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原理2015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公共财政及其职能
第一章政府、市场与公共财政
一、判断选择P24-25
二、思考题
1、何谓“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指政府为了满足国民的公共需求,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的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性收入、支出活动。这一定义概括了“公共财政”的基本内容,即调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控制财政收支,以及制定财政政策。公共财政的本质就是(政府组织)集中地提供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增长的、变化的公共需求。在财政理论中,这种观点称为“公共需求论”。
2、为什么说政府的权力应该受到限制?
1)政府权力过大,相应地破坏了个人的“经济自由”。
2)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
政府成员的决策能力上看,政府内部成员并不是万能的,存在失误在所难免。
3)人类社会中权力是危险的,因为如果控制不当,任何权力都有被滥用的可能性。
3、如何认识政府干预市场的合理性?
1)市场不能保证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政府干预可以提供公共产品;
2)市场竞争不可避免的导致收入分化,政府干预可以在不损害经济效率的情况下改善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状况;
3)在市场失灵、信息不完全导致的资源配置失灵情况下,政府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干预经济从而使经济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4)经济过程中可能产生对整个社会的效率损失,政府可以针对外部效应(污染等)进行干预从而协调个人利益和政府利益。
第二章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私人产品、公共产品与政府资源再分配职能;收入再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一、名词解释
1、洛仑兹曲线:洛伦兹曲线越偏离45°线,越不公平;越接近45°线,越公平。书P37
页的图
2、基尼系数:越接近1,越不公平;越趋近于0,越公平。计算:A/A+B
二、判断选择P63-66
三、思考题
1、举例说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消费”、“非排他性消费”特征。
非竞争性消费是指社会成员在消费公共产品时,可以不像其消费私人产品那样必须支付既定的价格,即对公共产品消费利益的取得与个人是否支付价格没有关系。
非排他性消费是指任何社会成员对某种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妨碍其他社会成员同时消费此公共产品,即在公共产品消费上没有任何社会成员因具有对该产品的所有权而获得唯一享受权。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城市照明,对于任何一个行人来说,对灯光的利用程度既与其货币支付与否无关,也与其支付多少无关,而且在其享受灯光效用的同时,也不减少其他人的效用。
2、公共财政履行收入再分配职能的主要方式方法?P42【预测论述】
累进制所得税、政府转移支付、对特定收入来源的纳税人的纳税优惠、财政支出方式
第二篇 财政支出
第三章 公共支出的基本理论
知识点:
单纯私人产品条件下的资源有效配置条件
引入公共产品条件下的资源有效配置条件
一、判断选择P103-105
二、简答题
书P73数例
第四章 中国现行的财政支出结构
判断选择P141
第五章 公共投资项目评估
一、名词解释
1、影子价格:指在市场交易价格不能充分反映某些产出的真正的边际社会成本时,人们对这些产出的边际社会成本进行重新估算后的再定价,称为影子价格。不过,市场价格总是影子价格的基础。
二、选择判断P165-167
三、思考题
1、在公共项目评估过程中,应如何衡量时间价值?P152
用“闲暇——劳动”替代选择来估算时间价值或者比较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选择。
2、净现值NPV :该法依据现值原理,首先计算公共投资项目的成本现值与收益现值,然后从收益现值中减去求成本现值,求得净现值。如果净现值大于零,表示该公共投资项目收益大于成本,是可取的;如果净现值小于零,表示该公共投资项目收益小于成本,是不可取的。P154
,为折现率。
金值;,为该项目各年度净现)1/(0r NCF r NCF NPV t n t t t ∑=+=
第三篇 财政收入
第六章 税收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税收:政府出于提供特定公共产品和公共劳务的需要,通过法律形式对其社会成员规定的强制性的、不付等价物的货币支付。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强制性、合法性
2、超额税负担:因为税收的作用,给经济社会在资源使用上带来的效率损失,即国民福利损失。
3、瓦格纳定律(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相应提高。
4、税收第一准则(公平分配税负担的标准):每一个国家的人民对支出政府的交纳,应当尽可能地和他们各自的能力成比例,和他们在政府保护下的收益成比例。两重含义:利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按照利益原则,税收负担的分配应当和纳税人从这种税收的使用中得到的利益联系起来。支付能力原则在税收负担分配上是把个人或家庭的支付能力与政府支出负担
联系起来。现代税收理论中,对于支付能力的衡量标准有三个:(1)以个人收入水平作为衡量其支付能力的课税基础。(2)以个人的消费水平作为衡量其支付能力的课税基础。(3)以个人财产存量作为衡量其支付能力的课税基础。
二、判断选择 P200-202
三、简答题
1、税基弹性:税基弹性指在其他不变条件下,税基变动对税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该反应程度可以通过计算税率变动百分比与税基变动百分比的比值予以确定。
E t B =(∆B/B)/(∆t/t)=(t∆B)/(B∆t)
其中,E t B为税基弹性,B为税基(以货币额表示),∆B为税基变动,t为税率(以百分数表示),∆t为税率变动。
(1)当E t B为正值时,表示税基与税率呈同方向变动,即税率提高,税基扩大,或者税率下降,税基缩小。
(2)当E t B为负值时,表示税基与税率呈相反方向变动,即税率提高,税基缩小,或者税率下降,税基扩大。
税基弹性税率变动收入变动
E t B>-1 税率提高
税率减少
税收收入增加
税收收入减少
E t B<-1 税率提高
税率下降
税收收入减少
税收收入增加
E t B=-1 税率提高
税率下降
税收收入不变
3、简要解释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1)平等原则:所有收入都应按章纳税,个人所承担的税收负担应该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分配。2)确定原则:政府的税法、税收征管必须是确定的
3)方便原则:尽量减少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尽量减少政府的税收征管成本。
4)效率原则:一切税赋的征收应该设法使人们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收入的。
3、图示“拉弗曲线”,解释该曲线主要说明了哪些问题。【预测论述:我国的供给侧改革】(1)在税率低于t0时,政府提高税率会起到增加税收收入的效果,而在税率已经超过t0时,继续提高税率,只会起到降低税收收入的效果。所以,t0时的税率为政府所可选择的最佳税率,因其可以使政府的税收收入达到最大(R MAX)。换言之,能够使政府税收收入达到最大化的最佳税率只有一个,应该成为政府税收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2)从t0到100%的税率调整区间均属于政府的税收禁区,在此区间政府只有采取降低税率的办法,即实行减税政策,才能有助于经济社会的税基扩大,才能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3)除了在t0时的最大税收收入外,政府任何规模的税收收入(如R)都可以通过两种税率取得,一个是高税率(t h),一个是低税率(t l)。那么,为了取
得特定规模的税收收入,政府最好是采取较低的税率。因为,相
比之下,低税率对经济活动的扭曲作用相对较小。
(4)实际上,拉弗曲线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说明,“任何单一生
产要素的课税率发生变动,将影响其市场活动参与能力。这进而
会依次影响经济产出和税收基础。
简要分析政府税收政策对经济产出和政府收入的影响。
在正常税率变动范围里,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率的办法来增加其财政收入,对稳定财政收入通常有短期效果。但是税率变动直接影响经济产出水平,相对较低的税率往往会带来较大的产出规模,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有长期作用。税率变动还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的市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