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体育《简单的图形走 变队形 》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与健康队列:各种图形走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队列:各种图形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aa6af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c.png)
小学体育与健康队列:各种图形走教案在小学体育与健康队列中,各种图形走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活动。
通过模仿不同图形的形状进行走动,既增强了学生对不同图形的认知,又培养了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图形走教案,以供参考。
1. 直线走教案目标:培养学生的站立姿势,提高学生的直线行走能力。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展示直线图形的示意图,包括竖直线、水平线、斜线等。
2)教师引导学生模仿示意图中的图形进行行走,例如,要求学生走一条竖直线时,教师可以发出“笔直站立,腿部伸直,脚跟并拢”的指令。
3)学生按照指令进行行走,教师可以逐个指导学生进行纠正,直到学生掌握正确的行走姿势。
2. 曲线走教案目标:培养学生的站立姿势,提高学生的曲线行走能力。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展示曲线图形的示意图,包括圆形、波浪形等。
2)教师引导学生模仿示意图中的图形进行行走,例如,要求学生走一条圆形时,教师可以发出“小步连续行走,身体始终保持圆弧形”的指令。
3)学生按照指令进行行走,教师可以逐个指导学生进行纠正,直到学生掌握正确的行走姿势。
3. 阶梯走教案目标:增强学生腿部力量,提高学生爬楼梯的能力。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展示阶梯图形的示意图,包括上楼梯、下楼梯等。
2)教师引导学生模仿示意图中的图形进行行走,例如,要求学生上楼梯时,教师可以发出“脚步踏实,手扶楼梯栏杆”的指令。
3)学生按照指令进行行走,教师可以逐个指导学生进行纠正,直到学生掌握正确的行走姿势。
4. 图形追逐走教案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图形的追逐行走能力,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1)教师选择一个学生作为“追逐者”,其他学生作为“被追逐者”。
2)教师选择一个图形作为目标图形,在教学区域内进行贴图或绘制。
3)追逐者需要按照目标图形的形状进行追逐行走,被追逐者需要灵活避让,同时保持队形不乱。
4)追逐一段时间后,追逐者与被追逐者互换身份,继续进行游戏。
通过上述教案,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不同图形的形状,还能够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小学体育《队形变换》教案
![小学体育《队形变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b314b67ec102de3bd8930.png)
《队形变换》教案教师:班级:人数:人课次:时间:第周队形组织示意图:图1要求:快、静、齐。
准备部分一、热身跑二、游戏:拉绳比赛方法:两人相对站立,脚前各画一条线,相距50~60厘米,两人同时握紧一根结实的短绳。
然后两人同时用力后拉,将对方拉过线者为胜。
让学生成两路纵队,体育委员领跑(如图2)。
1.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面对面站立(见图3)。
2.教师给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游戏规则:(1)必须是两人同时后拉绳子。
(2)两人抓紧绳子,以免一方倒地危险。
3.教师担任裁判,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游戏结束后对游戏活动进行评价与小结。
队形组织示意图:图2要求:队形整齐,口号响亮。
1.全班学生分成两组面对面站立。
2.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3.学生按教师的分组和游戏规则进行游戏,游戏结束后认真听教师对游戏活动的总结。
图3要求:遵守游戏规则,积极参加游戏,注意安全。
2分钟5分钟12小中基本部分一、一列横队变四列横队动作方法:口令:“按报数齐步——走!”先进行1.教师让全班学生成一列横队站立。
2.教师讲解队形变换的动1.学生按第师的要求站成一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队形2分钟7~1中1~4报数。
学生听到口令后,自己报几就向前走几步(数1的走一步,数2的走两步……),走成梯次队形;按“向右看—齐!”的口令,迅速(或跑步)密集成四列横队二、两列横队变四列横队动作方法:两列横队间间隔两臂,两列横列同时1、2报数,当听到成四列横队走的时候,数1的同学原地不动,数2的同学后退一步,然后自动向右看齐向前看。
三、游戏:仿竹竿舞方法:两名学生左右手各持一根跳绳,与肩同宽,相向而蹲,且拉紧跳绳,1、2拍时两绳同时触地,3、4拍时两绳相碰撞,其他人排成一列纵队依次在1、2拍时跳入绳中,3、4拍时跳出。
作方法和要点。
要点:疏散时,学生向前走的步数与报的数相同;密集时,以第一排的排头为基准。
3.教师喊口令,学生统一练习一列横队变四列横队。
队形变换教案
![队形变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e912e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d.png)
队形变换教案教案标题:队形变换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队形变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不同队形变换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有效地进行队形变换。
教学重点:1. 队形变换的概念和意义。
2. 不同队形变换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教学课件、音乐播放器。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写字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播放一段队形变换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与学生讨论队形变换的意义和作用。
知识讲解:1.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不同的队形变换方法和技巧,如平行队列变换、对角队列变换等。
2. 教师解释每种队形变换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通过示例演示。
实践操作: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队形变换进行练习。
2. 学生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队形变换的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 学生互相观察和评价其他小组的队形变换表现。
总结归纳: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队形变换方法和技巧。
2.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拓展活动:1. 学生自由发挥,设计自己的队形变换练习。
2.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寻找其他队形变换的方法和技巧。
评估与反馈: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队形变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应用队形变换的技巧,设计并演练其他类型的表演或运动项目。
2. 学生可以在其他课程中运用队形变换的思维,如美术课上设计不同的图案等。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教学课件。
2. 视频资源。
3. 练习题或小测验。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
3.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队形变换的技巧和效果。
队列队形变换说课稿范文
![队列队形变换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94b60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c.png)
队列队形变换说课稿范文队列队形变换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冀教版体育教程六年级的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队列队形变换,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是一项深受高年级小学生喜爱的基本活动教材,小学高年级的队列队形教材,选择了一些简单的、实用性较强的变换方式,通过这些教材练习,促进学生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及内脏器官和上下肢力量、灵敏与协调素质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不拔,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充分发挥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队列队形的变换方法、步骤和要领。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队列队形变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a.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开发想象力,激发表现欲望。
b.培养克服困难,互相合作的心理品质。
四、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的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经验,使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2)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悟去亲身实践。
(3)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五、教学过程:1、一列横队变成两列横队:首先,一```二报数,然后,报一的同学不动,报二的同学向自己的右后方迈一步,站在数一的同学后面,成立正姿势;向前看齐,即成两列横队。
2、两列横队变成一列横队:在一列横队边变两列横队的基础上,原来报二的同学,向自己的左前方迈一步,回到原来的位置,即成一列横队。
3、一列横队变成三列横队:首先,一```二```三报数,然后,报一的同学向自己的左前方迈一步,站在报二的同学前面,成立正姿势;报二的同学不动;报三的同学向自己的右后方迈一步,站在报二同学的后方,成立正姿势;向前看齐,即成三列横队。
小学六年级体育《队列队形练习游戏》教案
![小学六年级体育《队列队形练习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b256f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6e.png)
周次:第一周 课次:第2课次 ___年级 教师_________ 学 习 目 标 1、学会排列四列横队,能认清自己在四列横队中的位置。
、学会排列四列横队,能认清自己在四列横队中的位置。
2、在游戏中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培养学习的兴趣。
、在游戏中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培养学习的兴趣。
3、学会简单的口令动作。
、学会简单的口令动作。
学习内容内容 队列队形练习队列队形练习 游戏游戏学习重点重点认清自己在四列横队中的位置认清自己在四列横队中的位置 学习难点难点认明“参照物”认明“参照物” 场地器材器材篮球场篮球场 教 学 过 程顺序顺序时间时间 课 的 内 容 指 导 与 练 习 方 法 教学随想教学随想 准 备部分1、调整队形、调整队形 由两路纵队变成二列横队(如图)2、师生问好、师生问好3、排列四列横队排列四列横队4、游戏:我的位置在哪里?置在哪里? 一、1、练习队形:、练习队形: 2、教与学的方法:、教与学的方法: (1)老师让学生由两列横队变回两路纵队,再由两路纵队再变成一路纵队,调整高矮顺序。
再由两路纵队再变成一路纵队,调整高矮顺序。
(2)让学生1到4报数,组织学生排成四列横队,个别调整位置。
横队,个别调整位置。
(3)选表现好的学生当小小路队长,提高他们的责任心。
们的责任心。
(4)先做一路表现好的纵队散开再集合练习,看学生是否能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再进行二路、三路的集合解散游戏,最后到所有的学生进行游戏。
戏。
老师老师3、预期目标:、预期目标: 让学生能认清自己在四列横队中的位置,让学生能认清自己在四列横队中的位置,并能并能形成较强的记忆表象。
形成较强的记忆表象。
顺序顺序 时间时间 课 的 内 容 指 导 与 练 习 方 法 教学随想教学随想 基 本 部 分 一、学会立正、稍息的动作姿势。
势。
二、游戏:看谁反应快。
谁反应快。
组织、练习队形:组织、练习队形: 教与学的方法:教与学的方法: (1)学生进行四列横队解散集合游戏后,安排相对静的活动。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4周第1次课《简单的图形走 变队形》教学设计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4周第1次课《简单的图形走 变队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b84f8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c.png)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4周第1次课《简单的图形走变队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图形走变队形》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走跑交替的形式,练习简单的图形变化,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节奏感。
教材通过图形的变换,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图形的乐趣,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运动能力,但是对于图形变化的运用和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图形变换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图形变化方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运动意识。
3.通过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图形变化方法。
2.难点:图形变化与团队协作的有机结合。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图形变化的方法。
2.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图形变化技巧。
3.游戏法:通过图形变化游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场地:学校操场2.教学器材:口哨、标志物、音乐播放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图形变化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图形变化方法,并通过示范,让学生初步了解图形变化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图形变化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图形变化接力比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更多的图形变化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变化的重要性和团队协作的意义。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本节课所学的图形变化方法,并尝试与家人一起进行图形变化游戏。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体育队列队形变换教案
![体育队列队形变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6253c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4.png)
体育队列队形变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不同体育队列的常见队形,如直线、圆形、倒三角形等。
2.了解队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让他们在训练场上做到有规律的队形变换。
二、教学重点难点1.队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2.如何将队形变换与比赛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可以进行慢跑、拉伸等一些热身活动,以准备学生们进行队形变换的训练。
2.常见队形的介绍和学习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体育队列的常见队形,如直线、圆形、倒三角形等。
学生可以根据图示,逐一了解每个队形的特点。
3.队形变换的讲解和练习队形变换是指在不同方向上、管辖不同领域内的指挥下,队形的变幻和调整。
变换队形需要运用到各种队形变换方法。
下面列出几种队形变换的方法和练习:(1) 队伍列队式向前转换练习方法:队伍向东列队,教师报数“左转1、右转1”、“左转2、右转2”……以此类推。
队员在听到报数后,走12步路,变成顺行、检阅、跟随等方向行进。
并且,同时调整队形,保持队形的整齐。
(2) 直线队形变换练习方法:队伍向东排成直线队形,中央为队长。
队长沿正南方向将每个人走的步数报数出来,队员在听数后,依照报数按步数走,变成倒三角、正方形等面体上的队形。
(3) 圆形队形变换练习方法:队伍向东列队。
队员先行了解“销钉圆”的基本知识,由队长领队,整齐地排成许多个“半圆形”。
队长分别沿“下对顶点、对顶点、后顶点、前顶点”四个方向调整,变换成“梅花圆”等多种圆形队形。
(4) 平行四边形队形变换练习方法:队伍向东排成平行四边形队形,教师同样进行报数,队员听数依次变幻为扇形、梯形等队形。
(5) 改变队长练习方法:队伍向东排成一直线队形。
教师宣布互换队长,学生在听到口令后,立即重新排队。
这样,队形会沿着中心点迅速变换。
4.常见队形变换的练习在学会了队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后,可以进行常见队形变换的练习。
例如直线队形变换成倒三角形、圆形队形变换成方形等。
变队形动作团体操教案
![变队形动作团体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64915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8.png)
变队形动作团体操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团体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变队形动作团体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团体操基本动作的掌握和表现。
2.变队形动作的协调和合作。
三、教学准备。
1.教学场地,室内或者室外均可,要求平整和宽敞。
2.教学器材,音响设备、团体操服装等。
3.教学人员,团体操教练和助教。
四、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
为了让学生们做好准备,开始团体操课程前,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跑步、拉伸、关节活动等,以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2.团体操基本动作的教学。
团体操的基本动作包括,站立、行走、跑步、跳跃、转身等。
教练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们逐步掌握这些基本动作的技巧和要领。
3.变队形动作的教学。
变队形动作是团体操的精髓之一,它要求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协调。
教练可以通过分组练习和集体训练的方式,让学生们逐步掌握变队形动作的技巧和要领。
4.团体操表演。
在学生们掌握了团体操的基本动作和变队形动作后,可以进行一些小规模的表演,让学生们展示所学到的团体操技能。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团体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还掌握了团体操的基本动作和变队形动作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也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团体荣誉感,为今后的团体操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练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练还要注重团队建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体荣誉感,让他们在团体操训练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全册体育教案课程(已整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全册体育教案课程(已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166f0f25c52cc58bd6bed7.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案《体育与健康》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学生生理发育的特点:1、六年级学生一般为11——12岁,属于人体发育的少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增长率高峰阶段,发育指标的增长出现第二高峰。
2、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六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
11---12岁时,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3、六年级学生的心脏仍属于小学生的特点,脉搏频率较快,但心脏发育十分显着,已接近中学青春期的特点。
因此,适当加大运动量,会使学生的心脏容积和心脏功能得到显着发展。
4、11---12岁的学生脑的重量已接近成年人的水平,大脑活动的机能也有显着提高,大脑兴奋机能也增强了,11---12岁平均睡眠9小时即可。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六年级学生感知觉属于少年阶段的特点,但相对比较,六年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阶段明确,感知事物的精确性也有所改善,因此,身体练习时应相对提高难度和标准。
2、六年级学生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发展,集中注意、专心致志的时间可达25分钟左右。
注意分配能力也有提高,在注意腿的动作同时,还能注意到手或脚的动作,注意上下肢动作的同时,还能注意到重心的变换。
3、六年级学生有意记忆在不断发展,开始由教师布置任务的记忆过渡到自觉的记忆。
4、女生在一起活动开始注意性别界限。
集体意识显得强烈,与其他小组的对抗意识越来越强,喜欢与同学协作参加竞赛性的练习,愿意练习竞技运动中的一些基本动作,但仍十分喜欢游乐性、趣味性、活动性游戏。
5、自我评价意识逐步得到发展,愿意摆理由讲道理,智力和体力相结合能力得到发展。
所以在室内课堂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教育学生的素质。
(三) 学生的基本情况本学期我所授课的班级有:六年级有()个班级,每班人数均在65左右,学生比较活跃,热爱运动。
在运动技能方面,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都学到了一部分的技能。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1周第2次课《队列队形练习 游戏》教学设计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1周第2次课《队列队形练习 游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8c90a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8.png)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1周第2次课《队列队形练习游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队列队形练习游戏》是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1周第2次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各种队列队形的练习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和实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团队合作经验和身体协调能力,对于队列队形的理解和实践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复杂的队列队形还不太熟悉,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新的队列队形和游戏还比较陌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习和实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队列队形变化,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队列队形的练习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各种队列队形的变换,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的队列队形的理解和实践,以及如何在游戏中灵活运用队列队形。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队列队形的变换方法和技巧。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队列队形的实践能力。
3.游戏法:通过各种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场地准备:学校操场或体育馆,保证教学场地平整、宽敞。
2.器材准备:口哨、标志杆、队列队形图、录音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热情的语言和生动的动作,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并提出一些与队列队形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展示各种队列队形的变换方法和技巧。
小学体育课形队列的变换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
![小学体育课形队列的变换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20aace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2.png)
小学体育课形队列的变换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讲队形队列的变换,其对学生具有庞大的有用的价值,通过本课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的要求,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开展,简单的、有用性较强的队形队列的变换方法,来增强学生身体上下肢力量、各部位的身体肌肉、身体的灵敏与协调素养及内脏器官的开展。
学情分析•1、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表现为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和好奇心强等特点。
•2、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性格爱好都有很大的差异。
•3、我平常所上的班级,他们的能力强、荣誉感强、学生爱好文体活动。
教学目标1、通过示范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队形的变换。
2、让学生锻炼成坚韧不拔,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示范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队形的变换。
2.让学生锻炼成坚韧不拔,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打算局部----1让学生跑足球场一圈,充分的让身体的运动细胞活动起来2成四列横队,以体操队形散开3打算活动(4x8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运动。
主要内容1立正动作要领:使身体保持正直的状态站立与地面,两脚跟靠拢,脚尖略成外八字状态,两条腿紧紧靠拢,膝关节绷直,两手掌五指并拢紧扣在两腿外侧,目视前方。
2稍息在立正的根底上,将右脚向右前方稍迈一小步。
3向右看齐目的是使整个队伍直立在同一直线上,它也是在立正的根底上,向右边转头。
4报数队列常用的根本动作之一。
口令是报数!做法:横队从右至左〔纵队时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时向左转头〕报数,最后1名不转头。
5原地转法〔一〕向右〔左〕转队列原地转法的根本动作之一。
口令是向右〔左〕~转!做法: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态。
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态。
口令要面对面的。
小学体育与健康行进间队列队形变换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行进间队列队形变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6ff44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f.png)
小学体育与健康行进间队列队形变换教案标题:小学体育课教案:锻炼身体与健康的行进队列队形变换引言:小学体育课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促进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体育活动中,行进队列队形变换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协调与纪律性的有效方式。
本教案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鼓励积极参与和互相合作,旨在提高学生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队列变换的技巧。
这将帮助小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锻炼身体、保持健康。
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行进队列的概念和队形变换的意义。
2.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常见的队形变换,如梯形、长蛇、V型队形等。
3. 学生能够根据指令,迅速且准确地完成队形的变换。
教学内容、流程和活动:第一步:介绍行进队列的意义1. 向学生们展示几种队列的照片或视频,让他们讨论为什么队列和队形的变换很重要。
2. 引导学生们认识到队列和队形的变换可以提高团队合作、协调、纪律性和身体协调能力。
第二步:讲解常见的行进队形1. 依次介绍梯形、长蛇、V型队形的特点和变换方法,让学生们观看演示视频或图片。
2. 解释每种队形的用途和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例如,梯形队形通常用于步伐较大的行进;长蛇队形适用于通行狭窄空间;V型队形可提供更好的视野和防御性。
第三步:分组练习队形变换1. 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包含4-6名学生。
2. 分发队形变换指令卡片,上面标明变换的队形和相应指令。
3. 让每个小组轮流进行队形变换,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发挥作用。
4. 观察和指导学生们在队形变换中的动作和协作,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步:创设游戏和挑战1. 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挑战,加强学生们在队列变换中的协作和技巧。
2. 例如,比赛哪个小组能够以最快速度完成特定的队形变换;或者,让学生们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队列变换,使活动更富有趣味性。
第五步:总结和评价1. 与学生们一起回顾整堂课所学的队列变换内容。
2. 引导学生们讨论他们在活动中遇到的挑战和收获,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队列队形(教学设计)人教版体育六年级上册
![队列队形(教学设计)人教版体育六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0ec32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a.png)
队列队形一、课程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队列队形所包括内容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75%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三种转向以及齐步走、跑步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正确的转法以及齐步走、跑步走。
2.教学难点:如何做到快、静、齐以及准确无误。
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4.安排见习生。
(要求:快、静、齐)(二)准备部分1.热身:慢跑三圈。
(要求:步调一致,声音洪亮)2.徒手操:4*8拍。
头部运动;肩部运动;单臂后震;膝关节运动;腕踝关节运动。
3.游戏:正反口令。
方法:教师口令学生做与教师口令相反的动作,如:‘向左转’,则为‘向右转’、‘立正’则为‘稍息’。
(要求:教师口令清楚有力,学生反应迅速,动作准确)惩罚:没有按要求完成的罚做十个深蹲。
(三)基本部分1.技术动作分析。
(1)齐步走:当听到起步走的口令时,左脚向前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身体重心稍向前倾。
右脚照此法动作。
迈左脚的同时,右手向前伸出。
向前摆臂时,手臂伸直,小臂稍向里合。
四指轻轻握拢,大拇指贴于食指第二关节处。
手腕打直,位于四至第五衣扣之间。
距身体约25厘米。
向后摆臂时,手臂稍向外摆,距身体30厘米。
行进时,手脚协调,上体保持正直,两眼目视前方。
(2)跑步走:听到预令(跑步),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关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
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越出约,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按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队形变换体育游戏教案
![队形变换体育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b95b0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4.png)
队形变换体育游戏教案教案标题:队形变换体育游戏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队形变换体育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队形变换体育游戏,提高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能够感受身体锻炼的乐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彩色圆环或彩色纸片。
2. 教师准备:教案、白板、黑板笔、计时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队形变换体育游戏的活动目的,并解释游戏的基本规则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
示范与解释:2. 教师示范一个简单的队形变换体育游戏,例如“彩色圆环传递”游戏。
a. 教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排。
b. 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学生手持一圈彩色圆环。
c. 教师计时使用计时器,每组从一端开始,学生依次将圆环传递给下一个学生,最后一个学生再将圆环传递给教师。
d. 当圆环传递结束后,教师宣布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实践演练:3. 学生分组进行队形变换体育游戏的实践演练。
a.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自行组队,每个小组保持一致的人数。
b. 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规则和要求,进行队形变换体育游戏的实践演练。
c.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提供指导和帮助,并记录每个小组完成游戏的用时。
游戏回顾与总结:4.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游戏的整个过程,分享各组的表现和体会。
5. 教师总结队形变换体育游戏的重要性,强调团队合作、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6.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与家人或朋友一起玩类似的队形变换体育游戏,体验团队合作和协作的乐趣。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基本队形变换体育游戏规则和技巧,创新设计新的队形变换体育游戏,并在课堂上与全班分享和实践。
教学评估:-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并记录每个小组完成游戏的用时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回顾和总结部分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
注意事项:- 确保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安全,注意组织管理并定义明确的游戏规则。
小学体育队列变化教案模板
![小学体育队列变化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a2794d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3.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队列变化动作,如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等。
2.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
二、教学内容1. 队列基本动作: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
2. 队列变化练习:快速集合、解散、变换队形。
三、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确保学生身体状态良好。
2. 教师讲解队列变化动作的基本要求,强调动作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基本部分1. 教师示范队列变化动作,学生跟学。
(1)立正:两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度,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
(2)稍息:左脚向前迈出约一脚之长,两脚前后相距约一脚,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
(3)向左转: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身体向左转90度,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
(4)向右转: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身体向右转90度,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
(5)向后转: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身体向后转180度,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动作,分组进行练习,互相纠正错误。
(2)教师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对动作不规范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 队列变化练习。
(1)快速集合:学生听到口令后,迅速从四面八方集合到指定位置。
(2)解散:学生听到口令后,迅速从指定位置散开。
(3)变换队形: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队形变换练习。
(三)巩固部分1. 学生进行队列变化比赛,提高练习兴趣。
2. 教师对比赛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结束部分1. 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2.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队列变化动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队列变化练习中的动作规范性,评分标准为:动作规范、整齐划一。
2. 评价学生在队列变化比赛中的表现,评分标准为:动作迅速、准确、灵活。
变化的队形教案
![变化的队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ca513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0.png)
变化的队形教案变化的队形教案1活动目标:1.能不受物体形状、大小排队形式的干扰,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探索用动物积木排出各种队形,体验成功的快乐。
3.注意倾听同伴的发言,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教具:活动PPT、数字卡片。
学具:动物积木若干,记录卡若干;各组一份大的`记录单。
活动过程:(一)感受数的守恒。
1.教师:森林里将要举办一场音乐会,小动物们都忙着准备自己的节目。
你们看,它们排的队形多漂亮!(在PPT中演示小动物的队形。
)师:大狮子排的是什么队形,我们用磁铁来摆一摆,再记录下来。
(引导幼儿用线条和圆形来记录)依次把兔子和小鸭子的队形记录下来。
2.教师出示排列成三种队形的动物图片。
教师:舞台上有哪些动物?排出了什么样的队形?你觉得哪个队形的动物最多?哪个队形的动物最少?为什么?(幼儿讨论)3.用幼儿的方法验证。
(请幼儿选择正确的数字匹配。
)教师:原来数数能让我们知道数量的多少,能够让我们知道谁最多谁最少,是一个好而且又正确的方法呢!(二)引导幼儿运用已知经验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
1.动物们的队形变换一下,即把紧密的队形拉大、拉开,松散的队形集中,再次引导幼儿进行判断。
教师:动物们这次又变换了队形,这次又是谁最多,谁最少?(演示PPT)幼儿相互交流、表达。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比较数量的多少,要进行点数,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不管队形如何变,它的数量既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三)幼儿操作。
师:今天我们也要给小动物排队,请你根据操作卡的数字,拿出一样数量的小动物,给他们排出你喜欢的队形,然后记录下来。
然后贴在相应的数了下。
(出示大的记录纸)2.幼儿操作。
(四)活动评价。
展示各组幼儿的记录纸,引导幼儿观察验证。
师:用了几只小动物,排的是什么样的队形?集体验证。
针对幼儿操作中的问题讲评。
活动延伸:为小动物为设计更多的队形。
活动反思:数学活动《变化的队形》主要是让幼儿能够不受物体形状、大小排列形式的干扰,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简单的图形走 变队形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简单的图形走 变队形](https://img.taocdn.com/s3/m/d69ddde7fab069dc51220115.png)
次数
三
实践练习
培养速度
感
在一定范围内,由一名或两名同学“抓人”,抓到即换之,其他同学跑,当快被抓到时,可以说任意的三个字,随后两手交叉抱胸前不动,表示成为“猎物”,但可被未被抓人同学触及而激活。
1、简单图形走;
2、讲解练习方法;
3、师生练习;
4、集中评讲;
5、再练习。
几名学生进行小范围的示范。
(2)学生认真观看,注意听讲。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周次:第四周
学习内容
简单的图形走变队形
学
习
目
标
1、学会在沿简单的图形的路线走,初步掌握简单的队形变换。
2、学会正确的走的姿势,会把握前后间的间距。
3、培养安全意识及隅事沉着冷静的意志品质。
学习重点
沿图形路线走
学习难点
变队形
场地器材
篮球场
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
课的内容
指导与练习方法
3、预期目标:
学会正确的走姿,培养速度感,提高组织观念。
四、1、练习队形(如图):
2、教与学的方法:
(1)教师领学生在小范围交叉、圆形、方形等队形变换走。
(2)学生随老师走变化队形。
3、预期目标:
学会各种变化队形走,协作学习。
(2)教师带领学生一路纵队开始沿画线走。
(3)学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画线走,保持前进速度,做到队伍间距合理。
(4)教师集中评讲第一次练习情况,
学习阶段
课的内容
指导与练习方法
时间
次数
四
认清队伍
辨别方向
协作学习
1、变队形走;
2、讲评;
3、小结。
学生提出改进意见,教师总结,引导下一次练习方法。
小学教案队形变化
![小学教案队形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431b5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d.png)
小学教案队形变化教案标题:小学教案队形变化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队形变化的概念和意义;2. 学生能够掌握不同队形的形成方法和变化规律;3. 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队形变化。
教学重点:1. 队形变化的概念和意义;2. 不同队形的形成方法;3. 队形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2. 学生课桌椅。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队形,引发学生对队形变化的兴趣;2. 提问学生:你们在体育课或其他活动中见过哪些队形?你们觉得队形变化有什么作用?讲解(10分钟):1. 解释队形变化的概念和意义,如队形变化可以增加队伍的灵活性、美观性和竞技性;2. 分析不同队形的形成方法,如直线队形、横线队形、V字队形等;3. 讲解队形变化的规律,如队形变化需要有组织、有节奏地进行,队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等。
示范与实践(15分钟):1. 教师示范不同队形的变化过程,并解释变化的关键点;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队形进行变化,并展示给其他小组观看;3.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每个小组的队形变化,给予肯定和建议。
总结(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队形变化的要点和规律;2.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队形变化对团队合作有什么影响?你们在实践中有什么收获?拓展活动:1. 学生自主选择一种队形进行变化,并编写教案,分享给其他同学;2. 学生观看体育比赛或其他团队活动,分析其中的队形变化。
教案评价:1.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队形变化的概念和意义;2. 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不同队形的形成方法和变化规律;3. 学生是否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队形变化。
注意事项:1.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安排;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3. 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队形教学设计与反思
![队形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1cfd9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2.png)
队形教学设计与反思队形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理解队形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常见的队形类型和相关指令;- 学会按照指令迅速完成队形变换;- 发展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2. 教学内容:- 队形的概念和意义;- 常见的队形类型:直线队形、椭圆队形、菱形队形等;- 相关指令:前进、后退、转向、齐步走等;- 队形变换练习。
3.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的队形,引起学生对队形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队形的认识和了解。
步骤二:概念讲授(10分钟)老师简单介绍队形的概念和意义,向学生解释队形的作用和效果,培养他们对队形的重视和积极参与。
步骤三:队形类型和指令介绍(15分钟)老师通过图片、视频或实际演示展示不同类型的队形,并详细解释队形变换时需要遵循的指令,例如前进、后退、转向等。
同时,老师还可以邀请学生模拟指挥员的身份,向其他同学发出指令,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步骤四:队形变换练习(2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集体完成队形的变换。
开始时可以选择较简单的直线队形,待学生熟练掌握后,逐渐增加难度,引导学生完成更复杂的队形变换。
步骤五:团队合作和总结(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队形训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每个小组完成训练后,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分享经验和体会,进一步提高队形变换的效果和速度。
步骤六:巩固与拓展(10分钟)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活动,如接力比赛、角色扮演等,结合队形训练,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进一步拓展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4.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考察学生对队形概念和指令的理解;- 分析队形变换的完成效果和速度;- 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对队形的兴趣和重视。
2. 教学目标明确,指导学生掌握队形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变换指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简单的图形走变队形(第10课时)
课题:游戏:耍棒穿过小树林(第11课时)
课题:游戏:捕鱼(第12课时)
课题:投轻物掷准(第13课时)
课题:叫号赛跑(第14课时)
课题:认准自己的身体(第15课时)
课题:迎面往返接力(第16课时)
课题:单双脚跳(第17课时)
课题:单脚跳接力(第18课时)
课题:游戏:巧过拦截区(第19课时)
课题:走几步跳进沙坑(第20课时)
课题:立定跳远(第21课时)
课题:立定跳远游戏(第22课时)
课题:立定跳远考核(第23课时)
课题:各种方向的滚动(第24课时)
课题:技巧:前后滚动(第25课时)
课题:技巧:前滚翻(第26课时)
课题:前滚翻巩固练习(第27课时)
课题:各种追逐跑(第28课时)。