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读后感800字高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呐喊》读后感800字高中
我们通过阅读去了解一些社会现象,通过阅读去寻
找出路,下面是精心为您整理的“《呐喊》读后感800
字高中”,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
续关注我们哦。
《呐喊》读后感800字高中1
《呐喊》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读过的书中,只有它让人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狂人日记》是其中的一篇文章。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旧社会的真实写照。写出了恐怖的封建压迫,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最为可悲的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人们却没有勇气发出
反对的呐喊!
文章中只有狂人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
了封建教育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可以
有权利拥有纯净的心灵,不被封建的教育而束缚,他很
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
《故乡》也是其中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描写了两个故乡,一个是过去的故乡,它的美好令人向往。一个是
现在的故乡,让人读过后十分的惊讶。
过去的故乡是一个美好和谐、以及快乐的世界,那
里有鲁迅先生童年美好的回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
绿的西瓜。还有有天真可爱的少年闰土,他有一副紫色
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项圈,还有海边那
五彩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还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那
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五彩世界的。
然而现在的故乡已经变得衰败、凄凉而且是毫无生
机和活力的,而以前充满活力的闰土也变得麻木。他辛
苦麻木的生活着,而且变成“讲道德、守规矩”的人。
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在鲁迅先生回
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好的世界,然而成年后的闰土
在见到鲁迅先生后,对鲁迅的态度转变得很大,他的那
句“老爷”更是让他们之间的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亲密,使他们之间变得陌生,将他们以前亲密的关系活生生的
撕裂了。
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那种不平等的关系,
那个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分离,丧失生命活力,丧失
人与人之间温暖情感的世界。他们遵循一种传统的道德,它压抑人的生命力,使人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
命的活力,精神变得麻木了,也使鲁迅先生和闰土无法
继续他们纯洁的友谊。
读完本书后,我很为他们逝去的友谊感到惋惜,同
时也很庆幸,我们生活在新社会里,我们有最好的朋友,也不用身份地位与金钱来衡量友谊,人与人之间拥有着
真挚的情感。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鲁迅那忧国忧民
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鲁迅先生
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
醒过来。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
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历史,从封建社会走向了共产主
义社会,这是经过我们许许多多的劳动人民,经过了几
代的国家领导,才走来来的,我们要继续努力,让中华
民族更加强大!
《呐喊》读后感800字高中2
初中三年也读了不少名著,但没有几篇是能撼动我
内心的,前几天读完鲁迅先生的《呐喊》,那份触动令我久久不能忘怀,不论是《孔乙己》的主角;《药》中的华老栓;《阿q正传》的阿q,都带领我走向一个又一个情感的高潮。
鲁迅先生是我很崇敬的一位作家。他笔下的三味书屋、闰土、社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文章就
像小草一样清新自然。
在那个时代摇曳出别样的自然。可他的另一本小说
集《呐喊》却像声声惊雷,在那个陈腐黑暗的年代唤醒了许多铁屋子里的清醒者,让黑暗的旧社会有了反抗的力
量与希望。惊醒了无数莘莘学子。《呐喊》是拯救民族,为革命先驱助威的号角,是让沉睡者觉醒,让勇士们振
奋的战鼓。
我特别喜欢鲁迅先生在书中的一句话,他用“哀其
不幸,怒其不争”高度概括了当时的人民,这不也渗透
着他对当时人民的怜惜和悲伤么。
我听见,那个家境贫困、好吃懒做的孔乙己的呐喊,他在酒店里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以终日偷盗为业,
一步步走向枯竭。后来因偷了有钱人家的书被打断了腿。他的悲惨遭遇,不恰恰反映了中国当时教育的腐败么。
鲁迅先生对人物外貌心理的描写连接的十分好,也一定
撼动了更多的的有志青年。
我听见,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
那个戴银项圈的闰土,一声声点头哈腰地叫着“迅哥儿”老爷。他欢喜又凄凉,兴奋又畏缩,懦弱又封建,将当
时中国人民收封建压迫下的无奈写的淋漓尽致。
书中那么多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呐喊里,最令我触动
的当属阿q这个人物。他质朴又愚蠢,简单又复杂,受
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他对有权有势之人有着
本能的不满。阿q由于受剥削压迫而要求革命,又因受
愚弄而思想落后,最后竟被迫害致死……所以说,当时
中国人民的最大弊病是不能正视自己的地位并沉溺到更
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了。
在读过初三初二那么多的名著后,最后“余音绕梁”之感的当属《呐喊》,那声证明中国人民力量的呐喊,久久无法散去。
《呐喊》读后感800字高中3
无意中,翻看开了那本尘封已久的鲁迅的《呐喊》,其中的《阿Q正传》让我再次回味到儿时读它的那份惊喜,品味着此时的感悟与感动。
阿Q是鲁迅塑造的经典形象,我曾经问自己为何如
今文人笔下没有如此生动的形象诞生?究起原因,是社
会造人。那个封建时代是封建思想顽固、地主当道、军
阀统治的时代,未庄就是被封建思想毒害了的村庄,阿
Q是一个弱者,他受到这些地主恶霸的欺压,阿Q的“假洋鬼子”与“男女之大防”等思想也绝对不是阿Q所独有,这是时代产物。再如阿Q带给我们那几场让我们苦
笑难言的戏:看杀革命党人、调戏静修庵的小尼姑、闹
恋爱以及投身革命军队等,都是在封建吃人的本质面前
上演的,也并不是某个人愿意就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