。

2急救护理(1)止血,对于开放性大出血,立即行初步加压止血,减少局部出血。

(2)止痛:疼痛可引起休克,在必要时可肌内注射度冷丁50~100mg,但要注意其抑制呼吸的副作用,有严重颅脑损伤或胸部损伤伴呼吸困难者慎用。

(3)迅速扩充血容量常取大静脉,如上肢的正中静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用套管针建立两条静脉,随输液通道的建立,立即给予大量快速补液。

对严重休克,应该迅速输入1~2L的等渗平衡盐溶液,随后最好补充经交叉配合的血液。

在紧急情况下可加压输入,同时开放尿管。

在输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的变化,如血压升高大于90/60mmHg,心率减慢到100次/min以下时,可减慢输液速度。

因严重创伤者不但丢失全血,而且使血液浓缩,此时先输晶体液比输全血或胶体液更为适宜。

补液时判断输液速度是否适宜的标准是:在快速补液过程中,心率下降,血压回升,呼吸频率可加快,尿量增加,但对胸外伤患者补液速度不宜过快,防止肺水肿、心衰。

②遵医嘱采用止血药、血管活性药。

③纠正酸中毒(3)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合理给氧同时予大流量吸入氧4~6L/min,并保持呼吸道及氧管道的通畅。

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素以促进子宫收缩 ;有 阴道裂伤及宫颈裂伤者 ,给予准
确 结扎 止血 ,缝 合 伤 口;有胎 盘 ,胎 膜残 留者 ,立 即施
行 徒手 剥离 胎 盘或 刮宫 ,以迅 速 止血 。急查 血 型交叉 配
型 并输 血 。检 测血 生化 ,电解 质 ,了解全 身 情况 ,纠正 酸 中毒 。维 持 水 电解 质 平 衡 ,留 取 尿 标 本 ,送 检 尿 常 规 ,尿 比重 ,以 了解 肾功能 。给 予抗 生素 预 防感染 。 3 护 理体 会 3 预 防和减 少 产 后 出血 是 减少 失 血性 休 克 的根 本 . 1
救措施 。抓住时机抢救病人生命 。提 高产后失血性休
克 的抢 救成 功 率 。
收稿 日期 :2 l一 — 5 OO22
75
冷 ,皮肤苍 白,口渴 ,尿量减少 ,2h 4 尿量< 0m 或者 40 l < 7 l 。失血量估计达到10m 以上。代谢性酸中毒。 1m/ h o0 l
2 急 救
立 即平 卧 ,进行 中凹 卧位 ,头 与下 肢均 抬 高 3。 , 0 吸氧 ,给 氧 浓 度 为4 %,氧 流 量 为 2 4 ,保 持 吸 氧通 0 ~L
产 后 出血 是产 科 常见 并发 症 ,严 重 的产后 出血性 休 克是 引起 产妇 死 亡 的原 因之 一 。 引起产 后 出血 的原 因有
措 施 。积 极治 疗妊 娠 并发 症 ,高危妊 娠 ,提 前 入 院监护 和 治疗 。有 出血倾 向者 ,应 做好 输血 准 备 ,正确 处 理产
况 ,准确 记 录出入 量 ,供 医生参 考 。 3 保 持 氧 气管 ,输 尿管 及 导 尿管 通 常 ,以免影 响 . 4 治疗效 果 。
常 。测量生命体征 ,保暖 。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有效血 流量。多采用两条静脉通路 ,一条快速补液式输血。另

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作者:郭红霞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18期【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资料。

对休克程度进行评估,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建立各种管道,正确掌握各种液体的输入顺序和速度,穿刺部位及测定各项生命体征的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结果由于术前、术中笔者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为手术赢得时间,提高抢救功率。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护理笔者于1999-2007年,共收治休克患者40例,本文对该病的抢救、护理进行探讨。

失血性休克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低灌注以及由于低灌注导致广泛组织细胞缺氧和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因此,要把患者看成一个整体,要把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于各处创伤联系起来,本着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分清轻重缓急,应首先补充血容量,采取各项支持措施,满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循环需要,维护重要脏器功能,严密细致观察病情,对症处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积极协助处理原发病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临床资料1.1 资料与方法本组40例患者,男34例,女16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4岁,脾破裂18例,肝破裂15例,复合性损伤17例。

1.2 方法1.2.1 休克程度评估和观察指标失血程度的正确评估,是指导补液的重要指标。

失血程度是指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百分比。

可根据血压、脉搏、神志、尿量、皮肤黏膜色泽温度等的变化来综合评估。

轻度: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20%,患者神志清、口渴、皮肤苍白、脉搏增快、尚有力、血压变化不大、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变小、尿量正常或稍减少。

中度:失血量在20%~40%,神志尚清,皮肤黏膜发凉,脉搏在100~120次/min,收缩压在70~90 mm Hg,脉压小,尿少。

重度: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40%以上,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皮肤黏膜苍白明显,肢体发绀,脉细速或摸不清,收缩压在70 mm Hg以下,少尿或无尿。

1.2.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是抢救的首要措施。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对68 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68 例经抢救在急诊科做好术前准备行急诊手术,均痊愈出院。

结论:失血性休克患者紧急抢救、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精心护理、规范抢救物品和药品并做到定位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护理急性失血性休克是外伤常见病症,多见于胸部闭合性损伤、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内出血、严重的多发性外伤、大的血管损伤、颅脑开放损伤等,妇科疾病有产后出血、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等。

该病发展迅速,病情变化快,如不及时抢救,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如何进行失血性休克急救及相应护理,是值得探讨问题[1],现将我科2010 年1 月一2011 年12 月急诊救治的6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68 例,男49 例,女19 例;年龄20~76 岁,平均34.5 岁。

损伤原因:交通事故52 例,坠落伤7 例,刀刺伤7 例,压轧伤2 例。

损伤类型:以胸部损伤为主者24 例,以腹外伤为主者25 例,以脑外伤为主者6 例,以多发性骨关节损伤为主者13 例。

休克严重情况:轻度10 例,中度22 例,重度36 例。

全组除5 例死亡,其余均临床治愈出院。

2 护理2.1 体位应将患者仰卧位,下肢可抬高2O~30,使下肢静脉血回流,增加回心血量;头胸部可抬高10~200。

,使膈肌下降,减少呼吸阻力,改善通气功能。

如果头过低,会影响颅内静脉回流,导致颅内压升高,对患者脑供血不利。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充血容量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为防止低血压所致的脑缺氧、心搏骤停和肾功能损坏等恶性循环的发生,必须建立2条以上的快速静脉通路:一路供输血使用,另一路为输液和各种抢救药品使用。

血管选择以大隐静脉为佳,大隐静脉位置表浅,即使看不清也可根据解剖位置顺利刺人,必要时还可行大隐静脉切开。

1例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

1例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

1例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报告了1例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包括:低血容量休克护理、机械通气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营养支持护理,经过医护人员周密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良好,顺利转出重症监护病房。

【关键词】低血容量休克;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预防;胸腔闭式引流;肠内营养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指创伤造成机体大量失血所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现在严重创伤的发生率[1]越来越高,减少创伤的发生和创伤后的有效处理对社会、家庭及个体等具有重要意义,我科于2021年11月收治一例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患者病情危重。

入院后立即在急诊全麻下行:颈动脉-颈动脉搭桥+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搭桥术+胸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术后由急诊转入ICU治疗,予以机械通气、控制出血、维持组织灌注、液体复苏、补充血容量、胸腔闭式引流、营养支持治疗。

住院期间患者面临循环不稳定、体液不足、舒适度改变等各种问题,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顺利出院。

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5岁,因“外伤后全身多处疼痛2小时”入院,既往无病史,无过敏史,在全麻下行:颈动脉-颈动脉搭桥+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搭桥术+胸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由急诊转入ICU治疗,查体示:T36.3℃,P112次/分,R34次/分,ABP85/47mmHg,CVP3cmH2O,SPO290%,神志全麻未醒,贫血貌,气管向右侧移位。

辅助检查:1.CT示:左肺挫伤,左侧胸腔积液伴左肺膨胀不全纵隔血肿,纵隔内大血管挫伤,心包积血2.主动脉CTA检查示:夹层动脉瘤,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纵隔右移3.彩超示:左侧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11.03×10^9/L ,中性粒细胞9.44×10^9/L,红细胞:2.69×10^12 /L,2.生化:白蛋白24.1g/L,入科诊断:1.胸主动脉损伤2.失血性休克3.创伤性血胸4.心包积液。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_孙春霞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_孙春霞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6例选择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最大12岁,最小5个月,颅内感染17例,急性中毒1例,重度脱水5例,肥胖和其他原因3例。

留置针输液时间最长8d,最短2d,输液结束采用NaCl溶液和肝素液正压封管。

1.2操作方法:根据患儿静脉粗细选取相应型号留置针,备齐静脉留置针输液用物,取10ml注射器抽吸10ml NaCl溶液,戴无菌手套取出留置针,取下肝素帽,装在注射器上排尽空气放入无菌盘内备用,操作时由助手将患儿抱至光线充足的专用静脉穿刺桌上进行,助手双臂夹住患儿上肢及身体平放于桌上,头偏向一侧,肩下垫一约5cm厚枕头,充分暴露颈外静脉穿刺部位,穿刺部位取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上1/3处颈外静脉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操作者站在患儿头端,暴露穿刺侧颈外静脉,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颈外静脉两端,右手持留置针座以针头和皮肤成45ʎ角刺入皮肤,刺入皮肤后,当患儿啼哭时,以针头和皮肤成20ʎ角刺入血管(患儿啼哭时颈外静脉暴露最明显),观察软管有回血后,降低角度,退出针芯少许,缓慢将软管送入静脉内退出针心,软管送入血管的长度应为软管长度的2/3,过短易脱出,轻推注射器活塞观察静脉穿刺处有无肿胀,回血是否正常,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留置针,用胶布固定软管于耳后。

抱患儿回病床上平卧或侧卧避免静脉留置针受压。

2护理2.1操作前护理:①做好患儿家长的宣教、解释工作,取得患儿家长的同意和配合;②评估患儿,严重心肺疾病患儿不宜选用此法,年龄较小的患儿因颈项短小操作较困难一般也不选此法;③用温水洗净患儿颈部污垢,观察颈静脉周围皮肤是否有破溃、湿疹,换上低领开衫;④不能配合和烦躁的患儿使用约束带约束上肢。

2.2操作中护理:①此项操作必须由具有一定临床经验,静脉穿刺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操作,确保穿刺一次成功;②穿刺点选择不可过高,过高因靠近下颌角妨碍操作,过低易损伤锁骨下胸膜及肺尖;③助手应随时观察患儿面色及呼吸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穿刺并进行抢救。

抢救产科失血性休克11例护理体会

抢救产科失血性休克11例护理体会

多吃 易消 化的 饮食 , 大 便的通 畅 , 防腹压 增 大 , 保持 预 引发 卵巢破 裂【1 2。
21 5 注意观 察 阴道 流 血情 况 出血 , 无引 发流 产 。 有
22 护 理
的时 间要 更 长 , 旦确定 怀 孕要 叽 注黄体 酮保 胎 治疗 。 一 注意 观察 阴道有 无
②、 环 系统 的早期 变化 。 循 由于产妇 的循 环血 容量 在6_周 4 加 , 3— 一8 增 至 2 3 周达 到高 峰 , 4 增 ̄4 ̄一- 0 oo 5%平均 约增加 1511维持 此水 平至分 娩…, / 401, 1
因此在 出血 早期 , 压 、 血 脉率 、 脉压变 化都不 明 显 , 我们不 能 以此 来推定 患
轻度OHS 的 病 人一般 不需住 院治疗 。 S 但需要 密切 观 察病情 变化 。 对 于 中重度 的病人需 要住 院观察 , 进行 扩容治疗 . 安排 输液顺序 , 证 晶 合理 保 体和 胶体 的输入均 衡 , 于扩 容处 理 不能改善症 状者进 行腹 腔或胸腔 穿刺 对 术。 同时护士 要 作好相 对应 的护理 措施 , 汪病 人的 病情早 日 复 。 保 康
参 考文 献
如冬瓜, 赤豆等 , 如使用利尿剂需确保在充分扩容后。
2 23 基 础 护理 .. 病 人 因低 蛋 白血症 周 身水 肿 , 皮肤 黏 膜抵抗 力 降低 ,
容 易引起 溃疡 , 以要作好 皮肤 和 口腔 的护理措 施 , 防溃 疡的发生 们 所 预 我
要 作好基 础 护理 , 持床 单 位的整 洁 , 助病 人每 2 时 翻 身一次 , 天多 保 帮 , h 每 饮水 , 漱 口。 勤
血 具有不 同的特 l 。 我们护 理 人员必须掌 握上述 的基础 医学 知识 , 密观 严

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摘要: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多见于骨折、挤压伤、车祸伤等,因损伤导致器官的血液灌流不足,有效循环障碍而产生一系列综合病征。

这些患者多伤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17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对急救护理工作进行总结。

关键词: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62-02现代社会中,交通事故及其它各类意外创伤不断增加,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各种严重创伤会导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急救护理措施正确和时间及时与否,对于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17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对急救护理工作进行总结。

1临床资料本组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其中年龄最小6岁,最大年龄56岁,平均年龄44.6岁。

17例严重创伤病人直接入手术室进行紧急手术,抢救成功15例,死亡2例。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9例,工伤事故6例,其它意外伤害2例。

涉及骨科病为四肢骨多处骨折并骨盆骨折,普外科为肝脾破裂,脑科多为颅脑重度挫裂伤及脑疝形成,死亡2例原因是由于严重脑挫裂伤并术中恶性脑膨出抢救无效死亡,现将17例病人入手术室抢救综合措施报告如下:2护理措施2.1术前准备。

2.1.1在护士长和麻醉医生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分秒必争,快速建立二主三条静脉通道,用静脉套管针开放不停输液,必要时不做静脉切开。

2.1.2准备好手术一切用品,如电刀、吸引器、麻醉机处于良好状态,抢救药品。

2.1.3清创伤口和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改善病人缺氧状态,保持通气道通畅,必要时请示医生做气管插管式气管切开。

2.1.4尽快手术是此类疾病的根本治疗措施,在积极扩容的同时,强调术前量同步进行,尽量缩短手术准备时间,上占护士提前洗手上占准备好手术一切用品。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44例的急救护理体会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44例的急救护理体会
中 I ll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护 理 研 究
Nu r s i n g Re s e a r c h
1 1 0・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是 由于大出血而导 致 出现 休克症 状。 因此 ,在 临床 急救 时 应及 时找到 患者 失血 部位 、失血 原 因 ,并 及 时实施 止 血 、 包 扎处 理措施 ,对 于无法 有效控 制 出血 症状 ( 如 :肝脾破 裂 大出血 ;四肢血管 损伤 大 出血 等 )时 ,应及 时启 动绿色 通 道对 患者 实施手术抢救 ;对于肘部位 或膝关节 出血患者 , 在 止血 时可 加用 绑扎 气囊 止血带 ,上肢适 宜 扎在 臂上 1 / 3 位 置 ,而下肢则 可 以置于大腿 中上段 位置 ,给予充 气并保 持所需压力 ,直 至伤 1 : 3 停止 出血为止 。 2 . 5 密切观察 病情 ①护 理人 员 密切 观察 患 者 心率 、脉 搏 、血压及体温等变化情况 。在休 克初 期若患者 血压 <9 0 / 6 0 mm H g 且伴有 呼吸急促 、体 温不 正常现 象 ,则表 示患者 的休 克仍未 好转 ;在休 克 中期 且病情 较 为严重 时 ,患者 的 脉搏会 变细速 ;休克 晚期 患者脉 搏会变 得慢 而弱且 难 以触 及 。若患者脉搏 有力 ,达 到每 分钟 6 0—1 0 0次 ,血 压逐渐 上升达 到 9 0 / 6 0 m m H g以上 ,表 明休 克状 态 有所 好 转 J 。 ② 密切 观察 患者 的意识 状态 ,主要观察 患者是 否存 在意识 模糊 、昏迷 、表情 冷漠等 状态 ,若存 在上 述状 态则 表 明患 者的病情在加重 ;若未 出现上述状态则 表明患者病情 好转 。 ③详 细记 录患者 尿量 变化 。患者 肾脏微 循环灌 注情 况可 以 从 尿量 变化 中反 映 ,为方 便观察 失血性 休克 患者 的尿量情 况 ,笔者建议应 留置导尿管 ,若尿量小于 3 0 mL / h ,则 表明 患者仍处 于休克早 期 ,若尿量 明显增 多 ,说 明患者 肾脏微 循 环灌 注及休克状态逐渐恢复 。

手术室护士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

手术室护士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

手术室护士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失血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大量失血导致血压骤降,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了巨大威胁。

作为手术室护士,我多次参与了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工作,下面是我个人对于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

首先,失血性休克患者需要高度警惕和及时的干预。

由于失血过多,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降低、皮肤苍白、心跳加快等症状。

作为护士,我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一旦发现患者血压下降或其他症状恶化,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输血、输液等,尽量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

除了及时的干预外,与患者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在恢复期间可能会感到害怕、焦虑和不安,作为护士,我们需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情绪,并给予支持和安慰。

我们可以向患者解释手术的情况,告知他们手术后预期的恢复情况,并鼓励他们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可以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的愿望和信心。

另外,对于复杂的手术,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较长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患者的体力恢复情况。

失血性休克患者往往伴有大量的贫血,我们需要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膳食和营养支持。

在康复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功能和体力。

最后,作为手术室护士,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失血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的护理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们应该加强自己的学习,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

此外,我们还应与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和护士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全面的护理计划,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需要及时的干预、与患者的沟通、关注营养和康复等方面的综合护理。

作为手术室护士,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学习和提高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只有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努力,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

创伤致患者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创伤致患者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腺管 、腺 泡的排空 ;婴儿吸 吮的信号还 可以反射性地 引起垂体 后叶释
【] 刘 雪 琴, 刚艺 . 床护 理 技术 规 范 [ . 东: 东科 技 出版社 , 3 彭 临 M]广 广
20 7:6 0 2 2.
【 贾万 梁 . 产科 服务 [ . 海 : 科学 技术 出版 社,043 4 ] 现代 M】 上 上海 2 0 : . [ 凌 萝达, 5 】 顾美 礼 . 产 [ . : 难 M] 重庆 重庆 出版社 , 0: 8 2 11 . 0 3
定且 不易受到压 迫的粗静 脉 ,如有条 件应行深静 脉穿刺 ,但要 注意深 静脉 穿刺的禁 忌证 ,中心 静脉压监测对 于休克患者 的补液是非 常有 意 义 的 ,在治疗休 克的过程 中应密切注 意血 流动力学 变化 ,为 防止血压
伤 、生产 意外和其 他外伤 等。通常在 迅速失血 超过 全身总血量 的2% 0 以上时 即可出现休克 。主要表现 中心静 脉压 降低 、回心血量减 少和心 指数下降所造成 的低血压 。神经- 内分泌机 制作用下可 引起 外周 血管收 缩 、血管 阻力 增加和 心率 增快 。最终 因微循环 障碍可 造成各组 织器官
1临床 资料
本组创 伤致 失血性 休克患者 共3 例 ,其 中男性 2 例 ,女性 1 例 , 4 4 O 年 龄 l ~5 岁 ,其 中外伤性肝 脾破 裂 l 例 、多处刀刺 伤8 、外 伤致 6 4 2 例
期应 用乳 酸 钠林格 液 。胶 体液 临床 常用 的有 中分 子和低 分子 右旋糖
均可 影响 乳汁分泌 。本组产 妇得到 舒适护理 后 ,术 后不舒适 的程度 ] 明显 降低 ,心情 舒畅 、睡眠充足 ,早 抱奶和有效 的吸吮 ,促进 了产妇 射乳 反射及催产素 的分泌 , 乳汁分泌充足 ,子宫的复旧 良好。 使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索及时、有效处理创伤性休克患者方面的经验,提高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处置能力,有效降低死亡率。

方法:对4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的资料进行分析。

在现场急救时迅速作伤情评估,实施有效的救治方法,转运途中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急救护理。

结果:4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全部有效并安全转运至医院治疗,3例入院后死亡。

结论:实施及时有效的止血和抗休克治疗是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关键措施,健全的急救队伍,快捷、有效的现场急救措施、转运途中的严密监测,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对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20-02随着社会综合化现代化程度的不断进展,创伤已成为社会的第一大公害,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稍一延误即可造成伤员的死亡。

实施紧急有效的院前急救,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危险因素、挽救生命、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为接下来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因此,及时、准确、高效的抢救、治疗、护理措施,是降低致死、致残率的关键。

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现将我中心2009年1月~2011年12月4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体会报道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17~72岁,平均38岁。

致伤原因:挤压伤3例,撞击伤2例,坠落伤14例,交通事故伤29例;其中,颅脑损伤为主合并其他伤8例,胸部创伤为主合并其他伤11例,腹部创伤为主合并其他伤12例,骨盆骨折合并其他伤3例,四肢开放性损伤为主合并其他伤14例。

1.2 急救方法。

本组48例均经现场和途中急救,包扎、止血34例,建立静脉通路48例,骨折外固定17例,途中密切监护。

急救时间<5min 11例,5~10min 23例,10~15min 12例,15min以上2例。

产后失血性休克10例护理体会

产后失血性休克10例护理体会

产后失血性休克10例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0-05-19T17:51:18.9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董远懋[导读] 血压:血压是反映休克程度的指标,与中心静脉压结合是判断血容量是否充分的标志董远懋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第一职工医院 151801)【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1-0205-01现结台我院2007年1月至10月收治的10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之经验,浅谈我们的护理体会。

一临床资料2007牛1月至10月我们共接收产妇1017例。

其中产后失血性休克10例,发生率约占产妇总数的1%。

其中,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最常见原因。

二休克时抢救及护理(一)严重产后出血的指标1 血压降低(收缩压或舒张压下降30mmHg):2.来输血病人,Hb浓度下降3g%或以上;3.输血500ml的患者,Hb浓度下降2g%或以上;4.估计失血量在1000ml或以上。

(二)应急措施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进行:1 吸氧浓度为40%,流量以2-4升/分为宜。

并且注意导管通畅。

2 建立静脉通路采用两条静脉同时输液。

一条通路诀补生理盐水然后输血,至血容量恢复后调慢输液速度,另一条通路输入5%葡萄糖500ml内加催产索20单位,以加强宫缩控制产后出血。

余药可经此通路缓慢推注。

但由于休克时血容量不足,静脉塌陷,故输液的部位应选择表浅,较粗大之静脉如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大隐静脉等。

除严格执行无菌操{乍原则外,还要掌握娴熟的穿刺技术,做到稳、准,以赢得抢救时间。

同时,由于休克时徽循环血液灌流失衡,血管通透性增高,且患者感觉迟钝,故应注意防止液体外溢,影响治疗效果。

另外,休克早期,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痉挛,丽造成穿刺困难时,采取静脉切开,以迅速补充血容量。

3 血液检查急查血型以备血待用;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红细胞压积等;检测血液K+、Na+、Cl-定量以及时了解全身代谢情况,纠正酸中毒。

产后失血性休克DIC原因分析及抢救护理体会

产后失血性休克DIC原因分析及抢救护理体会

倒2: 患者 ,6岁 , 产 妇 , 3 ¨周 , 枕前 位. 2 初 孕 9 左 临产 。
第 2产程延长 , 阴直切分娩一 男婴 , 会 体重 400g 产 后 1h C .
阴道 出血不止 . 血 1 , 失 加0 产妇 面色苍 白 . 出现失 血性休 克, 快速补液 , 输血 、 促子 宫收缩治疗 , 阴道 出血 不止 . 血液不 凝 固, 即刻请 IU科主 任会诊 . 过各项化 验 、 C 通 诊断 : 宫收 子 缩乏力 , 产后大 出血 ( I 。肝 索治疗 , 维蛋 白原治疗 , D C) 纤 输 血、 输液 , 重症监护下 . 在 做好术 前准备 , 行子宫全 切腙术 . 病
Ke mdsp s a yW :0 nⅢ h ora e hm or ai h c ; n ls ;m egn y teflZ ; usn  ̄a rh g ; e rh gcso k a ayi e re c ra a l n rig s et
中圈分类号: 74 4 : 4 R 1 .6 R 7
常又无 一 能 不 全 的 证 据 , 尿 量 仍 <加 m【 ( 量 < t 5功 而 / 尿 h 40 /) 0 d 或无尿 , 应考虑 A F存在 。禁 食 , 出人量 , R 记 协助 翻身 . 防止褥 疮。 2 6 难 医嘱准确及时静滴肝素并维持一 定血药浓度 。文献 . 报道拉 . 紊具有强大 的抗 凝作 用 , 用于凝血 过 程的多个 J肝 作 环节。本 组 6倒羊水检塞致 D C 经确诊 后 , 】, 肝紊治疗成功 2. 心理护理 。由于病情变化突然 . 7 患者 情绪紧 张, 家属难
会 介绍 如下 。
l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获 院从 1 9 9 5年 5月 ~20 o 1年 5月失血性 休克患者 1 。年龄 2 ~2 2倒 5 9岁及 3  ̄4 0 5岁 , 6例; 各 经产 妇 8倒 , 初产妇 4 ; 倒 诒盘 l O倒 . 死亡 2倒 。20 0 0年 成功教 治典型 D】 C产妇 2例 。 例 1 患者 ,5岁 , : 3 经产 妇, 5 1 孕 产 。患者在家中 由当地 私人接生员助 产一 女要, 新生儿不哭 , 白窒息( 苍 转病理新生 儿抢救) 。产后突发性阴道持 续性 大量出血 , 血液不凝固 . 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输液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输液护理体会。

方法:对8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

结论: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有关于抗休克的基本知识,轻松应对休克患者的护理工作。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输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289-01
失血性休克病情危急,来势猛,常需急诊治疗。

由于短时间大量失血,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而引起微循环供血不足,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导致各组织器官的急性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1]。

因此,迅速而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和扩容是抢救病人中首要措施。

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4共收治失血性休克病人80例,现将失血性休克抢救过程中的输
液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入院时临床症状表现为意识不清、失血过多、面色苍白、四肢无力。

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4.6±10.9)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7例,高处坠落伤5例,利器刺伤12例,其他6例。

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33.9±10.6)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坠落伤6例,利器刺伤14例,其他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失血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输液前护理:护理人员做好输液前准备工作,对药物、消毒用品、输液器等进行清点和记录,护理人员也应熟练掌握各种药物作用和禁忌事项。

②输液中护理:在患者输液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O测,在易穿刺、易固定部位建立输液通道。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确保其呼吸通畅,协助患者及时排出呼吸道内异物,并随时做好气管插管准备。

③输液后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认真观察心电图变化情况,如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告知主治医
生并协助其进行处理。

④心理护理:依据患者精神状况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了解治疗优势并建立起康复信心,由此消除存在的不良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及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肺部感染1例(2.5%),呼吸道感染1例(2.5%),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肺部感染2例(5.0%),呼吸道感染3例(5.75%),切口感染1例(2.5%),并发症发生率为1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2.5%(29/4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失血性休克多见外伤、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妇产科疾病等,患者发生休克主要取决因素为失血量及失血速度,在长时间大量出血的情况下会直接造成患者死
亡[2]。

所以给予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及提高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在重度失血性休克情况下,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缺氧情况,从而造成体内丙酮酸、乳酸蓄积,最终引发酸中毒,所以该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清理,保证其呼吸顺畅,随后对酸中毒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

对于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应严格落实无菌操作,避免造成患者肺部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我们的体会是:(1)迅速建立通畅的输液途径是快速补液扩容的根本保证。

我们常规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以保证不同的液体、药物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入体内,输液速度一般每小时1000~1500ml,老年人、心功能不全及小儿等适当放慢。

休克病人常伴有烦躁不安。

因此,静脉输液的针头应进入血管腔内1.5cm以上,并将针头牢牢固定,以防病人躁动时将针头或导管拔出。

(2)早期发现,早期救治。

动物实验和临床经验均已证明,相同出血量所致的失血性休克,治疗愈早,恢复愈快,治疗延长,就会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

因此,治疗必须争分夺秒,早期发现休克状态是早期救治的关键。

在休克早期或代偿期或高血压病人,收缩压未明显降低时而心搏出量已可降低致组织的灌流量不足,所以应注意病人的脉压差,及其它表现的意识,皮肤、脉搏及周围血管充盈度等,以便在护理上做到早发现、早救治。

(3)对于失血性休克,扩容速度比扩容量更为重要。

早期
的输液速度应是流入,保证半小时内输入液体达1000ml左右,根据情况逐渐减慢滴速。

(4)补液原则。

输液量不但要补充原有的体液丢失,而且要补偿血管的渗漏和容积扩大所造成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晶体液扩容总量大多是失血量的3~4倍,临床上引起肺水肿等高血容量综合征的病例亦不少。

因此,在补充一定量的晶体液的基础上应输给胶体液,如全血,可提高胶体渗透压,不仅有利于维持足够的有效循环血容量,而且能减少补液量,预防肺水肿、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补液的原则应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

(5)严密观察病情及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变化。

休克时测定血压、脉搏、尿量等,能反映血容量的变化,并作为输液的指导。

在扩容早期每隔15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每小时观察并记录尿量,利于观察治疗效果,及早纠正各种输液并发症。

如每小时尿量达30ml以上,表示微循环状态好转,如每小时少于20ml,表示血容量不足应继续扩容,如休克状态改善而血压不回升,尿量每小时60ml,示血容量已基本补足,但有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输液速度。

当血容量补足,患者一般情况好转,血压回升至11kPa以上,但仍少尿或持续多尿,示肾功能不全须限制输液,并及时使用利尿剂等。

我们在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过程中,加强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
护理满意度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郝转妮.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体会[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6):68-69.
[2] 范小倩.普外科重度失血性休克38例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1):63-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