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要素模型(Specific.
国际经济学ch__国际贸易的短期分析—特定要素模型

当Y部门流出部分劳动之后,特定数量的资本与越来越少的 劳动相结合,资本的边际生产力MPKY将下降,根据rY=VMPKY =MPKY·PY可知,相对于Y商品而言,Y部门的资本实际收入下 降了。由于Y商品的价格不变,所以Y部门资本的名义报酬也肯 定下降了。此时,相对于X部门资本所有者的实际报酬上升而言, Y部门资本所有者的实际购买力更是下降了。
(一)国际贸易对非特定要素实际报酬的影响
—在短期内它只能调整原材料及工人的数量,而不能调整固定设备和管理人员的数量。
当两个部门的劳动报酬相同时,其在两部门间的分配便达到均衡,两部门的生产也随之确定。
—长期条件下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间可以完全自由流动。
2、特定要素(Specific Factor )
指一种仅限于某一部门需要、而不适合于其它部门 需要的生产要素。在短期内,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 动性就很小,甚至为零,资本就是特定要素,而劳动则 是非特定要素,即劳动属于流动要素。
(二)边际产出与边际产品价值
“短期”定义:假设有一个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即 不能加以调整,通常,资本在短期内是不能变动的,即 在不同部门间不能自由流动。 而另一个生产要素(劳 动)则可自由变动。
—在短期内它只能调整原材料及工人的数量,而不能调 整固定设备和管理人员的数量。
“长期”定义:厂商可以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 其全部生产要素。
当X部门由于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劳动流入时,特定数量的资本与越来越多的劳动相结合,其特定要素—资本的边际生产力MPKX将上升
,根据rX=VMPKX=MPKX·PX可知,X部门资本报酬的增加幅度超过了X商品价格的上升幅度。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其他要素不变时,一种要素连续增加所增加的收益是递减的,因此,各种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
第一节特定要素模型一、特定要素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

第⼀节特定要素模型⼀、特定要素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第⼀节特定要素模型⼀、特定要素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要素投⼊在⼀个国家的不同产业间可以⾃由移动,⽽在不同国家间却是完全不能移动的。
但实际上,即使在⼀国内部,⽣产要素的流动还受到时间因素的限制。
尽管在长期内会发⽣要素投⼊在产业间的转移,但许多要素在短期却是⽆法移动的。
例如,实物资本(像⼯⼚和机器)通常只能⽤于特定的⽤途,⼀台为计算机⽣产⽽设计的设备不能⽴即⽤于制造喷⽓式飞机。
同样,⼯⼈掌握的技能往往也只适⽤于某种特定的职业,⽆法满⾜其他职业的要求。
这类(在⼀定时期内)专属于某⼀产品⽣产的⽣产要素就是特定要素(specific factor)。
在实际中,特定要素与流动要素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这只是⼀个调整的问题。
因⽽特定要素也就可以理解为那些调整速度⽐较慢、重新达到新的均衡所需时间较长的⽣产要素。
在这⾥,长期和短期是相对的。
所谓长期是指所有要素充分流动所需要的时间;所谓短期是指这样⼀个时期,期间⾄少⼀种要素在⽣产函数中是固定的。
特定要素理论分析的是要素投⼊⽆法在产业间移动时,贸易对收⼊分配的短期影响。
实际上,该理论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短期版本,即特定要素模型可以看作是短期内某些要素不能流动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特定要素模型揭⽰了国际贸易在短期内对⼀国收⼊分配的影响,即国际贸易会提⾼出⼝部门的资本(特定要素)实际收⼊,降低进⼝替代部门的资本实际收⼊,⽽对劳动实际收⼊的影响则不确定。
这⼀模型对⼈们认识贸易政策的制定有⾮常有益的启⽰。
⼆、基本模型⽐较典型的是,在短期内,资本成为不能⾃由流动的特定要素,这⾥以资本为特定要素为例来说明特定要素模型。
假定有本国和外国两个国家,它们均使⽤两种⽣产要素(K, L)⽣产两种产品(X, Y),其中资本K 要素是特定要素,劳动L 则具有部门间的完全流动性。
再假定⽣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并且所有消费者偏好相同。
X 和Y 的⽣产函数分别为:),(X X X L R F X = (5-1)),(Y Y Y L S F Y = (5-2)式中,R X 、S Y 表⽰在X 、Y ⽣产中使⽤的特定资本要素。
国际经济学第4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Specific-Factors-and-International-Trade

四、收入分配和贸易所得
• 收入分配
# 日本: PM / PF ↑ 资本所有者↑ 土地所有者↓
工人→
# 美国: PM / PF ↓ 资本所有者↓ 土地所有者↑
工人→
四、收入分配和贸易所得
• 收入分配:
Trade benefits the factor that is specific to the export sector of each country but hurts the factor specific to the import-competing sectors, with ambiguous effects on mobile factors. 贸易使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益,使进 口产品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损,贸易 对流动要素所有者的影响不确定。
一、特定要素模型
• 价格变化对模型均衡的影响
# 总体价格水平变化(价格同比率变化) # 相对价格的变化
一、特定要素模型
• 价格变化对模型均衡的影响
# Changes in the overall price level have no real effects, that is, do not change any physical quantities in the economy.
小结
3.在特定要素模型中,每个国家出口部 门特定要素的拥有者从贸易中获利,而 与进口产品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的拥有 者受损。流动要素的拥有者可能受益也 可能受损。
小结
4.当贸易获益者补偿受损者的损失后, 获益者仍然有所剩余时,可以认为贸易 从整体上带来了收益。
小结
5.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不应该把素模型中的国际贸易
• 两个国家:日本、美国 需求:日本 = 美国 劳动拥有量:日本 = 美国 资本拥有量:日本 > 美国 土地拥有量:日本 < 美国
《特定要素模型》课件

06
特定要素模型的发展与未来研究方向
特定要素模型的发展趋势
特定要素模型在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成为研究产业组织、企业行为、市场结构等方
面的重要工具。
随着数据获取和计算能力的提高,特定要素模型将更 加精细化和复杂化,能够更好地模拟现实经济系统的
复杂性和动态性。
特定要素模型将进一步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如 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态学等,形成更加综合和跨
新古典贸易模型
假设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可自由流动的,不受任何限制。特 定要素模型则更注重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和市场分割对国际 经济的影响。
新古典贸易模型
假设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是完全理性的,能够做出最优决策 。特定要素模型则更注重不完全理性行为和信息不对称对 国际经济的影响。
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比较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学科的研究范式。
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特定要素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微观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特定要素模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制,完善理论体系。
特定要素模型的实证研究和应用
通过实证分析检验特定要素模型的预测和解释能力,进一步拓展其在产业组织、企业行为、市场结构等领域的应用。
特定要素模型的参数估计和优化方法研究
强调资源禀赋和要素价格对国际经济的影响。特定要素模型则更注重不完全竞争市场和 不完全信息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假设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可自由流动的,不受任何限制。特定要素模型则更注重生产要素 的流动性和市场分割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假设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是完全理性的,能够做出最优决策。特定要素模型则更注重不完 全理性行为和信息不对称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第3章:特定要素模型

QY MPL Y 外国生产可能性边界斜率= QX MPLX
特定要素模型
Y产品产出
P
1
P 1
P P
X产品产出
本国和外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
特定要素模型
• 特定要素模型下劳动资源配置
• 在其他要素固定的情况下,生产产品X的部门选 择劳动雇佣量追求利润最大化:
max PX QX K , LX X LX
特定要素模型
能在部门间移动的生产要素称作可动 (Mobile)要素 ; 不能在部门间移动的生产要素称作特定 (Specific)要素 ; 琼斯把可动要素和特定要素结合起来形 成特定要素模型,被许多贸易经济学家用来 分析各种问题 。
特定要素模型
基本假设:
(1)两个国家(本国和国外),生产两种产品(X和 Y)。 ( 2)两个国家有三种生产要素:劳动 (L)、资本 (K) 和 土地 (T) ,其中劳动为流动要素、资本和土地为特定 要素。且假定两个国家的劳动量都是 L,而本国的资 本量K大于外国的资本量 K ,本国的土地量T小于外 国的土地量 T 。 (3)产品X的生产需要投入流动要素劳动以及特定要 素资本,而产品Y的生产需要投入流动要素劳动以及 特定要素土地。
a LX
特定要素模型
(4)两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 5 )国内外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各国生产的 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 (6)两国间的贸易无运输成本。
特定要素模型
本国生产可能性边界 本国生产产品X的产量由下列生产函数决定 : QX QX K , LX 本国生产产品Y的产量由下列生产函数决定:
特定要素模型
• 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 • 假定在没有贸易的时候,本国产品X的相对价格 比其他国家低,那么开展贸易后,由于贸易会使 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趋于一致。结果就是资本所 有者得益,土地所有者受损,而工人的境况不能 确定是变好还是变坏。
Chapter 2 特定要素模型

(3)
运用等式(2)和(3)我们可以求解到封闭经 济的资本分配,随后求解到其他变量。
• 假设中国在贸易开放后的均衡价格分别为 0.8和1. • ??? • 贸易利益?
1.64 1.32 1.12 0.98 0.87
85 80 75 70 65
1.09 1.10 1.12 1.14 1.16
1.09 1.10 1.12 1.14 1.16
资本在行业间的配置图
边 际 资 本 产 出 的 价 值 r
PY × PPK Y
r0
PX × PPK X
OX
KX
KY
OY
资本在两个部门进行配置,直到两个 部门的边际资本产出价值相等。
PX × MPK X = PY × MPK Y
服装业的收入分配
A
wX LX
E
r
rK X OX
PX × PPK X
KX
服装业的总产值:PX × X = w X L X + rK X
封闭经济均衡时的收入分配图
PY × PPK Y
wX LX
r
wY LY
PX × PPK X
rK OX
KX
KY
OY
贸易开放对中国国内收入分配影响
总 产 出
x
MPK
K0
X
KX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PPF
饮料产量 PPF
Y = F ( K Y ,375)
KY
服装产量 中国的资本资 源配置
X = F ( K X ,625)
Kx
生产要素的行业间配置
• 资本究竟投入哪个行业? • 取决于资本边际收益 • 在均衡状态,两个行业的资本边际收益必 须相等
特定要素模型

二、特定要素模型
• 保罗 萨缪尔森和罗纳德·琼斯创建发展的, 保罗·萨缪尔森和罗纳德 琼斯创建发展的 萨缪尔森和罗纳德 琼斯创建发展的, 主要用于解释短期内, 主要用于解释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 配的影响。 配的影响。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 • • • • 两种产品生产都使用资本和劳动; X、Y两种产品生产都使用资本和劳动; 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 to Scale); 劳动是同质的,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动; 劳动是同质的,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动; 劳动总量是固定的,并且充分就业; 劳动总量是固定的,并且充分就业; 资本是特定生产要素, 资本是特定生产要素,即两个部门的资本不能互相 使用; 使用; • 每个部门的资本投入都是固定不变的; 每个部门的资本投入都是固定不变的; • 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三、国际贸易对要素实际报酬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非特定要素实际报酬 非特定要素实际报酬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对非特定要素实际报酬的影响
消 费 结 构 入 水 平 是 否 提 高 , 取 决 于
OX L* L
图4-2 在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实 际 收
wX
重新达到均衡时: 重新达到均衡时:w/Px 下降, 下降,w/Py上升 上升
VMP’LX F
wY
VMP LY E’ w
**
假设该国依据 比较优势原则, 比较优势原则, 出口X商品,进 商品, 口Y商品 假设PY不变, 不变, 只是PX上升
w
**
w*
VMP LX
E
w*
L**
OY
该国工资水 平将上升, 平将上升, 但提高的幅 度小于X 度小于X商 品价格的上 涨幅度
特定要素模型

特定要素模型特定要素模型是由保尔·萨缪尔森和罗纳德·琼斯创建发展的。
像简单的李嘉图模型一样,特定要素模型假定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劳动供给可以在两个部门间进行配置。
与李嘉图模型不同的是,特定根本模型中存在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
劳动可以在部门间流动,是一种流动要素。
其他要素则是特定的,它们只能被用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
一、模型的假设设想一个国家能够生产两种产品——制造品和粮食。
这个国家有三种生产要素:劳动(L) 、资本(K) 和土地(T) 。
生产制造品需要投入劳动和资本,不需要土地。
生产粮食需要投入劳动和土地,不需要资本。
因此劳动是一种流动要素,每个部门都需要使用劳动。
同时,土地和资本都是特定要素,各自只用于一种产品的生产。
如何确定每种产品的产量呢? 制造品的产出取决于在制造业部门中投入的资本和劳动的多少。
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生产函数来归纳。
生产函数表明在劳动和资本的投人量一定时制造品的产出量。
制造品的生产函数的代数形式为:Q M =Q M (K ,L M )式中,Q M 表示制造品的产出,K 表示资本存量,L M 表示在制造品生产中投入的劳动。
同样地,粮食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 F =Q F (T ,L F )式中,Q F 表示粮食的产出,T 表示土地的供给量,L F 表示在粮食生产中投入的劳动。
从国家整体上来说,各部门投入的劳动之和等于总的劳动供给量L :L M +L F =L二、生产可能性特定要素模型假设每一种特定要素只能被用于一个生产部门:资本只能用来生产制造品,土地只能用来生产粮食,只有劳动可以用于各部门的生产。
因此,要分析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我们只需知道当劳动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时,制造品和粮食的产出组合是怎样变化的。
这个问题可能用画图的方法解决。
首先画出生产函数( 图2-14 和图2-15) ,然后将这两条曲线且合起来导出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2-14 表明了劳动投入与制造品产出之间的关系。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第三章1、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2、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3、李嘉图模型(Ricardian model):是指以各国之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
4、单位产品劳动投入(unit labor requirement): 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劳动小时数。
5、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是指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或单个厂商把全部资源充分地和有效率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的各种组合的曲线。
6、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当一个国家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出同样单位的商品时,就说该国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7、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 是指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单独分析某一经济当事人或某一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
8、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在一种价格体系下,整个经济中所有相关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9、相对需求曲线(relative dema nd curve):是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需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
10、相对供给曲线(relative supply curve):是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
11、贸易所得(gains from trade):是指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活动中获得的利益。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2、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14、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是指因某种需求的初始增加而引起的其他需求的增加。.
15、非贸易品(nontraded goods):是指不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和服务。
第四章
1、特定要素模型(specificfactorsmodel):假定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劳动供给可以在两个部门间进行配置。
9、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是指对于一件商品消费者所愿意做出的最大支付与他的实际支付之间的差额。
10、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与每单位产量上的边际生产成本之间差额的总和。
11、效率损失(efficiency loss):是指一国征收关税后,扭曲了消费和生产激励动因而造成的损失。
第五章
1、要素充裕(factor abundance):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2、要素密集(factor intensity):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eckscher-Ohlin theory),要素比例理论(factor-proportionstheory):是指从资源禀赋角度对国际贸易中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差异做出解释的国际贸易理论。
15、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y):指国家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出口商品给予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特定要素模型(Specific.

力的使用量
粮食生产函数The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food is given
by
QF = QF (T, LF)
where:
(3-2)
QF is the economy’s output of food粮食产出 T is the economy’s supply of land土地供应量 LF is the labor force employed in food粮食生产使用的劳动量
Labor input劳动投入, LM
8
递减的边际收益The lects 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生产函 数的形状反映了递减的边际收益
Adding one worker to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ithout increasing
5
约束条件The full employment of labor condition
requires that the economy-wide supply of labor must equal the labor employed in food plus the labor employed in manufactures:充分就业要求两 部门使用的劳动力与总劳动力供应相等
特定要素模型中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 收入分配与贸易得益(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贸易的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A Preliminary View) 总结(Summary) 附录(Appendix: Further Details on Specific Factors)
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内容

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内容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内容特定要素模型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中,特定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等)的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其价格和配置。
本文将介绍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内容,包括特定要素的定义和特性、识别和分类、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供给和需求分析、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机制、价格决定及变化趋势以及政策和管理等方面。
一、特定要素的定义和特性特定要素是指一个经济系统中对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必不可少的资源或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
这些要素具有以下特性:1. 不可替代性:特定要素在生产过程中不可替代,离开了它们,生产无法进行。
2. 稀缺性:特定要素的数量有限,不足以满足所有生产需求。
3. 需求多样性:不同产品或服务需要不同的特定要素组合和配置。
二、特定要素的识别和分类在特定要素模型中,识别和分类特定要素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特定要素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根据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可以分为直接要素和间接要素;根据要素的流动性,可以分为可贸易要素和不可贸易要素。
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特定要素市场的运作。
三、特定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在生产过程中,特定要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直接参与生产活动,对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特定要素的地位取决于它们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和稀缺程度。
在一些产业中,如高科技产业,资本和知识密集型要素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一些传统产业中,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要素则更为重要。
四、特定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分析特定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分析是特定要素模型的核心内容之一。
供给方面,由于特定要素的稀缺性,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
需求方面,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决定了对特定要素的需求,进而形成要素的需求曲线。
特定要素的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随着产品或服务价格的上升,对特定要素的需求会减少。
五、特定要素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机制特定要素市场的结构通常受到市场规模、市场分割、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
《特定要素模型》课件

04
特定要素模型的政策含 义与启示
政策含义
01
02
03
政策制定依据
特定要素模型为政策制定 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帮助 理解经济现象和预测发展 趋势。
资源分配
通过分析特定要素在不同 行业或地区的流动,政策 制定者可以更合理地分配 资源,提高经济效率。
详细描述
服务业部门劳动力市场具有知识性、专业性等特点,特定 要素模型可以分析服务业部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工 资水平、就业率等指标,为服务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决策依 据。
总结词
服务业部门服务质量分析
总结词
服务业部门市场竞争分析
详细描述
市场竞争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定要素模型可 以分析服务业部门的市场竞争格局、市场需求等指标,为 服务业部门的市场拓展提供决策依据。
创新驱动发展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技术要素的质量和数 量,推动经济由要素驱动 向创新驱动转变。
对产业政策的启示
产业组织政策
基于特定要素模型,政府可以制 定产业组织政策,优化企业规模
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
产业技术政策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 ,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产业竞 争力。
产业布局政策
总结词
制造业部门技术进步分析
总结词
制造业部门资本投入分析
详细描述
资本投入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特定要素模型可以分 析制造业部门的资本投入规模、结构、效益等指标,为制 造业部门的资本运作提供决策依据。
案例三:服务业部门的特定要素模型分析
总结词
服务业部门劳动力市场分析
详细描述
服务质量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特定要素模型可以分 析服务业部门的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等指标,为服务业 部门的服务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笔记和习题详解(特定要素模型)【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第4章 特定要素模型4.1 复习笔记一、基本假设1.假设有三种要素:L 、C K 和W K ;两种产品:布和麦。
劳动在部门间可以自由流动,资本不可流动,是特定要素。
2.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
都用三种要素生产两种产品。
要素在国际间完全同质,并且给定。
L 、C K 和W K 为本国要素,L *、C K *和W K *为外国要素。
3.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要素禀赋。
两国不仅劳动与资本的比例不同,而且两种特定资本的比例也不同。
4.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要素充分就业,并且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5.技术给定,并且相同,即两国的单位要素投入相同。
6.消费者偏好相同,有相同的需求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给定商品价格下,两国对两种产品的消费比例相同。
7.市场完全竞争,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
8.劳动在国内部门间可流动,在国家间不可流动,资本都不可流动。
9.商品自由贸易,没有壁垒,没有运输成本。
二、没有贸易时的均衡1.特定要素情况下的要素组合和工资/租金比例专注考研考证特定要素情况下的效率轨迹线与完全流动要素下是不同的,因为两者的组合不同(图4-1)。
图4-1 特定要素情况下的工资/租金比例在特定要素情况下,除了一点(图4-1中的P点)外,两部门的工资/租金比例都不同,这是因为当只有劳动是可流动要素时,随着劳动在某一部门的增加,其边际生产率就不断下降,工资也就不断减少。
2.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生产可能性边界只有当两部门的劳动投入达到边际生产率相同的时候,两部门的工资才相等。
由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如图4-2所示),即生产的机会成本递增,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凹向原点的(如图4-3所示)。
由于特定要素生产的效率不如完全流动要素那么高,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会比一般H-O模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小。
均衡取决于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点。
图4-2 劳动的边际产出专注考研考证图4-3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三、国际分工和贸易均衡1.比较优势假定CK和CK*分别为本国和外国织布部门的特定资本,W K和W K*分别为本国和外国种麦部门的特定资本。
ch03特定要素模型:贸易与所得重分配

3.1特定要素模型—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
3.1特定要素模型—生产可能线
生产可能线
结合X财与Y财的生产函数与充分就业条件, 可求导出生产资源固定(L,K,T)之下的生产可 能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如图3.3所示。
3.1特定要素模型—生产可能线
3.1特定要素模型—生产可能线
3.1特定要素模型—生产函数
依上述假设,可将X与Y财生产函数表示如下:
(见图3.1)
其中 Lx与Ly分别表示 X财与 Y财所使用的劳动量;依充 分就业假设
3.1特定要素模型—生产函数
3.1特定要素模型—生产函数
1) 劳动投入量越大,产出越高
2)边际报酬递减法则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随着劳动雇佣量的增加,每一单位劳动所配合 使用的特定要素量逐渐减少,则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MPL)下跌,劳动的边际报酬呈现递减现象。 生产函数曲线的斜率代表每增加1单位劳动所增 加的产量(即MPL),劳动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 反映为其斜率越来越平坦。
3
特定要素模型: 贸易与所得重分配
绪论
唯有在生产要素必须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 开放自由贸易会产生所得重分配的现象。
本章目的:讨论特定要素模型之下的贸易均衡 与所得重分配效果。 特定要素(specific factor):为生产某一财货所专 属的生产要素。
3.1特定要素模型
特 定 要 素 模 型 : 最 初 是 由 PaulSamuels
X财价格上涨而Y价格不变(case 1)
由于名目工资的涨幅低于Px的上涨幅度,因此以X财 Y财价格未变,以Y财衡量的实质工资则上升。
国际贸易 归纳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归纳H-O定理: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出口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可以引申除一条结论: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是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
在这里,商品价格不变是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这一理论只适用于国际贸易中的“小国”。
里昂惕夫之谜:按照H-O理论模型,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亦然,但经列昂惕夫研究美国进出口情况得出结论,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赫-俄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
特里芬难题: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一书中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这一内在矛盾在国际经济学界称为“特里芬难题,正是这“难题”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
马歇尔-勒纳条件: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Em+Ex>1。
一价定律:指在没有交易成本和贸易壁垒的情况下,不同国家的同一种商品的价格,用同一种货币表示时应该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actors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导论(Introduction)
特定要素模型(The Specific 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tors Model)
特定要素模型中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 收入分配与贸易得益(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贸易的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A Preliminary View) 总结(Summary) 附录(Appendix: Further Details on Specific Factors)
1
Introduction导论
Trade has substantial effects on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within each trading nation.不同国家 之间的贸易对收入分配产生较大的影响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why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strong effec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两个主要原因
Perfect Competition prevails in all markets.(完全竞争)
3
How much of each good does the economy produce?一
个经济体不同商品各生产多少
The economy’s output of manufactures depends on how much
capital and labor are used in that sector.生产多少依赖于要素投 入的多少
This relationship is summarized by a production
function.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可由生产函数来概括。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good X gives the maximum quantities of good X that a firm can produce with various amounts of factor inputs.商品X的生产函数是不 同要素投入所能生产出商品X的最大数量。
Resources cannot move immediately or costlessly
from one industry to another.资源不能无成本和快速地 从一个行业转向另外一个行业。 Industries differ in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they demand。行业对生产要素的需要不同
Assume that we are dealing with one economy that can
produce two goods, manufactures and food.(一个国家能生产 两种商品:制造品和粮食) There are three factors of production; labor (L), capital (K) and land (T for terrain).(三种生产要素) Manufactures are produced using capital and labor (but not land).(生产制造品只使用劳动力和资本,不需要土地) Food is produced using land and labor (but not capital).
Labor is therefore a mobile factor that can be used in either sector.
(粮食生产只需要劳动力和土地,劳动力可以在两个生产部门流动) Land and capital are both spe‘cific factors that can be used only in the production of one good.(土地和资本是特定要素)
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 allows trade to
affect income distribution.特定要素模型考虑了贸 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2
3-1 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
Assumptions of the Model(模型假设)
For instance,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manufactures (food)
tells us the quantity of manufactures (food) that can be produced given any input of labor and capital (land).
4
制造品的生产函数The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manufactures is given by QM = QM (K, LM)
where:
(3-1)
QM is the economy’s output of manufactures制造品产出 K is the economy’s capital stock资本存量 LM is the labor force employed in manufactures制造行业中劳动
力的使用量
粮食生产函数The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food is given
by
QF = QF (T, LF)
where:
(3-2)
QF is the economy’s output of food粮食产出 T is the economy’s supply of land土地供应量 LF is the labor force employed in food粮食生产使用的劳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