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荒漠化的防治同步练习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莅 10. 上述调查区的植被分布形态, 最有可能是由下列哪种人类活动所引起的 ()
羃 A. 过牧 B. 滥垦
膄 C.滥伐 D. 滥采
袀 11. 上述植被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
聿 A. 松嫩平原 B. 青藏高原 螄 C.呼伦贝尔草原 D. 塔里木盆地
羁解析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 在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 井Fra Baidu bibliotek附近, 形成以水源为中心的斑点状土地荒漠化圈。 常见地区是呼伦贝尔和锡 林郭勒草原等地。
肈 C.①③
衿 D.③④ 膆 15. 商都县的耕地面积增加是()
螁 A. 过度农垦沙质草原的结果 蒁 B. 引水灌溉沙地的结果 艿 C.抑制沙质土地荒漠化的结果 羆 D.毁林开荒的结果
袃 16. 关于商都县的荒漠化及土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蕿 A. 荒漠化土地为原生性荒漠,小部分为次生性荒漠 蚈 B. 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蒃 C.土地荒漠化呈点状及线状分布 袄 D.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利用不当
袇(3)西汉时期这里的居民利用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山麓地下水,兴修水利,发 展屯田, 营造出片片绿洲, 加上中央政府的长期管辖和经营, 形成了生机勃勃的 富庶之地。
蒂(4)唐宋盛世之后,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下游地区水源 有限,难以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于是在河流上游盲目垦耕, 破坏了固沙植被,导致河流水量锐减或改道,水源逐渐枯竭,再加上战争、瘟疫 等原因,古绿洲逐渐退化直至被废弃。
莃 A.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莈 B. 鼠害猖獗
腿 C.草场的季节变化
薆 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肁解析 内蒙古草原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场景观到“老鼠跑过露脊梁”的 现象,说明了其草场的严重退化。
螀答案 A
蚈 8. 万里长城是()
芆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②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 界线③秦汉以来, 直到最近一二百年前是我国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的分界线④亚 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肁 22. 读“西北地区沿 4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罿(1)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图中相应的字母:草原地带 ____________,森 林草原地带 ______________,半荒漠地带 ________________,荒漠地带 _______ ___________。
莃(2)图中自西向东,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载畜量变化规律 是 _____________。
肄答案 C 葿 13. 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叙述正确的是 …() 芇 A. 半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羅 B. 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设法扭转 袁 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袂 D.防治荒漠化的核心问题是植树造林
螆解析 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预防具 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已经发生 荒漠化的土地生产力。 对于半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应采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和防风沙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肂答案 C
蒈生态学家在我国某地进行生态调查,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出发,向外沿同 一个方面前进。 发现植被从水井向外呈同心圆分布, 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 的;到距井 200 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 250 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 以外到 1 千米左右, 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及灌木。 据此回答 10~11 题。
蚀解析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是由东向西年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的。 人为原因是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 因。
膇答案 3.A 4.B 薄 5. 导致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量东部远高于西部的因素主要有() 莃①年降水量②海拔③荒漠化程度④人口密度 蝿 A. ①② B. ③④ 蚆 C.①③ D. ②④ 莄 6. 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膁①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②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③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④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膁 A. ①② 肆 B. ③④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肀高三地理 荒漠化的防治 同步 练习 题
羇
蚅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 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蒂第Ⅰ卷(选择题) 芈 一、选择题 (共 20 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莇 1. 我国西北地区包括的省(区)简称是() 莆 A. 陕、甘、宁、青、新 薃 B. 陕、甘、新全部,内蒙古西部 薁 C.新、宁、内蒙古大部及甘肃北部 螆 D.内蒙古、新、宁、青 膆解析 西北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 莀答案 C 虿 2. 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芆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 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 袇 A. ①② B. ②④ 蒂 C.③④ D. ①③ 肁解析 西北地区因为远离海洋, 加上高大山地, 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 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罿答案 D
螅答案 B 羃读“内蒙古商都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完成 14~16 题。 羀 14. 从 20 世纪 30 年代末到 80 年代末,关于商都县的说法,正确的有()
膆①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②耕地总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③人口 数量、耕地面积、荒漠化土地面积都有所增加④人口密度降低,人均耕地减少 蒆 A. ①② 羄 B. ②③
羆 18. 我国荒漠化土地占陆地国土的() 蚄 A.1/3 以上 螄 B.1/4 以上 蒁 C.1/5 以上 莅 D.1/6 以上
莄解析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 262 万平方千米,占陆地国土的 1/4 以上。 薂答案 B 虿 19. 形成荒漠化的原因不同,多形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的是() 聿 A. 过度樵采 B. 过度放牧 膅 C.过度农垦 D. 水资源利用不当 蚃解析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由于过度放牧, 形成了以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 泉为中心的斑点状土地荒漠化圈。 羁答案 B 薈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袅 A. 我国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面积缩小 蒀 B. 自然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肀 C.人为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羇 D.荒漠化土地都有由扩大到缩小的过程 蚅解析 图中所示为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状况。 在经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 防风沙措施后, 受荒漠化危害的农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情况, 说明了人为原因对 荒漠化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蒂答案 C
虿答案 ( 1)南北
芆(2)该地区的河流发源于南部的昆仑山地, 高山冰雪融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 多属季节性河流。 该地区地势南高北低, 东西差异不大, 众多河流出山口后顺势 北流,流程又不长,故呈平行状;由于河流均流向干旱的沙漠地区,流量季节差 异大,沿途因不断蒸发、下渗和农业耗水,流量急剧减少,故流程不长便消失在 沙漠之中。
袂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商都县的人口数量、 耕地面积、 荒漠化土地面积都有所 增加,人均耕地减少, 人口密度增加。 商都县耕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是过度开垦草 原的结果,半干旱的草原农垦区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膇答案 14.C 15.A 16.B 膃 17.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西北地区荒漠化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蚁 A. 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 肀 B. 过度农垦及水资源利用不当 薇 C.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 羄 D.工矿开发不重视环境保护 螃解析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西北地区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荒漠化问题 趋于严重。 膈答案 C
蒃(3)在草原荒漠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_____________,影响荒漠化进程的 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特别是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
膀(4)近年来,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一带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浮尘、 扬沙、沙尘暴)就是 _____________的一种表现。这给华北地区的 ____________ __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莃 3.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 要是由() 蒃 A. 水分差异造成的 膀 B. 热量差异造成的 莈 C.地形差异造成的 肃 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芁 4. 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芈 A.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螈 B. 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袄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莂 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膆(4)唐宋以后,该地区古绿洲为什么退化而被废弃?
莀解析 本题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自然条件入手, 分析探讨古绿洲的形成和 演变过程。解题时首先应分析该图的隐含条件: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 其南缘为高大的昆仑山脉, 由于该地区极度干旱, 河流水源来自昆仑山的冰雪融 水,河水自山口自南向北流出,因东西地势差异不大,故形成平行状水系。由于 冰雪融水不大而且季节性差异大,从总体上看,河流流量不丰,加之蒸发、下渗 及农业用水,河流流量急剧减少,这里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而古绿 洲的形成和演变则应从当时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入手进行分 析,因为在这段历史时期自然环境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肅 C.②④
节 D.①④
芀解析 受水分条件制约, 西北地区尤其是内蒙古高原草原土地生产力从东向西 逐渐降低, 载畜量随之减少。 合理利用草场资源的措施应从保护和改善草原土地 生产力入手, 规定合理载畜量、 实行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或是大力建设现代化的 人工草场。
蝿答案 5.C 6.D
螅 7. 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在,代之 而起的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了()
膂 A. ①②
衿 B. ①③
肇 C.②③
肆 D.③④
芄解析 长城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地理学上又是重要的地理分 界线,如长城是我国种植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界线; 是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和东
部季风区的分界线; 是秦汉以来, 直到最近一二百年前我国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 的分界线。
芁答案 B
蒇 9.2001 年 3 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表明()
羈答案 10.A 11.C
蒈 12. 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蒄 A. 多雨年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羂 B. 山地、丘陵地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莁 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袈 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芅解析 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 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 往往 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 持续干旱则促进土地荒漠化 的进程。但是,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并非起着决定作用。
莈解析解题关键是掌握 42°N纬线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螇 A. 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化阶段,古代不曾出现过
肁 B. 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荿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袆 D.荒漠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芃解析 荒漠一部分是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 一部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人 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芈第Ⅱ卷(综合题) 莇 二、综合题 (共 2 小题)
莆 21. 读“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绿洲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薃(1)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自 ________向 _________流。
薁(2)为什么该地区的河流多是呈平行状分布且流程短小?
螆(3)在西汉时期,该地区成为一片富庶的人口密集之地的原因是什么?
羃 A. 过牧 B. 滥垦
膄 C.滥伐 D. 滥采
袀 11. 上述植被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
聿 A. 松嫩平原 B. 青藏高原 螄 C.呼伦贝尔草原 D. 塔里木盆地
羁解析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 在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 井Fra Baidu bibliotek附近, 形成以水源为中心的斑点状土地荒漠化圈。 常见地区是呼伦贝尔和锡 林郭勒草原等地。
肈 C.①③
衿 D.③④ 膆 15. 商都县的耕地面积增加是()
螁 A. 过度农垦沙质草原的结果 蒁 B. 引水灌溉沙地的结果 艿 C.抑制沙质土地荒漠化的结果 羆 D.毁林开荒的结果
袃 16. 关于商都县的荒漠化及土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蕿 A. 荒漠化土地为原生性荒漠,小部分为次生性荒漠 蚈 B. 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蒃 C.土地荒漠化呈点状及线状分布 袄 D.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利用不当
袇(3)西汉时期这里的居民利用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山麓地下水,兴修水利,发 展屯田, 营造出片片绿洲, 加上中央政府的长期管辖和经营, 形成了生机勃勃的 富庶之地。
蒂(4)唐宋盛世之后,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下游地区水源 有限,难以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于是在河流上游盲目垦耕, 破坏了固沙植被,导致河流水量锐减或改道,水源逐渐枯竭,再加上战争、瘟疫 等原因,古绿洲逐渐退化直至被废弃。
莃 A.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莈 B. 鼠害猖獗
腿 C.草场的季节变化
薆 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肁解析 内蒙古草原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场景观到“老鼠跑过露脊梁”的 现象,说明了其草场的严重退化。
螀答案 A
蚈 8. 万里长城是()
芆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②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 界线③秦汉以来, 直到最近一二百年前是我国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的分界线④亚 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肁 22. 读“西北地区沿 4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罿(1)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图中相应的字母:草原地带 ____________,森 林草原地带 ______________,半荒漠地带 ________________,荒漠地带 _______ ___________。
莃(2)图中自西向东,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载畜量变化规律 是 _____________。
肄答案 C 葿 13. 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叙述正确的是 …() 芇 A. 半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羅 B. 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设法扭转 袁 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袂 D.防治荒漠化的核心问题是植树造林
螆解析 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预防具 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已经发生 荒漠化的土地生产力。 对于半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应采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和防风沙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肂答案 C
蒈生态学家在我国某地进行生态调查,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出发,向外沿同 一个方面前进。 发现植被从水井向外呈同心圆分布, 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 的;到距井 200 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 250 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 以外到 1 千米左右, 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及灌木。 据此回答 10~11 题。
蚀解析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是由东向西年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的。 人为原因是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 因。
膇答案 3.A 4.B 薄 5. 导致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量东部远高于西部的因素主要有() 莃①年降水量②海拔③荒漠化程度④人口密度 蝿 A. ①② B. ③④ 蚆 C.①③ D. ②④ 莄 6. 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膁①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②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③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④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膁 A. ①② 肆 B. ③④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肀高三地理 荒漠化的防治 同步 练习 题
羇
蚅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 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蒂第Ⅰ卷(选择题) 芈 一、选择题 (共 20 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莇 1. 我国西北地区包括的省(区)简称是() 莆 A. 陕、甘、宁、青、新 薃 B. 陕、甘、新全部,内蒙古西部 薁 C.新、宁、内蒙古大部及甘肃北部 螆 D.内蒙古、新、宁、青 膆解析 西北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 莀答案 C 虿 2. 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芆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 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 袇 A. ①② B. ②④ 蒂 C.③④ D. ①③ 肁解析 西北地区因为远离海洋, 加上高大山地, 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 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罿答案 D
螅答案 B 羃读“内蒙古商都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完成 14~16 题。 羀 14. 从 20 世纪 30 年代末到 80 年代末,关于商都县的说法,正确的有()
膆①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②耕地总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③人口 数量、耕地面积、荒漠化土地面积都有所增加④人口密度降低,人均耕地减少 蒆 A. ①② 羄 B. ②③
羆 18. 我国荒漠化土地占陆地国土的() 蚄 A.1/3 以上 螄 B.1/4 以上 蒁 C.1/5 以上 莅 D.1/6 以上
莄解析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 262 万平方千米,占陆地国土的 1/4 以上。 薂答案 B 虿 19. 形成荒漠化的原因不同,多形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的是() 聿 A. 过度樵采 B. 过度放牧 膅 C.过度农垦 D. 水资源利用不当 蚃解析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由于过度放牧, 形成了以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 泉为中心的斑点状土地荒漠化圈。 羁答案 B 薈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袅 A. 我国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面积缩小 蒀 B. 自然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肀 C.人为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羇 D.荒漠化土地都有由扩大到缩小的过程 蚅解析 图中所示为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状况。 在经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 防风沙措施后, 受荒漠化危害的农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情况, 说明了人为原因对 荒漠化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蒂答案 C
虿答案 ( 1)南北
芆(2)该地区的河流发源于南部的昆仑山地, 高山冰雪融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 多属季节性河流。 该地区地势南高北低, 东西差异不大, 众多河流出山口后顺势 北流,流程又不长,故呈平行状;由于河流均流向干旱的沙漠地区,流量季节差 异大,沿途因不断蒸发、下渗和农业耗水,流量急剧减少,故流程不长便消失在 沙漠之中。
袂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商都县的人口数量、 耕地面积、 荒漠化土地面积都有所 增加,人均耕地减少, 人口密度增加。 商都县耕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是过度开垦草 原的结果,半干旱的草原农垦区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膇答案 14.C 15.A 16.B 膃 17.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西北地区荒漠化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蚁 A. 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 肀 B. 过度农垦及水资源利用不当 薇 C.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 羄 D.工矿开发不重视环境保护 螃解析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西北地区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荒漠化问题 趋于严重。 膈答案 C
蒃(3)在草原荒漠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_____________,影响荒漠化进程的 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特别是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
膀(4)近年来,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一带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浮尘、 扬沙、沙尘暴)就是 _____________的一种表现。这给华北地区的 ____________ __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莃 3.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 要是由() 蒃 A. 水分差异造成的 膀 B. 热量差异造成的 莈 C.地形差异造成的 肃 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芁 4. 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芈 A.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螈 B. 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袄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莂 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膆(4)唐宋以后,该地区古绿洲为什么退化而被废弃?
莀解析 本题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自然条件入手, 分析探讨古绿洲的形成和 演变过程。解题时首先应分析该图的隐含条件: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 其南缘为高大的昆仑山脉, 由于该地区极度干旱, 河流水源来自昆仑山的冰雪融 水,河水自山口自南向北流出,因东西地势差异不大,故形成平行状水系。由于 冰雪融水不大而且季节性差异大,从总体上看,河流流量不丰,加之蒸发、下渗 及农业用水,河流流量急剧减少,这里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而古绿 洲的形成和演变则应从当时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入手进行分 析,因为在这段历史时期自然环境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肅 C.②④
节 D.①④
芀解析 受水分条件制约, 西北地区尤其是内蒙古高原草原土地生产力从东向西 逐渐降低, 载畜量随之减少。 合理利用草场资源的措施应从保护和改善草原土地 生产力入手, 规定合理载畜量、 实行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或是大力建设现代化的 人工草场。
蝿答案 5.C 6.D
螅 7. 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在,代之 而起的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了()
膂 A. ①②
衿 B. ①③
肇 C.②③
肆 D.③④
芄解析 长城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地理学上又是重要的地理分 界线,如长城是我国种植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界线; 是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和东
部季风区的分界线; 是秦汉以来, 直到最近一二百年前我国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 的分界线。
芁答案 B
蒇 9.2001 年 3 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表明()
羈答案 10.A 11.C
蒈 12. 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蒄 A. 多雨年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羂 B. 山地、丘陵地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莁 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袈 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芅解析 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 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 往往 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 持续干旱则促进土地荒漠化 的进程。但是,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并非起着决定作用。
莈解析解题关键是掌握 42°N纬线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螇 A. 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化阶段,古代不曾出现过
肁 B. 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荿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袆 D.荒漠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芃解析 荒漠一部分是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 一部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人 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芈第Ⅱ卷(综合题) 莇 二、综合题 (共 2 小题)
莆 21. 读“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绿洲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薃(1)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自 ________向 _________流。
薁(2)为什么该地区的河流多是呈平行状分布且流程短小?
螆(3)在西汉时期,该地区成为一片富庶的人口密集之地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