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饭粒小童鞋的心血呦~一、总绪论问题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1.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一、文体发展的不平衡。
二、朝代的不平衡。
三、地域的不平衡。
2.其次,一些因素的互动作用对文学演进的影响。
雅俗、文体之间的渗透、复古与革新、文道的离合。
二、中国文学史分期上古期:先秦、两汉中古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中叶近古期:嘉靖初期至五四运动爆发三、上古神话1、神话概念:“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注:人民的幻想:神话思维。
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后来的文学家有意识使用的塑造文学形象的方法:夸张、变形、拟人等。
神话对于原始先民的意义是生存性的。
)2、神话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注:会举例说明)3、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深重的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先民的反抗精神4、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已观物,以已感物、具体、形象、伴随强烈的情感体验、隐喻性、象征性四、《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
2、整理方式:献诗、采诗、删诗3、《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释义:风:“风”为音乐曲调。
“国”为地区、地域。
“国风”即地方音乐曲调。
诗经有十五国风105篇。
雅:正。
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
大雅31篇,是西周作品。
大部分作于西周初年,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
大雅多为上层贵族之作。
小雅74篇,西周晚期作品居多,也有东周作品。
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还有地位卑微者。
颂:宗庙祭祀之乐。
有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4、《诗经》内容:祭祖颂歌、农事诗、宴飨诗、怨刺诗、战争诗(武功诗、徭役诗、厌战诗)、婚姻爱情诗5、《诗经》艺术特点:(1)赋比兴(注:赋——铺陈直叙比——比方兴——触物兴词)(2)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中国古代文学史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长卷,展现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文学发展的璀璨历程。
从先秦文学开始说起吧。
那可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充满着质朴与神秘。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这些诗歌有着“风”“雅”“颂”的分类,“风”多为各地的民歌,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简单的语句,却生动地描绘出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与情感。
而《楚辞》则以屈原为代表,他的《离骚》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出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强烈的个人情感宣泄,与《诗经》的写实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到了汉代,赋这种文体兴盛起来。
汉赋辞藻华丽,铺陈夸张。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把帝王狩猎的场景描写得极为宏大壮观。
他用大量的笔墨去描绘山川的壮丽、宫苑的华美,从各个方面去展现帝国的强盛与富足,虽然有堆砌辞藻之嫌,但也反映出当时大一统王朝的恢弘气象。
而汉代的乐府诗则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像《孔雀东南飞》讲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这样的诗句,感人至深,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迫。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开始走向自觉。
这一时期的诗歌有了新的发展。
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他们的诗风慷慨悲凉。
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体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而陶渊明的田园诗则是这一时期的一抹清新色彩,他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远离官场的污浊。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高峰。
诗歌更是达到了鼎盛。
初唐时期,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初唐四杰”开始努力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为唐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盛唐,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中国文学史课程学习状况的自我总结6篇
中国文学史课程学习状况的自我总结6篇第1篇示例:在中国文学史课程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许多知识,也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中国文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该课程,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在课程学习中,我了解到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最早的甲骨文到现代的文学作品,每一部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通过学习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我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也感受到了作家们对生活、对人性、对道德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对各个文学流派和文学家的介绍和分析,我对中国文学史有了更加清晰和系统的认识。
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作家们在文学创作中展现出的风格和特点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
在学习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学史的传承和创新,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在前人基础上发展,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和表现形式。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我提高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懂得了如何从文学作品中捕捉作者的思想和意图,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
我也学会了如何用批评的眼光来审视文学作品,分析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观点和态度。
第2篇示例:在中国文学史课程学习结束之际,我想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一下总结与反思。
这门课程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学的窗户,让我对古代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首先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
从先秦诗经和楚辞的创作开始,到汉唐之际的诗歌盛唱,再到宋元明清各个时期文学的风貌各异,我逐渐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魅力。
每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精神面貌,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把握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对一些重要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1.先秦文学:先秦时期的文学主要有《诗经》、《楚辞》和《论语》等。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了风、雅、颂三种类型;《楚辞》以其独特的音韵和抒情表达被后世誉为抒情诗经;《论语》则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魏晋南北朝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以散文为主,代表作有嵇康的《琴坛赋》和陶潜的《归去来兮辞》。
魏晋文人倡导"文以载道",注重以文体来抒发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开创了散文作为文学形式的先河。
4.宋代文学:宋代继承唐代文学优势,形成了以词为代表的新的文学风潮。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余》等都是宋代词的经典之作。
宋代词以篇幅简短、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为特点。
5.明清文学:明清两代的文学发展逐渐衰落,充斥着功利主义和市民性的题材。
明代小说《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清代则以曹雪芹的《红楼梦》为代表,描绘了人物形象的丰满和情感的细致。
6.诸子百家:中国古代文学史中,除了各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还有一些重要的哲学文献,如《道德经》、《庄子》、《墨子》、《论衡》等。
这些非文学性的著作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儒家的"仁义礼智"等思想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主题和内涵。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库,其中包含了众多经典的诗、词、赋、辞、小说等文学形式,也透露出古代文化的卓越与瑰丽。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与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1.先秦文学:先秦时期的文学主要以诗歌为主,代表作品有《诗经》。
这段时期的文学以歌颂王室、贵族和英雄豪杰为主题,形式简练,言简意赅。
2.唐诗盛世: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代表作品有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唐诗以儿女情长、山水田园、仕途沧桑等为题材,以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著称。
3.宋词的兴盛: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另一个高峰时期,代表作品有李清照的《如梦令》、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宋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情感真挚细腻,意境优美。
4.元曲的创作:元代是中国古代戏剧的鼎盛时期,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西华山》等。
元曲以独特的曲调和丰富的表演形式著称,既有悲剧的《窦娥冤》,也有喜剧的《西华山》。
5.明代小说的发展:明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发展时期,代表作品有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
明代小说以描写现实生活为主题,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6.清代文学的变革:清代文学虽然受到了严格的思想控制,但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作品,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
清代文学更加注重心理描写和社会批判,形式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革。
7.诗词曲赋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不仅有诗和曲,还有词和赋等多种文学形式。
诗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形式规整,音韵优美;曲是中国古代的戏曲剧本,以片段化的表演形式著称;词是与曲相辅相成的短小抒情诗,以婉约的风格和深刻的感情描写著称;赋是一种辞章体文学形式,追求辞章华丽,意境丰富。
8.文学批评理论的形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主要有“文心雕龙”、“唐宋文学批评理论”等,这些批评理论对后来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影响。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通过不同的时期和文学形式,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也为后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作品不仅代表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风貌和精神风格,还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作为自考课程,主要涉及到了古代文学史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与代表作品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下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文学史的基本概念1.文学史的定义:文学史研究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包括文学作品的产生、流派的形成、作者的传世与影响等。
2.文学史的分类方法:按时间分期、按流派分类、按地域分区等。
二、古代文学的三纵三横1.三纵:时间纵,即古代文学历史沿袭的时间轴;主题纵,即古代文学作品所追求的主题内容;情感纵,即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体验。
三、古代文学的流派与代表作品1.古文流派代表作:《左传》、《国语》、《史记》2.诗歌流派代表作:《诗经》、《楚辞》、《陆机集》3.散文流派代表作:《庄子》、《文心雕龙》、《傅雷家书》4.戏剧流派代表作:《诸子百家戏》、《汉赋》、《元杂剧》5.文言小说流派代表作:《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6.白话小说流派代表作:《红岩》、《家》、《孽子》四、古代文学史的发展阶段1.原始阶段:包括《诗经》等早期文献的创作和保存。
2.古代文学的萌芽阶段:以《楚辞》和《古文观止》为代表,出现了大量的散文和乐府诗。
3.古代文学的兴盛阶段:以唐代为代表,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4.古代文学的衰退与复兴阶段:由于社会政治的变革和文化传统的断绝,古代文学走向了衰落,但在近现代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学流派,如白话小说。
五、古代文学史的评价与思考1.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一些与现代价值观念不符的内容,这需要我们进行审视和思考。
3.古代文学的时代特点:古代文学作品以婉约、豪放、诗性等特点为主,反映出古代人们不同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
4.古代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古代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参考和借鉴对象。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知识点总结一、文学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文学起源于先秦时期,经历了鸿篇巨制、继承发展、繁荣兴盛、走向衰落等阶段。
先秦时期的文学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民俗习惯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汉代是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和文学家,如《楚辞》、《史记》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形式逐渐多样化,出现了小说、戏曲等新的文学类型。
二、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与作家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和杰出的作家。
其中,《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其精妙的情节、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西游记》、《水浒传》等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品。
在诗歌领域,《唐诗》被誉为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杜甫、李白等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被后世称为“诗仙”和“诗圣”。
三、古代文学的主题与意义中国古代文学的主题丰富多样,包括人生哲理、爱情、自然景物、历史传说等。
这些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古代文学通过对人类生活的描绘和思考,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有助于读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句也经常被人引用,成为人们共同的文化遗产。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
古代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的表达。
它承载了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传承古代文学,让其继续在当代文化中发挥作用,为人们带来智慧和启迪。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整理(一)先秦文学1.绪论●中国文学的源头●先秦文学的形态●作者的流变●文化与文学的发展轨迹2.上古神话●神话定义《山海经》●神话分类●民族精神●思维特征●神话历史化●对后世文学影响3.诗经●名词解释:风雅颂,三家诗词●诗经内容:祭祖颂歌,农事诗,宴飨诗,怨刺诗,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现实精神●艺术特点赋比兴,四言为主,语言生动●地位影响4.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尚书春秋春秋笔法●左传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的艺术特色●感情色彩●叙事手法●描写人物●言近旨远●国语文学特色●战国策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学影响5.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论语老子孟子●墨子庄子过渡●荀子韩非子成熟●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论辩缜密●气势浩然●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寓言为主(三言:寓言,重言,卮言)●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形象诙诡●语言诗意●后世影响传统文化源泉,散文创作典范,语言艺术成功6.屈原与楚辞●文化政治背景●楚辞离骚艺术成就●屈原其他作品九歌天问等●楚辞流变,后世影响(二)秦汉文学1.绪论●汉代作家群体生成●汉代文学基本态势●文学经学双向互动●汉代文学样式的嬗变和分期2.秦及西汉散文●吕氏春秋●李斯《谏逐客书》●贾谊《过秦论》●《淮南子》及其他散文3.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骚体赋及“九体”●枚乘和“七体” 梁园文人群体●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艺术特色●扬雄四赋●西汉其他赋家4.司马迁与《史记》●发愤著书说与《史记》“三家注”●史记的叙事艺术●沟连天人贯通古今●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历史因果●条理清晰●人物刻画●人物广泛●共性和个性结合●多维透视法●旁见侧出法(互见法)●风格特征●画面宏阔●浓郁悲剧气氛●传奇色彩●雄深雅健●地位和影响5.两汉乐府诗●乐府诗与《乐府诗集》●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贫富悬殊男女爱情乐生恶死●叙事手法●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详略得当●题材丰富●人物栩栩如生●诗体演变6.东汉辞赋●班固张衡的京都赋●《两都赋》的艺术成就●《二京赋》的艺术上的突破●《两》《二》之辩●述行赋和抒情小赋抒情小赋: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7.《汉书》及东汉散文●《汉书》的艺术成就史记与汉书之辨●《吴越春秋》●论衡和潜夫论8.东汉文人诗●班固张衡秦嘉的诗●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艺术成就(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绪论●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独立门类●体裁区分●追求审美特性●乱世文人命运●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门阀制度和其文学创作——不平之意,文学家族,强调宗族关系和伦理观念●玄学对文学的渗透——魏晋玄学魏晋风流●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想象世界的丰富●故事性的加强●反切产生和四声的发现●词汇的扩大●文学观念的多样化●发展历程●建安风政治理想人生短暂强烈个性悲剧色彩●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太康诗风三张二陆两潘一左●西晋末陶渊明田园诗●晋宋之间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谢灵运●南北朝文学●四声发现永明体●文学集团宫体诗●南方清绮北方质朴南北文风交流●鲍照七言乐府诗南北朝民歌●地位●新变●自觉阶段个性化●玄学兴起佛教传入新因素●语言形式美的发现●文体发展●五言古诗继承传统并发展到鼎盛●骈文兴起汉语语言形式美的文体●抒情小赋增加骈文成分●七言古诗发展确立●民歌新鲜气息加入●小说初具规模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2.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建安文学●曹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末实录+雄心壮志●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深刻真实感慨深沉●语言古朴率真笔力雄健悲凉之中有跌宕慷慨之气●曹丕(典论论文)诗歌新变●个人情感的抒发●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和艺术风格的形成●邺下文人集团●曹植诗歌艺术特色●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体现诗经哀而不伤的典雅,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继承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古诗十九首的温丽悲远●对五言诗发展作出贡献●建安七子●王粲刘桢蔡琰《悲愤诗》●时代特征●政治理想高昂——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哀叹人生短暂功名未立or努力突破天命限制追求更高人生价值●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正始诗歌●阮籍《咏怀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嵇康——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两晋诗坛●太康诗风●拟古追求形式技巧和繁缛诗风大量排偶●繁缛表现●语言华丽藻饰●描写繁复●句式散行趋骈偶●左思《咏史诗》寒室之不平和对士族的蔑视抗争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郭璞游仙诗寄托仕宦失意壮志未酬抒发苦闷情怀“始变永嘉平淡之体”●《兰亭集》预示山水诗的兴起●东晋玄言诗玄释合流心隐适意理过其辞淡乎寡味3.陶渊明●儒家入世精神重道德修养老庄思想影响讲求实际安贫乐道崇尚自然●诗歌●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出仕与归隐●行役诗●赠答诗●其他发挥哲理形影神训诫儿子●艺术成就●自然总体特征自然流露一片神行●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历久弥淳的诗味●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礼为统摄四者浑融一体●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节奏舒缓沉稳●散文辞赋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4.南北朝民歌●南朝民歌——反映水乡景物市井风情清新自然委婉含蓄柔美细腻五言四句●北朝民歌——反映生活各个方面质朴无华直抒胸臆刚健豪放四言七言杂言5.诗风转变●谢灵运山水诗●先出游次写见闻最后谈玄或发感谓●情必极貌以写物尚巧似注重写实性细致观察敏锐感受精心细致的刻画●新奇语多生撰●鲍照●内容●表现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抒发寒门被压迫被压抑的痛苦对门阀社会的不满与抗争●边塞战争征夫生活慷慨不平●描写游子思妇哀怨凄怆●统治者横征暴敛百姓疾苦●艺术特色●抒发寒门强烈呼声昂扬激越之情慷慨不平之气难以抑制的怨愤●汉魏乐府和民歌营养句式长短参差●笔力酣畅淋漓风格奇矫凌厉●山水诗以五言为主风格深秀幽奇严整厚重6.永明体和齐梁诗坛●永明体八病●谢朓诗歌艺术成就●永明声律运用音调和谐流畅朗朗上口●融裁警句对仗工整清新隽永新体诗●语言清新情致含蓄南朝民歌气息耐人寻味●沈约清怨王融构思含蓄有韵致何逊对游宦生活的厌倦羁旅乡愁阴铿离愁别绪羁旅思乡江上景色●齐梁诗人集团——萧子良竟陵八友萧统《文选》萧纲宫体诗●宫体诗——描写女性咏物无寄托发展吴歌西曲艺术形式继续永明体艺术探索(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情景交融风格清新流丽)7.南朝文风北渐——徐庾体:梁朝徐擒庾信父子置身东宫创作的风格绮艳流丽的诗文“转拘声韵“弥尚丽靡” 后期”华实相扶,情文兼至“ 庾信”穷南北之胜“8.辞赋骈文散文●魏晋文坛——重”气质“”以情纬文,以文被质“ 应用文抒情小赋论辩文●南朝美文●元嘉三大家●谢灵运山水为题材山居赋长溪赋●颜延之骈文典丽缜密●鲍照以奇峭之风运骈丽之辞登大雷岸与妹书芜城赋●水经注洛阳珈蓝记9.小说●笔记体小说文言小说——志人志怪●世说新语文学成就●记言玄远冷隽记行高简瑰奇●独特言谈举止写出独特性格●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对比夸张语言●语言简约含蓄幽默机智●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时代
文学现象与作品
特点与影响
先秦
神话
原始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解释,采用虚幻的想象和夸张手法
《诗经》
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四言句式,复迭手法,使用双声、叠韵、叠字,赋、比、兴表现手法
诸子散文
体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之局,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楚辞》பைடு நூலகம்
屈原开创的新诗体,句式参差,大量使用虚词“兮”,包含神话传说和幻想题材
屈原作品
《离骚》是代表作,塑造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秦汉
汉赋
辞藻华丽,描写细腻,注重铺陈和夸张
司马迁《史记》
纪传体通史,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谋篇布局独具匠心,寓褒贬于叙事
汉乐府
叙事性强,如《孔雀东南飞》是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史,可谓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瑰宝。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点知识点,让你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要了解的是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诗经》、《楚辞》等诗歌作品,到后来的《史记》、《红楼梦》等小说,古代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不断发展壮大。
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传颂不衰。
我们要学习的是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比如《诗经》中的《关雎》、《蒹葭》,描绘了古代的爱情故事;《楚辞》中的《离骚》、《九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史记》中的《陈涉世家》、《项羽本纪》,讲述了一个个英勇善战的故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风情。
我们要探讨的是古代文学的创作手法。
在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独特的创作手法,如对仗、排比、拟人等。
这些手法使得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很强的共鸣。
比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动听。
我们还要关注古代文学的评论家。
在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评论家,如司马迁、苏轼、辛弃疾等。
他们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和解读,使得这些作品得以流传后世,也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对古代历史的一次全面总结;苏轼的《东坡志林》,则是对当时社会风俗的一次生动描绘。
我们要了解的是古代文学的影响。
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文化传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古代文学作品都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古代文学也对现代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现代作家都从古代文学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导论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
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
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
二.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
1、爱情。
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
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
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着、更带野性色彩。
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
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白朴《墙头马上》、加进悲剧色彩(《会真记》、《长恨歌》、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
2、友情。
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
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
1、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
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
2、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宗教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
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1、抒情传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色,但无论是抒情文体还是叙事文体,都有明显的抒情特色。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诗化世界的认知方式,因此在表诉上就常常着重于内心感情的抒发而不是着重与外物的描写。
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深远地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2、我国各体文学虽式样各异,但有一点相通,那就是重视意境的创造。
《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篇,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垣。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知识点总结1.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1)古代文学的三个阶段:初期文学、古代文学和魏晋南北朝文学。
(2)古代文学的分期:古代文学从夏商周到魏晋南北朝,可分为“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六朝文学”。
2.先秦文学:(1)《诗经》:包括《风》、《雅》、《颂》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纯文学作品集合。
(2)《楚辞》:以屈原为代表,内容多为爱国主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4)墨子、老子等代表性著作。
3.两汉文学:(1)历史文学: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等。
(2)辞赋文学:杨雄的《风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等。
(3)乐府民歌:《陌上桑》、《长歌行》等。
4.六朝文学:(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谢灵运的《咏史诗》等。
(2)骈文的盛行:王粲的《文心雕龙》、刘勰的《文心雕龙》等。
(3)佛教文学:鉴真的《大唐西域记》、慧远的《维摩诘经》等。
5.古代文学的特点:(1)形式多样:包括诗歌、骈文、辞章等多种文学形式。
(2)社会功能鲜明:文学被用作表达感情、赞美人物、教化民众等社会功能。
(3)艺术风格多样:田园诗、山水诗、婉约诗、豪放诗等多种风格并存。
6.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的因素:(1)政治因素:政治的变迁对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影响。
(3)士人文化的兴起:士人阶层的崛起和士人文化的繁荣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知识点的简要总结,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根据以上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查缺补漏。
同时还应该重点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理解其艺术风格和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各章节重点、考点总结
3、四家诗: 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2、孔孟:孔子和孟子的合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为“至圣”,《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著作。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后世称为“亚圣”,《孟子》是以记载孟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3、老庄: 老子和庄子的合称。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后学对他思想的记载和发挥。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的代表,《庄子》是他与其后学的著作的合辑。
2、建安七子: 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 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第二章《诗经》
1、《诗三百》: 在先秦时称“诗”或“诗三百”。《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
2、风雅颂: 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咱今儿就来唠唠这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重点知识点。
我跟你说啊,一想到古代那些个文人墨客,我脑海里就跟放电影似的,浮现出一个个鲜活的身影。
就说那屈原吧,你瞧瞧,他老人家那模样,峨冠博带,眼神里透着一股忧国忧民的劲儿。
站在汨罗江畔,望着那滚滚江水,心里头装着的都是楚国的命运啊。
他为啥写那些个楚辞呢?那是心里头有气啊,有话要说。
就跟咱现在心里头不痛快,也得找个地儿发泄发泄一样。
他写的那些词儿,什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得多励志啊!好像在跟咱说,不管前面的路多难走,咱也得咬着牙往前奔。
再说说那李白,好家伙,那可是个狂人啊!你看他,一袭白衣,腰间挂着个酒葫芦,晃晃悠悠地走在大街上。
喝得醉醺醺的,嘴里还念念有词,估计脑子里头正想着怎么写出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呢。
他的诗啊,那叫一个豪放,什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得多有骨气啊!就好像他站在你面前,瞪着大眼珠子,拍着胸脯跟你说:“我可不会为了那点权势,委屈了自己!”还有那杜甫,这可是个苦命的人儿啊。
整天皱着眉头,脸上写满了忧愁。
他看着那老百姓受苦受难,心里头就跟针扎似的。
所以他写的诗啊,都是些反映民生疾苦的,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多大的胸怀啊!就说那聂小倩,长得那叫一个美啊,跟仙女似的。
可她的命运却那么悲惨,被妖怪控制着。
后来遇到了宁采臣,俩人那感情,真让人感动。
这就跟咱现实生活中一样,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儿,但只要有个人陪着你,给你力量,啥困难都能挺过去。
这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里的知识点啊,就跟一个大宝库似的,越挖越有意思。
咱得好好琢磨琢磨,感受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概括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概括一、早期文学的萌芽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最早期的文学作品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
这些作品以其抒情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中,《诗经》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先秦时代人民的情感和思想,体现了中国文学深厚的历史渊源。
楚地的《楚辞》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篇章,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二、汉唐盛世的文学繁荣汉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诗歌方面,王之涣、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通过他们的作品,人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政治、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的生动图景。
在散文方面,韩愈、柳宗元等文学家的作品也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作品思想深刻,文辞优美,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
另外,小说在汉唐时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大唐游仙传》、《搜神记》等作品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三、宋元明清的文学传承与创新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另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文学家们不断传承前人的文学精神,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宋代以其文学思想的丰富和文学形式的多样而闻名,如苏东坡的词、辛弃疾的词等,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元明清时期,文学家们在对传统文学进行继承的也积极开拓新的文学领域,如元杂剧、明小说、清诗文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多样化发展增添了新的色彩。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从古代先秦时期的《诗经》到汉唐时期的诗歌繁荣,再到宋元明清的文学传承与创新,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学遗产。
在我看来,中国古代文学之所以能够如此绚丽多彩,是因为其在不断传承的也在不断创新。
正是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精神,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古代的神话、传说文学到明清时期的文学。
下面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1. 古代神话文学古代神话文学是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是从世界的创世、人的起源开始展开的,它吸取了古代先民的观念和思想。
最重要的作品是《山海经》和《尚书》。
2. 文言文的形成文言文是汉语史上最早的书面语言,其形成始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时代。
文言文在中国文学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 唐诗唐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高峰,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唐代的诗人们广泛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技巧与意象,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也勾勒出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民族性格。
4. 宋词宋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也是一次辉煌时期,是唐诗后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宋词以情感表达为主,以小调形式行文。
同时,宋词也更加注重音乐性和韵律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5. 元曲元曲是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元曲采用白描小说写作手法,并融入了大量音乐元素和舞蹈形式,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文化风貌和民族特性。
6. 明清小说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最后一期,体现了明清时期时代背景和人民生活的特点。
其作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道德、宗教、文化和风俗,并呈现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多样性。
7. 诗词散文的融合明清时期的文学,特别是清代,诗词和散文的融合趋势明显。
诗词散文交融,风格也更加多样化,从而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发展出了多样化的艺术形式。
这些文学形式不仅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为现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中国古代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气息,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具有灵魂和思想的内在价值。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
一、艺术价值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韵味,其作品不仅展现了美的形式和艺术技巧,还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和感受。
文学史知识总结
文学史知识总结文学史是研究文学发展与演变的学科,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学的历史和演变过程。
下面将对文学史的基本概念、重要阶段和代表作品进行总结。
一、文学史基本概念文学史是指通过研究文学作品、作家及其创作环境、创作思想等来总结和描述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它关注文学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和变革,以及文学与社会、政治、哲学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二、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可分为古代文学、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唐宋元明清文学等时期。
1. 古代文学:以《诗经》为代表,古代文学主要是以诗歌形式载入记载,是中国文学的起源。
2. 先秦文学: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纷纭出现,代表作品有《庄子》、《论语》等。
先秦文学注重哲学思辨和社会道德观念。
3. 汉魏六朝文学:以魏晋时期为代表,兴起了乐府民歌和诗赋。
重要作家有司马相如、刘向、陶渊明等。
4. 唐宋元明清文学:唐代是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代表作有《长恨歌》、《滕王阁序》等;宋代以词为代表,著名词人有李清照、辛弃疾等;元代以戏剧为主要形式;明清时期以小说为主要文学流派,名著有《红楼梦》、《西游记》等。
三、西方文学史西方文学史主要可分为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启蒙文学和现代文学等时期。
1. 古希腊罗马文学:古希腊文学以史诗、戏剧和哲学著作为主要形式,代表作有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罗马文学则为古希腊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代表作有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奥维德的《变形记》等。
2. 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主要表现为宗教、骑士和民间文学。
代表作有但丁的《神曲》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等。
3. 文艺复兴文学: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以人文主义者为代表的作品层出不穷。
代表作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
4. 启蒙文学:启蒙时期,理性和人权思想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代表作有伏尔泰的《论法的精神》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古代文学史(唐~清整理)一·<唐>诗歌诗词:诗初唐(618~713):两大诗派1、以上官仪和杜审言、宋之问等宫廷文人为代表。
他们总结了齐梁以来在诗歌声调、韵调、对仗方面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古近体的界限,对律诗的定型及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2、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为代表。
他们的入主诗坛,标志着中下层文人打破了宫廷文人的一统天下.批判六朝文学,主张言志抒怀,咏叹人生。
诗风:绮丽婉转,不脱六朝;刚建清新,启迪盛唐。
两大乐府诗名篇:刘希寿《代悲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盛唐(713~765):两大诗派1、王、孟山水田园诗(清丽的疏淡的笔墨,描绘题咏山水田园。
抒情寄趣,多用五言古体和律体)2、高、岑边塞军旅诗3、其他特色诗歌(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祖咏等其他个性特色诗歌)▲两大诗人:1、李白(以澎湃雄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拯物济世的怀抱,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反应民生的苦难,藐视权贵,反抗礼教,成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2、杜甫(忧国伤时,谴责战乱,哀恤民瘼,善于把时代的灾难、民生的涂炭和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反映现实,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情)中唐(766~859):与盛唐相比的变化:其一,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如揭露商贾渔利,反映南国风情,描写男女爱情,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
其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其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如以文为诗,以议论为传,以律调入歌行,用传奇的手法叙事写人等。
两大诗派1、元白新乐府运动及轻俗平易诗风(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等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以俗为美,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2、韩(愈)、孟(郊)、李贺等奇崛险怪诗风3、其他特色诗歌:大历诗风(大历十才子;刘长卿、韦应物等)刘禹锡、柳宗元晚唐(860~907):唐代诗歌衰微时期两大诗人(小李杜):1、杜牧(评记史诗,针砭时政的怀古咏史诗,《泊秦淮》)2、李商隐(深于寄托,巧于比兴;用典精工巧妙;语言精炼,注意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词)两大倾向:1:重艺术的司空图、韩偓、韦庄等2:多讽喻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诗歌诗词:词中唐前早期文人词:文人词初起李白、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尝试写词,把这一文体初步引入了文坛。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先秦文学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风、雅、颂三部分,反映了周朝早期贵族的生活和琴瑟之音。
二、汉唐诗歌1.《楚辞》的影响:屈原的诗歌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开启了个人情感抒发的先河。
2.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其作品追求艺术的精巧和形式的完美,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繁盛和壮美。
3.盛唐诗坛:王之涣、杜甫、李白等诗人的作品,以描写社会风貌和表达人生哲理为主,风格独特,内容广泛。
三、宋代词曲1.辛弃疾:以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为主题,情感激昂,辞章华美,是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
2.苏轼:以豪放的个人浪漫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为主题,作品丰富多样,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
四、元曲和明清小说1.元曲:元代戏曲的主要形式,分为四大类:传奇、杂剧、剧词、散曲。
《汉宫秋》、《西华山》等作品代表了元曲的高峰。
2.明清小说:明代出现了长篇小说,《水浒传》、《红楼梦》等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五、散文的发展1.韩愈:唐代文人韩愈的散文代表了文人的清新风采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柳宗元:唐代文人柳宗元的散文追求意境的渲染和抒发感情的真挚。
六、明清散文1.杨慎:以《世说新语》代表明代散文,记录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物的言行。
2.蒲松龄:明代文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集合了民间传说和文人思辨的短篇小说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以上只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一些重点知识点总结,古代文学发展丰富多样,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和代表作品。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饭粒小童鞋的心血呦~一、总绪论问题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1.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一、文体发展的不平衡。
二、朝代的不平衡。
三、地域的不平衡。
2.其次,一些因素的互动作用对文学演进的影响。
雅俗、文体之间的渗透、复古与革新、文道的离合。
二、中国文学史分期上古期:先秦、两汉中古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中叶近古期:嘉靖初期至五四运动爆发三、上古神话1、神话概念:“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注:人民的幻想:神话思维。
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后来的文学家有意识使用的塑造文学形象的方法:夸张、变形、拟人等。
神话对于原始先民的意义是生存性的。
)2、神话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注:会举例说明)3、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深重的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先民的反抗精神4、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已观物,以已感物、具体、形象、伴随强烈的情感体验、隐喻性、象征性四、《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
2、整理方式:献诗、采诗、删诗3、《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释义:风:“风”为音乐曲调。
“国”为地区、地域。
“国风”即地方音乐曲调。
诗经有十五国风105篇。
雅:正。
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
大雅31篇,是西周作品。
大部分作于西周初年,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
大雅多为上层贵族之作。
小雅74篇,西周晚期作品居多,也有东周作品。
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还有地位卑微者。
颂:宗庙祭祀之乐。
有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4、《诗经》内容:祭祖颂歌、农事诗、宴飨诗、怨刺诗、战争诗(武功诗、徭役诗、厌战诗)、婚姻爱情诗5、《诗经》艺术特点:(1)赋比兴(注:赋——铺陈直叙比——比方兴——触物兴词)(2)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3)重章叠韵:一唱三叹,旋律回环往复,抒情程度的加深和事件进度的加强。
(4)叠字·双声·叠韵:拟声、状物,富有表现力;增强诗歌的音乐美感。
(5)押韵方式:通常韵脚在句尾,隔句押韵,押偶句韵。
(6)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
6、《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立足现实,抒情言志:《诗经》开辟了我们诗歌的抒情传统。
(2)“风雅”精神:风,国风,雅,大小雅。
“风雅”精神,简单说,就是文学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
是后世优秀文学家的共同追求。
(3)比兴传统:《诗经》开创的中国古典诗歌的比兴传统,指诗歌形象思维的特点和有所寄托的艺术表现形式。
五、《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1、“祖”:散文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记言文之祖:《尚书》叙事文之祖:《春秋》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国语》2、《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作者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也“十三经”之一。
3、《左传》的叙事特征:(1)褒贬分明的倾向性:注重对人物、事件进行道德评价。
《左传》发展《春秋》笔法,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体现道德评价。
(2)《左传》创立一种新体例,那就是其道德评价还通过“君子曰”等直接议论来提供。
(3)叙事结构:按时间顺序灵活运用倒叙、插叙、预叙、补叙等手法叙事,讲述有头有尾的完整故事。
(倒叙、预叙概念详见课本77页)(4)叙事风格:注重完整的叙述事件过程及因果关系,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生动有趣,故事性强,有戏剧性。
(5)塑造人物:描写出一批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
通过行动、对话表现人物,绝少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
4、《左传》语言特点: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叙述语言简练含蓄,词约义丰、语博而奥。
5、《左传》地位:《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
6、《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各国特点详见81页)内容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7、《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战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西汉刘向编校整理为三十三篇。
突出表现纵横家在现实政治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塑造一系列“士”的传神形象。
情节波澜起伏,语言铺张扬厉,“辩丽横肆,亦文辞之最”。
8、《左传》、《国语》对比:均为史家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9、先秦叙事散文对我国古代小说产生发展及独特艺术性格形成的作用:(1)在叙述历史事件中褒贬分明(2)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常以时间顺序串联情节,重视完整性。
(3)常用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来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
(4)我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作品多借鉴先秦叙事散文的历史题材。
六、《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1、先秦说理散文的体制:语录体(《论语》《孟子》《曾子》)韵散结合体(《老子》)专题论文(《荀子》《韩非子》)语录体向专题体过渡(《墨子》《庄子》)注:特点:情感性、形象性、思辨性2、《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3、《孟子》特点:(1)说理充满形象性:长于论辩、长于警喻(2)说理充满情感性:气势浩然、无私无畏(3)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精炼准确4、《庄子》33篇。
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和杂篇出自庄子后学。
(庄周及其思想详见96页,了解内容)5、《庄子》三言说理: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1)卮言:出于无心、自然流露的语言。
(2)重言: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
(3)寓言: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
(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寓言内涵:顺应自然、打破偏执、凝神专注、全身远害、揭示自身困窘的处境6、《荀子》现存32篇,自成体系,严谨详密。
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主张化“性”起“伪”,又主张用音乐(《乐论》)、后天学习(《劝学》》、礼教(《礼论》改善人性,用法制约束人性。
《荀子》学说以儒家为主而兼采各家精华。
7、韩非子思想内涵:(1)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理论。
认为君王要以法、术、势治理国家。
(2)强调法的重要,吸收“性本恶”理论。
主张施刑于民,认为施刑法恰恰是爱民的表现。
(3)在施行法的过程中,主张“以法为教”8、韩非寓言与庄子寓言比较(1)取材不同:《韩非子》寓言多取材历史故事和现实;《庄子》寓言有大量神话传说、拟人化的动物。
(2)风格不同:《韩非子》寓言,冷峻凝练,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庄子》寓言,奇幻怪诞,表现他的出尘之想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9、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说理散文的影响(1)确立说理散文的体制(2)形象化的说理方式(3)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七、屈原与楚辞1、“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
楚辞的直接渊源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2、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屈瑕的后代。
屈原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作品有《离骚》、《九歌》(11篇)、《九章》(9篇)《天问》《招魂》共23篇。
3、《离骚》内容:美政理想、忠君与爱国的主旨、香草美人的象征系统、上下求索浮游求女的象征行为、高洁坚贞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4、屈原其他作品:(1)《九歌》:原为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祀乐歌。
战国楚人屈原改作、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国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其余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
(2)《九章》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
包括:四言体诗《橘颂》,其余几篇为楚辞体,它们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悲回风》。
(3)《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充满理性探索精神。
表现屈原对宇宙人生、历史现实全方位的思考,而归结为对楚国现实的忧虑。
全诗372句1553字,是一首以四字句为基本格式的长诗,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许多方面提出了172个问题。
(4)《招魂》屈原为招楚怀王魂所作。
5、《楚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新诗歌样式(2)浪漫精神气质(3)香草美人的比兴象征手法八、秦及西汉散文1、《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有严密的体系,全书分十二纪,每纪5篇;八览,每览8篇;六论,每论6篇。
再加一篇序文,共161篇(今存160篇)。
2、《吕氏春秋》特点:(1)战国时期理论著作(2)文风平实畅达,用事说理生动(3)丰富的寓言(4)结构严谨:先提论点,引述寓言加以论证,生动简练,中心突出。
3、李斯散文及特点:散文:《谏逐客书》(骈体之祖)《峄山刻石》特点:文章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
4、贾谊作品分类:专题政论文、疏牍文、杂论5、贾谊政论散文特点:全面阐述了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鲜明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封建帝国始创时期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散文的最高成就。
6、《过秦论》中通过鲜明对比造成感情落差的具体表现:(1)把秦朝兴盛期的天下无敌和灭亡时的不堪一击相对照(2)把秦始皇子孙万代为天子的愿望和秦朝三主而亡的历史事实相对照(3)把陈胜的起义军和刘国诸侯进行对比7、《淮南子》为汉代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成,共21篇。
原称《淮南鸿烈》(鸿:广大;烈:光明),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杂以孔、墨、申、韩之说。
8、《淮南子》艺术特点:论说博奥深宏、文学色彩强(引历史、神话、传说明事说理)、采用辞赋写法(描写、叙述)、广征博引反复论证、道家倾向、浪漫色彩(超现实主义、神秘性)9、西汉政论散文特点:(1)先秦诸子各自著书相互攻(2)严谨质实、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本经栗义(3)叙述抒情具感染力九、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1、汉赋分类: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2、骚体赋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现今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代赋作家:贾谊代表作品(赋):《吊屈原赋》《鵩鸟赋》《吊屈原赋》与《鵩鸟赋》比较:前者多人生感悟,后者多政治感慨;前者偏于析理,后者偏于抒情3、“九体”:与《九歌》一脉相承,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的作为骚体赋的一种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