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中生物复习:第7单元 随堂真题演练23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含解析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二十三) 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基因突变(Ⅱ)1.(2018·辽宁沈阳模拟)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发生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可发生于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C.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不良性状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生物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
答案:A2.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其结果是()A.所属基因变成其等位基因B.DNA内部的碱基配对原则改变C.此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D.此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改变解析: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改变,导致所属基因发生了突变,突变的结果是产生该基因的等位基因;但DNA内部的碱基配对原则不会发生改变,仍然是A—T配对、C—G配对;染色体的结构及其基因的数目也不会发生改变。
所以只有A项正确。
答案:A3.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黄色短杆菌的某基因模板链的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发生如下变化:CCGCTAACG→CCGCGAACG,那么黄色短杆菌将发生的变化和结果是(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天冬氨酸—GAU、GAC;丙氨酸—GCA、GCU、GCC、GCG)() A.基因突变,性状改变B.基因突变,性状没有改变C.染色体结构改变,性状没有改变D.染色体数目改变,性状改变解析:由题意可知,基因模板链中CTA转变成CGA,mRNA中相应的密码子由GAU转变成GCU,多肽中相应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转变成丙氨酸。
因此,黄色短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性状也发生了改变。
由于只是部分碱基的改变,所以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
答案:A4.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植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解析:据题意可知:该植株基因突变之后引起当代性状改变,由此推出该基因突变属于显性突变,该植株为杂合子,A错误;该植株为杂合子,自交后产生的后代中有1/4的变异性状为纯合子,B正确;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某一位点的变化,不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来判断基因突变的位置,C错误;仅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而没有进行诱导染色体加倍,故得到的仅仅是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D错误。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二讲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课件苏教版
题组演练
题组 1 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判断 1.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 2 由基因 1 变异而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增加 D.图中 4 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是细胞中的一组 非同源染色体 , 形态各不相同 是控制生物 生长、发育、遗传 _和__变__异__的一组染色体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项目
单倍体 二倍体
多倍体
发育起点
_配__子__ _受__精__卵__
_受__精__卵__
体细胞染色 体组数
1 或多(个)
2 (个) 大于或等于 3 (个)
应用
单倍体育种
助考技巧启动高考长句应答模式 1.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变异方式有何不同? 提示:基因突变包括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染 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2.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变异结果有何不同? 提示:①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的产生,但基因数目不变,生 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②染色体结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 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但未形成新的基因。
图①表示四分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②是两条非同源 染色体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 错误; 图③是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 错误;图④是染色 体片段缺失或增加,C 正确;4 种变异都是遗传物质发生了 改变,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 错误。 答案:C
2.下列有关图示两种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1.类型
高二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1.人的染色体结构或数日变异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
下列遗传病中,有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是()A.21三体综合征B.白化病C.猫叫综合征D.红绿色盲【答案】A【解析】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白化病和红绿色盲是基因突变引起的,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改变引起的,选A。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农业生产上常常需要进行作物育种,以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
下列有关作物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物育种中操作最简捷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B.只有单倍体育种能缩短育种时间C.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作物品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D.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奇数的作物品种都是经花药离体培养得来的【答案】C【解析】作物育种中操作最简捷的方法是杂交育种,A错误;诱变育种也可在较短的时间获得需要的性状,B错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C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是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人们想把两个小麦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育种上的一个有效方法是杂交育种,当中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A.染色体数目增加B.基因重组C.染色体数目减少D.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
回答下列问题:(1)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______上,授粉后套袋。
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______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______条染色体的合子。
高考生物复习题染色体变异与育种检测含解析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基础达标]1.(2019·吉林扶余期末)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与Ⅲ号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换B.整个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C.高茎豌豆因缺水缺肥而生长矮小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解析:选A。
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与Ⅲ号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换,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整个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因缺水缺肥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片段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2.(2019·上海静安教学质检)生物体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部位可以进行配对联会,非等位基因部位不能配对。
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分别出现下图①至④系列状况,则对该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①为基因突变,②为倒位B.③可能是重复,④为染色体组加倍C.①为易位,③可能是缺失D.②为基因突变,④为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选C。
据题图分析,①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改变,且改变后的片段不属于同源染色体的部分,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②染色体右侧发生了染色体上碱基序列的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③在同源染色体片段中间出现了折叠现象,可能是缺失或者增加(重复);④细胞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3.(20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开学考试)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后,芽尖的细胞中都含有4个染色体组解析:选C。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若是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存在同源染色体,A项错误;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21号染色体有三条,B项错误;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基因已经复制,如果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则在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项正确;多倍体通常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但不一定都加倍,D项错误。
山东省近年高考生物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2)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
山东省2019高考生物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2)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2019高考生物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2)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2019高考生物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2)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2讲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李仕才考纲要求全国卷五年考题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Ⅱ)2015·卷ⅡT62.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无考题3.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2017·卷ⅡT32,2016·卷ⅠT6,2015·卷ⅠT6,2015·卷ⅡT6,2014·卷ⅠT54.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无考题5.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无考题6。
实验: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无考题(对应学生用书第136页)[识记-基础梳理]1.下图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识图回答:(1)甲表示易位,特点: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2)乙表示缺失,特点: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3)丙表示倒位,特点: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
(4)丁表示重复,特点: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
(5)果蝇的棒状眼、人类的猫叫综合征、果蝇的缺刻翅分别属于上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丁、乙、乙。
(填“甲"“乙"“丙”或“丁”)2.辨析易位与交叉互换图1 图2(1)图1是易位,图2是交叉互换.(2)发生对象:图1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图2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2019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例题解析精品教育.doc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例题解析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例题解析
1.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
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
A.三倍体 B.二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解析: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单倍体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能两两配对,说明细胞中含有两组染色体,据此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的体细胞中含有四组染色体故为四倍体,所以应选C。
点评:单倍体的概念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难点,要通过识记概念并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分析理解。
2.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
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
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A.l种 B.4种 C.8种 D.16种
解析:由于水稻为3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因此产生配子基因型为23 = 8种,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物基因型亦为8种,该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正常植株,基因型亦为8种,由于它们皆是纯合体,因此,它们的表现型亦
为8种。
答案: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单倍体育种。
3.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开化后,经适当处理,则()
A.能产生正常配子,结出种子形成果实 B.结出的果实为五倍体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例题解析。
高二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答案及解析1.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某种试剂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
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A.单倍体B.能稳定遗传C.高度不育D.含四个染色体组【答案】B【解析】花粉培育成的幼苗是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会成为能正常稳定遗传的二倍体植株,故A错误,B正确。
单倍体是高度不宜的,故C错误。
含有2个染色体组,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某植株基因型是Rr,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并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基因型可能是()A.RRrr B.RR和rr C.Rr D.Rr和rr【答案】B【解析】Rr花药为R和r,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为R和r,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组加倍,所得植株基因型可能是RR和rr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单倍体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3.下列有关多倍体和单倍体成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染色体已经分裂,但细胞分裂受阻B.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C.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D.花药离体培养的结果【答案】C【解析】多倍体成因是染色体已经分裂,但细胞分裂受阻,导致增倍的染色体共同存在于同一个细胞,细胞染色体组说明增倍,A正确。
配子直接发育来的个体为单倍体,BD正确。
多倍体和单倍体只是染色体数目变化,结构不变,C错。
【考点】本题考查多倍体和单倍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一定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C.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得到的个体是单倍体D.二倍体生物一定是由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来的【答案】D【解析】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都是非同源染色体,A正确。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训练(二十三)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育种(2021年整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育种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育种)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育种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育种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A.单倍体生物体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后,芽尖的细胞中都含有4个染色体组解析:选 C 同源四倍体的单倍体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有同源染色体;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21号染色体为三条,并不是三倍体;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由于在复制时可能出现基因突变或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出现等位基因;多倍体通常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用秋水仙素处理的芽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一定均加倍.2.(2018·赣州调研)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四倍体西瓜体细胞的基因组成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C.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解析:选 A 秋水仙素可诱导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上的基因也应“加倍",不会出现一个“a”的情况。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3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讲练结合学案
第23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考纲明细] 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Ⅱ) 2.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 4.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板块一知识·自主梳理一、染色体结构变异1.类型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类型(1)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
(2)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如多倍体、单倍体。
2.染色体组(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组成:如图为一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其染色体组可表示为Ⅱ、Ⅲ、Ⅳ、X或Ⅱ、Ⅲ、Ⅳ、Y。
3.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比较三、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1.实验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如根尖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使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2.方法步骤:洋葱根尖培养→取材及细胞固定(卡诺氏液)→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3.实验结论:适当低温可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四、育种 1.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3)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所得个体均为纯合子。
(4)缺点:技术复杂。
2.多倍体育种(1)方法: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
(2)处理材料: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原理(4)优点:多倍体植株茎秆粗壮,叶、果实和种子比较大,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简记:粗、大、丰富)。
(5)缺点:多倍体植株发育延迟,结实率低,多倍体育种一般只适用于植物。
(6)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①两次传粉⎩⎪⎨⎪⎧第一次传粉:杂交获得三倍体种子第二次传粉: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②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随堂真题演练23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随堂真题演练 23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2017 ·高考江苏卷) 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
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上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量变异的个体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相同D.该植株花药培育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解析:选B。
图示的联会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先期, A 项错误;由异常联会图示可知,同源染色体中的三条染色体可移到一个细胞中,而另一条染色体可移到另一个细胞中,所以,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中有的染色体数量异常,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量变异的个体, B 项正确;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可由不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形成,所以基因型可能不相同, C 项错误;该植株形成的配子中有的基因型为Aa,含这种配子的花药培育加倍后形成的个体是杂合子, D 项错误。
(2015 ·高考海南卷) 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基因突变都会以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以致个体表现型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以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平时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解析:选C。
基因突变的实质是基因中碱基对序列的改变,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不会以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A 项错误;基因突变不用然引起个体表现型的改变, B 项错误;由于染色体是 DNA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引起 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C 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见的, D项错误。
( 高考大纲卷 ) 现有 4 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
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同等位基因控制。
若用上述 4 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 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好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考江苏卷)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
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上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
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相同
D.该植株花药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
解析:选B。
图示的联会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项错误;由异常联会图示可知,同源染色体中的三条染色体可移到一个细胞中,而另一条染色体可移到另一个细胞中,因此,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中有的染色体数目异常,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B项正确;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可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形成,因此基因型可能不同,C项错误;该植株形成的配子中有的基因型为Aa,含这种配子的花药培养加倍后形成的个体是杂合子,D项错误。
(2015·高考海南卷)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解析:选C。
基因突变的实质是基因中碱基对序列的改变,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项错误;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个体表现型的改变,
B项错误;由于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见的,D项错误。
(高考大纲卷)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
芒和感锈病有芒。
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
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需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_______________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________,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________,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_______。
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
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那么,在这4种株系中,每种株系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设抗锈病与感锈病、无芒与有芒分别受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4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可分别表示为AABB、AAbb、aaBB、aabb。
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则这两个组合一定为AABB×aabb和AAbb×aaBB。
由于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因此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的情况也不确定。
先假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则有:
P AABB ×aabb
↓
F1AaBb
↓⊗
F2A_B_ aabb
(抗锈病无芒) (感锈病有芒)
3 ∶ 1
和
P AAbb ×aaBB
↓
F1AaBb
↓⊗
F2A_B_ AAbb aaBB
(抗锈病无芒) (抗锈病有芒) (感锈病无芒)
2 ∶ 1 ∶ 1
由F2可以看出,该假设条件下,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不一致。
再假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有:
P AABB ×aabb
↓
F1AaBb
↓⊗
F2:A_B_ A_bb aaB_ aabb
(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