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
古代文学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文学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f7b7ab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11.png)
古代文学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拥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传统。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1. 先秦文学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经典之作。
《诗经》是首部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了记载了早期社会生活和思想真实表达的诗篇。
《楚辞》是中国第一部个人诗集,表达了楚国人民的忧国忧民之情。
另外,《论语》、《墨子》等经典著作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学成果。
2. 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墨客开始兴起,文学创作更加注重个体情感和作者自我表达。
陶渊明以其咏史抒怀的《归园田居》和咏物抒怀的《桃花源记》成为后世文人憧憬的境地。
曹操、曹丕的乐府诗则以其音乐性和儿歌风格备受赞誉。
此外,杜牧、杜甫、王维等诗人也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
3. 唐代文学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被誉为"盛唐文学"。
杜甫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以宏大的气魄和深刻的思考而著名。
李白则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展现了豪放的个性和奔放的想象力。
此外,《唐诗三百首》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至今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 宋代文学宋代文学以文人墨客为主导,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苏轼以他的词作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楷模,他的词作既有情感细腻的爱情词,也有关于社会风貌和时事的议论词。
李清照则以她的女性视角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了南宋时期的代表女词人。
此外,《红楼梦》也是这一时期的杰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5. 元明清文学元、明、清时期,文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元曲是中国古代戏剧的巅峰之作,以其通俗易懂和寓教于乐的特点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明代的文学则以小说为主,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金瓶梅》表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成就。
清代的文学则以诗文为主,代表作品有袁枚的《随园诗话》等。
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小说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0f0f94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6.png)
小说的起源与发展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探讨小说的起源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发展情况。
一、小说的起源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通过言谈传承和分享故事,这些故事以及其演变成为小说的初步形式。
古代小说的特点是口头传承,常常涉及神话、神秘和传奇元素。
另一个影响小说起源的因素是文字的发明和普及。
文字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把故事和事件记录下来,进一步促进了小说的发展。
古代文字记录的故事形式开始变得更加长篇,具有更多的情节和人物。
二、小说的发展1. 古代小说古代小说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古典小说和民间小说。
古典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作品包括《红楼梦》、《水浒传》和《西游记》等。
这些作品在题材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但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物刻画。
民间小说源于古代民间传说和故事的口头传承,代表作品有《聊斋志异》和《说唐全传》等。
这些小说常常以神怪、鬼神和传奇为主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和思想。
2. 现代小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小说在现代社会发展出了全新的形式和风格。
现代小说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20世纪初,现代小说从传统题材转向现实主义,代表作品有陈寅恪的《孔乙己》和鲁迅的《狂人日记》等。
这些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绘,揭示了人性的善与恶、社会的不平等和文化的腐败。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说的形式和题材越来越多样化。
探险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等不同类型的小说在各个阅读群体中受到欢迎。
三、小说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阅读方式的变化,小说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电子书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这给小说的传播和阅读带来了便利。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的兴起也给小说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未来,小说有望继续创新并适应时代的需求。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可能会让读者更加沉浸在小说的世界中。
小说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也将推动小说的发展。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69097007cd184254b353593.png)
三、定型时期
• 时期:唐朝
• 兴起原因: • 商业经济的繁荣。商业都会汇聚各色人物,纷繁的社会生活, 各种异闻奇趣,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又由于市民 阶层扩大,娱乐需求大增,推动了传奇小说的发展。 • 作家队伍的变化。六朝小说作家多为贵族文人。唐代了解社 会现实、积极进取,有较好的文学修养的中小地主阶级知识 分子逐步成为政坛和文坛一支最重要、最活跃力量。 • 各种文学形式的相互影响和促进。李杜的诗歌,元白的新乐 府运动,韩柳的古文运动,增强了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为 传奇小说提供了最富表现力的语言形式。“说话”和“俗 讲”,变文等都对唐传奇产生影响。 • 科举考试中“行卷”风气的盛行。士子们常于应试前以诗文 投献名公巨卿,以求延誉,称“行卷”;数日后再投献,称 “温卷”。唐代传奇之盛,恐与此风不无关系。
制作:叮叮 13
唐传奇特点 因文生事,作意虚构。 长篇不多,构思奇巧。 描绘人物,形象生动。 叙事流畅,辞采优美。
唐传奇意义
源于六朝志怪而突破了志怪的樊篱。 题材从记鬼神怪异转向人间之奇事, 人情世态; 结构由六朝的粗陈梗概而发展成首尾 俱全,篇制宏大,结构完整的故事; 情节曲折复杂,叙述委婉,文辞华艳, 已是成熟的虚构之作; 人物形象塑造、心理刻划,显著提高
唐传奇
• 内容: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 传名篇,以奇闻异事为题材。“传奇”之名,起 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因明代胡应麟用于 指称唐代文言小说而沿用。现存大部分传奇收于 宋初编成的《太平广记》中。
二、唐传奇的发展特点
阶段 内容特点 发轫 沿魏晋小说之志怪
兴盛 爱情题材成就最突出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中国小说发展
• • • • • 萌芽阶段:上古先秦 雏形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 定型时期:唐朝 发展时期:宋元 高潮时期:明清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e937b52b7360b4c2e3f64b6.png)
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引言:作为四大文学体裁的小说,在今天已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网络小说,奇幻小说等等的兴起,给小说带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然而随着新派小说的兴起,古典小说却逐渐被人们遗忘,而中国小说之发展历程,需要更多人们去关注。
对古代小说发展历程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大家下了苦功夫,其中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无疑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鲁迅先生以严谨的笔墨写出了中国古代小说曲折的发展趋势,本文也参考引用了鲁迅先生的很多观点,再加入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希望以此来展现另一个方面的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小说,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它没有诗歌的高雅,没有散文的韵味,没有戏剧的复杂,然而它却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爱。
究其原因,实在是与小说的本质大有关系。
“小说”一词来源于《庄子》,这种带有故事性的说理被庄子认为不可取,小说即小道理之意,事实上,这是小说的本意和本源。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
这个人物往往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多数情况是作者心目中几个人的集合体,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小说的主体是故事,虚构性是它的本质,新奇是它的防腐剂,通过故事反应组综合创作思想是它继续发展下去的动力。
中国古代小说经过几千年曲折漫长的发展,才逐渐有了后来辉煌的成就,它比诗歌散文晚熟,略早于戏曲。
古代小说坎坷的发展,它强大的生命力终于使得它有了成就辉煌的那一天。
古代小说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分别叙述。
一、先秦两汉时期-------萌芽期古时,人类思想蒙昧,巫术盛行,神话鬼怪由此而生,开始了古代小说的萌芽。
中国神话自成体系,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都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同时也表达出了一些简单的思想意识,已经初步具备了小说的基础要素。
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
![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1504b11ec850ad02de8041fc.png)
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小说一向受到封建正统文人的鄙视。
可以说,小说是在中国封建文人的歧视中发展起来的,它是由中国的文化孕育而出并为其增彩的文学。
中国小说的发展史分为5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源头,说的是远古神话。
第二阶段为雏形期,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
第三阶段为定型期,指的是唐传奇。
第四阶段是发展期,指的是宋元时期的话本。
最后一个一段为高潮期,指的是明清的章回小说。
首先是源头。
古代小说的三个源头,分别是神话、子书和史书。
处于这一阶段的小说,并未完全产生符合小说文体基本条件的小说作品。
但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等,都孕育着小说艺术的因素,为小说文体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这类小说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对小说叙事方式的影响十分深刻。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上古神话—《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淮南子》中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寓言故事—《孟子》中的揠苗助长。
《庄子》书中“寓言十九”。
《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郑人买鞋。
《列子》中的愚公移山。
《新序》中的叶公好龙等。
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和《史记》。
其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
志人小说以记载人物的琐闻轶事为主。
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
志人小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魏晋风度”与“名士风流”的真实面貌和生活情景,还暴露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的黑暗,对统治阶级和豪门世族的贪婪残暴、穷奢极欲和悭吝狠毒给予了强烈的谴责和抨击。
而志怪小说以写神灵鬼怪及其妖异怪诞之事为主,主要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
志怪小说一方面抨击了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的罪行,对百姓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具有深广的思想和社会意义;另一方面艺术成就卓越,它们有丰富奇特的想像和幻想、鲜明生动地人物形象和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观赏价值。
但是从根本上讲,作者还不知道怎样做小说,更非“有意为小说”,这个时代的小说带有原始状态的色彩,但是对后来文言短篇小说的发展和分流奠定了基础,甚至对某些长篇小说的创造也产生了影响。
论述我国文学发展历史论文
![论述我国文学发展历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e2144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a.png)
论述我国文学发展历史论文从古至今,中国文学发展历经数千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传统。
古代的中国文学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如《诗经》等古代文学作品至今仍被传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中国文学也随之发展,形成了包括散文、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体裁。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陆游、苏轼等文学家的作品被誉为至今的经典之作。
明清时期,小说逐渐兴起,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等作品,为中国文学开辟了新的领域。
近现代文学则更加注重表现社会现实,鲁迅、茅盾等作家的作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文学发展,中国文学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保留了自身的独特性。
汉字的独特书写方式、传统的文学审美,都成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中国文学将继续与时俱进,不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承载着国家的沧桑变迁和文化的积淀。
在古代,文人墨客们以诗歌、词赋为主要表现形式,塑造了优美的文学风貌,如《桃花源记》、《观沧海》等经典作品至今被广为传诵。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文学逐渐丰富多元,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也得到了广泛发展。
唐宋诗词的繁荣时期,陆游、杜牧等诗人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明清小说的兴起,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风貌,小说作品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进入近现代,中国文学逐渐走向现实主义,作家们以“白话文学”的形式深入揭示社会现实,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等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中国文学一直以来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学传统,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学将继续发展壮大,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人民情怀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绵延不绝、脉络纵横的光辉之路,其瑰丽的文学画卷必将在未来继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与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e28e1d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c.png)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与演变古代中国文学中的小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丰富的演变。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发展阶段和经典作品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与演变。
一、起源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的小说主要以说话艺术为主,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于民间。
这些早期的小说作品以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和传统民间故事为素材,形成了最初的小说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说开始与戏曲和文言文体裁结合,逐渐形成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文学技巧。
这使得古代小说有了更广泛的传播途径,也为后来的小说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阶段1.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的小说主要以民间流传的故事为基础,结合了戏曲和文学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如《梁公乘》、《杨家将》等。
2. 宋代宋代是古代中国小说发展的巅峰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小说作品。
这时的小说不再局限于民间故事,开始有了更深入的情节和更复杂的人物形象。
著名的小说作品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大读者喜爱。
3.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小说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个时期的小说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铺陈,强调写实和艺术的结合。
著名的小说作品有《聊斋志异》、《金瓶梅》等,这些作品描绘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人性的缺陷,具有强烈的现实和批判意义。
三、经典作品1.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者曹雪芹通过写贾府与金陵十二钗的爱恨情仇,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道德的沦丧。
小说结构宏大,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2. 《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通过塑造了108位英雄豪杰的形象,展现了他们为正义事业献身的英勇精神。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丰富的人物描写成为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中国历代小说发展历程
![中国历代小说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cc799cd5fbfc77da269b131.png)
中国历代小说发展历程“小说”一词最早见十《庄子·外物》: “饰小说以十县令, 其于人达亦远矣。
”这里小说指的是琐屑的言谈。
一直等到了汉朝, 小说的地位才稍有上升,而且对小说的概念也与后世有点相近, 如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载道:“小说家者流, 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 道听涂说之所造也。
”中国小说起源于上古神话传说。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
”这句话准确论述了神话的由来。
如女娲补天,共工颛顼的故事都是这个时期的神话,大体就是把人神化。
“迨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
”有了人性的神,再为其加上故事就成了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中蕴含了一定的小说元素,具有非自觉的虚构和形象塑造的萌芽。
例《山海经》《穆天子传》等。
继神话传说之后,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和发展了寓言故事。
“寓言”一词, 最早见于《庄子》。
寓, 即寄托、寄寓。
寓言就是采用虚构、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化来寄托某种思想哲理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艺术经验。
首先,寓言的讽刺艺术影响着后世的讽刺小说。
其次,它开创了虚构故事情节的艺术手法。
寓言已经注意到一些艺术表现手法,以加强它的感染力量。
尤其善于运用白描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如同漫画那样表现事物的特征。
例《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中的寓言。
先秦两汉的史传著作,对小说的影响更为直接。
例《左传》叙事既注意事情发展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又注意突出主要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如《晋公子重耳之亡》。
另外《左传》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郑伯克段于鄢》;《战国策》的特点是长于说事,尤其善于刻画人物。
如《苏秦以连横说秦》《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史记》写人物时常依据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需要选择和组织史料,善于抓住关键时刻和重要场面,如《项羽本纪》中《鸿门宴》。
中国小说发展历程梳理课件(共40张PPT)全文
![中国小说发展历程梳理课件(共40张PPT)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e7dd7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3.png)
农村题材、城市题材
莫言、贾平凹、陈忠实
2003年—至今
网络文学阶段
武侠玄幻、言情
唐七公子、桐华、匪我思存
(一)现代(1919-1949年) 1.问题小说 2.乡土小说 3.自叙传抒情小说 4.左翼小说 5.京派&海派小说 6.讽刺、暴露小说 7.七月派小说 8.洋场小说
董永与织女
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阳方与女子田无啬生子,未生二月前,儿啼腹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后三日,有人过,闻儿啼声。母因掘收养之。——《搜神记·卷六》
儿啼腹中
3.唐——传奇小说
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中国小说史略》
6.作业布置: 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从明清章回 小说中选择两本小说进行进一步了解(作者、 成书背景、内容简介、作品主题),然后向全班同学进行介绍。
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历程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脉络。2.了解各个时期小说的特点、主题、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王昭君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 永其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搜神记·卷一》
小说发展史
![小说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9e695ecb284ac850ac02421d.png)
小说发展史对于小说这一文体,一般定义为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三千余年的发展历程造就了我国古代小说熠熠夺目的光辉成就。
在先秦时期,文学呈现出一种综合的形态,文学、史学、哲学相交融,文体界限相对模糊。
但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一批神话传说和哲史故事已经奠定了我国小说发展的基础。
神话传说是原始氏族社会人类生活斗争的反映, 马克思这样指出:“在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已经开始创造出还不是用文字来记载的神话、传奇和传说的文学, 并且给子了人类以强大的影响。
”由于原始氏族社会时期, 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 生产方式也十分简单,人们对自然界表现出一种极大的依赖性, 对于所发生的自然现象如风雷雨电,日月运行, 生老病死都无所了解,无法认识, 于是以天真的想象来解释自然, 幻想出有一种超人力量的“神”,在指挥和控制着天地万物, 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神话都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 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神话就在这种人类社会初期的思想方式下产生了。
中国古代的小说, 也就是山神话传说演化而成的。
为什么这样说昵? 按照文学原理的定义,小说, 就是指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一种文学体裁。
神话传说中,《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最高,它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包含着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意识,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特征。
随着周代敬礼重德的理性精神的发展,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的地位得到肯定,各类神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怀疑和否定,历史意义和现实意识迅速发展起来,《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相继问世,它们标志着我国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诸子散文中同样保留了大量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些也对我国古代小说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继神话传说之后,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和发展了寓言故事。
中国小说发展史(简)
![中国小说发展史(简)](https://img.taocdn.com/s3/m/b08df570a98271fe910ef9a5.png)
中国小说发展史中国小说发展史线索源头----- 雏形期-------定型期------发展期-----高潮期远古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神话志人志怪小说传奇话本章回小说小说的起源源头 :神话诸子史传影响:题材、幻想的方式、情节结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对小说叙事方式的影响十分深刻。
神话: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史学家孔子“不语怪力乱语”道教仙话周穆王访西王母古代小说发展概说(一)先秦《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论语·子张》引子夏云: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
《荀子·正名》:知者论道而已矣,小家珍说之所愿皆衰矣先秦寓言及一些杂家著作(如《山海经》、《吕氏春秋》、《晏子春秋》)中的片断描写可看作是最早的微型小说先秦诸子重道而菲薄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二)汉代——地位略有提升桓谭《新论》: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班固《汉书•艺文志》列九流十家,小说家附列于诸子之末。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
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诸子之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汉代小说有:无名氏《燕丹子》,叙荆轲刺秦王之事;刘安等《淮南子》,神话传说;刘向《列女传》、《新序》、《说苑》,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集;赵晔《吴越春秋》,叙吴、越两国史事;袁康《越绝书》,叙吴越史地及伍子胥、范蠡等人活动;司马迁《史记》,有些情节描写可当小说来读。
班固据《七略》撰《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的最后。
称“小说家者流,盖始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
中国小说史
![中国小说史](https://img.taocdn.com/s3/m/9c9afcc26137ee06eff9189c.png)
中国小说史我国小说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溯源到古代的神话和历史传说。
神话故事以神为中心,历史传说虽然有现实人物为依据,也往往被涂上神话色彩。
他们是我国志怪小说的源头。
我国先秦古籍中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经》。
先秦神话:一,神话的产生在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们的知识水平,当他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不可能了解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在自然力量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因此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都归之于神的意志和权力。
他们认为这些变幻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着、控制者。
于是,他们把一切自然现象都形象化、人格化了。
/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
神话虽由人们幻想构成,但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有现实生活做依据的;他的种种解释和描述虽不免荒唐可笑,但决不是纯意识和心理的活动,而是客观现实和生活的反映。
比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的神话,就明显的反映原始人在实际生活中同自然做斗争的意志。
二,简述神话故事。
(一)?? 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有这样一段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火难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钻民,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彩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洲,积炉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洲平。
狡虫死,钻民生。
这是一则古代神话故事。
它反映了我国原始人对自然作斗争的无比伟大的力量。
(二)?? 后弈射日?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凿齿、九婴、大风、封? 、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弈诛凿赤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断修蛇于洞庭,禽封? 于桑林。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本经训》这是氏族社会后期的一个为民除害的神话。
这个神话之所以产生,大概是古代发生过大旱灾。
灾害过后,人民就想出了这个神话。
这里含有歌颂劳动英雄的意义,也有赞扬优良的劳动工具和巧妙的劳动技能的意义。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的发展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6c956ab284ac850ad02421d.png)
浅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发展中化文化,博大精深,这正如其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历史一样令人叹为观止。
而在这五千年华夏文化文化中,小说和戏曲无疑可以说是其中最为最闪亮的两颗珍珠。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神话,因为小说其叙事的本质,因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小说由民间走向专业化创作,内容则越来越向人身上靠拢。
这便是小说的孕育萌发期。
而到魏晋时,各种文学类别划分已很明显,逐渐为普通人民百姓所接受,小说有了比较完整的篇章结构,摆脱了残俗文学的粗制滥造。
自此,中国文学第一次出现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这也标志着古代小说的产生,在这时期出现了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人志怪小说和以《莺莺传》为代表的唐传奇。
中国古代小说直到发展到宋朝才出现了自身的飞跃和高潮,真正进入古代小说的黄金时代。
第一个高潮是宋元话本时期;第二个则是章回小说体现,以《三国演义》、《水浒》为代表;第三个高潮以《儒林外史》、《红楼梦》为代表。
但这也便是中国古代小说昙花一现的最高峰,从此中国古代小说慢慢衰落、一蹶不振。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自诗三百首与《楚辞》之后,纯文学作品渐盛于汉代。
自此百家争鸣,时有流芳之作惊世而出。
若把这中国文学史比作争奇斗艳的大花园,则诞于十八世纪中叶的小说《红楼梦》便是这花园中最有光采的一株奇葩。
《红楼梦》自出世以来,便征服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
自古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说,以显其盛。
而后《红楼梦》研究者自成一派,即至如今,“红学”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历时二百余年,足以使人叹然。
《红楼梦》被视为“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灭”的“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它达到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峰。
《红楼梦》不仅是自它之前大多数文学作品的全面总结、继承和发展,也是自它之后的文学作品的极好典范。
鲁迅先生也说过:“自从《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还在其次的事。
简述古代文言小说的发展脉络
![简述古代文言小说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17239ada3186bceb19e8bbf7.png)
1、简述古代文言小说的发展脉络。
(1)小说的源头——神话传说早期的神话故事就有《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代社会生活不发达,神话传说反映了初民与自然的斗争,同时有着奇幻的想象和离奇的故事,塑造了许多神话人物形象,这些都成了后代小说发展的土壤和养分。
另一方面,先秦的历史散文和历史著作为魏晋的志人小说提供了艺术手法和形象基础。
如先秦的《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多事记录人物行事的,在讲述故事、刻画人物方面多有精彩之处。
《论语》《孟子》《庄子》等多记录人物言论,通过语言展开故事事件、描摹人物,这种方法为《世说新语》所吸收。
(2)魏晋小说——志人志怪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小说的形成时期。
从内容说,分为谈论鬼怪神摩的“志怪小说”和记录人物的逸闻轶事的“志人小说”。
魏晋时期大量产生志怪小说,著名的作品有《神异经》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刘义庆的《幽明录》等,其中最出名的是干宝的《搜神记》,在艺术上,魏晋志怪小说多取材于非现实的故事题材,显示出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故事结构上多数粗陈梗概,也有一些结构比较完整,描写比较细致,出具短篇小说的规模,并且出现了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
它对唐代的传奇影响很大。
“志人小说”出现在东汉末年的清议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基础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它主要记录当时士族统治阶级人物的逸闻趣事,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说“记言则玄远冷峻,记事则高简瑰奇。
”(3)唐人小说——唐传奇唐代小说被后人称为唐传奇,是小说成熟的标志。
从此小说正式形成自己的规模和特点,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唐传奇的产生于社会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随着当时城市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市民阶层,为了满足市民的文化需要进而产生了“市人小说”。
同时唐代科举发达,许多诗人和历史家都加入了小说创作的队伍,形成了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学形式的交互影响和融合,唐传奇的小说作品多收录于《太平广记》,其中名篇很多,如《古镜记》《枕中记》《南柯太守记》《任氏传》《莺莺传》《霍小玉传》等。
中国小说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中国小说的起源和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0b7886f07c1cfad6195fa793.png)
不论贵为皇妃,还是贱为奴隶;
不论愤世嫉俗,还是恪守礼教;
不论蹈身槛外,还是顺天从命;
不论温和静淑,还是旷达不羁,
最终都逃脱不掉悲剧的结局。
千红一窟 万艳同杯
(哭) (悲)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 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
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丰富性多元性。
(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原因、封建末世无可挽回 的崩溃趋势) 艺术结构的严密性。 (极为严密的网式结构、前五回的艺术提示、宝 黛爱情悲剧之线与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互相连接 互为因果交叉递进) 人物刻画的逼真性。 (生活细节、追踪蹑迹)
曹 雪 芹
环境描写 人物出场
教学目标
• 一、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的主要内容。 • 二、了解作者对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描写, 学习环境描写的方法。 • 三、重点赏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 人物形象及小说语言 。
阜(fù)盛 敕(chì )造 赦(shè) 绦(tāo) 台矶(jī) 靥(yè) 颦(pí n) 怯(qiè)弱 放诞(dàn)无礼 髻(jì ) 绾(wǎn) 蹙(cù) 錾(zàn) 螭(chī) 璎(yīng)珞(luò) 宫绦(tāo) 裉(kèn) 洋诌(zhòu) 琏(lián) 嫡(dí )亲 幄(wò) 庑(wò) 姬(jī)妾 荣禧(xǐ)堂 宸(chén)翰(hàn) 錾(zàn)银 珠玑(jī) 黼(fǔ)黻(fú) 莳(shí ) 觚(gū) 茗(mí ng)碗 锦褥(rù) 孽(nì e)根 匙(chí )箸(chú) 内帏(wéi) 咕唧(jī) 进羹(gēng) 漱(shù) 惫(bèi)懒 懵(měng)懂 倭(wō)缎 盂(yú) 盥(guàn)手 敷(fū)粉 韶(sháo)光 纨(wán)绔(kù) 杜撰(zhuàn) 忖 (cǔn)
中国小说发展史
![中国小说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0b240babc77da26925c5b0fd.png)
中国小说发展史一、中国小说发展史线索二、小说的起源(1)源头:神话诸子史传(2)影响:①题材、幻想的方式、情节结构②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对小说叙事方式的影响十分深刻。
三、古代小说发展史概述(一)先秦——古代小说的萌芽期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雏形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
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
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
先秦诸子重道而菲薄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二)汉代——地位略有提升(1)桓谭《新论》: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2)班固《汉书•艺文志》列九流十家,小说家附列于诸子之末。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
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诸子之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3)汉代小说有:①无名氏《燕丹子》,叙荆轲刺秦王之事;②刘安等《淮南子》,神话传说;③刘向《列女传》、《新序》、《说苑》,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集;④赵晔《吴越春秋》,叙吴、越两国史事;⑤袁康《越绝书》,叙吴越史地及伍子胥、范蠡等人活动;⑥司马迁《史记》,有些情节描写可当小说来读。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课件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6cf052de80d4d8d15a4f89.png)
先秦 魏晋南北朝 唐 宋元明
明清
神话传说 志怪志人小说 传奇小说 话本小说、拟话本小说、 演义小说 文人创作小说
阅读古典小说鉴赏人物的方法
• 1沿着人物的生活轨迹走 • 2注意作家的创作意图 • 3掌握描写方法: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 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况略有耳闻,但并未亲见,所以在描写中有
林黛玉初次观察的惊奇。恰当的描写角度, 更突出了贾府的与众不同。
作用
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荣
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
第三课时
课堂讨论 人物形象和性格
林黛玉 王熙凤 贾宝玉
王熙凤
宝玉 黛玉
人物形象分析—林黛玉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从哪几方面描写林黛玉?
外貌 行为 语言 心理
林黛玉外貌描写
众人眼里的黛玉
只作初步的勾画,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 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
王熙凤眼里的黛玉
描写近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 气度的不凡
宝玉眼里的黛玉
两次铺垫后,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描写 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了黛玉弱不禁风、多愁 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表现无与伦比的 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风流俊逸病美人图, 也只有宝玉能看出,别人无法发现
红楼梦
林黛玉进贾府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曹雪芹
学习目标
• 1分析人物形象
• 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
• 3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提高鉴 赏小说的能力
学习重点
• 欣赏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人物 形象
学习难点
❖如何根据人物外貌描写概括性格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小说一向受到封建正统文人的鄙视。
可以说,小说是在中国封建文人的歧视中发展起来的,它是由中国的文化孕育而出并为其增彩的文学。
中国小说的发展史分为5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源头,说的是远古神话。
第二阶段为雏形期,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
第三阶段为定型期,指的是唐传奇。
第四阶段是发展期,指的是宋元时期的话本。
最后一个一段为高潮期,指的是明清的章回小说。
首先是源头。
古代小说的三个源头,分别是神话、子书和史书。
处于这一阶段的小说,并未完全产生符合小说文体基本条件的小说作品。
但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等,都孕育着小说艺术的因素,为小说文体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这类小说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对小说叙事方式的影响十分深刻。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上古神话—《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淮南子》中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寓言故事—《孟子》中的揠苗助长。
《庄子》书中“寓言十九”。
《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郑人买鞋。
《列子》中的愚公移山。
《新序》中的叶公好龙等。
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和《史记》。
其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
志人小说以记载人物的琐闻轶事为主。
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
志人小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魏晋风度”与“名士风流”的真实面貌和生活情景,还暴露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的黑暗,对统治阶级和豪门世族的贪婪残暴、穷奢极欲和悭吝狠毒给予了强烈的谴责和抨击。
而志怪小说以写神灵鬼怪及其妖异怪诞之事为主,主要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
志怪小说一方面抨击了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的罪行,对百姓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具有深广
的思想和社会意义;另一方面艺术成就卓越,它们有丰富奇特的想像和幻想、鲜明生动地人物形象和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观赏价值。
但是从根本上讲,作者还不知道怎样做小说,更非“有意为小说”,这个时代的小说带有原始状态的色彩,但是对后来文言短篇小说的发展和分流奠定了基础,甚至对某些长篇小说的创造也产生了影响。
第三阶段是唐传奇。
“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
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来审视,唐人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
唐人小说,仅《太平广记》一书收录的单篇就有四十余篇,专集四十余部,约在千篇之数,大体分为两类:一为传奇,一为志怪。
唐人小说繁荣发达的原因,除对童年小说创作经验的继承发展外,与当时的政治昌明、文化发达以及科举“行卷”、“温卷”之风有直接关系。
唐传奇的特点是:一,有意识的作小说;二,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
三,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时期的代表作有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和白行简的《李娃传》。
第四阶段是宋元时期的话本。
小说发展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是话本的产生。
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宋以前小说史,从宋代开始,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短篇小说的沿着它的轨迹发展。
这样中国小说史自此由文言、白族两条线索交互发展,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高潮迭起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地位也越来越高。
这一时期小说的特点是:一,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
二,作者描述的对象由封建世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
三,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
代表作有《错斩崔宁》。
《三国志平话》。
第五阶段是明清的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
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
明初,《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从此,中国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转入以章回小说为主。
“四大奇书”在所属的各类题材的小说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是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历史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既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也是一部英雄传奇的典范;《西游记》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的典范;《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写世情的小说,也是第一部由文人独力创作的小说。
明代是白话小说谎蓬勃发展的时代。
就白话短篇小说而言,明人从三个方面作出了贡献:一是加工润色宋、元、明三代艺术上有缺陷忍气吞声话本,二是搜集整理话本小说集,三是创作了大量的拟话本。
明代白话小说(短篇)最繁荣的时期是在万历以后,尤其是南方,都市经济发达,市了阶层形成士大夫生活日趋放诞,因而以反映市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白话短篇小说日益蓬勃地发展起来。
最有代表性的集子是洪缏的《清平山堂话本》和冯梦的“三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醒世恒言》)及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清代乾隆年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两部长篇巨着问世,两世之前,中国小说史上虽不乏讽刺之作,但却没有一部称得上讽刺小说的样板,所以鲁迅对《儒林小史》的好评特多:“《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蹙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三篇)《儒林外史》在“四大奇书”之外,另辟了一条蹊径。
它不仅直接影响了晚清谴责小说的创作,也影响后来鲁迅的杂文。
至于《红楼梦》的成就和影响就无庸多言了。
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中国小说史和文学史上的巅峰,也是世界文学中的名着。
《红楼梦》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走向了低谷,至晚清,小说才又繁荣起来。
由于清廷的极端腐败,社会处于了大变革昀时期;小说理论高度发达,众多杂志创刊问世,印刷事业也发达兴旺,是为小说提供了创作面世的便利条件。
据近人粗略统计,晚清长篇小说当在千种以上。
“四大小说家”中,仅李宝嘉、吴沃尧二人就创作了长篇小说数十种。
晚清小说不论内容还技法,都有许多新因素,体现了变革时期的特点。
对晚清小说的研究与整理,阿英(钱杏顿)先生贡献最大,魏绍昌先生也作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
从总体上讲,较之明代和前清小说的研究,似乎显得还很薄弱。
可以纪的是“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综前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大体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简小说的单线发展;宋元时代,文言、白话、长篇、短篇、多线发展,呈现出多资多彩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