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理论课件PPT(共 47张)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2024)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2024)

生态系统破坏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影响 人类福祉。
生物入侵
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原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威胁 本地物种的生存。
2024/1/30
27
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透视
垃圾围城
城市化进程中,固体废 弃物产生量迅速增长, 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垃圾 围城现象。
2024/1/30
土壤和水体污染
固体废弃物的不当处理 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 重污染。
8
水圈层结构与功能
水圈层结构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 水等。
人类活动对水圈层的影响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水位下降、排放 污染物导致水体污染等。
水圈层功能
调节地球气候、提供水资源、维持生 态系统平衡等。
2024/1/30
9
岩石圈层结构与功能
2024/1/30
岩石圈层结构
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等。
4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 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
反作用。
2024/1/30
研究任务
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提出 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技术途 径,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
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 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工程学等 多个分支领域。
2024/1/30
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培养
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养环保 行为习惯。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0
2024/1/30
14
土壤污染现状及危害分析
土壤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不当处理,导致 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环境科学概论绪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概论绪论ppt课件

.
26

空调采暖的普及

使人们不再关心 建筑的性能








.
遍布全球的
玻璃和钢筋 盒子建筑
27


美国社会能耗比例




.
28


我国能源相对匮乏,且利用率(32%)与世 界发达国家(52%)差距很大,正大力发展

城市集中供热,开展节约能源工作,并提供

了相关法律保障实施
供 到2003年,我国有315个城市建设了集中供
. 蒙古包的排烟与通风19
湿热地区——干栏建筑:吊脚楼/鼓楼/土掌房
水族民居
苗族民居
海南黎族民居
贵州侗族吊脚楼 余姚河姆渡干栏式建筑 台湾现代民居
.
20
干栏建筑一般处于亚热带, 多雨潮湿,加之树林茂密, 豺狼虎豹野猪经常出没其间
.
一般为三层。楼板以下为 “地层”,顶棚以上为楼 层,中间层为居住层。就 其功能而言,地层一般为 牲畜圈及杂物间,也有将 厨房及碓房设置在此间的。 楼层主要是贮藏层。
.
2
教学程序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第二章 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 6学时
第三章 建筑外环境
4学时
第四章 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 2学时
第五章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2学时
第六章 建筑光环境
4学时
第七章 建筑声环境
4学时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观与绿色建筑 4学时
.
3
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
建筑环境学,金招芬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环境科学ppt课件

环境科学ppt课件

黄河变迁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传说在很久以前,那里曾经森 林茂密,牧草肥沃,其森林复盖率53% 。然而,由于长 期以来人为地过度垦殖,森林几乎被砍伐殆尽,今日的 青海省森林覆盖率仅为0.26%,加上灌木林也只有2.5%。 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结果,黄河从源头开始便携带 了大量泥沙。
黄河流经的西北黄土高原亦是水土流失极其严重的 地区,滚滚黄沙倾入河水,使黄河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 多的河流,每立方米河水中含沙量达37千克以上,每年 达16亿吨。上游的泥沙被河水冲到下游,淤积在下游河 道,使河床每年淤高10厘米,经年累积,河道便渐渐高 出两岸。这就是今日“悬河”的成因。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 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 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1节 概述
2. 环境的分类
(1) 根据来源分为
–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 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日本四日市,
米糠油 事件
1968
日本爱知县 等23个府县
富山事件 (骨痛病)
1931~1975
日本富山县神 通川流域,
污染类型
污染源/物
大气污染
谷地中工厂密布,烟 尘、SO2排放量大
大气污染 该市400万辆汽车每天 光化学污染 排放烃类1000多吨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海洋污染 汞污染
大气污染
食品污染 多氯联苯污
– 臭氧层破坏
温室效应的危害
1、使高原、极地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降水 失调等。

环境科学概论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环境科学概论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的概念是相对的。 环境总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或者说是相对于 主体而言的客体。中心事物周围的(非中心)事 物就是环境。 环境科学中的中心事物是人(人类社会)。人类的 外部世界,人类周围的一切事物(一般考虑与人 类的生存关系最密切的事物)。中心事物与非中 心事物、或者主体与客体构成一个系统。以人类 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就是环境。
二、环境的划分
按环境要素的属性一般包含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要素):围绕人类的空间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 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的总 体。例如:太阳辐射、空气、水分、土壤、矿产、动植物、 微生物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要素的总和。这些都是人类 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 社会环境: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长期的社会劳动 改造形成的,它凝聚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 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标志,又随着人类文明 的进程不断丰富和发展。所以,社会环境也称为文化 —社 会环境。 ——人工构筑物、交通运输、通信、经济、文化、道德、 传统、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 • 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利用 •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 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 开发利用问题。 ——生存-发展-和谐
跨界环境问题磨擦上升
酸雨、沙尘暴—日本、韩国 黄海污染—韩国 跨界河流污染和水资源开发—俄罗斯、朝 鲜、东南亚
环境声学 环境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 环境生物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物理学 的交叉学科。 环境电磁学
环境基础科 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环境化学 环境Leabharlann 态学 环境医学环境分析化学 环境污染化学 污染控制化学 环境流行病学 环境毒理学 环境医学监测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 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 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动物的 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
22
按污染物性质分 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 物理污染
按环境要素 大气污染 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
23
环境干扰:是指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 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的人类不良 的影响。包括:噪声、振动、电磁干扰、 热干扰等。
4、环境如果按空间尺度大小,由近及远,由 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 环境、星际环境。
.
12
1)聚落环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场所。是人 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 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居室环境
院落环境
村落环境
城市环境
.
13
2)区域环境:是包括人工环境在内的占有一 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 区域内环境结构特点、功能也千差万别。
.
15
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环境分类,环境都 具有共同的特征。
首先,环境是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客观 物质体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它 既有依托作用,又有限制作用,因此环境 有合适与否,或优劣之分。
其次,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地区的 环境由其若干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 素),以其特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特点:1、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
2、已从局部扩展到区域甚至全球, 从地表到高空及地下,呈立体态;
3、表现形式要加多样化;
.
19
4、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5、已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威胁人类 生存和发展。
三、环境问题分类
1、 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它 是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 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使人类社 会遭受一定损害的问题。包括地震、火 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 干旱等等。
• 对于环境科学来说,中心事物是人,“环 境”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指的是环绕于 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 因素,工程因素和社会因素。
.
9
二、环境的分类和组成 1、 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它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组成的。 大气 水体
要素 土地 岩石 生物
.
10
自然环境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作进一步 分类。
以自然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境有:森林、草 原、沙漠、冰川、海洋、湖泊、河流、山 地、平原等多种类型。
以人工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境有:城市、农 村、工业区、旅游区,开发区等 。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在实验室或野外模拟环境条件, 研究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 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数学模型法
运用数学方法建立环境模型,预 测和评估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和 影响。
01
观察法
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直 接观察,收集环境信息和数据。
02
03
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 等方式,了解公众对环境问题的 看法和态度。
水污染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种类 、危害及防治方法。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水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 状、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利 用策略。
土壤环境
土壤组成与性质
土壤改良与保护
土壤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等 组成部分及其性质。
土壤退化原因、改良措施及保护策略 。
土壤污染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种类、危害及防 治方法。
生物环境
04
02
自然环境系统
大气环境
01
02
03
大气组成与结构
包括干洁空气、水汽、气 溶胶等组成部分,以及大 气垂直分层和各层特征。
大气污染
主要污染物来源、种类、 危害及防治方法。
大气环流与气候
全球大气环流系统、季风 环流、气候类型及影响因 素。
水环境
水体类型与特征
包括河流、湖泊、水库、 海洋等水体类型及其各自 特征。
加强国际间环境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性环境问题。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挑战与应对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环境污染
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清洁生 产技术和循环经济,加强环境 监管和治理。
气候变化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 绿色低碳发展,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环境科学理论
2016年9月20日
1
3 环境科学


4 环境科学与环境教育
1、环境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环境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的概念
所谓环境(environment),一般总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而 言的,总是作为某项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即是相对于中 心事物而说的背景。
自然环境
智能圈
人类的原始环境是自然环境,人类的祖先是 在地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具备了一定条件 后通过自己同环境作斗争的辛勤劳动,才作为一 个新物种从其他动物中分化出来的。
人类劳动学会了更有效地利用环境、改造环 境,从而给自然环境打上人类社会活动的烙印, 并相应地产生了一个智能圈(noosphere)或技术圈 (technosphere) 、 社 会 经 济 圈 (socio — economicsphere)。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这 样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起来的。
第一节 环境的基本概念
环境与环境要素之间 的关系:环境要素组 成环境结构单元,环 境结构单元又组成环 境整体或环境系统。
三 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
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基本物质成分。 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通 常是指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等;人工 环境要素包括综合生产力、技术进步、人工产品和能 量、政治体制、社会行为、宗教信仰等。
自然环境结构单元由低级 结构单元再组成高级结构单元, 以至组成整体自然环境。所以 自然环境实际上是一个由两级 阶梯组成的多级谱系。
(2)工程环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 由人类的工业、农业、建筑、交通、通信 等工程所构成的人工环境,它们构成一个 整体技术圈。它表示由人类社会建造的有 一定社会结构和物质文明的世界,包括地 球上使用技术手段的一切领域或地球表层 由技术引起全部变化的总和。如工业系统、 农业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城市系 统和乡村居住系统等等。工程环境的形成, 表明技术因素对自然界的作用,它一方面 表明人类的本质力量、人类技术因素对自 然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自然界的状 况。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指的是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 活、生产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
比较: 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 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个 自然圈.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 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表层,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总和.
第一节 环境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的分类
人类生存环境是庞大而复杂的多级大系统,它是由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 社会环境组成的。
(1)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由生物及其生存 环境组成的。自然环境的结构单元由自然环境要素组成,自然环境要素 包括大气、土地、岩石以及生物以各种不同组分和耦合方式组成多种多 样的生存环境。
(3)全球环境——又称地球环境。其范围包括大气圈中的对流层和平流层的下部、 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它是人类生活和生物栖息繁衍的场所,是向人类提供各 种资源的场所,也是不断受到人类活动改造和冲击的空间。
(4)星际(宇宙)环境——指的是大气层以外的环境。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外圈部分, 即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这是在人类活动进入大气层以外空间和地球邻近天体的过 程中提出的概念,也称空间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 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 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 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 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 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这里所指的是作用于人类这一 客体的所有外界事物,是人类 的生存环境。所以,人类的生 存环境不同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也不同于所谓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环境的基本概念
人类的环境在时间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在空间上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张而扩张。人类的 生存环境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可分为:
庞人 大类 的的 、生 复存 杂环 的境 多是 极一 大个 谱极 系其 。
(1)聚落环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场所,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 人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按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大小可分为居室环境、 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城市环境等。聚落环境为人类创造了方便、舒适、安全、健康 的工作生活环境,是人口密集、生产发达和生活活动频繁的场所,所以聚落环境一直 作为防治环境污染的重点。
第一节 环境的基本概念
(3)社会环境,是人类在长期 生存发展的社会劳动中所形成 的,是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联 系和联系方式的总和,包括经 济关系、道德观念、文化风俗、 意识形态、法律关系等。
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 由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 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 改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 物质文化等构成的总和。
在环境科学中,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 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
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作 为中心事物人的环境,它是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 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工程因素和社会因素 的总体。
第一节 环境的基本概念
(2)区域环境——是指包括人工环境在内的占有一定地域空间的自然环境。区域范 围可大可小,区域内环境结构、特点、功能亦千差万别。以自然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 境有森林、草原、沙漠、冰川、海洋、湖泊、河流、山地、平原等多种类型。以人工 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境有城市、农村、工业区、旅游区、开发区等多种类型。它们分 别构成一个个独特的人类生态系统。在现实社会中,区域环境往往兼具二者特点,是 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环境。
第一节 环境的基本概念
环境要素具有以下属性:
第一节 环境的基本概念
环境要素具有以下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