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戏剧创作特点

合集下载

第四讲 郭沫若

第四讲 郭沫若

一、郭沫若早期文艺观 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持 浪漫主义文艺观。主要特征 是尊崇自我,偏重主观;强 调创作要有天才、灵感、内 心激情。这种强调自我表现 的主情主义文学观,是他早 期个性主义思想的体现。
二、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
一是中国道家庄子的哲学思想; 二是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宇宙和谐、人 类一体的泛爱思想; 三是英国哲学家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思想。 “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 表现, 自我也只一的浪漫主义色 彩,以及个性解放、反对偶像的精神。
2 .自叙传小说:《漂流三部曲》, 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三部曲”形式 3.意识流小说:《残叶》,新文 学中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品 (二)抒情散文 1、自传性散文:《芭蕉花》,《铁盔》等 2、散文诗: 《路畔的蔷薇》等
第三节 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剧创作 一、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早期的历史剧《卓文君》(1923)《王昭君》 (1923)《聂嫈》,合集为《三个叛逆的女 性》(1926) 抗战时期的历史剧《棠棣之花》(1937,9— 10月)《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 胆》《南冠草》(创作于1942年1月至1943 年4月)这些作品都取材于战国时期,贯穿 在不同历史画面中的是善与恶、忠与奸、美 与丑形态各异的斗争,充满了磅礴的气势, 充满了历史的悲剧精神。
1919年12月末作 《女神》泰东图书 局一九二一年八月版 从泛神论出发,诗人只承认地球是自己的母亲,而不承认天上 还有位父亲( 上帝 )。这几节诗热情歌颂了工人农民,因为他 们都在地里干活,最亲近自己的母亲。诗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 五四时期的劳工神圣思想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滚滚的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 力的Rhythm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

第17课《屈原(节选)》一、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其作品想象大胆奇特,感情炽烈豪放,具有浪漫主义的显著特色。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等。

二、故事背景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 年 1 月,时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反动派又消极抗日,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大肆捕杀爱国抗战的军民,“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

于是,针对政治现实,郭沫若创作了《屈原》, 用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抒发人民的愤慨。

作者曾说:“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

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

”剧中,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和邪恶,爱国和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三、理解词义1.咆哮: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

2.诡谲:狡作,狡。

这里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3.瘦削:形容非常瘦。

4.鞠躬: 1.小心谨慎的样子:~如也。

~尽瘁。

2.弯身行礼:~道谢。

深深地鞠了个躬。

5.收揽:收买拉拢;广为招纳。

~人心。

6.非难:指摘和责问:遭到~。

他这样做是对的,是无可~的。

7.睥睨: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一切。

8.污秽:肮脏的;不洁净的。

9.犀利:坚固锐利。

又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目光等的尖锐锋利。

10.景仰:意思是仰慕;佩服尊重:~先生的为人。

11.虐待:用狠毒残忍的手段对待人或动物。

12.雷霆: 1.雷暴;霹雳。

2.比喻威力或怒气:~万钧。

大发~(大怒)。

这里指疾雷。

13.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哗:喧哗。

哗众:使众人兴奋激动。

四、问题归纳1.本剧开篇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

概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中“诗剧合一”特点

概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中“诗剧合一”特点

概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中“诗剧合一”特点郭沫若主张“借着古人的皮毛来说自己的话”来进行历史剧的创作,而身为诗人的作家,其历史剧具有独特的“诗剧合一”特点。

(1)强调历史剧的主观性与抒情性,表现了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个性郭沫若总是把自己主观的思想、情感、心理,以至生活体验,熔铸到历史人物身上。

他所努力的,是“于我所解释的古人心理中”,“寻出”与自己内心的契合点,达到“内部的一致”,剧作家在历史剧中表现古人,同时也表现了自己。

《屈原》里的“雷电颂”完全是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郭沫若笔下的屈原就是他自己。

主要表现为内在的强烈的抒情性。

兼具剧作家与诗人两种气质的郭沫若,在其历史剧创作中,十分注意在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中,激化人物的内心情感,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以长篇抒情独白的方式喷泻而出,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戏剧和抒情效果。

在戏剧进展过程中,不仅紧张曲折的情节、尖锐的性格冲突吸引着观众,更有一股层层推进的感情激流振荡着观众的心灵:戏剧与诗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2)以诗化的语言写历史剧郭沫若的历史剧中,往往穿插着大量的民歌和抒情诗,有的根据剧情的发展反复出现,有的则直接由主人公反复吟诵,如《屈原》中的《橘颂》和《雷电颂》,《棠棣之花》中的《北行诗》,《南冠草》中的《大哀赋》,《虎符》中的《赞颂歌》等。

这些抒情的诗和歌不仅渲染了氛围,突出了人物性格,强化了剧本主题,而且其本身已经融为整个剧本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若没有《橘颂》和《雷电颂》,《屈原》一剧将大失光彩。

郭沫若还善于在史剧中运用富有韵味的长篇独白以充分揭示人物丰满复杂的内心世界,而剧中人物的对白以及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充满了音乐的节奏和诗的激情,这种诗化的语言显示了郭沫若独有的诗剧合一的特色。

郭沫若戏剧创作的特点

郭沫若戏剧创作的特点

郭沫若戏剧创作的特点如下是有关郭沫若戏剧创作的特点:郭沫若的戏剧作品主要以历史剧为主,他身兼学者、剧作家、诗人三重身份,这使得其历史剧创作别具一格。

有人做出这样的评价“当他创作历史剧的时候,他是以科学家、历史学家在做渊博的准备,而以革命诗人在进行丰富的构思,最后再以戏剧家的绚丽风格去落笔。

所以,他的作品才是这样的征引旁博、才气纵横、想象大胆、联想奇胜。

”郭沫若的戏剧特点主要表现为:(1)卓越的历史见解,深刻的思想内容郭沫若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和独到的历史眼光,善于在错综纷坛的历史现象、甚至各种相互矛盾的史料和观点中鉴别真假、明辨是非,提炼出卓越的、与众不同的见解,作为他历史剧创作的思想基础,使他的剧本的主题思想,具有一种发人深省的力量。

例如,他经常突破传统的、世俗的见解,大胆歌颂我国历史上那些旧秩序和旧礼教的叛逆者,给予当时的读者以很大的启迪和鼓舞力量。

而在建国后,由于作者思想的更加成熟,也由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的迫切需要,所以,作者创作上的这一特色是更加突出了,也更具有时代色彩了。

《蔡文姬》和《武则天》的创作,选择了我国历史上遭到很多非议的两个杰出人物,赋予他们““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高尚品德和“人定胜天”的坚强信念,把对历史人物的科学评价和表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塑造了崭新的历史人物形象。

郭沫若的历史剧,是真正的历史学家写的历史剧,无论在见解上或创作上都独树一帜,具有作者的独到的功夫。

也可以这样说,警辟、新颖的见解,突兀、奇特的构思,灵活自如的驾驭历史素材的能力以及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一个明显特色。

(2)浓郁的诗的意境和强烈的浪漫主义的气息郭沫若是一个著名的抒情诗人,他对于诗有特殊的敏感,也很善于在剧中酝酿和组织诗的场面,造成诗的效果。

例如,在《蔡文姬》一剧中,作者把《胡笳十八拍》中许多扣人心弦的章句,象明珠一样,镶嵌在剧情发展的重要关口,大大加强了全剧的诗的气氛和艺术感染力。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郭沫若是中国文坛上极富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等,其中历史剧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他创作的历史剧具有浓重的革命意义和强烈的戏剧性,深受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本篇论文将从戏剧性的角度来分析郭沫若的历史剧,探讨其中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提纲:1. 郭沫若及其历史剧介绍1.1 郭沫若生平简介1.2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特点2. 历史剧的定义与特征分析2.1 现代历史剧的起源与发展2.2 历史剧的创作特征和审美特点3. 剧本结构和情节分析3.1 剧本结构的基本元素3.2 情节的设置与推进4. 角色刻画4.1 角色的形象构建方法4.2 人物性格塑造和情感表达5. 台词和语言表现5.1 台词质量的评价标准5.2 语言表现的审美特点和风格6.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6.1 营造气氛的手法及效果6.2 运用舞台美术和灯光效果增强戏剧效果7. 历史剧的创作主题与文化内涵7.1 以历史为题材有何特点和优势7.2 探究历史剧背景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8. 历史剧的价值和意义分析8.1 历史剧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意义8.2 历史剧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9. 结语9.1 对郭沫若历史剧的评价9.2 历史剧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前景展望1. 郭沫若及其历史剧介绍在本部分,我们会介绍郭沫若的生平简介,然后是他的历史剧创作特点。

这两点十分重要,因为只有了解到他的创作经历和创作特点,我们才能更好地评估他的作品和思想。

2. 历史剧的定义与特征分析在这个部分,我们将首先探讨现代历史剧的起源和发展,然后会分析历史剧的创作特征和审美特点。

这一点很关键,因为只有了解到历史剧的特征和审美价值,我们才能更好地看到郭沫若历史剧的价值。

3. 剧本结构和情节分析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分析剧本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情节的设置和推进。

这两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是一个成功的剧本所必须具备的关键元素。

4. 角色刻画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分析角色的形象构建方法和人物性格塑造和情感表达。

郭沫若历史话剧艺术简介

郭沫若历史话剧艺术简介

白话写史剧中华第一人——郭沫若历史话剧艺术简介王太学写历史话剧,是作为文学家、剧作家的郭沫若在文学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

他从1920年起至1960年的四十年间,以旷代罕见的才华和火样的激情,在史剧创作上纵横驰骋,取得了累累硕果,共创作剧本18部,其中史剧为17部,现代剧1部(《甘愿做炮灰》)。

他的剧作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广大民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为史剧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是用白话写史剧的奠基人。

他的剧作经验,对以后乃至今天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同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用史剧形式为现实生活服务,配合和推动社会的伟大变革。

1、五四时期,用史剧形式鼓动人们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民主与自由。

这个时期的史剧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即《卓文君》、《王昭君》、《聂(yíng)》,剧中的三位女性都聪明、美丽、大胆、机智,热爱自由、蔑视权贵,敢于反抗。

①《卓文君》,(1923年2月),写西汉时年青寡妇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的故事。

卓父为四川巨富卓王孙。

文君婚后早寡,父逼其守节,她却跟穷困潦倒的书生司马相如私奔。

父与公爹追上她,她坚决反抗,获得了自由。

②《王昭君》(1923年7月),郭沫若笔下的王昭君,一反旧意,成为反抗封建最高统治者及奸臣、走狗的女英雄,她甘愿下嫁匈奴,就是向汉元帝挑战,她的反抗是大胆的。

③《聂》(1925年6月),写聂、聂政为国锄奸的故事。

战国时韩国的民女聂机智、勇敢、果断有崇高的志气和丰富的感情,她女扮男装,追随弟弟聂政除奸,自己也献出了生命。

郭沫若用此剧歌颂了为民请命的献身精神,对鼓舞人民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统治作坚决的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抗战时期,郭沫若用史剧教育人民,不屈不挠地反对分裂,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为真理斗争到尽头。

这时期郭沫若共写了6部史剧,6剧朝代不同,主题都是爱国、统一、自由、光明,歌颂为正义献身的光辉形象,对独裁、卖国的丑类给予无情的揭露和鞭笞。

郭沫若历史剧《虎符》的美学赏析

郭沫若历史剧《虎符》的美学赏析

郭沫若历史剧《虎符》的美学赏析郭沫若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天才诗人和剧作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优秀作品,今天就让我来向大家介绍他的一部代表作——《虎符》。

这部作品以春秋时期秦、魏之间的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信陵君用计窃取兵权,继而带兵抗秦保卫国土的故事。

这部作品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学生必读的经典名著。

那么,究竟它有哪些独特之处呢?首先,整个戏曲都洋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传奇性与神秘感。

《虎符》,顾名思义,讲述的便是“虎符”这样一件东西引发出的一段历史故事:公元前257年,秦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魏王派人送去了“虎符”。

信陵君怀疑魏王的阴谋,假意奉命领兵前往救赵,却暗中派人调兵遣将。

回来后,他听从宾客们的意见,设下埋伏,夺回了兵权。

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但因为有了神秘的“虎符”和秦、魏二国间扑朔迷离的关系,还是吸引了无数青少年读者,因此,它也得到了“战国第一奇书”的美誉。

而实际上,从戏曲开始不久,郭沫若就已经深谙戏剧创作的规律了。

可以说,《虎符》是郭沫若借鉴了“楚汉战争”、“垓下之战”等历史题材,融合了自己多年的战争题材创作经验,进行大胆创新后完成的一部战争戏。

它通过信陵君窃兵救赵,又在不经意间重夺兵权的故事,热情讴歌了信陵君爱国、正直的高尚品质。

其次,郭沫若笔下的信陵君,是个超凡脱俗的“完人”形象。

他既有“大盗”如孔丘、曹刿、墨翟等人身上的某些缺点,同时也具备了他们所没有的优点:文采风流,心胸宽广,急人所急,爱人所爱,重情重义……这使他与众不同,魅力四射。

再加上他接连几次的神机妙算,“窃符救赵”“窃符止兵”等,也令他成了战国时期“智慧的化身”。

在《虎符》里,郭沫若充分运用“影子的艺术手法”,将信陵君刻画成一个十分丰满、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他英勇果敢,足智多谋,拥有坚强的意志,宽阔的胸襟,充满悲悯和人道精神,具有伟大的情操和良好的教养。

而且他聪明机智,颇有谋略,具有艺术才能,能言善辩,能把握局势,洞察时机,准确判断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并予以实施。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浪漫主义特色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浪漫主义特色

《屈原》浪漫主义特点各位同学还有老师大家下午好,接下来我将代表我们班的男生为大家讲述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浪漫主义特点。

因为课本里对《屈原》的介绍十分少,三十年里也没有《屈原》的原文。

所以呆会我们讲课将不会用到课本,所以还请大家把书本放在一边,只需要专心听我讲,谢谢。

由于老师提供的两本文献参考《郭沫若代表作》(华夏出版社)《郭沫若名作欣赏》(工人出版社)均只有原文。

所以我们资料收集来自于郭沫若历史剧《屈原》诗话黄中模著四川人民出版社《郭沫若经典作品多元化解读》陈俐陈晓春著四川大学出版社以及网络。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别号鼎堂,四川乐山人。

在新诗、历史剧、散文、小说等方面的著作十分丰富。

尤以新诗和历史剧的创作,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重大贡献。

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和历史剧作家。

相信大家上学以来,读过郭沫若的一些诗歌,比如初中时的《天上的街市》,因而对其有所了解,所以我们这里不多做介绍。

关于《屈原》, 郭沫若于1942年1月7日创作了历史剧《屈原》。

该剧以战国七雄为背景,描写楚国三闾lǘ大夫屈原因主张对内主张革新政治,对外联齐抗秦,曾得楚怀王信任。

但南后却勾结秦国密使张仪,以“淫乱宫廷”之加害屈原。

怀王竟听信谗言,将屈原囚禁,并废弃齐楚盟约,依附强秦。

屈原满怀忧愤。

此时,学生宋玉已卖身投降南后,忠诚追随诗人的侍女婵娟又将被南后处死。

宫廷卫士救出婵娟,并一起去营救屈原,不料婵娟误饮欲害屈原的毒酒身死。

卫士杀死谋害屈原的帮凶,焚烧高堂,并在屈原作《桔颂》以悼婵娟后,跟随诗人走向汉北,走向民间。

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便是《屈原》。

此剧以无比豪迈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赞颂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讴歌了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斗志,鞭挞了苟合与媾和的投降主义,怒斥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主义。

它虽然是历史剧,但矛头直指现实;反映了整个中国各色人等的面貌和心态,但它又高度浓缩,戏剧冲突极为强烈,场面极为紧张。

人格、知音与赋美——论郭沫若戏剧中的古琴书写

人格、知音与赋美——论郭沫若戏剧中的古琴书写

50南腔北调人格、知音与赋美——论郭沫若戏剧中的古琴书写摘要: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北斗泰山,在其创作的多部剧作中频繁出现古琴意象。

从表面上看,古琴在郭沫若笔下似乎只是简单细微的道具,可以被忽略不计,然而细究发现,郭沫若在戏剧中对古琴的书写,明显有着精心考量和细致设计,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戏剧创作中的成功表现,发挥着彰显人格、喻示知音、制造美感等重要功能。

关键词:郭沫若;古琴;人格;知音;赋美郭沫若作为我国现代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人生经历丰富曲折,饱经霜雪,荡气回肠,堪称一代传奇。

他才华横溢,不仅在政治、史学、考古、诗歌等领域成果丰硕,而且在戏剧领域也是建树非凡,是我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北斗泰山。

在郭沫若的多部剧作中,比如《卓文君》《蔡文姬》《屈原》《棠棣之花》《虎符》等,频繁出现古琴意象。

古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围绕着此种乐器形成深厚博大的古琴文化。

从表面上看,古琴在郭沫若笔下似乎只是简单细微的道具,可以被忽略不计,然而细究发现,郭沫若在戏剧中对古琴的书写,明显有着精心考量和细致设计,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戏剧创作中的成功表现,发挥着彰显人格、喻示知音、制造美感等重要功能。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常将古琴与君子相联系。

古琴是君子用于求爱的工具,“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1]文士不可随意弃琴,“士无故不彻琴瑟”[2]。

君子通过古琴来警醒自我,而非沉湎于享乐游戏,“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

”[3]君子用古琴怡情悦性,陶冶情操,“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悦心。

”[4]至圣先师孔子也曾经学习过古琴:“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向往的“德馨”生活同样离不开古琴。

真正的君子必然具备高尚的人格与正直的品性。

国画《蔡文姬》文/黄剑亮一、身随显人格郭沫若的剧作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致力于发掘、张扬某种崇高的历史精神”[7]。

郭沫若的创作特色

郭沫若的创作特色

郭沫若的创作特色
国艺大师郭沫若创作的作品,以历史古迹和民间传说为素材,把传统文化及其
蕴藉的思想内涵与新时代的生活实践与意识相结合,形成充满生机的融合文化,堪称文艺创作的巅峰之作。

郭沫若笔下的文学作品,一直专注于把古代元素融入到当代社会背景中,历来
重视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元素,在灵活多样的创作表达形式里不知疲倦地寻觅意蕴,同时也想方设法把时代特色注入表达形式里。

他在这类作品里,以藏传佛教观念那种无边无际的大慈大悲和历史里演化而来的人际关系的表现技巧不断萦绕,深刻地把旧式的封建思想和当代的民众情感的斗争相映诠释。

此外,郭沫若的创作特色,还体现在对于正确观念、良知道德和文艺艺术本身
表达里的反思和思考上。

在娓娓道来、体畅清逸的叙述里,尽情展示了他近乎洞见式的文化思想洞苑,宽容的审视角度和生动的戏剧性情节让眼前的文艺美学仿佛醒来,一种存在内涵和审视价值透过其挥洒的文字,令人深思不已。

总之,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和他的思想,赋予作品一种亦抽象又真实的力量,受
众可以通过他的文字,得到深刻的体验和启发。

探析话剧《日出》舞台美术设计

探析话剧《日出》舞台美术设计

探析话剧《日出》舞台美术设计话剧《日出》是由中国著名作家郭沫若所创作的一部现代戏剧作品。

它通过对殖民主义与反抗的冲突与对比,探讨了个体与集体、自由与压抑、玛格丽特个人命运与整个中国命运的关系。

舞台美术设计在话剧的表演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通过舞台布景、道具和服装等元素的选择与安排,为观众呈现出极具美感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能够加深剧情的表演和呈现。

在舞台布景方面,舞台美术设计需要根据剧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场景和背景,通过舞台的布置和装饰来营造出相应的氛围和情绪。

在《日出》中,剧中的场景主要有农田、湖泊、村庄和殖民地等。

在舞台布景设计中,可以通过利用一些简单的装饰来勾勒出自然环境的感觉,如利用布景和灯光来表现农田、湖泊等,通过搭建村庄的建筑和道路等元素来再现村庄的模样。

而在表现殖民地的场景时,则需要运用一些更具象征意义的元素,如欧洲建筑的剪影、城墙或标志物等,以突出殖民地的特殊性和冲突的本质。

在道具方面,舞台美术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道具来与剧情相呼应。

《日出》中的道具可以包括农具、渔网、船桨等,这些道具的选择需要符合剧情中的情节和角色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观众的观赏感受。

在选择和利用道具时,舞台美术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道具的造型、材质和色彩等因素,以使其与舞台布景、角色和情节相协调,呈现出整体的美感和艺术性。

在服装方面,舞台美术设计需要根据剧情和角色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服装来呈现。

在话剧《日出》中,角色的服装应当与其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和个性特点相搭配。

农民角色的服装可以选择传统的农民装束,突出他们勤劳朴素的特点;而殖民者的服装,则可以选择西式的衣着,彰显他们的高高在上和优越感。

通过服装的选择和设计,舞台美术设计能够更好地展现角色的个性和社会背景,助力演员更好地表演和塑造人物形象。

舞台美术设计在话剧《日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舞台布景、道具和服装等元素的选择和设计,为观众创造出了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辅助演员的表演和剧情的呈现。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郭沫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学作品,其中尤以历史剧在文学界和戏剧界享有盛誉。

本文将通过对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剧本结构、角色形象、舞台效果等方面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一、引言在现代中国戏剧史上,郭沫若历史剧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史诗般的气质使之成为了当时社会中广受欢迎的剧种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为读者深入理解该剧种的特点和魅力提供一个全面的议论。

二、背景介绍1.郭沫若及其创作背景2.历史剧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三、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特点1. 剧本结构的完整性和紧密性;2. 角色形象的鲜明和多样化;3. 舞台效果的威力和表现力;4. 语言的表达力和韵律美;5. 音乐的厚重感和独特性;6. 社会意义的深刻和丰富性。

四、剧本结构的完整性和紧密性1. 故事情节的合理安排和快节奏的展示;2. 冲突和矛盾的多元化和层次感的丰富性;3. 人物角色的饱满性和复杂性;4. 剧本前后呼应和各个部分之间的连贯性。

五、角色形象的鲜明和多样化1. 主角的奋发和壮志;2. 反派的阴险和狡猾;3. 配角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4. 群众的群体形象和人群情感。

六、舞台效果的威力和表现力1. 音乐的氛围营造和情绪感染;2. 灯光的多变和情境烘托;3. 舞美的和谐与反差;4. 表演的紧张和自然。

七、语言的表达力和韵律美1. 地方方言和白话文的使用;2. 诗歌语言和武侠语言的融合;3. 话语语气和口吻风格的刻画;4. 韵律节奏和声音拼合的处理。

八、音乐的厚重感和独特性1. 古老曲调和弦式的运用;2. 形象音乐和配合视觉效果的音乐;3. 主题音乐和具象化的情感表达;4. 交响乐和管弦乐的效果运用。

九、社会意义的深刻和丰富性1. 郭沫若历史观的理论启示和文化内涵;2. 人民群众和英雄形象的历史感染力;3. 现实社会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和解读方法;4. 文化精神与伟大时代思想的融合和表达。

《茶馆》结构及戏剧冲突

《茶馆》结构及戏剧冲突

《茶馆》结构及戏剧冲突《茶馆》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部杰作,该剧由著名作家郭沫若创作于1958年,该剧行文精练,深刻生动地刻画了晚清末年北京陶然亭茶馆中各种人物的相互关系和生存状态,表面上是一副热烈祥和的场景,而深层里则体现了政治、社会等诸多层面的冲突,本文将围绕《茶馆》的结构及戏剧冲突来探讨该剧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内涵。

《茶馆》的结构呈现为场景分明、人物鲜明、情节连续、主题鲜明,其共分五幕:第一场为入席;第二场为一江源与逊阳楼的阴谋;第三场为豆腐店里节外生枝;第四场为万保庄来讨账;第五场为进太监的比较。

剧中的人物形象如切实的太监、老读书、进京打工的人、透明的军阀、飞来横祸的亡命之徒、幸存者、茶馆老板等,展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背景中的各色人才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

而这些人物之间的纷争、矛盾与排异,又展示了当时社会阶级、文化、民族等诸多方面的冲突。

例如科举制度所引发的知识分子的危机、维新思潮和清廷的对立以及民主革命的倡导等,呈现出社会的多层面矛盾和复杂性。

而在剧本中,郭沫若巧妙地制造了各种戏剧冲突。

例如:爱国将领一江源热衷于反清复明,但他的行为触犯了清朝当局,最终被押入牢狱,造成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冲突;逊阳楼借刀杀人,企图垄断市场,同时陶然亭茶馆经营不善,寻求支持,这种商业和道德的矛盾最终导致了逊阳楼和陶然亭茶馆的纷争;情人间的纷争,则反映了两个人在感情上的争议;太监进京与达官贵人的斗争,则呈现了中国古代官僚体制中的弊端等,这些冲突将戏剧的节奏推向了高潮,也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人性本身的复杂性。

总之,《茶馆》较为清晰地反映了晚清时期的社会状况,并以艺术的手法展开了社会内部冲突和矛盾。

它的主题也超越了当时的现实,对于当代的社会问题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这使得它成为了一部不朽的文化经典。

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原则

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原则

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原则历史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是以题材来进行具体定位的一种戏剧形式。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带有一种浪漫主义气息,他大胆的想象、优美的篇章、独特的史剧主张都成为其历史剧的创作个性。

郭沫若在其历史剧创作过程中,独创性地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1)“求似”,即对历史精神的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与表现郭沫若曾说:“写历史剧并不是写历史,这种初步的原则,是用不着阐述的。

剧作家的任务是在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

剧作家有他创作上的自由,他可以推翻历史的成案,对于既成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而具体地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代。

”在其取材于战国时代的历史剧作,都力求真实地反映这一历史时期的悲剧精神,并注入剧作家在其所生活的现实(抗日战争大后方)中所感受到的时代悲剧精神与时代所提出的民主要求。

因此,在郭沫若笔下的悲剧主人公屈原、如姬、高渐离、聂政等,都是时代所塑造出来的真正的“人”,具有极其崇高的人格美。

(2)“失事”,即在“求似”的前提下,与史事稍有出入郭沫若认为“写剧本不是在考古或研究历史,我只是借一段史影来表示一个时代或主题而已,和史事是尽可以出入的。

这种方法,在我国元代以来的戏曲家固早已采用,在外国如莎士比亚,如席勒,如歌德,也都在采用着的。

”他在历史剧创作过程中展开了大胆想象,对具体史事的运用极为灵活:在大多数场合,仍然尽可能“在大关节目”上不违背历史的真实,但为了表现自己主题的需要,又进行了自由的虚构与改造。

总之,郭沫若的历史剧因其创作原则的前瞻性和天才的艺术造诣成为了当代史剧创作的一个丰碑。

其“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理论是研究历史剧非常重要的思想武器,它能更好地发现作为我国历史剧发轫时期的代表作品所反映出的历史精神与艺术魅力。

复古简约中国知名作家郭沫若生平简介主题PPT模板

复古简约中国知名作家郭沫若生平简介主题PPT模板

—人物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瞿林东
郭沫若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上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无法 抹煞的人物。他的崇高学术地位是由他的突出贡献决定的。 像他这样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器物学、文学、 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学者,二十世纪中国史上没有 几人,二十世纪以前亦不多见 。
—人物评价—
• 主体精神的无限扩张,使自我超越于自然之上,成为无限的存在,宇宙不朽,人的主体 精神在向宇宙的无限伸展中必然导致人的不朽,他的作品洋溢着的对力、生命力、创造 力的崇拜和赞美,向读者展示了郭沫若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他用生命现 象所显示的生命冲动和新陈代谢的自然法则,来否定现存的不合理秩序和制度,用对完 美的人生理想的追求来表达对生命发展进化的追求。
潜心积累 绽放风华
知名作家郭沫若
—中国知名作家个人生平介绍—
主讲人:XXX 时间:202X年
目录/content
一、人物简介 三、创作特点 二、主要作品 四、人物评价
PART 01
人物简介
—潜心积累 绽放风华—
—人物简介—
郭沫若
(1892年11月16日—1978 年6月12日)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 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 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 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 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 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 《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

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特色

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特色

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特色《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取得了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思想艺术成就,最鲜明地体现了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特色。

①富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

郭沫若的历史剧虽然是以历史真实为基础,却又并不拘泥于历史事实,他认为剧作家的任务是在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

在《屈原》的创作中,从主题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郭沫若舍弃了人物琐碎的生活细节和有损于人物形象的史料,大胆地凸现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橘颂》即为衬托人物的高尚品格,使人物形象更加地崇高。

②以古讽今,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现实针对性和政治尖锐性。

“借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屈原》是一部借古讽今的名作,剧作者把当时的时代愤怒,复活到屈原时代。

他从屈原作为“合纵派”要人与“连横派”的矛盾中,作为国内反秦派领袖与亲秦派的对立中,看到了与40年代初期中国抗日格局的历史相似性。

剧作使用了时代特点的象征、斗争格局的隐喻,敌我力量的类比等多种书法,实现了启发人们总结历史经验、为现实斗争服务的创作目的。

③有浓郁的主观性和抒情色彩,是戏剧的诗。

郭沫若对历史人物进行刻画的依据并不全是史实,他总是把自己的主观思想、感情、心理、以及生活体验,融注到历史人物身上,在其所解释得的古人的心理中找出和他自己内心的契合点,达到“内部的一致”。

《屈原》里的《雷电颂》完全是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郭沫若笔下的屈原就是自己,主要表现为内在的强烈的抒情性,兼具剧作家与诗人两种气质的郭沫若。

④结构紧凑、集中。

《屈原》把屈原坎坷悲壮的一生集中在了一天的时间里来加以完成,紧紧围绕爱国和卖国的两条路线的尖锐冲突塑造了屈原的伟大形象,既做到了对战国时代政治风云际变的渲染,又使得实际的政治斗争紧张而激烈,剧情紧凑而集中。

⑤塑造了诗化的历史人物形象。

屈原是诗化的历史人物,郭沫若对历史上的屈原素有研究,他特别看重屈原关爱民生的“仁政”理想,注重“修己以安人”的人格形象和以死报国的崇高气节。

论《茶馆》戏剧结构及戏剧冲突

论《茶馆》戏剧结构及戏剧冲突

论《茶馆》戏剧结构及戏剧冲突《茶馆》是中国著名剧作家郭沫若创作的一部现代戏剧作品。

该剧通过描绘一个茶馆的兴衰变迁,反映了中国近代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呈现了多个角色的命运和追求,展现了人性的困境和挣扎。

剧中的戏剧结构和戏剧冲突是该剧引人入胜的重要因素。

下文将对《茶馆》的戏剧结构及戏剧冲突进行探讨。

首先,戏剧结构是剧作家按照创作意图和表达需要,对剧本进行组织、安排和整合的过程。

《茶馆》的戏剧结构非常独特,以三个平行的时间层面串联起来。

分别是清末军阀混战时期的明清茶馆,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茶馆,以及日本侵略期间的抗日茶馆。

通过这种叙事方式,剧作家呈现了不同时期茶馆中人们的困境和抗争,使得整个剧本展现出历史的连贯性和时代性。

在《茶馆》的戏剧结构中,每个时间层面都有不同的主要角色和剧情发展,但它们都以茶馆为中心,形成了统一的主题线索。

剧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他们之间的羁绊和冲突构成了剧本的核心。

通过设置茶馆这个背景,剧作家使得各个角色可以在这个共同的空间中相遇,展开对话和辩论,进而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碰撞。

其次,戏剧冲突是剧作家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推动剧情发展和呈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在《茶馆》中,剧作家通过设置不同的冲突,展示了人物的矛盾和命运的转折。

首先是角色的内心冲突。

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矛盾,他们在茶馆中的对话和争吵中展现出来。

例如,主人公王利发与其子王二相互之间存在着代沟和矛盾,父亲希望儿子继承茶馆生意,而儿子则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执意要进城从事其他行业。

这种家庭内部的冲突反映了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潮之间的碰撞和冲突。

其次是角色之间的社会冲突。

剧中的人物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背景,他们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和分歧。

例如,茶馆老板傅连暲和退伍军人曹乃谦之间的矛盾就体现了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

傅连暲作为资本家,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曹乃谦则代表着普通劳动者,追求平等和公正。

这种社会冲突在剧中不断升级,并最终导致了剧本的悲剧结局。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特点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特点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特点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和革命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历史剧等。

其中,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具有独特的创作特点,本文将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

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注重历史真实性和时代背景的还原。

他通常选择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作为创作题材,如《焦裕禄》、《秦始皇》、《八路军》等。

在创作过程中,他深入研究历史资料,力求做到史实准确,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和事件的描写都力求还原真实情况。

例如,在《焦裕禄》中,郭沫若通过对焦裕禄生平的深入研究,展现了他在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中的杰出贡献,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表达。

他善于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他不仅关注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更注重展现他们的人性和情感。

在《秦始皇》中,郭沫若通过对秦始皇的塑造,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权谋手段,同时也揭示了他孤独、焦虑和权力欲望的一面。

这种人物形象的立体化和情感表达,使得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更加饱满、生动和有血有肉。

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注重对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他通过历史剧作品,不仅展现了历史人物和事件,更深入探讨了其中的社会背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例如,在《八路军》中,郭沫若通过对八路军的战斗和牺牲的描写,揭示了当时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和残酷,同时也探讨了民族精神、革命理想和人民力量的重要性。

这种对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使得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注重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创新。

他倡导“融合艺术”,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运用诗歌化的语言和戏剧化的结构,使得历史剧作品富有音乐性和舞台感。

例如,在《焦裕禄》中,郭沫若运用诗歌化的语言和旋律感,使得剧中的对白更具有韵律和感染力。

郭沫若的生平与创作资料介绍研究

郭沫若的生平与创作资料介绍研究

郭沫若的生平与创作资料介绍研究摘要本研究致力于全方位地剖析与展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人物郭沫若的生平事迹与文学贡献。

通过深入的史料挖掘与文献细读,本研究揭示了郭沫若多姿多彩的生活历程、广泛的文学创作,以及他在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上的独到见解。

研究揭示,郭沫若不仅在诗歌与戏剧等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其深厚的学术素养与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的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注入了丰富的内容与灵感来源。

他的作品,凭借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深邃的思想内核,对塑造中国现代文学面貌产生了长远影响。

尤为重要的是,郭沫若的文学理念与批评方法,不仅展现出预见性和创新精神,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与批评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指引与思考,其影响跨越时代,至今回响不绝。

本研究还深入分析了郭沫若与同时代作家的交往与合作,以及他对后辈作家的培养与影响。

通过与重要作家的交流与碰撞,郭沫若不仅促进了自身文学创作的进步与发展,也为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想内涵。

他对后辈作家的悉心指导和培养,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沫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一位杰出典范,其详实的生平记录与丰富的创作遗产为我们深入了解其文学造诣与历史功绩开启了珍贵的窗口,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他的文学佳作、深邃的文学理念、前瞻性的批评实践,以及在文学承前启后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与做出的重大贡献,共同构成了启发后世的宝贵财富,为当代文学的创作与批评实践提供了极富价值的镜鉴与思考维度,其影响力跨越时空,持续启迪着文学领域的新探索。

关键词:郭沫若;生平经历;文学创作;文学观念;文学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目录摘要 (1)第一章引言 (3)1.1 郭沫若的文学地位与影响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4)第二章郭沫若的生平经历 (6)2.1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6)2.2 文学创作与学术活动 (7)2.3 社会活动与政治态度 (8)第三章郭沫若的文学创作 (10)3.1 诗歌创作及其风格特点 (10)3.2 戏剧创作及其影响 (10)3.3 其他文学创作及贡献 (11)第四章郭沫若的文学观念与批评 (13)4.1 文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13)4.2 文学批评实践与影响 (13)第五章郭沫若与同时代作家的交往与影响 (15)5.1 与重要作家的交往与合作 (15)5.2 对后辈作家的培养与影响 (15)第六章结论 (17)6.1 郭沫若的文学成就与贡献 (17)6.2 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18)第一章引言1.1 郭沫若的文学地位与影响郭沫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郭沫若的戏剧作品风格

郭沫若的戏剧作品风格

郭沫若的戏剧作品风格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他的戏剧作品风格独特,深受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本文将从郭沫若的戏剧作品中探讨他的风格特点。

郭沫若的戏剧作品以历史题材为主,他善于通过戏剧形式展现历史人物和事件,使之更加生动和感人。

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爱情、友情、家庭等情感元素,使得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冲击。

郭沫若的戏剧作品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他通过对人物的言谈举止、内心独白等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活。

他善于通过对话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情感,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人物。

郭沫若的戏剧作品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使得戏剧对白更加生动有力。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押韵、对偶等修辞手法,使得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文学的美感。

郭沫若的戏剧作品情节紧凑,节奏明快。

他善于运用冲突和转折,使得戏剧情节更加扣人心弦。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悬念和高潮,使得观众在观看戏剧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紧张和兴奋的状态。

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

他通过戏剧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探讨了人类的命运和价值。

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反思,使得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也能够思考和反思。

总之,郭沫若的戏剧作品风格独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他通过对历史题材的创作,展现了人物形象的鲜活和情感的深刻。

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情节紧凑,思想性强,给观众带来了艺术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郭沫若的戏剧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沫若的戏剧创作特点
华文戏剧发展一百周年;戏剧大师系列
一九三六年五月,鲁迅在回答埃德加‧斯诺关于现代中国文坛最优秀的作家有那些的提问时,把郭沫若同时列入「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最优秀的戏剧家」和「最优秀的诗人」之列,这在当时的新文学作家中是独一无二的。

事实上戏剧—主要是历史剧—创作贯穿了郭沫若的一生,亦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重要贡献。

郭沫若的戏剧创作时期
郭沫若的戏剧创作有诗剧、话剧,更以历史剧题材为主,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几乎是与他的诗歌创作孪生于「五四」文学新潮中,迄于六十年代初,这四十余年大致可分为三期:二十年代以《三个叛逆女性》为代表的成型期,四十年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成熟期和建国后产生了《蔡文姬》《武则天》的延续期。

(1)早期诗剧
郭氏共创作了十多部篇幅较短小的诗剧。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二十年代创作的《卓文君》、《王昭君》和《聂萦》。

《卓文君》描写汉代孀居才女卓文君不从父命,私奔司马相如的故事。

《王昭君》根据历史上汉代女子王昭君被选入宫,后又遣嫁匈奴的身世写成。

但作者将王昭君的「命运的悲剧」改写成「性格的悲剧」。

王昭君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敢于冒犯帝王淫威,自愿出嫁匈奴。

《聂萦》着重表现聂萦、聂政姐弟舍身除暴的侠义精神。

这三部诗剧,不仅体现了时代精神,而且也初步显示了郭沫若历史剧豪放、热情、诗情迸发的特点。

(2)抗日战争时期的戏剧创作。

抗日战争时期是郭沫若戏剧创作的高峰。

他在一九四一年冬到一九四三年春的一年多时间连续写了六部剧作,其中以《屈原》为标志,思想艺术达到了他戏剧创作的顶峰。

一九四二年一月,郭沫若以十天时间完成了他的杰作《屈原》。

《屈原》取材于战国时代诗人屈原的事迹,但剧本未拘泥于实事,而是把屈原与楚怀王为首的统治集团的矛盾集中在一天之内,以南后对屈原的引诱不成,阴谋陷害为主线,以屈原的弟子宋玉变节攀附权贵,而侍女婵娟却代屈原误饮毒酒而死为陪衬,生动地表现出伟大诗人忧国忧民、不畏强暴、磊落坚贞、大义凛然的崇高质量。

屈原在暴风雨中的悲愤呼号「雷电颂」,作为「道义美的化身」和「诗的魂」的婵娟之死,控诉了旧中国的黑暗,道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引起当时观众的强烈共鸣,这是中国话剧史上的光辉一页。

一九四二年四月,中华剧艺杜在重庆国泰大剧院演出此剧,由陈鲤庭导演,金山饰屈原,白杨饰南后,张瑞芳饰婵娟,顾而己、孙坚白,施超等人演出,引起轰动。

其后,《屈原》曾多次演出。

并远赴日本,苏联上演,一九七九年第四次在日本公演时,演出五百余场。

一九八0年十一月,河原崎长十郎率演出团来华演出,自扮屈原,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

其后,郭沫若继续创作了历史剧《虎符》(一九四二年二月)、《高渐离》(一九四二年六月)《孔雀胆》(一九四二年九月)《南冠草》(一九四三年三月)。

多产而创作力充沛的郭沫若身兼浪漫主义诗人与历史学家,在历史剧创作上,他使史与戏、戏与诗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他的历史剧在内容上以古鉴今,在艺术上则发挥激越的诗情和丰富的想象,从而产生出巨大的感染力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戏剧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负着繁重政治和文化领导工作的郭沫若开始着手武则天和蔡文姬的艺术形象塑造。

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一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蔡文姬》(导演焦菊隐,朱琳饰蔡文姬,刁光覃饰曹操,蓝天野饰董祀,朱旭饰左贤王)。

一九六0年初,剧本《武则天》创作完成,描写武则天「最成熟的时代」(即六十岁前后的六年),以平息徐敬业策动叛变作为剧情的中心,塑造了一个胸怀大度、才识过人的女政治家形象。

《武则天》是郭沫若最后的一部剧作,一九六二年七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北京公演(导演焦菊隐、梅阡,朱琳饰武则天,郑榕饰裴炎,童超饰太子贤,郭莘华饰上官婉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