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宅基地确权将结束、要弄清的3个问题
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
![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85ec8bd3e87101f69f319578.png)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的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为进一步做好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部组织编制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现予印发。
附件: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0年7月22日附件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问答第一部分工作组织1.党中央、国务院对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提出过哪些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2010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多次对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作出部署和要求。
2010年提出,“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2年要求,“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3年要求,“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尽快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予以补助”; 2014年提出,“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地籍调查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6年要求,“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2017年强调,“全面加快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8年提出,“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快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2019年要求,“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2020年强调,“扎实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
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在不动产登记中的作用分析
![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在不动产登记中的作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c7a48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4.png)
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在不动产登记中的作用分析摘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城乡建设进程的推进让农村土地分配管理问题逐渐得以解决,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也得以逐步完善,其中,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作为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产权管理工作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本文从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的主要流程介绍出发,分析了其对不动产登记的重要影响,并根据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策略。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农村;宅基地确权;作用引言: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关系到农村居住人民的切实利益,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在农村土地分配管理过程中,《土地管理法》的健全与完善使得土地登记管理工作得以在政策制度的保障下顺利开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登记率达到80%以上,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工作中还存在着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对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的重要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并根据现存问题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方略。
1.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的工作流程1.申报在进行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工作之前,拥有宅基地土地使用权的居民需要填写申报登记表,并与相关组织部门出具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共同提交,以便土地管理部门下一步的审核工作。
1.权籍调查在对宅基地申报材料进行审核之后,需要对宅基地进行地籍测量与地形测绘,并调查宅基地的权属情况,将相关数据录入到数据库中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以方便后期查询、调取、核验、修改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进行地籍测量与地形测绘工作时,需要利用航空摄影、像片控制等测量技术,结合权属调查结果,将宅基地的界线、界址、用途、权属性质等信息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并将相关数据信息科学系统地储存起来,方便后续使用管理。
1.审核公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权籍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后,需要将符合宅基地确权发证要求的相关宅基地权籍数据信息公开处理,公告土地使用者的姓名,所属宅基地的地址、范围、性质以及用途等,利用土地管理软件将相关地籍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建立稳定安全、高效智能的土地管理系统。
佛山市南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佛山市南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b8a1694d77232f60ddcca1e0.png)
南海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总则 .................................................................................................................2
一、规划调整完善的背景与原因 ....................................................................... 2 二、指导思想 ....................................................................................................... 4 三、规划调整完善的依据 ................................................................................... 5 四、规划调整完善的原则 ................................................................................... 7 五、规划调整完善的任务 ................................................................................... 8 六、规划范围 ....................................................................................................... 9 七、规划期限 ....................................................................................................... 9 第二章 南海区概况 ...................................................................................................10 一、区域概况 ..................................................................................................... 10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13 三、现行规划的实施情况 .................................................................................22 第三章 主要指标调整情况 .......................................................................................30 一、耕地保有量 ................................................................................................. 30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31 三、建设用地 ..................................................................................................... 31 四、其他指标 ..................................................................................................... 32 第四章 基本农田变化情况 .......................................................................................34 一、基本农田划入 .............................................................................................34 二、基本农田划出 .............................................................................................36 三、基本农田划定结果 .....................................................................................38 第五章 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情况 ...............................................................................41 一、建设用地调出情况 .....................................................................................41 二、建设用地调入情况 .....................................................................................41 第六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调整情况 ...................................................................46 一、允许建设区 ................................................................................................. 46 二、有条件建设区 .............................................................................................46 三、禁止建设区 ................................................................................................. 47 四、限制建设区 ................................................................................................. 47 第七章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 ...............................................................................48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宅基地退出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宅基地退出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7b412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b.png)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宅基地退出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6)2.1 农村宅基地的概念及特点 (8)2.2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要求 (9)2.3 理论基础 (10)三、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现状分析 (11)3.1 全国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总体概况 (13)3.2 各地区农村宅基地退出的现状与特点 (14)3.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5)四、农村宅基地退出的现实困境 (16)4.1 土地制度改革的复杂性 (17)4.2 农民传统观念的影响 (18)4.3 经济激励机制的缺失 (19)4.4 政策法规的不完善 (20)4.5 市场化机制不健全 (21)五、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对策建议 (23)5.1 完善土地制度政策 (24)5.2 推动农民观念更新 (26)5.3 建立经济激励机制 (27)5.4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28)5.5 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 (30)六、结论与展望 (31)6.1 研究结论 (32)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3)一、内容描述本研究聚焦于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宅基地退出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宅基地的退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农村宅基地的退出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利益,也关系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当前农村宅基地退出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文章将概述农村宅基地退出的背景及重要性,阐述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必要性及其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分析农村宅基地退出存在的现实困境,包括农民意愿、土地权益、资金补偿、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问题。
文章将深入探讨农村宅基地退出困境的原因,从政策执行、农民利益、市场机制、地方政府行为等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导致困境的关键因素。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5个部门关于印发重庆市农民工工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5个部门关于印发重庆市农民工工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121c21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2.png)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5个部门关于印发重庆市农民工工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渝人社〔2021〕456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民工工作正文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5个部门关于印发重庆市农民工工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现将《重庆市农民工工作“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1年12月31日重庆市农民工工作“十四五”规划(2021-2025)目录第一章发展环境和总体要求 (4)第一节发展环境 (4)第二节指导思想 (6)第三节基本原则 (7)第四节发展目标 (8)第二章推动农民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10)第一节拓展农民工就业创业渠道 (10)第二节强化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12)第三节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14)第三章大力培养“智能+技能”型农民工工匠 (16)第一节大规模、多层次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16)第二节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质量 (17)第三节构建农民工终生教育培训体系 (18)第四节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竞赛 (19)第四章稳步提高农民工收入 (20)第一节健全农民工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 (20)第二节提高农民工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21)第五章保障合法劳动权益 (21)第一节规范农民工劳动用工管理 (21)第二节加强农民工欠薪治理 (22)第三节推动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 (22)第四节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 (23)第五节强化驻外机构维权服务 (24)第六章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24)第一节推动以县城为重点的农民工就地市民化 (24)第二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居住证制度 (25)第三节推动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26)第四节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进城居住问题 (26)第五节加强农村“三留守”人员的关爱服务 (27)第六节加强农民工公共卫生服务 (28)第七节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 (28)第八节强化农民工党建工作 (29)第九节维护农民工农村“三权”权益 (29)第十节支持农民工参与社会治理 (30)第七章保障措施......................................................................31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31)第二节夯实工作基础 (31)第三节强化实施落实 (32)重庆市农民工工作“十四五”规划第一章发展环境和总体要求农民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坻区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坻区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5a069d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5.png)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坻区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30•【字号】宝坻政发〔2024〕3号•【施行日期】2024.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坻区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宝坻政发〔2024〕3号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宝坻区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发证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2024年4月30日宝坻区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发证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84号)、《市规划资源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天津市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津规资登记发〔2023〕33号)精神,加快推进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规范登记行为,保障农民合法财产权益,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结合我区具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的重要指示,紧紧围绕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法权益,按照“摸清底数、汇交到位、颁证到户、更新及时”的原则,扎实开展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加快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夯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
保障提升我区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调查及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成果质量,对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农村房地进行登记发证,确保完成我区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二)具体任务。
开展对已有宅基地登记资料清理整合汇交,对涉及668村共111757宗符合条件的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进行颁证,有序推进登记发证工作。
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660563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4.png)
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对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探索及思考——以浙江绍兴诸暨市为例为切实保护和增进农民合法财产权益, 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从解决农村宅基地及住房历史遗留问题、规范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行为、加大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力度、健全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长效机制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创新和层层落实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政策。
关于如何贯彻落实《通知》的要求、切实有效地解决农村宅基地及住房历史遗留问题, 笔者结合在诸暨市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确权登记工作的实践, 分析和探讨存在的问题, 以供读者参考。
一、研究区域概况诸暨市地处浙江省中北部, 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 下辖3个街道、24个镇乡, 常住人口约115万。
诸暨市于1992年开始在全市启动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统一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诸暨市国土资源局是负责全市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行政责任主体, 27个乡镇(街道) 的基层国土资源所是具体承接农村集体土地上宅基地及房屋的确权登记发证的业务主体, 国土资源所土管员是具体负责所联片区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的经办人员。
土管员负责日常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中的“资料受理”“实地踏勘”“权属调查”“资料审查”“表格填写”“登记发证”工作。
二、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中遇到的问题(一) 初始登记中, 无权源资料 (证明) 房屋的建造时间认定难《通知》中明确, 要以《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1982年2月13日实施)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993年11月1日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切实破解农民建房难的意见》(2014年3月27日出台) 三个文件为根据, 以文件实施 (出台) 的时间节点为划分依据, 结合农村宅基地及房屋使用、建造时间, 区别不同的确权登记发证方式。
对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思考
![对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2d890d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1.png)
产业论 I d stry For对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思考文/张诗浩、辛蕊、张宋 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工作,是维护农民产权利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
但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存在滞后性和复杂性,对于实现不动产登记城乡全覆盖存在一定差距。
本文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依法依规、和谐稳定”原则,就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开展 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典型问题【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5.014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2016年至2020年,连续五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019年9月24日,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底,完成全国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颁证率90%以上,基本实现‘应登尽登’,各级农村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基本建成,初步实现数据汇交,农村不动产纳入不动产登记日常业务,基本实现不动产登记城乡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笔者从日常工作角度,对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开展过程 存在的比较突出、典型问题进行探讨。
1、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重点自2011年开始,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原农业部等部门多次下发文件部署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各地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因政策变化、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等原因,影响了工作完成情况。
根据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最新部署,笔者认为,此次工作应以尚未进行确权登记的农村不动产为工作重点,对于已经完成房地一体权籍调查并且符合登记条件的进行房地一体登记;对于尚未进行权籍调查的要按照房地一体标准抓紧开展权籍调查后进行确权登记;对于已完成宗地地籍调查但未进行房屋调查的,要补充调查房屋信息并进行登记。
房地产开发土地政策
![房地产开发土地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d2cbba7758fb770bf78a55dd.png)
房地产开发土地政策目录1、土地管理 ..................................................................... (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 (1)1.2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 4 2、土地取得 ..................................................................... (6)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6)2.2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 (9)2.3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9)2.4 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10 3、房地产开发 ..................................................................... (11)3(1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113.3关于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行为的通知 (13)3.4 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 (13)3.5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 (14)4、房地产调控 ..................................................................... (15)4.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15)4.2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 (16)4.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161、土地管理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所有制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湖北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方案
![湖北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76e700763231126edb11c5.png)
湖北省农村宅基地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细则(讨论稿)2013年1月30日湖北省农村宅基地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细则 (4)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与定义 (4)3.1 住宅用地 (4)3.2 农村宅基地 (4)3.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4)3.4 建设用地 (5)3.5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5)3.6 注册登记 (5)3.7 地籍 (5)3.8 地籍调查 (5)3.9 地籍总调查 (5)3.10 日常地籍调查 (5)3.11 界址线 (5)3.12 界址点 (5)3.13 宗地 (5)3.14 宗地草图 (5)3.15 地籍图 (5)3.16 宗地图 (5)4 总则 (6)4.1 工作内容 (6)4.2 总体技术路线 (6)4.3 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的划分与编码 (6)4.4 调查单元 (7)4.5 宗地代码编制 (7)4.6 工作底图的制作 (9)4.7 坐标系统 (10)4.8 高斯投影长度变形的计算 (10)4.9 计量单位 (10)5 准备工作 (11)5.1 组织准备 (11)5.2 行政准备 (11)5.3 技术准备 (11)6 通告 (11)6.1 通告的主要内容 (11)6.2 通告的发布方式 (12)7 地籍调查 (12)7.1 地籍调查的内容 (12)7.2 土地权属调查 (12)7.3 地籍测量 (15)8 土地登记 (28)8.1 申请 (28)8.2 土地权属审核 (30)8.3 公告 (34)8.4 注册登记 (35)8.5 核发土地权利证书 (36)9 数据库与管理系统建设 (39)9.1 数据库内容 (39)9.2 数据库功能 (39)9.3 数据建库建设 (39)9.4 数据库管理系统 (41)10 检查验收及资料归档 (41)10.1 成果资料 (41)10.2 检查验收 (43)10.3 成果整理归档 (48)11 附录 (49)参考文献 (51)湖北省农村宅基地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细则1 范围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技术、方法、程序、成果管理及数据库建设等内容,适用于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4d01cf8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e.png)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目录一、内容概览 (2)二、农村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3)三、农村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4)四、农村改革的措施及实施方案 (5)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5)1.1 改革目标与思路 (6)1.2 实施步骤及方法 (7)1.3 改革中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 (9)2. 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9)2.1 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2.2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2)2.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2)3.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13)3.1 改革内容与政策要求 (14)3.2 宅基地流转与利用方式探索 (15)3.3 宅基地管理机制的完善 (16)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革 (18)4.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19)4.2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0)4.3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22)5.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22)5.1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3)5.2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与整合 (25)5.3 加强农村医疗保障与养老服务保障 (26)五、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解析与对策建议 (27)1. 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29)2. 农村人力资源流失问题与对策建议 (30)3. 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与对策建议 (31)4.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建议 (32)5. 深化改革中的政策执行与监督机制完善建议等 (33)一、内容概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和流转权;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试点工作。
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素质和生产能力;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提高农民金融服务可得性;推进农村信用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改革,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老宅基地确权法律规定(3篇)
![老宅基地确权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7212e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31.png)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管理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宅基地作为农村居民的重要财产,其确权问题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
本文将围绕老宅基地确权法律规定,从法律依据、确权流程、争议解决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该法规定了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等基本权利,明确了土地确权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该法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明确了宅基地的承包权和使用权。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该法规定了物权的基本原则和类型,明确了宅基地的物权属性。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该法规定了城乡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检查,明确了宅基地的规划要求。
5.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该意见明确了宅基地管理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二、老宅基地确权流程1. 申请登记:农村居民应当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宅基地登记,提交相关材料。
2. 审核批准:乡镇人民政府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予以批准。
3. 公告公示:对批准的宅基地进行公告公示,接受村民监督。
4. 发放证书:宅基地登记完成后,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农村居民发放《宅基地使用权证书》。
三、老宅基地确权条件1. 合法取得:宅基地的取得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如通过继承、赠与、购买等方式取得。
2. 符合规划:宅基地的选址、面积、用途等应当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
3. 无争议:宅基地使用权应当不存在争议,如权属纠纷、侵权纠纷等。
4. 符合法律法规:宅基地的使用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如不得用于非法用途等。
四、老宅基地确权争议解决1. 协商解决: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宅基地确权争议,达成一致意见。
2. 调解解决:当事人可以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申请调解,由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3. 仲裁解决: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84号
![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84号](https://img.taocdn.com/s3/m/647bda6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e.png)
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正文:----------------------------------------------------------------------------------------------------------------------------------------------------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2020年底基本完成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各地按照党中央部署,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全国宅基地数量大、情况复杂,一些地方还存在农村地籍调查基础薄弱、登记资料管理不规范和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
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地方推进工作受阻,增加了按时完成任务的难度。
为确保今年底完成党中央部署的这项任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坚持不变不换各地要以未确权登记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为工作重点,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要求,加快地籍调查,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办理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
坚持不变不换原则,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前,各历史阶段颁发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继续有效,对有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需求的,完成地上房屋补充调查后办理登记。
二、因地制宜,加快开展地籍调查各地要加快地籍调查,全面查清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底数,对已调查登记、已调查未登记、应登记未登记、不能登记等情况要清晰掌握。
正在开展地籍调查的,要加快推进调查和确权登记工作。
尚未开展地籍调查的,要按照《地籍调查规程》《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指南》等,因地制宜抓紧开展,形成满足确权登记需要的房地一体地籍调查成果。
各地可采取积极灵活的方式,完成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权属调查。
对权利人因外出等原因无法实地指界的,可采取委托代理人代办、“先承诺、后补签”或网络视频确认等方式进行。
《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国土资规〔2016〕6号)
![《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国土资规〔2016〕6号)](https://img.taocdn.com/s3/m/ba665f15ba1aa8114431d9c8.png)
1
不动产登记的申请、受理、审核、登簿、发证等是不动产登记机构 的法定职责,要确保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职责的完整性,不得违法违规 随意割裂、拆分,不得将不动产登记的审核职责游离于整个登记程序之 外,或分割到不同部门办理。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在实施不动产统一登 记制度过程中,既要做好不动产登记与相关行业监管、交易管理等工作 的有效衔接,确保平稳有序,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落实和履行 法定职责,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法合理审慎开展登记审核,保证登记簿 记载的不动产权利真实准确。
2
合不动产登记职责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3〕134 号)规定,要做 好不动产登记资料整合、移交等具体工作;《国土资源部 中央编办关 于地方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5〕50 号)要 求在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做好资料移交等工作;《国土资源部 住 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屋交易管理衔接的指导意 见》(国土资发〔2015〕90 号)规定,房屋登记簿等房屋登记资料由不 动产登记机构管理。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要按照上述规定,积极争取党 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与有关方面的沟通协调,确保登记簿、权 属来源证明材料、登记原因证明文件以及有关登记申请、审核等资料如 期移交到位。电子登记资料和纸质登记资料原件必须按计划完整安全同 步移交。暂时无法同步移交的,优先移交电子登记资料,再逐步移交纸 质登记资料原件。
自然资源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226号建议的答复-自然资人议复字〔2020〕089号
![自然资源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226号建议的答复-自然资人议复字〔2020〕089号](https://img.taocdn.com/s3/m/a3b8a25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6.png)
自然资源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226号建议的答复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226号建议的答复自然资人议复字〔2020〕089号邵志清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完善不动产登记的若干建议》收悉。
经商住房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国家保密局、最高人民法院、农业农村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您的建议十分重要,不动产登记事关重大财产权,关系各行各业、影响千家万户。
近年来,我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积极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国办发〔2019〕8号),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采取信息共享集成、流程集成或人员集成等方式,进行全流程优化、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间,切实便民利企。
一、关于不动产共有登记问题。
《物权法》第97条、《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10条规定,处分共有不动产申请登记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共同申请,但共有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法律规定是明确的。
对于建议中提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以少数份额共有人不配合而不予办理登记的问题,属于执行层面的问题,我们将加强监督指导,严格落实法律规定,切实维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权益。
二、关于全体业主共有的不动产登记问题。
《物权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建筑物中全体业主共有部分办理不动产登记的要求、申请材料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按照“物权法定、权利设定和登记确权”的原则和程序,全体业主共有的不动产范围应当在建设工程规划中予以明确,在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和实施时严格落实,避免开发商留有部分房产、出现产权模糊,在此基础上,依法开展登记,明确产权归属、定纷止争。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及政策建议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及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6084c6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6.png)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及政策建议作者:朱欣吕桂军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4年第02期2018年中央在借鉴义乌改革经验基础上提出农村宅基地实行“三权分置”,2020年、2021年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在“三权分置”格局下,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宅基地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其宅基地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农户资格权基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设定,还应考虑居住保障权。
宅基地使用权包括对宅基地的继承、租赁、转让等权利。
农村实行宅基地“三权分置”可以激活存量闲置土地资产,促进农民增收,进而促进乡村振兴。
一、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一)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民法典》规定,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依法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是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前提,也是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的基础。
落实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宅基地管理权。
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对本村宅基地的管理权,包括分配宅基地、对超占面积进行管理、对闲置低效宅基地进行监管、对违规使用宅基地进行整治等。
落实宅基地管理权,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确定宅基地规模和布局,明确宅基地开发利用强度。
以保障农户资格权为前提,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闲置宅基地进行盘活利用,对宅基地流转进行引导与管控,保证合法合规使用宅基地。
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可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来落实宅基地管理权,实现对宅基地分配、占地面积标准确定、资格权认定、宅基地有偿退出、宅基地流转等的管理。
2. 落实村庄规划权。
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应按照乡村振兴工作要求,积极参与编制村庄规划,并落实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探索宅基地在不同区域实现户有所居的形式,对农房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
在城市或乡镇规划区内,集中建设农民公寓、农民新型社区,严格限定面积标准;在人均耕地少、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实行集中统建、多户联建的方式;在传统农区,提倡统一规划、农户自建,实现“一户一宅,面积法定”。
宅基地确权登记常见问题答疑
![宅基地确权登记常见问题答疑](https://img.taocdn.com/s3/m/030d364cb52acfc788ebc912.png)
宅基地确权登记常见问题答疑宅基地确权登记常见问题答疑1、宅基地确权怎么认定农村集体成员?(1)农村集体经济成员认定原则:坚持遵守法律和政策的原则;坚持尊重群众意愿、民主决策的原则;坚持遵循历史、承认现实的原则。
(2)农村集体经济成员认定单位:坚持遵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以行政村为单位。
(3)毫无意义具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一轮土地承包时,已经取得本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及其衍生的农业人口,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宅基地确权登记常见问题答疑(4)按照政策进行异地搬迁人员,强泥石流易发区、生存条件恶劣及其他政策性移民,按以下情况享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a、原村已撤制,整村或几个村合并异地搬迁,且资源性资产带入接收村或新建村,搬迁人员按户籍所在地确认其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劳动工龄与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步登记,分段计算。
b、原村已撤制,分散搬迁,但资源性资产未带走,搬迁人员按户籍所在地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劳动工龄与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步登记,但搬迁前劳动工龄,由现集体经济组织核实登记后出具证明,本人持证明回其资源性资产归属地的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核实确认。
c、原村未撤制,分散搬迁,搬迁人员按户籍所在地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劳动工龄与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步登记,但搬迁前劳动工龄,由现集体经济组织核实登记后出具证明,本人持证明回其所属原集体经济组织核实确认。
(5)除第四条规定以外的搬迁人员,已将承包土地交回户口迁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按现户口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的规定履行了相应的义务,取得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未将承包土地交回户口迁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按原集体经济组织的规定履行了相应的义务,取得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6)农业户口转为小城镇户口的人员,可视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但与农业户籍人员要有所区别,给予半个户籍股,劳动工龄计算到改革基准日。
(7)因土地征占转居转工人员中将劳动力安置费交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就业的留职人员家庭人口,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云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
![云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d1cdd4bc1a37f111f1855ba2.png)
-1-
目 录 1 范围 ....................................................................... 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6 3 术语 ....................................................................... 7 4 总则 ...................................................................... 9 4.1 目的与任务 ........................................................... 9 4.1.1 目的 ........................................................... 9 4.1.2 任务 ........................................................... 9 4.2 调查比例尺 ........................................................... 9 4.3 数学基础 ............................................................ 10 4.3.1 平面坐标系统 .................................................. 10 4.3.2 高程系统 ...................................................... 10 4.3.3 投影方式 ...................................................... 10 4.5 基本登记单位 ........................................................ 10 4.6 计量单位 ............................................................ 10 4.7 界线与控制面积的确定 ................................................ 11 4.8 调查程序 ............................................................ 11 4.9 组织实施和管理 ...................................................... 11 4.10 各级领导小组的职责 ................................................. 12 4.10.1 省级的职责 ................................................... 12 4.10.2 州(市)级的职责 ............................................. 12 4.10.3 县(市、区)级的职责 ......................................... 12 5 土地分类 .................................................................. 13 6 调查的准备工作 ............................................................ 18 6.1 资料收集 ............................................................ 18 6.1.1 政策法规文件 .................................................. 19 6.1.2 基础资料 ...................................................... 19 6.1.3 权源资料 ...................................................... 19 6.2 编写方案 ............................................................ 19 6.3 工作准备 ............................................................ 20 6.3.1 表册 .......................................................... 20 6.3.2 界标准备 ...................................................... 20 6.4 人员培训与试点 ...................................................... 21 7 权属调查 .................................................................. 21 7.1 调查内容 ............................................................ 21 7.1.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 ............................................ 21 7.1.2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 ............................................ 21 7.2 调查单元划分及宗地编号 .............................................. 22 7.2.1 调查单元划分 .................................................. 22 7.2.2 地籍编号规则 .................................................. 22 7.3 调查工作底图 ........................................................ 24 7.4 实地调查的工作程序 .................................................. 24 7.5 土地权属状况调查 .................................................... 25 7.5.1 权属来源调查 .................................................. 25
册亨县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2021)
![册亨县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2021)](https://img.taocdn.com/s3/m/da5b7bd567ec102de2bd89e2.png)
册亨县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2021)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县直相关部门:《册亨县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册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月15日【公开发布】册亨县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84号)、《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抓紧完成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和《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正确开展按时完成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黔不动产组办发〔2020〕1号)等精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财产权益,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决策部署,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将农房等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确权登记发证纳入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范围。
(二)工作原则 1.政府主导,部门协作。
全县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由政府主导,财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移民等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实施。
2.尊重历史,结合实际。
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既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政策,又要充分考虑当前使用的实际情况。
已登记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按照“不变不换”原则,对之前依法颁发的宅基地证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的继续有效,不重新登记,有换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需求,完成地上房屋补充调查后,可依申请换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
3.规范调查,依法登记。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311a1e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a.png)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4.13•【字号】莆政办〔2015〕47号•【施行日期】2015.04.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莆政办〔2015〕4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莆田市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4月13日莆田市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4]167号)精神,为加快推进我市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是建立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基本内容。
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有利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社会秩序和谐稳定,为我市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产权基础和法律依据。
二、工作任务按照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有关要求,采用符合实际的调查方法,组织开展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争取在2020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辖区范围内的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查清包括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在内的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位置、面积、用途及农房等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基本情况,建立城乡一体的地籍数据库。
在农村地籍调查基础上,依法对符合条件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
三、组织实施(一)准备阶段(2015年1-4月)1.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进一步加强对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国土、住建、财政、农业、林业、海洋渔业、镇(街)等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协调配合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底宅基地确权将结束、要弄清的3个问题
在农村,宅基地确权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留下的宅基地是否能够确权?妇女外嫁后,娘家宅基地确权时能否写上自己的名字?
部分试点地区农民已拿到宅基确权证
1,面积超标的宅基地,按照建造的时间段不同对待
总体来看分为两个时间节点,在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建造的宅基地,无论面积是否超标,均按照实际面积进行确权登记。
在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村里划分的宅基地如果面积超标,农民需要补办超标部分的用地手续,按照标准面积进行确权,超出部分面积在确权证书中予以单独注明,在后续宅基地划分时予以相应扣减。
而那些私自扩建、占用的宅基地属于违建,这次宅基地确权将不予确权登记。
2,一户多宅的情况按照实际情况确权
此次土地确权原则上按照“一户一宅”进行确权,那么农民家里多出的房子能否被确权呢?目前来看,有一种情况的一户多宅可以被确权,那就是因为房屋继承造成的一户多宅。
虽然宅基地不能继承,但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继承,这就事实上造成一户人家有两户住宅,这种情况可以进行确权。
3,农民进城落户、妇女婚嫁的宅基地确权
国家已经多次发文,要求不能以放弃农村宅基地、户口作为进城的条件,农民进城后是否放弃宅基地和农村户口,全凭农民自愿,不得进行强迫。
所以,进城的农民可以放心了,老家的宅基地可以正常确权。
农村已经婚嫁的妇女,虽然已经离开村集体,但如果在当地没有宅基地,原村集体宅基地确权时,可以要求写上自己的名字。
以上就是这次宅基地确权中比较关键的三个问题,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弄清楚,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损。
2月20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
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重头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仍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总的要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农村改革。
”在中国现行法律中,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分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宅基地三大类。
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俗称农村“三块地”改革,并于2015年2月启动改革试点,为《土地管理法》第四次修订铺路。
在试点地区,现行《土地管理法》中某些条款暂停实施。
此次修法已历时十年,意在破除农民利用土地获取财富遇到的交易障碍。
重点一、全面推开
“一号文件”对推进“三块地”改革作为要求,提出在修改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完善配套制度,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重点二、缩小征地范围
中央“三块地”改革工作试点意见提出,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其中包括要求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因政府组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成片开发建设等六种情形需要用地的,可以征收集体土地。
重点三、严禁违建
今年“一号文件”继续划定红线,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
2018年“一号文件”曾明确提出,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