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249・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Chin J Dru g De p end)2001,10(4):[综述]盐酸纳洛酮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韩珍(天津市东丽医院,天津,300300)盐酸纳洛酮(naloxone h y drochloride,N X)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系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
在早期主要用于对阿片受体、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和镇痛药作用机理的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临床工作者逐步认识到N X除拮抗吗啡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外,还广泛用于治疗非阿片类中枢镇静催眠药如巴比妥类、苯二氮 类等急性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昏迷,急性酒精中毒,各种类型的休克,突发性耳聋、眩晕、耳鸣,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从而显示出该药作为阿片样物质拮抗剂的广泛治疗作用。
1药理作用1973年在中枢神经系统发现了阿片受体,并由Martir等学者提出了μ、δ、κ3种亚型受体,这些亚型受体与不同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亲合,其中以β-内啡肽(β-EP)活性最强[1]。
β-EP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其它组织中,其在痛觉的感知、镇痛、垂体激素分泌、心血管活动和呼吸调节等方面均起着一定的作用。
β-EP抑制前列腺素(P G)和儿茶酚胺(CA)的心血管效应,构成了休克病生理的重要环节。
麻醉镇痛药过量、急性酒精中毒、脑梗塞、休克、婴儿窒息综合征等应激情况下均伴有β-EP释放增加,因此增加了心肺脑复苏的难度。
N X由于化学结构与吗啡极为相似,能与阿片受体特异性结合,其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和脑啡呔,且易通过血脑屏障,从而迅速逆转β-EP对循环、呼吸的抑制,有助于中枢神经与心肌功能的康复,这就为N X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药代动力学N X的血浆半衰期为90min,作用持续时间为45-90min,分布容积约200L。
N X单独应用无明显药理效应与毒性,但对吗啡中毒患者肌肉注射(im)或静脉注射(iv)0.4m g就能迅速翻转吗啡30 m g的作用,1-2min就能解除呼吸抑制,增加呼吸频率,作用持续时间为45min,故需重复给药,以保持所需浓度。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效果探究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效果探究
盐酸纳洛酮是一种鸦片类拮抗剂,广泛应用于镇痛、麻醉及麻醉后的恢复期等领域。
本文旨在探究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效果。
药理学作用机制:
盐酸纳洛酮是一种鸦片类拮抗剂,通过与鸦片类药物结合,阻止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盐酸纳洛酮可以抑制μ受体,使其无法与鸦片类药物结合。
同时,它还具有自主神经系统兴奋剂作用,促使心率、血压升高,对呼吸系统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临床应用效果:
1. 镇痛及麻醉:盐酸纳洛酮可以用于镇痛或与麻醉药物联合使用,有效减轻疼痛和麻醉药物的作用时间,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清醒和自主呼吸。
2. 麻醉后的恢复期:盐酸纳洛酮也可用于麻醉后的恢复期,它可以降低镇痛和麻醉药物剂量对呼吸、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缩短恢复期,减少呼吸、循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3. 解毒剂:盐酸纳洛酮还可用于防治药物类物质的过量中毒,如鸦片、吗啡等。
4. 心肺复苏:盐酸纳洛酮可以作为心肺复苏时的急救药物,可迅速恢复病人的自主呼吸、循环功能,保持重要脏器的灌注,促进有缺氧脑细胞尽早恢复功能。
综上所述,盐酸纳洛酮具有镇痛、麻醉、麻醉后恢复、解毒和心肺复苏等多种临床应用。
但对于慢性疼痛的治疗,其作用有限,因此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其它治疗方法。
此外,盐酸纳洛酮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呼吸窒息、心律失常等,需注意使用时的剂量和临床监测。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使用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注意事项
使用盐酸纳洛酮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同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调整给药剂量和速度。
禁忌症
对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 全、休克等患者需禁用盐酸纳洛酮。 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需慎用。
04
盐酸纳洛酮与其他药物的相互 作用
与其他药物合用的注意事项
未来发展方向预测
拓展适应症
随着研究的深入,盐酸纳洛酮的应用范围有望进一步拓展,包括治 疗其他疾病或作为其他药物的辅助治疗手段。
创新剂型和给药方式
未来盐酸纳洛酮的剂型和给药方式有望得到进一步创新,提高患者 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促进盐酸纳洛酮的研发和应用水平的 提高,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排泄迅速
盐酸纳洛酮及其代谢产物主要 通过肾脏排泄,排泄速度较快
。
02
盐酸纳洛酮的临床应用
急性呼吸衰竭中枢,增加呼吸频率和潮 气量,改善呼吸衰竭患者 的通气功能。
解除支气管痉挛
盐酸纳洛酮可以解除支气 管痉挛,改善肺通气功能 ,减轻呼吸困难。
抗氧化作用
盐酸纳洛酮具有抗氧化作 用,能够清除氧自由基, 减轻肺组织损伤。
激活神经细胞
调节免疫系统
盐酸纳洛酮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抗感染能力 。
盐酸纳洛酮能够激活神经细胞,促进 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改善神经 细胞的代谢和功能。
药效学特点
01
02
03
起效迅速
盐酸纳洛酮起效迅速,能 够快速逆转阿片类药物引 起的呼吸抑制和镇痛作用 。
作用持久
盐酸纳洛酮的作用持续时 间较长,能够维持药效长 达数小时。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与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与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7-10-30T15:34:07.82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6期作者:李正海[导读] 需加大给药剂量:易诱发吗啡类药物成瘾者的戒断症状,故此类患者应慎用;心功能障碍或高血压患者慎用。
(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人民医院青海海南 811799)【摘要】盐酸纳洛酮(naloxone hydrochloride,NX)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是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休克、昏迷、中毒及脑血管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纳洛酮;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120-021.纳洛酮的药理作用盐酸纳洛酮的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仅存吗啡的 N-位甲基以烯丙基取代,6位羟基变为酮基,而它的药理作用却与吗啡相反,它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与 β-内啡肽的亲和力,能竞争性的阻止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吗啡样物质与受体的的结合,实现其药效。
其脂溶性高,容易透过血脑屏障,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是肽类的2~3倍。
能竞争性拮抗应急状态下产生大量的p-内啡肽,临床上对治疗窒息、休克、急性颅脑损伤、药物中毒等疾病有较好的效果,成为急救领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药物。
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如休克、昏迷、中毒等均可出现β-内啡肽释放量增加,因盐酸纳洛酮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内啡肽的拮抗剂,从而可产生广泛的临床反应。
毒理:单剂量静脉给药,大鼠和小鼠的LD50分别为150mg/kg、109mg/kg;单剂量皮下给药,新生大鼠LD50为260mg/kg。
给小鼠和大鼠人用剂量的50倍,本品进行生育试验表明未对生育能力有损害作用。
2.药代动力学静脉和气管内给药时,通常在1~2分钟内起效,肌肉和皮下注射给药5~10分钟见效,口服效果差。
作用持续时间取决于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汇报人:日期:目录CATALOGUE•纳洛酮简介•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估与安全性评价目录CATALOGUE•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前景与展望•参考文献01CATALOGUE纳洛酮简介纳洛酮的化学结构与性质•纳洛酮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但作用机制不同。
它能够与吗啡受体结合,但并不激活受体,从而阻断吗啡与受体的结合,起到拮抗作用。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对呼吸抑制的逆转、对心血管功能的改善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
其机制主要在于对阿片受体的拮抗作用,可以逆转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心血管功能抑制以及意识障碍等症状。
纳洛酮在临床应用中主要应用于治疗急性酒精中毒、阿片类药物过量以及脑卒中等疾病。
对于脑出血的治疗,纳洛酮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辅助治疗。
它能够通过逆转呼吸抑制、改善心血管功能以及促进意识恢复等方面,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效果。
同时,纳洛酮还可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以及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然而,纳洛酮并非适用于所有脑出血患者,对于一些合并其他疾病或存在特定情况的患者,使用纳洛酮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
因此,在使用纳洛酮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
02CATALOGUE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纳洛酮能够增加脑出血患者毛细血管的血流,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
增加毛细血管血流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纳洛酮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对脑组织的损伤。
纳洛酮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止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从而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减轻脑水肿。
030201改善脑部微循环纳洛酮能够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保护神经细胞免受缺血缺氧的损伤。
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纳洛酮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纳洛酮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纳洛酮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双重作用,既能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又能增强肿瘤细胞 的凋亡。
VS
详细描述
纳洛酮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同 时还能增强肿瘤细胞的凋亡。研究表明, 纳洛酮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 通路、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途径实 现抗肿瘤作用。此外,纳洛酮还可以增强 化疗药物的疗效,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 用。
纳洛酮的研究进展与未来 展望
纳洛酮目前的研究状况
01
纳洛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 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逆转阿 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 和昏迷。
02
近年来,纳洛酮在药理学作用 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 展。
03
研究表明,纳洛酮具有抗抑郁 、抗焦虑、抗癫痫等作用,还 可用于治疗酒精依赖、急性胰 腺炎等疾病。
在逆转阿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昏 迷时,纳洛酮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心律
失常等不良反应。
此外,纳洛酮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与其他药 物相互作用的风险,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
互作用问题。
纳洛酮作为一种药物,同样存在一定的副作 用和潜在风险。
长期使用纳洛酮可能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和戒 断症状,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时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纳洛酮在神经保护和抗衰老方面的应用
总结词
纳洛酮具有神经保护和抗衰老作用,能够保护神经系统免受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详细描述
纳洛酮能够抑制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保护神经元免受氧化应激损伤,同时还能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 凋亡等细胞毒性作用。研究表明,纳洛酮在神经保护和抗衰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治疗阿尔茨 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课件

欢迎来到《纳洛酮的临床应用》的PPT课件。在此课件中,我们将探讨纳洛酮 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案例、与阿片类药物的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 项、剂型及用法、研究进展以及纳洛酮的临床前景。
纳洛酮的作用机制
1 阻断阿片类药物作用
纳洛酮通过竞争性结合阿片受体,阻断阿片类药物的作用,从不断发展和应用改善了 戒毒疗效,让更多人能够摆脱药 物依赖,重获新生。
急救效果明显
纳洛酮的急救应用在抢救阿片类 药物过量中发挥重要作用,挽救 了无数生命。
研究持续推进
纳洛酮的临床研究不断推进,为 更好地应用纳洛酮提供了更多的 研究依据和理论支持。
戒毒治疗
纳洛酮作为戒毒疗法的重要药 物,帮助患者戒掉阿片类药物 的滥用,恢复社会功能。
疼痛管理
纳洛酮可用于阿片类药物耐受 的疼痛患者,提供有效的镇痛 效果,避免药物滥用和依赖。
纳洛酮与阿片类药物的联合应用
1
双向调节
纳洛酮可减轻阿片类药物的滥用效应,而阿片类药物可增加纳洛酮的镇痛效果。
2
提高戒毒效果
用药注意事项
纳洛酮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 使用,严格遵守用药剂量和 用药时间,定期监测肝功能 和心电图。
纳洛酮的剂型及用法
剂型 纳洛酮片剂 纳洛酮鼻喷剂 纳洛酮皮下注射剂
使用方法 口服给药,通常用于戒毒治疗,需遵循医嘱剂量。
局部鼻腔喷雾给药,快速、方便,适用于紧急救 治。 皮下注射给药,用于戒毒治疗和急救,需由医务 人员进行注射。
纳洛酮与阿片类药物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戒毒疗效,减轻戒断症状和药物依赖。
3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医生可以调整纳洛酮与阿片类药物的联合应用方案,实现个体化 治疗。
纳洛酮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纳洛酮临床应用进展

第7卷 第3期 大理医学院学报 Vol.7 No.3 1998年7月 J OU RN AL OF DALI M EDICAL COLLEGE J ul.1998纳洛酮临床应用进展盛 艳综述 吴世林审校(大理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大理 671000)摘 要 目的:综述纳洛酮的临床应用进展。
方法:以手工检索并参阅国内外近20篇文献资料。
结果:由于阿片受体广泛存在于人体内,而当机体应激时所释放的β-内啡肽能与之结合,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
使用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能竞争性拮抗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介导的各种效应。
结论:纳洛酮能有效地逆转应激情况下的循环和呼吸抑制,可以作为急诊抢救的必备药物。
关键词 纳洛酮;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 R969 纳洛酮(Naloxone、NLX)是1960年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为羟-(2)-氢吗啡酮的衍生物。
近年来随着药理学研究的深入,该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疗效满意。
1 药理作用通过对阿片受体的配体结合的实验研究,现认为阿片受体可分为μ、δ、κ、σ4种。
并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心、肝、肾、小肠等。
以β-内啡肽(β-EP)为代表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能与之结合。
研究表明β-内啡肽在调节神经、精神、内分泌活动、学习记忆、睡眠觉醒以及呼吸、心血管等生理功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1]。
当机体应激时下丘脑释放因子促使垂体前叶释放ACT H和β-EP。
β-EP抑制前列腺素和儿茶酚胺的心血管效应,构成了病理生理的重要环节。
麻醉药过量、酒精中毒、休克、脑梗塞、猝死等应激情况下,均伴有β-EP 释放增加。
N LX是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它与阿片受体的亲合力比吗啡及β大,能竞争性阻止并取代阿片物质与受体结合,从而阻断阿片样物质的作用[2]。
并由于N LX对中枢神经系统的4种阿片受体均有拮抗作用,故在有效地拮抗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介导的各种效应时不产生呼吸抑制,这就是N LX临床应用的理论基础。
在正常人体上试用结果说明,治疗剂量的N L X对正常人没有影响,认为临床应用是安全的[1]。
基于纳洛酮的药理机制浅谈其研究及应用进展

山 东 化 工 收稿日期:2018-05-15作者简介:杜馨雨(1993—),女,安徽亳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医物证。
基于纳洛酮的药理机制浅谈其研究及应用进展杜馨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法医系,辽宁沈阳 110854)摘要:纳洛酮(Naloxone)又名烯丙羟吗啡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是阿片类受体纯拮抗剂但自身无活性,最早是用于对抗阿片类药物中毒,具有解除呼吸抑制和催醒作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对纳洛酮的认识逐渐加深,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领域,包括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心肺复苏,急性中毒的抢救等。
本文对纳洛酮的药剂学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纳洛酮;阿片受体拮抗剂;药理机制;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TQ4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8)15-0072-02AdvancesinResearchandApplicationofNaloxoneBasedPharmacologicalMechanismDuXinyu(DepartmentofForensicMedicineofCriminalInvestigationPoliceUniversityofChina,Shenyang 110854,China)Abstract:Naloxone,alsoknownasnaloxone,isaderivativeofhydromorphone.Itisapureantagonistofopioidreceptorbuthasnoactivityitself.Itwasfirstusedtofightopioidpoisoningandhasbeenusedtorelieverespiratorydepressionandawakeningeffect.Inrecentyears,withthedevelopmentofmedicalscienceandtechnology,theunderstandingofnaloxonehasgraduallydeepened,andithasbeenwidelyusedinvariousclinicalfields,includingcirculatorysystem,nervoussystem,respiratorysystem,digestivesystemand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rescueofacutepoisoning,etc..Thisarticlesummarizestheresearchprogressofnaloxonepharmacyandclinicalapplications.Keywords:naloxone;opioidreceptorantagonist;pharmacologicalmechanism;clinicalapplication1 药理作用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亲脂性强,约为吗啡的30倍。
纳洛酮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纳洛酮可能引起呼吸困 难或呼吸急促,特别是对 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或哮喘患者。
纳洛酮可能导致恶心、 呕吐和食欲不振等胃肠道 不适。
04
中枢神经系统副 作用
纳洛酮可能导致焦虑、 失眠、眩晕等中枢神经系 统紊乱症状。
使用纳洛酮的注意事项
适应症选择
药物相互作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
药物过量处理
纳洛酮主要用于阿片类药物过 量和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戒断症 状。对于非阿片类药物引起的 疼痛或一般性疼痛,不推荐使 用纳洛酮。
用于脑卒中的治疗
纳洛酮可保护脑细胞
纳洛酮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减少脑缺血引 起的神经元死亡和脑组织损伤。
临床应用
在脑卒中的治疗中,纳洛酮可与其他药物联 合使用,以减轻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 。
04
纳洛酮的副作用与注意 事项
纳洛酮的常见副作用
01
心血管副作用
02
呼吸系统副作用
03
胃肠道副作用
纳洛酮可能导致血压升 高和心动过速,特别是对 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 患者。
纳洛酮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 互作用,特别是与阿片类药物 合用时。在使用纳洛酮之前, 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 物,特别是麻醉药、镇静药、 抗抑郁药等。
对于已知对纳洛酮过敏的患者 ,应避免使用该药物。
如果出现过量使用的情况,应 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疗帮助 。过量的症状可能包括严重的 呼吸抑制、昏迷和死亡。
03
纳洛酮还具有一些其他药理学 作用,如抗休克、抗抑郁、镇 静等作用,但其主要作用仍然 是阿片受体拮抗作用。
02
纳洛酮的药理学作用
纳洛酮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改善神经功能
01
纳洛酮能够逆转β-内啡肽引起的中枢抑制作用,从而
纳洛酮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综述

1172018.05药物应用纳洛酮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综述刘 情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省毕节市 551700【摘 要】纳洛酮作为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在临床当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最近几年当中关于纳洛酮的研究成果逐渐开始增多,并被广泛应用于多个科室当中。
为了进一步探索纳洛酮的功效,本文首先对纳洛酮的药理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纳洛酮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路径。
【关键词】纳洛酮;药理;临床应用;综述1 引言根据最新的病理学研究结果,当患者出现急性药物中毒、休克以及昏迷时患者体内的阿片肽释放会出现明显增加,同时会直接参与到病理过程当中,从而加速患者病情的发展,甚至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在许多情况下需要给予患者必要的阿片受体拮抗剂治疗,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现阶段的临床当中纳洛酮作为一种使用极为广泛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其药理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此种情况,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对纳洛酮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研究综述。
2 纳洛酮基础研究与药代动力学纳洛酮并不是一种新型临床药品,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经成功研发出纳洛酮,同时也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
纳洛酮作为一种纯抗结剂,其本身并不存在任何活性,但是纳洛酮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度要明显高于内啡肽以及吗啡,因此,能够有效阻止阿片类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从而解除患者的中毒现象以及病理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纳洛酮对于因使用巴比妥类药物所导致的呼吸抑制也没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对阿片样物质及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如内啡肽 、脑啡肽的特异拮抗作用 , 纳洛酮可竞争性拮抗所有阿片受体。
β-内啡肽在内源性阿片受体样物质中活性最强, 并在痛觉感知、垂体激素分泌、心血管活动和呼吸调节方面均起一定的作用。
当患者因为脑梗死、脑缺氧等应激状况而导致脑中的β-内啡肽释放增加时,使用纳洛酮能够实现对内啡肽的有效抗拮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一般情况下纳洛酮直接通过静脉注射或者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一般情况下在给药3min 之内就会发挥药性,同时纳洛酮也很容易突破血脑屏障,从而快速实现对内啡肽的抑制,从而促进患者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但是纳洛酮在人体中的作用时间持续也相对较短,一般情况下在血浆中的半衰期约为90min 。
纳洛酮的儿科临床应用

纳洛酮的儿科临床应用1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1.1 药代动力学纳洛酮又称丙烯吗啡酮,为羟二吗啡酮的衍生物,静脉和气管内给药1~2min生效;肌注和皮下注射5~10min见效;口服效果差,仅为肠外给药作用的1/50。
血浆半衰期90min。
作用持续时间45~90min。
纳洛酮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其通过速度是吗啡的12倍,脑内浓度比血浆高4.6倍。
主要在肝内代谢,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经尿排出。
纳洛酮临床常用剂量为0.4~0.8mg,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推荐采用连续滴注法,成人以0.4~0.8mg/h 的速度静脉滴注为宜,儿童及新生儿(包括早产儿)均为0.1mg/kg。
1.2 纳洛酮的作用原理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竞争性药物,它与分布在脑干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后,能有效地阻断阿片类药物及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LS)所引发的各种效应。
OLS主要生理作用为:(1)镇痛作用:针刺麻醉效应与OLS升高有关;(2)抑制呼吸:OLS通过降低脑干神经细胞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而抑制呼吸。
新生儿及早产儿周期性呼吸暂停及低血压等则与血浆及脑脊液中的内啡肽水平增高有关;(3)降低血压,减慢心率;(4)能促进垂体释放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等;抑制促性腺激素、ACTH和垂体后叶素的释放,可升高血糖;(5)促进缺血性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1)具拮抗阿片类药物的作用:用于阿片类药物急性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瞳孔缩小及意识障碍。
(2)拮抗OLS的作用:①抗休克,纳洛酮能增加休克动物的心排血量、每搏输出量和左室收缩功能,提高平均动脉压;使冠脉血流和心肌的缺氧得到改善,增加了动物的生存率;②改善呼吸,能增加呼吸频率,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通气障碍,缓解低氧性呼吸衰竭;③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纳洛酮还能明显改善脑血流量,增加脑灌注压,使缺氧后的脑血流量重新分布,保证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血液供应,减轻脑水肿,缓解昏迷、偏瘫等症状。
(3)非阿片受体作用:除特异的阿片受体拮抗作用于外,尚有非特异的非阿片受体作用,如:①抗氧化作用;②稳定肝溶酶体膜,减少生物活性因子(如心肌抑制因子)的释放;③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血栓素A2和白三烯的合成和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DIC发生;④恢复膜泵Na+-K+-ATP酶功能,使离子转运正常运行,解除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减少或避免细胞死亡;⑤直接增强心脏肾上腺能β受体的效应。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对于伴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应 慎用纳洛酮,如确需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并密 切监测心电图和生命体征变化。
对于长期使用纳洛酮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肝肾 功能检查和血药浓度监测,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的发生。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纳洛酮具有明显的药理学作用,能够 非竞争性拮抗μ受体,对心血管、呼 吸等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临床研究证实。
04
纳洛酮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纳洛酮常见不良反应
心血管不良反应
如心律失常、高血压或低血压等。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如头痛、眩晕、嗜睡等。
胃肠道不良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皮肤不良反应
如瘙痒、荨麻疹等。
纳洛酮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
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和过敏史,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慎
用纳洛酮。
降低血压
纳洛酮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等疾病。
纳洛酮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抗炎作用
纳洛酮具有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
抑制气道重塑
纳洛酮能够抑制气道重塑,对支气管哮喘 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03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分析
纳洛酮在急性酒精中毒中的应用
严格掌握纳洛酮的适应症和使 用方法,对于有严重不良反应 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
的治疗。
在使用纳洛酮时应避免与其他 药物相互作用,如确需合用应
调整药物剂量。
纳洛酮的安全用药策略
对于一般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建议使用较小的剂 量,如0.4mg纳洛酮,缓慢静脉注射,并密切观 察病情变化。
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纳洛酮,如确需使 用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立即 停药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纳洛酮在危重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纳洛酮在危重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近期研究结果表明,在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昏迷、休克、急性药物中毒、酒精中毒等应激状态下,内源性阿片肽主要是β内啡肽(βEP)释放增加,参与了各种应激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
1近年来纳洛酮在急诊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1.1急性颅脑损伤缪建平等[1]报道,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
前者在颅脑损伤后12h以内,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再给予纳洛酮12~16mg,静脉滴注,24h维持,连续3d后剂量改为4.8mg,连续7d,10d为1个疗程。
根据GCS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病情预后和血浆βEP在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重型颅脑损伤(GCS3~8分)者,治疗组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用纳洛酮后血浆βEP均值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摘自:医学教育网 。
疗效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5%,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5.5%,其中两组评分为GCS9~12分者全部治愈;GCS3~8分在治疗效果上,治疗组预后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
资料结果显示,使用纳洛酮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浆βEP含量,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重残和死亡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此可能是纳洛酮使血中βEP降低,提高了脑灌流压,稳定了血压和改善了脑血流动力学,从而逆转βEP对神经元的继发性损害作用。
1.2各种休克人体在缺血、缺氧等情况下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丘脑释放因子促使腺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βEP增多,内源性阿片肽能作用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末梢,产生血管神经抑制作用,对休克病理生理的演变具有重要作用。
伍成山等[2]通过测定26例危重休克患者的血浆βEP含量,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14例患者首次静脉注射纳洛酮0.8mg,1h后血压升至正常,复查血浆βEP含量亦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周府伯等[3]应用纳洛酮生脉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休克11例,结果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和纳洛酮可使患者升高血压和稳定心率,使病死率明显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纳洛酮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肌肉注射或静滴小剂量纳洛酮能迅速翻转吗啡作用,静滴1~3分钟就能消除呼吸抑制,能明显纠正中枢性呼吸衰竭,促进清醒,其见效快,但维持时间短。
由于纳洛酮是吗啡样物质的特异拮抗剂,内源性吗啡样物质有3组:β-内啡肽类、脑啡肽类及强啡类,存在于脑组织、垂体及下丘脑中。
它们在调节感知与运动、睡眠与觉醒、心血管功能与呼吸活动等方面均起着神经递质和调质作用。
吗啡样物质与体内吗啡受体结合。
吗啡受体不仅存在于中枢神经内,也存在于心、肺、肾、小肠等器官内,故可产生广泛的生理、病理效应。
纳洛酮与吗啡受体的亲和力比吗啡或β-内啡肽大,能竞争阻止并取代吗啡样物质的作用,实现其疗效。
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因此纳洛酮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抢救休克,各类中毒,心脑血管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
本药有治疗方法简便、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
本文将纳洛酮在临床的应用进展情况概述如下:
1 用于治疗各种中毒
1.1 镇静催眠药中毒由安定、氯丙嗪、鲁米那等非阿片类镇静催眠药所致中毒,尤其昏迷时,肌体处于应激状态,脑内β-内啡肽(β-EP)释放增加,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除先进行洗胃外,静注纳洛酮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阻断内啡肽的抑制作用,解除中毒患者呼吸循环抑制和昏迷状态,使中毒者呼吸频率增加,通气量增加,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快,防止休克血肿发生。
有报道纳洛酮用0.4~
2.4mg/次可缩短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催眠时间[1-2]。
1.2 乙醇中毒急性乙醇中毒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促使内源性阿片肽(OLS)释放,同时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与多巴胺缩合成OLS,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脑内阿片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严重中毒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
纳洛酮是吗啡受体异性拮抗剂,有强有力的催醒和解除乙醇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使中毒患者呼吸频率增加,通气量增加,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快至正常。
应用纳洛酮轻度中毒0.4~0.8mg/次静注。
30~60分钟逐步清醒,重度中毒0.8~1.2 mg,30~60分重复0.4~0.8 mg,直至神态清醒[3]。
1.3 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伴有β-EP释放增加引起中枢抑制,加重了脑缺氧,纳洛酮通过拮抗以上作用而促醒,且可以抑制某些一氧化碳中毒后白质脱髓鞘和小脑蒲氏细胞变性,从而减少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
生,在应用综合治疗的同时,直接静注纳洛酮0.4~0.8 mg,可使休克病人转危为安,促进清醒。
其见效快,但维护时间短,可重复使用。
1.4 急性有机磷中毒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造成组织中乙酰胆碱积聚,乙酰胆碱是神经末梢的化学递质,乙酰胆碱积聚后先引起胆碱能受体过度兴奋,继而转为抑制,出现昏迷,当机体出现昏迷、休克等情况下均伴有内源性阿片物质β-内啡肽释放增加,β-内啡肽在调节精神、内分泌、记忆、觉醒以及呼吸、心血管等功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纳洛酮进入机体后能竞争性阻止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结合,从而有效地拮抗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介导的多种效应,常规应用阿托品、解磷定注射液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4 mg静注,每2小时1次,20例患者治疗后均清醒[4]。
2 休克
休克时血管的扩大导致有效循环量的锐减是血压下降的根本原因。
许多实验发现内源性阿片肽能作用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末梢,产生心血管神经抑制作用,人体在缺氧、缺血等情况下,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丘脑交感中枢发生应激性兴奋反应,激活下丘脑弓状核β-EP神经元释放β-EP增加,其血液浓度可升高5~6倍。
纳洛酮对逆转休克低血压有辅助作用,同时还可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缺血性心肌,升高动脉压,改善组织灌注的作用。
首次静注0.8 mg,lh后血压到正常,复查血浆β-EP含量亦显著下降至正常[5]。
3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3.1 脑梗死因为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它可以逆转脑梗死后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促进脑组织恢复。
一般认为脑损害后,脑内的β-内啡肽浓度升高与偏瘫失语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纳洛酮有拮抗脑内β-内啡肽作用,还具有非特异性促醒作用。
在常规治疗脑梗塞同时应用纳洛酮0.8 mg分别在肢瘫侧足三里、手三里两穴位注射,每日1次,连用1周,并显出良好效果,针刺与药物作用的结合,有利于促进脑组织细胞功能和肢瘫侧肌力的恢复[6]。
3.2 肺性脑病肺性脑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及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严重并发症之一。
通常和呼吸衰竭伴随存在。
肺性脑病时β-EP释放明显增加,纳洛酮可有效地对抗β-EP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蛋白水解酶的释放,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对钙离子有调控作用;同时能兴奋中枢神经,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增加PaO2,降低PCO2,改善脑缺氧,使脑脊液pH值上升,
意识明显改善。
3.3 心脏骤停在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过程中,机体经历完全血流停止,严重缺氧、中毒和缺血再灌流等一系列应激过程,包括β-EP在内的大量神经内分泌因子参与应激反应的过程。
β-EP的释放,增加了心肺脑复苏的难度。
纳洛酮能大大提高复苏成功率,纳洛酮通过逆转β-EP所介导的心肺功能抑制,使心脏神经放电加强,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心血管系统使复苏中外源性肾上腺素效应得以更好地发挥,促进心脏复苏成功。
4 用于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HIE)
近年来研究发现,β-EP含量与新生儿HIE密切相关。
HIE其脑脊液β-EP含量明显升高,它可引起的肺功能障碍,包括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换气不足、高碳酸血症和窒息。
纳洛酮具有降低血浆β-EP水平,增加脑血流量及脑灌注压,从而减轻脑水肿或脑细胞坏死;与分布在大脑的阿片受体结合后,解除β-EP对呼吸、心血管功能的抑制作用,使中枢性呼吸衰竭得以改善,心输出量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同时增加脑供氧量。
有报道,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用纳洛酮治疗改善HIE,促进意识恢复,缩短病程,并降低病死率[7]。
5 不良反应
①本品几乎无不良反应,少数病人可有轻微躁动。
②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③对麻醉剂成瘾者可促发戒断症状,因此应慎用。
④纳洛酮可加重创伤的疼痛。
参考文献
[1] 李志强.纳洛酮治疗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45例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1998,14(6):559.
[2] 陈俊斌.纳洛酮治疗安定急性中毒60例临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1998,3(1):36.
[3] 马江洪.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28例[J].中国医疗卫生学选萃,1998:
478.
[4] 施勇.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昏迷20例观察[J].中国现代疾病诊疗与预防,1999:446.
[5] 吕黄伟.纳洛酮对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J].中华外科杂志,1995,33(6):225.
[6] 周世雄,候明.纳洛酮穴位注射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1999,19(1):11.
[7] 李明,马英兰,李君.纳洛酮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J].综合临床医学,1998,1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