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第三章
机械系统建模和仿真SimMechanics
机械系统建模和仿真SimMechanics——机械系统建模和仿真SimMechanics集成于Simulink之中,是进行控制器和对象系统跨领域/学科的研究分析模块集。
SimMechanics为多体动力机械系统及其控制系统提供了直观有效的建模分析手段,一切工作均在Simulink环境中完成。
它提供了大量对应实际系统的元件,如:刚体、铰链、约束、坐标系统、作动器和传感器等。
使用这些模块可以方便地建立复杂图形化机械系统模型,进行机械系统的单独分析或与任何Simulink设计的控制器及其它动态系统相连进行综合仿真。
SimMechanics是Simulink物理建模产品家族的一员,该产品系列扩展了Simulink的建模能力,利用它们做出的模型仍能与传统Simulink模块所建立的模型相融合。
特点提供了三维刚体机械系统的建模环境包含了一系列分析机械运动和设计机械元件尺寸的仿真技术完整的建模层次,允许机械模型模块与其它类型模块结合使用可在Simulink中建立高精度、非线性的模型以支持控制系统的开发和测试。
SolidWorks转换器可以通过CAD工具定义机械模型包括各种铰链和约束形式可对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力和力矩进行建模、分析提供平衡点和线性化工具以支持控制系统设计使用Virtual Reality Toolbox或MATLAB?图形(Handle Graphics?)支持机械系统可视化及动画显示可进行系统的运动学和正向、逆向动力学分析使用O(n)递归求解多体动力学系统运动方程为模型定义提供多种本地坐标系统强大功能在Simulink环境中进行的动力学研究使用Simulink集成化的图形界面建立机械多体动力学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仿真。
SimMechanics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修改系统中的物理参数,包括位置,方位角和机械元件运动参数等。
使用Simulink变步长积分法可以得到较高的计算精度。
Simulink的过零检测功能以双精度数据水平判定和求解不连续过程,对于机械系统中存在的静摩擦和机械硬限位等情况建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机械设计matlab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matlab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MATLAB命令和功能;2. 学会运用MATLAB进行机械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3. 掌握运用MATLAB解决机械设计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MATLAB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提高数据处理能力;2. 能够熟练使用MATLAB进行机械设计绘图,提高绘图技能;3. 能够独立完成机械设计相关MATLAB程序编写和调试,提升编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MATLAB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强调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相结合;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机械设计与MATLAB软件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对MATLAB软件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MATLAB基础命令与操作:介绍MATLAB的基本命令、数据类型、矩阵运算等,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对应教材第一章)2. MATLAB绘图与可视化:讲解MATLAB绘图功能,如二维、三维图形绘制,让学生能够将机械设计结果可视化。
(对应教材第二章)3. 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结合教材第三章内容,教授学生如何使用MATLAB 进行机械系统的建模、仿真和结果分析。
4. 机械设计优化方法:介绍教材第四章内容,使学生掌握运用MATLAB进行机械设计优化的基本方法。
5. MATLAB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教材第五章案例,让学生了解MATLAB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实际应用。
6. 实践操作与项目实战: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结合教材内容开展项目实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在机械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中,了解其动力学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和进行相应的仿真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和性能特点。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它可以描述机械系统中多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状态,本文将介绍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方法与应用。
一、数学建模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机械系统建模的第一步是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一个描述机械系统运动规律的数学方程组,其中包含了系统中各个物体的运动方程和约束方程。
1. 运动方程运动方程描述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对于单个物体,其运动方程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m_i \frac{{d^2 \boldsymbol{r}_i}}{{dt^2}} = \boldsymbol{F}_i\]其中,\(m_i\) 是物体的质量,\(\boldsymbol{r}_i\) 是物体的位置矢量,\(\boldsymbol{F}_i\) 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矢量。
对于涉及多个物体的机械系统,需要考虑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引入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描述整个系统的运动规律:\[m_i \frac{{d^2 \boldsymbol{r}_i}}{{dt^2}} =\boldsymbol{F}_i^{\text{外}} + \sum_{j \neq i}\boldsymbol{F}_{ij}^{\text{内}}\]其中,\(\boldsymbol{F}_i^{\text{外}}\) 是物体\(i\)所受的合外力,\(\boldsymbol{F}_{ij}^{\text{内}}\) 是物体\(i\)受到物体\(j\)作用力。
2. 约束方程约束方程用于描述系统中各个物体之间的约束关系。
在机械系统中,常见的约束包括几何约束(如刚性连接、触地约束等)和运动约束(如关节连接、接触力平衡等)。
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是现代机械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掌握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是现代工程设计人员的核心能力,本文以此详述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的过程,以及现代机械动力学建模与仿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现状,为现代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提供新思路,为机械系统动力学与仿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标签:机械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现代工程设计动态仿真在制造业应用非常广泛,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表明动态仿真理论与方法可以明显的提高设计的速度和质量,继而大大降低设计成本,是现代制造业中新产品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从事现代制造工程的高级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工具之一。
1 动态仿真的作用及过程对于现代制造产业,动态仿真是根据现实制造系统现状对新产品、新技术对象的抽象属性的模仿,针对这种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和实验,根据计算机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获得这种模型的资料、信息以及结果,最后对现实制造业中的新产品或者新技术设计方案做出合理正确的评估。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容量及计算速度有了快速的提高,为动态仿真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建立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速度,近代来,动态仿真有了蓬勃的发展。
采用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对实际中一些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进行建立数学模型,并在抽象出的实验条件下(如载荷、湿度、温度等)对模型进行动态再现的一种融合性技术。
这种技术具有效率高、运行安全、受环境的约束影响少、各种比例尺可以改变、使用方便等优点,在航天、航空、核工业、机械工程、化工等工程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科学设计、优化方法的发展趋势。
然而,这种动态仿真技术主要应用于科研机构和大型公司,在中小企业应用不多,还需要进一步推广,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动态仿真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使用过程及现状进行研究,促进动态仿真技术的推广及提高中小型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
2 动态仿真的步骤根据制造业的特点,新产品新技术动态仿真的步骤主要有3步。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和使用仿真工具,我们可以评估机械系统的性能、优化设计方案,并预测其在实际运行中的表现。
本文将介绍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探讨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一、机械系统建模机械系统建模是指将机械系统的几何、结构、运动等特征以数学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和仿真。
机械系统建模的关键是确定合适的数学模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建模,例如基于物理原理的方程建模、基于统计学的概率模型等。
在建立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结构、参数和约束条件等因素。
结构包括机械元件的连接方式、布局等信息;参数指的是机械元件的物理特性,如质量、弹性系数等;约束条件是指机械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限制,如刚体运动时的约束、连杆机构的几何条件等。
通过准确地描述这些因素,可以建立起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机械系统仿真机械系统仿真是指利用计算机程序对机械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
仿真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阶段预测系统的性能,从而在实际制造之前做出优化和调整。
常用的机械系统仿真软件有ANSYS、Pro/E等,它们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和可视化界面,方便工程师对机械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机械系统仿真可以从多个方面对系统进行评估,如结构强度、运动轨迹、动力学特性等。
通过仿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在设计汽车发动机时,可以利用仿真软件对其工作过程进行模拟,评估其燃烧效率、振动特性等,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三、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1. 汽车悬挂系统设计:通过建立汽车悬挂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评估系统的动态特性和舒适性,优化悬挂系统的参数和结构,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
2. 机械机构设计:机械机构是指由多个运动副相互连接而成的系统,通过建立机械机构的数学模型,可以分析系统的运动学特性、动力学特性等,为机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系统建模与分析
计算机模型的优点:
14
3.1.2系统模型的分类
表3.1.1 列出了系统模型的部分分类方法
分类原则 模型种类
抽象、实物 形象、类似、数学 观念性、数学、物理 理论、经验、混合 结构、性能、评价、最优化、网络 静态、动态 黑箱、白箱、 通用、专用 确定性、随机性、连续型、离散型 代数方程、微分方程、概率统计、逻辑
使用年数小于 1 年的冰箱数等于该年内所购新冰箱数,即
x ( k 1 ) u ( k ) 0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的模型
k1 ) 0 0 0 k) 1 0 x x 0( 0( 0 0 0 x ( k 1 ) x ( k ) 1 0 0 1 x k1 ) 0 0 x k)0u (k) 2( 10 2( x (k) 0 x (k1 0 ) 0 0 n 1 n n
21
3.1.4系统建模的原则
1. 抓住主要矛盾;
2. 清晰; 3. 精度要求适当; 4. 尽量使用标准模型。
22Βιβλιοθήκη 3.2系统建模的主要方法针对不同的系统对象,可用以下方法建造系统的数学模型:
主 要 建 模 方 法
• 推理法——对白箱S • 实验法——对允许实验的黑箱或灰箱S • 统计分析法——对不允许实验的黑箱或灰 箱系统 • 类似法——依据不同事物具有的同型性, 建造原S的类似模型。 • 混合法——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26
建模的主要方法
图解法:
90
x2
最优生产计划为: A产品:20公斤 B产品:24公斤 最大获利为42800元
60
30
目标函数等值线: Z=7x1+12x2 0
第三章典型机械系统的建模PPT课件
k2 ) y1 y2 f
k2
y2
0
..
.
矩 阵 形 式 : M Y C Y KY F
其 中 :M
M1
0
0
M
2
K
k1 k2
k2
k2
k2
C
c1 c2
c2
0
F
f
c2
c2
Y
y1
y2
21
例 3.9 某行星滚动机构中有一质量为m,半径为 r 的实心圆柱在
半径为R,质量为M的圆筒内无滑动地滚动。已知圆柱和圆筒对轴
y1 )2
拉格朗日函数
k1
k2
L
T
V
1 2
M1
.
y12
1 2
M2
.
y22
1 2
k1
y
2
1
1 2
k2( y2
y1 )2
拉格朗日方程
d dt
L
.
y1
L y1
c1
.
.
y1 c2( y2
.
y1
);d dt
L
.
y2
L y2
f
.
c2 ( y220
.
y1 )
由 上 述 拉 格 朗 日 方 程 可直 接 得 到 系 统 的 数 学 模型
比,因而加速度计能测得试验橇的加速度。
我们的目的 是设计一个具 有合理动态响 应的加速度计, 它能在可以接 受的时间内测 得所需要的特 征量:
y(t)=qa(t)
(q为常数)
10
分析质量M的受力情况,我们有:
dy
d2
C dt ky M dt2 ( y x)
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建模与仿真分析引言:机械系统是现代工程中常见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由多个相互连接的零件组成的,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产生运动。
了解机械系统的运动学行为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优化设计,提高系统的性能。
本文将以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建模与仿真分析为主题,探讨机械系统的运动学行为以及如何使用仿真工具对其进行分析。
一、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建模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建模是指将机械系统的几何形状、物理参数和约束条件等信息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在进行运动学建模时,通常会使用欧拉角、刚体运动、矩阵变换等方法来描述机械系统的位置、姿态和运动方式。
这些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机械系统的运动轨迹,并进行后续的仿真分析。
1.1 欧拉角的应用欧拉角是一种常用的描述刚体旋转的方法。
它将刚体的旋转分解为绕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的旋转。
在机械系统中,我们通常会使用欧拉角来描述机械零件的姿态变化,以及零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通过欧拉角的应用,我们可以方便地描述机械系统的多自由度运动。
1.2 刚体运动的描述刚体运动是机械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
在刚体运动的描述中,通常会使用平移和旋转等运动来表示刚体的位置和姿态变化。
通过对转动关节和滑动关节等机械连接的建模,我们可以得到机械系统中各个零件的相对运动方式,并进一步推导出系统的整体运动特性。
1.3 矩阵变换的应用矩阵变换是一种常用的描述坐标系变换的方法。
在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建模中,我们通常会利用矩阵变换来描述机械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关系。
通过矩阵变换的应用,我们可以将机械系统的整体运动转化为各个零件的相对运动,从而更加清晰地描述机械系统的运动学行为。
二、机械系统的仿真分析机械系统的仿真分析是指使用计算机工具对机械系统的运动行为进行模拟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仿真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机械系统的运动轨迹、动力学行为,以及系统的稳定性等关键指标。
下面将从运动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两个方面介绍机械系统的仿真分析。
(完整)11-chp3机电一体化系统建模与仿真
例3:一个简单扭摆,J为摆锤的转动惯量;c为摆锤与空
气之间的粘性阻尼系数;k 为扭簧刚度;T(t)为加在摆 锤上的扭矩;θ为摆锤摆角。试建立系统模型。
解: J&& c& k T (t)
微分方式
s 1 T s Js2 cs k
传递函数 系统框图
2020/2/11
Design of Mechatronical Systems
k
Design of Mechatronical Systems
第三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建模与仿真
3.2 机电一体化系统建模
旋转系统基本元件
转动惯量
扭簧
旋转阻尼
M
t
J
t
J
d t
dt
J
d
2 dt
t
2
Mk t k 1 t 2 t
Ek
1 2
2020/2/11
Design of Mechatronical Systems
第三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建模与仿真
3.1 概述
两种方法比较
系统输出(状态和运动)完全可以用其输入来描 述的系统为确定性系统。 对于确定性系统可以采用末端描述法。
2020/2/11
Design of Mechatronical Systems
第三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建模与仿真
3.1 概述
系统与模型联系
一个系统可以建立不同形式的模型。 一种模型可以代表多种系统。
建模指导思想
建模不是对真实系统完整的描述,在保证必要精度的前提 下尽可能地对真实系统简化,某种程度上近似反映实际系 统。
机械设计行业虚拟仿真与实验方案
机械设计行业虚拟仿真与实验方案第1章虚拟仿真技术概述 (3)1.1 虚拟仿真技术发展历程 (3)1.2 虚拟仿真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4)1.3 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4)第2章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 (5)2.1 机械系统建模方法 (5)2.1.1 理论建模方法 (5)2.1.2 实验建模方法 (5)2.1.3 混合建模方法 (5)2.2 机械系统仿真模型 (5)2.2.1 线性模型 (5)2.2.2 非线性模型 (5)2.2.3 状态空间模型 (5)2.3 机械系统仿真软件介绍 (6)2.3.1 Adams (6)2.3.2 Ansys (6)2.3.3 Simulink (6)2.3.4AMESim (6)第3章有限元分析方法与应用 (6)3.1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6)3.1.1 有限元法的数学理论 (6)3.1.2 有限元法的实施步骤 (6)3.2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7)3.2.1 ANSYS软件 (7)3.2.2 ABAQUS软件 (7)3.2.3 MSC Nastran软件 (7)3.3 有限元分析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7)3.3.1 轴承座强度分析 (7)3.3.2 齿轮传动系统接触分析 (7)3.3.3 液压缸密封功能分析 (7)3.3.4 汽车车身碰撞分析 (7)第4章多体动力学仿真 (8)4.1 多体动力学基本理论 (8)4.1.1 牛顿欧拉方程 (8)4.1.2 拉格朗日方程 (8)4.1.3 凯恩方程 (8)4.1.4 约束条件及求解方法 (8)4.2 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 (8)4.2.1 MSC Adams (8)4.2.2 Simpack (8)4.2.3 RecurDyn (8)4.2.4 LMS Samtech (8)4.3 多体动力学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8)4.3.1 汽车悬挂系统仿真 (8)4.3.2 航空发动机叶片振动分析 (8)4.3.3 工业动态功能分析 (8)4.3.4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多体动力学分析 (8)第5章流体力学仿真 (8)5.1 流体力学基本原理 (9)5.1.1 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9)5.1.2 流体的动量方程 (9)5.1.3 流体的能量方程 (9)5.1.4 流体的湍流模型 (9)5.2 流体力学仿真软件 (9)5.2.1 Fluent (9)5.2.2 CFDACE (9)5.2.3 OpenFOAM (9)5.3 流体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9)5.3.1 流体动力学优化 (10)5.3.2 液压系统设计 (10)5.3.3 空气动力学分析 (10)5.3.4 热流体分析 (10)第6章热力学仿真 (10)6.1 热力学基本理论 (10)6.1.1 热力学第一定律 (10)6.1.2 热力学第二定律 (10)6.1.3 状态方程与物性参数 (10)6.2 热力学仿真软件 (11)6.2.1 Fluent (11)6.2.2 Ansys Workbench (11)6.2.3 COMSOL Multiphysics (11)6.3 热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11)6.3.1 热机设计 (11)6.3.2 热交换器设计 (11)6.3.3 热防护设计 (11)6.3.4 节能减排 (11)第7章材料功能虚拟测试 (11)7.1 材料力学功能概述 (12)7.2 材料功能虚拟测试方法 (12)7.2.1 有限元法 (12)7.2.2 无损检测技术 (12)7.2.3 神经网络方法 (12)7.3 材料功能虚拟测试案例分析 (12)7.3.1 钢材弹性模量的虚拟测试 (12)7.3.2 铸铁屈服强度的虚拟测试 (12)7.3.3 铝合金抗拉强度的虚拟测试 (12)第8章虚拟样机与实验方案设计 (13)8.1 虚拟样机技术 (13)8.1.1 虚拟样机概述 (13)8.1.2 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 (13)8.2 虚拟实验方案设计方法 (13)8.2.1 虚拟实验概述 (13)8.2.2 虚拟实验方案设计方法 (13)8.3 虚拟样机与实验方案设计案例分析 (14)8.3.1 虚拟样机建立 (14)8.3.2 实验条件设置 (14)8.3.3 实验方案设计 (14)8.3.4 实验结果分析 (14)第9章仿真数据后处理与分析 (14)9.1 仿真数据后处理方法 (14)9.1.1 数据清洗与校验 (14)9.1.2 数据整理与归一化 (14)9.1.3 数据统计分析 (15)9.2 仿真结果可视化与评价 (15)9.2.1 结果可视化 (15)9.2.2 结果评价 (15)9.3 仿真结果不确定性分析 (15)9.3.1 不确定性来源识别 (15)9.3.2 蒙特卡洛模拟与敏感性分析 (15)9.3.3 风险评估与可靠性分析 (15)第10章虚拟仿真与实验方案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15)10.1 虚拟仿真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5)10.1.1 虚拟原型设计 (15)10.1.2 参数优化设计 (16)10.2 虚拟仿真在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16)10.2.1 数控加工仿真 (16)10.2.2 模具设计与制造仿真 (16)10.3 虚拟仿真在故障诊断与维修中的应用 (16)10.3.1 故障诊断 (16)10.3.2 维修指导 (16)10.4 虚拟仿真与实验方案在机械设计中的综合应用案例 (16)第1章虚拟仿真技术概述1.1 虚拟仿真技术发展历程虚拟仿真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
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机械工程是一门广泛涉及设计、制造、分析和维护机械系统的工程学科。
在机械工程中,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机械系统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机械系统建模机械系统建模是指将机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工程师可以对机械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
机械系统建模的核心是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即描述系统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方程。
这些方程可以是基于物理原理的,也可以是基于经验的。
在机械系统建模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拉格朗日法和牛顿-欧拉法。
拉格朗日法通过定义系统的广义坐标和广义力,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转化为拉格朗日方程。
牛顿-欧拉法则基于牛顿定律和欧拉定理,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表示为力和力矩的平衡方程。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系统特点选择使用。
二、机械系统仿真机械系统仿真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机械系统的运动和行为。
通过仿真,工程师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机械系统的运行过程,观察系统的动态行为和性能指标。
机械系统仿真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快速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优劣,并进行系统性能优化。
在机械系统仿真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离散事件仿真和连续系统仿真。
离散事件仿真适用于描述系统中离散事件的发生和相互作用,如机械系统中的传感器触发、开关切换等。
连续系统仿真适用于描述系统中连续的物理过程,如机械系统中的运动、振动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仿真的目的和需求选择使用。
三、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应用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机械系统设计阶段的概念验证和优化。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仿真,工程师可以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性能,找到最优的设计方案。
此外,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还可以用于系统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
通过仿真模拟系统的故障行为,工程师可以快速定位和修复故障。
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还可以用于机械系统的控制和优化。
通过建立系统的控制模型和进行仿真,工程师可以设计和优化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系统建模与仿真第三章
3.4.8 运行可替代实验
为精度。精度的可靠性用百分比来表示。统计技术用来分析不同场景的模
4
拟结果。一旦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我们要能够根据模拟的目标来解释这
5
3.4.9 输出分析
1
报表、图形、表格和置信区间点图将被用于输出结果分析。置信区间
2
指出性能测度依赖的范围。这个使用上、下限来表示。上限和下限之差称
5
统的随机变量并确定这些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和参数。对于分布类型是已知
6
或者是可以根据经验确定的随机变量,只要确定它们的参数就可以了。无论
7
是确定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还是确定其参数,都要以调研观测的数据为依
8
据。
9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与连续系统仿真的方法很不相同。 ①离散事件系统模型只是一种稳态模型,无须研究状态变量从一种状态 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而对于连续系统,主要是研究其动态过程,连续 系统模型一般要用微分方程描述。 ②离散事件系统中的变量大多数是随机的,例如实体的“到达”和“服务”时 间都是随机变量。仿真实验的目的是力图用大量抽样的统计结果来逼近总体 分布的统计特征值,因而需要进行多次仿真和较长时间仿真。 ③连续系统仿真中采用均匀步长推进仿真钟的原则,则离散事件系统仿 真中时间的推进是不确定的,它决定于系统的状态条件和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
第三章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简介
3.1 基本概念:
3.1.1 事件 事件是描述系统的另一基本要素。事件是指引起系统状态变化的行 为,系统的动态过程是靠事件来驱动的。例如,在物流系统中,工件到达 可以定义为一类事件。因为工件到达仓库,进行入库时,仓库货位的状态 会从空变为满,或者引起原来等待入库的队列长度的变化。 事件一般分为两类:必然事件和条件事件。只与时间有关的事件称为 必然事件。如果事件发生不仅与时间因素有关,而且还与其它条件有关, 则称为条件事件。系统仿真过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分析这些必然事件 和条件事件。
第三章ADAMS仿真
3 双振动体惯性往复近共振筛的ADAMS动力学仿真分析3.1 多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简介ADAMS是由美国MDI研发的对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有强大分析功能的虚拟样机分析软件,它采用交互式图形环境和零件库、约束库、力库,建立完全参数化的机械系统几何模型,其求解器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中的拉格朗日方程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作用力曲线。
ADAMS软件的仿真可用于预测机械系统的性能、运动范围、碰撞检测、峰值载荷以及计算有限元的输入载荷等。
ADAMS软件由基本模块、扩展模块、借口模块、专业领域模块及工具箱组成。
用户不仅可以采用通用模块对一般的机械系统进行仿真,而且可以采用专用模块对特定工业应用领域的问题进行快速有效的建模和仿真分析。
其中基本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用户界面模块(ADAMS/view)ADAMS/view是ADAMS系列产品的核心模块之一,提供了丰富的零件几何图形库、约束库和力/力矩库及图形快捷键和菜单快捷键,采用Parasolid作为实体建模的核,并且支持布尔运算,具有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特点。
在建模过程中,ADAMS自动将相邻的实体赋予不同的颜色,以便区分,色彩渲染效果逼真。
模型的缺省材料为钢,而且各部分实体重心缺省位置在其形心,实体转动惯量由ADAMS根据实体尺寸以钢为缺省材料算出,上述属性均可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用户甚至可以改变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求解器模块(ADAMS/Solve)ADAMS/Solve可以对刚体和弹性体进行仿真分析。
为了进行有限元分析和控制系统研究,用户除要求软件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力外,还可要求模块输出用户自己定义的数据。
用户可以通过运动副、运动激励、高副接触、用户定义的子程序等添加不同的约束。
用户同时可求解运动副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施加单点外力。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在现代工程领域,对机械系统的精确分析和优化设计至关重要。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
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在设计阶段就对机械系统的性能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减少试验次数、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多体动力学是研究多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力学行为的学科。
在机械系统中,这些物体可以是刚体、柔体或两者的组合。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受力和约束关系,然后利用数值方法求解这些方程,就可以得到机械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
建模是多体动力学分析的第一步。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对机械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简化和抽象。
例如,对于复杂的机械结构,可以将其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几何体,并忽略一些次要的特征和细节。
同时,还需要确定物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约束条件,例如铰链、滑动副、固定连接等。
此外,还需要定义物体的质量、转动惯量、质心位置等物理参数,以及施加在系统上的外力和驱动力。
在建立好模型之后,就可以进行仿真分析了。
仿真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选择合适的数值求解方法。
常见的方法有欧拉法、龙格库塔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将连续的运动方程离散化为一系列的代数方程,从而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求解。
然后,设置仿真参数,如仿真时间、步长、输出频率等。
接下来,运行仿真程序,得到机械系统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受力等信息。
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后处理和分析,例如绘制曲线、生成动画、计算性能指标等。
多体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汽车工程中,可以用于分析车辆的悬挂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等的动态性能,从而优化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和稳定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可以用于设计飞机的机翼结构、起落架系统、发动机转子等,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机器人领域,可以用于研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规划、动力学控制等问题,实现机器人的高效、精确运动。
机械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机械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机械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摘要:机械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是研究机械系统运动和力学特性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基本原理,然后详细阐述了机械系统建模的方法和步骤,并介绍了常用的仿真软件和工具。
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了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应用。
关键词: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建模、仿真第一章引言机械系统是现代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系统,其运动和力学特性对于系统设计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是研究机械系统运动和力学特性的重要手段,在机械工程、航空航天、汽车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系统介绍机械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第二章机械系统运动学2.1 运动学基本原理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门学科,对于机械系统运动学建模具有重要意义。
在机械系统运动学中,主要考虑系统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因素。
本节将介绍运动学基本原理,包括坐标系、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2.2 运动学建模方法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建模是指根据系统的几何结构和运动特性,建立系统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与时间的关系模型。
常用的运动学建模方法包括几何法、向量法和矩阵法等。
本节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第三章机械系统动力学3.1 动力学基本原理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力学学科,在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受力和受力矩等因素。
本节将介绍动力学基本原理,包括受力和力矩的概念,以及牛顿运动定律和动力学基本方程等内容。
3.2 动力学建模方法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是指根据受力和力矩的影响,建立系统的运动方程。
常用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包括牛顿-欧拉法、拉格朗日法和哈密顿法等。
本节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第四章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4.1 建模方法和步骤机械系统建模是指根据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建模的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建立运动学方程和动力学方程等。
系统建模与仿真大纲
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编号:英文名称:System Modeling and Simulation学时:64 学分:3.5适用专业:工业工程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工程数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编程技术教材:《离散事件系统仿真》,Jerry Banks等著,肖田元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系统建模与仿真》是面向工程实际的应用型课程,是工业工程系的主导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初步运用仿真技术来发现生产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并通过改进措施的实现,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制造型生产企业为核心,阐述了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在生产企业分析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其内容涉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生产系统分析中的作用和原理、仿真软件的介绍,重点介绍排队系统、库存系统、加工系统以及输入、输出数据分析。
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堂教育和上机训练,能了解如何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生产系统的布置和调度管理;并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能够实现的功能;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步骤。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基本内容:生产系统的基本特征、生产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生产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思路、以及生产系统仿真研究的步骤。
重点:系统、系统模型、系统仿真等建模与仿真相关的基本概念;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的区别;生产系统建模的方法与仿真研究的步骤。
难点:系统、系统模型、系统仿真等建模与仿真相关的基本概念;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的区别。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生产系统的基本特征;理解掌握系统、系统模型、系统仿真等建模与仿真相关的基本概念;了解系统仿真的类型;理解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的区别;熟悉生产系统建模的方法与仿真研究的步骤。
第二章生产仿真用概率统计教学基本内容:介绍随机变量、概率函数、随机数;均匀的连续分布随机数及其生成;各种离散分布随机数的产生;非均匀的连续分布随机数及其产生。
基于动态模态分析的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
基于动态模态分析的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在现代工程领域中,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对于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机械系统的行为,动态模态分析成为了一种强大的工具。
通过对机械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可以在设计阶段就预测系统的动态特性,从而减少试验次数、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动态模态分析是一种用于确定结构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动态特性的技术。
它基于系统的振动响应来识别这些模态参数,为机械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关键的信息。
在进行动态模态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建立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
机械系统的建模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常见的有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多体动力学法(Multibody Dynamics Method)。
有限元法将机械结构离散化为许多小的单元,通过对每个单元的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然后组合得到整个结构的力学响应。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形状和结构的建模,但计算量较大。
多体动力学法则侧重于研究多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关系,通过建立物体的运动方程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它在处理机械系统中的关节、约束和运动传递等方面具有优势。
在建立模型时,需要准确地确定系统的物理参数,如质量、刚度、阻尼等。
这些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模型的可靠性和仿真结果的精度。
为了获取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量、理论计算或者参考相关的技术资料。
此外,还需要对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和假设,以降低计算复杂度,同时又能保证模型能够反映系统的主要动态特性。
一旦建立了机械系统的模型,就可以进行仿真分析。
仿真过程通常使用专门的软件工具,如 ANSYS、ABAQUS 等。
在仿真中,可以施加各种激励,如力、位移、速度等,来模拟系统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响应。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系统的振动频率、振型、位移、应力等信息。
例如,对于一个旋转机械系统,通过动态模态分析可以发现其在特定转速下可能出现共振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有些边界条件非完全自由而受弱约束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自 由支撑。 二、固定支撑 固定支撑用于结构承受刚性约束的情形,故又称刚性支 撑,加高层建筑、大坝的模型试验需采用固定支撑。 三、 原装支撑 原装支撑是广泛应用的一种支撑方式。事实上,自由支撑 和固定支撑都是原装支撑的特殊情况。对完整结构来说, 原装支撑是最优边界模拟。 以上三种支撑方式并无优劣之分,而是视具体问题而定。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3.2 激励方式
在模态实验中,不同的参数识别方法对频响函数测试的要求 不同,因而所选激励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讲,激励方式有单 点激励、多点激励和单点分区激励。 一、 单点激励 单点激励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激励方式。所谓单点激励, 是指对测试结构一次只激励一个点的一个方向,而在其他 任何坐标上均没有激励作用。 二、 多点激励 多点激励是指对多个点同时施加激振力的激励方式。显然, 输入系统的激励能量会成倍增加,向时,也增加了激振的 复杂性。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试验结构分为原型和模型两种。 不管是原型试验还是模型试验,试验结构边界条件都是要考 虑的重要因素,不同边界条件的结构特性可能完全不同。 从力学意义上考虑,边界条件可分为几何边界条件、力边界 条件、运动边界条件等;在模态实验中,对系统固有特性影 响最大的是几何边界条件,也即试验结构的支撑条件。支撑 条件一般有自由支撑、固定支撑和原装支撑。 一、自由支撑 事实上,根难达到完全自由的约束状态。为此,采用的支撑 应尽量柔软,即具有较低的支撑刚度和阻尼。这样的支撑称 为自由支撑。经常采用的方式有橡皮绳悬挂、弹簧悬挂、气 垫支撑、空气弹簧支撑、螺旋弹簧支撑等等。
图 测 量 系 统 3—3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传感器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 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 组成(GB766-87)。 • 分类: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 按壳体的固定方式可分为相对式和绝对式。 • 机械振动是一种物理现象,而不是一个物理参数,和 振动相关的物理量有振动位移、振动速度、振动加速 度等,所以振动测试是对这些振动量的检测,它们反 映了振动的强弱程度。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压电式传感器
1.变换原理:
压电效应
某些物质,如石英,当 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仅几何 尺寸会发生变化,而且内部 被极化,表面会产生电荷; 当外力去掉时,又重新回到 原来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 压电效应。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压电效应
压 电 式 传 感 器
q=DF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图3-2 快速扫频正弦信号
(a)线性扫频;(b)对数扫频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2.伪随机信号 它是一种有周期性的随机信号,它在一个周 期内的信号是纯随机的,但各个周期内的信号是完全相同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试验的可重复性。 将白噪声在T内截断,然后按周期T反复重复,即形成伪随 机信号。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1) 工作原理
金属应变片的电阻R为
R
d
l
A
R A
电 阻 式 传 感 器
dR
R l
dl
2
R
dA
A r dA 2 rdr
dR R
dr r
l l
dl l
d
2
d
dr r
dR R
,
E
(1 2 E )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1)
金属应变片(不变)
电 阻 式 传 感 器
dR
R S 1.7 3.6
(1 2 )
金属应变计
(2)
半导体应变片(变化)
半导体应变计
dR
R S 60 170
E
应变计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2) 金属应变计
图3-1 激振器激励系统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二、 冲击锤 冲击锤又称力锤,是模态实验中另一种常用的激励装置。 锤击激励提供的是一种瞬态激励,这种激励只需一把冲 击锤即可实现。 冲击锤锤头可有不同的重量,以得到不同能量的激励信号。 冲击锤激励,使用方便、对工作环境适应性较强且能得到 相当满意的结果,特别适于现场测试,故一般工程测试单 位中均将锤击激励作为优先考虑的激励方式之一。 三、 阶跃激励装置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3 响应特性
传感器的响应特性是指在所测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失真的测量 条件。 实际上传感器的响应总不可避免地有一定延迟,但总希望延迟 的时间越短越好。
原理 将物品重量通过悬臂梁转化结 构变形再通过应变片转化为电 量输出。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磁电式传感器
1.变换原理: 磁电式传感器是把被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感应电动 势的一种转换器。 感应线圈的感应电动势U为
U N
d dt
, B S cos ,
d dt
(B , Rm , )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多点激励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不易遗漏模态; ②输入能量大且传递均匀,获得的频响函数信噪比高; ③一次性获得频响函数矩阵,比单点激励分别求出的频响函 数矩阵一致性要好。
三、 单点分区激励
对较大型结构,采用多点激励能获得满意的频响函数。 然而,由于激励设备复杂,许多测试单位并不具备多点 激励的条件。为此,可采用单点分区激励技术。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试验结构的支撑方式
激励方式、装置和信号
测量系统 激振器试验 冲击试验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3.1 试验结构的支撑方式
进行实验模态分析的第一步,是获得被测结构激励和响应 的时域信号,即时间历程。 获得振动结构所受激励和振动响应的时域信号是振动测试 技术的基本内容。 对一个确定的实验对象,一般的振动测试系统由以下三部 分组成; ①激振部分,包括信号源、功率放大器、激振装置; ②拾振部分,包括力传感器、响应传感器、适调放大器; ③分析、显示、记录部分,包括各种分析仪及其外围设备 (显示、记录仪器等)。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3-1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3.5 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负责将被测机械量采集下来,转换成某种电信号, 经前置放大和微积分变换,变成可供分析仪器使用的关心机 械量的电压信号。测量系统由传感器及其配套测量电路组成, 如图3-2所示。 测量系统是整个动态测试系统的基本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 试验的成败和精度。选择测量系统要考虑试验要求的频率范 围、幅值量级、测量参数(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应变等) 及试验环境、测试条件等多种因素。
3.周期随机信号 它实际是一种统计特性变化的伪随机 信号;在每个周期内,都是一种伪随机信号,但各个周期 内的伪随机信号统计特性不同,即各周期内的伪随机信号 互不相关。 周期随机信号综合了纯随机信号和伪随机信号的优点,既 具周期性,又具随机性,从而也避免了两种信号的缺点。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四、 瞬态信号 瞬态信号的形式和产生方式有多种:有信号发生器产生的 扫频正弦猝发信号和随机猝发信号;有冲击锤产生的冲击 信号和随机冲击信号;有阶跃激励装置产生的阶跃激励信 号;有特殊装置如火箭筒产生的冲击信号等等。由于瞬态 信号包含较宽的激励力频率成分,且频率成分比较容易控 制,故瞬态信号是模态实验中采用的主要激励方式之一。 猝发激励有两个特点:一是仅在短暂时间内激励试验结构, 具有周期激励的性质;二是在采样时间内,试验结构几乎 消耗掉激励的全部能量,使自由响应趋于零。
b) 测速电机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传感器选用原则
选择传感器主要考虑灵敏度、线性范围、响应特性、 稳定性、精确度、测量方式等六个方面的问题。 1、灵敏度 一般说来,传感器灵敏度越高越好,但在确定灵敏度时, 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a)灵敏度过高引起的干扰问题; b)量程范围; c)交叉灵敏度问题。 2 线性范围 任何传感器都有一定的线性工作范围。在线性范围内输 出与输入成比例关系。传感器工作在线性区域内,是保证测 量精度的基本条件。
磁通变化率与磁场强度、磁阻、线圈运动速度有关, 改变其中一个因素,都会改变线圈的感应电动势。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2 分类 线速度型 动圈式 磁 电 式 磁阻式 3 动 圈 式 传 感 器 角速度型
磁 电 式 传 感 器
N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4 磁阻式传感器
磁 电 式 传 感 器
5 应用
a)磁电式车速传感器
电 阻 式 传 感 器
• 金属应变计有: 丝式和箔式 • 优点:稳定性和 温度特性好. • 缺点:灵敏度系 数小.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3) 半导体应变计
电 阻 式 传 感 器
• 优点:应变灵敏度大;体积小;能制成具有一定 应变电阻的元件. • 缺点:温度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不如金属应变片。
德国HBM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第三讲 时间历程的测量
单点分区激励的基本假设是,单点激励仍能激发出系统的 各阶模态,但只在激振点附近的响应较大,远离激振点的 响应可以较小。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被测结构分成几个区,在每个区 域内实施单点激励并测出该区内各点之间的频响函数;最 后,再测出各区域激励点之间的频响函数,将各区频响函 数联系起来。各区频响函数组成整体结构的频响函数,以 此识别整体模态振型。 用单点分区激励做模态分析的方法相当于在原装支撑下子 结构模态综合法,但比一般的子结构方法要简单得多,且 不存在联接条件处理上的误差,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阶跃激励是模态实验中特有的一种激励方式,它是通过突加 或突卸力载荷(或位移)实现对系统的瞬态激励。阶跃激励的 特点是能给结构输入很大的能量,适于大型、重型结构的模 态分析,一般只能激励出系统的较低几阶主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