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也迎来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其对教育体系和学生的影响。
一、国际化教育模式的定义与特点国际化教育模式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和管理上融入国际元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其特点包括强调全球视野、多元文化融合和国际合作交流。
国际化教育模式力求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使其能够适应全球化的社会环境和职业需求。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和途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留学生教育、双学位项目、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等。
其中,留学生教育是最常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之一。
通过招收外国留学生,学校能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和学术环境,促进本土学生与外国学生的互动与交流。
双学位项目则是指学生在本校和国外院校分别学习并获得双重学位。
这种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资源和教学经验,并培养他们具备跨文化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挑战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全球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和国际环境。
此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还可以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和竞争力。
然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语言障碍、文化冲突以及学生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高校需要在教学和管理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四、高等教育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案例分析以美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可以看出其成功之处。
美国的高等教育秉持着开放和包容的原则,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
在美国的大学中,国际学生和本土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此外,美国的高校在教学和研究上与国际合作密切,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平台和资源。
这种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培养出众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也为美国的经济和科技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育部推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教育部推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中国教育部积极推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旨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教育部推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意义、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意义推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够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和工作方式,增强跨文化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其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与外籍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中,学生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熟练运用英语或其他国际语言进行沟通。
此外,国际化人才培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
二、方法为推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部采取了多种方法。
首先,教育部鼓励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
通过与国外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联合办学项目,共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其次,教育部支持高校学生交流项目。
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到国外留学或参加交流项目,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和交流机会。
此外,教育部还鼓励高校开设国际化课程,引进外籍教师,提供全英文授课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挑战推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语言障碍。
许多中国学生在英语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给他们的国际化学习和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高校加强英语教学质量,提供更多的语言学习机会和支持。
其次是文化差异。
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交流中,学生可能面临文化冲突和理解障碍。
高校需要加强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理解力。
此外,国内外教育体系的不同也是一个挑战。
高校需要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总结起来,教育部推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集团公司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集团公司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一、方案背景集团公司在过去几十年里,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时代赋予的机遇,已经在国内市场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集团公司面临着更广阔的市场和更激烈的竞争。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集团公司急需培养一批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人才,以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
二、培养目标1.提升员工的国际化素养。
让员工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
2.培养员工的国际市场竞争意识。
让员工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在国际市场中捕捉到商业机会。
3.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
针对不同岗位,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使其具备国际一流水平。
4.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国际化背景下,团队协作尤为重要,要让员工学会与他人共同应对挑战。
三、培养措施1.开展国际化培训。
集团公司可以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合作,定期举办国际化培训课程,邀请专家授课,让员工系统学习国际化知识。
2.实施国际交流项目。
集团公司可以与国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员工交流项目,让员工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3.设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金。
集团公司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员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竞赛等活动,鼓励员工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能。
4.建立国际化人才储备库。
集团公司可以建立国际化人才储备库,对具备国际化潜力的员工进行重点关注和培养,为其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
5.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确保培养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实施方案1.成立国际化人才培养领导小组。
由公司高层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
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具体的培养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间。
3.加强宣传和动员。
通过内部媒体、培训等方式,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宣传,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建立激励机制。
对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顶级需求。
如何有效地培养和引进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
一、国际化人才的概念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背景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合作能力,对多元文化有宽阔的眼界和深刻的理解,可以在跨国企业和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1、加强语言能力培养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
因此,对于培养国际化人才来说,加强语言能力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应该在学校教育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跨文化交际、多语种沟通,提升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2、注重国际交流通过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夏令营、游学等活动,可以使学生接触不同文化,加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国内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赛事等活动,也可以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3、多元教育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如创造性思维培养、开放式学习、项目驱动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接触世界各地的文化、历史、文学、科学等领域,帮助学生开拓眼界、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4、加强国际组织、企业等单位的合作通过与国际化的组织、企业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和实习机会。
在这些单位里,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的氛围,提升自己的国际化素养和能力。
三、国际化人才的引进1、政策上的优惠政策为吸引国际化人才,政府可以提供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优惠房价、便捷的出入境手续等。
这些措施可以为国际化人才的来华生活提供便利和支持,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2、建立国际人才招聘平台政府可以建立国际人才招聘平台,为国际化人才提供更加便捷的求职、招聘信息,使得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愿意选择中国作为他们的发展之地。
3、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开展交流合作、组织招商活动、举办展览会等,加大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力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加入中国的发展。
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共识。
为了培养符合国际标准和市场需求的人才,许多高校纷纷推出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将探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目标和实施策略。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是指高等教育机构为培养适应国际化形势需要的人才所制定的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和项目。
该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能力,熟悉国际规范和商务礼仪,具备国际化思维和全球背景的人才。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具备流利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自如地与不同国籍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2. 培养学生熟悉国际规范和商务礼仪,了解国际市场潜力和挑战;3. 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化思维和全球背景,能够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的问题和挑战;4.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职业发展需求。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策略为了有效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高等教育机构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设立国际合作机构和项目:与外国高校合作,开展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提供学生赴外交流的机会;2. 引进外籍教师和学者:通过招聘外籍教师和学者,提供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加强对学生的跨文化培养;3. 丰富英语语言环境:提供课程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举办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全英语学习环境;4. 开展海外实习和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赴海外实习和交流的机会,使其能够亲身体验跨文化交流的环境和挑战;5. 加强国际视野教育:开设国际化的课程,增加学生对国际事务和全球化趋势的了解,提升学生的全球视野。
结语随着全球化与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培养具备国际化背景和全球视野的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制定全面的培养计划和实施策略,旨在培养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能力的人才,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正日益推动国际化发展。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高校的关键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分析其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
1.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这对于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科技进步以及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强跨文化理解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2.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1)跨国合作项目:高校之间可以开展合作项目,例如办学联盟、双学位项目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研究机会。
(2)国际交流与留学: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交换计划、暑期学校等方式,到海外学习深造,亲身体验不同文化和教育体系。
(3)多语种教学:多语种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其具备更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国际化课程设置:引入国际化教材和先进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全球问题意识和解决能力。
3.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影响(1)拓宽学术视野: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研究动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术造诣。
(2)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与国际学生交流学习,学生更容易适应多元文化环境,增强沟通与协作能力。
(3)提升就业竞争力:具备国际视野和多语种能力的学生更受国际化企业和机构的青睐,就业机会更广泛,竞争力更强。
4.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对社会的影响(1)促进经济发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对外贸易等方面带来巨大推动力。
(2)推动文化交流: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强调学术知识传授,还注重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解决全球性问题: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具备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能力,可以为解决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作出贡献。
总结: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汇报人:***2023-12-27•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概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改革目录•校企合作与产学研一体化改革•学生国际化素质拓展改革•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改革01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概述0102培养目标与定位定位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人才支持。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胜任国际事务、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需求。
缺乏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缺乏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导致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不强。
当前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够国际化、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当前培养现状与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改革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
改革能够提高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改革能够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02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增加国际化课程比例开设更多涉及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促进课程之间的融合加强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参照国际知名高校的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确保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和前沿性。
课程体系优化1 2 3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资源,吸收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引入国际先进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引入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增加跨学科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03加强师生互动与合作建立师生互动平台,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促进教学相长。
全球化时代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全球化时代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化已成为现代世界的一个普遍趋势。
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拥有国际化人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国际化人才?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一、什么是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指的是拥有全球视野、具备跨文化交际和管理能力,能够在跨国公司、国际组织或者海外市场中工作和生活的地球公民。
这不仅要求人才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更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复合型能力。
如今,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二、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1. 语言教育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们交流的工具。
对于国际化人才而言,流利的英语或其他外语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语言教育应该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点。
从小学教育开始,学生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英语或其他外语能力,同时提高对其他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和包容。
2. 增强文化理解能力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不同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性和差异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还需要加强对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学生应该通过跨文化交流和体验,提高文化素养和理解能力。
3. 强化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培养,还需要加强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学习。
学生需要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地缘政治、文化差异等方面的知识,学会以全球化的视角看待问题。
同时,国际化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也是实现国际化教育的必要条件。
4. 多领域学习的培养在全球化时代,学生应该具备多领域的学科知识。
这不仅可以促进跨领域交流和合作,还可以加强专业领域内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技术、管理、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5. 实践经验的积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不是靠纯理论知识获取就能实现的。
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是指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背景意识的人才。
这种理念强调学生应具备全球化思维和跨文化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需求。
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的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的视野,了解和关注国际事务、跨国企业和全球经济等,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2. 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和合作能力,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3. 多语言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并具备流利的口语和书写能力,能够在国际环境中进行有效交流。
4. 国际合作与交流机会:提供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学术研讨和实习等机会,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全球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5. 本土与国际融合:强调将本土文化与国际元素相结合,培养既具备本土优势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通过实施这些理念,高校能够培养出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视野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合作做出积极贡献。
集团公司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及对策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集团公司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2016年—2020年)一、培养目的集团公司多年的国际化战略发展推动了人才国际化的需求,同时随着业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才国际化的进程不可避免的要进入"快速道”。
通过实施国际化人才(职业化+专业化+外语交流能力,并具备在海外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案,培养集团全球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具备在海外调动资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路(一)导入人才国际化的概念,在人才国际化进程中挑选符合国际化素质要求的人员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后备力量。
公司各级别人员培养成为国际化人才的数量和比例目标:*高层管理人员(40人):25人100%高层干部(高级专家)培养成为国际化人才;*中层管理人员(100人):93人100%中层培养成为国际化人才;*管理人员(180人):382人中50-60%管理人员培养成为国际化人才,主管级及以上100%成为国际化人才;*基层班组长(60人):203人中的30-40%的班组长培养成为国际化人才,有技能和具有大专文化的优先培养成为国际化人才;*一线产业工人(120人):2311人中的5-10%的一线工人培养成为国际化人才,有技能和具有大专文化的优先培养成为国际化人才。
(二)国际化人才的来源以"生性和外部引进”并行,前期以引进为主,部培养为辅。
"外部引进”国际化人才的来源:*高层管理人员:根据需要引进海外公司需要的高层管理人员,在集团公司经过培养;*应届毕业生(硕士为主):每年引进50-80名机械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硕士),经过人才国际化培养程序进行培养后,随时赴海外工作、实践。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区域市场分组,指定牵头人,哪个市场缺人由哪个组补,必要时可以互相贯通。
三、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5年的时间打造一支国际化人才团队(替换/切换),包括技术、销售、管理、财务、后勤服务以及国际型的蓝领人才(在海外当地能够做好售前、售后以及改装的服务人才)。
国际化战略下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国际化战略下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企业国际化的加速,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国际化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企业必须制订良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并注重不断优化和完善培养机制,以提高企业国际化人才的竞争力。
一、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的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适应企业国际化战略企业国际化战略需要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思维的人才队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全面了解各个国家的市场、法律等情况,才能够真正实现“走出去,引进来”的市场战略。
2.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国际化背景和国际经验的人才更容易获得企业内部的升职加薪和重要项目的担任,而这些人才也更容易在企业外部获得优秀的工作机会,因而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促进企业文化多样性企业国际化人才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他们的加入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包容性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应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1.培养国际化视野企业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如组织员工出国考察、参加国际会议、国际项目合作等方式,让员工感受外部世界的文化差异,了解国际市场的发展情况,提升员工的国际化视野。
2.提供国际工作机会企业应该给予员工更多的机会到海外分公司、区域总部等单位工作,让员工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提高员工的国际化经验。
3.开放式的企业文化企业应该建立开放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主动交流,分享经验、知识和技能。
企业还应该提供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员工相互欣赏,增进理解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4.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培养机制,如制定针对国际化人才的进阶计划、精英计划、培训计划等,以帮助员工在职业发展和知识升级方面得到更好的支持。
三、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难点在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点:1.缺乏国际化视野很多企业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了解,导致企业在国际化发展方面思路不清、方法不对。
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开展跨国合作与交流,培养具备全球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本文将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模式特点以及优势和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国交往和合作日益频繁,国际交流、跨文化合作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国际化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知识的全球传播和人才的全球竞争。
同时,国际化教育也能够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学生,提高其全球竞争力。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1. 跨国合作与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在于通过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创新理念,同时也给国内学生提供出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这样的模式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知识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2. 多元化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具备具有全球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能力。
通过与国外学生的学习交流和合作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具备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社会实践与实习: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的实践活动和实习机会。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1. 开拓视野: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2. 融合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学校可以引入国外优秀的教师、教材和教育理念,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3. 增加就业竞争力: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容易适应全球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高校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高校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高校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备受关注。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指通过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的人才。
本文将从全球视野拓展、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和国际课程建设三个方面来探讨高校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一、全球视野拓展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而言,全球视野的拓展至关重要。
高校应积极推动师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鼓励师生到海外大学进行学习与交流。
此外,高校还可以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开设国际研讨会,增强学生对国际前沿知识的了解。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校可以开设跨文化沟通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国外语言和文化。
此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化社团或志愿者项目,提供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通过与不同国家背景的学生交流互动,学生能够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国际课程建设高校可以通过建设国际课程来促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国际课程应当包含国际化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方面,高校可以引入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法律等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和经济现象。
教学方法方面,高校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高校还可以与国外大学合作,共同开设双语或全英文授课的课程,提供更多国际化的学习机会。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从全球视野拓展、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和国际课程建设等方面入手。
通过全面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际竞争的需求,因此,为了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各国纷纷探索和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分析其对教育与社会的影响。
一、国际化课程设置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第一步是在课程设置上融入国际元素。
通过引入国外优质的教材、知名学者的讲座等方式,使学生从课堂上就接触并了解国际前沿知识。
此外,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境外交流项目,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学术氛围和文化。
通过国际化课程设置,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语言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应对不同语言环境的能力,为他们将来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还需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来实现。
学校可以与国外优质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互派教师和学生的交流项目,开展联合研究等活动。
通过与国外学府的合作,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与海外学生和学者交流,增加跨文化交流的经验和能力。
四、国际化实习与就业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国际化的就业市场,高等教育机构需要积极推动国际化实习与就业。
学校可以合作建立国际化实习基地,提供海外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和适应海外的工作环境和文化。
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与各行业合作,了解行业需求,并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资源,帮助他们在国际化就业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五、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要提供高质量的国际化教育,就需要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
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国际化背景的教师,鼓励现有教师参与国际交流和学术合作,提升他们的国际化水平。
同时,学校还应该搭建培养师资队伍的平台,加强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提高他们的国际化教学能力。
CCG《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4》发布
CCG《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4》发布首先,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中国面向世界开放合作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大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国际化人才的支持。
因此,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推进对中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白皮书强调,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
其中,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和机制创新是核心。
白皮书提出,国家应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包括提供更多的奖励、优先发展、便利流程等,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华工作和学习。
同时,国际合作也是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白皮书呼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人才交流合作,提高中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再次,白皮书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首先是教育体系的和创新。
白皮书提出,应当加大对留学生的培养力度,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来华学习。
同时,应加强英语教育,提高中国人才的国际交流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此外,白皮书还指出,应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新时代素养的高级人才。
最后,白皮书呼吁加强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
白皮书指出,当前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人才流失、不合理的培养机制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建议建立健全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CCG《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4》的发布意味着中国正面临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时代和新挑战。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教育和国际合作,建立监测与评估体系,中国将能够更好地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经济的发展,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优秀人才,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方案,并探讨其实施效果和面临的挑战。
一、方案概述1.培养目标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的人才。
这些人才能够在国际合作、文化交流和全球化企业中具备竞争力。
2.课程设置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包括语言培训、国际事务课程、跨文化交流课程和实践体验等。
语言培训旨在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
国际事务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跨文化交流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实践体验可以通过实习、交换生项目等形式,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增加实际操作能力。
3.导师和辅导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可以分配导师,导师将辅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导师可以提供就业指导、学术指导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支持。
二、实施效果1.国际化人才数量增加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能够培养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这些人才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全球化企业的需求。
2.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跨文化交流课程和参与实践体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不同文化环境。
这种能力的提升对于今后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3.国际合作水平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学生的参与,不仅加深了各国之间的了解,也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三、面临挑战1.师资力量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具备丰富的师资力量。
这些教师应具备跨文化交流经验和全球视野,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培训。
然而,拥有这样背景的教师数量仍然有限,成为实施该方案的一个挑战。
2.实施成本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投入相当的资源和资金。
国际化人才培养
国际化人才培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愈发成为各国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国际化人才不仅具备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还要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目标与策略,并分析当前存在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于满足全球经济的需求和促进国家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全球视野的人才来推动各领域的发展。
同时,国际化人才还能提升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多元发展。
因此,培养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能力,包括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 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能够认识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和国际竞争环境,同时具备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能力。
3. 跨学科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实践。
4. 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的能力,能够有效协调和领导跨文化团队的工作。
5. 跨国企业运营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在跨国企业中工作和管理的能力,包括跨文化管理、国际业务拓展等。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策略为了有效地培养国际化人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1. 语言培养:- 提供全面的语言教育,培养学生的英语或其他外语能力。
- 促进语言文化交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2.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扩大国际视野。
- 开设国际化课程,吸引国外优秀教师授课,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3. 实践教育:- 加强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国际实习、项目和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
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
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背景意识的人才。
这种理念的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视野: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的视野,了解和关注国际事务、跨国企业和全球趋势,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2.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沟通技巧。
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国际环境中有效地交流和合作。
3.全球背景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对全球背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理解。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贯彻这些理念。
例如,可以开设国际化课程,让学生了解全球趋势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可以开展国际合作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实践和锻炼;可以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校授课或交流,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国际研究成果和动态;可以提供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氛围。
总之,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背景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这种理念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也有助于推动高校国际化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
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发展模式总结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未来国际化人才培养将更加注 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05
案例分析
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案例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通过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 建立国际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 的国际交流机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 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注重国际化办学,引进国外 优质教育资源,开设国际课程和国际 交流项目,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企业为学生提供跨国公司实习和工作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 高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企业内部培训与进修
企业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进修课程,提高员工的国际化素养和专业 技能。
社会实践模式
01
02
03
国际志愿者项目
参与国际志愿者项目,为 社会提供跨国志愿服务,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 跨文化交流能力。
跨国公司实习项目
代化水平。
跨文化教育
加强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 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学 生的国际竞争力。
教学改革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 、探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注 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海外优秀人才
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 水平。
教师培训与交流
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交流,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国 际化视野。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 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 交流和合作研究。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 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如何培植国际化人才
如何培植国际化人才如何培植国际化人才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国际化人才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培植国际化人才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育和培训、实践机会以及政策支持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植国际化人才。
首先,教育和培训是培植国际化人才的关键。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生应该学习多国语言,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在教育过程中,可以组织一些国际交流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风俗和文化。
此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交换生项目也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国际交流机会。
教育和培训机构可以与外国高校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在国外学习和生活,锻炼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其次,实践机会对于培养国际化人才也至关重要。
学生除了学习,还应该有机会参与实践,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与企业、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实习项目。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了解国际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流程,学习跨文化沟通技巧,以及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一些志愿者项目,为国际组织提供帮助。
这将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全球责任感。
最后,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培育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提供奖学金和资助计划,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实践。
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拓展业务,并且提供支持和培训机会。
此外,政府可以建立国际化人才库,为企业和组织提供精英人才的咨询和推荐服务。
这将促进优秀人才的流动和合作,提高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培育国际化人才需要教育和培训、实践机会以及政策支持的共同努力。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国际交流机会。
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政府应该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环境,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化人才培养2007年12月28日,中国石化集团总经理苏树林提出,要力争用10~15年的时间,把中国石化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
与之形成呼应的是,2008年1月16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也首次透露,到2020年,要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
这样,两大公司不谋而合,同时加了快国际化进程的步伐。
中石油于2006年6月成立了“中国石油国际化人才培训中心” ,启动“国际化人才千人培训工程”。
中国石化也在刚刚结束的教培工作会上提出要“培训国际化人才4000人”的五年规划。
再看一下其它行业的情况:2007年9月24日,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仪开始实施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
国际化是中国大型公司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人才国际化是个关键。
换言之,人才国际化,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事实上,无论是从能源工业看还是从全国看,国际化道路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或是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是人才的国际化。
美国是1966年提出的国际化教育法,日本是1987年提出的培养国际化人才。
国内进行国际化培训如果从大连理工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1984年开始合作培训MBA算起,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
尤其是近10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际化人才培训成为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关注热点。
因此,我们有必要总结经验,明确观念,理清思路,以利再战。
避免在国际化培养中的“重智商轻情商、重业务培训轻人员选拔”的现象。
一、什么是国际化人才《汉语大词典》中对人才的解释为∶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
很多人都有对国际化人才的理解,比如,能讲外语、熟悉国外环境等。
国内著名的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锋认为,国际化人才可以从个体跟组织两个层面来理解。
作为个体来讲,就是看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能不能适应国际市场这种竞争的需要,能不能够在跨出国门以后适应国际市场创造价值;而从组织来讲,就是能不能构建一个适应国际人才生存并发展的环境。
这是把国际化的内因与外因全摆了出来,把国际化问题讲得很透彻了。
只有国际化潜质的人,没有适应国际化人才发展的环境,也不可能培养出国际化人才来。
反之,如果尽管营造了一个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而没有可供培养的潜在人才也没办法。
联想集团柳传志说得更加言简意赅:国际化人才就是能够创造国际化效益的人才。
在这里柳总提出了一个国际化效益的概念。
什么叫创造国际化效益?就是指在国际经营中,能够为企业创造效益。
我认为还应将此处所谈的国际效益分为两层含意,一个是直接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直接创造价值。
另一个间接效益(或说是潜在的影响),就是通过他的工作表现和个人魅力扩大了单位对外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潜在影响的例子俯拾皆是,在国际合作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例子:因为项目主办的个人素质得到对方的认可,而使合作成功。
而当主办的变动时,使得正在合作的项目萎缩,甚至中断。
鉴于目前专家们对国际化人才的描述较为冗长,而且对国际化人才的描述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搞人力资源研究的老总们也不能明确给出一个准确定义,因此不妨采取一种变通的方式——以关键词的形式来对国际化人才进行概述,以求用最少的词汇来跨越对这一定义的纠缠。
这就是:全球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复合型知识;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化运作能力。
二、国际化人才培训中的认识问题既然国际化人才是定义很难界定清楚,在此我们可避开这一问题,不再就什么是国际化人才进行更多探讨,而是直接就国际化人才培训中存在的认识问题进行探讨。
1. 国际化人才不等同于外语人才。
外语是国际化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外语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毋庸质疑。
对于国际化人才来讲,外语不是万能的,但不懂外语是万万不能的。
不可否认可能有个一些人不懂外语,但也能把国际商务做得卓有成效,但这毕竟占少数。
语言是了解文化的工具,一点外语都不懂又如何了解异域文化呢?以sorry 、regret和apology三个词为例,如果没较好的外语水平,很难区分它们的程度。
在中美数次冲突(前南使馆被炸和战机相撞)中,就是因为美方在这三个词上玩文字游戏才引起网友激辩。
靠!谁又能保证类似的事情不会发生在国际商务中。
前面我们重点强调了外语在国际化人才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不能从一端走到另一端,我们决不能把国际化人才简化到外语人才,不是所有外语专业的人都是国际化人才的潜在培养对象。
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以外语为工作语言的国际业务(管理或专业)人员,简称为“懂技术、会外语、能交流”。
2. 其次,我们进行国际化人才培训时也不能把注意力仅放在对外语、对涉外专业的掌握、对当地的法律的熟知等硬指标上。
还要对国外环境的熟悉,对异国文化的了解等。
重温必和必拓美国公司总裁曾讲过的一段故事,可令我们对国际化人才有一个新的认识。
当年一位在美国留学多年的中国博士到该公司面试,这位美国哈佛毕业的博士专业优秀、衣着得体、发型漂亮、英语流利。
就在这位在美国波士顿学习多年的求职者快要征服面试官时,总裁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看过红袜队(波士顿主场的美国棒球联赛的名队)的比赛吗?没有。
你看过凯尔特人(波士顿主场的美国NBA名队)的比赛吗?也没有。
在回答了上面两个简单的问题后,这位哈佛的高才生被拒在了必和必拓的大门外。
这样的案例可能会使所有中国企业经理惊讶,也向我们通常认为的国际化人才的硬指标提出了挑战。
但是这位总裁却觉得很公正。
“在美国,如果你即没看过棒球比赛,又没看过蓝球比赛,那么你的朋友从哪来?你又如何能真正理解美国文化?因为你是在申请一份在美国公司的工作,你就应该像美国人那样生活:看棒棒球比赛或是NBA、与美国人打成一片、学那些美国人学的东西、像美国人一样思维。
(我就见过一主儿,在一个非常正规的活动中接待老外时热情过度。
当老外提出要上厕所时,她主动带路到门前。
不知这老外有何想法,是尴尬呢还是窃喜。
这是后话。
)3.情商也不容忽视对国际化人才的培训不同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
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受训者有些缺陷是靠后天的培训或教育能够补上的,但是作为国际化人才培训中的某些软指标(潜在素质)是很难靠后期的教育或培训补上的。
除了懂技术、会外语外,还要能交流。
从潜质上讲,愿意与人交往的欲望、随机应变的处事心态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
有的人天生就不具备国际化的素质,对这类人进行国际化培训只能是事倍功半。
有的人从骨子里就不愿与人交往,或是对与人交往发怵。
试想连与国人交往都发怵的人又如何与外国人交往呢?目前本科毕业的人不少,外语通过四六级的人也是大多数,但是能够用运用外语进行恰如其分进行有效沟通人极少。
一位多年从事海外项目的老总在讲学中说,我们很多项目就是由于不会沟通、不能沟通而没有成功,或是无法进行下去。
这位老总所说的问题中除了口语水平外,还有情商的成分在内。
一个潜在的国际化人才首先要有开放的心态,以及去接受这些挑战的欲望,或说对于异域文化有着特殊的敏感性。
我们应该从这类人里挑选进行国际化培训的人选。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善于沟通,善于相机而行,或者说心态比较宽容,能够换位思考。
因为我们在国际化运作过程当中强调的是双赢,因此换位思考很重要。
你能不能站在对方国家的角度,站在法国人角度,站在美国人角度,站在印度人角度思考问题应该怎么样。
假如这些潜质都不具备的话,招进来无论对受训方还是施训方都是浪费。
在此再举一例来说明问题:当年中石化MBA赴美公司实习时一美国公司的老板设宴招待,为了加强气氛,席间老板请艺人为在座的中国客人每人制一个“气球冠”(就是用长气球在人脑围一圈)。
因为美国艺人不懂中国的“绿帽文化”,就给一学员做了绿冠。
此君当时反应异常,让美国老板很尴尬。
我估计那老板心里肯定想这帮中国人怎么这样!其实当事人员要是稍微大度一点,局面肯定是大有不同。
人家美国人“无知无畏”,你中国人就应“不知不罪”。
4.培养环境不容忽视进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除受训者本身的潜质外,创造一个有利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也不容小视。
除了国内培训外,还必须走出国门。
因为对国际化人才所要求的“理解当地国家的语言与文化”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国国内无法实现的,必须走出国门,身临其境,才能学到。
在这方面一些顶级外国公司为我们做出了榜样:IBM将具备潜力的员工派遣到一个新的国家,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工作。
而且安排与其经历完全不同的工作,这项工作正是为了提高其欠缺的某种能力与素质。
那些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与新工作中能够生产下来,并做出业绩的人,才是真正有国际化领导才能的人才。
IBM就是以跨越国界的工作锻炼来培养高阶主管的国际化观念与跨国工作能力。
培养环境还应该包括培训师自身的素质。
除了基本的业务素质外,国际化人才培训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国际化的教师。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师资培训的国际化。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国际化人才。
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质应该在国际化培训师上得到大部分的体现,使教师成为国际化的标杆。
如果老师没有国际化水平而让学生达到,恐怕很难,如何言传身教培训国际化人才呢?那还不应了中国的老话,“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
相当大,每一命题都可单独成文。
笔者没能力提出解决上述问题可供操作的方法,只是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能够引起同仁共鸣,以使我们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更快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