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详细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详细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详细答案)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由实验得出的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出来的C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D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它运动E牛顿第一定律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成立的F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木块的惯性逐渐减小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伽利略等人的实验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的定律;其事实依据为伽利略等人的理想斜面实验;在水平面上没动的木块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了阻力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适用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惯性的重点习题类型2下列实例中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自然的惯性C以较大速率活动的物体停下来比较艰巨说明惯性与速度有关D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解析: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的惯性大小只有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大小与物体是否活动,若何运动无关。

惯性反映的是物体活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越大(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越难。

惯性现象应用(使用)是指使用物体由于具有惯性而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有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

防止惯性现象的是减小由于惯性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补充题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B汽车行驶时有惯性,停车后没有惯性C系安全带可以减小驾驶员的惯性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补充题2下列情形中哪个情景跟惯性无关()A运动员投出篮球离开手后,篮球在窜继续运动B骑自行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倾C短跑活动员比赛时穿钉鞋D行驶的列车发动机熄火后,滑行进入车站补充题3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因为()A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要向前活动一段距1离才干停下来D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自行车难以停下来补充题4以下提示语中,不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险的是()A珍爱生命,阔别酒驾B车辆起步,站稳扶好C学校路段,减速慢行D保持车距,安全行驶补充题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活动的物体没有惯性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补充题6以下关于惯性的正确说法是()A活动速率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小C运动员跳远时利用了惯性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没有惯性补充题7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活动员到达起点时不克不及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率越大惯性越大补充题8系安全带可以减小因汽车紧急刹车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刹车时人的惯性会消失B刹车时人的惯性会增大C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前的惯性力D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向前倾补充题9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B坚固锤头时撞击锤枘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使用了水的惯性补充题10有某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因为()A车活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C由于惯性,即使刹车,也需要向前活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D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乍行车难以停下来补充11大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小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走了老虎的捕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虎静止时没有惯性B老虎加速时惯性增大C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D老虎惯性小不易转弯补充1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C物体在地球上具有惯性,在太空中也具有惯性D柴油机上的飞轮能连续地转动也与惯性有关补充1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率大的物体不克不及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率越大,惯性越小B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没有惯性C乒乓球的活动状态容易改变,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较小D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惯性越小,受到的外力越小,惯性越大补充14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B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C苹果熟了,从树上落到地面D登陆后的鸭子,振动翅膀,将水抖掉补充15以下几种事例中,其中使用惯性的是()A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B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D跳远活动员都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E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补充163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应用的是(C)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B活动员采用助跑起跳C人踩在上容易滑倒D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补充17以下现象中,不克不及用惯性常识解释的是()A拍打衣服时,灰尘分开衣服B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C短路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D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补充18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是()A防止惯性的产生B防止汽车启动时把人从后面甩出去C防止汽车速度突然增大时,人向前“冲去”D急刹车时,对人体活动起到缓冲作用补充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才有惯性B物体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没有力的推动作用,小车就不能运动D汽车的速率越大,惯性越大补充20如图所示最下面的棋子被尺子快速打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A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后,仍受到尺子的作用B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惯性且受到重力的作用补充21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是的()A箭被活动员射出后仍向前活动B跳高运动员离开地面后仍向上运动D足球撞到门框上被反弹D运动员百米冲刺后不能立即停下来补充22下列实验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A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C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D赛车在转弯时应减速慢行补充23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B高速路上汽车要限速行驶C汽车严禁超戴D跳远活动员跳远时要助跑补充24以下事例中使用物体惯性的是()A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的助跑运动B跳伞运动员在落地前打开降落伞C自行车轮胎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状D铁饼活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扭转探讨物体活动时受到阻力的影响实验----伽利略斜面实验3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由于受到惯性力,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B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刚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C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的速率减小得越快D小车最终会停下来,因为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解析: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性质,惯性不是力,凡是说到“惯性力”或“受到惯性”都是错误的。

必修1 牛顿运动定律(含答案)全部题型

必修1 牛顿运动定律(含答案)全部题型

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经典练习题 (含答案)1、牛顿第一定律是()A. 由科学家的经验得出的B. 通过物理实验直接得到的C. 斜面小车实验做成功后就能够得出的结论D. 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A. 物体若不受外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C. 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外力作用,物体一定慢慢停下来D.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所以又称为惯性定律B. 地球上没有不受力的物体,但受平衡力的物体合力为0,可以参照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C.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中直接得出的结论D.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4、科学家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方法是()A. 经验总结B. 凭空猜想C. 观察和实验D. 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的科学推理5、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则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该物体将()A. 立即静止B. 改做匀速直线运动C. 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改做变加速直线运动6、下面惯性最大的是()A. 冲刺的运动员B. 静止在站台上的火车C. 飞奔的兔子D. 徐徐升空的氢气球7、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越快的物体,惯性越大B. 受合力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C.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D. 静止的物体运动时惯性大8、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 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9、关于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惯性的性质B. 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受力及运动状态无关C. 牛顿第一定律既提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又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10、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D. 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也适用11、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能往前奏B. 不论站着不动,还是走动过程,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C. 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A的质量是B质量的100倍,所以A作用于B的力大于B作用于A的力D. 以卵击石,石头没事而鸡蛋碎了,这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12、跳高运动员在竖直向上跳起的瞬间,地面对他的弹力的大小为N,他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为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比较N和N′的大小()A.N=N′B.N<N′C.N>N′D. 不能确定N、N′那个力较大13、甲、乙两人发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手上,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集及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集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道小题3分共30分)1. 如图所示,物体m在水平方向的恒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沿F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A.一定大于F B.一定小于FC.一定等于F D.有可能大于F,也有可能小于F1. C2. 有关惯性大小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跟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越小,其惯性就越大B.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其惯性就越大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D.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2. C3.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只有做加速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C.只有速度大的物体才有惯性D.任何物体都有惯性3. D4. 图中物体M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则M受力的个数为[ ]A.2个B.3个C.4个D.5个4. B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B.物体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物体处于静止时才有惯性D.做加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5.B6.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要紧蹬几下,是为了增大惯性冲上坡B.物体惯性大小,由物体质量大小决定C.物体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时,它的惯性最小D.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惯性越大6. B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的合外力越大, 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所以物体的惯性越大B.汽车的速度越大越不容易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速度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C.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力D.在月球上举重物比在地球上容易,但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惯性和在月球上是一样的7. D8. 甲、乙两个物体迭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受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乙受一个大小相同但方向向左的水平力F作用. 两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则甲、乙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及乙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F,F B.0,F C.0,0 D.F,08. D9. 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F,把A、B两个物体挤在竖直的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 ]A.B物体对A物体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向上B.F增大时,A和墙之间的静摩擦力增大C.若B的重力大于A的重力,则B受到的静摩擦力大于墙对A的静摩擦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9. D10. 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橡皮条OA和OA'连结于O点,吊一重5N的物体,结点O刚好在圆心处.若将AA'移到同一圆周上的BB'点, 欲使结点仍在圆心处,且使∠BOB'=120°,这时在结点应改挂一个物体的物重是[ ]A.1.25N B.2.5N C.5.0N D.0.0N10. C11. 如图所示,OM和ON是两条不发生变形的细绳,悬点O下挂一物体质量为m,开始时∠MON=90°,若M点固定且保持悬点O的位置不变,当改变绳ON的方向时,两绳所受的张力将如何变化?f2都增大①当ON方向向x轴靠近时,f1、②当ON 方向向x 轴靠近时,f 1减小,f 2增大 ③当ON 方向向y 轴靠近时,f 1和f 2都减小④当ON 方向向y 轴靠近时f 1减小,f 2增大[ ] A .只有①和③对 B .只有对②、④对 C .只有②和③对 D .只有①和④对11. D12. 如图所示,木块质量为m ,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恒力F 将木块紧压墙壁上后,木块恰能沿墙壁匀速向上滑动,设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则恒力F 的大小是[ ]A B C D ....mgmgmgmgcos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θμθθμθθμθθμθ--++12. A13. 物体A 在斜向上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滑行,如图所示,物体A 所受外力的个数为[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13. B14. 如图所示,木块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匀速下滑,则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方向为[ ] A .向上偏左 B .竖直向下 C .水平向左 D .竖直向上14. D15. 质量为1kg 的物体A ,放在水平地面上,上端挂一弹簧秤,保持A 物体不离开地面,下列关于A物体受力和弹簧秤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一定受重力和支持力,弹簧秤的读数一定为零B.物体一定受重力和拉力,弹簧秤的读数一定为9.8NC.物体一定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拉力,弹簧秤的读数一定小于9.8ND.物体可能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拉力,弹簧秤的读数在0~9.8N15. D16. 在汽车的车厢中,一个小球悬挂在车厢顶下,当汽车开始作减速运动时[ ]A.小球向前摆动B.小球向后摆动C.小于静止不摆动D.小球向右摆动16. A17. 如图中的四种情况,A、B两物体间都没有相对滑动,那么哪种情况下,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17. A18. 如图所示,有两个物体A、B,其重G A=3N,G B=4N,A用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弹簧的弹力是2N,则绳的张力T、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N的可能值分别是[ ]A.7N和0 B.1N和2N C.1N和6N D.2N和5N18. C19. 两根等长的轻绳,共同悬挂一个重物如图.现在使两绳夹角变大,则[ ]A.绳的拉力变大B.绳的拉力变小C.两绳拉力的合力变大D.两绳拉力的合力变小19. A20. 甲、乙两个物体迭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受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乙受一个大小相同但方向向左的水平力F作用. 两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则甲、乙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及乙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F,F B.0,F C.0,0 D.F,020. D21. 如图所示,木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 沿着水平向右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力F与摩擦阻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是[ ]A.向上偏右B.向上偏左C.向左D.竖直向上21. D22. 如图所示,AB为可绕B转动的档板,G为一圆柱体,一切摩擦不计,开始时θ<90°,当θ由小变大(直到AB板水平)时,档板AB受到圆柱体的压力将[ ]A.随θ角变大而一直变大B.随θ角变大而一直变小C.随θ角变大而先变小,到某一角度后,又随θ角变大而变大D.随θ角变大而先变大,到某一值后,又随θ角变大而变小22. C23. 一个物体静止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粗糙斜面上,如图所示.当θ逐渐增大而物体尚未发生滑动以前,则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总是正比于[ ]A.θ B.tgθ C.cosθ D.sinθ23. D24. 一木块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所示,若斜面倾角增大△θ,而此过程中木块相对斜面始终保持静止,那么木块对斜面的压力N和木块受摩擦力f的变化是[ ]A.N变小,f变小B.N变大,f变大C.N变小,f变大D.N变大,f变小24. C25. 物体A的质量为10kg,物体B的质量为20kg,分别以20m/s和10m/s的速度运动,则[ ]A.物体A的惯性较大B.物体B的惯性较大C.两物体的惯性一样大D.无法判断哪个物体的惯性较大25. B26. 汽车上水平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随着汽车以速度v向前做匀速运动,物体的受力情况是[ ]A.重力,方向向下;支持力,方向向上;静摩擦力,方向向前B.重力,方向向下;支持力,方向向上;静摩擦力,方向向后C.重力,方向向下;支持力,方向向上D.重力,方向向下;支持力,方向向上;静摩擦力,方向向后;汽车牵引力,方向向前26. C2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物体受到的力越大,惯性越大C.物体的体积越大,惯性越大D.物体所含物质越多,惯性越大27. D28. 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G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F推动木箱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推力的水平分力为[ ]A.Fcosθ B.μG/(cosθ-μsinθ)C.μG/(1-μtgθ) D.F·sinθ28. A29. 用力拉着质量为m的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如图,在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A.F B.FmgsinαC.未说有没有摩擦,不好确定D.029. D3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推动静止的物体比推正在运动的同一物体所需的力要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在月球上举重要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要小D.推满载汽车比推同一辆空车所需的力大,所以满载货物的汽车惯性大30. D31. 一只木箱放在车厢地板上随车一起前进,当车突然刹住时,木箱要向前滑动,因为[ ]A.货物太轻了B.货物受到一个向前的冲力C.地板对货物的摩擦力变小了D.货物有保持它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31. D32. 如图所示,光滑的圆球静止在斜面a与档板b之间,已知b与a垂直,圆球共受三个力作用,即重力G,斜面a的支至1,档板b的支持力N2,这三个力中[ ]A.G最大B.N1最大C.N2最大D.三个力大小相同32. A33. 关于惯性的概念、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惯性就不存在了B.物体的运动速度大时,惯性也大C.物体的惯性大小和所受外力成正比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和外界条件无关33. D34. 如图,物体A和B迭放在水平面上,如果水平力F刚好拉着B和A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有[ ]A.地面对B物体摩擦力为f B=0B.B物对A物的摩擦力f A=F,方向向右C瓸物对A物的摩擦力f A≠0D.地面对B物的摩擦力f B=F,方向向左34. D35.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的缘故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不一定是受外力作用的结果D.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慢慢地停下来35. B36. 一条纸带(质量不计)夹在书本内,书对纸带的压力为2N,纸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要使纸带从书中拉出来,拉力至少应为[ ] A.0.4N B.0.8N C.1.6N D.2N36. C37. 图中左右两边对木板所加力都为F,整个系统静止.若将两力均匀减少到1/3F,木板、木块仍静止.则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 ]A.保持不变B.是原来的1/3C.是原来的1/6 D.是原来的1/937. A38. 质量为m的木块受大小为F的水平力作用,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如图所示,则[ ]A.F>mg B.F=mg C.F<mg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8. D39. 如图,当左、右两边对木板所加压力均为F时, 木块夹在板中间静止不动.若使两边用力都增加到2F,那么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将[ ]A.是原来的2倍B.是原来的4倍C.和原来相等D.无法确定39. C40. 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 拉着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体,物体保持静止,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10kg , 斜面倾角为37°,物体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拉力F 大小为58N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是(g 取10m/s 2) [ ]A .沿斜面向上,2NB .沿斜面向下,2NC .沿斜面向上,8ND .沿斜面向下,8N40. A41.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外力F 作用下运动,这力F 和水平方向夹角为θ,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要使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零, 则F 的大小为[ ]A mgBCD ..大于或等于.大于或等于.不可能mg mg sin cos θμθ41. B42. 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 1、F 2和摩擦力作用,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1=10N ,F 2=2N .若撤去力F 1,保留F 2,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 .10N ,方向向左 B .6N ,方向向右 C .2N ,方向向左 D .零42. D43. 如图所示,重力为G 的重物D 处于静止状态,AC 和BC 和BC 两段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是α和β,现保持α角不变,改变β角,使β角逐渐增大到90°,在β角的大小逐渐由α(α<45°)增大到90°的过程中,AC 的张力T 1,BC 的张力T 2的变化情况是[ ] A .T 1和T 2都逐渐增大B .T 1逐渐增大,T 2逐渐减小C .T 1逐渐增大,T 2先增大后减小D .T 1逐渐增大,T 2先减小后增大43. D44.劲度系数为的弹簧秤竖直吊挂一金属球时,弹簧秤伸长了,现用力沿水平方向拉金属至某一位置与竖直方向成角时,弹簧秤伸长了,关于拉力的大小和弹簧秤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00N N N N m 1cm F 2cm F [ ]A F =20N =45B F =103=30C F =103=60D F =102=45αααααα︴44. C45. 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与水平成α角的拉力F 作用,刚好作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A B C D ....F mg F F mg F mg F F F mg sin sin cos sin sin cos cos ααααααα---45. B46. 关于物体的惯性,正确说法是[ ]A .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要紧蹬几下,是为了增大惯性冲上坡B .子弹从枪膛中射出,在空中飞行是由于惯性的作用C .物体惯性的大小,由物体质量大小决定D .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的瞬间,它的惯性最大 46.C47. 如图所示,物体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已知物体A 重100N ,物体B 重200N ,则物体B 受到的合力为[ ] A .0 B .100N C .200N D .300N47.A48.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有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才有惯性B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惯性越大,所以越不容易停下来C .无论物体如何运动只要质量大,则惯性大D .物体只有在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才具有惯性 48.C49.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B .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C .物体静止时有惯性,物体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D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49.D50. 如图,绳和滑轮间的摩擦不计,绳与水平方向夹角 =30°,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A =20kg ,m B =2kg , 设系统处于静止, 则物体A 所受绳子的水平方向拉力为[ ]A 10NB NC 20ND 0....10350.B5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B .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C .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D .只要物体受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必定要改变 51.A52. 用力F 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 如图所示,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作用力F 与铁块对墙壁的正压力平衡. ②铁块所受重力与墙壁对铁块的静摩擦力平衡. ③墙壁对铁块的静摩擦力不随F 的增大而增大.④作用力F 越大,则墙壁对铁块静摩擦力也越大 [ ] A .只有①、③正确 B .只有②、④正确 C .只有②、③正确 D .只有②、③、④正确52.C53. 倾角为q 的光滑斜面上放一个质量均匀的小球A ,用一块光滑平板P 将球挡住,使球在斜面上保持静止,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其中小球给档板P 的压力最小的是图[]53. B54. 如图所示,木块质量为m ,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恒力F 将木块紧压墙壁上后,木块恰能沿墙壁匀速向上滑动,设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则恒力F 的大小是[ ]A B C D ....mgmgmgmgcos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θμθθμθθμθθμθ--++54.55如图所示, 一根质量不计且长度不变的绳子, 两端固定在等高的A 、B 两个钉子上,把一钩码挂在绳子上,钩码可在绳子上无摩擦滑动,最后它静止在绳子的正中央,此时绳子上张力为T 1,现保持A 端不动,将B 端移至B'钉子上固定.B'在B 的右上方,且AB'的直线距离小于绳长,钩码再次平衡后,绳上张力为T 2,则[ ] A .T 1<T 2B .T 1>T 2C .T 1=T 2D .以上结论都不对55A56.图所示,倾斜放置的传送带匀速传送货物M ,M 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传送带向上或向下传递时,M 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分别为f 1、f 2,则其方向分别是[ ]A .f 1沿传送带向上,f 2沿传送带向下B .f 1沿传送带向下,f 2沿传送带向上C .f 1、f 2都沿传送带向上D .f 1、f 2都沿传送带向下 56C57如图所示的4个图象中,哪个图象能表示物体受力平衡?(图中v x 表示沿x 轴的分速度)[ ]57D58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惯性除了跟物体质量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B .物体只有在不受力的作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惯性C .要消去运动物体的惯性,可以在运动的相反方向上加上外力D .物体的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以及受力情况无关58提示: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仅由质量的大小来量度,故答案是D .59 关于惯性的叙述,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两节车厢,质量相同,其中行驶速度较大的车厢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 .在水平轨道上以相同速度滑行的两节车厢,其中质量较大的车厢不容易停下来,因此质量大的物体的惯性大C .推动原来静止在水平轨道的车厢,比推另一节相同的、正在滑行的车厢所需要的力大,因此静止的物体惯性较大 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无关59 D60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绳子与滑轮的重力和摩擦不计,悬点A和B之间的距离大于滑轮的直径,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则[ ]A.m2<m1/2 B.m2>m1/2 C.m2=m1/2 D.无法确定60 B61 如图,测力计、绳子和滑轮的质量不计,摩擦不计.物体A重4N,物体B重1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3N.②物体A受的合外力是3N.③测力计示数2N.④测力计示数3N[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①、②、③正确61 B62. 如图,将一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作用于重力为G的木块上,使木块在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地面与木块间压力为N,木块与地面间摩擦力为f,N、f的大小是[ ]A.N=G,f=μG B.N=G-Fcosθ,f=0C.N=G-Fsinθ,f=μ(G-Fsinθ) D.N=Fsinθ+G,f=Fμcosθ62 C63 如图,一个均匀光滑的小球,放在光滑的墙壁和木板之间,当缓慢地增大α角时(α<90°)[ ]A.墙壁对小球的弹力增大B.木板对小球的弹力减小C.木板对小球的弹力总比小球的重力小D .墙壁对小球的弹力总等于木板对小球的弹力63 B64 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这三个力大小是以下哪种情况时,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①F 1=3N 、F 2=4N ,F 3=6N .②F 1=1N 、F 2=2N ,F 3=4N .③F 1=2N ,F 2=4N ,F 3=6N .④F 1=5N ,F 2=5N ,F 3=1N .[ ]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③、④ C .只有①、②、③ D .只有①、③、④ 64 D65. 如图所示,木块质量为m ,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恒力F 将木块紧压墙壁上后,木块恰能沿墙壁匀速向上滑动,设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则恒力F 的大小是[ ]A B C D ....mgmgmgmgcos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θμθθμθθμθθμθ--++65. A二、 填空题(1-4每题 3分, 5-6每题 4分, 共 20分)1. 物体的_________越大,惯性就越大. 1. 质量2. 一物体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 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2. tg θ3. 同一水平面内有三力作用于一点,恰好平衡,已知F 1与F 2的夹角为90°,F 2与F 3的夹角为120°,三力之比F 1:F 2:F 3=________________. 3. 312::4.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0kg 的粗细均匀的圆柱体放在60°的固定V 型槽上,两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沿圆柱体轴方向的拉力等于___N 时,圆柱体在V 型槽上沿圆柱体轴作匀速运动.(g 取10m/s 2)4. 505. 已知物体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_____;如果物体质量为m ,当对物体施加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推力时恰能匀速上滑,则这个推力大小是_______. 5. tg α,2mgsin α6. 质量m 为10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20N 的水平拉力F 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下的拉力F 2,则要使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 2的大小为_____N ,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sin37°=0.6、cos37°=0.8、g 取10m/s 2) 6. 29.4,0.2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 、B 和人的质量分别为m A =10kg , m B =20kg 、m 人=40kg , A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人用70N 的力拉绳,使人、A 、B 匀速前进,人与A 保持相对静止,则:(1)人的脚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2)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g=10m/s 2)1. 70N ;0.21. 如图所示的物体重500N ,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受到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外力F 作用沿水平地面作匀速向右运动,F 大小为200N ,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N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 ,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__________.1. 380,160,0.422. 如图所示, A 、B 、C 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B 和C 各受大小均为5N 的水平拉力F 1和F 2.三个物体都保持静止. 则:A 、B 间的摩擦力为___N ,B 、C 间的摩擦力为______N ,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N .2. 0;5;01.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1. 合力等于零.2. 重100N的物体,受大小为20N且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拉力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则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_____N.2. 903. 如图,物体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匀速下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若该物块静止在斜面上,且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质量为m,则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_.3. tgθ;mgsinθ;沿斜面向下4. 一个氢气球重10N,它受空气浮力的大小为16N,用一根轻绳拴住.由于水平方向风力作用,使轻绳与地面成60°角,气球处于静止.由此可知,绳的拉力为__________,气球受水平风力大小为___________.4. 6.93N,3.46N5. 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60kg,物体m的质量为40kg,人用100N的力拉绳子时,人与物体保持相对静止,而物体和人恰能保持匀速运动,则人受物体的摩擦力是_____N,物体和支持面的动摩擦因数是_____.(g取10m/s2)5. 100;0.26. 如图所示, 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F与物体受到的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合力的大小为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6. Fsin ,竖直向上1. 如图所示,物体M受到两个水平推力:F1=20N,F2=5N,向右匀速运动.若不改变F1的大小和方向及F2的方向,要使物体能向左匀速运动,F2应增大到原来的____倍.1. 72. 两根轻质弹簧原长均为10cm,劲度系数为100N/m,按图悬挂,小球A 和B的重力均为1N,悬点O与B之间距离是_______cm.2. 233.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绳子OC固定住,OC与水平方向成45°角,整个系统处于静止,如果A物体重100N,B物体重20N,则物体A所受桌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3. 204. 如图所示,木块A重为20N,与竖直墙接触,A受一水平推力F,A与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那么:(1)当水平推力F小于50N时,物体A_________(运动或静止);(2)当水平推力F=100N时,墙对木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4. 运动;205. 一条长1m的线,受到50N拉力时即断,现在其中点挂一重60N的重物,用手拉住线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将线拉开,当线的两端相距_______cm时线被拉断.5. 806. 如图所示,悬线MO与水平面夹角为45°,悬线NO与水平面夹角为30°,物重为50N,当物体静止不动时,两根悬线对物体的拉力TMO=______W ,T NO=_________N.6. 44.9,36.61. 如图中甲、乙二图,物体m的质量为2kg,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现在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的外力F=10N推物体(甲图)、拉物体(乙图),则甲图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乙图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取g=10m/s2)1. 8.66,62. 如图,在一细绳C点系住一重物P,细绳两端A、B分别固定在墙面上.使得AC保持水平,BC与水平方向成30°角.已知细绳最大只能承受200N的拉力,那么C点悬挂物的重力最多为_______N,如果所挂物体的重力稍大于此值,这时细绳的_________段将断裂.2. 100,BC3. 如图所示,A物重20N,B物重40N,B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要使B物匀速运动,C物的重力应为______N.3. 10或304. 如图,物体A 的质量为m ,它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要使物体A 沿墙向下匀速滑动,作用力F 大小为_________.要使物体沿墙向上滑动,作用力F 大小为___________.4. 423423mgmg +-,5.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三个重物的重力为、、,且,,若滑轮的摩擦不计,则两绳的夹角.G G G G =G 2G =32=A B C B A C G A α5. 90°三、 多选题(每道小题 5?共 20分 )1. 物体恰能静止在斜面上,当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作用在它的重心上时,则[ ]A .物体对斜面上的正压力增加B .物体会开始向下滑动C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增加D .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 1. ACD2. 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在物块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 和B 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 ] A .μ1=0,μ2=0 B .μ1=0,μ2≠0 C .μ1≠0,μ2=0 D .μ1≠0,μ2≠2. BD3.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M放在粗糙的斜面上,保持静止.现用水平的外力F推物体时,M仍保持静止状态,则[ ]A.物体M受到的静摩擦力一定减小B.物体和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可能增加C.物体所受合外力增加D.物体受到的斜面支持力一定增加3. BD4. 用绳AC和BC吊起一重物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5N,那么,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当重物的重力为150N时,AC、BC都不断,AC拉力比BC拉力大B.当重物的重力为150N时,AC、BC都不断,AC拉力比BC拉力小C.当重物的重力为175N时,AC不断,BC刚好断D.当重物的重力为200N时,AC断,BC也断4. AD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正确说法是[ ]A.在相同受力情况下,产生加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大B.完全失重的物体不具有惯性C.运动状态容易改变的物体,惯性小D.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比在地球上的小1. AC如图所示,a、b、c三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叠放于水平桌面上,在作用于b的水平恒力的作用下,三木块保持相对静止沿桌面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中[ ]A.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零B.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F/3C.b作用于c的静摩擦力为2F/3D.b作用于c的静摩擦力为F1. 1.AD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4.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附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必修第一册

4.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附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必修第一册

4.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的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较重物体与较轻物体下落得一样快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C.笛卡儿认为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下去D.牛顿认为力不仅可以维持物体的运动,而且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伽利略理想实验揭示了()A.若物体运动,那么它一定受力B.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只有受力才能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D.只有受力才能使物体运动3.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A.悬浮在空中不动B.速度逐渐减小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无法判断4.(多选)关于物体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恒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可能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5.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力对运动的影响,学习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甲乙丙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B.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近C.实验中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就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6.(2022·湖南长沙高一检测)“严禁超重,严禁超速,严禁酒后驾驶”是阻止马路车祸的有力三招。

在这三招中,都应用到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严禁超重”是为了控制汽车刹车后的滑行距离B.“严禁超速”是为了控制汽车的惯性C.“严禁酒后驾驶”是为了控制汽车的惯性D.汽车超重会增大汽车的惯性7.(多选)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演示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装置为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左边的斜面滑下,并滚上右边的斜面,然后改变右边斜面的倾角,重复操作,利用曝光频率一定的相机拍下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图片,则()A.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B.由图可知小球在右侧的斜面上的速度逐渐减小,因此证实了“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维持”C.当右侧的斜面水平时,小球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小球将在水平面上永远运动下去”D.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在右边的斜面上将运动到与左边释放点相同的高度8.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两个小球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无法确定9.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其上表面放一个光滑小球m。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5分)推一辆自行车比推一辆小汽车更容易,是因为自行车的比小汽车小。

【答案】质量或惯性【解析】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因此推自行车比推小汽车更容易,是因为自行车的惯性小的原因。

【考点】惯性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仅在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具有惯性B.汽车速度越大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答案】D【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情况下都用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A错误;惯性的大小由质量唯一量度,与速度无关,所以B错误;同一物体哎月球上与在地球上质量相同,故惯性相同,所以C错误;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减少质量,故减小惯性,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惯性3.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A.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B.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不一定越长D.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惯性越大【答案】A【解析】质量是衡量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性质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A正确,BD错误;汽车刹车问题过程中末速度为零,根据可逆性可得可得车速越大,滑行距离越大,C错误【考点】考查了惯性,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4.下面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小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飞船内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

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火箭上所有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

”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

”若不计星球对火箭的作用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汤姆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宇航员答话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答案】A【解析】汤姆的问话:“你们关闭了所有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飞向月球?”认为火箭运动一定要力推动,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正确;宇航员的回答:“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不可能是伽利略,只是一个玩笑,即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火箭靠惯性飞行,体现了伽利略的研究思想.故A错误,CD正确;让选错误的,故选A【考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5.关于惯性,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惯性除了跟物体质量有关外,还跟物体速度有关B.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惯性C.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D.战斗机投入战斗时,必须丢掉副油箱,减小惯性以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答案】CD【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A错;并且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B错;故选CD【考点】考查惯性的概念点评: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6.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详细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详细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是由实验得出的定律B 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出来的C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D 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它运动E 牛顿第一定律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成立的F 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木块的惯性逐渐减小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伽利略等人的实验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的定律;其事实依据为伽利略等人的理想斜面实验;在水平面上没动的木块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了阻力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适用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惯性的重点习题类型2 下列实例中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B 汽车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自然的惯性C 以较大速度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比较困难说明惯性与速度有关D 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解析: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的惯性大小只有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如何运动无关。

惯性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越大(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越难。

惯性现象应用(利用)是指利用物体由于具有惯性而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有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

防止惯性现象的是减小由于惯性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补充题1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B 汽车行驶时有惯性,停车后没有惯性C 系安全带可以减小驾驶员的惯性D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补充题2 下列情形中哪个情景跟惯性无关()A 运动员投出篮球离开手后,篮球在窜继续运动B 骑自行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倾C 短跑运动员比赛时穿钉鞋D 行驶的列车发动机熄火后,滑行进入车站补充题 3 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因为()A 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B 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C 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D 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自行车难以停下来补充题 4 下列提示语中,不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险的是()A 珍爱生命,远离酒驾B 车辆起步,站稳扶好C 学校路段,减速慢行D 保持车距,安全行驶补充题5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C 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补充题6 以下关于惯性的正确说法是()A 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B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小C 运动员跳远时利用了惯性D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没有惯性补充题7 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 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 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 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补充题8 系安全带可以减小因汽车紧急刹车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刹车时人的惯性会消失B 刹车时人的惯性会增大C 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前的惯性力D 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向前倾补充题9 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B 坚固锤头时撞击锤枘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C 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D 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补充题10 有某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因为()A 车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B 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C 由于惯性,即使刹车,也需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D 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乍行车难以停下来补充11 大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小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捕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老虎静止时没有惯性B老虎加速时惯性增大C 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D老虎惯性小不易转弯补充12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B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C 物体在地球上具有惯性,在太空中也具有惯性D 柴油机上的飞轮能连续地转动也与惯性有关补充13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小B 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没有惯性C 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较小D 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惯性越小,受到的外力越小,惯性越大补充14 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A 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B 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C 苹果熟了,从树上落到地面D 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将水抖掉补充15 下列几种事例中,其中利用惯性的是()A 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B 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C 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D 跳远运动员都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E 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补充163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应用的是(C )A 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B 运动员采用助跑起跳C 人踩在西瓜皮上容易滑倒D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补充17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 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B 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C 短路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D 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补充18 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是()A 防止惯性的产生B 防止汽车启动时把人从后面甩出去C 防止汽车速度突然增大时,人向前“冲去”D 急刹车时,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补充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才有惯性B 物体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 没有力的推动作用,小车就不能运动D 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补充20 如图所示最下面的棋子被尺子快速打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后,仍受到尺子的作用B 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 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惯性且受到重力的作用补充21 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是的()A 箭被运动员射出后仍向前运动B 跳高运动员离开地面后仍向上运动D 足球撞到门框上被反弹D 运动员百米冲刺后不能立即停下来补充22 下列实验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A 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B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C 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D 赛车在转弯时应减速慢行补充23 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 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B 高速路上汽车要限速行驶C 汽车严禁超戴D 跳远运动员跳远时要助跑补充24 下列事例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A 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的助跑运动B 跳伞运动员在落地前打开降落伞C 自行车轮胎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状D 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探究物体运动时受到阻力的影响实验----伽利略斜面实验3 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由于受到惯性力,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B 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刚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C 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D 小车最终会停下来,因为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解析: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性质,惯性不是力,凡是说到“惯性力”或“受到惯性”都是错误的。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1一、填空题1.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______的作用,力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物体从____变为运动或从_____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_____或_____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或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______.4.当汽车突然起动的时候,由于乘客具有______,他会向跟车行______的方向倾倒;向北行驶的汽车突然向西拐弯时,车上的乘客会向______倾倒.5.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击中地面目标,应在_________投弹.(填目标正上方或到达目标上方前)6.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___________汽车的牵引力.7.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N.8.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______和_______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______和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9.重104N的车厢,在103N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若将拉力增大,则车厢速度将______;若拉力减小,则车厢速度将______.二、选择题10.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即停下来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C.改变运动方向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1.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12.一位旅客在匀速直线前进的轮船的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这位旅客的落地点(不计空气阻力)A.在起跳点之后B.在起跳点之前C.仍在起跳点D.无法确定1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14.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变化1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16.我国公安部规定,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那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A.车速太快B. 车速太慢C.突然起动D.紧急刹车17.牛顿第一定律是A.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B.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C.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结论D.是日常生活得出的结论三、作图和实验题18.关闭发动机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在图11—7中画出汽车受力示意图.19.如图11—8所示的小车实验,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________,它的速度减小得______;表面越光滑,摩擦阻力______,它的速度减小得______,当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时,它将做 _____运动.图11—8 图11—920.如图11—9所示,弹簧秤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N,量程是______N,弹簧秤示数是______N.四、简答与计算题21.人跑步时,当脚下碰到障碍物时会摔倒,这是为什么?22.重104 N的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3倍,则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N?图11—7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2一、选择题1、正在行驶的汽车,如果作用在汽车上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那么汽车将()A、立即停下来B、先慢下来,然后停止C、做匀速直线运动D、改变运动方向2、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B、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C、小型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撞击几下,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3、水平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飞行,这是由于()A、子弹受到火药推力的作用B、子弹具有惯性C、子弹受到飞行力的作用D、子弹受到惯性力的作用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然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人飞奔的马绊倒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C、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D、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6、.对于物体的惯性,下列正确说法是 [ ]A.物体在静止时难于推动,说明静止物体的惯性大B.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易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大时比速度小时惯性大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得也越快,这说明物体在受力大时惯性变小D.惯性是物体自身所具有的,与物体的静止、速度及受力无关,它是物体自身属性7、一架匀速飞行的战斗机,为能击中地面上的目标,则投弹的位置是()A.在目标的正上方B.在飞抵目标之前C.在飞抵目标之后D.在目标的正上方,但离目标距离近些8、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A、右侧通行B、系好安全带C、限速行驶D、保持车距9、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上,有人竖直向上跳起,他的落地点在()A.位于起跳点后面B.位于起跳点前面C.落于起跳点左右D.位于起跳点处10、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有一位乘客做立定跳远,则他()A、向前跳将更远B、向后跳的更远C、向旁边跳得更远D、向前向后跳得一样远1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使原来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以后,撤去外力,物体将不断地继续运动下去,原因是()A.物体仍然受到一个惯性力的作用B.物体具有惯性,无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C.由于运动较快,受周围气流推动D.由于质量小,速度不易减小1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B.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比如说行驶中的汽车,只要把发动机关闭,车马上就停下了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3、把一只盛有水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边缘的纸条上,当抽动纸条时,发生的现象是()A. 快速抽动时,杯子随纸条一起运动B. 慢慢抽动时,纸条被抽出,而杯子留在原处C. 快速抽动时,纸条被抽出,而杯子留在原处D. 无论快速抽动,还是慢慢抽动,杯子都随纸条一起运动14、山西农民朱朝辉巧妙利用惯性在1999年6月20日驾驶摩托车飞越了山西壶口的黄河,令人叹为观止,为了安全,表演者在摩托车落地时,应让()A. 前轮先落地B. 两轮同时落地C. 后轮先落地D. 以上情况都行二、填空题15.在下面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填上“变化”或“不变化”)小朋友荡秋千_________。

牛顿第一定律(含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含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答案:C解题思路: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如果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则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故B错误;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运动状态不断变化,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C 正确;D、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平衡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如果是非平衡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运动和力的关系2.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旋转,如果卫星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么卫星将( )A.立即停止运动B.逐渐慢下来,最后静止C.做匀速圆周运动D.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题思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外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不再发生变化,即要保持在力刚消失时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即沿引力消失瞬间的切线方向飞出。

做匀速直线运动。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3.超市的购物小车被推离人手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 )A.小车受到的推力越来越小B.小车不受力的作用C.小车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D.小车受到的是平衡力答案:C解题思路:(1)购物小车被推开后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之所以向前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故选项A错误,C正确;(2)小车运动状态变了,必然要受到力。

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但要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故B选项错误;(3)小车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变了,所以受力不平衡。

故D选项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运动和力的关系4.如图所示,铅球由a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b处,铅球在飞行过程中,不断改变的是( )A.惯性的大小B.运动的方向C.受到重力的大小D.受到力的个数答案:B解题思路:A: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所以惯性的大小不变,A错误;B:小球做曲线运动,所以运动方向不断改变,B正确;C:小球质量不变,所受重力不变,C错误;D:小球始终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D错误。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及答案.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及答案.

相关习题:(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2.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4.火车在长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运动C.人跳起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易观察出来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5.下面的实例属于惯性表现的是[ ]A.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仍能在冰上滑行一段距离B.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为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必须用力蹬自行车的脚踏板C.奔跑的人脚被障碍物绊住就会摔倒D.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运动6.关于物体的惯性定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惯性就是惯性定律B.惯性和惯性定律不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是无条件的,而惯性定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C.物体运动遵循牛顿第一定律,是因为物体有惯性D.惯性定律不但指明了物体有惯性,还指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7.如图所示,劈形物体M的各表面光滑,上表面水平,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在M的水平上表面放一光滑小球m,后释放M,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的曲线D.抛物线二、填空题8.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是因为____,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轰炸机轰炸地面目标时总要提前投弹才能命中目标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飞机投弹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炸弹脱离飞机时炸弹的速度为零B. 炸弹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炸弹具有惯性C. 炸弹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炸弹受到向前的推力D. 惯性与速度有关炸弹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2. 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 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3. 如图所示是炮弹的运行轨迹当其运动到最高点时若外力突然消失则炮弹将( )A. 处于静止状态B. 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C. 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 按原来的轨迹运动4.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B.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D. 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5.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抛出去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B.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受平衡力的作用C. 汽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惯性突然消失D. 运动员在圆形跑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运动状态不改变6. 如图所示小车上的木块突然向左倾倒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小车突然向左运动B. 向左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C. 向右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D. 以上原因都有可能7. 如图是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 )A. 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C. 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D. 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8.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B. 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 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D. 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9. 看足球比赛的某同学突发奇想如果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关于足球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停在空中静止不动C. 做曲线运动D. 竖直下落10. 如图所示与惯性有关的做法中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A. B.C. D.11. 如图所示当斧子的斧头变松时用手柄的下端撞击树墩斧头就会被套紧。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顿第⼀定律练习题及答案⽜顿第⼀定律练习题⼀、单选题1如图5所⽰的四个实例中,⽬的是为了增⼤摩擦的是()A .给车轴加润滑油B .⾃⾏车脚踏板上有花纹C .给⽊箱装上轮⼦D .磁悬浮列车悬浮⾏驶2.如图6所⽰,是甲、⼄两组拔河⽐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赛时,选体重⼤的运动员,能增⼤对地⾯的压⼒B .⽐赛时,运动员⾝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C .⽐赛时.拉⼒较⼤的⼀组最终获胜D .⽐赛时,受到地⾯摩擦⼒较⼤的⼀组最终获胜3.歼击机在进⼊战⽃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A .减⼩质量,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B .减⼩质量,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C .增⼤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D .增⼤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4.如图所⽰,轮船在海上匀速航⾏,⼩明在甲板中央竖直向上跳起下落时,则⼩明()A .仍在起跳点B .在起跳点前C .在起跳点后D .可能在船后部落⽔5.⼩宇在家观看汽车拉⼒赛的电视节⽬,发现汽车⾏驶速度很快。

其中途经⼀段“S ”形弯道时,如图。

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A .甲、丙B .甲、丁C .⼄、丙D .⼄、丁6.关于⽜顿第⼀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顿第⼀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B .物体只要运动,就⼀定受到⼒的作⽤C .不受⼒的物体,只能保持静⽌状态D .如果物体不受到⼒的作⽤,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直做匀速直线运动7.为防⽌因惯性可能造成的伤害,许多汽车上都配置安全带,但⽕车上却没有配置.主要原因是( )A .⼈在⽕车上惯性消失了B .⽕车的速度⽐汽车的速度⼤C .⽕车极少急刹和突然加速D .⼈在⽕车上所受重⼒⽐在汽车上所受重⼒⼤8.在图中,关于车辆⾏驶警⽰,不是针对惯性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A .开车必须系好安全带B .过桥车辆不许超过限制重量C .禁⽌⾏车抛洒物品D .前⽅弯道,减速慢⾏9.关于⽜顿第⼀定律说法正确的是()A .⽜顿第⼀定律是科学家⽜顿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B .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的物体没有惯性C .⾏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还能继续向前⾏驶D .地球上物体有惯性,到了太空没有惯性10.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驶时具有惯性,静⽌时没有惯性B .汽车变速时具有惯性,匀速⾏驶时没有惯性图6 图5C.汽车转弯时须减速,是为了防⽌惯性带来的危害D.乘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乘员的惯性⼆、填空题11.⽜顿第⼀定律:⼀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的作⽤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初中物理 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  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题(含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基础演练一、知识点睛1.斜面实验:三次实验都要求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得出的结论: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

(2)伽利略的推论是: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理论。

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总保持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状态。

(2)理解: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后,将保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做什么运动,不受力后,物体都将保持撤去力之前那一刻的速度做。

②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③力是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理解:①惯性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__都有惯性。

②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与其它因素(运动状态等)皆无关。

③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二、精讲精练【板块一】牛顿第一定律1.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由此推断,当接触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阻力作用时,将保持运动状态不变;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含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D.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2.牛顿第一定律()A. 它是由大量实验直接证明出来的B. 它揭示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 它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推理概括出来的D. 它是由牛顿凭空想象出来的3.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B.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4.关于汽车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运动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B. 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汽车在急刹车时的惯性最大D. 汽车在行驶时、静止时以及急刹车时的惯性一样大5.如图所示,教室里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A. 加速下落B. 匀速下落C. 减速下落D. 保持静止6.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将发生的现象()A. 物体会立即停下来B. 物体将慢慢停下来C. 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7.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A. 匀速直线运动B. 立即停止运动C. 速度越来越快D. 速度越来越慢8.如图,一只钢球从圆槽的顶端滑下,若滑到最低点(O点)时,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钢球的运动路线是()A. 1B. 2C. 3D. 49.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下的小球拿至A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在A、C两点之间往复摆动,如果不考虑空气对小球的阻力,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 当小球摆至B点时,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小球将竖直下落C. 当小球摆至C点时,如果小球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在C位置D. 小球摆动过程中,随着小球位置的改变,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也随之改变10.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始终匀速向右运动,现把一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左侧,物块将随传送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当物块匀速时,物块没有惯性B. 当物块匀速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块不受力作用C. 整个过程中,物块一直受摩擦力的作用D. 整个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先增大后不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1.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用到的推理方法是______;英国科学家______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______状态。

8.1牛顿第一定律(分层作业)

8.1牛顿第一定律(分层作业)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的是( )A. 亚里士多德B. 伽利略C. 爱因斯坦D. 牛顿【答案】A【解析】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的是亚里士多德。

2.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若所受外力同时全部消失,则( )A .物体立即停止运动B .物体会慢慢停止运动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做加速运动【答案】C.【解析】一个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外力同时全部消失,据牛顿第一定律知,这个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将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3.如图1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情景。(1)他三次实验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沿斜面从静止开始运动,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相同。(2)水平面越光滑,运动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通过实验发现,小车运动的时间越长,运动的距离越______;(3)进一步推理,如果水平面足够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它将_______运动下去。【答案】(1)速度。

(2)小,长。

(3)匀速直线(或不停地)。

【解析】(1)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控制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小车与接触面间压力一定,毛巾、棉布、木板粗糙程度变小,则阻力变小,运动的时间越长,图 1运动的距离越远。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水平面足够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牛顿第一定律4.牛顿第一定律是()A.凭空想象得出的B.直接从实验中得出的C.综合生活经验得出的D.在实验基础上结合科学推理得出的【答案】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进一步的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规律,而不是直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实验得出的,更不是凭空想象得出的,故A、B、C均错误、D正确。

故选D。

5.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A.匀速直线运动B.立即停止运动C.速度越来越快D.速度越来越慢【答案】A。

牛顿第一定律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专项练习28题(有答案)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状态,这就是定律.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乘客具有.3.重50N的物体,受到10N的水平方向的拉力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突然撤销时,此物体由于继续向(填“前”或“后”)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一个人通过细绳用20N的力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细绳突然断了,小车将做运动,这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一定(填“受”“不受”)力.5.教室里的日光灯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静静地挂在天花板上,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力都突然消失了,则它会(填运动状态).6.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在实际问题当中,当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时,物体受到的力是力.7.一个人通过细绳用20N的力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细绳突然断了,小车将做运动.8.地面上的木箱重100N,当用20N水平向右的力推它时,木箱没有动,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N,方向向.当木箱受到30N水平推力时,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摩擦力是N.9.用水平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这时推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由于,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汽车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10.如图甲,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A,使A、B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10N;若将A、B水平连接起来放在该桌面上,再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A,使A、B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N,让后使A、B以更快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状态.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12.如图所示,竖直的完全相同的两个木板夹者一个重10N的物体A,若在A上放一个5N的另一个物体B时,A 刚好能匀速向下运动,那么仅让A在夹板中匀速向上运动,应对A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是.13.如图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的人与电梯保持相对静止.人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答:.14.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OAB,其中AB部分沿水平放置,小球从O点由静止释放后滚下,先经过A点,最后停在B点处.(1)小球从A点到B点做运动,这是因为;(2)小球在OAB三个点的位置上,动能最大的位置是点,机械能最大的位置是点.15.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较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18.30 26.83(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16.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2)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运动的越.(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17.一个自身总重力为3000N的热气球,在空中同时受到升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而匀速下降;为了改变这种下降的情况,热气球上的乘客扔下20kg的重物,刚好能让热气球匀速上升.(假设抛出重物前后热气球受到的升力和阻力大小均不变,g=10N/kg).求:热气球受到的升力和空气阻力分别是多少?18.“蹦床”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蹦床”的床面弹性很大,运动员可在上面反复弹跳.从高空落下的运动员刚好与水平床面接触的点为A点,能到达的最低点为B 点,如图所示.运动员从A点到B点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请分析并说明其原因.19.质量为1200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g=10N/kg)求:(1)汽车的牵引力;(2)若汽车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大?20.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如图是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小婷同学在探究过程中经历了如下步骤: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1)你认为正确的顺序应是(填序号);其中属于科学推理的是(填序号).(2)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3)而过去我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一直错误的认识是.(4)牛顿在伽利略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推理最后得出了举世闻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空气的阻力,阻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科学研究表明,空气对其中物体的阻力跟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流体的阻力还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流体的阻力还跟物体的形状有关系.头圆尾尖的物体所受的流体阻力较较小,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问题:(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自由下落一段时间,打开降落伞.最简便的操作是通过改变从而改变降落伞所受的空气的阻力.(2)运动员打开的降落伞在空中加速下落的过程,受到的空气阻力也越来越.最终,降落伞因为所受的空气阻力等于所受的重力,进而(匀速/加速/减速)下降.(不计运动员和降落伞所受到的空气浮力)(3)运动员从打开降落伞到落到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对运动员做功的功率与下落时间关系的P﹣t图象是.(4)细心的小兰发现:“瓢泼大雨”以很大的速度落到地面,“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落到地面.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王老师指出,雨滴在空气中下落情况和降落伞相同,先加速下落,然后匀速下落.请你运用短文中所揭示的信息,解释小兰的发现..22.历史的回顾﹣﹣运动和力的关系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人们的传统观点提出:必须有力作用到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这种认识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7世纪,伽利略才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如果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没有加速或减速的原因,物体就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他通过一个想象的理想实验,经过严密的推理,有力地证明了他的观点的正确性,指出了亚里士多德认识的错误性.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推理过程如下:如图﹣甲所示,把两个斜面对接起来,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静止时的高度.他推论说,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图乙)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但是要通过更长的距离.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高度,直至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图丙),小球不可能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沿着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运动下去.阅读上面的短文后回答:(1)归纳一下,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和力”关系的根本分歧是什么?(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推理过程,要论证他的什么观点?(3)为什么这个实验只能是理想实验?实际做这个实验的困难在哪里?(4)文中的哪一句话的意思最接近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请把它摘录出来.23.为了探究物体受力的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小林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5N的钩码如图,钩码的运动状态与测力计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钩码的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读数(N)①匀速向下运动 5②匀速向上运动 5③减速向下运动 6.5④减速向上运动 3⑤加速向下运动 3.8⑥加速向上运动7.2(1)由①②可知,钩码在匀速直钱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钩码重力(选填“大小关系”)理论依据是:.由③⑥可知,钩码在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重力(选填“大小关系”)由④⑤可知,钩码在减速向上或加速向下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钩码重力(选填“大小关系”)(2)一个站在体重计上的人,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可看作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依上述探究情况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是:.A.一直增大,但最后等于体重B.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等于体C.一直减小,但最后等于体重D.先减小后增大,最后等于体重(3)如果一只猴子加速爬上一根竖直的竹杆,那么猴子受到的摩擦力猴子的重力(选填“大小关系”)(4)如果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受到1000N的水平拉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受到2000N的水平拉力,那么车将做运动,此时将拉力大小改为1500N,那么车将做运动.24.小明观察生活中的甲乙丙三种情景,如图所示,由此得出两种结论:(1)运动要靠力来维持;(2)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来判断一下那种说法是正确的?为什么?应该怎么解释?25.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电梯中,求下列情况中电梯底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g=10N/Kg)(1)人和电梯一起静止不动.(2)人和电梯一起以1.5m/s的速度匀速上升.(3)人和电梯一起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26.格物致知,探究成真!与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程类似,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往往也被某些生活表象迷惑.通过学习和探究,我们最终拨开迷雾,获得新知.回顾你的学习历程,列举一个这样的案例,要求写出物理规律名称(或内容)、遇到的困惑,并简要说明学习过程.27.在学习了力和运动的知识以后,有几个同学一起讨论有关“马拉车”的问题.有的同学认为:“马拉车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与车对马向后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车向前走表明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对马向后的作用力.”也有的同学有这样的疑问:“马向前拉车的力与车对马向后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为什么总是马拉车前进,而不是车拉马后退呢?”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上述同学的认识和疑问,并对这个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28.某同学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力之间的关系时,实验情况如图所示,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从两边拉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表中是记录的部分数据:(1)将表格的空白处填上合理的数值,完成表格.实验次数弹簧测力计F1示数/N 弹簧测力计F2示数/N 物体状态1 3 32 3 53 5 匀速运动4 95 向左加速(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初步归纳出的结论是:.牛顿第一定律专项练习28题参考答案:1.解: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个结论叫做牛顿第一定律①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一种理想情况下的运动规律﹣﹣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它无法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虽然物体在合外力为零时表现出来的运动规律与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是一致的,但不能由物体受平衡力时的运动情况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②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它说明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定律指出外力作用迫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答案为:外力作用,静止,牛顿第一2.解: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下部随车停止,上部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所以会向前倾倒.故答案为:静止;惯性.3.解:因为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所以,该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突然撤销时,由于具有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沿原来运动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处于平衡状态,它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水平方向的拉力,一个是受到的摩擦力,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水平方向的拉力.故答案为:惯性;前;10N4.解:因为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所以不受摩檫力,如果细绳突然断了,则拉力也消失,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故答案为:匀速成直线运动;不受.5.解:因为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来改变,若所有的力都消失了,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不做任何改变,即仍保持静止状态;故答案为:仍保持静止状态.6.解:①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运动规律.运动状态不变.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而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只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②在实际中,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即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的时候,运动状态也是可以保持不变的.故答案为:不变;平衡.7.解:用绳子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绳子突然断了,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在水平方向小车将不受力的作用,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匀速直线.8.解:(1)重100N的木箱,在20N水平向右的力作用下,木箱没有动,木箱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大小是20N,方向水平向左.(2)当木箱受到30N水平推力时,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木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大小是30N,方向水平向左.故答案为:20;左;30.9.解:汽车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刹车时,汽车虽然受到地面摩擦阻力的作用,但由于惯性,仍要向前运动,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最终停下来.故答案为等于;惯性;受地面摩擦力的作用.10.解:甲乙两图中,A、B都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水平方向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都和受到的拉力相等,由于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而甲乙两图中的压力和接触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受到的摩擦力相等,故拉力F2=F1=10N.故答案为:10;不变.11.解:(1)由丙图知:0﹣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零;则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由丙图知:4﹣6 s时,物体匀速运动,由乙图知:t=5s时,F=2N,所以摩擦力与推力F平衡,大小为2N.2﹣4s之间,物体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推力大于摩擦力;但由于物体和地面没有改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即仍为2N.故答案为:静止;2.12.解:竖直的完全相同的两个木板夹者一个重10N的物体A,若在A上放一个5N的另一个物体B时,A刚好能匀速向下运动,我们可以把AB看做一个整体,即此时该整体处于平衡状态,故所受到的数值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有此时该整体所受的摩擦力是10N+5N=15N,且该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若仅让A在夹板中匀速向上运动时,此时A与两边夹板的摩擦力不变,仍为15N,但方向会向下,所有此时该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向上的是拉力,向下的是重力和摩擦力,即向上的力和向下的力相等,故F=f+G=15N+10N=25N;故答案为:25N.13.解: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人和电梯相对静止,无相对运动,所以没有受到电梯的摩擦力.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作用力有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答:重力和支持力.14.解:(1)小球从A点到B点,水平方向上小球只受到向左的摩擦阻力作用,所以小球进行减速运动.(2)①小球质量不变,在A点速度最大,动能最大.②小球从O点到B点,小球受到摩擦阻力作用,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减小,内能赠大,所以小球在O点机械能最大,在B点机械能最小.故答案为:(1)减速;小球受到摩擦阻力作用;(2)A;O.15.解:(1)小车有一定的长度,可以读车头对应的刻度变化,也可以读车尾对应的刻度变化.小车的车尾从零刻度开始运动,静止时车尾到达31.20cm,小车运动的距离是31.20cm.接触面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cm毛巾大18.30棉布较大26.83木板小31.20(2)如上表,接触面从毛巾→棉布→木板,摩擦力越来越小,小车运动距离越来越长.(3)根据实验现象,如果接触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速度改变的越来越慢.如果接触面绝对的光滑,没有摩擦,小车的速度不会改变,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可见没有力的作用物体还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答案为:(1)31.20;(2)小;长;(3)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6.解:(1)为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为了使小车在刚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的速度相同,就必须让小车在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了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水平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阻力越小,改变其运动状态用的时间就越长,小车运动越远;(3)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科学的推理,是物理上常用的方法;如果没有了摩擦阻力,小车的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小、远;(3)做匀速直线运动.17.解:(1)热气球的重力:G=3000N;在空中同时受到升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而匀速下降,则升力与阻力的共同作用和与重力平衡,F+f=G即F+f=3000N ﹣﹣﹣﹣①当扔下20kg的重物,刚好能让热气球匀速上升,则升力与改变后的重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平衡,F=f+G′即F=f+3000N﹣20kg×10N/kg﹣﹣﹣﹣②以上两式联立解得:F=2900N,f=100N.答:热气球的升力为2900N;热气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为100N.18.解:运动员从A点到B点过程中,重力不变,受到向上的弹力越来越大,弹力小于重力时,运动员所受合力方向向下,且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运动员速度越来越大;当弹力增大到大于重力时,运动员所受合力方向向上,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运动员速度越来越小,所以运动员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19.解:(1)因为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m/s的速度匀速行驶,所以水平方向所受的牵引力与阻力平衡,则:F=f=0.05G=0.05mg=0.05×1200kg×10N/kg=600N(2)若汽车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牵引力与阻力仍是一对平衡力,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阻力不变,所以F′=f=600N.答:(1)汽车的牵引力为600N;(2)若汽车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的牵引力仍为600N.20.解:(1)斜面实验中,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可以让小球到达水平面上时保持相同的初速度;如果斜面光滑,则小球不受阻力作用,会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然后逐渐减小斜面B的倾角,发现小球仍然会达到原先释放时的高度;那么可以推断,若将斜面B变为水平面,那么小球为了达到原先释放时的高度会一直运动下去,由此判断排序为②③①④;属于科学推理的是③①④.(2)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作匀速直线一直运动下去,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3)伽利略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因此过去我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一直错误的认识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答案为:(1)②③①④;③①④;(2)作匀速直线一直运动下去;(3)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1.解:(1)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空气的阻力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横截面积和形状有关,打开降落伞增大了横截面积,所以打开降落伞.是通过改变横截面积从而改变降落伞所受的空气的阻力;(2)运动员打开的降落伞在空中加速下落的过程,受到的空气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降落伞所受的空气阻力等于所受的重力,降落伞受到平衡力作用,进而匀速下降;(3)运动员先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重力大小不变,根据功率P=FV,可知,重力对运动员做功的功率先变大,后不变,所以P﹣t图象如图;(4)根据空气对其中物体的阻力跟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瓢泼大雨”雨滴质量大,重力大,当所受的空气阻力等于所受的重力匀速下降时,速度快;“毛毛细雨”雨滴质量小,重力小,当所受的空气阻力等于所受的重力匀速下降时,速度慢.故答案为:(1)横截面积;(2)大;匀速;(3)重力对运动员做功的功率与下落时间关系的P﹣t图象如图;。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详细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详细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详细答案)1.正确选项为A。

牛顿第一定律是由实验得出的定律,其实验基础为XXX等人的理想斜面实验,适用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因此选项A正确。

2.正确选项为C。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如何运动无关,惯性现象应用是指利用物体由于具有惯性而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因此选项C正确。

补充题1:正确选项为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补充题2:正确选项为C,短跑运动员比赛时穿钉鞋与惯性无关。

补充题3:正确选项为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补充题4:正确选项为A,珍爱生命,远离酒驾是为了防止酒驾带来的危险,与惯性无关。

补充题5:正确选项为B,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

惯性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越难,因此运动快的物体具有更大的惯性。

1.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太空中的物体也有惯性。

2.正确说法是: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3.正确说法是: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4.正确说法是:系安全带可以减小因汽车紧急刹车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前的惯性力。

5.正确说法是: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坚固锤头时撞击锤枘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6.正确答案是:C,由于惯性,即使刹车,也需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7.正确答案是:C,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

8.正确答案是: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9.正确答案是:C,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较小。

2024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2024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2024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牛顿第一定律适用的是()A. 运动状态改变B. 速度改变C. 方向改变D. 惯性运动2.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A. F = maB. W = mgC. P = mvD. F = mv3.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A. 力B. 速度C. 位移D. 能量4. 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到的力是10 N,则它的加速度为()A. 2 m/s^2B. 5 m/s^2C. 10 m/s^2D. 20 m/s^25. 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受到的力是20 N,则它的加速度为()A. 2 m/s^2B. 4 m/s^2C. 5 m/s^2D. 10 m/s^2二、填空题1.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都有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

2. 抛体运动是一种()的运动。

3. 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这是一种()运动。

4. 力是引起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5.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随()而改变。

三、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受到的力是12 N,求它的加速度。

答: 加速度 a = F / m = 12 N / 3 kg = 4 m/s^22. 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受到的力是20 N,求它的加速度。

答: 加速度 a = F / m = 20 N / 5 kg = 4 m/s^23. 一个物体质量为10 kg,在受到100 N的力作用下,求它的加速度。

答: 加速度 a = F / m = 100 N / 10 kg = 10 m/s^24. 一个物体在10 N的力下产生2 m/s^2的加速度,求物体的质量。

答: 质量 m = F / a = 10 N / 2 m/s^2 = 5 kg5. 一个物体在15 N的力下产生3 m/s^2的加速度,求物体的质量。

牛顿第一定律(附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附答案)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附答案)1.惯性有时要利用,有时要防止其危害。

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B.将足球射人球门C.公路上的汽车限速行驶D.跳远时快速助跑2.如图所示,氢气球系着小石块在空中匀速上升,如果系着小石块的线突然断了,石块将会( )A.立即加速下降B.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上升C.减速上升后再加速下降D.以原来的速度大小匀速下降3.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B.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D. 运动速度越来越快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A.离弦的箭继续飞行 B.手指压笔尖,手指觉得痛C.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后仰 D.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落下5.小冬用绳子拴着一石块,使石块绕手做圆周运动,如果石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石块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C.继续做圆周运动 D.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止运动6.由图可知: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安全带的作用:①撞向挡风玻璃造成伤害,系上安全带就可有效避免这种伤害.②当驾驶员驾车高速行驶时,发现前面出现情况紧急刹车.③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④汽车滑行很小一段距离,立即停下来.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是()A.②④①③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7.2011年7月23日,在温州发生特大铁路交通事故。

如图所示是严重变形的火车车厢,行驶的火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止运动,这是因为()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火车受到重力C.火车没有受到摩擦力D.火车具有惯性8.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9.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因为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10.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B、物体只有静止时才有惯性;C、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如图5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ﻫ
A.给车轴加润滑油 B.自行车脚踏板上有花纹
C.给木箱装上轮子 D.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2.如图6所示,是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比赛时,选体重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B.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
C.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D.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3.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
A.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B.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C.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D.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4.如图所示,轮船在海上匀速航行,小明在甲板中央竖直向上跳起下落时,则小明( )
A.仍在起跳点B.在起跳点前 C.在起跳点后D.可能在船后部落水
5.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

其中途经一段“S”形弯道时,如图。

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
A.甲、丙ﻩ B.甲、丁 C.乙、丙D.乙、丁
6.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7.为防止因惯性可能造成的伤害,许多汽车上都配置安全带,但火车上却没有配置.主要原因是( )
A.人在火车上惯性消失了 B.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
C.火车极少急刹和突然加速
D.人在火车上所受重力比在汽车上所受重力大
8.在图中,关于车辆行驶警示,不是针对惯性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
A.开车必须系好安全带 B.过桥车辆不许超过限制重量 C.禁止行车抛洒物品 D.前方弯道,减速慢行
9.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牛顿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
B.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C.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还能继续向前行驶 D.地球上物体有惯性,到了太空没有惯性
10.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行驶时具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B.汽车变速时具有惯性,匀速行驶时没有惯性C.汽车转弯时须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乘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乘员的惯性
二、填空题
1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ﻩ状态或ﻩ状态。

12.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一跃,利用自身的________在空中继续前进以提高成绩。

运动员最终落回地面,是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13.小宇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5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N.若小明将推力增大到30N时,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为N.
14.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其
中一个小球为参照物,则另一个小球是 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当
车突然停止运动后,则两小球 _____ (选填“会”或“不会”)相碰(设车无限
长,
其他阻力不计).
三、实验探究题
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同一小车分三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不同表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
(2)小车分别在三个表面上停下来,其根本原因是受到________,且表面越粗糙,________越大,小车运动的路程越________;速度变化得________(填“越快”或“越慢”).
(3)进一步推理:假设在一绝对光滑的表面上做此实验,小车将不受________,小车将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4)分析说明: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
16.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
其原因是: 。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特点,并通过调整来改变
F1和F2的大小.ﻫ(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下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
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
1.B 2.c3.A 4.A 5.B
6.D7.C 8.B 9.C 10.C
二、填空题
11.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12.惯性重地球
13.20 10
14.静止不会
三、实验探究题
15.(1) 速度
(2)摩擦力摩擦力短越快
(3) 阻力
(4)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6..桌面对小车的摩擦力更小,砝(码的质量, 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