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第一章数据库概论来源.
数据库原理总结
第一章数据库概论1.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阶段,高级数据库阶段(对象数据库技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开放数据库互连技术,xml数据库技术,现代信息集成技术)2.数据描述:概念设计中:实体,实体集,属性,实体标识符;逻辑设计中:字段,记录,文件,关键码;物理设计中:位,字节,字,块,桶,卷;3.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层次,网状,关系,对象),外部模型,内部模型;4.三层模式(外模式,逻辑模式,内模式),两级映像(外模式/逻辑模式映像,逻辑模式/内模式映像)5.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硬件,软件,数据库管理员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运算理论1.超键: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
候选键: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主键:用户选作元祖标识的候选键。
外键:是其他模式的主键。
实体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关系模式的三层体系结构:关系模式,子模式,存储模式2.关系代数的5个基本操作:并,差,笛卡尔积,投影,选择;关系代数的4个组合操作:交,连接,自然连接,除法。
关系代数的7个扩充操作:改名,广义投影,赋值,外连接,外部并,半连接,聚集操作3.关系代数表达式的启发式优化算法:尽可能早的执行选择操作;尽可能早的执行投影操作;避免直接做笛卡尔积第三章关系数据库语言SQL1.SQL的组成: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嵌入式,数据控制语言2.数据定义:数据类型ok,数据库,数据表,索引的创建等ok。
3.数据查询,数据更新ok。
4,视图,嵌入式,动态SQL语句,存储过程。
第四章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1.定义1:函数依赖:设有关系模式R(U),U为属性集,x、y为U的子集,函数依赖(FD)是形为X→Y的一个命题,只要r是R的当前关系,对r中任意两个元组t和s,都有t[X]=s[X]蕴涵t[Y]=s[Y],那么称FDX→Y在关系模式R(U)中成立。
定义2:如果X→Y和Y→X同时成立,则可记为X←→Y。
定义3:设F是在关系模式R上成立的函数依赖的集合,X→Y 是一个函数依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库系统原理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本章学习重点: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2.数据模型中概念层模型(E-R)模型域逻辑层模型(关系模型)第一节数据库基本概念一、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包括数字、字母、文字、特殊字符组成的文本数据,也可以是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音、语言等多媒体数据。
例如,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客户档案记录、商品销售记录等都是数据二、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1.定义: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2.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三、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产生的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DBMS必须具有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的功能,这就是数据库的故障恢复1.定义:是位于应用程序(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2.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例如: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2)数据操纵功能: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例如: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用户只能使用视图定义中的数据,而不能使用视图定义外的其它数据)、完整性(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防止错误的数据进入数据库)、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以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创建数据库及对数据库空间的维护、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功能、数据库的重组织功能和性能监视、分析等数据库恢复采用的方法:建立检查点、建立副本、建立日志文件(5)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例如:索引查找、顺序查找(6)其他功能:主要包括与其他软件的网络通信功能、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相互访问功能等四、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1.通常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2.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专门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并保证数据库正常、高效运行第二节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一、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特点:1.数据不保存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3.数据面向应用注意:记录内无结构,整体无结构二、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缺陷: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数据联系弱特点:1.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数据可长期保存2.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3.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4.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5.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必须修改应用程序6.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三、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特点:1.数据集成2.数据共享性高3.数据冗余度小4.数据一致性5.数据独立性高6.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7.减少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第三节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一、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1.模式:也称为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它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2.外模式:也称为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DBMS提供子模式描述语言(Subschema DDL)来严格地定义子模式3.内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形式4.三级模式结构的两层映像与数据独立性(1)外模式/模式映像(逻辑独立性)(2)模式/内模式映像(物理独立性)数据独立性: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库存储(物理)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二、数据库系统的运行与应用结构1.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式(需要下载)例如:QQ、桌面客户端游戏2.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例如:网站、在线web游戏第四节数据模型一、数据特征与数据模型组成要素1.数据结构:描述的是系统的静态特性及数据对象的数据类型、内容、属性以及数据对象之间的联系2.数据操作:描述的是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对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3.数据约束:描述数据结构中数据间的语法和语义关联,包括相互制约与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规则,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与相容性二、数据模型的分类1.概念层数据模型(1)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A.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或抽象的概念,B.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种特性称为实体的属性,一个实体可以由多个属性来描述C.码或键(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D.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E.实体型(Entity Type):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F.实体集(Entity Set):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G.联系(Relationship):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型间联系:★一对多1:N★一对一1:1★多对多N:M(2)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概念模型: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无关表达用户需求观点的数据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最典型的概念模型是实体联系(E-R)2.逻辑层数据模型(1)层次模型(2)网状模型(3)关系模型(4)面向对象模型在面向对象技术中,相同元素的有序集合,并且允许有重复的元素的复合数据类型是列表类型3.物理层数据模型:也称为数据的物理模型(Physical Model),其描述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结构,是逻辑模型的物理实现,即每一种逻辑模型在实现时都有与其相对应的物理模型逻辑模型是从数据库实现的观点出发,对数据建模第二章关系数据库本章学习重点:1.关系数据库的相关概念2.关系规范化理论,各个范式之间的转化关系第一节关系数据库概述系统而严格地提出关系模型的是美国IBM公司的E.F.Codd1.1970年提出关系数据模型2. E.F.Codd在1970年发表了论文《Communication of the ACM》3.之后,提出了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的概念4.1972年提出了关系的第一、第二、第三范式5.1974年提出了关系的BC范式关系数据库应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80年代后,关系数据库系统成为最重要、最流行的数据库系统典型实验系统:System R、University INGRES典型商用系统:ORACLE(占有率最高)、SYBASE、INFORMIX、IBM DB2课程中使用的是MySQL第二节关系数据模型一、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非常简单,只包含单一的数据结构,即关系基本术语:1.表(Table):表,也称为关系,是一个二维的数据结构,它由表名构成表的各个列(如学号、姓名等)及若干行数据(各个学生的具体信息)组成。
数据库原理概述ppt
视图,即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一个数据库可
第 以有多个外模式。
1 章
3、内模式
数 内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结构的描
据 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
库 原
内模式。
理
概
述
<>
数
据 ➢三级模式之间的映射
库
应
用 外模式/模式之间的映射和模式/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
应 用
是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实体集内部的联系。
开 发
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对一联系、一对
技 多联系和多对多联系。
术 l一对一联系
简记成1:1,班级和班长之间是一对一的联系。
第 l一对多联系
1 一对多的联系简记成1:n,部门和职工之间是一对多的联系。
章 数
l多对多联系
据 多对多的联系简记成m:n,学生和课程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 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 -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服务特 权
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任意下载券标价的文档(不含付费文档和VIP专享文档),每下载一篇共享文
数 1、模式
据
模式也称为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是数据库的总框,是数
库 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
应 用 开
共数据视图。模式反映了数据的总体观,一个数据库只有一 个模式。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材
学生学籍记录 日期
学生选课记录
学校学号 课程 学学期历名成绩 号
奖惩情况记录
家庭成员记录
日期
奖惩条 目
姓名
与本人 详细情 关系 况
课程记录 课程号 课程名称
28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共享性高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容易扩充
数据库(Database,DB) : 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
的大量数据集合。其特征是: 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 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冗余度较小。 数据独立性较高、易扩展。
10
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DBMS的主要功能有: 数据管理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 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 维护功能,其他功能 提供数据库的用户接口
19
数据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管理者:文件系统,数据长期保存。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数据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 数据独立性:逻辑结构改变须修改应用程序。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20
数据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1
教材
数据库系统概论
王珊 萨师煊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教学参考书
• 段丁凡,苏斌 《数据库基础及应用 》 • 王珊,陈红《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 • 汤庸,叶小平等《数据库理论及应用基础》 • 陶宏才 《数据库原理及设计》 • 李俊山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 • SQL Server 2000的相关辅导书籍
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ppt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数据定义功能
供用户建立、修改或删除数据库的二维表结构 Create table /index
供用户定义或删除数据库的索引(index)
alter table
向用户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
drop table/index……
数据操作功能
Select <查询的字段名>
进行数据进行检索和查询,是数据库的主要应用 向用户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
返回
1.5.2 VFP的两类工作方式
一、交互式工作方式 通过命令窗口和应用界面操作
二、程序执行方式 命令程序文件执行,批运行方式。
1.6 VFP的辅助设计工具
向导
表向导 报表向导
设计器
表设计器 表单设计器
生成器:它规定只对满足条件的记录进行操作 。
WHILE <条件>:从当前记录开始,按记录顺序从上向下处理, 一旦遇到不满足条件的记录,就停止搜索并结束该命令的执行。 TO子句:它控制操作结果的输出去向。
ALL [LIKE/EXCEPT <通配符>]:它指出包括或不包括与通配 符相匹配的文件、字段或内存变量。 IN <别名/工作区>: 它允许在当前工作区操作指定工作区。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共享 可控冗余度 数据独立性 数据的结构化
数据库系统与一般文件应用系统性能对照
序号 文 件 应 用 系 统
数据库系统
1
文件中的数据由特定 库内数据由多个用
的用户专用
户共享
每个用户拥有自己的 原则上可消除重复。
2
数据,导致数据重复 为方便查询允许少
存储
量数据重复存储,
但冗余度可以控制
数据库系统原理讲义课件
01
索引类型
常见的索引类型包括B树索引、哈希索 引、位图索引等,每种索引类型都有其 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
02
03
索引维护
索引的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对 索引进行重建和优化可以提高其性能。
数据库系统硬件优化
硬件优化概述
除了软件层面的优化外,硬件层 面的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
是对于大规模的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性能调优
通过优化数据库设计、查询语句和物理存储等手段,提高数据库性能 的过程。
03
数据库系统操作与管理
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
数据库的创建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根据需求设计数据库结构,创建数据库实 例。
数据库的维护
定期备份数据库,监控数据库性能,进行数据库优化和修复,确保数据库的正常运行。
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
关系完整性
一种基于关系的数据库,使用表格形式存 储数据,每个表格由行和列组成,每列代 表一个属性,每行代表一个记录。
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实 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 性。
关系代数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一种用于描述关系数据库操作的数学模型 ,包括选择、投影、连接等操作。
云计算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 据库技术的云化,使得数据 库服务能够更加灵活地部署 和扩展。
智能化
数据库技术正与人工智能技 术相结合,实现数据挖掘、 智能推荐等功能,提高数据 利用价值。
分布式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能够支持 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可扩展性 和可靠性。
NoSQL数据库简介
存储设备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篇一:数据库系统教程习题答案(施伯乐)(第2版)_数据库原理及应用】txt>第1章数据库概论1.1 基本内容分析1.1.1 本章的重要概念(1)db、dbms和dbs的定义(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和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等各阶段的特点。
(3)数据描述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各阶段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概念设计中实体间二元联系的描述(1:1,1:n,m:n)。
(4)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定义,两类数据模型,逻辑模型的形式定义,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数据结构以及联系的实现方式。
(5)db的体系结构三级结构,两级映像,两级数据独立性,体系结构各个层次中记录的联系。
(6)dbmsdbms的工作模式、主要功能和模块组成。
(7)dbsdbs的组成,dba,dbs的全局结构,dbs结构的分类。
1.1.2本章的重点篇幅(1)教材p23的图1.24(四种逻辑数据模型的比较)。
(2)教材p25的图1.27(db的体系结构)。
(3)教材p28的图1.29(dbms的工作模式)。
(4)教材p33的图1.31(dbs的全局结构)。
1.2 教材中习题1的解答1.1 名词解释1.2 试解释db、dbms和dbs三个概念。
答: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dbms是位于用户与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
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1.3 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各有哪些特点?答:人工管理阶段主要有四个特点: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面向程序。
文件系统阶段主要有五个特点:数据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有了区别;文件组织已多样化;数据面向应用;对数据的操作以记录为单位。
《数据库原理》第1、2、5章讲解
前言数据库技术背景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1.摇篮和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首先使用"DataBase"一词的是美国系统发展公司(美国海军基地在60年代研制数据软件中引用)。
1963年,C·W·Bachman设计开发的IDS(Integrate Data Store)系统开始投入运行。
1968年,网状数据库出现;1969年,层次式数据库系统。
1969年10月,数据库系统开始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数据库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
数据库技术的产生来源于社会的实际需要。
2.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1970年关系型数据库理论的提出;1974年IBM公司San Jose研究所研制成功了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ystem R,并且投放到软件市场。
1976年美籍华人陈平山提出数据库逻辑设计的实体联系(E-R)方法1978年,新奥尔良会议提出数据库系统设计过程划分理论3.成熟阶段(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大量商品化的关系数据库系统问世并被广泛的推广使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也走向使用。
1980年,J·D·Ulman所著的《数据库系统原理》一书正式出版。
1981年E· F· Code获得了计算机科学的最高奖ACM图灵奖。
1984年,David Marer所著的《关系数据库理论》一书,标志着数据库在理论上的成熟。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处理:数据的收集、储存、加工、传播数据管理: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检索、维护目的:节省存储空间,便于复用和共享,从中挖掘更有价值的信息第一节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1)计算机技术:刚刚诞生,无外存,无OS,无数据管理软件2)特点:♦数据非结构化,没有“文件”概念。
♦数据不能保存在外存上;♦数据不能独立于应用程序。
3)存在问题:易出错、有冗余、不能复用或共享2.文件系统阶段(上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1)计算机技术:有了外存、OS,文件管理系统2)特点:♦可存储数据文件,可实现按名访问♦数据文件由记录组成,可实现按记录存取♦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但和程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文件多样化:索引文件、链接文件、直接存取文件等2)存在问题:非结构化,冗余大、易造成不一致,难以彻底共享3)在早期一些软件中的表现:高级BASIC语言(60年代中期所创)前两个阶段数据冗余大、难以共享的原因:数据仍然非结构化(数据文件中不包括关于数据的逻辑结构说明);没有专用的数据文件管理软件(编辑和查询数据不便)3.数据库系统阶段(上世纪60年代后期)1)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系统软件的大量出现2)特点:数据结构化、以数据库方式存储数据文件,以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管理数据文件,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可以处理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3)几个概念:1)数据库(DB)♦数据项→纪录→数据文件:最小数据单位是数据项,有名称♦数据完全独立,简单的数据处理甚至不需要程序♦数据冗余大大减小,高度共享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代表性软件:VFP、Acess、SQL Server、Oracle、DB2、MYSQL等♦DBMS的功能:数据定义:建立数据文件,描述、修改数据结构、删除文件等数据操纵:数据(记录、数据项)的插入、查询、修改、删除等完整性约束检查:对各数据项取值情况说明和限制、检查访问控制:对用户访问权限的限制,可否共享,共享到什么程度并发控制:多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时如何处理冲突,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数据库恢复:数据库一旦遭破坏,如何恢复3)数据库系统(DBS)核心主要是指数据库、DBMS、及应用程序。
数据库概论01PPT课件
数据库技术经历了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等发 展阶段,目前关系数据库仍占据主导地位,非关系数据库在特定领域也有广泛 应用。
数据模型与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三 个层次。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THANKS
感谢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索引(Index)
索引是用于加速数据库表中数据检索的数据结构。通过创建索 引,可以提高数据查询的速度和效率。创建索引的语法为 CREATE INDEX,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索引类型和列进行 创建。
05
数据库性能优化策略探讨
查询优化技巧分享
索引优化
合理利用索引,避免全表扫描,提高查询效率。
SQL语句优化
数据库概论01ppt课件
• 数据库基本概念与原理 • 数据库设计方法与步骤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功能介
绍 • SQL语言基础与应用实例分析 • 数据库性能优化策略探讨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数据库基本概念与原理
数据库定义及发展历程
数据库定义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具有数 据冗余度小、数据独立性高和易扩展等特点。
• NoSQL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比较:NoSQL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在数据模型、 扩展性、一致性保证和事务支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NoSQL数据库更适合处 理非结构化数据和大规模数据,而关系数据库则更擅长处理结构化数据和复杂 的事务操作。
• NoSQL数据库的应用场景:NoSQL数据库在Web应用、大数据处理、实时分 析和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Web应用中,NoSQL数据库 可以用于存储用户行为数据、日志数据和社交媒体数据等;在大数据处理中, NoSQL数据库可以用于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并行处理;在实时分析中, NoSQL数据库可以提供高性能的数据读写能力和灵活的数据模型支持;在物联 网中,NoSQL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海量的传感器数据和实现数据的实时处理和 分析。
数据库原理精品课件完整版(PDF)
第一章
如: 车牌号 豫A00001 名称 丰田
绪 论
车主 张三
(3)几点说明 • 区分型与值的实质 • DBS中讨论的重点是型 • 通常只说实体、记录,含义根据上下文自明 3、实体间的联系 实体内部的联系(属性间的联系): 反映在数据上就是记录内部数据项间的联系 实体之间的联系: 反映在数据上就是记录之间的联系
2012/8/7
m
数据库系统
供应
n
零 件
26
第一章
供应商S S# S1 S2 … SNAME SADDR 张三 李四 … 北京 郑州 …
绪 论
零件P P# P1 P2 … PNAME PRICE 电机 螺丝 … 2000 2 …
绪 论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 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 属性: 实体具有的某一特性。 实体标识符:能将一个实体与其它实体区分开来的一个 或一组属性。 记录 实体 (抽象表示) 文件 实体集 字段或数据项 属性 关键字 实体标识符。唯一地标识一个记录。 又称码、键。
第一章
3、管理与处理的关系: 管理是处理的基础 处理为管理服务
绪 论
源数据
管理和处理又可看 成一个问题的两个阶 段,故可以统一起来, 其中心是管理
数据管理
数据处理
……
数据处理
新数据
新数据
2012/8/7
数据库系统
5
第一章
绪 论
三、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50年代中期以前)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后期以后)
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本质区别: 内部:数据库的数据是结构化的,有联系的 文件系统的各记录无联系 外部:数据库系统是共享的 文件系统基本上是面向特定用户的
数据库原理(完整版)ppt课件
– 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 – 容易为人所理解 – 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2021精选ppt
40
数据模型(续)
• 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
(1) 概念模型 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 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2) 数据模型 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 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逻辑独立性 – 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 – 数据控制能力: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2021精选ppt
32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数据库系统)
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2
DBMS
数据库
…
2021精选ppt
33
数据的高共享性的好处
• 降低数据的冗余度,节省存储空间 • 避免数据间的不一致性 • 使系统易于扩充
• 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
2021精选ppt
30
三、数据库系统
• 时期
– 60年代末以来
• 产生的背景
– 应用背景 – 硬件背景 – 软件背景 – 处理方式
大规模管理 大容量磁盘 有数据库管理系统 联机实时处理,分布处理,批处理
2021精选ppt
31
数据库系统(续)
• 特点
– 数据的管理者:DBMS – 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 –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 – 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
2021精选ppt
43
1.2.1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 数据结构 • 数据操作 • 数据的约束条件
2021精选ppt
44
1. 数据结构
• 什么是数据结构
– 对象类型的集合
• 两类对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1.2 数据模型
模型——对客观事物、现象、过程或系统的简化描述
所有的数据库系统都为它所要描述的世界建立了模型:
• 数据建模:描述了组织数据的框架结构。
如:楼房住户-数据;房间规格-数据模型
———数据建模最后发展成为数据的存储方式(数据字
典
中的定义)
• 业务功能建模:用户的最终需求。
——业务功能建模最后发展成为应用程序
(4)数据不一致 由(1)造成,更新时会造成同一数据在不同文件 中的不一致。
(5)数据联系弱 文件与文件之间是独立的,文件之间的联系必须通 过程序来构造。 尽管如此,文件系统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中仍起 着很重要的作用。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数据库系统阶段 从60年代后期开始,计算机用于信息处理的规模越来越大 ,对数据管理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开始提出计 算机网络系统和分布式系统,出现了大容量的磁盘,文件 系统已不再能胜任多用户环境下的数据共享和处理。一个 新的数据库管理技术——DBMS由此而形成,它对所有用户 数据实行统一的、集中的管理、操作和维护。
2.属性(Attribute) ——指实体所具有的某一方面的特性,一个实体可 由若干个属性来刻划。 - 属性取值在一定的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值域/域 (Domain) -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Key)
- DBMS为保证其独立性和可以执行,大部分PDM 的实现工作由系统自动完成,而设计者只设计索 引、聚簇等特殊结构
1.2.3概念模型
实体-联系(Entity-Relationship)概念模型 首先介绍E-R模型中常用的几个重要概念,利用它们
可
构造出现实世界的数据的抽象描述。
1.实体、实体型、实体集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信息、数据玉数据处理的正确含义及数据管理的进展2、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数据模型3、理解关系模型和关系运算的基本概念4、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原则、步骤和设计过程学习重点和难点: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关系的基本运算有两类:一类是传统运算(并、差、交等);另一类是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和连接)。
课时数:21.1数据和信息1.1.1 数据数据是存储在某一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
在计算机领域中,一切能被计算机接收和处理的物理符号都叫数据。
数据通常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数值型数据,如成绩、价格、体重、工资等;另一种是非数值型数据,如姓名、地址、单位、文章、声音、图像、视频等。
1.1.2信息信息是指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所得到有价值的知识。
说明:信息与数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据反映了信息,而信息又依靠数据来表达。
用不同的数据形式可以表示同样的信息,信息不随它的数据中的形式不同而改变。
总之,信息是反映客观现实世界的知识,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使其具有知识性并对人类活动产生有意义的决策作用。
1.1.3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计算、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操作。
数据是原料,使输入,而信息使产出,是输出结果。
数据处理的目的是从大量的、原始的数据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资料,为我们工作和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和依据,输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
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管理是对数据进行组织、存储、分类、检索、维护等数据处理的技术,是数据处理的核心。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数据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发展到现在,数据管理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1.2.1 人工管理阶段1.2.2 文件管理阶段1.2.3 数据库系统阶段由于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的缺陷,迫切需要新的数据管理方式,把数据组成合理结构,能集中、统一地进行管理。
数据库系统概论_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_第⼀章第⼀章绪论1.1 数据库系统概述1.1.1 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1. 数据Data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的语义:数据的含义,与数据不可分数据是有结构的:记录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种格式或⼀种⽅法2. 数据库(DataBase, DB)定义: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数据按照⼀定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的冗余度,较⾼的数据独⽴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户共享基本特点: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3.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定义:位于⽤户应⽤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层数据管理软件,是⼀个⼤型复杂的软件系统,和操作系统⼀样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
⽤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提供数据定义语⾔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3)数据操纵(提供数据操纵语⾔DML,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管理(5)数据库的建⽴和维护(6)其他功能4.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定义: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应⽤开发⼯具)、应⽤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A)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通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和发展数据管理:对数据进⾏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管理阶段→⽂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1. ⼈⼯管理阶段特点:数据不保存应⽤程序管理数据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有独⽴性2. ⽂件系统阶段特点: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件系统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数据独⽴性差3. 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观点:数据不是依赖于处理过程的附属品,⽽是现实中独⽴存在的对象从⽂件系统到数据库系统标志着数据管理技术的飞跃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 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也是数据库系统与⽂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第一章数据库概论来源:考试大2006/8/7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字号:T T第一章数据库概论
1.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
(1)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
(2)无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3)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
(4)数据面向程序
2.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
(1)数据可长期保存在外存的磁盘上
(2)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有了区别
(3)文件组织已呈多样化。
有索引、链接和散列文件
(4)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程序,可重复使用。
3. 文件系统显露出三个缺陷:
(1)数据冗余性
(2)数据不一致性
(3)数据联系弱
4. 数据库阶段的管理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
(2)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3)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
(4)系统提供四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
(5)对数据的操作既可以以记录为单位,又可以以数据项为单位
5. 数据描述三个领域之间的关系:
从事物的特性到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经历了三个领域: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机器世界。
(1)现实世界: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称为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3)机器世界:信息世界的信息在机器世界中以数据形式存储。
信息世界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有:实体、实体集、属性、实体标识符
机器世界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有:字段、记录、文件、关键码
它们的对应关系是:
在数据库中每个概念都有类型和值之区分,类型是概念的内涵,值是概念的外延来源:考试大-自考站6. 数据描述的两种形式:
数据描述有物理描述和逻辑描述两种形式。
物理数据描述指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方式,物理数据是实际存放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
逻辑数据描述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是抽象的概念化数据。
数据管理软件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把逻辑数据转换成物理数据,以及把物理数据转换成逻辑数据。
7. 物理存储介质层次:
8. 数据模型的种类:
目前广泛使用的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这一类中著名的模型是“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R”模型。
结构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这一类中的例子有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等模型。
9. 结构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是结构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数据结构:是指对实体类型和实体间联系的表达和实现
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的检索和更新(插、删、改)两类操作的实现
数据完整性约束:给出数据及其联系应具有的制约和依赖规则。
10. 层次模型的特点:
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的特点是: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指针实现,查询效率较高。
缺点是:(1)只能表示1:N联系
(2)由于树型结构层次顺序的严格复杂,引起数据的查询和更新操作也很复杂,因此编写应用程序也很复杂。
11. 网状模型的特点:
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网状模型。
网状模型的特点是:记录之间联系通过指针实现,M:N联系也容易实现,查询效率较高。
缺点是:编写应用程序比较复杂,程序员必须熟悉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12. 关系模型的特点:
关系模型的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
特点是:关系模型与层次、网状的最大差别是用关键码而不是用指针导航数据,表格简单,用户易懂,编程时不涉及存储结构、访问技术等细节。
13. 数据库体系结构中的三级结构、两级映象: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为三级:内部级、概念级、外部级。
外部级:最接近用户,是单个用户所能看到的数据特性。
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外模式”。
概念级:涉及到所有用户的数据定义,是全局的数据视图。
全局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概念模式”。
内部级:最接于物理存储设备,涉及到实际数据存储的结构。
物理存储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内模式”。
为实现这三个抽象级别的联系和转换,DBMS在级级结构之间提供两个层次的映象:外模式/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
14. 二级数据独立性: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
分为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1)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进行修改,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那么模式/内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概念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
也就是对内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
(2)逻辑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概念模式要进行修改,如增加记录类型或增加数据项,那么外模式/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外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
也就是概念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外模式和应用程序。
来源
15. DBMS的主要功能:
(1)数据库的定义功能: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的三级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映象、完整性、安全控制等约束。
(2)数据库的操纵功能: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
(3)数据库的保护功能: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主要通过数据库的恢复、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等四个方面实现。
(4)数据库的存储管理:DBMS的存储管理子系统提供了数据库中数据和应用程序的一个界面,其职责是把各种DML语句转换成低层的文件系统命令,起到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更新的作用。
(5)数据库的维护功能:DBMS中实现数据库维护功能的实用程序主要有数据装载程序、备份程序、文件重组织程序、性能监控程序。
(6)数据字典(DD):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数据库称为数据字典,对数据库的操作都要通过访问DD才能实现16. DBMS 的组成:
DBMS是由两大部分组成:查询处理器和存储管理器。
(1)查询处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DDL编译器、DML编译器、嵌入型DML的预编译器、查询运行核心程序。
(2)存储管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授权和完整性管理器、事务管理器、文件管理器、缓冲区管理器。
17. DBS的组成:
DBS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按照数据库方法存储、维护和向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的系统,它是数据库、硬件、软件、数据库管理员(DBA)的集合体。
(1)数据库(DB):是与一个特定组织各项应用有关的全部数据的集合,由应用数据的集合(物理数据库)、关于各级数据结构的描述(描述数据库)两部分组成。
(2)硬件:包括中央处理机、内存、输入输出设备、数据通道等硬件设备。
(3)软件:包括DBMS、OS、各种宿主语言和应用开发支持软件等程序。
(4)DBA:DBA是控制数据整体结构的人,负责DBS的正常运行。
18. DBS的全局结构:
(1)数据库用户。
可分为四类:DBA、专业用户、应用程序员、终端用户
(2)DBMS的查询处理器。
包括四部分:DML编译器、嵌入型DML的预编译器、DLL编译器、查询运行核心程序。
(3)DBMS的存储管理器。
包括四部分:授权和完整性管理器、事务管理器、文件管理器、缓冲区管理器。
(4)磁盘存储器中的数据结构。
包括四种形式:数据文件、数据字典、索引文件、统计数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