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中国地理概况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中国地理概况 (共100张PPT)

高中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中国地理概况 (共100张PPT)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②西高东低的
地势及多样的地形阻碍了交通,制约了经济的均衡发展。 ③独特的地形地势特征影响我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明 显表现为东西的不均衡。
2.我国冬夏季南北温差的两点论: (1)冬季南北温差较大:①北方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北 方白昼比南方短,日照时间少,获得热量少;②北方邻近
基流也叫底水,是河道中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基流
系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河 流基流系数与气温和地形的关联图,据图完成(1)、(2) 题。
(1)有关该河流分布地区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 是 ( )
A.地广人稀,黑土广布 B.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C.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区






含沙量
结冰期
水量丰富 长 ②长江、 (降水量大, 汛期___ ③珠江 流经湿润 (雨季长) 区)
无(流经 小(流域 亚热带, 内植被 冬温在 好) 0℃以上)
3.主要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青海湖 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_______
五、中国的自然资源 丰富 人均_____ 不足 。 1.特征:总量_____, 2.主要的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耕地 东部平原及盆地 林地多分布在山地,草原主 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 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3)降水。
东南沿海 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是受 空 从_________ 间 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特征 夏秋 季节,全国大多数地方 时 降水集中在_____ 间 降水集中在5~9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讲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讲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地、银装素裹。这是由于我国( A )
A.南北纬度跨度大 C.地形差异大
B.东西经度跨度大 D.海陆差异大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部分省份名称的由来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
南、北四至点,分别读出四至点的大致
经纬度。
约135°E
领土四至
约4°N




⑦ ⑧
⑨⑩


⑬⑭





⑸⑷ ⑹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中国
课堂练习
1 下列重要经线、纬线中穿过我国的是( C )
A. 赤道 B. 本初子午线 C. 北回归线 D. 北极圈
2 下列关于我国在地球上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4 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C )
A.渤海、东海 C.渤海、黄海
B.黄海、南海 D.东海、南海
课堂练习
5 当乌苏里江洒满清晨的金色阳光时,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
斗的漫漫黑夜。这是由于我国( B )
A.南北纬度跨度大 C.地形差异大
B.东西经度跨度大 D.海陆差异大
6 冬季,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
作业布置
课堂练习
1.我国大陆海岸线起止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 B )
A.吉林、广东
B.辽宁、广西壮族自治区
C.辽宁、海南
D.吉林、云南
2.我国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A )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四章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四章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件
核能:能量巨大,燃料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目前, 我国已建立的核电站有广东的大亚湾、岭澳和浙江的秦山以 及江苏的田湾。
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 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B.贵州、西藏、新疆 D.山西、西藏、新疆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域差异。
答案 A
考点二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
1.中国的地形
(1)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的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如下图(中国沿北纬32°地势剖面 图)、下表。
(2010 海南地理)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较 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小。分析宁 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
解析 民居建筑风格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 气候也是重要的因素。
答案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所以屋顶坡度较小; 冬季严寒且漫长,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不设北 窗、墙体较厚以防风、保暖;南面窗户较大,以便采光和冬 天接受更多的阳光,提高屋内温度。
(3)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4)存在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荒漠化、次生 盐碱化;森林资源减少;草场资源超载。
(5)对策:依法管理;“开源”、“节流”;建设保护。 (6)基本国策: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人口和土地突出的问题是( )
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 B.可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和投入资金 很大 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D.土地的承载量已远远超过其持续发展的极限值
解析 我国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不小;可开垦的后备 耕地资源缺乏;土地生产潜力大。选 C。
答案 C

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理中国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理中国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理-中国疆域行 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contents
目录
• 中国疆域 • 行政区划 • 人口 • 民族
01
中国疆域
地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经度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 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 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帕 米尔高原上,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
5个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个直辖市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特别行政区划
香港特别行政区
位于中国南部,由香港岛和九龙 半岛等组成,是中国的领土。
澳门特别行政区
位于中国南部,由澳门半岛和氹 仔岛等组成,是中国的领土。
03
人口
人口数量
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民族语言
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其中 汉语是最主要的语言,此外还有藏 语、蒙语、维吾尔语等。
民族文化
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 统和风俗习惯,包括服饰、饮食、 节庆等方面。
民族分布
分布特点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 地区和内陆山区,其中西北、西 南和东北地区是少数民族分布最
总结词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 数量持续增长。
详细描述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根据国 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全国 总人口已经突破14亿。
人口分布
总结词
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 稀疏。
详细描述
中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和长江流 域地区,而西部地区的人口分布较为稀疏。这种人口分布特 点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中国地理政区、地形(共47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中国地理政区、地形(共47张PPT)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总论(一)
疆域和行政区划 中国人口、民族 中国地形 中国气候 中国河流和湖泊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我国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邻位置: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请比较中国与美国地理位 置的异同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 我国位于北纬4°15′到北纬53°30′之间。 我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北回归线穿 过我国南部,纬度位置优越。 海陆位置:我国在亚洲的东部,东面和南面濒临浩瀚的 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我国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热量比较充足,四季 分明,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 ②海陆位置使得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充沛,水资源也比较丰 富,有利于农业生产。同时海陆兼备便于我国从陆上和 海上进行对外联系,与众多国家进行交往。
人口数量 人口分布 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的 基本政策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的构成 民族的分布 中国的民族政策
三、中国地形
据图 说明我 国地形 和地势 的主要 特 点
(一)我国地形、地势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类型齐全。在我国土地总面积中,山地约占33%,高原 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山地、丘陵分布
请从自然因素和社 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 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的原因。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我国人口分布界线: 由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条直线,此线东南部人 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人口的94%, 此线西北部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而人口只占全国 人口的6%。 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 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易于开发,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 沃;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漫长,对外交往便利;河湖众多,水资 源丰富,水陆交通便捷。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人 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文化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 口稠密。 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为高寒或干旱气候,发展经济 的自然条件差,对外交通不便,开发较晚,经济不发达,文化教育 落后,人口密度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理概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理概况
疆域
中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
邻国与海域
中国与14个国家接壤,与8个国家海上相邻,拥有渤海、黄海、东海 和南海等广阔海域。
中国的行政区划与人口民族
01
02
03
行政区划
中国共分为23个省、5个 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 特别行政区。
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 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西部 内陆地区人口稀疏。
05
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
中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及枢纽城市
交通运输网络
中国已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 路、航空和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组 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网络总 里程位居世界前列。
枢纽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郑州 等城市均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具有完善的对内对外交通网络 和强大的运输能力。
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
民族构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 最多,其他55个民族被称 为少数民族。
中国的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种地形俱全,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较大,降水季节分 配不均,地区差异大。
04
工业生产与区域发展差异
中国的工业生产特点及布局
工业生产特点
中国工业生产规模庞大,体系完整,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工业制造中心。重工业基础雄厚,轻工业发展迅速,高新 技术产业蓬勃兴起。
工业布局
中国工业布局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密集、中西部地区相对稀疏的特点。东部地区依托港口优势和政策扶持,形成 了以出口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带;中西部地区则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了一批以能源、原材 料和加工制造为主的工业基地。

全国通用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一节中国地理概况课件

全国通用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一节中国地理概况课件
六、我国的自然资源
七、我国的农业 1.农业的地区分布
2.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
3.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1)主要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2)解决措施: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科技兴农。
八、我国的工业区 1.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 工业基地、 京津唐 工业基地、 沪宁杭 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密集分布区 (1)沿铁路线:京广、 京沪 、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沿河: 黄河 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 上海 、南京、 武汉 、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3.沿海:集中了 沪宁杭 、辽中南、 京津唐 、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典例 (2015·辽宁锦州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图示意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区域内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留下了“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的佳句。 材料二 图中甲地所在的地级行政区农业发展极具特色: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盛产瓜果,蔬菜种类多、品质好。
考点一
(2015·北京模拟)读东祁连山植被垂直带谱分布图(图甲)和祁连山—嘎顺诺尔自然景观剖面图(图乙),回答1~3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图甲所示地区A、B对应的地形区是 ( ) A.青藏高原 河西走廊 B.四川盆地 黄土高原 C.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D.内蒙古高原 河套平原 2.图乙所示地区河流 ( ) A.下游水量大于上游 B.径流季节变化小 C.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水能蕴藏量丰富 3.酒泉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 A.降水充足 B.年温差大 C.土壤肥沃 D.光照充足 1.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祁连山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南面是青藏高原,北面是河西走廊。 2.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特征。图乙所示河流下游流经沙漠区,下游水量小于上游;内流河径流季节变化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量小,水能蕴藏量少。 3.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区位优势。酒泉位于西北干旱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土壤肥力相对较低;气温日较差大,年温差小。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十八章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课件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十八章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课件

ppt精选
6
(一)地形、地势
中国的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ppt精选
7
(2)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a__天__山_—阴山、昆仑山—b秦__岭___、南岭
c_大__兴__安__岭_—太行山—d巫__山___—雪峰山、长白山
东北—西南 —武夷山 台湾山脉
走向
的高原;平均海 拔4 000 m以上; 边缘和内部分布 着高大山脉;雪 山连绵,冰川广
以_畜__牧__业__为 主;种植业分 布于_雅__鲁__藏__布_ _江___和湟水谷 地;人口稀少
布;内部山脉相
对高度不大
ppt精选
11
地形区
内蒙古 高原
黄土 高原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海拔1 000 m左 草原畜牧业;
地势西高东低,“_坝__子_”为农 从2 000 m降到 业区,交通落 1 000 m;地表 后制约经济发 崎岖,石灰岩 展;旅游资源 广布;__ 喀 丰富;少数民 _斯__特_地貌发育 族分布广
ppt精选
13
2.四大盆地
地形 区
塔里 木盆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我国面积_最__大_ _绿__洲_农业,种
的盆地,内有 植棉花和葡萄
世界上最大的 等,人口和城
流动沙漠。内 市沿盆__地__边__缘__
部平坦,多沙 呈环状分布。
漠和戈壁
油气资源开发
ppt精选
14
地形区
准噶尔 盆地
柴达木 盆地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绿洲农业,种

《全程复习》高考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4.2.1 中国地理概况(人教版·广东专用)

《全程复习》高考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4.2.1 中国地理概况(人教版·广东专用)

珠江三角洲 ;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津唐、____________
3.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青藏 线,c______ 京哈 线, 成昆 线,d南昆线,e_____ a兰新线,b_____ 京广 线,g京沪线,h浙赣线,i______ 京九 线。 f_____ 【点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主导、交通运输事业是
7.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8.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 用。 9.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
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优越的地理位置 北温带 ,少部分位于热带。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______
亚欧大陆 。 太平洋 ,背靠__________ (2)海陆位置:东临________
2.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1 )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
………三年59考 1.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高考指数:★★★★★
2.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
3.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4.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以及黄河治理和
长江开发。
6.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 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
2.辽阔的疆域
漠河
帕米尔高原
(1)填图:在上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
东海 、D南海。 (2)濒临的海洋:A渤海、B黄海、C_____
14 个、隔海___ 6 个 3.众多的邻国——陆上____
蒙古、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吉尔 西 北 吉斯斯坦、塔吉克 斯坦 西 西 ② 印度、尼泊 尔、不丹 南 南 缅甸、老 挝、越南 南 北 中国 东 东 东 韩国、① 日本 南 菲律宾 图例 陆上邻国 隔海相望国家 朝鲜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难度较大,不利于开发,多滑
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小结:地形特征的一般描述方法
·地形类型(地形以**为主) ·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地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小) ·地势高低分布(地势由**向**倾斜) ·特殊地形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 ·海岸线状况(平直/曲折,漫长)
小结:地形评价:地形多样,山区广 ① 便于发展多种经营; ② 森林、矿产、动植物、旅游资源丰富; ③ 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④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⑤ 易发生自然灾害; ⑥ 崩塌、滑坡、泥石流; ⑦ 易发生水土流失; ⑧ 坡度大,不宜耕种(耕地不足)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
第1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第1课时 中国的疆域、区划和地形
一、阅读教材,落实基础——位置及范围
阅读教材及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下列地理事物:领土四至点、主 要海域、岛屿、半岛、群岛、海峡、陆 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根据右图,总结中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半球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经纬度位置: 纬度:4°N——53°N; (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地区) 经度:73°E——135°E; (东西跨五个时区) 海陆位置: 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
中国的地理位置
知识点1:中国的疆域、区划、人口与民族
探究一:1、试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纬度位置
地 理 位 置
海陆位置
大部分在温 带,小部分 在热带
南北气候 差异大
适宜居住
利于发展多种农 业经济
海陆 兼备
东部多降水 利于农业生产
利于开发海洋资源,开展海上交通
陆上疆界绵长,邻国众多,利于发展 边境贸易
BC
A.热量不足 B.土层稀薄 C.气候干旱 D.光照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
考点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核心知识通关】
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优越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北__温__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_亚__欧__大陆。
2.辽阔的疆域: (1)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 (2)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 _渤__海__,黄海,_东__海__,南海。
3.主要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_青__海__湖__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五、中国的自然资源 1.特征:总量_丰__富__,人均_不__足__。 2.主要的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耕地 多分布在_东__部__平__原__及__盆__地__;林地多分布在山地,草原主 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海拔多在50米以
华北平原 下,地势平坦,又 称_黄__淮__海__平原
全国重要的商品棉、 油生产基地;人口众 多,经济发达;中低 产田的改良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
长江中 下游平原
东西狭长,海拔低, 河湖密布
棉基地,“鱼米之 乡”,长江沿岸经济 地带的重要组成部

三、中国的气候 1.气候: (1)类型:热带季风季候、_亚__热__带__季风气候、温带季风 气候、_温__带__大__陆__性__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2)特征: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类型复杂多 样。
农业较发达,成都平 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 地;人口、城市密集
(3)三大平原。
平原
自然地理特征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海
东北平 原
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 势坦荡;肥沃的_黑__土__;多 沼泽地;煤、铁、石油等
矿产资源丰富
人文地理特征
松嫩平原、三江 平原是重要的商
品粮基地
平 原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到荒漠
人文地理特征 以_畜__牧__业为主;种植 业主要分布于_雅__鲁__藏__ _布__江__谷地和_湟__水__谷 地;人口稀少
草原畜牧业;河套平 原、宁夏平原、河西 走廊的灌溉农业
高原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 以谷子为主的旱 黄土高原 区;水土流失严重、 作农业;以_煤__炭__
3.众多的邻国: (1)陆上14个:朝鲜,_俄__罗__斯__,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 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_巴__基__斯__坦__,尼泊尔,不丹, 印度,_缅__甸__,老挝,越南。 (2)隔海相望6个:韩国、_日__本__、菲律宾、_马__来__西__亚__、 文莱、印度尼西亚。
4.行政区划: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_2_3_个省,_5_个自治区,_4_ 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二、中国的地形 1.地形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_阶__梯__状分布。 (2)地形:复杂多样,_山__区__面积广大。
2.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a_天__山__—阴山、昆仑山—b_秦__岭__、南岭 东北—西南 c_大__兴__安__岭__—太行山—d_巫__山__—雪峰
走向 山、长白山—e_武__夷__山__、f_台__湾__山__脉__
西北—东南 走向
南北走向 弧形山脉
g_祁__连__山__、阿尔泰山
h_贺__兰__山__、横断山脉 i_喜__马__拉__雅__山__脉__
3.主要高原、盆地和平原: (1)四大高原。
高原
自然地理特征
世界最高;平均海拔 青藏高 4 000米以上;多高大
原 山脉;雪山连绵,冰川
广布
海拔一般在1 000米左 内蒙古 右;地面坦荡;自东向 高原 西由_草__原__、荒漠草原
干湿 地区
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
四、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1.内外流区:a_外__流__区,b内流区。
2.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 流量
水位
黑龙江、 松花江
水量丰富 汛期较_短__ (流经湿润、(有春汛、半湿 润、半干 旱地区)
_千__沟__万__壑__、支离破碎 为主的能源开发
地势西高东低,平均 海拔从2 000米降到 云贵高原 1 000米;地表崎岖, 石灰岩广布;_喀__斯__特__ 地貌发育
“坝子”为农业 区,交通落后制约 经济发展;旅游资 源丰富;少数民族 分布广
(2)四大盆地。
盆 地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特征
夏季
除_青__藏__高原外,大部分地区南北普 遍高温,最热的地方是_吐__鲁__番__
温度 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 带 原气候区
(3)降水。
特征
空 从_东__南__沿__海__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是受东 间 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时 降水集中在_夏__秋__季节,全国大多数地方降 间 水集中在5~9月
汛期短(雨 季短)
含沙量 结冰期 _长__(纬度
_小__(森 高,位于 林茂密) 中温带、
寒温带) _大__(植 被少,水 短(位于 土流失 暖温带) 严重)
河 流 流 量 水 位 含沙量 结冰期
水量丰富 ②长江、 (降水量 ③珠江 大,流经
湿润区)
汛期__长_ (雨季长)
小(流 域内植 被好)
无(流经 亚热带, 冬温在 0℃以上)
我国_面__积__最大的盆 地,内有我国最大的 塔里木 塔克拉玛干沙漠,也
绿洲农业,种植棉花 和葡萄等;人口和城 市沿盆地边缘呈
盆地
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 漠。内部平坦,多沙
_环__状__分布;油气资源 丰富
漠和戈壁
盆 地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
准噶尔 内部平坦,多沙漠 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
2.气温与降水:
(1)填出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名称。 ①温度带:a_暖__温__带__、b中温带、c_亚__热__带__。 ②干湿地区:d_湿__润__地__区__、e半干旱地区、f_半__湿__润__地__区__。
(2)气温。
冬季
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_纬__度__位__置__、冬 季风、地形的影响
盆地 和戈壁
地边缘呈_环__状__分布;油
气资源丰富
平均海拔3 000米 柴达木 左右;内陆高原盆 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
盆地 地;多戈壁、沙漠; 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
东部多沼泽、盐湖
盆 地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_低__山__丘__陵__起伏,海 拔在500米左右;只 四川盆地 有成都平原较为平 坦;_紫__色__土广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