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合集下载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章节复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章节复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不成像
虚像 放大 正立
像距 2f >v> f
v=2f v>2f
与物同侧
动态
应用
物近像远 像变大
照相机 投影仪
获得平行光束
物近像近 像变小
放大镜
显微镜:物镜(投影仪) + 目镜(放大镜) 望远镜:物镜 (照相机)+ 目镜(放大镜)
眼睛相当于照相机
症状
近视眼 只能看清近处 物体,看不清 远处物体
成因
晶状体太厚 或眼球前后 方向上太长
成像位置 视网膜前
改正方法 凹透镜
远视眼
只能看清远处 物体,看不清 近处物体
晶状体太薄 或眼球前后 方向上太短
视网膜后
凸透镜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探究问题: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像距跟物距有何关系?
二、摆放实验器材
蜡烛
F
F
凸透镜
光屏
注意: 烛焰、透镜、光屏
三者的中心处于 同一水平高度
1.如图,物体处于离凸透镜20cm处时的成像见图所示.下列列出了
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符合实际的是( D )
A.6cm<f<20cm, B.3cm<f<10cm C.5cm<f<10cm D.3cm<f<6cm
2.物体放在距凸透镜前30cm的位置上时,在另一侧的光屏 上能够得到放大的倒立的像.当物体放在40cm的位置上时,那
(3)随着实验过程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长度变短,光屏上的像会
向 上(上/下)移动,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 下 (上
/下)调整,同时将光屏随之调整。
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
蜡烛越烧越短像怎么变化? 像向上移动
模块二:错题讲授
学习目标:能够分析题目中的知识点并正 确讲授解题思路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透镜及其应用 本章复习和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透镜及其应用 本章复习和总结》

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对比
名称
成像原理
照相 机
投影 仪
放大 镜
成像特点
利用凸透镜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
利用凸透镜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
利用凸透镜成正 立、放大的虚像
2.实像与虚像的比较
光屏能否成像 物和像的位置




不能

分别位于凸 透镜两侧
位于凸透 镜同侧
应用举例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知识点三 凸透镜成像规律
(3)主光轴:通过_通__过__两__个__球__面__球__心__的直线。 (4)光心:通过光心的光线穿过透镜时_方__向__不__变__。
2.焦点和焦距 (1)焦点:_平__行__于__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 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用_F__表示。 (2)焦距:焦点到_光__心___的距离。用_f__表示。
本章复习和总结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2.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和 望远镜。 3.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了解眼睛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 和矫正。
凸透镜
凹透镜 透镜 焦点和焦距
过光心 平行主光轴
三条特 殊光线
过焦点
照相机 投影仪 生活中 放大镜 的透镜
应用
倒立、 u>2f f<v<2f 缩小的 照相机
实像
u=2f
倒立、 v=2f 等大的 测焦距
实像
成像光路图
物距与 焦距的
关系
像距与 焦距的
关系
成像特 点
应用
f<u<2f
v>2f
倒立、 放大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课件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常考知识点复习考点一 凸透镜和凹透镜会聚发散常考知识点复习常考知识点复习[点拨] (1)理解“会聚”与“发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在解题时,一般采用延长入射光线的方法来判断,如图4-1所示,通过观察折射光线是在入射光线的外部(发散作用)还是内部(会聚作用)来确定透镜类型。

(2)凸透镜的焦距越短(或者表面越凸),折光能力越强。

图4-1常考知识点复习考点二 生活中的透镜项目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物距 成像 调节方法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前伸镜头、靠近景物,成像变大 下调镜头、远离屏幕,成像变大 远离物体,成像变大 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考点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常考知识点复习不在同一高度一倍焦距焦点不变暗常考知识点复习2.凸透镜成像规律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常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四 眼睛与眼镜倒立缩小实常考知识点复习厚强前薄弱 后凹凸常考知识点复习考点五 显微镜和望远镜项目望远镜显微镜目镜 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其作用相当于 ,成 、 的 像物镜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一组透镜,它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 的 像,相当于一架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一组透镜,它的作用是使物体成 、 的 像,相当于一台 放大镜正立放大虚倒立缩小实照相机倒立放大实幻灯机(或投影仪)例1 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 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知识点应用练习与辨析探究一 透镜及其作用凸透镜会聚知识点应用练习与辨析探究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答案]B知识点应用练习与辨析图4-2D例4 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件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件

显微镜
显微镜 :
目镜: 靠近眼睛的凸 透镜。
物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 凸透镜。
物镜 :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目镜 :象一个放大镜,将像再次放大
望远镜
物镜 :远处的物体在焦点 附近成实像
目镜 : 象一个放大镜,将 像再次放大
天文望远镜 :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物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
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
注意: 1.蜡烛、凸透镜、光屏应调整在同一直线上。
2.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 应调整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口诀)(实验)
序号 条件
特点

应用
1 u>2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照相机
2 u=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测焦距
3 f<u<2f 倒立、放大、实像
v>2f
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凹透镜 概念 中间薄边缘厚
光学性质 发散
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特点 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
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不成像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规律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物近像近
像变小(虚)
照相机 利用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过虚焦点。
光线,折射后平行 于主光轴。
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答: 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 张白纸放在它 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 小、最亮。测量出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 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初中物理总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 • 透镜 •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 眼睛和眼镜
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 凹透镜
F
O
F
F
O
F
对光有会聚作用
对光有发散作用
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O
F
透镜及其应用
F f O
f
F
2f
2f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
异 侧 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f 异侧 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要在同一高度 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异 侧 投影仪 u =f u <f
不成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同 侧 放大镜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及其应用
1、眼球的结构: 2、正常的眼睛: 近点 ——20cm 远点 ——无限远 明视距离 ——25cm
透镜及其应用
近视眼及矫正 远视眼及矫正
再 见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复习ppt课件详解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复习ppt课件详解

4.(肇庆)如图 2-2-11 所示,蜡烛经透镜所成的 像是( C )
图 2-2-11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5.(中考预测题)如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
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
图中所成的像A′( )
A.a点 D.d点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2、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
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
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B的
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 的下半部分,猜一猜,光屏上还能成 完整的的像吗?前后的像有何区别?
2024/7/14
2024/7/14
F F
f
例1、在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
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A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2)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此时成虚像,光屏无 法接收.
(3)蜡烛在一倍焦距以外,但是太靠近焦点,成像太远,光 具座不够长.
(4)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 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2.物近像远像变大,焦点以内反变化.
近视眼及矫正
远视眼及矫正
例、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右图中表示某二人看物体 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甲_近___视__眼,需配 戴_凹__透_ 镜矫正,乙_远__视___眼,需配戴_凸_透__镜矫正。

【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

【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

【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一、基本知识1、透镜的促进作用:凸透镜对光线存有汇聚的促进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存有收敛的促进作用。

2、关于透镜的几个概念:(1)焦点:凸透镜能够并使平行与主轴的光线汇聚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凹透镜能够并使平行与主轴的光线向外收敛,收敛的光线逆向延长线缴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

焦点用字母f则表示。

(2)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3)眼镜的度数与镜片的焦距的关系就是焦距倒数的100倍(焦距的单位必须用m)。

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自己补充完整)4、用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研究凸透镜光学,应当把凸透镜放到其他两种器材之间,调整它们的高度,并使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这样搞的目的就是在光屏的中央成完备准确的像是。

5、实验过程:(1)当烛焰在光屏上为准确、后空翻、增大的像是时,这时物距u与焦距f及2f的关系就是u>2f,物距v与焦距f及2f的关系就是2f>v>f,像是与物坐落于凸透镜的两侧(2)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时,这时物距u与焦距f及2f的关系是u=2f,像距v与焦距f及2f的关系是v=2f,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3)当烛焰在光屏上为准确、后空翻、压缩的像是时,这时物距u与焦距f及2f的关系就是2f>u>f,物距v与焦距f及2f的关系就是v>2f,像是与物坐落于凸透镜的两侧(4)当物距u<f时,光屏上没有像,通过凸透镜向蜡烛一侧看,能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7、物将近像是离像是变小,物离像是将近像是变大;一倍焦距分后利害,二倍焦距分后大小。

8、照相机原理:物距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后空翻增大的虚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等于光屏9、眼睛:原理:物距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后空翻增大的虚像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等于光屏视觉暂留:眼睛有暂时的记忆力,在外界景物忽然消失之后,视神经对它的印象还会延续0.1s左右,眼睛的这种特性叫做视觉暂留。

新人教版《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ppt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ppt复习课件

17、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透镜 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 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B.15cm C.10cm ( A ) D.5cm
解:由题意得: f<30cm<2f
解得
15cm<f<30cm
故正确答案为A。
18、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 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 的焦距可能是:(D )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胡总中心学校八年级物理学科组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 透镜
二 生活中的透镜
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 眼睛和眼镜
五 显微镜和望远镜
基础知识
一 透镜
1:透镜的分类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放大镜
D、潜望镜
12、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相对被拍摄的物体 是:( D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13、用照相机拍照时,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
离:( C ) A. 小于焦距 C. 大于2倍焦距 B. 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A 40cm
B30cm
C 20cm
D10cm
解:由题意得: 解得 故正确答案为D。
30cm>2f f<15cm
倒立 (选 19、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 放大 填“倒立”或“正立”)、 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 投影仪 致的是___________ 。如果在前面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 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 右 移动凸透镜(选填“左”“右”) 向____

八年级新课标、修订版《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及例题讲解

八年级新课标、修订版《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及例题讲解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一、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 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 的光线会聚在 ,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到凸透镜 的距离。

2、3u>2fu=2ff<u<2f u>fu=f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 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 。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 ② ③ 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具体见下表:把空格补充完整。

3、口诀:⑷成实像时:⑸成虚像时: 四、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 、 的 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眼睛如何看到物体: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视网膜相当于 。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 镜,远视眼要戴 镜。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晶状体太 ,所成的像在视网膜 。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晶状体太 ,所成的像在视网膜 。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物镜的作用:成一个 、 的 像,目镜的作用:成一个 、 的 像。

2.望远镜是由 和 组成。

物镜的作用:成一个 像。

目镜的作用:成一个 像。

3.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 ”的大小十分重要。

视角_____,看物体就越清晰。

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增大视角。

达标训练1、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太阳光线会聚后在距离透镜10cm 处发现一亮点,若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 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增大) (增大)像变小 (变大)2、下面关于近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近视眼镜镜片能把太阳光会聚于一点 B.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C、“度数”越大的近视眼镜镜片,凹面弯曲越明显,焦距越大D、近视眼眼睛本身就是发散透镜3、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4、在一些交通要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常常安装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章末复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章末复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将蜡烛向
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合适的 近视


移动;也可以不改
移动;还可以不改变器材的位置,在透
(选填“近视”或“远视”)我国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战斗机上的光电搜索跟踪系统。该系统
功能与人眼相似,能为战斗机提供感知外界的“视觉”,系统内置的光电传感器,相
于镜头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
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原则,遇障碍物时,要想生成障碍物更大
的像,应减小物距——玩具车应靠近障碍物,同时增大像距——镜
头向前伸。据此分析可知B正确。
跟踪练习2
将一支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
置,在墙壁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左右小范围内
移动光屏,观察像是否变模糊。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成

清晰的像,则像的大小比光源
(选填“大”“小”或“相同”)。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成像的
B.将蜡烛放置在35 cm刻度处,仅向
右移动光屏,能得到倒立、放大的清
晰实像
C.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
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不再完整
D.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动,用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替换该透镜,光屏上不再成
清晰的像
解析:由题图可知,物距大于2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够说明照相
A.墙壁上是缩小的像
B.墙壁上是放大的像
C.只适当向右移动烧瓶,墙壁上可成清晰变小的像
D.只适当向左移动蜡烛,墙壁上可成清晰变小的像
类型二、“动态”规律及应用
例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光屏位置

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一、透镜的基本知识
•透镜的定义
•凸透镜和凹透镜
•焦距的概念
•光线通过透镜的路径
•透镜的主要特点:薄透镜近似、主光轴、光的折射和反射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述
•透镜成像规律的推导
•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数学关系
•成像公式的应用实例
三、透镜的应用
1. 人眼的成像原理与矫正
•人眼与透镜的相似性
•近视和远视的产生原因
•矫正近视和远视的方法及原理
2. 放大镜
•放大镜的定义和结构
•放大镜成像原理
•放大镜的应用和使用方法
3. 显微镜
•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
•显微镜的组成部分:物镜、目镜、眼镜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照相机和望远镜
•照相机和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
•照相机和望远镜的对焦原理
•照相机和望远镜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透镜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透镜使用中常见的问题:模糊、失真、色差等•解决透镜问题的方法:调整焦距、更换透镜等•拍摄照片时遇到透镜问题的解决技巧
五、透镜的其他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中的透镜应用
•透镜在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领域的应用•透镜技术的发展和未来趋势
六、透镜实验
•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七、透镜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规范•透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透镜的保养和存放
•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和规范
以上为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提纲,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透镜的基本知识、成像规律和应用,提高对光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本提纲能够帮助你进行复习和准备,取得好成绩!。

《透镜及其应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

《透镜及其应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

《透镜及其应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责编:冯保国【学习目标】1.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2.知道凸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3.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4.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5.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3、光心(O):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点,通过这个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凹透镜4、焦点(F):凸透镜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凹透镜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5、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如图:凸透镜凹透镜6、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

要点诠释:1、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2、放在凸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发散光束,经过凸透镜折射之后变成平行光束,幻灯机、投影仪、舞台上的追光灯等仪器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3、凹透镜的虚焦点,“虚”表示该点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而是逆着凹透镜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

要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1、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的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性质应用举例凸透镜u=∞(平行光)v=f像与物异侧成一点测定焦距u>2f 2f>v>f 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眼睛u=2f v=2f 等大、倒立、实像2f>u>f v>2f 放大、倒立、实像投影仪u=f v=∞同侧不成像探照灯的透镜u<f v>f 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凹透镜物在镜前任意处v<U 同侧缩小、正立、虚像2、口诀记忆: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必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必考知识点归纳

(每日一练)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如图甲所示,一幅漫画竖立在桌面上,小明把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

下列仪器中与其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平面镜D.投影仪答案:D解析:圆柱形玻璃杯装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变胖了,说明老鼠经过水杯后成的是放大的像,又因为看到老鼠掉头奔向猫,所以老鼠的像是倒立的,凸透镜成像中倒立的都是实像。

所以老鼠经过水杯后成的是倒立、放大实像。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与题意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与题意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与题意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D.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与题意相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18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

他判断凸透镜焦距可能是①6cm、②9cm、③12cm、④16cm,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物距18cm,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所以2f>18cm>f18cm>f>9cm③12cm和④16cm符合题意。

故选D。

3、学校倡议:“保护视力,少用手机,从我做起”。

某同学由于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损害了视力。

如图所示的是远处物体在他眼睛里成像的光路图,则该同学的眼睛是()A.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D.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模型是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造成的,应佩戴具有发散功能的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透镜及其应用是光学的基本知识点之
一、下面是对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1.透镜的定义:透镜是由光密介质(如玻璃)制成的两个或多个面构
成的光学元件。

2.透镜的分类:
a.凸透镜:中央较厚,边缘较薄,凸面朝外。

b.凹透镜:中央较薄,边缘较厚,凹面朝外。

3.凸透镜的性质:
a.凸透镜能使平行光线经过折射后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

b.焦点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c.焦距与透镜的形状和折射率有关,与光线的入射角无关。

d.凸透镜有两个焦点,一个在透镜的前方,一个在透镜的后方。

e.凸透镜能够放大物体。

4.凹透镜的性质:
a.凹透镜能使平行光线经过折射后发散开来,看起来是从焦点发出的。

b.凹透镜的焦点在透镜的前方。

c.凹透镜使物体显得小。

5.透镜的应用:
a.照相机和望远镜中使用凸透镜来聚焦光线,形成清晰的图像。

b.眼睛中的晶状体是一个凸透镜,用于调节光的折射,使图像聚焦在视网膜上。

c.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都是通过透镜来实现的。

d.显微镜和放大镜中使用透镜来放大物体。

e.望远镜中使用两个透镜来放大远处的物体。

f.投影仪使用透镜来将图像放大显示在屏幕上。

总之,透镜及其应用是光学中一项重要的知识点,掌握透镜的性质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规律,并且可以应用于许多实际生活和科学领域。

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复习课教学设计

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复习课教学设计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内容是人教课标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共有五节内容,在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本章的要求如下:作为一节中考复习课,应该引导学生在前面光现象复习的基础上,通过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的应用;眼睛和眼镜的相关知识在视力的矫正中的应用的复习,承前启后,让学生了解它们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透镜的基本知识,但缺少对本章内容整体的认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所以他们认为复习课就是旧知识的重复再现,因而缺乏学习兴趣,教师也觉得难教,使得最后复习效果不佳、效率不高。

而本节课作为一节中考复习课,自身所具有的很多特征正好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相一致,而且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学生探究实验器材及学校的鸿和i学电子白板,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操作、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利用光具盘操作演示实验,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通过学生对鸿和i学白板绘图工具的应用,让他们学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3.通过学生自己操作动画演示和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善于观察、勤于动手、乐于合作的探究能力。

4.通过中考题的变式训练,让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的应用。

5.通过学生自己结合眼球的结构讲述人眼成像的原理;以及观看视频和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教学重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本节课采用6+1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交流、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形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最大程度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知识结构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3、 填表: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 ;② ③ ;④ 。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 分虚实,2f 大小,实像分居两侧倒,虚像位于同侧正,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4、 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三、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成因:晶状体过厚或睫状体调节能力变弱,成像在视网膜前方; 矫正:近视眼要 3、远视成因:晶状体变薄,成像在视网膜后方 矫正:,远视眼要戴 .四、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 ;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调节: 。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显微镜。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调节: 。

3视角 (近大远小) 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典型例题[例1](20·长沙)小红家有一焦距为50mm 的照相机,她利用该相机做了如下实验: (1)去下镜头,让太阳光正对镜头,可将太阳光会聚成一点,说明镜头相当于_____。

(2)用该照相机镜头当作放大镜来观察地面上的蚂蚁时,发现蚂蚁被放大了,此时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50mm 。

[例2]、拿一个凸透镜和一张纸,把凸透镜放在太阳和纸之间,然后调整纸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使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时测得纸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6cm ,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若用这个凸透镜作成像实验,在物体离凸透镜30cm 逐渐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减小到15cm的过程中,要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必须将光屏逐渐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像将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为3cm时,像比物体 (选填“大”或“小”),此时,像 (选填“能够”或“不能够”)呈现在光屏上。

[例3].(2020长沙)我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到长沙世界之窗春游,小明同学用照相机为另一同学拍全身照时,不小心让一滴泥水溅在了照相机镜头的上半部分,则他所拍出的照片A.不能看到人的头部B.不能看到人的脚C.不能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D.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巩固练习:一、填空题:1、透镜是利用光的现象制成的。

透镜有两类,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

2、如果把一个点光源放在透镜的上,可以使通过透镜出射的光线变成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光。

3、用放大镜来观察手表的零件,那么放大镜和零件之间的距离必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焦距。

4、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的像,近视眼镜是透镜。

5、要在幻灯机屏幕上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画面,必须满足幻灯机离银幕的距离。

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调节在,并且把幻灯片插在框内,电影放映机原理与幻灯机是一样的,只是它放映的不是单张的幻灯片,而是连续的胶片。

6、把一张较小的透明塑料纸铺在桌子上,用筷子蘸水在塑料纸上滴一个水珠(直径约5mm),塑料纸下有一张报纸,一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了的。

(选填“实”或“虚”)像。

7、(2020山东滨州)在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时(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面”或“后面”)。

二、选择题:l、为了制作一束平行光,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A、选用凹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B、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C、选用凹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凹透镜的2倍焦点处D、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凸透镜的2倍焦点处2、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lO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

这个像一定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3、如图所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透镜的另一测调节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4、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e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5、根据如图所示可判断出蝴蝶标本到放大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B、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C、等于两倍焦距D、大于两倍焦距6、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A、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B、在水中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C、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画面D、通过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7、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a)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

图(b)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8、如图所示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9、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10、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11、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一定是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B、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可能是倒立的C、实像能被光屏接收,虚像不能被光屏接收D、实像是利用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利用光的反射形成的12、关于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下述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B、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C、投影灯片必须放在2倍焦距以外D、用放大镜看书时,书离凸透镜应小于焦距13、用照相机给某人照相时,如果已经照完一张全身的像以后,再照一张半身像(底片大小不变),则应( )A、把照相机远离被照人,同时暗箱拉长B、把照相机远离被照人,同时暗箱缩短C、把照相机与人靠近些,同时,缩短暗箱D、把照相机与被照的人靠近些,同时拉长暗箱14、如图所示,要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放大的“上”字,那么,投影片的正确放法是()15、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D、实像和虚像都只可以是放大16、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等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情况为()A、目镜成放大实像,物镜成放大虚像B、目镜成放大虚像,物镜成放大实像C、目镜成放大实像,物镜成放大实像D、目镜成放大虚像,物镜成放大虚像17、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主光轴的()A、焦点以内B、焦点上C、焦点以外,2倍焦距以内D、2倍焦距以外18、在“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第一次把蜡烛放茬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处,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烛焰像。

第二次移动蜡烛,使它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烛焰像。

比较两次像的大小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则()A、第一次的像较小,像距较小B、第一次的像较大,像距较大C、第二次的像较小,像距较大D、第二次的像较大,像距较小19、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于屏上,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屏上的像只剩下半部分B、屏上的像变暗,位置不变C、屏上的像上半部分变暗,下半部分保持原来的亮度D、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20、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使光变得发散B、它们都使光变得会聚C、凸透镜使光会聚,凹透镜使光发散D、凸透镜使光发散,凹透镜使光会聚2l、一物体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移动,当物体离凸透镜30cm时,光屏上出现了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离透镜15cm时,则成的像一定是()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无法肯定22、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处,在透镜另一侧透镜30cm处得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焦距f的范围是()A、15cm<f<20cmB、20cm<f<30cmC、10cm<f<15cmD、30cm<f<40cm (2019·四川绵阳)20.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