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和设计地震动新
GB_50223-2019_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共31页word资料
GB 50223-2019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现批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23-2019,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3.0.2、3.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1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0八年七月三十日1总则1.0.1 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 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4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则。
1.0.5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术语2.0.1 抗震设防分类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 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 抗震设防标准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基本规定3.0.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1 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202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2021一、前言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是保障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从而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2021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抗震工程的认识不断深化,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也得到了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最新内容,并就其意义和实施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
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1. 地震烈度分区根据地震活动频率和地震烈度分布,将我国分为不同的地震烈度分区。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要求也有所不同。
2.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所能承受的地震力。
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分区,确定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
3. 抗震设防性能等级抗震设防性能等级是指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受损程度,分为一般性能、较好性能和良好性能三个等级。
不同等级对应着不同的抗震设防要求和受损程度。
4. 抗震设防分类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结构形式,将其分为多个抗震设防分类。
不同的建筑类型有着不同的抗震设防要求。
三、最新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2021年,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进行了更新和修订。
在新标准下,对地震烈度分区、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性能等级和抗震设防分类等进行了调整和补充,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地震活动的特点,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新标准根据最新的地震活动数据,对地震烈度分区进行了修订,将原有的分区划分细化,更精确地反映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情况。
这将有助于更精确地确定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
新标准对抗震设防烈度进行了重新评定,以适应建筑结构和材料的新发展和应用。
在新标准下,对建筑物在不同地震烈度分区下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另外,新标准还增加了对抗震设防性能等级和抗震设防分类的补充说明,对一些特殊建筑类型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
这将有助于更科学地确定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性能等级和抗震设防分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8级).pptx
3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 1、2、4 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 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 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3.0.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 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 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 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9 度时应按比 9 度更高的要求采 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 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 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 基本规定 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 定: 1 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 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 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 影 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 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 防 类别。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 5 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 果 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和设计地震动
设防依据——抗震设防烈度
• 定义: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 防依据的地震烈度(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 确定: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 (图件)确定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 度(或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双轨制
.
三水准地震作用的标定步骤(1)
(1)对华北、西北、西南三个地区的潜在震源、各震 源的地震活动性、地震传播过程的衰减规律分析的基
础上.给出了45个城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确定 我国地震烈度符合极值III型分布。
(2)通过45个城镇不同超越概率所对应的烈度与该城 镇的基本烈度相比较,计算了比较差的平均值与标准 差。从计算结果来看,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超越概率 为13%的地震烈度与基本烈度相比较的总体标准差最 小。但当超越概率在0.09—0.16范围内变化时,与基本 烈度的标准差变化不大。因此,从工程实际来考虑,
与经济的综合分析,目前尚未见应用于抗震设 计规范的具体分析中。
《建筑工程抗震性. 态设计通则》
设计地震动参数
工程的抗震设计分析需要以给定的设计 地震动参数为依据。
工程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的要求,一方面与 工程的重要性有关、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工程 的特性。
.
设计地震动参数
从繁简程度分,设计地震动参数从简单到详细 的排序是:
根据场地与断层的相对位置,方向性效应可以分为向前效 应(forward)、向后效应(reverse)和中性效应(neutral), 如果断层的破裂方向朝向场地或破裂方向与震源(hypocenter) 和场地连线的夹角较小的话,场地的效应称为向前方向性效应; 如果断层的破裂方向背离场地或破裂方向与震源和场地连线的 夹角较小的话,称为向后方向性效应;如果场地与震源的连线 几乎垂直于断层的破裂方向,称为中性效应。通常所说的“方 向性效应”是指向前方向性效应,因为向前方向性效应产生的 地震动对工程结构来说更为不利. 。
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建筑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地震频发地区尤为重要。
抗震设计的标准是保障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抵抗地震力,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造成的破坏程度。
以下是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内容:地震烈度等级首先,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之一是根据建筑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等级进行设计。
地震烈度等级反映了地震发生时地表运动的强烈程度,根据地震烈度等级确定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
抗震设防烈度参数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还包括确定抗震设防烈度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基本风险烈度、设计地震作用效应水平等,用以规定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要求,以确保建筑在地震发生时不会发生倒塌或严重破坏。
结构设计原则在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中,还会规定结构设计原则,包括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承载能力分析、抗震材料的选用等方面。
这些原则是确保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以应对地震带来的影响。
抗震构造形式抗震设计的标准还会规定建筑抗震构造形式,包括剪力墙、框架结构、筒体结构等多种形式。
选择适当的抗震构造形式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结构抗震性能验算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还要求进行结构抗震性能验算,通过计算结构的抗震性能参数,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确保建筑具有足够的安全保障。
抗震设备及连接件最后,在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中还要求使用适当的抗震设备及连接件,如阻尼器、摆锤、支撑系统等,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
总的来说,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是确保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完整,减少地震灾害可能带来的危害。
只有遵循严格的抗震设计标准,才能建造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建筑结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抗震设防要求与施工标准
抗震设防要求与施工标准地震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破坏,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施工标准。
本文将从建筑物对地震的响应、相关标准的制定、施工过程中的要求等方面探讨抗震设防的知识。
一、建筑物对地震的响应地震波在穿越地壳的过程中会引发建筑物的振动,建筑物则会对地震波做出一定的响应。
建筑物对地震的响应主要体现在自振周期、位移响应和加速度响应等方面。
自振周期是建筑物在地震波作用下振动的周期,是建筑物抗震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自振周期越大,说明建筑物对地震的抵抗能力越强。
位移响应是指建筑物在地震波作用下发生的位移,与地震波的强度和建筑物的刚度有关。
加速度响应则是指建筑物在地震波作用下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也与地震波的强度和建筑物的刚度有关。
二、相关标准的制定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抗震设防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了建筑物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我国的抗震设防标准主要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文件组成。
这些标准主要从地震波烈度、建筑物的设防烈度、地基的抗震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地震波烈度是衡量地震波强度的一个指标,根据地震波的烈度可以确定建筑物的设防烈度。
设防烈度是指建筑物在地震波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位移和加速度值。
地基的抗震性能则是指地基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对于地基的要求主要包括地基承载力、稳定性等方面。
三、设计要求与施工标准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抗震设防要求必须得到严格的遵循。
首先,建筑物的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刚度和抗震能力,可以通过增加结构物的截面尺寸、采用抗震墙等手段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
其次,在建筑物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地震波对建筑物的作用,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计算方法来确定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
此外,建筑物的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也要符合抗震设防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抗震设防要求也是必须严格执行的。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1.重要设防烈度
重要设防烈度适用于对重要的国防、民用、经济、安全等领域需要高
度保护的建筑物,如核电站、地震预警中心、金融系统重要设施等。
这些
建筑物的功能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重要设防烈度要
求建筑物在大地震作用下能保持基本完好,且在一些场景下能保持部分功能。
2.设防烈度
设防烈度适用于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生产设施,如学校、医院、办公楼、商场、工厂等。
这些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需要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
能够保持一定的功能,避免重大经济损失。
设防烈度要求建筑物在大地震
作用下能维持结构基本完好,避免破坏性坍塌。
3.设防烈度
适用于无特殊要求的中小型建筑物,如普通居民住宅、小型商业建筑等。
这些建筑物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在地震后能够实现
修复和重建。
设防烈度要求建筑物在大地震作用下能保证结构不发生破坏
性坍塌。
4.低烈度
适用于地震稳定性要求较低的次要建筑物,如农村民居、旧建筑加固等。
这些建筑物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抗震设计,仅需进行基本的抗震措施,如加固墙体、加强柱子等。
低烈度要求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破
坏性破坏即可。
以上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四个等级分类标准,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地震的破坏性程度,制定相应的抗震设计和建设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保持结构完整,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防分级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防分级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提出了严峻挑战。
因此,为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需要有相应的抗震设计规范和抗震设防分级。
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建筑物抗震设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2.地震活动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地震动分析方法;
3.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4.抗震设备和措施的设计要求;
5.施工和检测的技术标准。
中国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级主要根据地震区划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进行划分。
目前,中国的建筑物抗震设防分为四级,分别是A、B、C、D级:
1.A级:适用于重要的生命安全和国民经济特别重要的建筑物,如医院、危险品仓库等;
2.B级:适用于城市和农村的各类公共建筑物,如学校、商场等;
3.C级:适用于普通住宅和一些辅助性建筑物;
4.D级:适用于农村的单纯住宅和一些人员密集的临时建筑物。
不同等级的建筑物有着不同的抗震设防要求,例如抗震设防的位移限值、结构的抗震等级等。
这样可以合理分配资源和控制建筑物的成本,提高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安全性。
总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抗震设防分级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
安全运行的重要工具。
通过遵循抗震设计规范和进行合理的抗震设防分级,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破坏。
关于抗震设计规范与地震动区划图的有关探讨
关于抗震设计规 范与地震 动
区划 图 的有 关 探 讨
王克海 ” 李 刚 。 韦 韩 D 姜震 宇 ” 李 茜
1 )交通 部 公路 科 学研 究院 ,北京 10 8 00 8
10 8 500 2 )黑龙 江省 公路 勘察 设计 院 ,哈尔滨
摘要
本文 总结了国内外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 范的设计 思想和设计方法 ,介
各设防类别桥梁的抗震设防目标table桥梁抗震设防类别复可继续使用basicobjectsvarioustypesantiseism或经简单修复可继续使用应保证不致倒塌或产生严重结构损伤经临时加固后可供维持应急交通应用应保证不致倒塌或产生严重结构损伤经临时加固后可供维持应急交通应用结语不管是桥梁的抗震设计规范还是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规范逐步采用多水准设性能目标的设计方法是一种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很多新修订的抗震设计规范已经采用多级设防的设计思想
44 1
震灾防御技术
3卷
20 0 8年 又颁 布 了 《 公路 桥梁 抗震 设计细 则 (T / 0 .12 0 ) 重庆 交通 科研 设计 院 , J GT B 20 .0 8 》(
20 ) 0 8 ,该细 则采用 了两 水平 设防 、两阶段 设计 的抗 震设计 思想 。
地 震动 参数是 各 国抗 震 设计规 范 的根 本 。我 国从 2 纪 5 0世 0年代 以来 , 已经完 成 了 4幅 全 国地 震 区划 图, 最新 的第 四代 地震 动参 数区划 图将 地震动 参数 作为指 标标示 地震危 险程 度 , 所对应 的标准 为 5 0年超 越概 率 1% ( 0 地震重 现期 为 4 5年 ) 7 。美 国的地震动 参数 区划开 始较 早 ,17 9 8年 即提 出以有 效 峰值加速 度 ( P E A)和有 效峰值 速度 ( P E V)两个地 震动 参数 为指 标 的地 震 区划原则 ; 0 2 已能提供三 种地 震重现 期 的地震动 参数 ,通过计 算 可 以得 到任 何 20 版
地震动参数在工程抗震设计中的使用
地震动小区划
基于计算地震动参数、场地分类的空间 分布等 确定分区图
Ⅰ
1000
Ⅳ
Ⅰ
Sa (T)(Gal)
Ⅲ Ⅱ
100
0.01
0.1
1
10
T (sec)
地震区划与地震小区划之间的关系
地震区划 地震环境的影响 地震活动性 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 地震(动)衰减 给出结果:大范围内的地震动变化,大尺度分区图 地震小区划 重视局部场地条件的影响 区分不同的地震破坏作用 更详细考虑(近场)地震地质环境 表述更详细、小尺度 综合性结果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范
3.1.3 各抗震设防类别结构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标准设防类(丙类):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按本地区抗震 设防烈度确定。 重点设防类(乙类):地震作用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 定,或采用经地震主管部门批准的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工程场 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但不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确定的地震作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和8度时应按抗震 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 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特殊设防类(甲类):地震作用应按地震主管部门批准的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地震动参数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 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和8度时应按 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抗震设防烈度为 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安评工作需要了解什么?
对评价结果的要求
设计方面的要求
特殊要求:周期、阻尼比、竖向
需要提供的地震动参数、超越概率水平
峰值加速度及加速度反应谱,速度、位移、时程
需要关注的地震地质灾害类型
山东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2024年修正)
山东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202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1.20•【字号】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8号•【施行日期】2024.01.2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设工程合同正文山东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2017年9月30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20年7月24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等十二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4年1月20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水资源条例〉等六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抗震设防要求第三章抗震规划与选址第四章抗震设计与施工第五章既有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提高建设工程抗震性能,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及其监督管理和服务,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抗震设防,是指根据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防技术标准,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计、施工等提高建设工程抗震性能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第四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城乡并重、分类监督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领导,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关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最新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最新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和设施的破坏,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形式、地震烈度等因素,对建筑物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抗震设防标准可以分为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不同类别。
对于住宅建筑来说,其抗震设防标准主要考虑居民的生命安全,要求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不发生倒塌,确保居民有足够的时间逃生。
而对于工业建筑和商业建筑来说,除了保证建筑物本身的安全外,还需要考虑生产设备和商品的安全,以减少地震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公共建筑则更加注重人员疏散和应急救援的设施。
其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抗震设防标准可以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等不同类型。
不同结构形式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不同,因此其抗震设防要求也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其横向抗震设防主要依靠框架的刚度和韧度,要求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严重的变形和破坏;而对于剪力墙结构的建筑物来说,其抗震设防主要依靠墙体的抗剪能力,要求墙体不发生破坏,确保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
此外,根据地震烈度的不同,抗震设防标准还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一级抗震设防、二级抗震设防、三级抗震设防等。
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不同,因此对于同一类型的建筑物,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抗震设防要求。
一般来说,地震烈度越大,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要求也越高,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不发生倒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形式、地震烈度等因素对建筑物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不发生倒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关于提高武汉市部分新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通知-武城建〔2021〕41号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关于提高武汉市部分新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通知正文:----------------------------------------------------------------------------------------------------------------------------------------------------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关于提高武汉市部分新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通知武城建〔2021〕41号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为提高我市综合抗震防灾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44号)、《湖北省防震减灾条例》、《武汉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269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现对《市城建委关于提高武汉市主城区部分新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的通知》(武城建规【2016】5号)进行修订,请遵照执行:一、武汉市新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一)武汉市新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由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二)武汉市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国家相关要求执行;设计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8306-2015)及《武汉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269号)的要求确定。
(三)本通知有特殊要求的新建建筑工程外,其他新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均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确定。
二、提高下列新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一)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工程,应按不低于《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重点设防类的要求采取抗震设防措施,其中中学、小学、幼儿园、医院应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基础上按峰值加速度提高一档确定地震动参数。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是指在建筑物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危害。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形式、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等不同特点,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标准。
首先,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可以将抗震设防分为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不同类型。
对于住宅建筑,通常采用轻型结构和柔性连接等抗震措施,以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而对于商业建筑和工业建筑,由于其结构和用途的特殊性,需要采用更为严格的抗震设防标准,包括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设置抗震支撑等措施。
其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可以将抗震设防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等不同类型。
不同结构形式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抗震设防措施。
例如,对于框架结构建筑,可以通过增加节点的抗震连接件、设置剪力墙等方式来提高其抗震能力;对于剪力墙结构建筑,可以通过增加墙体的厚度和设置加固筋等方式来提高其抗震能力。
再次,根据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可以将抗震设防分为不同的等别。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破坏性的程度,通常分为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和Ⅴ度,地震动参数是指地震波在地面上的振动参数,包括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
不同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对建筑物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抗震设防措施。
例如,在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建筑物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抗震设防标准,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不仅仅是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考虑,更重要的是在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阶段进行落实。
只有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各个阶段都严格按照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才能真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形式、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标准,并采取相应的抗震设防措施。
中国各地抗震设防标准
中国各地抗震设防标准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
来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修订)说明:上标 * 指该城镇的中心位于本设防区和较低设防区的分界线。
A.0.1首都和直辖市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北京(除昌平门头沟外的11个市辖区),平谷,大兴,延庆,宁河,汉沽。
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天津(除汉沽、大港外的12个市辖区),蓟县,宝坻,静海。
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大港,上海(除金山外的15个市辖区),南汇,奉贤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崇明,金山,重庆(14个市辖区),巫山,奉节,云阳,忠县,丰都,长寿,壁山,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江津,綦江,南川,黔江,石柱,巫溪*注:首都和直辖市的全部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
A.0.2河北省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一组:廊坊(2个市辖区)唐山(5个市辖区),三河,大厂,香河,丰南,丰润,怀来,涿鹿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一组:邯郸(4个市辖区)邯郸县,文安,任丘,河间,大城,,涿州,高碑店,涞水,固安,永清,玉田迁,安卢,龙滦县,滦南,唐海,乐亭,宣化,蔚县,阳原,成安,磁县,临漳,大名,宁晋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一组:石家庄(6个市辖区),保定(3个市辖区),张家口(4个市辖区),沧州(2个市辖区),衡水邢台(2个市辖区),霸州,雄县,易县,沧县,张北,万全,怀安,兴隆,迁西,抚宁,昌黎,青县,献县,广宗,平乡,鸡泽,隆尧,新河,曲周,肥乡,馆陶,广平,高邑,内丘,邢台县,赵县,武安,涉县,赤城,涞源,定兴,容城,徐水,安新,高阳,博野,蠡县,肃宁,深泽,安平,饶阳,魏县,藁城,栾城,晋州,深州,武强,辛集,冀州,任县,柏乡,巨鹿,南和,沙河,临城,泊头,永年,崇礼,南宫第二组:秦皇岛(海港、北戴河),清苑,遵化,安国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一组:正定,围场,尚义,灵寿,无极,平山,鹿泉,井陉,元氏,南皮,吴桥,景县,东光第二组:承德(除鹰手营子外的2个市辖区),隆化,承德县,宽城,青龙,阜平,满城,顺平,唐县,望都,曲阳,定州,行唐,赞皇,黄骅,海兴孟村盐山,阜城,故城,清河,山海关,沽源,新乐,武邑,枣强,威县第三组:丰宁,滦平,鹰手营子,平泉,临西,邱县A.0.3山西省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一组:太原(6个市辖区),临汾,忻州,祁县,平遥,古县,代县,原平,定襄,阳曲,太谷,介休,灵石,汾西,霍州,洪洞,襄汾,晋中,浮山,永济,清徐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一组:大同(4个市辖区),朔州(朔城区),大同县,怀仁,浑源,广灵,应县,山阴,灵丘,繁峙,五台,古交,交城,文水,汾阳,曲沃,孝义,侯马,新绛,稷山,绛县,河津,闻喜,翼城,万荣,临猗,夏县,运城,芮城,平陆,沁源*,宁武* 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一组:长治(2个市辖区),阳泉(3个市辖区),长治县,阳高,天镇,左云,右玉,神池,寿阳,昔阳,安泽,乡宁,垣曲,沁水,平定,和顺,黎城,潞城,壶关第二组:平顺榆社武乡娄烦交口隰县蒲县吉县静乐盂县沁县陵川平鲁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二组:偏关,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方山,柳林第三组:晋城,离石,左权,襄垣,屯留,长子,高平,阳城,泽州,五寨,岢岚,岚县,中阳,石楼,永和,大宁A.0.4内蒙自治区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第一组:土默特右旗,达拉特旗*2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一组:包头(除白云矿区外的5个市辖区),呼和浩特(4个市辖区),土默特左旗,乌海(3个市辖区),杭锦后旗,磴口,宁城,托克托*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一组:喀喇沁旗,五原,乌拉特前旗,临河,固阳,武川,凉城,和林格尔,赤峰(红山*元宝山区)第二组:阿拉善左旗4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一组:集宁,清水河,开鲁,傲汉旗,乌特拉后旗,卓资,察右前旗,丰镇,扎兰屯,乌特拉中旗,赤峰(松山区),通辽*第三组:东胜准格尔旗5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一组: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莫力达瓦旗,阿荣旗,扎赉特旗,翁牛特旗,兴和,商都,察右后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库伦旗,乌审旗,苏尼特右旗第二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阿拉善右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白云第三组:伊金霍洛旗,杭锦旗,四王子旗,察右中旗A.0.5辽宁省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普兰店,东港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营口(4个市辖区),丹东(3个市辖区),海城,大石桥,瓦房店,盖州,金州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沈阳(9个市辖区),鞍山(4个市辖区),大连(除金州外的5个市辖区),朝阳(2个市辖区),辽阳(5个市辖区),抚顺(除顺城外的3个市辖区,铁岭(2个市辖区),盘锦(2个市辖区),盘山,朝阳县,辽阳县,岫岩,铁岭县,凌源,北票,建平,开原,抚顺县,灯塔,台安,大洼,辽中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本溪(4个市辖区),阜新(5个市辖区),锦州(3个市辖区),葫芦岛(3个市辖区),昌图,西丰,法库,彰武,铁法,阜新县,康平,新民,黑山,北宁,义县,喀喇沁,凌海,兴城,绥中,建昌,宽甸,凤城,庄河,长海,顺城注: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的设计地震分组,除兴城、绥中、建昌、南票为第二组外,均为第一组。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2021版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2021版抗震设防是指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足够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及人员的危害。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是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用于划分建筑物抗震设防级别的标准。
以下是2021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内容,共计2000字。
一、引言1.1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地震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
1.2目的本标准旨在根据地震烈度、地基条件、建筑物用途等因素,将建筑物分为不同的抗震设防级别,为设计、施工和使用单位提供参考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2.1抗震设防级别根据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用途和地震影响程度,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抗震设防级别,包括一般抗震设防、中等抗震设防和重要抗震设防。
2.2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地震区域的地震活动性质和概率,将地震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抗震设防烈度,包括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
三、建筑物分类标准3.1一般抗震设防建筑物一般抗震设防建筑物适用于地震烈度为Ⅰ、Ⅱ级的地区,且建筑物用途为住宅、一般办公楼、商业综合楼等。
3.2中等抗震设防建筑物中等抗震设防建筑物适用于地震烈度为Ⅲ、Ⅳ级的地区,且建筑物用途为医院、学校、机关大楼、超高层建筑等。
3.3重要抗震设防建筑物重要抗震设防建筑物适用于地震烈度为Ⅴ级的地区,且建筑物用途为核电站、大坝、重要交通枢纽等。
四、划定抗震设防级别的依据4.1地震烈度根据地震区域的地震活动性质和概率,确定建筑物所处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
4.2地基条件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地基条件,判断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4.3建筑物用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功能和承载人员数量等因素,确定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级别。
五、其他要求5.1抗震设计根据所属抗震设防级别,进行相应的抗震设计计算,并采取合理的结构措施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介绍抗震设防是指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构造,以增加建筑物对地震的抵抗力和耐震能力。
根据不同地震烈度、场地条件及建筑物结构特点,抗震设防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标准。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并对各个分类进行详细解释和举例。
一级分类标准一级分类标准是按照地震烈度划分的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地震烈度区划划定的不同地震烈度,建筑物被划分为5个一级分类。
以下是各个一级分类的详细介绍:一级分类A适用于无烈度,也就是不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和设防的建筑物。
一般是非承重结构和临时建筑物。
一级分类B一级分类B适用于第Ⅰ、Ⅱ及Ⅲ烈度区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需要基本的抗震设防,包括构造形式的选择、建筑节能措施和抗震设备的设置等。
一级分类C一级分类C适用于第Ⅳ、Ⅴ烈度区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需采取较高水平的抗震设计和设防,包括抗震设备、耐火构造、裂缝宽度的控制等。
一级分类D适用于国家重点工程、重要场所和特殊用途建筑。
这些建筑物需要最高级别的抗震设计和设防,包括超重荷载、阻尼装置和地震监测系统等。
一级分类E一级分类E适用于重要的抗震研究和试验设施。
这些建筑物需要更严格的抗震设计和设防,以保证其能够承受更大的地震烈度。
二级分类标准二级分类标准是按照建筑物类型、结构形式和性能要求划分的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建筑物的不同特点,建筑物被划分为若干个二级分类。
以下是各个二级分类的详细介绍:二级分类Ⅰ适用于多层、高层、超高层住宅建筑。
这些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要求包括抗震设备、结构刚度、金属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等。
二级分类Ⅱ二级分类Ⅱ适用于工业厂房、仓库和综合楼等建筑。
这些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要求包括刚性连接、防火设计、抗震设备和结构形式等。
二级分类Ⅲ二级分类Ⅲ适用于桥梁、隧道和塔楼等特殊建筑。
这些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要求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滑设施、吊车和桥梁计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
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
12
设防依据(2)——建筑类别
•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 抗震设防烈度为 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 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 要求。 •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 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 9 度时, 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 烈度的要求。 •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 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低的 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13
7
抗震设防的重要性
事例2 • 日本东京是国际著名大城市,历史上曾发生过 8 级以 上大地震。日本政府以及各界一向对此十分关心和重 视,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将东京建成一个能抗御 8 级 大地震的城市; 1986 年一次 6.2 级地震发生在东京城 底下,一座上千万人口的城市仅死亡 2 人,整个城市 几乎未遭到破坏。 • 可是一向认为没有发生大地震危险的日本第二大港神 户市对工程抗震设防就不那么重视:在 1995 年 1 月 17 日 的 一次 6.9 级的 地 震中 , 导致 了 近十 万 栋房 屋 毁 坏.5500人死亡和约1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 范围:烈度6-9度区
10
设防依据(2)——建筑类别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将建筑分为:
• 甲类-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 生灾害的建筑 (特殊设防类) • 乙类-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 功能的建筑(重点设防类) • 丙类-甲、乙、丁类以外的建筑 (标准设防类) • 丁类-属于抗震次要建筑(适度设防类)
6
抗震设防的重要性
事例1 • 1976 年 7 月 26 日在我国一个拥有 150 万人口的唐山 市,遭遇7.8级地震的袭击,顷刻间整座城市化为 一片片瓦砾,人员死亡高达近 25 万人,死伤近 50 万人,经济损失超百亿元。 • 1985年一个拥有 100余万人口的智利瓦尔帕莱索市 虽遭受了同样 7.8级地震的袭击,人员死亡却只有 150人,不到一周时间,整个城市就恢复原样。 • 同样大小的地震,城市人口也差不多相同,却产 生了如此不同的后果,只是因为瓦尔帕莱索市的 建筑物和设施曾进行了有效抗震设防。
Max( E )= Max(收益-投资-损失)
3
抗震设计的目标
Max( E )= Max(收益-投资-损失)
收益 包括所考虑的工程建成后的直接和间接受益。 投资 包括建设此工程的资金及工程建成后的维护 资金。 损失 包括人身伤亡、物质财产的直接损失以及连 锁反应造成的间接损失、以及政治、社会、 经济影响等。
设防依据(2)——建筑类别
•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 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 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 要求。 •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 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 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8
抗震设防的重要性
事例3 1988 年 12 月 7 日前苏联的阿美尼亚共和国发生一 次 6.8 级地震,位于震中的斯皮塔克城破坏严重,距 震中40公里的列宁纳坎市约有80%建筑物毁坏。更远 的基洛伐克市也有将近50%的建筑物严重破坏或倒场, 地震死亡人数达 4-5 万人(但 70 年代前建造的建造破 坏很轻)。前苏联政府鉴于城市居住建筑严重短缺, 又缺乏资金,便在70年代初期对大量新建的多层房屋 建筑降低设防标准.一律从9度降低7度,而恰恰正是 这些房屋建筑在该次地震中大量倒塌,造成了众多的 人员伤亡。
4
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 抗震设防的概念 • 抗震设防的重要性 • 设防依据 • 设防目标及其实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抗震设防( seismic fortification)
内涵:对工程结构进行抗震设计并采 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土木结构是地震灾害的主要载体。国 内外大量震害证明,进行科学合理的抗震 设防,是当今减轻地震灾害的最直接、最 有效的途径。
11
设防依据(2)——建筑类别
• 建筑类别如何划分?侧重于使用功能和灾害后果区 分,并强调对人员安全的保障。
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
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 设防的建筑。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
9
设防依据(1)——抗震设防烈度
• 定义: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 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对应50年超越概率10%) • 确定: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 (图件)确定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 度(或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
对做过抗震防灾规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区划 (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和 设计地震动
1
国家规范
其他国家也同样经历了若干次的规范革新
2
抗震设计的目标
由于地震动的随机性是很大的,要使得所设计 的结构在遭受将来可能发生的地震时绝对不破坏是较 难的和不经济的。结构抗震设计不能追求绝对的安全 性,而需要从现在的经济条件出发,使设计的结构在 未来地震作用下发生破坏的概率为社会所接受,同时 为当前的经济条件所允许。 合理的抗震设计应满足经济和安全之间的合理平 衡,这也是抗震设计的目标。这一目标可以表示为寻 求总效益E最大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